听觉障碍儿童特征与诊断

合集下载

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有口语能力的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1、学前教育
早期干预
(1)早期筛查、诊断
(2)听力补偿
早期听觉、言语训练
(康复中心、聋校)
(3)家庭教育
(4)融合教育
(幼儿园)
2、基础教育
(1)融合教育(小学、初中)
(2)特殊教育学校(小学、初中)
3、中、高等教育
(1)融合教育(高中、大学)
(2)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解决:有口语能力的学生选择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有二个原因:
一是听力补偿效果一般,口语能力一般,无法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
二是家长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可以单考一些普通高校的听障专业,考取的机会大。
针对有口语能力的学生,教师手语集体教学中还要进行口语的个别教育,教学中单纯使用口语和他们沟通。课外进行口语的个别化训练。
(1)融合教育(高中、大学)
(2)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3)普通大学单设聋专业
(单考单招)
(4)聋人职业技校、培训中心
(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
存在几个问题
1、问题一: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为九年义务教育,使得许多听觉障碍儿童无处可读学前教育。
解决: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中,使特殊教育学校能够办起学前教育,能够用手语对聋生进行语言的早期干预,把握住聋生的语言关键期。
2、问题二:聋校教材比普校简单很多,但聋生普遍掌握得不好。一些学校使用普校教材,也常常是降年级使用。
解决:
聋校教材比较滞后,建议全面使用普校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聋校教学要求。
聋校教师应多和普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学水平。
因为学生获得信息以视觉为主,多采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听觉障碍的成因与预防、诊断与听力补偿

听觉障碍的成因与预防、诊断与听力补偿
声导抗测听法
电生理测听法
(四)听觉障碍儿童的听力补偿
合适的听力补偿
使听觉障碍儿童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有声语言
1、配戴助听器
(1)助听器是一种能使声音增大的弥补性装置。
应用最为广泛的听力补偿技术。
(2)类型
盒式眼镜式耳背式
耳内式耳道式骨导式
(3)助听器的发展趋势
日益微型化——使佩戴美观
日益数字化——提高助听器的言语理解度和佩戴舒适度
1、早期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
客观测听法(电生理测听方法)
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2、婴幼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主观测听法
行为观察测听(6个月以内)
视觉强化测听(7个月-2.5岁)
游戏测听(2.5岁-6岁)
3、听力障碍的诊断
(1)主观测听法
耳语测验
音叉测听
纯音听力测试
行为测听
言语测听
(2)客观测听法
(2)类型
单导入(植入一个电极,临床已不再使用)
多导入(植入8-22个电极,言语识别较好)
(3)内部分:通过手术将电极插入耳蜗中。
外部分:像助听器那样戴在耳朵上,由传声器、言语处理器和传送线圈组成。
(4)环节
术前评估
术后训练
术后评估
4、其他听觉辅助设备
通过触觉、听觉、视觉达到听力补偿的装置。
无线电调频系统
传染病
外伤
(二)听觉障碍的预防
1、先天性听觉障碍的预防
预防遗传致聋
预防孕期致聋
预防产程致聋
2、后天性听觉障碍的预防
预防病毒感染致聋
预防药物中毒致聋
预防中耳炎致聋
预防外伤致聋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筛查、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听觉障碍是指个体在听力功能上存在异常或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听到或理解语言和声音。

听觉障碍儿童是指在幼儿期或儿童期出现听力障碍的个体。

以下将会详细介绍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

首先,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轻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安静环境下可以听到80分贝以上的声音,但较远距离或较低音调的声音可能不太能听到。

中度听觉障碍儿童需要大声说话或者近距离传达信息才能听清。

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只能听到非常大声的声音,并且也比较依赖口形来进行沟通。

极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几乎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并且也无法理解口形。

其次,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和认知发展方面存在延迟。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语言,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发音能力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在语言表达、词汇量和语法方面出现落后。

