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2021届朝阳市一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2021届朝阳市一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2021届朝阳市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天下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这种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并不纯粹是地理的,而是在相应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基础上构建的对于世界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秩序的地理认知。

“疆域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其所应占有的空间范围的认知,因此这里所用的“疆域观”与现代的“国家”和“主权”等概念没有关系。

“天下观”和“疆域观”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有着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唐晓峰的《从混沌到秩序》的研究比较深入,现引用其中一些有关的结论。

首先,“华夷”两分的“天下观”:“在周朝分封地域范围的四周,全面逼近所谓的'夷狄'之人。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华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直接面对夷狄世界的局面。

居于中央的华夏■iT与居于四周的夷狄的关系遂成为'天下'两分的基本人文地理格局”;“需要注意到的是,华夷之限不是政治界限,更不是国界,也不是种族界限,而只是文化界限……”。

然后,关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不知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禹迹'成为华夏地域的表述名称”;“禹之迹,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是文明之区,有别于蛮夷之地。

在人们用大禹的名义说明自己的地方时,已经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夷狄均在禹迹之外,而宣称居于'禹迹'之内,则成为华夏人地理认同的重要方式”;“《毛诗正义》:'中国之文,与四方相对,故知中国谓京师,四方谓诸夏。

若以中国对四夷,则诸夏亦为中国如果上述认知正确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也就呼之而出了。

在“华夷”两分的“天下观”下,虽然“华”占据了主导,但两者结合才构成了“天下”,也即唐晓峰所说的“反而希望'四海会同''夷狄远服,声教益广',也就是要与夷狄共天下”,由此显而易见得出的结论就是另外一句在谈及“中国”古代“疆域”时经常被提到的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高三试卷朝阳区一模试卷试题(共21页)

高三试卷朝阳区一模试卷试题(共21页)

2021年区第一次统一(tǒngy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区一模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共30分〕一、本大题一一共5小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15分。

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A. 遨.游邀.功佶屈聱.牙鏖.战疆场B. 果脯.曝.晒璞.玉浑金普.天之下C. 晕厥.谲.诈精神矍.铄群雄角.逐D. 颠簸.剥.蚀日薄.西山潦倒落魄.2. 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无长物班门弄斧等量齐观督查B. 改邪归正根深蒂固骨鲠在喉座落C. 顾名思义呱呱坠地关心备至股份D. 自惭形秽飞皇腾达鼎礼膜拜撤销3. 以下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大学的人文传承________在于学问传播,________在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而前辈名师HY的________包括________遗留在内,便是展示和承继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

拆了这些名师HY居住的地方,本质上等于斩断了大学精神传承的一根纽带。

A. 不是而是行迹物质B. 不仅更行迹物质C. 不是而是形迹物资D. 不仅更形迹物资4.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shúyǔ)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那个所谓被丈夫杀害了的妻子突然从回到了老家,余祥林冤案至此已经昭然,死囚从此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B. 天网恢恢....,这个群众早有评定的腐败分子虽然又几经升迁,作....,疏而不漏了部长,坐上了主席台,但最终还是露出原形,被逮捕判刑。

C. 我们不能不看到,艾滋病正在向我们逼近,普通百姓对艾滋病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D. 在大坝加高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高度重视平安,将以慎重小心、如临大敌....的工作态度,确保平安消费,创造平安工程。

5.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A. 这次偷渡人数竟多达15人以上,属于有组织、有预谋的重大偷渡案件,因此,被警方定名为“1·06特大偷渡案〞。

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朝阳市普通高中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前须知: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刘成纪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

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缺乏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

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

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才能,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

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巧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气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

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像。

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辽宁省 各地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专题

辽宁省 各地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专题

辽宁省各地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①黄庭坚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②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③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注:①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

