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静心攻略让宝宝安静下来
【学习经验】一年级上课坐不住的孩子妙招
![【学习经验】一年级上课坐不住的孩子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f5934a74dd88d0d232d46a5d.png)
【学习经验】一年级上课坐不住的孩子妙招“静心”训练1、和孩子一起,每天专心听时钟的滴答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专心注意的习惯。
2、听音乐打节奏,数出一小段音乐里有多少拍。
3、听歌曲记歌词。
让孩子帮你记下某首歌的歌词。
开始能听写下多少都可以,直到能听出一整首歌曲。
“静听”的训练1、您读几个数组成的数列,用慢速读一遍,让孩子复述,说对了,再加一个数(例:3845——3845,90263—90263,162853——162853……)2、事先告诉孩子,你要给他读一小篇故事,只读一遍。
读完后,您会提几个问题问他。
这样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听,并且要听懂,记住,才能回答。
如果孩子的理解力还有些差,就要选择浅的故事,逐渐加深。
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倒说词组或短句,一遍后,让孩子倒着说。
如“白兔”——“兔白”,“我吃饭”——“饭吃我”——“我爱学习”——“习学爱我”。
“静视”的训练1、给孩子写一些连续的数字(至少200个数字),让他正着读,倒着读,看读错多少。
或者让孩子读课文,正读倒读,反复练习。
2、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
3、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
等等。
1、提前熟悉教案提前写好教案,并仔细阅读,熟悉上课的过程。
一个对教案都不熟悉的老师怎么能上好一节课呢?临时抱佛脚是绝对不行的,这样会让你的课上得磕磕碰碰,自信心降低。
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
![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a3bc5d9643323968011c92f7.png)
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妙招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坐下的时候,喜欢在椅子上不停地左右摆动身体。
或者跪在椅子上。
要么干脆站起来又坐下,一会儿又站起来。
这种孩子往往情绪特别容易达到兴奋状态,经常会打扰到别人,注意力不集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干扰,做什么事r隋都很鲁莽、冲动,根本就不考虑后果,经常莫名其妙地乱跑乱跳,高声嚷嚷、尖叫。
当上学后。
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出很难专心听讲,成绩比较差。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蒙特梭利博士曾说:“注意力集中,是儿童今后一切发展的基础。
”只有先让宝宝静下来,才能慢慢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对好动的孩子绞尽脑汁,最后却束手无策,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宝宝却仍旧精力旺盛地跑来跑去。
那么,怎么才能让宝宝“静”下来呢?下面告诉您几个小妙招:1、儿童房酌色彩不要太艳丽夸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很多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小房间。
在装修时,父母们都喜欢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色彩丰富,动感十足。
而儿童对生活中的颜色都很敏感,往往会被一些色彩鲜艳、丰富的东西所吸引,而长时间停留在过于鲜艳的空间环境里,会让孩子产生烦躁心理,难于安静。
对于婴儿而言,选择一些稍艳丽的色彩,可以促进他们的视觉发育;而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对周围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敏感度,最好选择一些清新、淡雅的颜色。
2、电视、光盘以及电脑的合理运用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潜移默化。
现如今,很多孩子早早就学会了使用电视遥控器,自己会用DVD播放光盘,更有甚者。
小小年纪就迷恋上了游戏。
网上曾披露:一个3岁半的孩子竟然迷上了CS(一款成人游戏,场面暴力血腥)……正是这些不良刺激,使儿童沉迷于电子世界中,其性格也容易变得急躁不安,而很难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件事情上。
因此。
要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家长更是要做好榜样,少看电视,不让孩子接触暴力动画,并选择适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光盘供孩子学习、观看。
尤其要注意选择围绕在孩子周围的音乐,少听摇滚,多放些柔美的轻音乐或古典音乐。
让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
![让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f049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3.png)
让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
1. 深呼吸
深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平静心灵。
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吐气。
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专注于呼吸的感觉,让心灵逐渐平静下来。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和焦虑。
2. 冥想
冥想是一种可以帮助心灵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
专注于呼吸或者一个特定的对象,让思绪逐渐平静下来。
冥想可以帮助提高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3. 静态运动
