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指导教案教学文案
初中阅读名著指导教案
![初中阅读名著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a258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6.png)
初中阅读名著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
2.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及作品的相关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
2. 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包括对旧社会的批判、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等。
3. 人物形象:剖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子、虎妞、刘四等,分析其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
4. 艺术特色:鉴赏作品的语言、情节、结构等艺术特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5. 社会意义: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包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对人性的探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名著。
2. 简要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骆驼祥子》,提出阅读要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剖析作品。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 指导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刘四等,理解其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
4. 鉴赏作品的语言、情节、结构等艺术特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互相启发、借鉴。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点评、指导。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撰写一篇关于《骆驼祥子》的读后感。
2. 选择作品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详细分析,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阅读习惯是否得到培养。
2. 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是否有所理解,分析是否到位。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12d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信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名著的基本信息介绍2. 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3. 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名著,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名著基本信息介绍(10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包括作者、背景、人物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致阅读、做笔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实践阅读方法。
四、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坚强、信念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
2. 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基本信息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情况。
3. 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并对下一次课程进行预设。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名著阅读教案
![名著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7d84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c.png)
名著阅读教案名著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名著,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和作者的思想意图。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红楼梦》三、教学过程:1.导入:分析名著的重要性和影响。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人格。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智慧,获得自己思考的能力。
因此,名著阅读是很有意义的。
2.导入: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内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对贾府的兴衰历程和众多人物的命运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并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世间的真理。
3.阅读:根据教学进度,布置阅读任务。
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
可以分为多个单元进行阅读,每个单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作品,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背景的描绘等。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
5.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人物分析、故事情节的总结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思考和表达。
6.评价: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打分、评语等形式,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教学辅助:1.课堂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笔、教案等。
2.教学材料:《红楼梦》的简化版阅读材料、学生笔记本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对《红楼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
《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
![《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64fe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f.png)
《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名著,提供阅读指导和相关资源,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名著选择和推荐:介绍几部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并解释其文学价值和影响。
2. 阅读指导:提供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如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分析角色关系、理解主题等。
3. 阅读材料: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节选和摘录,以及相关的解析和注释,以便加深理解和分析。
4. 互动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就阅读内容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和与他人交流。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学生将能够:- 掌握经典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理解经典名著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和意义,吸引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名著选择和推荐:简要介绍几部经典名著的背景和主要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阅读指导:通过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经典名著。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促进彼此交流和思考。
5. 阅读材料:分发适合学生阅读的节选和摘录,并提供相关解析和注释帮助他们理解。
6. 互动讨论:组织全班或小组互动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提问问题和分享感想。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经典名著。
教学评估1. 参与度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提问回答:评估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阅读反馈:收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馈和理解程度,以评估他们的阅读能力。
资源需求- 经典名著的书籍和电子版资源;- 阅读指导和解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问题;- 阅读材料的摘录和解析材料;-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方法。
名著阅读教案
![名著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97f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png)
名著阅读教案一、引言名著阅读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等。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进行名著阅读,并给出一些指导建议。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教学准备1. 名著文本。
2. 阅读指导材料。
3. 学生笔记本和阅读工具。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 名著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2. 预习环节在开始阅读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名著。
3. 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
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重要情节、代表性人物以及其中的隐含意义。