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语言和听力为主要输入和输出的认知任务中。

另外,听觉障碍儿童在社交和心理方面也存在困难。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他人的言语,他们可能在交流和与他人互动时感到困惑和受限。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变得孤立和封闭。

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沟通障碍而感到挫折和自卑,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

最后,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种评估和测试。

医生会对儿童的听力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通过纯音评估和语音评估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言语和语言评估来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

其他评估还可能包括认知评估和心理评估,以全面了解听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总结起来,听觉障碍儿童具有明显的听力损失,语言和认知发展延迟,社交和心理困难等特征。

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听力程度和全面评估他们的发展情况。

及早的诊断和干预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听障儿童的诊断

听障儿童的诊断

整理课件
2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1、听觉器官的解剖图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2、听觉的形成
整理课件
5
/view/0e25efe352 4de518974b7d04.html
3、听觉损伤的产生 外耳道堵塞;中耳炎;鼓膜破损; 耳蜗绒毛缺损;听觉神经损坏。
整理课件
12
三、听觉障碍的分类(见书P107)
四、听觉障碍的出现率
我国2006年调查 1、我国听力残疾人为200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 2、每年新增听觉障碍儿童2-4万; 3、教育部调查全国在校听障学生(6-15岁)115785人;
整理课件
13
五、听觉障碍的产生原因(见书P108) 六、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
整理课件
6
4、音频和声强
音频
用赫兹为单位,人一般可以感受到16---20000HZ的
声音,超出这个范围感受不到,而人对中频音最为敏感,
(1000---4000HZ),人的语音频率也就在500---3000HZ 之间所以如果儿童在这个范围内听力损伤最严重,也就听 不到人的讲话声音了。
声强
就是声音的大小,它是由声音压力和能量大小决定。 单位是分贝,DB。平常人们说话的声音的强度一般在60分 贝。声强太小听不清,声强太大受不了,超过130DB,就 会有痛觉。
听障儿童的诊断和鉴别
整理课件
1
一、听觉障碍的概念
1、听觉障碍指的是由于各种原yin导致的双耳听不到或 听不清声音。听不到称为听力丧失,听不清称为听力障碍, 统称为听力障碍或听力残疾。
2、听觉障碍儿童就是有听力障碍的儿童。
习惯上把听力障碍叫做耳聋,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叫耳聋 儿童,或聋童。

特殊儿童分类—各类特殊儿童的诊断与鉴别标准

特殊儿童分类—各类特殊儿童的诊断与鉴别标准
听觉障碍:指损伤足够严重,对儿童的教育成就产生不良影 响。医学上,根据听觉损伤程度从轻度到严重进行分类。 ( 障碍者教育法案)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的构造 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合伙全部的障碍,导致对声音的听取 或辨识有困难者。(台湾)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 ,以至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与他人进行 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力残疾包括聋和重听两类 。
疾等级 构和功能方面 听力损失

活方面存在
一级
极重度损伤
≥91dBHL
不能依靠听觉进 行言语交流,在理 解和交流等活动上
极度受限
极严重障碍
二级 三级 四级
重度损伤
在81-90dBHL 之间
在理解和交流等 活动上
重度受限
中重度损伤
在61-80dBHL 之间
在理解和交流等 活动上
中度受限
中度损伤
在41-60dBHL 之间
视觉障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快 ,但由于 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进行分析和推理就很 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三)个性方面
视觉障碍儿童个性内向,不易与人融洽相处,随年 龄的增长而愈加明显。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 虑、抑郁、痉挛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易激怒。 因为自身的缺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生活态度消 极。对自己的缺陷敏感,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议论、 看法,有时表现孤傲。因此,在视觉障碍儿童的性 格特征中,易出现自卑、冷漠、孤僻的倾向。
在社会适应方面,会有不易交友的问题和寂寞的自 我感觉。他们容易聚集在一起,彼此提供归属感与 自尊心,而形成聋人文化 。
(三)情绪与行为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随着听力科技的日益发展以及早期听力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儿童能够在早期得到诊断和干预。

