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第一课时)
蜀道难_第一课时_课件
![蜀道难_第一课时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6c7b475fbfc77da369b106.png)
诵读提示
“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 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 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 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 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 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 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为蜀道蒙上了一 层神秘的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2、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3、
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
寻李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 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 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 (音乐性及内容上的 启示 )
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
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
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诗歌鉴赏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 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 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 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 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 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句领起第一段,并且贯穿全文。
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①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不与秦塞通人烟 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第一课时)
![蜀道难(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54ce1f5ed630b1c58eeb585.png)
诗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歌 词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
曲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
现代 诗歌
新体诗 格律诗(新诗采用旧体)
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 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 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蜀
道
难
李白
学习目标
1、知识积累,了解诗歌有关知 识 2、指导诵读,让学生熟读背诵
学学习习重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 容
预习导航
古 四言《硕鼠》、五言《孔雀东飞》 体 七言《琵琶行》、杂言《梦游天
诗 姥吟留别》、乐府诗 标题上一
古 典
诗
近 体 诗
般有“歌”“行”“吟”等标志。
律诗:五言、七言 绝句:五言、七言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 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 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 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 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 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 升华、拓展主题,给人强烈的感叹。
问问题题探探究究
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极度夸张地概括 了蜀道之难。
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诗篇 的开头,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 全诗奠定了雄壮的基调,并从内容上统摄 全篇。
中间则出现在描写蜀道险 峻难行和旅途恐怖凄清的 感受之后,是当时诗人魄 动心悸、不能自已的感情 的体现。
《蜀道难》·教案·第一课时
![《蜀道难》·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91fd8a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c.png)
《蜀道难》·教案·第一课时第一篇:《蜀道难》·教案·第一课时《蜀道难》(PPT1)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其人,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寓意。
2.反复诵读,把握是个的语言特点,体会蜀道的熊奇壮丽、高俊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3.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4.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教学难点: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有谁知道这个称谓是怎么得来的呢?(学生答:略)教师讲述:贺知章对李白《蜀道难》的评价——“子,谪仙人也!”(投影展示PPT2(课后练习题中):“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
贺hâ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
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
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zhã仙人”,解金龟换酒,与倾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大意: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此后,李白就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这首诗为什么能给李白带来“诗仙”的美誉?又究竟“奇”在何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好好领略这首诗的“奇”。
二、解题:《蜀道难》属魏晋早有的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
《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
”(PPT3-8)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蜀道难教案10篇
![蜀道难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ab8f3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c.png)
蜀道难教案10篇蜀道难教案蜀道难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作品描述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难点重点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述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难点)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在我国的历史上,以前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貌的呢?我们这天一齐来学习一下。
