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诗词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释: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联系全词及写作背景,你从“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中读到哪些隐含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解析]①园林富丽,春色迷人,但“似此”二字却流露出这好风景已与自己无关的感受。

因为词人遭遇贬谪外放,虽然重回汴京,又到旧时园林,但已物是人非,词人临老,妻子过世,再无欣赏“好风景"的心情了。

②“流落归来”看似轻轻一笔,却内涵丰富,概括了词人七年的迁谪生涯,包蕴无穷的辛酸。

(2)把上下阕对照读,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

[解析]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上阕的乐景反衬下阕的哀情;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无数,赏心悦目,令人留连;但词人对之只是“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境况凄凉孤寂,苍茫暮色与垂老之人,令人悲徊不已。

情景之间形成强烈反衬。

(或“写景设色愈是富丽,就愈反衬出词人心情的黯淡凄凉”)其他答案:象征手法(或比喻手法)。

首句写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象征(比喻)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天晴虽可喜,但夕阳黄昏义可悲,这又比喻了被贬之人被召固然可喜,但人生已垂暮又可悲的现实。

[诗词简析]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

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

”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

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

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

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二句更需玩味。

《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篇一: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王士祯啼碎春花莺燕语。

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

欲乞放晴春不许,黄昏更下廉纤雨①。

春去应知郎去处。

好属②春光,共向郎边去。

毕竟③春归人独住,淡烟芳草千重路。

注释①廉纤雨:连绵细雨。

②属:通“嘱”,嘱托。

③毕竟:最终,终归。

(1)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啼碎春花莺燕语”中“碎”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

(5分)答:参考答案:12.(1)答:“碎”字,写春花被莺燕的啼鸣揉碎,貌似责备莺燕,实则描写出春景已残、春花凋零的凄凉之景,衬托出闺妇因离愁别绪而痛楚心碎的情感。

【答题要点:指代义、情感义、修辞义;花碎→心碎,如能答出用了夸张更好】(2)答:①拟人手法。

作者把春光拟人化,乞求它放晴而未许,又说春光知道郎君的去处,嘱咐春光,要与它一起去寻郎,在对春光的埋怨和托付中,表达了深切的闺妇思郎之情。

②衬托(或情景交融)手法。

词中描写了春残花谢、黄昏细雨、烟霾漠漠、芳草阻路的情景,以哀景写哀情,景中含情,衬托出孤寂伤感、愁情难遣的深情来。

篇二: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沈谦在《填词杂说》里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伤春暮、怀人。

“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意对即可)篇三: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开头一句是写景,特别是对“青杏”的描写,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因为“残红”而生的伤感之情。

B.词上阕描写了一组初春景象,虽有些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词人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也是词人此时心境的写照。

C.词中“墙里”、“墙外”分别重复,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D.词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心生惆怅。

作者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的心绪。

E.综观全词,词人表达了一种欲奋发有为而不得的伤感之情,这也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

2.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

(6分)参考答案1.B、E.(B给2分、E给3分,多选给0分)解析:B项“初春景象”错误,应是暮春景象,E项“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分析错误,应是意境朦胧,语言含蓄婉转。

2.“褪”字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

(2分)点明时间在暮春(2分),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2分)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古代诗歌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贵州高考模拟)

古代诗歌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贵州高考模拟)

2022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满满滩头风浪晚。

露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三句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明净的秋水畔,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

B.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采莲女绰约的风姿和婀娜的身影。

C.下片开头三句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暮色苍茫中,采莲女寻找伙伴,神色焦急。

D.“隐隐歌声归棹远”写采莲女没有找到伙伴,便唱着采莲曲归去,留下一湖歌声。

15.“照影摘花花似面”一句极富画面感,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直截了当地指出“师”的作用。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回顾了蜀道艰难的开凿过程。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景雄奇壮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滔滔的江流,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4.D15.“照影摘花花似面”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

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少女采莲的场景富有画面感。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写采莲女没有找到伙伴”错误。

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照影摘花花似面”,意思是:采莲女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

此句富有层次感,动作性很强:美丽的少女先是临水照影,然后伸手采莲,最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

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蝶恋花①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

(2分)②借用汉代杨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2分)(4分。

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赏析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词中表现了对抗金前线戎马生活的怀念,和对抗敌重任无人可以托付的感叹。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qióng 蟋蟀]在夜间鸣叫。

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sì]”,旅途的愁绪。

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

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黯[àn]”是暗淡的意思。

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

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

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

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

“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

“盘”是回旋的意思。

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

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

蝶恋花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

(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2分)(4分。

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注释译文: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

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

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

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黯[àn]”是暗淡的意思。

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

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

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

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

“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

“盘”是回旋的意思。

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

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

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蝶恋花福州横山阁李弥逊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

