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
班级沉着镇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
![班级沉着镇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27ea9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e.png)
班级沉着镇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匆忙、着急、慌乱所致。
而由于年龄特点,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容易匆忙、着急、慌乱。
但是,作为教育者,为了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可以从训练学生沉着镇静入手。
今天就介绍三种放学前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方法:一、猜猜30秒游戏放学前,当学生收拾好了学习用品后,让学生在座位上坐好,对学生说:“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呆上30秒,估计到了30秒时,再睁开眼睛。
”30秒的时间,其实很短,但是在要放学回家的时候,30秒就会让他们觉得很长。
一开始,可能学生连10秒都等不到,经过训练,学生会慢慢地习惯,安静下来,沉静下来。
这样可以避免,一说放学,学生就蜂拥出教室,在楼道和楼梯上都静不下来。
在慌慌忙忙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些人会说,孩子的天性就活蹦乱跳,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啊!让孩子沉着镇静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活蹦乱跳是分场合的,否则就太令人厌烦了,而且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二、深呼吸三次操放学时,学校门口是非常乱的,如果学生再乱跑,发生危险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强。
但是,我们总是大声说,别乱跑,别乱跑,是没有效果的。
可以试试深呼吸三次操。
当学生在门口集合站好后,教师不要急于宣布放学,静静等5秒钟,让学生深呼吸三次,他们就会沉静下来,而且心身放松、愉悦,一切的着急、慌乱就会减弱很多。
三、闭眼想回家路线让学生在教室坐好,闭眼想回家路线。
想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1.早晨上学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如果有是怎么克服的?2.回家时的路线是怎样的?在头脑中过一遍。
3.过人行横道时的方法是什么?4.走路时应注意什么?以上闭眼想,一方面可以平静情绪,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回家路线在头脑中展现一遍,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总之,放学回家时,是学生最心急,最慌乱,最匆忙的时候。
如果班主任不进行训练指导,不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教室门口跑,撞到同学;下楼梯,登错台阶摔倒;下楼时打闹,摔倒、受伤……严重者可能终身残疾。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4011d9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a.png)
大班幼儿安静的小妙招
在大班幼儿教育中,保持孩子们的安静和专注是一项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幼儿产生积极效果的小妙招:
1.音乐与节奏:利用柔和的音乐或轻柔的节奏,帮助孩子们调整情绪,使他们更容易安静下来。
2.故事时间:讲故事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
选择富有情节的故事,并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让他们专注于故事的发展。
3.视觉引导:利用视觉引导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例如,使用一个大型沙漏或者安静的图表来告诉孩子们某个活动的持续时间。
4.安静的游戏:提供一些安静的游戏,比如拼图、图画、或者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够享受一些安静的时光。
5.静坐冥想:适应幼儿的程度,进行简单的冥想活动。
通过引导他们关注呼吸或者想象一个宁静的场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安静程度。
6.温馨环境:创造一个温馨而安静的教室环境。
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位和淡雅的装饰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安静状态。
7.清晰的指导: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给孩子们提供指导。
清晰的规定和指导有助于孩子们理解何时需要安静,何时可以大声说话。
8.角色扮演: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安静的情境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定期的休息时间:定期给予孩子们一些短暂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放松身体,调整注意力。
10.表扬鼓励:当孩子们在安静时表现好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尝试,可以找到最适合你班级的安静小妙招。
让学生保持安静的妙招
![让学生保持安静的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f7ca062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6.png)
1.玩一个安静游戏,老师先停顿几秒钟,让学生停止讲话或大声敲讲台,引起注意,然后开始玩安静游戏,请安静2分钟。
你可以打开一个计时器,告诉孩子,你需要他们保持2分钟不说话。
如果没有坚持到2分钟,则再次重复2分钟,直到他们停止说话和吵闹。
如果学生不配合,老师可以引入奖励机制,奖励保持时间最长的小组或某个学生。
2、唱歌或放一段音乐或者做个小游戏。
如果学生吵闹不停,可以放一段他们喜欢的音乐或与讲课内容有关的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如果老师唱歌不错,也可以跟学生一起唱一首歌。
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曲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一般不要超过60秒,一节课不超过一次。
可以把这首歌固定下来以后,听到这首歌就代表不能再讲话了。
3.课上浪费的时间,用休息时间来补。
告诉学生课堂上维持纪律,浪费的时间将用课后休息的时间来补。
当教室里开始叽叽喳喳时,老师停止讲课,看着墙上的钟过手表来计时,看他们花了多少时间才安静下来。
如果两分钟之后客场才恢复安静,那他们必须推迟两分钟才能走出教室活动。
4、看看是谁没在听,老师举起一只手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然后说,如果你在听就把手举起来,很快就会发现哪些人举了手,哪些没有,这样也能把那些在玩铅笔、橡皮擦等三心二意的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一旦发现少数几个没举手的漏网之鱼,老师可以点他们的名字,把他重新拉回课堂。
