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的起源
企业文化的起源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它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企业文化的起源。
一、历史渊源1.1 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业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人们开始形成一些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商业道德。
1.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企业文化开始在工厂和企业中形成,主要以规模化生产、劳动分工和工作纪律为核心。
1.3 管理学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泰勒的科学管理、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理论等。
二、价值观念的塑造2.1 创始人的影响:创始人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个人经历、信念和价值观会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2.2 组织的目标和使命:企业的目标和使命也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们能够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2.3 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行业竞争、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会对企业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行为准则的确立3.1 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准则,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3.2 员工行为的示范: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起到榜样作用,他们的行为会对员工产生示范效应,进而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
3.3 奖惩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行为,同时惩罚违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工作方式的形成4.1 组织结构的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工作方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
4.2 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文化的传承也是工作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新员工通过与老员工的交流和学习,逐渐适应并接受企业的工作方式。
4.3 创新与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企业文化简介ppt课件
企业使命举例: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索尼——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
的快乐; 沃尔玛——天天低价;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
可编辑ppt
2
•企业文化最初产生于西方管理学界,是企业管理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历史上看,管理科学经历
了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
论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和企业文化阶段。企业文化
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综合,其主要贡献在于其实
现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工作与生活的统
一、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约束与自由的统一、物
意; IBM——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
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
可编辑ppt
22
精神文化(核心层)
核心价值观举例: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曲直、 好坏善恶的评价标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要 实现自身愿景、使命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标 准和价值信仰,是企业经营的一套永恒的指导原则, 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即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 判什么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文化体系 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灵魂。
通用电气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诚 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
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为客人煮 好每一杯咖啡。你可能今天面对的 是第100位客人,可对客人来说,喝 到的却是第一杯咖啡。
IBM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第一,尊 重员工;第二,用户至上;第三, 追求卓越。
可编辑ppt
25
精神文化(核心层)
企业作风是企业处事待物所表现出的一贯的态 度或行为,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 特风格。
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成员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工作氛围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环境的演进,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一、历史背景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背景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工业革命初期,企业文化主要以生产效率为核心,强调机械化生产和集中式管理。
员工被视为生产工具,工作环境较为单一,个人创造力和员工关系并不重视。
到了20世纪初,传统的权威主义文化逐渐受到挑战。
工人运动与工会的兴起,推动了以员工参与和民主决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发展。
公司开始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员工的福利和成长。
二、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阶段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的企业文化依旧以任务执行和效率为导向,员工的主导地位较低。
企业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公司的规模和专业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进入了成熟阶段。
企业文化开始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鼓励团队合作。
创新阶段的企业文化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造力,员工被鼓励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企业文化逐渐从以任务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和成长发展。
三、影响因素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理念、领导作用和组织结构等。
公司理念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它体现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
领导者在塑造企业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和行为示范对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
组织结构也会对企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流通和员工参与决策,而过于僵化的组织结构则会限制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和法律法规也会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影响。
中国海油企业文化
中国海油企业文化中国海油企业文化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石油开发公司,中国海油秉持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提供优质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海油企业的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方面来探索中国海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历史背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石油公司。
其前身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海洋石油业务局,随着中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于1982年独立成立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油以其良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国内外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公司之一。
二、核心价值观中国海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责任担当”。
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海油对员工的关爱与尊重,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
创新发展是中国海油面对市场竞争与挑战时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精神。
绿色低碳是中国海油积极响应国家和全球低碳环保的倡议,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责任担当是中国海油作为国有企业的应有之责和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三、组织文化中国海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开放、创新、团队、奉献”。
开放体现了中国海油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合作伙伴进行技术与经验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中国海油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油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并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
团队合作是中国海油企业文化的基石,中国海油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鼓励员工的互动和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奉献是中国海油企业文化中的精神追求,中国海油致力于为国家的能源需求做出贡献,同时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四、企业形象中国海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不仅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中,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来展示。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
企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
竞争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 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品牌形
象和市场价值。
企业文化还可以为员工提供良好 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促进员兴起背景
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
领导者的管理哲学也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有些领导者可能倾向于采用扁平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 可能促进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而另一些领导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等级森严、封闭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可能强调秩序和 服从。
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对其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以创新和快速发展为目标的企业可能更注重员 工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性,从而形成一种鼓励尝试、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而以稳定和持久发展为目标 的企业可能更注重员工的规范行为和服从,从而形成一种严谨、规范的企业文化。