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

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李弥逊(1089-1153),连江(今属福建)人。

曾任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一系列地方官。

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

此词是作者归隐后览横山阁有感抒怀。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2.此词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

(6分)参考答案1.词人由远及进,动静结合,(2分)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

(1分)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整个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2分)2.词人直抒胸臆,(2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2分)阅读练习二:(1)简要分析缕字的妙处。

(2分)(2)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4分)(3)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江水的.蜿蜒。

(2)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2分)词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1分)描绘出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1分)(3)词人直抒胸臆,(1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2分)【注释】江:指闽江。

南台:山名,福州城南,下临闽江,又称钓台山。

榕叶:榕树叶。

福州多榕树,又榕城一称。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鱼捉虾,又叫鹭鸶。

疏帘:窗帘。

天尺五:离天五尺,形容乌石山的楼台高拔摩天。

实际的乌石山海高度仅86米。

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
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
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睡起夕阳迷醉眼”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愁情。

B. “瘦觉玉肌罗带缓”是通过写人瘦衣宽表现主人公深受思念之情的折磨。

C.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正值早春,亮丽的景物,消减了主人公内心的烦躁不安。

D. 末二句是说,望眼欲穿也收不到来信,其实即使有信也不行,因为见信不如见面。

15. 本词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6分)
14.C 试题分析:并没有消减主人公的烦躁不安。

15. 景色:冬雪有了融化的迹象,而梅花开始绽放。

梅花和
白雪互相映衬,喜鹊绕着花朵飞来飞去。

(2分)这首词抓住了梅、雪、喜鹊这三个意象,描绘了一幅色彩洁净而又美丽的冬末春初景象。

(1分)
作用: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下文主人公睡醒之后的愁绪。

(2分)。

《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
左锡璇
三月过西窗凉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

一院湿烟飞不起,临风咽尽相思味。

珠楯玉栏闲徙倚,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

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把银筝理。

【注】左锡璇:字芙江,阳湖人,清代女词人。

灯花:蜡烛或者油灯中,灯芯烧过后,灰烬仍旧在灯芯上,红热状态下的灰烬在火焰中如同花朵。

古以灯花为古兆;寓征人将归之意。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首句从夜景写起,月光清凉如水,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不免令人触景生情。

B.第三句点明时令,秋虫鸣叫之声反衬了夜之幽静,远在天涯之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C.第四句中的“湿”“飞不起”写出了烟雾的浓重,借此烘托出主人公深深的相思之情。

D.下片“珠楯玉栏闲徙倚”点明了人物行迹,一个“闲”字,写出了主人公的百无聊赖。

15.简要赏析“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把银筝理”两句。

(6分)
答案:
14.(3分)B(“思乡之情”理解错误,应为“思念远行天涯之人”。


15.(6分)“卜得灯花私自喜”运用心理描写,主人公看到灯花吉兆,想到远人将归,不禁喜从中来。

(3分)“无言悄把银筝理”运用动作描写,主人公不知不觉(或:下意识)地拨弄平日无心理睬的银筝,将内心对天涯之人的思念盼归之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3分)
(答细节描写亦可,结合诗句分别翻译赏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蝶恋花》宋词阅读附答案及赏析

《蝶恋花》宋词阅读附答案及赏析

《蝶恋花》宋词阅读附答案及赏析《蝶恋花》宋词阅读附答案及赏析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可以是闺怨,也可以有所寄寓,自圆其说即可。

2、过片三句婉曲幽深,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三月暮点明季节,风雨点明气候,黄昏点明时刻,三层渲染,流露出无法挽留春天的感伤。

3、清人毛先舒评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

试作简要分析这两句话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层次。

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

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

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

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

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第三层是花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自然生成,逐次展开,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杨华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本词颇有意境,请从深、堆二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2分)(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2分)参考答案:7.(1)B(2)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

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①辛弃疾洗尽机心随法喜②。

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

谁与先生宽发齿③?醉时惟有歌而已。

岁月何须溪上记。

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

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注]①词写于淳熙九年冬,当时作者被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中,闲居度日。

②法喜,佛语法喜,谓见法生欢喜。

③宽发齿,宽延齿落发白之期,亦即延年益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机心”指机谋之心。

首句言洗尽机谋之心,人就能随佛法向善,诸事欢喜。

B.二、三句承接首句,说秋思如春意一般,亦为赏心悦目之事,可助樽前之乐。

C.“谁与……”二句词人以反问的方式表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自己发白齿落的忧虑。

D.下片“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两句,词人以陶渊明自比,以陶渊明为榜样。

2.本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自己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沉醉于那微风不动的优美田园风光中,安心过平静的生活。

②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写词人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表达其洗尽机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以反问的方式”错,这里是设问。

