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
如何让课堂迅安静下来
![如何让课堂迅安静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4f6c2f77284ac850ac024284.png)
如何让课堂迅速安静下来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上,教师经常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都会设计好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练习。
但当游戏时间结束了,需要孩子立刻停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通过学习和观察,我发现老师们常常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让孩子们做到迅速安静下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第一种方法是教师用教鞭敲桌子几下,孩子们听到教鞭的敲打声就安静了下来。
这种现象比较不雅,也比较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完善,这种挥鞭方式也逐渐退出了教坛的舞台,这应该是教育界的福音。
第二种方法是老师通过提高音量,要求孩子们静下来。
大声说话久了难免会落下咽喉炎,不过越来越多的老师会自己买个扩音器,也不需要大声疾呼了。
但是这种大声疾呼的方式在孩子的课堂里不太和谐。
第三种是很多教师最常用的方法,老师说一句顺口溜式的语言,孩子们一听到教师的顺口溜语言马上也齐声回应教师一句,然后得以让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
这是师生间的一种约定。
例如“ABC, sit up straight.”老师说前半句“ABC”,学生说后半句“sit up straight”。
或者“ABC”---“One, two three.”等等。
这种方法让老师们省了很多时间来让孩子们静下来,但几乎每位老师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静下来,用久了,孩子们也觉得缺少新意了。
我的一位师姐讲过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让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再找一找其他的方法来让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了。
有一天,我师姐到朋友家做客,她朋友有一儿子读小学三年级。
她们正说着话,那小孩跑到她们面前,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她们也没留意,继续着自己的话题,没人理睬那小孩。
突然这孩子对着她们用超高的音呗疾声喊道:“One, two, three!”她们几个大人都愣住了,还好我师姐当即反应过来(除了小学英语老师,我想没人明白那小孩是怎么一回事),阻止了她朋友责备那孩子,并轻声问孩子:“你想说什么?对不起我们刚才没留心,你再说一遍好吗?”这孩子是没错的,他成功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上来了,但我们老师却要好好反思我们用来作指令的语言是不是正确的。
教育调皮小孩的三个方法
![教育调皮小孩的三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3782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2.png)
教育调皮小孩的三个方法作为父母经常会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弄的焦头烂额,气得不知所措,如果经常批评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逆反,那怎样才能让“熊孩子”安静下来呢?今天小编整理了让“熊孩子”安静下来的三个策略,让家长们能科学的教育小孩。
策略一:包容“小火山”——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生态系统观认为,个体出生后就置身于不同的系统之中,如家庭、幼儿园、学校、小区、社会。
只有各个不同的系统结构皆能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并能给予其生理及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各种交流均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个体才能够健康成长并适应社会。
顽皮宝宝六大教育的方法>>也就是说,适应有赖于每一个系统接口包括个人、家庭、幼儿园、学校、小区、社会,均能达到契合的状态。
然而,大多数顽皮儿童的系统接口是不契合的,系统“待遇”是不理想的,甚至是不人道的:在幼儿园、学校被老师嫌恶,在同伴中被嘲笑,在家里受家长责骂,甚至在小区里也是人人厌恶。
他们处在一种普遍不被接纳甚至被排斥的境地,因此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敌对心理。
如果任由孩子处在受排斥的地位,往往会扼杀人才,甚至会制造出反社会分子。
有几类家庭是产生顽皮儿童的“高危区”:教育手段不得法,溺爱或是简单粗暴;家长综合素质较低,轻视家庭教育;家庭不和睦或单亲家庭;家长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家庭是离孩子最近的一个微系统,家人是其最亲密的重要“他人”。
在这个系统里,父母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家庭应致力于营造一个正态的、包容但不纵容顽皮儿童的精神家园,以化解、弱化由外在系统的排斥感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其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并处理好顽皮儿童在家庭中的合理地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相谐的关系,以维持其身心稳定、平衡,让孩子的心灵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
策略二:稳定“小火山”——理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儿童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必然表现。
每个儿童都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现出逆反心理。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4011d9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a.png)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