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

本诗为黄庭坚探望其兄黄元明别后在新喻道中所作。

②孤负:同“辜负”。

③一百八盘:地名,在蜀中巫山境内,此地为当年黄大临送黄庭坚赴贬所途经之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两句是说作者人到中年因病戒酒,以至于这次东归不能与其兄畅饮而遗憾。

B. 颔联两句平实地记录了在新喻道中的所见:煎茶迎客的店家和午风吹拂的稻田。

C. 颈联两句是向兄长嘱咐,只要家中安好就不用写信,显示出作者对家心无挂碍。

D. 颈联后句源自杜甫“来书细作行”,体现诗人善化用诗句“点石成金”的诗风。

16. 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尾联。

【答案】15. C 16. 尾联两句是虚写,作者通过追忆当年黄元明不畏艰险从一百八盘一路绕过崎岖如羊肠的山路护送他到贬所的场景,来表达兄弟两人之间患难与共的亲情。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显示出作者对家心无挂碍”错。

前句由“但知”可看出作者对家是有所牵挂的。

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尾联收束全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意思是,一百八盘携手登上,至今还梦绕那小道羊肠。

作者回忆当年家兄长途相送的情景。

兄弟俩一路上携手前行,踏平了一百八盘和四十八渡鞥坎坷之地。

那情景历历在目,深厚的手足之情魂牵梦绕。

可见尾联用了虚写的手法。

2021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7页。

答题纸共5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缘份美轮美奂肖(xiāo)像惴(zhuì)惴不安B. 雾霾独占鳌头羁(jī)绊挥斥方遒(qiú)C. 伏法众志诚城聒(guā) 噪博闻强识(zhì)D. 博弈张灯结采游弋(yì)按捺(nài)不住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B. 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C. 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D. 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针对目前打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建议采取电话叫车、网络平台预约和站点候车等多种新方式加以推广,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B. 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C. 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

D. 为了倡导节俭之风,京城多家餐饮公司纷纷推出避免浪费的新举措,顾客把菜吃光或剩菜打包,商家都将给予打折优惠,对此消费者表示赞同。

2021年3月朝阳高三语文一模考试答案

2021年3月朝阳高三语文一模考试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2021.3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2.(3分)B3.(3分)C4.(3分)A5.(6分)答案要点(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家庭方面:要重视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勤劳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方面:要让劳动教育系统化、课程化,注重劳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社会方面:各种社会力量要支持学生劳动教育。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一)(共20分)6.(3分)D7.(3分)B8.(3分)A9.(3分)C10.(2分)依然能被称赞有能力,流传至今。

11.(6分)【评分标准】(地方1分;庭堂2分;人物3分)答案要点:地方:岭南幅员辽阔,管辖的海外属国众多,极言岭南土地之广、声势之大。

(1分)庭堂:新修的飨军堂规模扩大,房屋加多,体制完备,符合礼仪,增加水道与植被,使人游目纵声,突显其大气。

(2分)人物:扶风公兼任岭南两使之职,权责重大(1分);扶风公犒赏军队,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接待中外宾客,珍馐佳肴毫不吝啬地让士卒享用,突显扶风公的胸襟与气度的阔大。

(2分)(二)(共6分)12.(6分)答案要点:(1)孔子面对子张问“达”,通过诱导,先让子张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用“闻”与“达”一对概念的辨析,来告诉弟子何谓真正的“达”。

(2)孔子面对颜回问仁,先正面告诉其仁之“纲”,通过反问的方式,启发诱导弟子进一步发问,从而从反面张目,在一问一答中让弟子理解仁的内涵。

(3)孔子既询问关心孔鲤的学诗和学礼,也言明学诗和学礼的重要性,从而让孔鲤受到启发,接受教育。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共12分)13.(3分)D14.(3分)C15.(6分)答案要点:第一首诗借大鹏抒怀。

