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_古诗鉴赏

合集下载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希望能帮到你!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注释:1、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2、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3、玉勒:玉制的马衔。

4、雕鞍:精雕的马鞍。

5、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6、乱红:凌乱的落花。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此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读着“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在眼前出现了一组电影摇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读者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

“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

①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②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滩头风浪晚。

③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注释】①越女:越地少女,泛指江南水乡的姑娘。

越本为古国名,国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②金钏(chuan串):金手镯。

③鸂鶒(xi chi西斥):水鸟,类似鸳鸯,而色多紫,俗称紫鸳鸯。

【译文】俊俏的水乡姑娘,正在秋水江畔采莲。

罗衣轻软,衫袖紧窄,服饰那么可体雅淡。

一双手镯忽上忽下,象对小鸟在袖里时隐时现。

手摘花枝临流照影,只见水中人面似花,花似人面。

蓦然心动,思绪就象那拗断莲梗拉出千丝般纷乱。

一对紫鸳鸯相依相偎栖歇在河滩,风浪骤起天色已经昏暗。

夜雾渐渐加重,远处飘着轻轻的炊烟。

环顾四周。

同来的伙伴一个都不见。

只听到隐约的歌声随着归船越行越远。

一片离别的愁思无端涌起,迷漫在黄昏的江水南岸。

【赏析】这首采莲词以采莲女为描绘中心,写她的美好,写她的情思,很耐人寻味。

她和女伴们一起划船去采莲。

穿着窄袖的罗衫,显得身姿婀娜又矫健。

采莲时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象舞蹈一样富有韵律,引人入胜。

一对手镯也在衣袖中闪闪烁烁,忽隐急露,更显得活泼多姿,美妙难言。

她又是那样敏锐善感,对着江流倒影,看到自己娇美如莲的姿容,情不自禁心有所动。

她想了些什么呢?词人没有明说,但从词中所言“芳心”、“鸂鶒”来看,我们猜测可能与她的恋情有关。

而我们所能确知的,是她一定呆呆地、默默地沉思了很久。

忘了摘莲,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直到同伴失散,天色昏暗,风浪骤起,涌动小船,她才蓦然惊醒。

这才发现小船随波逐流已经漂得很远,而女伴们早已满载而返,只有她们无忧无虑的歌声还隐隐约约能够听见。

在这苍茫的暮色中,隐秘的心事再加上离群的孤独,她那份愁思不禁更加浓重,以至溢出身心,迷漫充斥了整个江岸。

美丽的姑娘去采美丽的荷花,这本来就是个意境无比美好的诗题,而词人又挑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格外温婉多情的姑娘来突出表现。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赏析导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翻译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

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被高楼挡住,望不到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

我泪眼汪汪问花,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⑷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横:指急雨、骤雨。

⑹乱红:这里形容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注释和赏析

《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注释和赏析

《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注释和赏析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的全文注释和赏析。

蝶恋花作者:欧阳修朝代:北宋体裁: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①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②玉勒:美玉镶的带嚼子的马笼头。

③雕鞍:雕绘花饰的'马鞍。

玉勒雕鞍,代指华贵的车马。

④游冶:指留连妓馆,狎艳游乐。

⑤章台路:原为汉代长安城西南街。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写章台妓柳氏故事,后遂用为游冶之地代称。

⑥乱红:凌乱的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的寻欢作乐的地方,他们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章台路。

春天将过去,下了狂风大作的三月雨,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往春意。

泪眼汪汪问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花儿默默不语,只有纷乱的落花,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

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此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

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

“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鉴赏及译文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鉴赏及译文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鉴赏及译文《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由欧阳修所创作的,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注释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乱红:凌乱的落花。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

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因此,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

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⑸游冶处:指歌楼。

⑹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⑺乱红:凌乱的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一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朝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这首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这首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这首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一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欧阳修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尝爱西湖春色早①。

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②且趁余花谋一笑。

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注释】
①西湖:此指颍州西湖。

颍州,即今安徽阜阳市,此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

见《正德颍州志》。

②绿暗红英少:即绿暗红稀,指暮春时节。

③凭君句:剩把,尽把,只管把。

宋·晏几道《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逢是梦中。

”芳尊,指酒杯。

【译文】
我曾爱西湖的春天来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头笑。

转瞬春光过去了,如今是绿叶成荫红花少。

剩下的花儿还妖娆,抓住时机看个饱,何况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来的风情不及从前好,听你开怀畅饮人醉倒。