在大班幼儿教育中,保持孩子们的安静和专注是一项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幼儿产生积极效果的小妙招:
1.音乐与节奏:利用柔和的音乐或轻柔的节奏,帮助孩子们调整情绪,使他们更容易安静下来。
2.故事时间:讲故事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
选择富有情节的故事,并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让他们专注于故事的发展。
3.视觉引导:利用视觉引导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例如,使用一个大型沙漏或者安静的图表来告诉孩子们某个活动的持续时间。
4.安静的游戏:提供一些安静的游戏,比如拼图、图画、或者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够享受一些安静的时光。
5.静坐冥想:适应幼儿的程度,进行简单的冥想活动。
通过引导他们关注呼吸或者想象一个宁静的场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安静程度。
6.温馨环境:创造一个温馨而安静的教室环境。
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位和淡雅的装饰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安静状态。
7.清晰的指导: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给孩子们提供指导。
清晰的规定和指导有助于孩子们理解何时需要安静,何时可以大声说话。
8.角色扮演: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安静的情境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定期的休息时间:定期给予孩子们一些短暂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放松身体,调整注意力。
10.表扬鼓励:当孩子们在安静时表现好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尝试,可以找到最适合你班级的安静小妙招。
(整理)一些静定训练方法.
![(整理)一些静定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6185c8dd3383c4bb4cd26f.png)
全身运动1、以右手拍打左膝盖,再以左手拍打右膝盖。
2、一边拍打一边跳跃3、可放音乐轻松跳跃,直到全身舒服即可停止可以让全身运动到,还可以使心胸开阔,学习意愿增强。
全身肌肉放松法做时意识要跟着放松部位走1.放松额头。
2.放松眼睛、脸颊、嘴唇、下鄂。
3.放松脖子和肩膀4.放松前臂和胸肌。
5.放松背部6.放松腹部。
7.放松腿部和臀部。
8.大略浏览全身,看看是否还有那个部位还残留紧张?用同样方法解除。
9.最后跟孩子说:“现在我全身都放松了,软绵绵的,手臂和腿就像面条一样。
”透过全身肌肉放松法,可使原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散漫甚至是粗暴的孩子静下来。
肩部训练一、双手后背互拉:1、保持轻松的坐姿,一只手由上,一只手由下,绕到背部后面,并且在背部中央紧紧交握。
2、维持此种姿势30秒,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姿势。
3、两手交换,重复做,二、提、放肩:1、将双肩提到耳朵旁(一面提一面吸气),停五秒后慢慢放下(同时呼气)2、连续做5次可以活跃课堂形式,孩子乐意参与头部运动一、转脖子:保持坐姿,头向前、后、左、右来回转动数次。
二、头部前后仰:1、坐在椅子上,然后两手抱住后脑2、一边慢慢地吐气,一边将头用力后仰3、闭嘴,一边从鼻子吸气,一边将头慢慢地往前倾04、如此后仰前倾算一次,连续四、五次。
三、抬头伸脊1、将双手摆放在桌上,慢慢将头靠往桌面,并一面吐气。
2、气吐完后,再慢慢抬头,一面吸气,头抬正后,再往后仰。
3、反复。
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提升专注力。
呼吸呼吸越知,思想就越散乱,因此,一呼一吸间,可说是连接身心的开关。
腹部无意识呼吸法1.先采取舒服的坐姿,请小朋友把双手迭放在肚子上,静静地把气从腹部完全吐出,手感觉到肚子凹下去,持续做四至八秒。
2.再缓慢的吸入清净空气,手感觉到肚子渐渐凸起来,持续做四至八秒。
这是基本的呼吸方法,也是孩子较易学习的呼吸方法。
交换呼吸法1.以一下舒服的姿势坐下来。
2.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摆在额头上。
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作文
![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d86f4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8.png)
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老师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每天要对付几十个小朋友,要很有耐心和办法哦。
最讨厌的就是有些孩子老是爱吵闹,上课的时候就像小鸭子一样,个个嘎嘎乱叫。
这可让老师伤透了脑筋,也影响了其他乖乖牛认真听课的小朋友。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用这几个办法试试看能不能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
首先,我会耐心地跟闹腾的孩子解释,为什么上课时要安静。
因为吵闹会影响大家学习,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就好像你在家写作业,爸爸妈妈在旁边大声聊天一样,你一定也很难专心对不对?所以做个乖孩子,集中精神听课,才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哦。
我会用他们能听懂的话,生动形象地讲解清楚。
如果单纯解释还是没用,我会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出一些小问题让他们动动脑筋。
毕竟小朋友的注意力一般都不太集中,如果太枯燥无趣,他们自然就会散漫起来。
我会设法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专心投入其中。
再者,我会想办法表扬、奖励安静的孩子,给他们正向激励。
当有孩子安静认真的时候,我会及时夸奖他们。
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发糖果、贴纸什么的。
慢慢地,其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安静听课也可以ไไ到表扬和奖赏啊,于是他们也会自觉安静下来了。
可是,有些孩子就是太顽皮了,无论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那我只好严厉一些,给予适当的惩罚。
比如让他们在课后自己在教室里反省,或是请家长来学校谈话等。
当然,惩罚也要有分寸,不能太过分。