大鹏借海运之机,乘风而起,雄视万方,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第二首借白鸥抒怀。

白鸥鸣叫沧江,嬉戏海滩,逍遥自在,表达了诗人忘却机心(洗涤心灵)的思想情感。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专访樊锦诗: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今年高考,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北大,但其选择了钟爱的考古专业。

消息一出,却遭到一些网友质疑,称“没钱途”“考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这件事引发网友热议,钟芳蓉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称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

樊锦诗得知此事后,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一起,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8月3日上午,樊锦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钟芳蓉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

樊锦诗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的年轻人都应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樊锦诗通过人民网记者转达给即将步入高校的“钟芳蓉们”:在大学校园里,不攀比家境,只比谁的学习更好,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不管今后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不忘初心,为国家做实事。

以下是专访内容:记者:樊院长,您为何要特别鼓励钟芳蓉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呢?樊锦诗:我们怎么去坚持人生,怎么去实现理想,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根本问题。

我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认为她喜欢考古专业,为此做出的志愿选择就是对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其实不止五千年,那大家是怎么知道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的?就是要靠考古。

是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这样的工作是需要人做的。

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不在于招生的数量多少而是需要人才,需要的就是像这个小姑娘这样,热爱这份事业的人才。

我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再去打扰她,希望她能安下心来,不浮躁。

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不为名不为利,即便当个院长也不是什么官,也和大家一样就是个团队的组织者而已。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2021年朝阳一模(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20分)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

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

其外大海多蛮夷,由流求、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则统于押蕃舶使焉。

内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外之羁属数万里,以译言赠宝,岁帅贡职。

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广州,故宾军之事,宜无与校大。

且宾有牲牢饔饩,嘉乐好礼,以同远合疏;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以群力一心。

于是治也,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必厚栋大梁,夷庭高门,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风公廉广州,且专二使,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

大飨宴合乐,从其丰盈。

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视泉池于其东。

隅奥庳侧,庭庑下陋,日未及晡,则赫炎当目,汗眩更起,而礼莫克终。

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仪形不称。

公乃始斥其制,为堂南面,横八楹,纵十楹,飨宴之位,化为东序,西又如之。

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偶亭以展声,弥望极顾,莫究其往。

泉池之旧,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

问工焉取,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则蛮隶是征;问材焉取,则隙宇是迁。

或益其阙,伐山浮海,农贾拱手,张目视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飨于新堂。

幢牙茸纛【1】,金节析羽,咸饰于下。

鼓以鼖晋【2】,金以铎铙。

公与监军使,肃上宾,延群僚,将校士吏,咸次于位。

卉裳罽衣【3】,胡夷蜑蛮,睢盱【4】就列者,千人以上。

燔炮胾炙,羽鳞狸互之物,沉泛醍盎【5】之齐,均饫于卒士。

兴王之舞,服夷之伎,揳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迩。

礼成乐遍,以叙而贺,且曰:"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

旷于往初,肇自今兹,太和有人,以观远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华元,名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将军也,余肉而士有饥色。

2021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

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

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

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

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

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

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

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

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

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

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

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

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2021年3月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一模)语文参考答案

2021年3月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一模)语文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朝阳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一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2021年3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D A项原文只说二者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古代比较突出,且“内在联系”所指内容错误;B项此处并非居于“禹迹”之内的人们宣称的观点;C项“中国”“京师”“四方”“诸夏”不尽相同。

2.B 王朝无法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管理。

3.B 其他材料均含有君王“观照普天之下”的意思。

4.①认为“华夷”两分构成“天下”,其中“华”占据了主导;②重“华”轻“夷”,对于“蛮夷”分层次关注或忽略。

(每点2分,答出大意即可)5.①首先对“天下观”“疆域观”的概念作辨析,引出话题;②接着引述唐晓峰的相应论说阐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③最后阐明“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以及于“天下观”的联系。