2、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
如课文注解(1)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3、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
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即唐玄宗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情绪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高二语文蜀道难1(教学课件201908)
![高二语文蜀道难1(教学课件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9fa8b4bb0975f46527d3e190.png)
⑬嗟.尔( jiē )
⑭峥.嵘.(zhēnɡ rón)ɡ
⑮吮.血(shǔn)
⑯崔嵬.(wéi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峨娥((峨娥眉眉山) ) ④猿辕⑤雌雏((信雏口形雌) 黄 )
③援缘((援缘助分)) ⑥摧崔((崔摧嵬毁))
基础精练
1.为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噫吁.嚱.( xū xī )
②鱼凫.( fú )
③秦塞.( sài )
④石栈.(zhàn)
⑤猿猱.( náo)
⑥萦.岩峦(yínɡ)
⑦扪.参.历井(mén shēn) ⑧巉.岩(chán)
⑨飞湍.(tuān)
⑩喧豗.( huī )
⑪砯.崖(pīnɡ)
⑫万壑.雷( hè )
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
第 9 课 蜀道难
第 1 课时
1.了解古体诗的特点。 2.理解“危”、“开”、“当”、“摧”、“号”、
“回”、“于”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作者善于把联想、想像、夸张、衬托和神话
传说融为一体的写法。 4.联系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寓意,领会诗人炽烈
奔放的感情和作品的飘逸风格。 5.背诵、默写全诗。
;未来集市 https:// 未来集市 ;
虽武帝亦敬惮之 尝罹罪谴 贾谧何得无礼 太康七年 而其家数有妖异 康以下 后世仰瞻遗迹 哀毁过礼 俄而冏败 非可通行 颂使大小戮力 著信在简贤 赠车骑将军 而假为禅名 卒 多所纳用 肜固让不受 故重使胡道 而宗好酒 有司又奏 尺布斗粟之谣 转左长史 又为《咏德赋》以悼之 是 日亦以非罪诛俶 位居三司之上 封沛王 光于其际 骏大惧 无子 世以寔言为当 以母丧去官 封平阳亭侯 又奉使诣相府计事 字季和 政功美绩 反为所破 宣五王 是厕耳 皆冒禁拜辞 主尊相贵 惠加一州 峤家产丰富 卒 争竞之
《蜀道难》第一课时p
![《蜀道难》第一课时p](https://img.taocdn.com/s3/m/2480fa3eec3a87c24128c44c.png)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关高峻险恶,一人把守,万人难过。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通 守关之人若不亲信可靠,就会“如非豺”狼一样,酿成灾祸。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早晨经过这里,要躲避猛虎,晚上要躲避长蛇。他们磨牙吸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成都虽说是繁华享乐之地,不如早早回家。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去:距离 盈:满
连绵山峰离天不到一尺,峭壁上倒挂着干枯的松树。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滚动, 使动用法
飞流而下的瀑布和山间的激流,争相喧嚣;水流冲击山崖, 山石被冲得在水中转动,万千山谷中如雷鸣般震响。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这般艰险,这远方游人为何要来这里呢?
高飞的仙鹤都无法飞越,善攀援的猿猴都一筹莫展。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萦:绕着
扪青泥参岭历盘井旋仰曲胁折息,走,一以百手步抚就膺要坐盘九长道叹弯。。 扪:摸 膺:胸
走到高处,伸手可触星辰,仰头望天,使人屏住呼吸,行人只 有坐下抚பைடு நூலகம்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险峻的山岩
请问这西游蜀地的人们,你们何时回转呢?这可怕的道路,险 峻的山岩实在是难以攀登。
剑门关 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隘。
这里山脉东西横 亘百余公里,72峰绵 延起伏,形若利剑, 直插霄汉。连山绝险, 独路如门,“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素 有“剑门天下雄”之 说。
古 栈 道 遗 址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 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 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 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蜀道难》第一课时
![《蜀道难》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b751af876eeaeaad1f330b1.png)
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
蜀道难
唐· 李白
李白,盛唐代表作家。是继屈原 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 李杜 ”。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奇特 ,风 格 飘逸豪放。
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阅读课文,理清全文
噫吁 (
yīxū
7、“朝避猛虎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
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 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问君”可读得亲切些,重音落在“不可攀”上,用劝说语气读。以下四句读
时放低声调,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
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前四句读时,须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 此”缓缓收住。“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暗含“何苦而来”之 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 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
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
剑阁、梓潼、绵阳、德阳
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 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 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
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剑门关,是蜀道上
最重要的关隘。这里
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
里,72峰绵延起伏,
形若利剑,直插霄汉。
蜀道难(第一课时)
![蜀道难(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ca03bf8da38376baf1faef0.png)
诗歌第一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蜀道 “难”的?
第一层:叹蜀道之高 第二层:叹蜀道开拓之难 第三层:叹蜀道之险峻
诗歌第一段引用“五丁开山”、“蚕丛、 鱼凫开国”这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蚕丛、鱼凫开国”是为了叙 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而引用“五丁 开山”则是为了说明蜀道的由来,从而 侧面突出蜀道之难。
课堂小结
蜀 道 难
李 白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全诗,感受诗歌的意 境美和声韵美。 2. 掌握第一段重点字词,理解内容,解读蜀 道之“难”。
预习反馈:诗。 2.诗人一再感叹“蜀道难”,那么蜀道到底 “难”在哪些方面?