5、如果你在听,你就拍拍手走到学生中间,用平时讲课的语调说,如果你能听到,我就拍手2下周围的一些学生就会配合着拍手重复一遍,更多同学将会跟着拍手。
最后老师再次重复,这时老师改变拍手的次数,直到所有学生都跟着节奏拍手并安静下来。
这个方法一般能在一分钟之内让学生安静下来,并提高专注力。
6.倒数到0就安静。
例如你可以告诉学生说,当我数到0的时候,我希望课堂能立刻安静下来。
如果老师经常用这招听课的学生,会形成条件反射和默契。
只要老师伸出五个手指,学生们就从五开始大声倒数。
同时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加入倒数,并睁开眼睛乖小嘴巴注视老师。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e510fdc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想要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确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建议:
提前三分钟提示学生入室即静
在上课前三分钟,班主任可以站在教室门口,用目光示意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并暗示他们保持安静。
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既能够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即将上课,应该保持安静。
在教室内部设置“静”字标志或者轻声播放轻音乐,通过环境暗示来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这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入室即静的习惯。
对于个别难以安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课前与他们进行简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或困扰,并引导他们意识到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提前两分钟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在上课前两分钟,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学生将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准备好,并摆放在桌面上。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因为找不到学习用品而分心。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 1 —
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让班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提前一分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布置
在上课前一分钟,班主任可以简要地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 2 —。
上课时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安静
![上课时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7b268ce49b89680203d825c6.png)
上课时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安静可以尝试以下几点,仅供参考而已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在喧闹的教室中有几位小朋友安静地坐在位子上,便指着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一定要用惊奇的声音说:“哦,小朋友看,然然小朋友坐得多好呀!小手放在腿上,眼睛看着老师,小嘴闭得紧紧的。
让老师看看别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这样!”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小朋友们也很快模仿然然的样子坐好了,整个课堂立即安静下来。
2、孩子们是善于模仿的,看手势。
通过观察大多数幼儿课前虽然嘴动,手动,但眼睛偶尔还是注意看老师的。
利用这一点,用手势使幼儿安静,把手放在嘴上,成十字形,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动作,有的学着做,有的用手拉拉没有看见老师手势的小朋友,悄悄坐好。
3、老师还可以用一些夸张声调和肢体动作做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律动和手指游戏,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来,注意力集中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听老师的指令了。
另外老师一定要有很强的亲和力,孩子们在日常中喜欢你的活动,那么当你站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会很期待你给他们带来什么好玩或者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
3-6岁是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
在这些发展周期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这一阶段儿童语言潜力巨大,因此3-6岁是一生中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
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
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
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
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
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日常用语已经满足不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要求,爸爸妈妈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诗歌、童话故事等有情节有图画的语言材料;此外宝宝动手能力开始增强,家长要给宝宝准备可拆可画的东西。
教你怎样让孩子安静
![教你怎样让孩子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1a9dfc9a360cba1aa911da39.png)
每次游戏活动过后,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无论我怎么拍铃鼓,还是用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在吵闹,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他们安静下来呢?一起来尝试吧!1、可以让这几个孩子来说说游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较宁静的音乐,或者适当使用一些夸张的体态语吸引那些不安静的孩子.5、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理的速度不一,我们是用一段钢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动作使他们安静下来,效果蛮好。
6、我试过同个别幼儿附耳朵说悄悄话,引起幼儿好奇。