静态运动,如瑜伽或太极拳,可以帮助放松身心。
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集中注意力于身体的感觉和呼吸,身心逐渐平静下来。
静态运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4. 大自然散步
走到大自然中,如公园或森林,可以帮助放松心灵。
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景色,让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大自然散步也可以作为一种锻炼方式,提高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平静。
5. 音乐疗法
听音乐可以帮助心灵平静下来。
选择柔和轻快的音乐,关闭外
界干扰,专注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音乐能够促进放松和减轻压力,带给人们愉悦和平静的感受。
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方法
![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a11f4049649b6648d747b1.png)
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方法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方法1帮孩子远离诱惑不要相信孩子的自制力,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自制力,就不至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了。
所以我们要帮孩子远离诱惑:如非必要,手机一定要干掉,电脑平板千万不可以去碰,不要相信孩子“就玩一会儿”的话,孩子碰到的一瞬间就注定他今天废了。
2不要相信边学边玩的话在冲刺复习中,最忌讳的就是边玩边学,或者学后去玩,这种大幅度不休息的脑力劳动必须要考睡眠和音乐来调整,其他任何形式的放松都是耍流氓。
3保持桌面整洁清理桌面,处理掉一切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一个整洁的桌面便于孩子在学习复习时理清自己的思路。
如果有条件,给孩子的桌子上放一些简单的绿色植物,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不至于一坐到桌子面前就会莫名地烦躁。
4配合老师的节奏老师作为带过多届高中学生的人,遇见过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问题,处理起来肯定是比我们更有经验的。
所以我们可以不定期地与老师沟通,说说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情况,看看老师是怎么说的,听从老师的建议,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
5远离鸡汤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看一些“心灵鸡汤”给孩子鼓鼓劲,其实这是一种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行为。
各种各样的鸡汤文,都会给孩子带来“无论多晚开始努力,都不算太迟”的错觉,于是,孩子们就会想着,我今天玩玩,明天再开始努力也不算迟,会想着,我上午放松下,下午和晚上再努力就可以了。
这种逃避心理会因为鸡汤文而无休止地在孩子心里成长。
6不要问孩子的目标家长们都很喜欢在开学时问孩子的目标,然而这种问答会让孩子进入一个思维误区,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在现实中反而使孩子很难实现这些目标。
尤其当别人也对孩子的目标作出承认的话,思维定势会让孩子有种错觉让他认为目标已经达到,然后孩子拥有了满足感,并且不那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去付出达到目的应当作出的努力,从而原地踏步走,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同样的事情,恶性循环。
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建议1先明道理再训练古今中外专心学习的故事很多,家长要讲给孩子听,找给孩子看。
让宝宝学会独自入睡5大招
![让宝宝学会独自入睡5大招](https://img.taocdn.com/s3/m/db19f5aaa0116c175f0e48ef.png)
让宝宝学会独自入睡5大招如何让孩子自己入睡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想要让孩子形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就必须多让孩子进行锻炼。
怎样锻炼呢,好的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锻炼孩子自行入睡。
1、独自入睡的环境很重要。
睡前必须让孩子吃饱,心情愉快。
入睡前,把房间灯光调暗一点,安静一点,给宝宝播放或哼唱摇篮曲。
你可以选择一些宝宝喜欢的3/4拍或慢四拍的歌曲。
只要是慢拍子,平缓的曲子就行。
2、慢慢固定宝宝睡觉的时间。
虽然几个月大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且随时随地需要睡觉,但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在某几个固定的时间睡觉。
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平时打呵欠,揉眼睛等动作,安排固定时间,如早上10点,饭后2点。
3、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小床上多挂一些好玩的好看的东西,比如气球,卡通造型的玩具(不要挂得太高,只要别让他碰到就行了),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自己玩,累了自然就会睡了。
4、记得每次都说“宝贝,睡觉了。
”把宝宝放在自己的小床上,起先几次,你可以在旁边先陪他一会儿,轻轻地拍拍他,温柔地摸摸着他的头、背等部位,然后轻轻地说“宝贝,睡觉了。
”(不管他能否听懂,坚持每次睡觉前都轻声对他说同样的话,这样以后他就知道了,说这个声音的话时就是要睡觉了。
)一段时间以后,你只需要把宝宝放在床上,告诉他“宝贝,睡觉了”,然后走出房间,他很快咿咿呀呀的安静下来进入睡眠。
5、侧身睡觉能给宝宝安全感。
让孩子脱离妈妈的怀抱躺到床上,宝宝可能会大哭。
妈妈不要一开始哭就不忍心,赶紧去抱他。
要轻轻地拍他,并试着给宝宝侧身,妈妈也贴着宝宝身体侧睡,安慰他哄他,一般宝宝睡在大人旁边一会就睡着了。