(每点2分,答出大意即可)6.B “对李三儿的埋怨和指责”错。

7.A “志向相同的恋人”错,二人最开始志向并不一致。

8.①称谓的转变代表着情节的转折和村民对小李老师的态度转变:小李老师放弃外面的生活回到乡村学校,得到村民的尊重和爱戴;②不同的称谓代表着小李老师身份和品质的转变:由之前仅为自己谋福利的离乡游子转变为甘为山村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

(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单独而言,与文中多次出现的树或者碑的意象相呼应,比如“站成一棵树”“山坳里五儿的墓碑”“福爷坐在树墩上像个雕像”等;②整体而言,树碑指守护学校一辈子的福爷:像雕像一样坐在树墩上看守大门,守护着山坳里五儿的墓碑;③树碑也指小李老师和献出生命的五儿坚守山村教育,其精神就像一座丰碑浩气长存。

(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 2021.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材料一“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智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崇尚劳动。

《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士大夫子弟养尊处优、脱离劳动的作风,告诫子孙:“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在颜之推看来,通过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农事的艰辛,可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他在《治家》篇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

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

”颜之推熟悉农业生产,他列举了诸多稼穑种植中的农事,意在教导子弟要能守农桑本业,希望自己的儿孙要了解生产劳动。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于世。

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整个家族才会蒸蒸日上。

宋代叶梦得教导家人黎明即起,将与生活有关之家务及时料理,切勿怠惰,否则,“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

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指出,曾家治家要义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强调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他以切身的体验劝勉曾家后辈子女,“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认为勤劳与个人生活、家庭兴衰息息相关。

清代甘树椿在《甘氏家训》中也说:“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可见,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