7、活动区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点五官,由慢到快,尝试下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的都是好办法。
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戏啊,都可以的。
9、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师这边来,确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一些比较分散的活动,由于进度的不一,有些孩子还没有完成游戏呢,你怎么能让他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因此,老师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应该先给孩子提个醒,让孩子赶快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并让已经结束活动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这样既给了没有完成活动孩子一些紧迫感,同时也留给他们稍稍宽余的时间,又不影响下一环节的活动。
使我们的工作显得既有弹性,又有节奏。
如果老师经常是等齐了孩子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的话,早结束的孩子会觉得干等着还不如以后多玩会儿;没结束的孩子又觉得反正老师在等着呢!久而久之,便养成孩子办事拖沓的习惯,到时恐怕老师的指令就更加不灵了。
10、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小学,常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都不能忽视。
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抓就灵。
不信?你就试一试!11、我是这样做的,先弹一遍琴,让小朋友开始整理,过一会儿,再弹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动作慢的幼儿。
让幼儿安静上课的方法
![让幼儿安静上课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5caf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让幼儿安静上课的方法
1. 确定规则:在入学时,建立简单明了的规则,告诉幼儿们需要做些什么。
例如,“上课时需要安静听讲,不闹不玩”,或者“听老师说话时需要举手提问”。
2. 利用界定区域:利用物理空间来辅助界定需要安静的区域。
例如,在上课时可以在前面放置一个特别的椅子,或者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标出需要安静的区域。
这样的话,孩子们就知道它们需要保持平静并尽可能保持安静。
3. 创造安静的氛围:创造一个安静的和平氛围,可以帮助孩子们保持安静。
例如,在上课时间可以关闭窗帘或门,以减少外界的噪声或干扰。
4. 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在上课期间可能会需要一些休息时间,这些时间中可以让孩子们稍微放松一下。
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孩子喝一点水,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孩子们保持专注和活跃。
5. 赞扬孩子:当孩子们按照规则行事时,要在全班派发一些赞扬的话语或小奖励,这样会有助于孩子们感到受到重视并且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如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如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730f3f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a.png)
如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孩子的情绪波动常常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孩子面临压力或处于紧张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变得焦虑、烦躁甚至失控。
然而,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并处理他们的情绪。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1. 保持冷静与理解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不要轻易发火或指责孩子的情绪反应,因为这只会加剧他们的不安。
相反,我们可以试着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并告诉他们我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 提供安静的环境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并思考清楚。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或角落,远离嘈杂的声音和其他干扰。
当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他们可以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并平静下来。
3. 使用呼吸练习呼吸练习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深呼吸,慢慢地吸入空气,再慢慢地呼出。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和思维,并减轻焦虑或紧张感。
4. 分散注意力有时,孩子的情绪可能集中在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上,导致他们无法平静下来。
我们可以尝试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例如一本书、一个游戏或一项有趣的活动。
这样做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情绪。
5. 培养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技能,帮助孩子在面对困难或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积极的自我对话、转移注意力、运动或放松活动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并平静下来。
6. 提供支持和安慰当孩子陷入情绪困境时,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提供支持和安慰。
我们可以倾听他们的感受,给予肯定和理解,并让他们知道我们会一直支持他们。
有时候,给予一个拥抱或温暖的拥抱也可以让孩子感到安慰和平静。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者持续时间较长,我们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可以提供深入的评估和指导,帮助孩子面对情绪问题。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7511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9.png)
让幼儿安静的方法
1. 读故事书:选择适当的绘本或故事书,读给孩子听,可以带着一些动画或音效,也可以娓娓道来,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世界中,从而安静下来。