许多家长就是不忍心,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要坚持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豁出去让孩子多哭几次,就让孩子自己睡,当他知道哭不管用的时候就会自己想办法安慰自己了。
小孩子不论多大都是有逻辑和条件反射的。
当孩子习惯了之后就能够改掉坏习惯了。
七秒止哭法
![七秒止哭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306fa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1.png)
自从当妈后,宝妈最害怕听到的声音就是宝宝的哭闹声,因为你完全不知道这个不会讲话的小东西到底是在为什么苦恼。
饿了、尿不湿了这些都好解决,最怕他哭个不停还找不到原因,让宝妈相当苦恼。
想让宝宝安静下来,其实是有技巧的,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小动作产生的效果,都要比你哄半天强!
一、斜托法
这个止哭方法是一位叫做罗伯特·C·汉明顿的医生发现的,方法简单,且众多宝妈试验过,都表示:很好用!
斜托法的做法是将宝贝的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宝妈一只手扶在宝宝的胸前,同时托着他的小下巴,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让宝宝就像一个展翅的“小飞机”那样,接着宝妈轻轻摇晃宝宝的小屁股,宝宝就会立即停止哭闹。
这种方法的原理可能是,当宝宝被托起来的时候,他获得了与之前不一样的视野,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会觉得有新鲜感,就会瞬间安静下来,用心体验这不同的感受。
这个方法对三个月内的宝宝尤其适用,家有爱哭宝宝,家长值得一试!
二、吹额头法
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宝妈可以尝试向宝宝的额头温柔的吹气,小宝宝感觉到很舒服,也就等于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因为被吹额头的感觉很舒
服,所以宝宝会专注于被吹气时的舒服感觉,忘记掉哭泣。
宝妈可以多重复几次,对于大部分宝宝来说都是很管用的!
三、听流水声
宝宝哭闹不止,家长还可以给宝宝听流水声,也可以起到转移宝宝注意力,让他不再哭闹的作用。
除了流水声外,玩具声音、小狗的叫声等等,也有同样的效果。
这些方法简单又有效,家里有爱哭闹的宝宝,宝妈不妨试试!。
小学生静心训练的方法
![小学生静心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7b6d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5.png)
小学生静心训练的方法小学生静心训练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控力的一种方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小学生易受外界干扰而无法专心学习或思考,因此静心训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小学生静心训练的方法。
首先,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静心训练的基础。
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安静、整洁,没有干扰因素。
他们的学习区域应该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提高学习的舒适度和效果。
此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学习或做作业时在旁边开设娱乐设备,例如电视、手机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经常锻炼小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也是静心训练的重要环节。
心理调节的能力是指在面对压力或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放松自如的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或练习帮助孩子开发这种能力。
例如,可以教孩子通过深呼吸、闭上眼睛或数数来缓解紧张情绪。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克服挫折。
第三,培养小学生自制力也是静心训练的重要内容。
自制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能力。
小学生常常容易受到诱惑和冲动的驱使,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例如,可以通过玩盲人捉迷藏的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耐心和集中力。
又或者可以利用瑜伽和冥想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心态和控制自己的思绪。
最后,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也是培养小学生静心的关键。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计划中明确规定学习的时间和目标,同时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专注力。
总而言之,小学生静心训练是帮助他们培养专注力和自控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锻炼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自制力以及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专注学习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在实施这些方法时应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耐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种哄孩子不哭的方法
![五种哄孩子不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2f78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0.png)
五种哄孩子不哭的方法
嘿,宝妈宝爸们!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讲五种哄孩子不哭的方法哦!