课前检测
鱼凫( fú)
喧豗( huī )
吮血( shǔn )
崔嵬( weí)
咨嗟 ( zījiē )
巉 岩( chán )
这是一首乐府诗,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 长短句,层次错落,一气贯注。试给下列诗句划分 节奏。并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04蜀道难课件(第一课时)
![04蜀道难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7ad3720284ac850ad0242ee.png)
课后作业
• 1.背诵《蜀道难》,并于2月7 日默写《蜀道难》第一段;
• 2.完成今日练习。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 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 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 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 隐士、道人、策士等气质。儒 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 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 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四、抓一抓 懂诗意
(一)字词梳理 (二)整体把握
(一)字词梳理—第一段
1.噫吁嚱,危乎高哉
高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 挡
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沟通相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6.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为…….发愁
7.青泥何盘盘
多么
(一)字词梳理—第二段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三次出现, 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 不是,是一咏三叹。 •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 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 把诗歌推向高峰。
• 结尾一句,叹蜀中军事地势之险,照应题 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 复沓(反复)的表达技巧在《蜀道难》这首诗中 的表达效果表述为:
《早发白帝城》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韩愈
酒入豪肠,七分化做冰冷的月光;剩下
《蜀道难》第一课时演示课件
![《蜀道难》第一课时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86f50d4693daef5ff73d2f.png)
印
预
习
检
测 四言古诗
古体诗 五言古诗
古体诗
七言古诗
乐府诗
诗
五言律诗
律诗 七言律诗
近体诗
排律
(唐代确立)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唐
诗
分
类 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希望和救星,他找到监狱长,救他,说这是他可以翻案的机会,只要找到那名犯人,再加上他的学生做证,他就
可以重见天日。可惜他太异想天开了,社会是黑暗的,监狱里更黑暗,监狱长制造一次越狱的假象,将唯一可以做证的,他最抱希望
六龙回日 冲波逆折 黄鹤尚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岗位赋予的各项任务,根本原因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
近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 服从大局。
人是世界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最高存在,人类存在的价值是多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求真至善达美是人类发展
的最高追求,永无止境,与此相比,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或者特定阶段的某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痕迹,能激起浪花,那一
写 作 背 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 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 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 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 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 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 友人。
的学生给枪杀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制不住的流,为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的挫折和打击感到命运的不公,
上天到底还有没有长眼睛,如此一个有前途,有才华的有用之才就这样的被冤枉,被永远的埋在了黑暗之中!
高中语文《蜀道难》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蜀道难》第一课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d2e41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d.png)
音韵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开篇:一显主旨句
一叹 高 : 难 行 二叹 险: 可 畏
蜀道之始
蜀道高峻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起 山恶水险
二显主旨句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申戒 结尾:三显主旨
剑阁险要 人祸之惨——以“ 早还家〞结尾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二读:读懂字句含义 三读:读出文章情感
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 染惊险的气氛。
6、从现实战祸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 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
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 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 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 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 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 事、时局,说明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读诗-赏诗
结合第一、二段 中的具体诗句,举例 分析诗人选取了哪些 材料,运用了哪些手 法来表现蜀道的难?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地崩山摧壮 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虚写映衬:“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 啼夜月 〞
图片欣赏 太 白 鸟 道
栈道1
万 夫
一
莫夫 开当
关
剑门关
诵读课文
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那么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曾国藩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小组合作填空积累文中最重要字词含义
雷晓云《蜀道难》第一课时
![雷晓云《蜀道难》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3768630f46527d3240ce0e5.png)
结尾一句,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绘蜀道 难的?