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改正错误行为,而不是伤害他们。
最后,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和家长多沟通交流。
因为有些孩子之所以爱捣乱,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
比如家里父母经常吵架、管教不当等等。
所以,我会与家长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并且和家长一起商量对策,共同帮助孩子改掉吵闹的毛病。
嗯,虽然能让吵闹的孩子安静并不容易,但只要用对了方法,耐心地引导、开导,相信总会有效果的。
让小朋友安静的小技巧
![让小朋友安静的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1de31d6c85ec3a87c2c538.png)
控制课堂的小技巧——请安静!继第一次上了“短音a”的课之后,我不断回顾自己的课堂,进行了二次设计,然后在第二次课实践了,将陆续把这些改动的体会整理出来,以不同的主题连载,和老师们分享反思的感受。
这一篇是谈谈让孩子从热烈的活动中安静下来的小技巧。
为何需要这个小技巧?在课堂上,我们会设计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练习。
当时间到了,需要孩子停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老师需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安静下来。
我观察到几种较常见的方法:比较“不雅”的是用教鞭敲桌子,并伴以高声的命令:“Stop talking! Quiet please!”。
这种现象比较少,但不是没有。
如果这种挥鞭方式可以不出现,实在是教育的福音。
另一种方法比较费力——老师提高音量,让孩子们静下来。
这种方法很累人,用多了一定会落下咽喉炎。
不过越来越多的老师会自己买个扩音器,不再大声疾呼。
但是这种声音在孩子的课堂里不太和谐。
第三种是较多见的方法,老师高声说一句顺口溜式的语言,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得以让孩子安静下来。
这是师生间的一种约定。
例如“ABC, sit up straight.”老师说前半句“ABC”,学生说后半句“sit up straight”。
或者“ABC One, two three.”等等。
我通常不采用前两种方法。
也极少采用第三种方法,虽然对第三种方法,初时有“惊艳”之感,觉得发明这个办法的老师实在有点创意,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后,我意识到应该再找另一种方法。
这一天,我到朋友家做客,朋友有一儿读小学三年级。
我们正说着话,他跑到我们面前,说了些什么,我们没留意,继续着自己的话题,没人理睬他。
突然这孩子对着我们大声喊:“One, two, three!”我们都愣住了,除了我当即反应过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外,其他几位大人都非常惊讶,我朋友还开口责备孩子。
在朋友第一声责备话音刚落,醒悟过来的我立刻制止朋友,问孩子:“你想说什么?对不起我们刚才没留心,你再说一遍好吗?”这孩子是没错的,他成功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上来了。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7511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9.png)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
1. 读故事书:选择适当的绘本或故事书,读给孩子听,可以带着一些动画或音效,也可以娓娓道来,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世界中,从而安静下来。
2. 给孩子画画:在纸上放一些颜色和笔,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世界。
3. 安排安静的活动:如搭积木、拼拼图、做手工等,让孩子专注于活动中,从而安静下来。
4. 放松音乐:选择柔和的音乐,让孩子自由地听、感受,帮助孩子放松身心,从而安静下来。
5. 带孩子去室外: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自然风光,从而安静下来。
6. 物理活动:如瑜伽、普拉提、锻炼等,可以让孩子排放能量,从而安静下来。
7. 安排静观时间:让孩子静坐几分钟,感受自己的呼吸,思考自己的感受,从而安静下来。
课堂安静小妙招
![课堂安静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cb2ce0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png)
课堂安静小妙招引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保持课堂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安静的教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妙招,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1. 指明期望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并让他们理解安静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与学生讨论,告诉他们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并专心听讲。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使他们更加参与其中。
这样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课堂秩序的责任,从而更好地遵守规则。
2.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教师应该设定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通过提供有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忘记外界的干扰,集中精力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习体验,例如使用视频、音频和互动教具。
3. 制定时间表和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在开学之初向学生介绍学期的时间表和目标,并在每节课之前提醒学生当前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提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并有意识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时间表上标注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以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