2. 给孩子画画:在纸上放一些颜色和笔,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世界。
3. 安排安静的活动:如搭积木、拼拼图、做手工等,让孩子专注于活动中,从而安静下来。
4. 放松音乐:选择柔和的音乐,让孩子自由地听、感受,帮助孩子放松身心,从而安静下来。
5. 带孩子去室外: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自然风光,从而安静下来。
6. 物理活动:如瑜伽、普拉提、锻炼等,可以让孩子排放能量,从而安静下来。
7. 安排静观时间:让孩子静坐几分钟,感受自己的呼吸,思考自己的感受,从而安静下来。
班级安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
![班级安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4526d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c.png)
班级安静的规矩,班主任可以这样训练当上课时班级混乱,让学生安静下来倾听的具体事例和方法如下:事例一:有一次上课时,班级非常混乱,学生们都在聊天、打闹。
老师首先采取了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她猛烈地拍手并大声说:“请大家安静下来!”这立刻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注意,他们停止了说话并看向老师。
方法一:引起学生注意1.突然的动作:例如拍手、敲桌子或使用聚光灯。
2.提高声调:用更高的声音说话以引起学生注意。
3.使用教具:使用铃铛、哨子等教具来引起学生注意。
事例二:尽管大部分学生已经安静下来,但仍有一些学生在窃窃私语。
于是,老师采取了建立规则的方法,她明确地说:“上课期间,我们需要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或想法,可以举手提问或等到下课后再交流。
”方法二:建立规则1.提前制定规则:在课程开始前与学生讨论并制定课堂规则。
2.强调规则:在课堂期间多次强调规则,确保学生明白要求。
3.制定奖惩制度:对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
事例三: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参与课堂,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
她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期间,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而有序。
方法三:互动与参与1.提问: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并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活动: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和方法的应用,班级逐渐安静下来,学生们开始专注于课堂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能够有效地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安静课堂的八大妙招
![安静课堂的八大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002a53cbb9f3f90f76c61b4c.png)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室安静下来1. 尝试先什么也不做。
静静地站着,完全平静。
靠的最近的学生会注意到,渐渐的其他学生也将注意到。
在讲课之前留出一两分钟的时间。
2. 不要大声叫!如果还是没有安静下来,请一定要克制住大声叫出“安静点”的冲动。
先跟几个看上去已经准备好听课的学生安静的聊上几句。
3. 利用人类的好奇心。
有时小声说话是个好主意!人类天性里也包括了不肯错过任何事的好奇心。
与离你最近的几个学生小声说话,剩下的很多学生也将会停止谈话,以便能听到你们在说什么。
4. 先布置一点任务。
上课前先找点事情让学生们做。
把这些任务印在纸上发下去,或者是题签写在黑板上。
5. 不要把学生的混乱当成是对你的不敬。
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人类天性,除非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发生。
(二)应付干扰1. 接受你也被干扰的事实。
想要忽略掉干扰的来源继续上课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干扰破坏。
或者他们在注意着你将如何反映,而不再集中精力于你正在说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
2. 注意有些干扰事件是不可抗拒的。
如此的话,切忌这时不要批评产生干扰的学生或使他们难堪。
3. 耐心对待同事。
在被同事或其他的老师打扰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即使它们的打扰很不受欢迎,而且也不是因为很着急的事情,但你也一定要轻声对待来者,而千万不要让学生看到你有一点点的不耐烦。
4. 变干扰为积极的学习经验。
如果可能,从学生的干扰中找出值得学习的地方。
越是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干扰受到了重视,他们就越是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5. 注意你与学生的距离。
离产生干扰的学生近一点。
站在学生的旁边比站在教室的另一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6. 找寻干扰的动机。
如果干扰持续不断,那可能使学生们厌倦了听课,希望能有一些更明确的任务。
这时要避免“即已开始,就要完成”的想法。
7. 准备一些事情让产生干扰的学生做。
就当天的课堂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需要的话,有学生干扰的时候就要求他回答一个问题。
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
![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b7dd8620c5da50e2524d7fcf.png)
每次游戏活动过后,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无论老师怎么拍铃鼓,还是用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在吵闹。
以下是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方式,仔细看总有几个适合您:1、可以让这几个孩子来说说游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较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等或者适当使用一些夸张的体态语吸引那些不安静的孩子。
5、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理的速度不一,我们是用一段钢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动作使他们安静下来,效果蛮好,不妨一试。
6、同个别幼儿附耳朵说悄悄话,引起幼儿好奇。
不如试一试?7、快到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点五官,由慢到快,尝试下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的都是好办法。
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戏啊,都可以的。
9、提醒后,活动继续进行。