“谁与”二句写醉歌可以延年益寿。

词人以设问的方式,说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发白齿落的忧患。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卧”二句写躺在石龙上酣睡,别人叫都叫不醒。

周围一点风都没有,似乎老天也喝醉了。

这谁也不能叫醒的石龙不正是诗人的化身?他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其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恰似陶渊明来归隐。

他以陶渊明为榜样,以淡泊高雅的情怀,对待落职闲居。

其志在高山流水之心事,言其落职之后,将高卧不起,波澜不惊,安心地过寂寞的生活。

“微风不动天如醉”七字,写的虽是山中寂静如醉如寐一般的景色,却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洗尽机心”,淡薄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篇一」蝶恋花王诜①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王诜,北宋著名画家。

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

(2分)(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与词人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多么相似啊。

但夕阳黄昏,词人也年华老去。

(2分)(2)上片运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描绘雨后初晴,富丽迷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春色,(1分),反衬下片词人因被贬流落多年,如今归来,物是人非,年华老去,内心孤独、凄苦和悲哀的感情(2分)。

二:(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2)词的下片写到作者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案(1)词的上片描绘了园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池塘处杨柳袅袅、嫩荷无数之景,可见此园林之富丽,春意之盎然,给人一种景色怡人的感觉。

(2)下片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作者带来了无尽辛酸,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更让作者倍感凄清孤寂。

从全词看,作者运用的是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

[赏析]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

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

蝶恋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

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
蝶恋花
老。

?闻莺有感段克己① 鹈鴂一声春色晓。

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

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 道。

【注】①段克
己,。

词作多写子金亡后,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者。

②鹈鴂:即杜鹃,鸣于 春晓,有
“杜鹃啼血”的说法。

③桧:柏树的一种,即圆柏。

&词的上片借景抒情,结合巧妙,请简要分析。

(5分)
9•“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
全词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案】
&杜聃在春晓鸣叫,略含一种伤春悄绪.(1分》阳光明媚,绿草花木充 满生机,蝴媒翩翩起舞,但花下笙歌一曲未完,流莺便声声催着春天离去。


2 分)春光易逝,传达出对春光的留恋,寄托词人对故国的怀念。

( 2分) 9.这一句运用象征的手法,以老桧耐霜自励岁寒之节.农现了作者坚贞不 二的高尚悄操(3分)词的上片以暮春景物起兴,寓情于景,表达暮春时节,自 身年华易逝的无尽伤感.而结尾两句使得词中的情感不至于流于感伤. 且有一种 向上之意,提升全词格调。

〈3分) 早是残红枝上少。

金末元初词人。

金亡,避乱龙门山中,时人赞为“儒林标
榜”。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蝶恋花》(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蝶恋花》(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蝶恋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送祐之弟辛弃疾衰草斜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衰草、斜阳、孤鸿,三个意象萧瑟颓败,渲染了送别时的悲凉心情。

B.因“几许凄凉”才“须痛饮”,唯有如此,才能忘记你我兄弟离别之苦。

C.依据“江头”这一意象分析,本词的主旨应该与白氏《琵琶行》十分接近。

D.离愁很容易消除,但是被其他的忧愁或怨恨引起,使离别之愁更显忧愁。

2.结合词的具体内容分析下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①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②。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③,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②樱桃过:是指樱桃花期已过。

③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此处意思是像《楚辞·招魂》。

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簌簌无风花自堕”,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B.“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柳老”即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二者都为送别渲染了气氛。

C.“落日有情还照坐”一句融情于景,赋予落日人的情感,含蓄地写词人劝慰友人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D.下阕第一句写词人跟着友人乘坐的船,直到路的尽头,这一处描写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4.下阕最后两句是怎样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蝶恋花》阅读题答案

《蝶恋花》阅读题答案

《蝶恋花》阅读题答案
《蝶恋花》阅读题答案
蝶恋花
鄱江舟夜,有怀余干诸士,兼寄熊东采甫①。

[元]卢挚
越水含秋光似镜。

泛我扁舟,照我纶巾影。

野鹤闲云知此兴,无人说与沙鸥省。

回首天涯江路永。

远树孤村,数点青山暝。

梦过煮茶岩下听,石泉呜咽松风冷。

[注]①元成宗大德平年,卢挚由集贤学士大中大夫调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即贬谪南方,此词写于他被贬之后。

8.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
9.梦过煮茶岩下听,石泉呜咽松风冷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8.(4分)看似惬意悠然,却暗含悲凉孤独。