然而,在干预计划制定之前,需要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全面的听觉、语言能力评估,以了解儿童的听觉和语言发展情况,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制定具体的计划。

1. 听觉评估(1)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评估孩子听力的首要步骤。

针对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1-3个月内进行OAE或AABR筛查。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可以使用新的筛查仪器,如Hearing Screening Checklist (HSC)、听觉加速测试(FM)或数字声场扫描仪(DSS)。

(2)行为听觉门槛在3岁以上的儿童中,常常使用常规行为听阈测试。

常规行为听觉测试包括反应听阈测试(RT)、标记听阈测试和玩具传递听阈测试等。

这些测试依赖于儿童明确的行为反应。

语言障碍儿童在这种测试中可能会表现出较少的合适反应,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听阈测量方法。

(3)电生理听觉门槛测试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中枢听觉诱发电位(MLR、LLRP)等电生理测试方法,可以了解儿童的听觉门槛。

2. 语言评估(1)发展阶段通过对儿童的听觉语言发展阶段进行评估,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情况。

比如,儿童是否达到了生理性里程碑,如听说词汇量、语音、语法等方面的标准。

(2)语言能力水平测试语言能力水平测试是了解儿童在语言发展不同领域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测试包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测试、词汇量量表、语音测试、语法测试等。

3. 情境评估情境评估的评估方式可以让评估者在与儿童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中得出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更细致的认识,同时了解儿童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对话和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儿童的听力理解、语言使用、社交能力以及行为能力等。

4.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包括多种评估方法的应用,例如听力评估和语言评估,以及情境评估。

在评估结果中,应该考虑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开发水平,提供符合孩子个体化需求和能力水平的干预计划。

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裙体,其中听力障碍儿童更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重视的对象。

针对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案编制至关重要,下面将分别从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特点1.听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育一般正常,但由于听觉障碍,导致其语言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们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2.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他们对于视觉刺激的依赖性较强。

3.听力障碍儿童在交流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借助手势、口型、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来进行交流。

4.他们在认知和学习能力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需要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来获取信息。

二、教育目标1.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提升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获取知识。

4.增强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语言和交流能力培养(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

(2)进行口语训练,通过模仿、操练等方式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升(1)利用触摸、视觉等感官进行教学,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和掌握知识。

(2)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

(3)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听力障碍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3.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开展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自我清洁、穿衣、饮食等,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提升自理能力。

听觉障碍课件

听觉障碍课件

2014-5-3
国际爱耳日
• 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3月19日将每年3 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 2013年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健康听力,幸 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该主题 采用了我国当年“全国爱耳日”的活动主 题。 • 2014年的主题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预防从初级儿科保健做起”。
第六章 听觉障碍儿童
第一小组
主要内容
• • • • 一 二 三 四 听觉障碍定义 听觉障碍儿童鉴定与分类 听觉障碍产生的原因 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
• 一、什么是听觉障碍? 轻度听觉障碍 • 医学上 重度听觉障碍
• 教育上: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 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 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 活和社会参与。
三、听觉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学语前的成因 1、早产或难产 2、遗传 3、麻疹 4、先天性细胞巨化病毒
• 细胞巨化病毒即众所周知的人类疱疹病毒7 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s 7),是传播最频 繁的子宫感染疾病,它可导致新生儿残疾, 不过大部分人只表现出轻微症状,或者没 有任何症状。
2014-5-3Biblioteka • • • •1 洁耳过度,破坏鼓膜所致; 2 五官疾病所致,如中耳炎鼻炎等; 3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如高血压 等; 4 工作压力过大所致,如疲劳过度、休息不 好等; • 5 工作或生活周边噪音较大所致; • 6药物不良反应。
2014-5-3
2014-5-3
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感知觉方面 1、听觉损伤限制了儿童的感知觉活动的范 围和深度; 2、感知觉活动缺乏语言活动的参与,使他 们的感知觉活动与学习语言的活动不能同 步进行,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出 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多,会说得 很少。