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师这边来,确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一些比较分散的活动,由于进度的不一,有些孩子还没有完成游戏呢,您怎么能让他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因此,老师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应该先给孩子提个醒,让孩子赶快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并让已经结束活动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这样既给了没有完成活动孩子一些紧迫感,同时也留给他们稍稍宽余的时间,又不影响下一环节的活动。
使我们的工作显得既有弹性,又有节奏。
如果老师经常是等齐了孩子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的话,早结束的孩子会觉得干等着还不如以后多玩会儿;没结束的孩子又觉得反正老师在等着呢!久而久之,便养成孩子办事拖沓的习惯,到时恐怕老师的指令就更加不灵了。
10、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小学,常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都不能忽视。
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抓就灵。
不信?您就试一试!11、可以这样做的,先弹一遍琴,让小朋友开始整理,过一会儿,再弹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动作慢的幼儿。
如何培养孩子保持安静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保持安静的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f61b8b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e.png)
如何培养孩子保持安静的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干扰,很难保持安静的习惯。
然而,安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和内在平静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保持安静的习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一、营造安静的环境要培养孩子保持安静的习惯,首先需要为他们营造安静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1. 提供适合学习和休息的空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例如在书房或卧室设置专用的学习区域。
2. 控制噪音干扰:尽量减少家庭中的噪音干扰,例如关闭电视、降低音量或使用耳塞等。
3. 禁用电子设备: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频率,减少电子媒体带来的干扰。
二、建立规律和清晰的时间表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时间表来帮助他们保持安静的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立规律时间表的方法:1. 定期休息:安排适量的休息时间,让孩子有时间放松和平静下来。
2. 规律作息: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起床时间、用餐时间和睡觉时间等。
3. 设立学习时间:为孩子设置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养成按时学习的好习惯。
三、培养专注力和内在平静保持安静的习惯与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内在平静息息相关。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内在平静:1. 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内在的平静。
2. 冥想和放松练习:教导孩子冥想和放松练习,例如深呼吸、冥想音乐和肌肉放松等,帮助他们在内心找到平静。
3. 限制外部干扰:减少外界刺激,例如关闭电视和音乐等,让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任务。
四、榜样的力量孩子们往往会模仿他们周围的成人的行为。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需要成为他们的榜样,养成自己保持安静的习惯,以激发孩子们效仿。
1. 自律和坚持:自己培养保持安静的习惯,并以身作则,让孩子们看到你对安静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2. 积极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让他们知道静下心来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9326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8.png)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娱乐,这些会让他们充满活力和兴奋,但有些时候他们也需要放松和心静下来。
心静下来可以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调整情绪,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
以下是让孩子心静下来的建议:1.深呼吸和冥想深呼吸和冥想是最常见的让孩子心静下来的方法。
可以让孩子坐在安静的房间里,挑选一段安静的音乐,引导他们深呼吸,让他们感受到空气在身体里运转的感觉,清除全身的压力。
在深呼吸的同时,向他们介绍冥想和冥想的好处,冥想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减少焦虑和压力。
2.运动运动是减压的好方法,孩子们可以选择打球、跑步、游泳等运动方式,充分锻炼身体,释放压力,减少焦虑。
运动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身体管理和控制技巧,提高自己的克服挑战的能力。
3.阅读阅读是让孩子们陶冶情操,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读书可以让孩子们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放松心情,让他们进入一个平静和温馨的氛围中。
除此之外,阅读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创意绘画绘画是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的方式之一。
孩子们可以用颜料、水彩、铅笔、手指等绘制自己的作品,发泄情感、诉说内心。
让孩子自由地绘画,疏导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有时候让自己自由表达可以消除自己的抑郁情绪。
5.花草培育在家园中种植一些花卉或植物,让孩子们参与花草的养护,可以让他们放松自己的心情,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培育花草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责任感,积极向上和热爱生命的心态。