【赏析】
欧阳修自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移知颍州,次年七月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

词云“尝爱西湖”系指到任的一年;而“顷刻光阴都过了”,则指第二年,词当作于此时,即皇佑二年残春。

此时词人四十四岁,古人年至四十开始称老,故云“老去风情”。

春光已逝,年华向老,犹欲花前一醉,旷放之情,溢于言表。

较之同调之“庭院深深”,可谓乐观一些。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元稹,号五瘟神,洛阳人,湖南醴陵(今湖南衡阳)人,是一位著名的唐代文学家,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受人尊敬的文学家。

欧阳修擅长诗文写作,尤以词作不及诗,擅长《五绝》,最出名的诗是《蝶恋花》。

《蝶恋花》发表在《唐诗三百首》中,充分表现了欧阳修的绝笔写意,文采灵动,语言清新,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令读者回味无穷。

《蝶恋花》原文如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蝶和花之间的恋情,是一段温馨又自然的浪漫故事。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浓郁的温情和自然之美包含在诗中。

此诗歌题即为“蝶恋花”,诗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引子,形象描绘出一只春蚕丝绵绵不休地织着自己的宿命,直至死亡,又象征着蝴蝶与花之间的不朽之爱,表达出蝴蝶“无心恋花”的奋不顾身的爱情。

“蜡炬成灰泪始干”紧接其后,把蝴蝶的牺牲性爱情描绘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则是对蝴蝶生命的淡然象征。

从理解来看,这首诗凝重、深沉,它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理念,同时暗指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真理。

这首诗象征了爱情的倔强与牺牲,深沉而又能激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极其感动和体悟。

欧阳修的词字里有一种现实的情思铺陈,歌颂的形式中既有生活的运用,也有宗教崇拜的寄想。

他的词赋用一种抒情的语汇,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意境,贴近实际,而又有着抽象的精神境界,令人倍受感动和激发思考。

可以说,他的文学思想比他的作品更加深远,受到大家的喜爱。

总而言之,欧阳修的《蝶恋花》凸显了他深邃的文学思想,同时表达出对爱情真挚的热爱,无不能感动和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犹如一首优美的老歌,洋溢着爱情永恒不变的美好精神,让人深深被所感受到的神秘魅力所吸引。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主人公的愁绪。

他问道:“谁道闲情抛弃久?”意思是,谁说我已经把闲情逸致抛弃了很久?接下来,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惆怅之情依然如故。

我每天在花前饮酒,沉醉其中,甚至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益憔悴的容颜。

在这里,“病酒”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因忧愁而借酒消愁的状态,“不辞镜里朱颜瘦”则表现了他对忧愁的执着和无奈。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河岸边的青草和堤岸上的柳树,你们可知道,我的新愁为何年年都有?这里的“新愁”既指春天的景色依旧,而自己的忧愁却没有减轻,也暗指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画面。

主人公独自站立在小桥上,风吹满袖,周围是平林和新月,人们已经归家,而他却还在独自承受着忧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忧愁的无奈。

词中的“闲情”并非真的闲适之情,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和烦闷。

欧阳修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例如,上阕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花和酒的意象来烘托主人公的忧愁;下阕中的“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青芜和堤柳以人的情感,使它们成为主人公忧愁的象征。

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对仗、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整首词更加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

欧阳修的《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

它通过对闲情、忧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欧阳修《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译文及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欧阳修《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译文】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

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

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

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注释】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②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③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④鸂鶒(xī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⑤棹:船桨。

归棹:归船。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写的是她的相思离愁。

或为作者观有所感。

时作者欧阳修景祐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

【赏析】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

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

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云:宋时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

这里词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饰的一部分,便把她们的绰约丰姿、婀娜舞态勾勒出来,笔法至为简练。

“暗露双金钏”一句写得更好,富有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

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露,闪闪烁烁,便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显露出来,即毫无意味了。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注释】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乱红:凌乱的落花。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写女子闺怨的词,创作时间难以考证,就是作者是谁也难以确定。