儿童听觉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策略和方法

儿童听觉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策略和方法

人工耳蜗
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 童,人工耳蜗是一种有效的听力 辅助设备。它通过植入电极刺激 听觉神经,使儿童能够感知声音

其他辅助设备
根据儿童的具体需求和听力损失 情况,医生可能会推荐其他辅助 设备,如听觉训练软件、听觉辅
助沟通设备等。
04
儿童听觉障碍的治疗方法
语言治疗
评估语言水平
通过专业评估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和障碍程度。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听力训练
通过声音刺激、听觉游戏等方法,提高儿童的听觉敏感度和辨别 能力。
言语训练
采用发音练习、口型模仿等手段,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
手语和唇读训练
教授儿童手语和唇读技巧,以便在无法通过听觉获取信息时,能够 通过视觉进行沟通。
预后评估与跟踪
定期评估
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康复进展和效果,及时调 整康复计划。
05
儿童听觉障碍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促进语言发展
通过康复训练,听觉障碍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社交能力
听觉障碍会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康复训练有助 于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提升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使 其在家庭、学校和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独立。
听力诊断
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 儿童,需要进行详细的听 力诊断,包括纯音测听、 声导抗测试等。
言语评估
通过言语评估工具,评估 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了 解听觉障碍对语言能力的 影响。
03
儿童听觉障碍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对于由中耳炎等感染引起 的听觉障碍,医生可能会 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

听力障碍病因诊断

听力障碍病因诊断
●听力损伤如果得不到早期诊断及相应的康复治疗,
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 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社会影响大


D P
阅 F


背 景
发病率 • 先天听力损失/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1~3‰ ,其中 遗传性聋约占50%。--产前诊断 • 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可达1.5 ~ 15.3%。
LOGO
儿童听力障碍的病因学 诊断


D P
Etiology of Hearing Impact in Child
阅 F


耳应用解剖图


D P
阅 F


声音是如何传导的


D P
阅 F


背 景
●2008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普查,单纯听力残疾2004 万,占各类残疾的第二位(24.16%),其中0-6岁以 下的听力残疾儿童13.6万人,并且每年还以2万人增 加,多为重度残疾。
• 先天性耳聋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获得性), 以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见,后天性耳聋则传导与感 音神经性耳聋均有。


D P
阅 F


听力障碍的影响
• 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接受语言和语言表达 障碍,甚至终身损害. • 语言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几个因素决定: 1 发生听力丧失的年龄; 2 程度、受损的频率 3 持续时间 4 是否智力发育落后
• 先天性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可由于外因和内因所 导致


D P
阅 F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原因
50% 遗传性 50%非遗传性,包括环境因素,感染,特发 性等

儿童听力障碍PPT课件

儿童听力障碍PPT课件

03
04
语言和言语发展
听力障碍影响儿童对声音的接 收,进而影响语言和言语发展

学习和认知能力
听力障碍可能导致儿童在学习 和认知能力上的落后,影响学
习成绩和智力发展。
社交和情感发展
听力障碍可能影响儿童的社交 和情感发展,导致自卑、焦虑
等心理问题。
行为和心理健康
听力障碍可能导致儿童在行为 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注
意力缺陷、抑郁等。
02
儿童听力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听力测试的类型
主观听力测试
综合听力测试
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来判断其 听力状况,如行为观察、视觉强化等。
结合主观和客观方法,全面评估儿童 的听力状况。
客观听力测试
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检测儿童的听力 反应,如脑干电位、耳声发射等。
听力测试的流程
预约与登记
心理咨询
听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庭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困惑,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处理 这些问题,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社会支持
建立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提供教育、就业、社交等方面的支持,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04
儿童听力障碍的预防与教育
孕期与婴儿期的听力保健
孕期保健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饮食结构,以降低胎儿听力受损的风险。
轻度听力障碍
部分指标稍高于正常范围,儿童可能对高频 声音敏感度降低。
重度以上听力障碍
多项指标异常,儿童需要接受专业的康复训 练和干预措施。
03
儿童听力障碍的治疗与干预