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减少情感压力和焦虑,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对改善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平衡好学习、游戏、生活等各方面,使孩子们更快乐、幸福的成长。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9d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5.png)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哄孩子安静是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安静地哄孩子:1. 安抚,使用安抚方法,例如给孩子一个安抚奶嘴或抱着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些安慰和安抚,就会安静下来。
2. 创造安静的环境,在孩子需要安静的时候,确保周围的环境相对安静。
关闭电视或音乐,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放松。
3. 分散注意力,给孩子一些新的玩具或书籍,让他们分散注意力,从而安静下来。
这可以帮助他们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是焦虑或兴奋。
4.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孩子需要安静地入睡,确保他们的睡眠环境舒适。
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或使用白噪音机,有助于孩子放松并安静入睡。
5. 给予关注和安慰,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你的关注和安慰。
花一些时间陪伴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这可以帮助他们安静下来。
6. 建立规律,孩子喜欢规律和预测性,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从而减少焦虑和兴奋。
7. 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倾诉和理解。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焦虑、兴奋或情绪不稳定,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哄孩子安静需要耐心和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安抚和哄睡。
试着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尝试和调整。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班级安静的技巧
![班级安静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82ecdc52e3f5727a5e962a7.png)
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上课了,学生却安静不下来,这是很多教师头痛的一件事。
有些教师只好大喊大叫,敲桌子,这实在不是好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做试试。
比如在黑板上写道(也可以出示小黑板):“默读第35页第二段。
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在行间走动,观察学生是否在读书。
等到学生完成了这个任务,课堂安静下来,教师再讲课。
如果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议论纷纷,难以平静,也可以采用此法。
学生一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的通知,就知道自己下面该干什么,他们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这是一种教师以逸待劳的求静方式,教师处于监督和检查的位置,比较从容。
2.沉默,注视上课后安静不下来,教师也可以不说话,只用眼光扫视全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厉害,就把眼光停在他身上,盯住他不放,直到他安静下来。
课堂中间出现说话现象也可以用此法,有时候比开口批评效果要好。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办法对个别学生说话、小面积说话和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有效。
3.做手势有很多手势都可以用来提醒或制止学生上课说话。
这种办法的最大好处是教师不必开口,可以在沉默中解决问题,少分散学生注意力,避免把事情闹大。
比如可以把食指放在嘴唇上,或用手做篮球场上的“暂停”动作表示噤声。
当然也可以用手指点说话的同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你指谁,学生就可能朝他那边看。
拍手也是个办法。
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比较好(特别是在小学),师生可以事先约定一些手势语,像暗号一样,我做什么动作你们做什么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维持课堂纪律的行为游戏化,是很好的办法。
4.题外话上课发现学生交头接耳,或者注意力渐渐分散,目光暗淡下来,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说点题外话、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小笑话等,起到提神的作用。
聪明的教师总是提前准备一些幽默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只有那些死板的教师,才会因为害怕耽误一两分钟而唠唠叨叨地讲下去,结果降低了一整堂课的听课质量。
5.倒计时教师可以提高嗓门宣布:“现在我来倒计时,看看能不能在我数到…0‟的时候安静下来。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9771ef0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b.png)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1、语气—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要轻柔,对待孩子更加要温柔对待,语气温柔,当然,如果教孩子读书,说话当然要铿锵有力,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个多么好事情。
2、灯光—柔和的灯光能够使人安静下来,如果灯光很强烈会使人心情特别激动,想想我们在舞台上灯光四射是不是特别激动兴奋?所以温柔的灯光也可以让宝宝感觉到安静的气氛,当然如果是孩子读书或者写作业灯光就不能太暗了,太暗了会影响宝宝视力。
3、音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听到特别摇滚的音乐是不是特别兴奋停不下来?所以我们要给宝宝听听舒缓的轻音乐,舒缓的音乐容易让人安静下来4、讲故事—安静的和宝宝坐在一起,给宝宝讲故事,这样让宝宝能够安静认真听你讲故事,孩子也就学会聆听了。
5、轻声—我们随时随刻都要动作要轻柔,走路轻声,关门轻声,做事情都轻声,这样宝宝内心也就安静,特别是宝宝睡觉的时候,更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环境。
6、高山——带着孩子感悟一下大自然的气息,跑到郊外山林里,让孩子呼吸着自然气息,感悟天空辽阔,大地广袤,这样山无声,树无语,自然是给孩子一份安静的气氛。
2让孩子学会安静的办法1. 木头人游戏:这是幼儿园里常玩的,也可以在家玩。
走楼梯之前、吃好饭玩乐时,“1、2、3、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不管什么姿势,都要保持不动,静止几秒钟。
2. 远离多媒体:其实,不妨也试试让自己放松下来,远离电视、电子产品、玩具和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在家里和孩子享受亲密无间的亲子时光。