此词在欧阳修的《六一词》和冯延巳的《阳春集》里都有收录,词牌名分别为“蝶恋花”和“鹊踏枝”。

李清照认为是欧阳修所作,她的《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时则是作为冯延巳的作品。

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就像这首词,就很难分辨。

【赏析】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蝶恋花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蝶恋花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蝶恋花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蝶恋花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蝶恋花宋代欧阳修翠苑红芳晴满目。

绮席流莺,上下长相逐。

紫陌闲随金坜辘。

马蹄踏遍春郊绿。

一觉年华春梦促。

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

烟雨满楼山断续。

人闲倚遍阑干曲。

译文新绿的林园,雨后红花芳香光照眼。

绮丽华贵的酒筵.流莺飞上飞下追欢,大路上闲闲地紧随香车轮转,马蹄得意将春郊芳草踏遍。

唉,金色的年华似春梦般短,悠悠往事逝如烟,茫茫无觅百遍寻思无限。

烟雨朦胧小楼掩,青山断续时隐现。

闲愁人哪,曲曲栏杆都倚遍。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翠苑:种满绿树的园林。

红芳:花草。

绮(qǐ)席:华美的筵席。

流莺:翻飞的黄莺。

紫陌:东西方向的路为陌,用紫色土铺成的路故称作紫陌。

这里用来泛指都市郊外的大路。

金坜辘:用金属镶嵌的.车。

枥辘:车行走的声音,代指车。

金:用金属装饰的华美之车。

一觉年华:如梦般的岁月。

寻思(xín sī):思虑。

人闲倚遍阑干曲:是“闲人遍倚曲阑干”的倒装,谓闲来无事,将屈曲的栏杆都倚遍了。

创作背景此词感怀伤春,当是中年后的作品。

从词的结构分析,这首词很有可能作于作者任滁州知州期间,是在回忆十年前在洛阳时快乐无忧的日子。

赏析上片首先描绘的是一片大好春光。

阳光普照下,触目所及处,园林草木青翠,红花满地。

啼声清脆的流莺在人们春游时布置的华丽筵席周围飞来飞去。

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中,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出场了。

他悠闲地跟随着那些华美的车子,他骑着马儿,尽兴游遍京城郊外大好春光。

这位意气丰发的游春少年形象,有可能是天圣九年(1030)进士及第后的词人的写照。

下片中涉及的季节仍然是春天,但与上片好景致、好心情不一样,写的是迟暮之人年华如梦、世事沧桑之感。

他一觉醒来后,感受到的是年华有如春梦一般的短促,而且此时,悠悠往事、千般思绪一齐涌上心头。

词人把往事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而以“烟雨满楼山断续”,即主人公此时内心种种愁思外化而形成的景致进一步展现他心情的沉郁。

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译文及赏析

《·尝爱西湖春色早》宋代:欧阳修尝爱西湖春色早。

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余花谋一笑。

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译文我曾爱西湖的春天来得早。

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头笑。

转瞬春光过去了,如今是绿叶成荫红花少。

剩下的花儿还妖娆,抓住时机看个饱。

何况有美女笙歌供一笑。

只可惜老来的风情不及从前好,听你开怀畅饮人醉倒。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注释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本名《鹊踏枝》。

晏殊词改今名。

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尝爱:曾经爱。

尝:曾经。

西湖:此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

腊雪:冬雪。

方销:刚刚融化尽。

绿暗红英少:谓红花大多已经凋败,所剩无几,满眼所见都是绿叶。

红英:红花。

谋:图谋,营求。

艳态:美艳的姿态,指酒席上的歌妓。

剩把芳尊倒:只管将酒杯斟满。

剩把:只管把。

芳樽:精致的酒器。

亦借指美酒。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赏析全词乐景入笔,词情由乐而哀,变而为旷达,转而为无奈,将迟暮之人赏春时的复杂心情表现得细致人微,形象生动。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创作背景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及赏析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及赏析《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译文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

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

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

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注释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②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③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④鸂鶒(xī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⑤棹:船桨。

归棹:归船。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创作背景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写的是她的相思离愁。

或为作者观有所感。

时作者欧阳修景祐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赏析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

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

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云:宋时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赏析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赏析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赏析翻译蝶恋花-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枊,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①闲情:闲散之情。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②病酒:饮酒沉醉如病,醉酒。

③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④青芜:丛生青草。

【译文】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赏析】这首词写恋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以独特的的笔法写尽了一个“愁”字。