听力辅助设备
助听器
通过放大声音来帮助听力障碍儿 童更好地听到声音,是听力障碍

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听觉是一种经过大脑皮层分析的感觉,其由传音结构和感音器官构成,两个系统中任何部位因损伤或疾病导致结构或功能障碍,均可以引起听力下降。

听力测试是通过声音刺激听觉器官得出数据来显示听觉系统病变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测试了解听觉功能状态,鉴别听力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临床法医学上的听觉障碍具的以下特点:1、以伴有中颅窝的颅底骨折多见,单纯迷路震荡、内耳损伤少见。

2、患者被延迟发现、未经检查治疗的情况较多见。

3、轻、中度听觉障碍多见,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以上的相对少见。

4、老年性耳聋与听功能损伤并存占一定比例,鉴定时应考虑年龄衰减。

5、耳廓损伤占耳损伤的比例较小。

听觉障碍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涉及《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鉴定标准的诸多条款。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十七条要求一耳语言听力减退在91dB以上,第十八条要求两耳语言听《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一条第四款要一耳听力减退达41dB,力减退在60dB以上。

两耳听力减退达30dB。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劳动能力-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也要求依据《WHO听力损失分级》进行伤残等级评定。

客观准确地评估听阈和确定听力下降的性质、听力损伤的部位是听觉障碍鉴定的前提。

听力检查方法1、纯音听阈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16403-1996《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阀基本测听法》规定,测试方法采用上升法或升降法进行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的检测。

在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在同一试验室进行复查,比较多次结果在各频率的符合性,若符合性不好(相同频率听阈相差大于15dB)时,说明有伪聋或精神性聋,则检查结果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应进行客观听力检查。

纯音听阈只能说明受试者耳对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情况,不能完全反映其听功能状态,例如感音性耳聋者常有“只闻其声,不明其意”的情况。

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二)客观测听法
• 客观测听法是指不需要被测试者主观配合的一 大类测听方法的总称。以被测试者接受声音刺 激后引起的生理反应,来判断被测试者的听力 状况。
主要内容
(一)听障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听障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听障儿童记忆的发展 (四)听障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听障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 听障儿童的视觉发展 • 听障儿童的听觉发展 • 听障儿童的触觉与振动觉 • 听障儿童的语言运动觉 • 听障儿童的知觉特征
• 以视觉记忆为主
– 有实验研究证明,听障生的视觉瞬时记忆优于正常同龄儿童。
• 对形象记忆材料的保持较差
听障儿童的情绪记忆
• 情绪记忆在听障儿童身上看不出明显特点。 • 有研究认为,他们的情绪记忆不如正常儿童丰富
深刻。
听障儿童的运动记忆
1. 在学龄初期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学龄中期差距缩小 ,到学龄晚期才能达到同等水平;
预防:
– 先天性听觉障碍的预防: 遗传、孕期和生产期
– 后天性听觉障碍的预防: 病毒感染、药毒、中耳炎 、外伤
预防的级别
一级:避免致聋因素的出 现和作用
二级:致聋因素开始损伤 听力时,采取措施
三级:耳聋后,听力语言 训练
三、听觉障碍儿童筛查与诊断
(一)主观测听法 (二)客观测听法
(一)主观测听法
3. 聋校课程与教学内容,从课程名称来看 ,聋校课程与普校课程大体相同,然而 内容上却与普校存在着差异。
4. 聋校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正在朝着多元化 的课程评价体系发展。
二、聋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 个别教学 • 班级授课 • 协同教学 • 分组教学 • 课外教学 • 复式教学 • ……
三、聋校的教学管理