通过提供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4. 理解和总结阅读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相关的理解和总结。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5.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名著后,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学习。
可以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报告。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口头表达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可以评价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书面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可以评价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整理和归纳。
2. 推荐学生进行名著赏析和批评写作。
八、教学心得名著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指导,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名著中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入理解文化和思想。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详细名著阅读教案
![初中详细名著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025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5.png)
初中详细名著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4.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特点。
2.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北京方言和口语化语言的理解。
2. 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预习《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作品的基本认识和感受。
二、作品情节梳理(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品的主要情节,总结故事大纲。
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有趣或感人的片段,并进行讨论。
三、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如诚实、勤劳、善良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其他主要人物的认识,如虎妞、刘四、小福子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和冲突中深入剖析人物性格。
四、作品主题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出发,思考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剥削、道德沦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次阅读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和品德素养。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名著进行阅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骆驼祥子》的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名著导读 小学教案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名著导读 小学教案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964a05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2.png)
名著导读小学教案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经典名著。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内容1.介绍经典名著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名著。
2.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名著,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
3.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包括泛读、精读、跳读等方法。
4.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经典名著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经典名著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习新课:首先介绍经典名著的特点和价值,然后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名著,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
接着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包括泛读、精读、跳读等方法。
最后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或者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
4.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
四、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3.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初中名著阅读课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1db8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c.png)
初中名著阅读课教案篇一:《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1)《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小说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感悟到小主人公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经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最近我们读了《简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多少。
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介绍夏洛蒂.勃朗特。
二、作者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父亲是个穷牧师。
全靠他们一位小有资产的姨妈资助他们上学,并留给他们财产。
后来三姐妹利用这笔财产的一部分自费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诗歌合集。
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写一些奇特的故事。
基于父母遗传的天分和他们后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长写作,1847年,他们都发表了小说,夏洛蒂用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了《简.爱》。
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
《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实际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热爱写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写一些关于伯爵的小说,可惜日后都丢失了。
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
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
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
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爱》故事简介:简爱父母早亡寄居在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来到桑恩费尔德,当男主人公罗彻司特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d32bebcc22bcd126ff0c98.png)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一段的文字,2.要求学生能复述自己所喜爱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及故事;【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让自己与大师完成心与心的交流,从中有所感悟、收获。
当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二、教学步骤(一)阅读方法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初步对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大致内容做初步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整体把握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精读,从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顺序及从中感悟到得人生哲理等等。
3.做点读书笔记。
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写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
(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一段《水浒传》中的文字——《智取生辰纲》选段1.《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请欣赏《智取生辰纲》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3.学生复述《水浒传》中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这些人物长得什么样,你还记得吗(或者使用什么样的兵器)教师引导学抓住书中的有关文字描写来回答。
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三)合作交流1.再读《智取生辰纲》,找出文中的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来2.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你看出杨志是个怎样的人?吴用是个怎样的人?老虞侯又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3.把文中你觉得优美的词、句、段下来,写点批注、心得等,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三、学以致用1.运用今天所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并做好读书笔记2.练习检测。