前半片写年轻人的春愁。

愁因春起,赏花有愁,举杯有愁,对镜也有愁,家里处处都是愁。

表现了在情感方面欲抛不能的一种盘旋郁结的痛苦。

抒写主人公想要挣扎出来却不可能。

以下各句所写均由此生发而出,故此句有笼罩全篇之效。

接下写春来闲愁依旧,宁可瘦也要饮酒来打发闲愁。

词的后半片仍在写愁,不过是从家里扩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绿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独立小桥还在品味首愁。

下片前后均是景语,中间两句是情语,使前后之景均为情增添色彩。

见到青草绿柳,又增新愁,故独立小桥望月,任凭春风吹拂。

全词通过写情感交织的愁闷,徘徊在心,从而产生一种对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变迁的感叹。

这首词另一说为冯延巳所写,但大部分资料都解释为欧阳修所写。

冯延巳(903--960),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南唐词人。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日日”原本作“旧日”,“桥”原本作“楼”。

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通用6篇)

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通用6篇)

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通用6篇)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通用6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蝶恋花》的译文与赏析篇1一、原文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宋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三、赏析词上阕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起句,点明女主人所处环境“庭院”,而三个“深”字的叠字运用更形象地描绘出女主人所处环境之“深幽”。

这三个字不仅写出“庭院”之幽深更写出了女主人内心的幽深孤寂。

词人紧接又用“杨柳”、“堆烟”、“帘幕”这些意象将女主人内心之凄之怨刻画的淋漓尽致。

其中“堆”字尽道杨柳之密,烟雾之浓。

试想女主人在庭院独上高楼放眼遥望茂密的杨柳萦绕着浓浓的雾霭仿似一幅水墨画。

奈何如此美景却寻不见丈夫的踪迹,眼前景物狠心地阻隔了她的视线,内心无端升起无限悲凉来。

虚数“无重数”与“几许”相呼应,暗示阻隔视线的岂止是“杨柳”、“堆烟”、“帘幕”那么简单。

女主人因何望夫?丈夫到哪里去了呢?既不当兵也不从商而是“玉勒雕鞍游冶处”。

丈夫在外风流快活而自己却只能独上高楼凝眉空望,叹息楼台之高让自己看不见章台路。

后两句点名女主人内心凄婉、空怨的原因。

女主人明知丈夫在外风花雪夜,但内心还是怀有期盼,哪怕只看见丈夫离去的背影也好,奈何这点要求也能以满足,只得独自忍受着深院的冷漠寂寥。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翻译《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

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蝶恋花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蝶恋花》原文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的寻欢作乐的地方,他们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章台路。

春天将过去,下了狂风大作的三月雨,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往春意。

泪眼汪汪问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花儿默默不语,只有纷乱的落花,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蝶恋花》赏析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此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

“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

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两句一直为后人激赏。

“花不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

“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

“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②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③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⑤【注释】①几许:多少。

②杨柳堆烟:谓层层雾气笼罩着杨柳。

无重数:即无数重。

③玉勒雕鞍:代指华丽的车马。

玉勒,镶有玉饰的马笼头,雕鞍,雕有花饰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馆。

章台:本是汉代长安城西南街,因唐代许尧佐《章台柳传》以章台为背景写妓女柳氏故事,后人遂用作游冶之地的代称。

④雨横(heng):雨势很猛。

⑤乱红:指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到底深多少?丛丛杨柳笼烟雾,帘幕重重没法数。

金车玉马停在游乐处,独处高楼凝神望,怎么也,看不见那章台路。

风狂雨骤,三月将了,黄昏时悄悄地把门掩上,无计把春留住。

眼含清泪问花儿,花儿缄默不言语,纷纷飞过秋千去。

【集评】宋·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

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

”(《临江仙》词序)清·毛先舒:“词家境欲层深,语欲浑成。

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

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

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

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

不但不语,且又乱落。

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

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出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清·张惠言:“‘庭院深深’,闺中既以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悟也。

章台游冶,小人之径。

‘雨横风狂’,政令暴急也。

‘乱红飞过’,斥逐者非一人而已。

殆为韩、范作乎?”(《词选》)近代·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⑸游冶处:指歌楼。

⑹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⑺乱红:凌乱的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一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朝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这首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这首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这首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一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欧阳修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