第一种方法,那当然就是抱抱啦!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这时你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摇晃,就好像给小兔子找到了温暖的窝一样。
比如说宝宝哭啦,你赶紧抱起来,轻声说:“宝宝乖,不哭不哭哦。
”他可能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呢。
第二种,用温柔的声音和孩子说话呀!孩子的心就像是柔软的棉花糖,你的温柔声音就像是那甜蜜的糖浆,能把他的心都融化啦。
比如说:“宝贝呀,怎么哭啦,跟妈妈说说好不好呀?”这样孩子可能会被你吸引,忘记哭泣呢。
第三种,给他好玩的玩具呀!这就像给哭闹的小猴子扔去了一根香蕉,立马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啦。
像宝宝哭的时候,你递给他一个他喜欢的小玩具,说:“宝宝看,这是什么好玩的呀!”说不定就不哭啦。
第四种,带孩子出去逛逛。
孩子哭闹没准儿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渴望自由,那你带他出去透透气,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许就开心啦。
比如可以说:“走咯,宝贝,我们出去看看小花小草咯。
”
第五种,给他放喜欢的音乐呀!这就像是给孩子的情绪加上了欢快的节奏,让他跟着一起摇摆起来。
像宝宝哭的时候,放上他爱听的儿歌,说:“宝宝听听这个,多好听呀。
”
总之,哄孩子不哭有很多办法呢,就看你怎么用心去发现和尝试啦!。
怎么让浮躁的孩子静心下来
![怎么让浮躁的孩子静心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4f3a2b0d0722192e4536f65d.png)
怎么让浮躁的孩子静心下来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不良,有浮躁的心理表现,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所注意,引起孩子浮躁的心态的原因比较多,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有关,也和平时家长的一些教育方法有关,作为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有所耐心,不要让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1、忌攀比:“人比人,急死人”。
当事者通过攀比,产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
2、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当事人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蛊惑的躁动化社会心态驱使下,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为了金钱。
但他们的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特别容易陷入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
3、给自己准确定位: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
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
因此,给自己准确定位,保持头脑清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泰然处世,杜绝浮躁心理的发生。
★浮躁心理的成因 1.内部原因 (1)神经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2)人格特征。
有些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
(3)认知水平。
部分同学把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急于取得优异成绩,而又不从塌实学习入手,希望通过一些“捷径”,快速“成功”。
2.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
儿童放松小技巧
![儿童放松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e107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7.png)
儿童放松小技巧
以下是适合儿童放松的小技巧,供参考。
1.深呼吸:教孩子如何深呼吸,吸气时让肚子鼓起,呼气时让肚子缩回。
这有助于缓解焦
虑和放松身心。
2.游戏和运动:让孩子参加适当的运动和游戏,例如跑步、游泳、健身或者跳绳、做瑜伽
等。
通过释放体内的能量,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3.自我放松:教孩子进行自我放松练习,例如想象自己身处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放松每
个身体部位,通过舒缓呼吸来缓解焦虑情绪。
4.视觉冥想:让孩子通过观看自然风景图片或者照片,让身心重归平静。
5.定期的休息和睡眠:让孩子有规律和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减少
焦虑情绪。
6.沟通和分享:鼓励孩子通过与家长、老师或者同龄人沟通和分享感受,可以帮助孩子释
放焦虑情绪。
7.社交活动: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例如聚会、户外探险等,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放
松身心。
8.音乐放松:可以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轻音乐、古典音乐等,有助于他们放松身
心。
9.绘画或写日记:让孩子通过绘画或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有助于他们
放松和舒缓压力。
10.温热水泡脚:让孩子用温热水泡脚10~2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紧张情
绪。
以上这些小技巧都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他们更加放松和快乐。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4b70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7.png)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由此而来的焦虑、紧张、失眠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心理障碍。
如何让孩子心静下来?下面介绍五种方法。
一、呼吸法呼吸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具体操作如下:1. 让孩子坐下来,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2. 慢慢地吸气,吸气时要感觉到胸部扩张,同时让腹部向外凸出。