4. 使用技术辅助工具现代技术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并保持学生的安静。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在线投票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匿名投票,以便了解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这样的工具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并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电子黄板等工具,实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及时与学生交流并鼓励他们保持安静。
5.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持课堂安静的关键。
教师应该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时,他们会更有动力遵守规则并保持安静。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9b5f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0.png)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一步:舒缓怒火生理脑当我们再次遇到让自己生气、焦虑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想责骂,甚至是动手的时候,可以试试以下方法缓解怒火:1、数数情绪要爆发的高峰期,可以心理默数10个数字,当我们10、9、8、7……开始数着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是在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理性,避免冲突爆发。
2、深呼吸当我们稍微克制住了自己想发脾气的行为后,我们可以做几次甚至是十几次深呼吸,用来缓解自己紧张的神经,有助于自己冷静、放松下来。
3、喝杯水当自己想要争吵、责骂,或者因为难过想要哭泣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倒一杯温水,帮助自己先从生理上平和下来,也给自己生理脑片刻缓和的时间。
了解生理脑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它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爆发点,也可以掌握应对孩子情绪的方法,比如当孩子输掉比赛大哭的时候,我们不用再说“输赢不重要,这就是一个游戏而已”,我们应该明白,这时候孩子的思维脑还没有启动,讲道理不起作用,而身体上的接触,比如你给孩子一个拥抱,其实对孩子的安慰作用更大。
第二步:觉察自我情感脑当我们经过生理脑,慢慢进入情感脑的这个期间,我们要让自己学会用没有伤害的方式,表达情绪。
1、隔离当我们自己和孩子,或者是和爱人有冲突,对方都很激动的时候,为了避免情绪爆发、冲突升级,可以选择给双方一个独处的机会,时间需要长一点,比如半个小时左右,这个期间自己可以在安静的。
环境下,整理一下思绪,让自己不会一直处于混乱中。
2、记录感受我们之前提到,脾气不是无法改变,是可以控制的,那么管理和调整情绪的开始就是觉察,而记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觉察的方式,它也是一个可以让情绪“看得见”的方式。
从当下的情绪回忆到过去的事情,这就证明我们已经从生理脑过渡到情感脑,因为生理脑只有当下的反应,而情感脑不仅有当下,还有过去。
3、表达以“我”开头,而不是“你”对内记录梳理后,当我们想对外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用“你”开头,这样特别容易又陷入指责和评判中,即使是赞美,以“你”开头,也不容易让孩子真的理解你的感受。
孩子大吼大叫如何应对
![孩子大吼大叫如何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670fe85083d049649b6658f6.png)
孩子大吼大叫如何应对孩子大吼大叫如何应对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共场所遇到一些宝宝不知什么原因大吼大叫,孩子很烦躁,家长很尴尬,无奈。
呢?本文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支招一:不要试图制止或满足孩子孩子在公共场突然大吼大叫,家长为了避免窘迫、丢人,常常第一时间训斥孩子:不许吵,要安静,或被迫满足孩子的要求。
第一方式常常无济无事,往往家长越训斥,孩子越吵闹;而第二种方式可能当时有效,但容易被孩子要挟,逼家长就范。
因此,建议家长,当孩子在公共场突然吵闹时,先不要说什么,但可通过表情、肢体语言透露这样的信息给孩子:你现在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不是很接受。
如:平静地注视叫嚷的孩子几秒钟,或稍稍让自己离开孩子一定距离。
通过这些平静、耐心、不带威胁成份的表情、动作、肢体言传达出关注孩子哭闹行为的讯息,让情绪激动的孩子感觉被“看到”。
支招二: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宝贝大吼大叫的背后,跟着的一定是负面的感受。
但是,宝贝意识不到自己的感受,无法表达,只能以叫嚷的方式呈现。
所以,当TA们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家长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帮助TA们面对自己的感受。
如,“宝贝,你这么叫嚷,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你不高兴吗?宝贝,快告诉妈妈”等等,第一时间帮孩子认识到叫嚷背后的真正感受是什么,从叫嚷的行为中抽离,冷静地面对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支招三:接纳感受,限制某些行为感受只是个人的体验和感想,因此,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孩子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家长接纳。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而对其进行否定。
如,有的孩子因商场太热而大吼大叫,家长却说:这里也不热啊,我可不觉得热。
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感觉家长无视自己的情绪,哭闹的行为会越演越烈。
此时,家长可以说:哦,你觉得热了不舒服,是吗?那脱掉一件衣服好不好,这样就不热了。
但你哭闹起来,我也不知什么原因啊,下次如果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好吗?这样,孩子就会感觉被理解和接纳,进而逐渐学会以被认同的方式来沟通。