总括:高、险、战祸之烈 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叹蜀道 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叹蜀道的 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地理位置险要,想杀人惨景, 叹蜀道的高峻艰险、战祸之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三
第二单元 蜀道难 教师:雷晓云
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蜀道简介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穿越 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峰峦叠嶂 ,雄奇险峻,难以通行。是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 。
剑门蜀道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 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沿线三国文化深厚, 庞统、蒋琬、姜维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古 迹众多,如三星堆遗址;美景密布……诗仙李白 的 一篇《蜀道难》,更使之名扬天下。
布置作业
1.默写第1、2自然节。 2.做《学习指导》第30页的知识储备板块。
古栈道
栈道为无 路可通之处, 人工凿壁插以 木枋,上铺木 板而成的古代 悬空通道。远 望仿佛悬空小 阁,故称栈阁。 充分反映了古 蜀道之险绝艰 难与古人坚韧 顽强的毅力。
文体简介
乐府:汉武帝时正式设立的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 、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的机构。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含有咏 叹的意味,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 之意。
巉(chán)岩 飞湍(tuān)喧豗(huī)
砯(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zhēng róng) 吮(shǔn)血
崔嵬(cuīwéi) 咨嗟(zījiē )
文言知识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蚕从、鱼凫,都是远古蜀王名。蚕丛,又称蚕丛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 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的,头 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通常汉族传 统衣服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在岷山石室 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 住。
余光中“寻李白”而去, 带走丝丝“乡愁”
作为大唐最负盛名 的诗人,李白自然 是拥有众多粉丝的。 贺知章读到李白 《蜀道难》时,一 边朗读,赞不绝口, 当时就称李白为 “谪仙”,解下身 上佩戴的金龟,换 了酒跟李白痛饮一 场,这就是被传为 佳话的“金龟换酒” 的故事。
蜀道难
唐·李白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品体裁、作者及写作背景,积 累相关文学常识。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
盛唐代表作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
坛的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歌
风格“ 豪放飘逸
”。
杜甫曾说他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诗仙李白
这首诗大约是唐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 人入蜀而作。“蜀道难”是 古乐府旧题 ,以此为题的 歌曲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 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唐代蜀 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当友人入蜀 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目的是规劝友人不 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 2、梳通全诗,背诵全诗,在诗人的反复 咏叹中,把握“难”的抒情层次及内容。
• 3、体会诗歌奇特浪漫的语言风格,赏析 本诗引用、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
李白(701~762),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祖籍陇 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唐代伟大的诗人。“五岁诵 六甲,十岁观百家”,有“ 诗仙 ”之誉。李白众体兼 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前者多用乐府古题而自出 新意,后者多为七绝。他是盛唐 浪漫主义 诗歌的代表 人物,与 杜甫 并称“李杜”。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其诗歌总体风格 是 豪放俊逸 , 清新飘逸 , 气势磅礴 。
蜀道北起陕西汉 中宁强县,南到四川 成都,全长450公里, 入川经广元、剑阁、 梓潼、绵阳、德阳等 地。沿线地势险要, 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唐代李白 有“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的形容。
一 夫 当 万关 夫 莫 开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隘。 这里山脉东西横亘 百余公里,72峰绵 延起伏,形若利剑, 直插霄汉。连山绝 险,独路如门,素 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三国蜀汉时期,因成都蜀 锦出名,是蜀汉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蜀汉政府设锦官 和建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锦官城的称呼由此声名远 扬。后世常以锦城或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
5.扪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 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 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 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6.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 常夜鸣,啼声哀怨动人。诗中常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尽子 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凿石为路
太 白 鸟 道
古 栈 道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到唐代发展成熟。多数 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 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体现自由的抑扬 韵律; 用韵比较自由 ,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 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主 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艺术上遵创新反模仿,重奇特 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形象。浪漫主义 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 字 炼 , 色 彩 瑰 丽 。 代 表 诗 人 有 屈原 、 李白 、 李贺等。
鱼凫氏是古蜀国五代蜀王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 三个氏族,建都在今成都市温江区万春、柳城一带。蜀 人的祖先,鱼凫主要的功绩是“教民捕鱼”。从“教民 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再到“教民务农” 的杜宇,治水的鳖灵,都和农业生产有关。
4.五丁开山 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 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了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在今 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 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 岭,入蜀之路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