名著导读小学生名著阅读指导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小学生名著阅读指导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527e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e.png)
名著导读小学生名著阅读指导教案设计引言:名著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尚不成熟,因此需要有一份合适的导读教案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本文将为小学生名著阅读设计一份指导教案。
第一部分:目标与意义(200字)1. 目标:通过名著导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和思考。
2. 意义:名著是文化的瑰宝,通过名著导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价值观。
第二部分:教学策略(300字)1. 创设情景: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建立起虚拟的艺术体验空间,更好地融入到名著中。
2. 图片提示:使用精心选择的插图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提问引导:通过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深度理解。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与内容(700字)1. 按章节划分教学步骤:a) 第一章节:介绍主要人物和背景设定,培养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b) 中间章节:重点关注故事发展、人物性格转变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c) 最后章节:总结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和道德意义。
2. 教学内容:a) 人物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和角色。
b) 故事情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情节,让学生把握故事的主线。
c) 辅助解读:在关键事件和难懂词句处加以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d) 提出问题:针对每章的内容,提出与情节、人物心理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e) 辅助材料:在每章节之后,提供与故事相关的诗歌、音乐或影视资源等,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与反馈(300字)1. 教学评估设计: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工具与方式:可以使用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考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案
![中考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53b6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e.png)
中考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帮助学生掌握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4. 训练学生运用名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1. 名著阅读指导:如何选择名著、如何高效阅读名著、如何做笔记等。
2. 名著内容解析:重点分析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3. 名著鉴赏技巧:如何分析人物性格、如何理解句子含义、如何把握文学手法等。
4. 名著题目训练:历年中考名著题目分析与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名著、如何高效阅读、如何做笔记等技巧。
3. 分析名著内容:以一部具体的名著为例,解析其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4. 鉴赏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句子含义、把握文学手法等。
5. 题目训练:结合历年中考题目,进行名著知识的训练与实战演练。
6. 总结与拓展:总结名著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广泛阅读名著,提升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名著知识的掌握:通过测试、竞赛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作文、演讲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名著书籍:提供经典名著书籍,供学生阅读与参考。
2. 名著解析资料:整理的名著内容解析、鉴赏技巧等资料。
3. 历年中考题目:收集历年中考名著题目,用于训练与实战演练。
六、教学时间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一个学期,共15周,每周1课时。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名著原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名著原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7de3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2.png)
一、课题《<名著名称>名著原著导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名著名称>》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包括快速浏览、归纳总结、深入分析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名著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
- 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名著名称>》的核心主题和人物形象。
- 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意图。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相关文献资料。
- 提前阅读《<名著名称>》,熟悉作品内容。
2. 学生准备:- 预读《<名著名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 收集与《<名著名称>》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称>》的兴趣。
- 简要介绍《<名著名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名著名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深入分析:- 以作品中的某个片段或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拓展延伸:- 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社会意义。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名著名称>》相关的文学作品。
5. 总结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e3fa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0.png)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名著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2. 掌握基本的名著阅读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能力;4.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名著的定义和特点;2. 名著的分类和代表作品介绍;3. 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4. 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流程1. 名著的定义和特点(2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名著的定义和特点,如具有代表性、文化内涵丰富、情节曲折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2. 名著的分类和代表作品介绍(30分钟)教师根据名著的类型和时代背景,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名著及其代表作品。
通过放映名著片段和经典场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3. 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40分钟)(1)深入浅出地介绍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结构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情节解读等。
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如何全面、系统地阅读名著。
(2)设立小组活动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本名著进行详细阅读,并总结出适用于名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展示和讨论。
4. 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4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案例,重点讲解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案例的改进。
(2)学生自行组织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名著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和评价。
5. 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后完成名著阅读报告,包括书籍名称、作者、主要内容、感受等,并提交给教师评阅。
2. 教师对学生的小组活动和展示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创意性。
五、教学资源1. 名著阅读教学案例和相关资料;2. 名著片段和经典场景的视频和音频资源;3. 名著阅读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籍。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5386f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4.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二、教学对象初中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重点1. 名著的基本情况2. 名著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 名著的艺术特色五、教学难点1. 名著的阅读理解2. 名著的艺术鉴赏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名著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阅读名著,做好笔记,分享阅读心得。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要学习的名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著的了解。