3. 在吸气后,慢慢地呼气,让胸部收缩,同时让腹部向内收缩。
4. 反复进行深呼吸,直到感觉身体放松为止。
二、放松音乐放松音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孩子可以听一些柔和的音乐,如轻音乐、古典音乐等。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闭上眼睛,放松身体,让音乐带着他们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
三、冥想冥想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的方法。
孩子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让思维逐渐沉淀下来,感受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感觉。
在冥想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思维开始飘散时,可以用呼吸来帮助自己重新集中注意力。
四、瑜伽瑜伽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的运动。
在瑜伽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不同的体位和呼吸方式来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
瑜伽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五、沉浸在自然中自然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孩子可以到公园、山林、海滩等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在自然环境中,孩子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和风的味道,听鸟鸣和风声。
这些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让孩子心静下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个性,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儿童静心训练的方法
![儿童静心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39f92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7f.png)
儿童静心训练的方法
儿童静心训练是指年龄在5-18岁的儿童所进行的一种静态、自发的、轻松的训练,帮助他们放松、增强自控能力、促进正念的建立,从而改善情绪、增强认知、实现良好的精神健康。
一般来说,儿童静心训练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家长或监护人可以帮助儿童挑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静心活动,并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孩子们理解活动的目的。
同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双倍呼吸、正确的坐姿来准备训练。
而在练习活动中,首先孩子要把自己安静下来,尽量不要有太多的思考,感受自己的呼吸、身体的放松,然后慢慢的去观察自己的心情,喜悦、愤怒、烦躁和安宁等。
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过程,当自己开始体会自然的情绪流动时要善于放松,婉拒那些不合理的情绪。
如果孩子无法安定下来,家长也可以主动提供一些支持,比如帮助放松身体、进行心理暗示、用想象引导、伴随播放音乐释放不合理的情绪,最后再使用相关的法案帮助儿童恢复平静。
至于效果,在每次训练后,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来回顾他们经验的信息:让他们分享自己练习后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反思,通过更深入的理解和沟通,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儿童静心训练是一种提升情绪与认知的有效工具,家长和老师们应把握好儿童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助力他们拥有一个健康思维与灵性的成长之路。
帮孩子催眠的50个方法
![帮孩子催眠的50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ad8f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6.png)
帮孩子催眠的50个方法催眠是一种通过放松意识和引导思维来促进深度放松和入睡状态的方法。
对孩子来说,催眠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以及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50种帮助孩子入睡的催眠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深呼吸练习:教导孩子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让他们专注于呼吸的节奏,慢慢进入放松状态。
2.想象力练习:引导孩子想象一个舒适安全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那里的宁静和安宁。
3.重复自我暗示:将一些正向的自我暗示语句反复告诉孩子,例如“我安心入睡,我会做个美梦”。
4.肌肉松弛练习:从头部开始,逐渐松弛和放松每个身体部位的肌肉,帮助孩子进入放松状态。
5.讲故事:给孩子讲一个轻柔、慢节奏的故事,帮助他们转移到一个梦幻的世界中。
6.心理安慰:与孩子进行亲切和安慰的对话,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心。
7.自然音乐:播放柔和的自然音乐,如浪涛声、鸟鸣声等,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8.瑜伽冥想: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瑜伽冥想动作,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放松身心。
9.声音疗法:使用轻柔的声音,如风铃声、雨声等,帮助孩子进入放松状态。
10.舒缓的按摩:给孩子轻轻按摩头部、头发或脚底,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11.催眠音频:播放专门设计的催眠音频,帮助孩子入睡。
12.计数练习:让孩子从100数到0,每数一次都感觉身体更加放松。
13.视觉冥想:引导孩子通过闭上眼睛并想象美丽的图像,帮助他们放松身心。
14.睡前瑜伽:教导孩子一些轻松的睡前瑜伽动作,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和思维。