中度、重度听觉障碍标准

中度、重度听觉障碍标准

中度、重度听觉障碍标准中度、重度听觉障碍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个体的听力功能。

为了准确评估和诊断听觉障碍的程度,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本文将介绍中度、重度听觉障碍的标准及其影响。

一、中度听觉障碍标准中度听觉障碍是一种程度较轻的听力损失,在正常交流和参与日常活动时会产生一定困难。

根据医学界的标准,中度听觉障碍的表现包括以下方面:1. 频率范围:中度听觉障碍在语音频率范围(500Hz-2000Hz)内,平均纯音听力损失(PTA)在41-70dB之间。

2. 语音理解:患者需要相对较高的音量才能听到其他人说话,并可能在嘈杂环境中出现听力困难。

3. 社交交流:中度听觉障碍可能影响个体与他人的正常沟通和社交能力,因为他们在听到和理解他人的说话时需要更多的努力。

4. 教育和职业发展:中度听觉障碍可能对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二、重度听觉障碍标准重度听觉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听力损失,对个体的听力和交流带来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重度听觉障碍的标准:1. 频率范围:重度听觉障碍的PTA在71-90dB之间,即在语音频率范围内的听力丧失较为显著。

2. 延迟语言发展:重度听觉障碍可能导致语言发展的延迟,患者需要专门的语言治疗和教育支持。

3. 帮助设备:重度听觉障碍的患者通常需要助听设备或人工耳蜗等辅助听力技术来改善听力功能。

4. 心理社交影响:重度听觉障碍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心理支持和适应措施。

5. 教育和职业选择:重度听觉障碍可能限制个体的教育和职业选择,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特殊教育和职业培训。

总结:中度和重度听觉障碍是严重影响个体听力和交流能力的健康问题。

根据医学界的标准,中度听觉障碍要求在语音频率范围内听力损失在41-70dB之间,而重度听觉障碍则要求听力损失在71-90dB之间。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医生和治疗师正确评估听觉障碍的程度,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二章 第一节 智力障碍(第二章)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二章 第一节  智力障碍(第二章)
• 目前国内 采用的鉴别标准; • 台湾教育部于2002年5月9日发布的《身心障碍及资
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第三条第二项第一款中,提 出智能障碍的鉴定标准;
见下表
DSM—— 鉴别标准
1.一般智能明显低于 平均水平,个体测 量智商(IQ)值为70 或70以下。
2.同时存在适应功能 缺陷或损害,即与 其年龄和群体文化 标准相应的个体功 能的缺损,如社交 技能、社会责任、 交谈、日常生活料 理、独立和自给能 力的缺损。
第二章 特殊儿童的特征及 诊断与鉴别标准
(第一节 智力障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智力障碍
第七节 严重情绪障碍
第二节 视觉障碍
第八节 学习障碍
第三节 听觉障碍
第九节 自闭症
第四节 语言和言语障碍 第十节 发展迟缓
第五节 肢体障碍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
第六节 身体病弱
第十二 资赋优异
第一节 智力障碍
一、智力障碍定义
智力落后是 一种障碍, 其特征是 在智力功 能以及适 应行为两 个方面有 显著的限 制,表现 在概念、 社会和实 践适应技 能方面。 障碍发生 在18岁以 前。
1986年世界卫 1987年我国残疾人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
生组织定义
抽样调查标准
抽样调查标准
精神发育受阻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
5.决策
• 由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心理学、社会工作者和 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决策会议,确认评估的准确性、 公正性、解释和分析评估的结果,评估儿童的特殊 需要,做出教育安置决定,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和 训练方案。
(二)评估项目
为了将智力有问题儿童从健康的儿童中区分出来, 并确定其智力障碍的状况、程度,分析造成障碍的 可能原因,制定补偿方案,必须对智力障碍儿童作 一个多方位、全面的评估。评估的项目和内容见下 表:

听力障碍儿童评估个案报告

听力障碍儿童评估个案报告

个案报告D是一个10岁的男孩。

根据个案史,分娩和发育都正常,健康史正常,小儿期有些小病,但没有明显的中耳病史。

D在一周岁后,父母注意到他的听力问题。

但是,去看儿科医生时,医生告诉他们不必担心。

到18个月时,父母再一次担心他的听力问题,请听力学家做了一次全面评价。

听力测查结果证明有明显的双侧感觉神经性聋,2岁起配戴助听器并在家里开始接受语言训练,很快,他在2周岁后说出了第一个可清楚辨别的词语。

3岁时,他进了听力障碍儿童幼儿园,直到8岁。

2年前,他进入一个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每天有2小时由一位聋校教师帮助他补习阅读和语言课,其余时间都和听健同学在一起。

普通班教师和聋校教师都报告,D被要求做他认为太难的作业时就常常发脾气,他常在教室里扔东西(如书包)并拒绝做任何功课。

家长也报告小孩在家里很难管理。

D的母亲说他的父亲很凶,脾气不好,家里经常吵架。

在评估过程中,D基本能合作,但是要多加鼓励。

知觉测验听力检查表明双耳属严重感觉神经性聋,右耳和左耳的纯音听力损失分别为66dB和90dB。

言语接受阈(SRT)右耳和左耳分别为66dB和90dB,与纯音测听的结果极为一致。

右耳在40dBSL上用幼儿园语音平衡(PB-K)词汇表测验,言语辨认得分为80%。

他的右耳只能理解高冗余度的非常熟悉的话语。

D的言语接受阈是在戴上耳背式助听器时测的。

双耳戴上助听器时,言语接受阈为45dB,右耳戴助听器重测时言语接受阈为25dB。

双耳戴上助听器在50dBHL用幼儿语音平衡材料测量,他能重复单音节,得分50%。

他在右耳戴上助听器重测时得分为80%。

这个结果提示,他一侧耳戴上助听器时成绩明显好些。

在噪音背景中重测一耳助听听力,他的辨认得分下降为65%。

双耳配戴助听器在噪音背景下再测,他的辨认得分下降到25%。

这些发现证实,他的右耳助听成绩最好,如果环境很安静,他的作业成绩明显要好。

最后,言语材料在噪音背景下以听和视输入方式呈现给他时,他的言语接受成绩改善为95%,提示D需要有一个便于看说话人的好位置,以便获得最多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言语与语言评估
5.适应性行为评估
6.家长访谈及行为观 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 察 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 否和睦、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教养 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多少时间和 精力、父母是否有听觉障碍等;收集儿 童的基本数据,了解儿童的出生和生长 发育史,如疾病史、诊疗史、教育史、 曾做过的测验等;围绕社会交往、社会 性沟通了解儿童能力现状以及儿童的正 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等;了解家长能配合 学校的程度,例如家长能教哪些东西? 一天能教多久等等;给家长提出一些建 议,如是否安排个别智力测验或发展测 验、是否安排专业训练或支持协助等。
3.个别化成就测验
(1)聋童语文能力测验 (2)聋童数学能力测验 (3)聋童美术能力测验 包括接受、表达、模仿、会话等四 个部分 方法:①标准化语言测验; ②自编语言测验; ③进行系统观察,观察人员可以在 不同情境下观察儿童获得有关各种 不同情境的所有沟通行为的资料; ④与儿童面谈,搜集语言样本; (1)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量表 (2)文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 (3)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4)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
以至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与他人进行正 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力残疾包括聋和重听两类。 •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
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
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度听力障碍 重度听力障碍 极重度听力障碍 全聋
中国听力残疾标准(2006年)
听力残 听觉系统的结 疾等级 构和功能方面 较好耳平均 听力损失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 下 在参与社会生 活方面存在
一级
极重度损伤
≥91dBHL
不能依靠听觉进 行言语交流,在理 解和交流等活动上 极度受限
二、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感知觉方面
• 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依靠视觉、皮肤觉、味觉、嗅觉 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而听觉不起或仅起很小的作 用。听觉损伤限制了儿童的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 度。 • 感知觉活动缺乏语言活动的参与,使他们的感知觉 活动与学习语言的活动不能同步进行,第一信号系 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 多,会说的很少。