古人一向认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

清康熙六十年进士王士俊在《闲家编》中说:“教子而不在幼时,可乎?是以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_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_.1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1—7题.①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出现,《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现在才出现.②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__12539;天文志》中对霾有确切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③搜罗史料,我们发现古代关于霾的记载,通常并不使用〝霾〞一词,而是仅描述现象,如《汉书》中的〝蒙黄浊〞〝蒙,微而赤〞.也偶有直接用〝霾〞字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再如,《清史稿》载,康熙六十年,〝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④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⑤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反省.《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严重,朝野震恐,以为上天降下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⑥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这是皇帝〝罪己〞的一部分.帝王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职,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不称职的官员,处罚违法犯罪的官员,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后汉书__12539;郎顗传》载:〝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意思是自新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顗就向皇帝举荐贤才,理由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天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就会转好,月朗星列.⑦第三个〝治理〞的办法,是要求文臣武将斋戒数日,焚香祭天,祈求神灵驱赶霾灾.这大约是古人将霾视为妖孽作恶,横空来世,人力无可抗拒,只能〝求神打鬼〞,通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办法来治霾.《元史》中记载了一起大风霾:〝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来势凶猛,皇帝分明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赶紧召集礼部官员,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⑧第四个〝治理〞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上作些应对.比如康熙年间发生风霾,京畿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加强通风,让庄稼免于倒伏.⑨在古代,霾是一种〝不可抗外力〞,古人并没有,但是值得学习的.(取材于_年《南都周刊》廖保平的文章)【链接材料】雾,是指形成于地表,由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温度下降到水汽凝结点时,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很容易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现代汉语大辞典》对〝霾〞的解释有两种:一个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另一个是〝乱风中降下灰尘的现象〞.据此,〝霾〞可分为〝雾霾〞和〝尘霾〞(或〝风霾〞)两种.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微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和其他微小的尘埃能使大气混浊,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人们就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天气现象,其成因往往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因是霾.霾的厚度可达1—3千米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通常呈黄色或灰红色.1.第③段中〝自春徂夏〞的〝徂〞意思是〝〞,与《诗经__183;卫风__183;氓》中〝,〞的〝徂〞意思相同.(3分)2.第⑥段方格处引用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劝勉之词,请补充完整.(2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霾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霾是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的.B.从古书中对霾的解释可以看出,古时霾持续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持续几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有时也就一会儿.C.古代的记载中很少直接使用〝霾〞一词,仅描述霾出现时的现象,间接反映出霾或许在古代出现得并不十分频繁.D.本文既引述了古代出现霾的情景,又介绍了古人治理霾的办法,对我们当今治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4.文章介绍了古人应对霾的哪几种办法?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4字.(4分)5.为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4分)6.按照文意判断,《清史稿》〝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中的〝霾〞属于哪种霾?(2分)7.根据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比较古代与现代的霾的异同.(4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取材于《新唐书__183;刘禹锡传》)注释:【1】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五言诗善:擅长B.引禹锡与议禁中引:延请C.生徒三千余徒:只有D.籍其资半归所隶州籍:登记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叔文经常说自己有宰相的才能B.当与其子死决将与她的儿子就此死别C.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这就如同不耕地而只感叹仓库没有剩余的粮食D.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如今各地方州县一年四季都在孔子庙中举行祭祀活动11.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刘禹锡有才华的一项是(3分)A.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B.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C.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D.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刘禹锡与柳宗元因为王叔文的引荐参与朝政,提出了很多建议,均被采纳.B.刘禹锡被贬播州,裴度以会对皇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有损害为由替他求情.C.宪宗认为孝亲应谨慎,但刘禹锡指望别人来帮他奉养母亲,实在罪不可赦.D.刘禹锡第一次被贬是受王叔文变法失败连累,第二次是因写诗得罪当政者.13.刘禹锡认为当时〝天下少士〞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措施?请根据文意概括.(4分)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14.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①—④题.(15分)采桑子__183;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1】.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注释:【1】浮玉:喻指金山.①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②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下面有关筝的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南朝梁__183;萧纲《弹筝》)B.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唐__183;李端《听筝》)C.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唐__183;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D.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元__183;萨都剌《赠弹筝者》)③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④这两首诗词对于音乐演奏有很多精妙的描写,有的句子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如〝细捻轻拢〞在《琵琶行》中的原句是〝〞,而〝欲断哀弦〞所表达的意境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有相似之处.(3分)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2题.