3. 被窝游戏“看谁坚持时间长”:周末的早晨,不着急起床,和孩子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可以用孙悟空的口令“定”,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自己创造。
说口令之前,在被窝里扭来扭去,钻钻爬爬,怎么动都可以,但是随着口令,就不能动了,静静地互相看着,谁先笑、谁先动就输了。
4. 听听家里有什么声音: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变成,也许可以听到钟表的声音、卫生间水管里水流的声音、阳台外小鸟的声音,楼上邻居的脚步声、甚至一些平常听不到的奇怪声音,可以一起寻找原因。
8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
![8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20d8b3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f.png)
8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8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1、抱紧孩子。
许多父母都知道把孩子包在襁褓里能使大哭的婴儿点平静下来,“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大一些的孩子”。
2、让他用小拳头发泄。
如果孩子发怒要砸东西,给他一个枕头让他打个够。
3、父母保持安静。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最要紧的是父母不能发脾气。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父母“借货”平静的心态,孩子要平静下来之前必须把父母的平静内化,富国父母自己行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4、倾听孩子诉说。
即使是一个小孩也应该有倾诉他感情的权利。
5、使用纺织品与玩具。
纺织品对有些孩子有特别的宽慰作用,特别是那些性格喜欢抱毯子或抱小猫小狗的孩子,试试看对孩子说:“你可以和这个毛茸茸的小那个坐在一块,它会使你好受一些。
”你可能会发现柔软的物品与抚摸她的感觉是孩子渐渐静了下来。
6、逗孩子发笑。
“如果孩子着急的在地上跳脚,我们也跳脚。
”7、转移注意力。
学步的幼童很想探索许多区域,如果被阻止的话很容易发怒,因此,不要火上浇油告诉他不能爬上餐桌;相反,转移她的视线,给他一些新的探索的东西,可能的话,走到门外去。
8、深吸一口气,告诉孩子深深吸口气可能使孩子更为愤怒,但是如果你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然后自己做几次深呼吸,他很可能会不自觉的模仿你的呼吸方式,不久,他就会冷静下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闹个不停了。
不管你使用上述的那些方法,还是你使用你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知道你可能不是每次都能很快的让孩子平静下来的,“有时候孩子需要发怒”;菲利普解释道:“有时他们发泄那么厉害,你只能让他哭,只是当心着不让他们伤害到自己,直到集聚起来的紧张被释放了,你才可能抱抱他们,轻声地安慰他们使他们好受起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
每次游戏活动过后,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无论老师怎么拍铃鼓,还是用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在吵闹。
以下是让班里孩子安静下来的方式,仔细看总有几个适合您:
1、可以让这几个孩子来说说游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较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等或者适当使用一些夸张的体态语吸引那些不安静的孩子。
5、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理的速度不一,我们是用一段钢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动作使他们安静下来,效果蛮好,不妨一试。
6、同个别幼儿附耳朵说悄悄话,引起幼儿好奇。
不如试一试?
7、快到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点五官,由慢到快,尝试下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的都是好办法。
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戏啊,都可以的。
9、提醒后,活动继续进行。
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师这边来,确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一些比较分散的活动,由于进度的不一,有些孩子还没有完成游戏呢,您怎么能让他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因此,老师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应该先给孩子提个醒,让孩子赶快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并让已经结束活动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这样既给了没有完成活动孩子一些紧迫感,同时也留给他们稍稍宽余的时间,又不影响下一环节的活动。
使我们的工作显得既有弹性,又有节奏。
如果老师经常是等齐了孩子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的话,早结束的孩子会觉得干等着还不如以后多玩会儿;没结束的孩子又觉得反正老师在等着呢!久而久之,便养成孩子办事拖沓的习惯,到时恐怕老师的指令就更加不灵了。
10、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小学,常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都不能忽视。
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抓就灵。
不信?您就试一试!
11、可以这样做的,先弹一遍琴,让小朋友开始整理,过一会儿,再弹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动作慢的幼儿。
12、当幼儿非常吵闹时,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暂时缓解一下孩子的情绪,这个办法幼儿都能乐意接受,您也试试吧!
13、孩子都是三分钟的热度,一定要老师表扬了某个同学,他们才会静来。
教师进教室就自然的提高了音量,坚决将”声音大战“进行到底一样。
所以,有时,索性请几个班里吵的孩子来管纪律,还真的有奇迹出现。
14、采用弹奏幼儿熟悉的乐曲,幼儿自然会慢慢的安静下来。
15、在幼儿结束后,可以用琴声来让他们安静下来,如果还不能安静,你可以停下琴声,眼睛看着他们,这样他们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一下没有静下来的孩子也会静下来了,不妨试一试。
16、关键还是应该养成孩子一个好的习惯,如在集体场所,不大声说话,做事不妨碍别人。
这里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说话不必那么大声,有时怕音量不够,还使劲拍打铃鼓以作"安静"提示,不是很滑稽么!老师都能这么大声,小孩声音大点也不足为奇么。
17、有时候老师就是静静的看着他们,他们自然而然就静下来了,有时候就是弹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最后他们就会被吸引注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