哄娃的绝招
![哄娃的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38a2b9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f.png)
哄娃的绝招
哄娃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有时候即使尝试了各种方法,孩子还是不肯安静下来。
在这里,我分享一些我用来哄娃的绝招。
1. 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对故事充满好奇,而且听故事可以让他们放松,安静下来。
你可以选择简单的童话故事或自己编故事,讲述有趣的经历。
2. 唱儿歌。
唱歌可以使孩子放松,同时也可以刺激他们的想象力。
不要担心你的声音,孩子只在乎你的陪伴和关爱。
3. 做按摩。
你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孩子的头部、手臂和脚。
这不仅可以放松孩子,也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
4. 安排一个固定的睡前仪式。
这可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睡觉时间,如洗漱、读书、说晚安等。
5. 使用白噪音。
白噪音是指一种平稳、持续的声音,如雨声或风声等。
它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和不安,让他们更容易入睡。
以上是我哄娃的绝招,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保持耐心和爱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不同的方式哄睡。
- 1 -。
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
![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b7dd8620c5da50e2524d7fcf.png)
每次游戏活动过后,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无论老师怎么拍铃鼓,还是用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在吵闹。
以下是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方式,仔细看总有几个适合您:1、可以让这几个孩子来说说游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较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等或者适当使用一些夸张的体态语吸引那些不安静的孩子。
5、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理的速度不一,我们是用一段钢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动作使他们安静下来,效果蛮好,不妨一试。
6、同个别幼儿附耳朵说悄悄话,引起幼儿好奇。
不如试一试?7、快到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点五官,由慢到快,尝试下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的都是好办法。
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戏啊,都可以的。
9、提醒后,活动继续进行。
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师这边来,确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一些比较分散的活动,由于进度的不一,有些孩子还没有完成游戏呢,您怎么能让他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因此,老师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应该先给孩子提个醒,让孩子赶快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并让已经结束活动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这样既给了没有完成活动孩子一些紧迫感,同时也留给他们稍稍宽余的时间,又不影响下一环节的活动。
使我们的工作显得既有弹性,又有节奏。
如果老师经常是等齐了孩子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的话,早结束的孩子会觉得干等着还不如以后多玩会儿;没结束的孩子又觉得反正老师在等着呢!久而久之,便养成孩子办事拖沓的习惯,到时恐怕老师的指令就更加不灵了。
10、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小学,常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都不能忽视。
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抓就灵。
不信?您就试一试!11、可以这样做的,先弹一遍琴,让小朋友开始整理,过一会儿,再弹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动作慢的幼儿。
如何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如何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b83fea5533d4b14e8424683b.png)
如何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很多时候,首先“搞定”他们,你会觉得耳边安静了许多,当然也会轻松了许多!孩子的心是纯静的,他们需要一个宁静、平和、温馨的环境供他们学习和成长。
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室环境的创设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情境描述一: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
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招:行不通!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
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
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
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
如何应对小孩子闹脾气
![如何应对小孩子闹脾气](https://img.taocdn.com/s3/m/b074edc10066f5335b81219f.png)