半山园情思沿着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墙,从中山门进入城区,南向行驶一段路程,便会在路边的站牌上,与一个令人怦(pīnɡ)然心动的名字【甲】(萍水相逢/不期而遇):半山园.熟知历史的人,莫不知道这个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个称谓记录着一段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更纪念着与那段历史【乙】(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一代政治巨擘和文化大家,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洁.最实干有为的官吏代表——王安石.公元1076年,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变法运动屡屡受挫,56岁的他第二次罢相,退居南京(时称〝江宁〞),在城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为〝半山园〞的不起眼的小宅院,过起隐居生活.在这里,王安石度过了人生最后近十年的时光.如今的半山园,隐藏在一所海军院校的角落里,后面紧挨着古老残破的明城墙,左侧是一个小土墩,右侧是十余幢高大壮观的现代建筑.静立一隅的半山园大门紧锁,青瓦白墙的小屋一看便知是现代粗糙复制的产物,充满了矫作和伪饰.门前肃立着一尊汉白玉荆公雕像,长须飘然,神色静穆.由于这里尚不对外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屋内.但我并不十分在意.能在半山园近周徘徊,遥想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当年斗笠蓑衣.瘦驴独行的身影,感知他的悲愤心情.千古遗憾,追慕他的伟岸人格.高大精神,便已足矣!足矣!离开半山园,陪同的朋友指着旁边的土墩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埋葬之所.我恍然明白王安石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设他的〝半山园〞.史载,一代名相谢安原本名叫谢安石,当年王安石之父王益给儿子起名的时候,本有希冀儿子直追古贤之期.想必,曾被推誉为〝安石不肯出,天下苍生何〞的谢安,一定是王安石自小心向往之的偶像.在政坛叱咤(ch__224;)风云多年,历经起落坎坷后,王安石一定想到了谢安的〝东山再起〞.怀着以退为进.伺机再起的强烈愿望,他选择在谢公墩旁,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园,等待着重整改革局势.再掌国运航舵的历史机遇.只可惜,支持他的宋神宗骤然去世,使他梦想破灭,终究没能实现报效国家.造福民众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长叹.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历史上两位名相,不但同名,而且魂归同处……站在谢公墩上,我不由再次浮想连篇.想当年,王安石流连于此时,一定会反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他一定会深深地不解,为什么以他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地位和能力,还不足以挽救那个王朝一步步倾颓?他或许会联想到,为什么以谢安那样的风流才情.崇高威望,同样也挽救不了东晋的覆灭?当然,在他之后,如他们一样的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们,都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无论他们怎样付出,最终依旧是徒劳.历史大势,就如半山园后明城墙外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半山园后的明城墙,有一段已经坍塌,到处是散落的青灰色巨大城砖.朋友说,那些城砖是南京市保护文物,每一块砖上都记录着一段别样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一如秦汉唐宋诸朝开国之君,同样梦想着江山万年不替.为了让城砖坚固耐用,他让所有工匠和监制官吏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砖上烧制出来.如果哪段城墙因为城砖质量不合格而坍塌,便可通过上面的名字追责相关人员.朱元璋这一招〝问责制〞的确令工匠烧制出了至今仍然坚厚无比的城砖.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墙牢固与否,不仅取决于每一块城砖的坚硬程度,更重要的是地基是否牢固以及城墙的整体形制设计如何.再结实的城砖,依然阻挡不了城墙总体上的坍塌.看着那散落满地的城砖,我忽然想到,这一块块坚硬无比的城砖,岂不就如封建王朝那一位位忠臣良吏?比如〝①□□□□□□□□□,□□□□□〞(出自《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②□□□□□□□□□,□□□□□□□□□〞(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当然,还包括所有从数千年封建火窑里烧制出来的.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众——即便他们忠贞如斯.智慧如斯.坚忍如斯,却终究难以抵挡封建王朝的最终崩溃.徘徊在坍塌散落的城砖之中,大家好奇地一块块翻看着砖上烧刻的文字.这些五百多年前的陌生名字,让我们感慨万千,反思良多.当年的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意图用以建筑他那万年不倒王朝的城砖,不但没有让他的王朝金瓯永固,反而以这种坍塌暴露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那些创造了历史的工匠和基层官员,以及那些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这些城砖让我们见证了一句名言: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取材于徐兵博的散文)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怦(pīnɡ)然心动B.静立一隅C.叱咤(ch__224;)风云D.浮想连篇16.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萍水相逢息息相关B.不期而遇一脉相承C.萍水相逢一脉相承D.不期而遇息息相关17.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巨擘:擘读b__242;.本意为大拇指,文中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杰出人物.出自《孟子__183;滕文公上》:〝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B.东山再起:文中指退职隐居后重新出任要职.出自《晋书__183;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C.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竹,要用火烤得竹板像出汗一样冒出水后,才容易书写.文中指著作完成.出自《史通__183;忤时》:〝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D.金瓯永固:瓯读ōu.文中比喻国土像黄金做的盆一样完整,政权永远牢固.出自《南史__183;朱异传》:〝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18.根据文意,在①②句方格里填写出诗文原句.(4分)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王安石给自己的宅院起名为〝半山园〞,蕴含着对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忆,寄托着清正廉洁的政治追求,含义深远.B.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在半山园隐居,直到去世,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再度出仕,继续推行变法运动的改革理想.C.如今的半山园被现代建筑包围.侵占,原本的屋舍已荡然无存,作者徘徊在门前,为后人渐渐淡忘王安石而痛心.D.无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王安石.谢安等人不懂这一点,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E.封建统治者想让自己的王朝不朽,却终被历史无情淘汰,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匠,却在历史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20.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中写谢公墩和明城墙的用意是什么.(8分)21.本文认为〝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5分)22.文章结尾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请简要解释这里的〝文化〞指什么.(4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阅读下面文字,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近期,教育部发布文件,取消了体育比赛.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考生的高考鼓励类加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②你打算报考什么大学或专业?假设你的某位家人或朋友不赞同你想要报考的大学或专业,请写一段文字说服他.要求条理清楚,有说服力.③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了,请给母校写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你对母校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4.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①文题一_年末,〝断舍离〞入选〝本年度十大流行语〞.〝断舍离〞的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延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断舍离〞,你有哪些思考?请以〝我看断舍离〞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题二_年结束了.这一年,有人过得平淡安然,有人经历坎坷挫折.这一年,或许有欢喜,或许有悲伤,或许有付出,或许有收获.这一年,可能在生命里留下特别的印记,也可能在成长中匆匆掠过,不留痕迹.回顾_年,你有哪些经历.感受.领悟?请以〝再见,我的_〞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呼唤家国情怀。