极严重障碍
二级
重度损伤
在理解和交流等 在81-90dBHL 活动上 之间 重度受限 在理解和交流等 在61-80dBHL 活动上 之间 中度受限
严重障碍
三级
中重度损伤
中度障碍
四级
中度损伤
在理解和交流等 在41-60dBHL 活动上 之间 轻度受限
轻度障碍
台湾诊断标准为: • 标准一:接受自觉性纯音听力检查后,其优耳听力 损失达25分贝以上者。 • 标准二:无法接受自觉性纯音听力检查时,由听力
(三)情绪与行为
• 由于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上有一些困难,常常会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 境所接纳,容易出现情绪发展障碍的各种表现,如 冲动行为。 (四)社会交往困难
• 听力语言障碍会妨碍社会交往,往往难于结交同龄 的正常儿童,社交表现不成熟,愿意呆在家里自寻 乐趣。容易产生自卑感,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 容易发脾气。
检查师以他觉性听力检查方式测定后认定者。
上述标准反映出我国2006年的听力残疾标准在分
级上已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但我国的听力残疾的
起点标准偏高。
四、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一)评估流程
1.转介 2.筛选 • 筛选工作有三个方面: (1)检查被转介儿童的出生史、成长发育史、病史 等。 (2)对怀疑是或已是听障的儿童作筛查。 (3)听力检查。 3.临床评估 4.专业团队评估 5.决策
• 部分听觉障碍儿童与家庭其他成员感情的交流困难, 而与同样是听障的伙伴交流比较容易。少数听障儿 童受不良团体的影响会有反社会行为,如偷窃行为。
三、诊断与鉴别标准
国际标准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听力障碍标准 等级 听力损失dB(分贝) 0—25dB 26—40dB 41—55dB 56—70dB 71—90dB 91—110dB 110dB以上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
鉴别标准
主要内容
一、听觉障碍定义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三、听觉障碍儿童诊断与鉴别标准 四、听觉障碍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一、听觉障碍定义
听觉障碍,也称听力残疾、听觉损伤或听觉缺陷。 国内外对其定义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 同的界定,医学专业人员和教育者对其界定的侧重 点各不相同 。如:
(二)评估项目
听觉障碍儿童评估项目与内容
评估项目
1. 生理评估
评估内容
听觉系统结构检查;听力检查(裸耳听力、 佩带辅具后听力);助听器、人工电子耳 蜗适用性检查。
2. 个别化智力测验 (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2)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3)中国比内智力测验(BS) (4)魏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 (5)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 (6)希内学习能力测验 (7)画人测验
• 听觉障碍:指损伤足够严重,对儿童的教育成就产 生不良影响。医学上,根据听觉损伤程度从轻度到 严重进行分类。 (障碍者教育法案)
•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 的构造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合伙全部的障碍,导 致对声音的听取或辨识有困难者。(台湾)
•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
(二)认知方面
1.语言与思维 • 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会受到严重的 影响。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上经常是不通顺;抽象思 维活动受语言影响,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多数听觉 障碍者在学业成就方面有严重缺陷。尤其是与语言 有关的语文能力。 2.观察力与想象力 • 听觉障碍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观察力也极为敏 锐。视觉补偿在其认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社会适应方面,会有不易交友的问题和寂寞的自 我感觉。他们容易聚集在一起,彼此提供归属感与 自尊心,而形成聋人文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