4 5 6 7 8 9给予清楚的解释,不要只会说“不”。
许多家长只会说“不”、“我说了算”,而不解释其中的原因。
就是这种回答让孩子感到挫败。
你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解释,只要为自己的举动提供一个理由,帮助孩子理解及更好地掌控整个状况。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正在杂货店,孩子想买含糖量高的谷物而闹脾气,你不妨提醒他早餐有了他喜爱的燕麦和水果,所以不需要再买谷物。
提供几个应对方式供孩子选择。
举个例子,儿子或女儿想吃冰淇淋,但是很快就要吃晚饭了。
你可以说:“小明,你现在有点不高兴。
安静下来,不然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你给了他或她一个选择,要么控制自己,要么回到不会影响别人的地方。
如果他做了正确的选择(冷静下来),记得表扬他:“你要吃冰淇淋,但我不批准。
谢谢你接受这个回答,没有继续哭闹。
”相反地,如果他选择继续不高兴,告诉他后果,而且要说到做到。
比方说,把他带回房间,坚决要求他待在那儿,冷静下来才能出来。
用这个方法管教2岁小孩,比8岁小孩容易多了,所以越早开始管教孩子越好。
坚持你的立场。
和孩子谈话时,你可以有同理心,但态度要坚决。
平静地做出解释后,不要让步。
孩子也许会立刻安静下来,也许不会,但他总会记住闹脾气并不能让他如愿以偿。
下次他想要某个东西时,就不太可能闹脾气。
防止孩子受伤。
有的小孩在发脾气时动作很大。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一定要移开附近的危险物品,帮助他避开危险。
孩子闹脾气时,尽量不要抓着他,但有时候,这也是必要的手段,而且带有安抚作用。
温柔但坚定地抱住他,不要太用力。
好好安慰他,尤其是如果他因为失望、挫败或不熟悉的环境,而闹脾气。
不要发脾气。
你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示范良好行为。
如果你也开始发“大人”的脾气,大呼小叫的,孩子会认为在这个家做出这类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控制自己并不容易,但你还是得为了自己和孩子,尽量保持冷静、镇定。
必要时,花几分钟让自己平静下来。
在这期间,让伴侣或其他负责人照看孩子。
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让孩子回到装了儿童门栏的房间。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9d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5.png)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哄孩子安静是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安静地哄孩子:1. 安抚,使用安抚方法,例如给孩子一个安抚奶嘴或抱着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些安慰和安抚,就会安静下来。
2. 创造安静的环境,在孩子需要安静的时候,确保周围的环境相对安静。
关闭电视或音乐,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放松。
3. 分散注意力,给孩子一些新的玩具或书籍,让他们分散注意力,从而安静下来。
这可以帮助他们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是焦虑或兴奋。
4.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孩子需要安静地入睡,确保他们的睡眠环境舒适。
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或使用白噪音机,有助于孩子放松并安静入睡。
5. 给予关注和安慰,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你的关注和安慰。
花一些时间陪伴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这可以帮助他们安静下来。
6. 建立规律,孩子喜欢规律和预测性,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从而减少焦虑和兴奋。
7. 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倾诉和理解。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焦虑、兴奋或情绪不稳定,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哄孩子安静需要耐心和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安抚和哄睡。
试着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尝试和调整。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给孩子一颗安静的心范文
![给孩子一颗安静的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fcac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3.png)
给孩子一颗安静的心范文
亲爱的孩子,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惑,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让你感到不安和焦虑。
作为你的家人,我想给你一颗安静的心,帮助你平静下来,处理内心的烦恼。
首先,要明白不要把太多的事情放在心上。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面对它们。
放松自己,学会接受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专注于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
将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
其次,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并保持内心的安宁。
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过分悲观和气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积极的态度会带给你更多的力量和勇气。
此外,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锻炼身体可以释放压力和焦虑,并帮助你保持身心的平衡。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至关重要,它们对于帮助你保持清晰的思维和积极的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和感受,对于自己内心的需求要有所关注。