《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进入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

“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

(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材料二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20%,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

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53.66%,90 后占33.41%。

2021年北京朝阳区劲松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北京朝阳区劲松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北京朝阳区劲松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

”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

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 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

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

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

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2021届清华附中朝阳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清华附中朝阳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清华附中朝阳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

自由,在国学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道法自然”,意思是说:大道之行,既是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是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为紧密、更为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为强烈。

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上能飞天,下能入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

其实,庄子哪是以如此瑰丽的笔墨来仅仅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他不改其乐的,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

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

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材料一“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智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崇尚劳动。

《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士大夫子弟养尊处优、脱离劳动的作风,告诫子孙:“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在颜之推看来,通过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农事的艰辛,可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他在《治家》篇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

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

”颜之推熟悉农业生产,他列举了诸多稼穑种植中的农事,意在教导子弟要能守农桑本业,希望自己的儿孙要了解生产劳动。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于世。

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整个家族才会蒸蒸日上。

宋代叶梦得教导家人黎明即起,将与生活有关之家务及时料理,切勿怠惰,否则,“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

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指出,曾家治家要义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强调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他以切身的体验劝勉曾家后辈子女,“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认为勤劳与个人生活、家庭兴衰息息相关。

清代甘树椿在《甘氏家训》中也说:“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可见,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

古人一向认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

清康熙六十年进士王士俊在《闲家编》中说:“教子而不在幼时,可乎?是以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

”还明确指出如何洒扫,“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劳动中养成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的品质。

(取材于徐海娇等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人自古重视耕读传家。

B. 有些士大夫熟悉生产劳动。

C. 家训都以教导子弟参加劳动为目的。

D. 劳动是人修养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颜之推严厉地批评颜氏子孙不事劳作,脱离劳动。

B. 叶梦得告诫家人如果怠惰拖延,将导致家道衰落。

C. 曾国藩认为,只要勤劳、谦谨就能成为一代名臣。

D. 王士俊写《闲家编》主要目的是教子弟如何洒扫。

材料二劳动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新的追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学校要注重劳动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可以开设劳动课程,编写劳动教材。

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根据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

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注重“劳动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避免劳动教育变成某种生活技能的单纯机械训练,要关注互联网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之美。

人工智能驱动劳动教育认知模式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平台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

同时,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劳动平台,体验劳动情境,获得劳动知识,进而提高其在实践生活中的劳动技能。

融入了先进科技手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将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社会力量必不可少。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

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群团组织以及公益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开展公益劳动。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劳动教育,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成为共同的价值观。

(取材于王海建等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传统劳动教育。

B.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注重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在虚拟情境中开展的。

D.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符合时代育人新要求。

4.根据材料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决定劳动课程。

B.某校可利用VR技术安排学生模拟汽车修理过程。

C.学校的生物课程可安排粮食种植等教学内容。

D.职业院校可以邀请“劳模”下校开展劳动教育。

5.在立足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如何开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6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20分)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