(2分)诗人泛舟水上,人影相照,如同闲云野鹤,确有几分悠闲适意。

然而,水含秋意,兴发萧瑟悲凉之感;诗人贬谪中独自泛舟,失意苦闷却无人可与诉说,足见孤独。

(2分)
9.(4分)梦中与朋友煮茶共饮是虚景,醒来在岩下听见的'石泉呜咽、松间冷风吹过是实景。

(2分)梦里梦外发出的声响极为相似,然而梦里欢乐愉悦,梦外凄凉孤单,对比鲜明,虚实相生,更显诗人迁谪之意和思友之情。

(2分)。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注]。

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横波、秋一寸:皆指眼目。

(1)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请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与黄昏近”。

(3分)
参考答案:
(1)(4分)词的上片重在伤春,以“飞絮落花”等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

(2分)下片重在怀人,以“蝶去莺飞”抒孤独之感,“望断”极写倚楼盼望来信而终归失望之情。

(2分)
(2)(3分)借景抒情。

(1分)眼见日光西斜,黄昏将至,满腹的愁绪至夜深人静之时愈将深重。

此句以景结情,委婉抒写了因伤春、怀人而生发的绵绵愁恨。

(2分)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欧阳修《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阅读训练及答案

欧阳修《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欧阳修
海燕双来归画栋。

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

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

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

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风而“花影频移动”以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生动而又含蓄。

B.“腾腾”乃悠闲慵懒之状,这与头发堆于枕边、被子未叠的情形相吻合。

C.词的末句表明主人公直到太阳西斜还在春睡,“惊”显其蓦然醒来之态。

D.本词写景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有很强的立体感。

16.这首词是怎样表达主人公的孤寂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3分)D错在“虚实结合”。

本词写景只有实没有虚
16.①对比。

物与人的对比,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

或昔今对比,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

②描写主人公的状态。

主人公因为孤寂,半醉腾腾,十分慵懒。

③借景抒惜。

写帘影无风、花影移动等,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

④虚实结合。

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寂。

⑤借事抒情。

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

(每点2分,共6分。

答出三点且意思对即可。

)。

薛昭蕴《浣溪沙》欧阳修《蝶恋花》阅读训练及答案

薛昭蕴《浣溪沙》欧阳修《蝶恋花》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唐·薛昭蕴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渚风江草又清香。

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蝶恋花宋·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薛词写了一位漂亮的淘金女,她头上戴着“步摇”首饰,走起路来随步飘荡,身上还饰有鸣声叮当的玉佩。

B.薛词中的淘金女带着愁恨注视着斜阳,因为她所爱的“刘郎”未来。

这首词写出了一些相思怀念的情感。

C.欧词中,“窄袖轻罗”写越女穿着轻盈飘逸的丝织品制成的窄袖上衣,凸显了她的轻盈窈窕、精美纤巧。

D.欧词中,“芳心只共丝争乱”中的“丝”一语双关,越女“照影摘花”,莲花茎断“丝连”,“丝连”使她烦恼。

16.叶嘉莹认为薛词中的越女炫耀和浅薄,而欧词中的越女蕴藉和深沉。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步摇云鬓佩鸣珰”与“暗露双金钏”两句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15. D “‘丝连’使她烦恼”理解错误,结合诗句内容来看,越女欲摘花,摘后又觉“花似面”,一时不知是该摘还是不该摘。

“丝争乱”可以指她此时的矛盾心理,也可以指她纷纭的思绪,并不是使她烦恼。

16.同意。

(2分)薛词中的淘金女在淘金劳作之时,仍佩戴着步摇和玉佩,显得招摇,故而炫耀和浅薄。

(2分)欧词中的采莲女佩戴着“双金钏”,只在采莲过程中偶然透过窄袖“暗露”出来,显得含蓄,故而蕴藉和深沉。

(2分)不同意。

(2分)薛词中的越女做的是淘金的粗活,步摇飘荡、玉佩叮当恰恰说明她劳作时的情状,展现出的是美好的劳动者形象,并不是炫耀和浅薄。

(1分)欧词中的越女采莲穿的是窄袖,故而“双金钏”时隐时现,并不意味着越女的蕴藉和深沉。

(1分)无论是淘金女,还是采莲女,展现出的都是劳动女子劳作时的形象,并没有浅薄和深沉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蝶恋花》诗词阅读答案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玉勒:美玉镶的带嚼子的马笼头。

雕鞍:雕绘花饰的马鞍。

玉勒雕鞍,代指华贵的车马。

游冶:指留连妓馆,狎艳游乐。

章台路:原指汉代长安城西南街,代称游冶之地。

1)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答案: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景象,把这个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气氛渲染得特别浓重。

(2分,两个角度各1分。

)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作具体赏析。

(5分)
答案:开篇写“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表现女主人公独处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邃环境中身心的压抑与禁锢。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

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现实,从而真切地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

(5分,从两处分析,各2分,语言表达1分。

)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