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思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感到疲惫或不安,不要害怕向家人、朋友或老师寻求帮助和支持。
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学会平静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记住,你不是孤单的,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着你。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你一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愿你拥有一颗平静而坚定的心。
爱你的家人。
小学教案分享:如何帮助孩子们排队时保持安静?
![小学教案分享:如何帮助孩子们排队时保持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1271c0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5.png)
小学教案分享:如何帮助孩子们排队时保持安静?在小学教育中,排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孩子们能够正确排队时,不仅能够体现孩子们的纪律性,也能够教会孩子们如何尊重他人和说话的技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孩子难以保持安静,常常会出现喧闹和紊乱的情况。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们排队时保持安静呢?一、走出课堂,让孩子们站在大树下在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很难安静下来。
而站在室外,孩子们就容易放松和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让孩子们在大树下排队,可以让孩子们感觉与众不同,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的事情。
在这里,老师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养成安静排队的好习惯。
二、使用游戏方式,让孩子们更有趣味性孩子们通常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利用简单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排队中保持安静。
可以试着教孩子们通过打拍子、说字、比拼速度等方式,来进行排队训练。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有兴趣,而且能够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强调自我约束和互相尊重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我约束和互相尊重是非常必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教孩子们通过事先的规则来约束自己。
例如,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只有在保持安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排队。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彼此尊重,不要打闹或者做出吵闹的事情。
四、奖励和惩罚机制奖励和惩罚机制不仅可以教育孩子们正确的行为方式,还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责任和自律。
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规则排队时,老师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以鼓励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同时对于那些不遵循规则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这也可以让其他孩子看到,从而避免自己做出同样的错误行为。
在小学教育中,让孩子们学会排队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通过帮助孩子们保持安静,这不仅能够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也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孩子静坐 教案
![幼儿园孩子静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8717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7.png)
幼儿园孩子静坐教案
一、导入
1.师生互动:老师与孩子互动打招呼
2.朝圈:让孩子坐成一个圆形,老师带着孩子唱一首欢快的儿歌
二、活动内容
1.身体放松:让孩子获得身体放松的经验
•拍打身体:让孩子坐着,一边唱歌一边拍打身体
•双手交叉:左手放在右腋下,右手放在左肋骨下,轻轻按压身体,放松肌肉
•仿照动物:让孩子模仿动物静坐的状态,比如猫咪
2.安静练习:孩子通过安静的体验进一步控制自己
•节拍器:老师提供一个节拍器,让孩子们随着节拍做起来,其中有几个节拍是让孩子安静下来,安静时孩子保持站立状态
•散步:孩子手牵手,在一个安静或者观赏环境得到放松和平静的经验
三、反思
1.教师观察孩子的表现和反馈
2.孩子谈论他们的感受,讨论安静坐的意义
3.结束活动:老师和孩子分享一些安静坐练习,鼓励孩子将其练习回家
四、延伸撷英
1.家长在家可以帮孩子练习形体放松与安静练习
2.通过学习安静的坐姿和基本放松练习,幼儿能够改变他们精神的状态,
使他们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能够帮助孩子进一步集中精力和整合人格
五、总结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安静坐的状态中感受到一种放松,着重在安
静练习的实践方面,帮助幼儿发展专注,提高学习成果。
因此,需要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思考、创造,并自由适度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使幼儿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
每次游戏活动过后,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无论我怎么拍铃鼓,还是用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在吵闹,请问各位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他们安静下来呢?