(二)名著基本情况介绍1. 教师介绍名著的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了解名著的基本情况。
(三)名著人物和情节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性格特点、命运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著中典型情节的理解。
(四)名著艺术特色鉴赏1. 教师介绍名著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鉴赏名著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著的阅读心得。
(二)名著阅读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拓展,如查找相关资料、观看影视作品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拓展成果。
(三)名著主题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名著的主题,如人性、社会现实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探讨名著的主题。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名著的重要性和阅读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著的感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基本情况、人物和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名著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3. 学生对名著主题的探讨和感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000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e.png)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感受其命运的悲剧性。
3. 深入剖析作品所反映的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
4.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2. 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梳理4. 作品主题探讨5. 阅读方法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形象分析:(1)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特点,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最终走向堕落。
(2)虎妞:祥子的妻子,性格豪放,有点儿男性化,对祥子有着复杂的感情,最终因难产而死。
(3)刘四:祥子的雇主,是个残忍、自私的人,对祥子等进行剥削和压迫。
3. 故事情节梳理:祥子来到北京,立志成为一名拉车夫,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买了一辆自己的车。
然而,在战乱中,他的车被没收,梦想破灭。
后来,他娶了虎妞,生活稍有好转,但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再次陷入困境。
最后,祥子卖掉了车,沉迷于赌博和嫖娼,彻底堕落。
4. 作品主题探讨:《骆驼祥子》揭示了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5. 阅读方法指导:(1)了解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关注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3)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描写、对话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学生能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学生能运用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
五、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名著原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名著原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e69d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名著的作者、背景、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
- 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情节结构。
- 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原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跳读等。
-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享阅读心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情节结构。
- 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
2. 阅读指导:- 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 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心得。
-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
- 主题思想探讨: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
- 艺术特色赏析:赏析作品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
4. 成果展示:-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可以是口头表达、书面作文、绘画、表演等形式。
-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
5.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名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名著原著及相关资料。
-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 教学评价表。
2. 学生准备:- 名著原著。
- 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内容?-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2. 学生反思:- 阅读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情节结构? - 是否理解了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是否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部名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三部名著导读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c89d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撰写读后感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三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
3. 名著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名著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2. 感悟名著中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
四、教学时间共6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 导入:介绍三部名著的作者、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述:简要介绍三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三国演义1. 小组讨论:探讨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名著中的角色,模拟经典场景,加深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
3. 撰写读后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启示。
第三课时:红楼梦1. 小组讨论: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名著中的角色,模拟经典场景,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撰写读后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从《红楼梦》中获得的启示。
第四课时:西游记1. 小组讨论:探讨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名著中的角色,模拟经典场景,感受人物的勇敢和智慧。
3. 撰写读后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从《西游记》中获得的启示。
第五课时:名著中的经典故事1. 课堂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名著故事,并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2. 名言警句:让学生摘录名著中的经典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第六课时: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三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总结名著中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小学名著领读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名著领读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c940e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
-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名著中美好品质的认同和向往。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
- 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和情节。
2. 难点:- 名著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 学生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解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活动形式:图片展示、音乐导入、故事导入等。
2. 内容:通过图片、音乐或故事,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名著简介1. 活动形式:讲解、讨论、问答等。
2. 内容:- 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
-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名著的基本框架。
(三)阅读指导1. 活动形式:朗读、默读、讨论等。
2. 内容:-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名著,注意语气、语调、节奏等。