15.亲子交流:与孩子进行放松的亲子对话,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16.声音导引:使用自己柔和的声音引导孩子进入放松状态,例如:“现在请你的身体放松,躺下来,闭上眼睛……”17.脑电波音乐:播放专门设计的脑电波音乐,帮助孩子达到深度放松和入睡状态。
18.主动放松:教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意识来主动放松身体的每个部位,从而促进入睡。
19.环境调整:确保孩子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和黑暗,帮助他们更容易入睡。
哄娃小妙招
![哄娃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0e3349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0.png)
哄娃小妙招
1. 唱歌哄娃:唱歌给宝宝听,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放松身心。
可以唱慢歌、童谣等。
2. 轻拍哄娃:轻轻拍宝宝的背部或头部,可以模拟子宫里的环境,帮助宝宝入眠。
3. 温暖哄娃:给宝宝包上温暖的毛毯或抱着宝宝进行身体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到安心和放松。
4. 摇篮哄娃:将宝宝放在摇篮里,轻轻地晃动,可以模拟车上行驶的感觉,让宝宝更容易入睡。
5. 空气哄娃:用手扇风或开启空调,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使宝宝感到舒适。
6. 讲故事哄娃:讲一些简单的故事或卡通片情节,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忘记不舒服的感觉。
7. 给宝宝按摩哄娃:给宝宝轻轻揉搓手脚,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身体,促进睡眠。
8. 安排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哄娃:制定合理的宝宝作息时间表,让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入睡。
25分钟训练娃儿静心的方法
![25分钟训练娃儿静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0a68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2.png)
25分钟训练娃儿静心的方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帮助孩子学会静心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在25分钟内帮助孩子静心的几种方法,包括深呼吸、冥想、音乐放松、瑜伽或拉伸、专注游戏、静心绘本、故事讲述、涂色或绘画以及轻松阅读等方面。
1.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深呼吸练习。
首先,让孩子慢慢吸气,数到三,然后再慢慢呼气,数到三。
重复这个过程五次。
在吸气时,想象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能量和光明,而在呼气时,将身体内的负面情绪和能量释放出去。
2.冥想冥想是一种帮助孩子静心的好方法。
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引导孩子想象自己身处一个美丽的地方,例如海滩、森林或花园,并感受周围的美好氛围。
也可以让孩子跟随冥想音乐进行练习。
3.音乐放松音乐具有安抚和放松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静心。
可以选择柔和、轻柔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自然声音或专门的冥想音乐。
让孩子闭上眼睛,专注于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平静和放松。
4.瑜伽或拉伸瑜伽和拉伸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体,减轻压力。
可以让孩子跟随瑜伽视频或老师进行练习,也可以在家进行简单的拉伸动作。
在练习过程中,让孩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受,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动作上。
5.专注游戏专注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专注力。
可以让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例如拼图、数独、迷宫等。
在玩游戏时,让孩子尽可能专注于游戏,不要被外界干扰。
6.静心绘本静心绘本可以帮助孩子平静心情,提高专注力。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绘本,例如《好神奇的小石头》《云上的小猪》等。
在阅读绘本时,让孩子尽可能专注于故事内容,跟随故事情节走。
7.故事讲述故事讲述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让孩子听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睡前故事、寓言故事等。
在讲故事时,让孩子尽可能专注于故事内容,跟随故事情节走。
8.涂色或绘画涂色和绘画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发挥创造力。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9326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8.png)
让孩子心静下来的5种方法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娱乐,这些会让他们充满活力和兴奋,但有些时候他们也需要放松和心静下来。
心静下来可以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调整情绪,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
以下是让孩子心静下来的建议:1.深呼吸和冥想深呼吸和冥想是最常见的让孩子心静下来的方法。
可以让孩子坐在安静的房间里,挑选一段安静的音乐,引导他们深呼吸,让他们感受到空气在身体里运转的感觉,清除全身的压力。
在深呼吸的同时,向他们介绍冥想和冥想的好处,冥想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减少焦虑和压力。
2.运动运动是减压的好方法,孩子们可以选择打球、跑步、游泳等运动方式,充分锻炼身体,释放压力,减少焦虑。
运动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身体管理和控制技巧,提高自己的克服挑战的能力。
3.阅读阅读是让孩子们陶冶情操,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读书可以让孩子们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放松心情,让他们进入一个平静和温馨的氛围中。