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

其外大海多蛮夷,由流求、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则统于押蕃舶使焉。

内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外之羁属数万里,以译言赠宝,岁帅贡职。

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广州,故宾军之事,宜无与校大。

且宾有牲牢饔饩,嘉乐好礼,以同远合疏;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以群力一心。

于是治也,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必厚栋大梁,夷庭高门,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风公廉广州,且专二使,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

大飨宴合乐,从其丰盈。

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视泉池于其东。

隅奥庳侧,庭庑下陋,日未及晡,则赫炎当目,汗眩更起,而礼莫克终。

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仪形不称。

公乃始斥其制,为堂南面,横八楹,纵十楹,飨宴之位,化为东序,西又如之。

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偶亭以展声,弥望极顾,莫究其往。

泉池之旧,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

问工焉取,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则蛮隶是征;问材焉取,则隙宇是迁。

或益其阙,伐山浮海,农贾拱手,张目视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飨于新堂。

幢牙茸纛【1】,金节析羽,咸饰于下。

鼓以鼖晋【2】,金以铎铙。

公与监军使,肃上宾,延群僚,将校士吏,咸次于位。

卉裳罽衣【3】,胡夷蜑蛮,睢盱【4】就列者,千人以上。

燔炮胾炙,羽鳞狸互之物,沉泛醍盎【5】之齐,均饫于卒士。

兴王之舞,服夷之伎,揳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迩。

礼成乐遍,以叙而贺,且曰:"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

旷于往初,肇自今兹,太和有人,以观远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华元,名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将军也,余肉而士有饥色。

犹克称能,以垂到今。

矧兹具美,其道不废,愿勒于金石,以永示后祀。

遂相与来告,且乞辞。

某让不获,乃刻于兹石云。

(取材于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注释:【1】幢牙茸纛:将帅大旗。

【2】鼖晋:古代军中用的大鼓。

【3】卉裳罽衣:草裙和毛毡衣物。

【4】睢盱:浑朴的样子。

【5】沉泛醍盎:泛指美酒。

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夷庭高门夷:平坦B.莫究其往究:追想C.肃上宾肃:恭请D.肇自今兹肇:引起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则听于节度使焉问工焉取B.且专二使且乞辞C.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则蛮隶是征D. 列观以游目以暇以息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军队举行犒赏士兵的宴席,军人们辛勤劳作,凯旋而归B.隅奥庳侧,庭庑下陋房屋内部低矮逼仄,堂下四周的廊屋粗陋狭小C.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因此所有大规模的宴会、大规模地犒赏军队的活动,就只能到外面的军营里举行D.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迩飞跃腾空变化万端的杂耍表演,在厅堂的远近都能看到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岭南的情况决定此处治所应有相匹配的建筑规制。

B.宾客在新的飨军堂宴饮时,座位朝向发生了变化。

C.扶风公增建飨军堂楼宇,农夫商贾纷纷前来帮忙。

D.与华元、霍去病相比,扶风公的做法令作者称道。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犹克称能,以垂到今。

11.清代姚平山《古文斫》评本文:“此柳记中大文字也。

”请从地方、庭堂、人物三个方面概述其“大”。

(6分)(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共6分)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论语·季氏》)12.颜渊在评价孔子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请简要分析以上三则章句,说说孔子是如何循循善诱的。

(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

(共12分)古风(其三十三)李白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古风(其四十二)李白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仰喷”两句描绘了北溟巨鱼喷水吞川的磅礴气势。

B.“凭凌”两句写大鹏在海动之时,乘风而起,声势浩大。

C.“摇裔”两句写白鸥身姿摇曳,盘旋鸣叫于江流之上。

D.“宜与”两句写海鸥不愿与海客狎戏,只愿与白鹤为伍。

1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溟”等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的“鲲鹏”典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