1、可以让这几个孩子来说说游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较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等或者适当使用一些夸张的体态语吸引那些不安静的孩子.
5、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理的速度不一,我们是用一段钢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动作使他们安静下来,效果蛮好,不妨一试。
6、我试过同个别幼儿附耳朵说悄悄话,引起幼儿好奇。
不如试一试
7、洋剖析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点五官,由慢到快,尝试下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的都是好办法。
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戏啊,都可以的。
9、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师这边来,确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一些比较分散的活动,由于进度的不一,有些孩子还没有完成游戏呢,你怎么能让他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因此,老师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应该先给孩子提个醒,让孩子赶快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并让已经结束活动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这样既给了没有完成活动孩子一些紧迫感,同时也留给他们稍稍宽余的时间,又不影响下一环节的活动。
使我们的工作显得既有弹性,又有节奏。
如果老师经常是等齐了孩子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的话,早结束的孩子会觉得干等着还不如以后多玩会儿;没结束的孩子又觉得反正老师在等着呢!久而久之,便养成孩子办事拖沓的习惯,到时恐怕老师的指令就更加不灵了。
10、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小学,常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都不能忽视。
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抓就灵。
不信?你就试一试!
11、我是这样做的,先弹一遍琴,让小朋友开始整理,过一会儿,再弹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动作慢的幼儿。
12、当幼儿非常吵闹时,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暂时缓解一下孩子的情绪,这个办法幼儿都能乐意接受,你也试试吧!
13、孩子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我们班的孩子也经常是这样,一定要老师表扬了某个同学,他们才会静下来。
教师现在进教室就自然的提高了音量,坚决将”声音大战“进行到底一样。
所以,有时,我索性请几个班里吵的孩子来管纪律,还真的有奇迹出现。
真是纳闷!
14、我们采用弹奏幼儿熟悉的乐曲,幼儿自然会慢慢的安静下来。
15、在幼儿结束后,可以用琴声来让他们安静下来,如果还不能安静,你可以停下琴声,眼睛看着他们,这样他们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一下没有静下来的孩子也会静下来了,你不妨试一试。
16、关键还是应该养成孩子一个好的习惯.如在集体场所,不大声说话,做事不妨碍别人.这里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说话不必那么大声.有时怕音
量不够,还使劲拍打铃鼓以作"安静"提示.不是很滑稽么!老师都能这么大声,小孩声音大点也不足为奇么.
记得有次在黎里幼儿园,有位老师组织一个中班的操作活动.活动还没开始,孩子就对操作材料非常好奇,嘈杂声出来时.老师用食指对着嘴"嘘"了一下说:材料宝宝正在休息,请暂时不要打扰它.孩子们立即停了下来,有些孩子还对个别控制力差的孩子也用"嘘"来协助示意安静下来.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7、我有时候就是静静的看着他们,他们自然而然就静下来了,有时候就是弹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最后他们就会被吸引注意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