除此之外,阅读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创意绘画绘画是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的方式之一。
孩子们可以用颜料、水彩、铅笔、手指等绘制自己的作品,发泄情感、诉说内心。
让孩子自由地绘画,疏导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有时候让自己自由表达可以消除自己的抑郁情绪。
5.花草培育在家园中种植一些花卉或植物,让孩子们参与花草的养护,可以让他们放松自己的心情,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培育花草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责任感,积极向上和热爱生命的心态。
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减少情感压力和焦虑,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对改善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平衡好学习、游戏、生活等各方面,使孩子们更快乐、幸福的成长。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9d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5.png)
哄孩子安静的技巧和方法哄孩子安静是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安静地哄孩子:1. 安抚,使用安抚方法,例如给孩子一个安抚奶嘴或抱着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些安慰和安抚,就会安静下来。
2. 创造安静的环境,在孩子需要安静的时候,确保周围的环境相对安静。
关闭电视或音乐,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放松。
3. 分散注意力,给孩子一些新的玩具或书籍,让他们分散注意力,从而安静下来。
这可以帮助他们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是焦虑或兴奋。
4.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孩子需要安静地入睡,确保他们的睡眠环境舒适。
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或使用白噪音机,有助于孩子放松并安静入睡。
5. 给予关注和安慰,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你的关注和安慰。
花一些时间陪伴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这可以帮助他们安静下来。
6. 建立规律,孩子喜欢规律和预测性,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从而减少焦虑和兴奋。
7. 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倾诉和理解。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焦虑、兴奋或情绪不稳定,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哄孩子安静需要耐心和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安抚和哄睡。
试着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尝试和调整。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
![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https://img.taocdn.com/s3/m/48a622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a.png)
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语气我们天天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要轻柔,对待孩子更加要温柔对待,语气温柔,当然,如果教孩子读书,说话当然要铿锵有力,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个多么好事情。
灯光柔和的灯光能够使人宁静下来,如果灯光很激烈会使人心情特别激动,想想我们在舞台上灯光四射是不是特别激动兴奋?所以温柔的灯光也可以让宝宝感觉到宁静的气氛,当然如果是孩子读书或者写作业灯光就不能太暗了,太暗了会影响宝宝视力。
音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听到特别摇滚的音乐是不是特别兴奋停不下来?所以我们要给宝宝听听舒缓的轻音乐,舒缓的音乐容易让人宁静下来讲故事宁静的和宝宝坐在一起,给宝宝讲故事,这样让宝宝能够宁静认真听你讲故事,孩子也就学会倾听了。
轻声我们随时随刻都要动作要轻柔,走路轻声,关门轻声,做事情都轻声,这样宝宝内心也就宁静,特别是宝宝睡觉的时候,更要给宝宝一个宁静的环境。
高山带着孩子心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跑到郊外山林里,让孩子呼吸着自然气息,心得天空辽阔,大地广袤,这样山无声,树无语,自然是给孩子一份宁静的气氛。
2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速宁静下来看到孩子们热火朝天的说话时,作为老师最忌讳的就是动怒,可以等个5~10秒钟,一来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二来把孩子最兴奋的几秒钟让过去。
要知道,孩子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往往听不见别的声音。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提醒孩子宁静下来。
这个时候,长篇大论不管用了,语言越是简洁越好。
比如,师:谁会看?(生:我会看)谁会听?(生:我会听)谁会坐端正?(生:我会坐端正)。
这些要提前教会孩子,并且让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做,这样,等到用的时候才会产生优良的效果。
通常秋澄在和孩子们对完这三句话时,孩子就端端正正、安宁静静地坐好了。
数三个数。
这招最简单,但也要找个专门的时间反复操练数次。
师:一!生:嘴闭上。
师:二!生:手放空。
师:三!生:坐坐好!孩子在喊口号时,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做。
这样,少则一遍,多则三遍,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老是跑啊跳啊,安静不下来。
相关研究发现,这是普遍现象,当今婴幼儿快乐活泼有余,安静专注不足。
有些老人家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反而语气里流露出得意,“孩子不都是皮的吗?调皮的才聪明呢。
”事实上,孩子太焦躁,显然是需要改善的。
日后成功者,必定是有动有静,连坐都坐不下来,谈何学习呢?