- 引导学生进行默读,深入理解名著内容。
- 组织学生讨论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和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四)人物分析1.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 内容:- 分析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探讨其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五)主题探讨1.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辩论等。
2. 内容:- 探讨名著中的主题思想,如友谊、爱情、成长、正义等。
- 引导学生思考名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六)总结与拓展1. 活动形式:分享、总结、作业布置等。
2. 内容:-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重点。
- 布置作业,如阅读名著片段、撰写读书笔记等。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小组讨论等。
2. 评价内容:-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 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认同感。
五、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ac89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7.png)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教材分析:重点:重读名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四大古典名著就像四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闪耀着它们的独特的光芒。
2、本学期我们的名著必读书是《水浒传》,金圣叹说“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可见人们对《水浒》评价之高。
3、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听完说说你听后的感觉(《好汉歌》)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见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想到了哪些人物?(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还是行侠仗义的鲁智深?)4、《水浒传》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就通过重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来了解《水浒传》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
二、解题《水浒传》第三回题目是“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么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呢?——题眼:拳打、人物(身份、绰号)、事件三、主要人物介绍1、谈谈你对鲁提辖的了解?(学生说)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的——鲁达、鲁智深、鲁提辖。
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
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
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
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2、镇关西渭洲状元桥下卖肉的,因投靠在小经略相公门下,雇了十几个刀手,却敢自号“镇关西”,成了市井一霸。
(完整版)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
![(完整版)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1077004a1b0717fd5ddd9.png)
回味经典——品四大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单元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作品和人物发表看法。
2、乐于交流课外阅读收获,在交流中提升人物形象的了解。
3、初步了解中国四大名著,激发后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的古典名著在时间长河洗涤后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本组课文让我们感受着先人的哲思,感动着人物的精彩,感想着想象的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
(齐读:回味经典)二、回顾1、知识连线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来自四本古典名著,你能帮它准确连好线找到作品和作者吗?《将相和》《史记》司马迁《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2、故事链结四篇课文讲述了四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把故事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3、镜头扫描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那几个精彩镜头,在镜头中走近人物。
①出示《将相和》课文插图一和相关文字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请快速找出,读一读,;预设1: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预设2: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预设3: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4、人物评点;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三、拓展;1、汇报阅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的下属,蔺相如选择了(点击“迎接”)。
一“迎”迎出了一个宽宏大度、国家至上的贤者形象。
(板书:贤)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请快速找出,读一读,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1: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测,谁能明白此时的诸葛亮在笑些什么(点击“笑”)?一笑笑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识人心的慧者形象。
(板书;慧)预设2: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大虫,你认为按出了武松怎样的形象?(板书:勇)预设3: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象中的猴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享受读书乐趣;奠定自学基础。
二、导入新课
从名言导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理想的书籍智慧的钥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而明白书对人类的重要和阅读对人类的帮助。
二、阅读调查
哪些同学看过我们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你看过哪些书?(农村学生的阅读量较少)
三、了解阅读的目标
小学毕业的时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
初中三年,“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
四、阅读方法指导
(一)你是如何阅读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
(二)教师以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
初级阅读读出基本的字句
检视阅读略读
分析阅读精读
综合阅读比较阅读
1、检视阅读(略读):了解书的结构、作者、序、摘要、目次、版权页等项目。
略读测试卡的制作: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
例: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分析阅读(精读):彻底完整地阅读,充分地理解和消化,要会做批注,会做摘要、笔记。
精读测试卡的制作:
我阅读的章节是: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优美句段:
我的批注是:
精读测试卡示例
阅读的章节:第十四章“海盗们”野外乐逍遥
我的摘抄:早晨,汤姆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不知身在何方。
他坐起来,揉揉眼,向周围看了看。
很快他想了起来。
此时正值凉爽的、灰蒙蒙的黎明时分,林子里一片静谧,给一种甜蜜的安息与和平的气氛围扰着。
树叶儿一动也不动,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大自然的酣眠。
露珠儿还逗留在树叶和草叶上。
一层白色的灰烬盖在那堆火上,一缕淡淡的烟直飘向天空。
而乔和哈克都还睡得正香。
这时,林子深处有只鸟儿叫了起来,另一只发出应和。
随后又听见一只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清淡的晨光渐渐发白,各种声音也随之稠密起来,大地万物,一派生机。
我的批注:表现了三个少年在享受大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景物描写静谧、温馨。
3、綜合阅读(比较阅读):同时读几本不同观点或内容的书或评论。
这种阅读方法要了解分类、排架,会各种查询检索,使用各种目录,会资料剪辑,会了解运用各种参考工具书,会阅读、摘要、笔记、报告。
综合阅读测试卡示例:
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阅读的禁书书单,这张书单上包括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还有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
限制的原因多半是书的内容与暴力及含脏话等有关,常常也会和种族冒犯的字句有关。
马克·吐温对孩子真的就那么危险吗?你喜欢汤姆吗?谈谈你的看法。
搜索并阅读关于本书是否禁书的观点的文章,再阅读有关汤姆人物评论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阅读不同的书、书中的不同内容,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迅速浏览了解大意
用心阅读记取细节
纵览全文撷取纲领
深究內容推取含意
除了掌握这些阅读方法之外,过一个阶段,我们还应制作一个自我评价表,以便进行总结反思交流。
自我评价表示例:
学生姓名填表日期
我认真回顾了从月日至月日期间阅读欣赏过的名著和读书笔记及记录卡,发现我共阅读了篇名著,合计字左右,我的收获还真不少。
1、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的成就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2、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成就和进步,我认为是因为:
3、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或克服的问题,它们是:
阅读是一种习惯,阅读贵在坚持,希望同学们每天至少花10分钟时间来进行阅读,这样的话你定会觉得书中乐趣无穷,你定会受益终生。
最后让我们一起去书的海洋中畅游,让书陪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