如何让这些好动的孩子坐下来?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引导起来却颇有诀窍。
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教育误区?
孩子坐不住,是否是哪些地方出了错?家长反思:
反思一: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太杂乱?
首先家庭要排除环境干扰,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气氛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家里要少一点七嘴八舌、不要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
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的不足、取笑他。
建议家长,每天至少要有15-30分钟,家里每个人都安静忙自己的事。
如: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识图,爸爸看报,爷爷下棋等等。
孩子长期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注意力自然就会提高。
另外,家长可以在固定的地点放置孩子的书桌、小椅子、文具、书柜、光荣榜等,营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做静的活动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进行,长期坚持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
反思二:“不要乱跑!”你经常这样吼孩子吗?
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不过分的范围内不必太严厉要求孩子。
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一连串的“不要”,殊不知这种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而且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代之以赏识为主的家庭教育,对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当优秀的一面不断增长,之前的不好表现也就自然消失了。
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
同时,家长在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也要以身示范,聚精会神地听讲,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反思三:他们充沛的精力是否得不到发挥?
许多孩子不听话,吵吵闹闹,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精力没地方发挥。
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注重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把孩子的精力和智能引导到有趣、有益的活动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撒娇、吵闹了。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以无意注意为主,任何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
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和变换宝宝的无意识注意力和有意识注意力(指有目的活动),使大脑的活动张弛有度,既能做好某些事,又不至于过度疲劳。
“家长要变化孩子学习和玩的内容,动静结合。
做游戏不要总是玩一种,那样孩子就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就更谈不上在学习了。
”
引导孩子坐下来,试试这些办法吧
no.1 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多引导他们玩和学习。
可抓住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先重点培养,再带动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专注能力。
no.2 玩一些适龄的静态游戏
可以利用静态的游戏来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玩铃铛、不倒翁、浴室玩具、塑料瓶等,1岁以上的孩子玩搭积木、拼图、穿珠子等,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喜悦,然后逐步延长游戏时间。
no.3 早期阅读识字有利静心
在婴幼儿时期,家长陪孩子进行适度的早期阅读识字,对于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
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很有帮助。
从小养成阅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不仅能培养起孩子终生爱书的美德,而且在朗朗的亲子共读声中,孩子受到儿歌、童话、科普读物的陶冶,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活泼好奇、安静专注的性格。
no.4 挑战力所能及的事
做事之前,父母要明确做事目的,激发孩子的做事兴趣。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若遇到困难,要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no.5 丰富孩子每天的生活
对于特别好动的孩子,要考虑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
孩子的精力远比大人来得旺盛,家长要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孩子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
比如让他们参加适当的运动,跳绳、走平衡木等。
如何区分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看着孩子每天奔跑不停,有家长担心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多动症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事实上,六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够诊断为多动症,不过在婴幼儿阶段,家长就可以提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怎样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呢?他建议家长可以从3方面加以区别。
一、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
而好动的孩子能够做他所喜欢的事,并且专心致志地去做; 二、行动是否有目的、计划和系统:好动孩子的行动常有目的,有计划性。
而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则呈冲动、杂乱、有始无终;
三、自制能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会大喊大叫乱吵闹,而多动症患儿则无此能力。
此外,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家长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异常。
比如,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不能专心听家长的话,做事有始无终,稍受干扰就分心;活动过度,不分场合来回奔跑,一刻也不能安静坐下;情绪易波动,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合群、我行我素,有的自卑、逆反心理特别突出严重、学习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