1. 全球经济一体化:随 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 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 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人力资源管理:随着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 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 业文化建设成为人力资 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3. 组织变革与发展:随 着企业组织变革和发展 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 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 要支撑。
强调团队合作
谷歌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 标,促进创新。
开放和透明的沟通
谷歌倡导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环境,使员工能 够分享想法和意见。
案例二:苹果公司的简约文化
设计理念简约而不简单
苹果公司的设计理念以简约为核心, 强调产品的美学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追求卓越品质
苹果公司对产品细节的把控和对品质 的追求,使其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 口碑。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内涵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内涵一、企业文化的产生(一)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企业文化理论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思想和理论。
它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现代管理学说。
人们在研究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经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
“它在管理上以人为中心,重视文化和精神因素,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选择标准,但它并不忽视经济、技术因素的重要性”[1]。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第一,国际经济关系变化使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变成可能。
在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已经是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表现在信息的开放,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的开放,市场的开放、经营的开放等。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其它国家来本国投资,开工厂,办企业,并给予种种优惠条件。
各国之间的关系也由高度重视政治关系逐渐转为重视经济关系,甚至不同的政治阵营也可以发生经济关系,政治对抗逐渐转为经济对抗,竞争也逐渐由政治领域转为经济领域。
开放的世界,必然带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也带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历史的文化大交流、大碰撞、大学习、大融合,企业文化也在文化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中不断发展。
第二,新技术革命促进企业管理出现新趋向.“二战”后,一场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蓬勃兴起,微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社会生产的新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突出了人和人的智力的重要性。
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将是知识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突出表现在:人和人的素质受到重视;人的非经济需求——精神需求日趋强烈;个体员工增强了对企业的依赖性和归属感;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文化融为一体。
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热潮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人本管理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科学阶段,传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
从最初的引进、启蒙,到质问、裂变,到整合、本土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一)中国大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根据李庆善先生的研究认为,“企业文化”一词,从1984年陆续见诸于我国报刊杂志,其中多数文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极其简单的介绍。
到1988年,企业文化热潮已经成为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若干热潮之一。
掀起这股热潮的除了企业界之外,还有从事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各界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88年至91年三年时间,国内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达250余篇;翻译和编著的有关企业文化著作达20余种:省市以上单位举办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讨会15个;举办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讲习班和讲座40余期。
而且,中央和有些省市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
有些课题,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被决策机关所采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2年至1999年是企业文化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并且日益深入发展的时期,历史的发展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呈现出从直接引进国外理论向在学习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方向发展,向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同我国企业文化建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理论研究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
2、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一些优秀企业几乎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的第一时间即敏锐地加以关注,并迅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在企业界发挥了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
今天被视为我国企业界骄傲的旗帜企业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无不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实践典范,“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实践甚至被收入哈佛研究院的案例库。
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优秀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日益广范、深入、全面、主动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中来,企业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普及和深化,并带动了许多事业单位的文化实践。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对于组织形象和目标的理解,是组织生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不仅影响着企业内部的运作和发展,还会对外界带来影响,成为企业形象的组成部分。
中国企业文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文化,这其中包括了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的尊重和务实的实践,注重人际关系和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由此产生的企业文化特点是以“仁爱”、“和谐”、“忠诚”为核心价值观,注重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尊重师长、忠诚上级等。
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中国企业内部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重视集体的利益,对个人的奉献和忠诚提出要求。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文化”也对中国企业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君子文化主张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的高尚,注重自律、廉洁、正直、公正等品质。
这种文化背景在中国企业中转化为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崇尚企业的道德规范和组织的公正性。
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传承了这种追求高尚品质和道德的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开放的背景下,受到西方管理理论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文化也开始发生变革。
西方管理理论注重科学管理、效率优先和市场导向,这对传统的中国企业文化提出了挑战。
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竞争加剧、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型以及员工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具传统和现代特点的独特文化。
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得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包括:强调尊重和信任,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崇尚个人奉献和忠诚,注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提倡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以及君子文化,其塑造了中国企业注重人际关系、人情味浓厚、重视集体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起源
企业文化的起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企业文化的起源涉及到多个因素,如企业创始人的理念和价值观、组织历史和发展过程、行业背景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企业文化的起源。
一、企业创始人的理念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起源往往与企业创始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创始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在企业初期的组织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强调创新和卓越,这种价值观贯穿了整个苹果的企业文化,使得苹果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型企业。
二、组织历史和发展过程企业文化的起源还与组织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点。
例如,刚成立的初创企业可能注重创新和快速决策,而发展成熟的企业可能更加注重稳定和规范化的管理。
企业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行业背景行业背景也是企业文化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例如,金融行业注重风险控制和稳定性,而科技行业则更加注重创新和追求卓越。
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员工参与和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和共同价值观的塑造。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员工参与机制、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五、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的起源还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等,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竞争、社会文化背景和法律法规等。
企业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和优化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创始人的理念和价值观、组织历史和发展过程、行业背景、员工参与和共同价值观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多个因素。
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共同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的总和,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一种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企业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1. 历史背景: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企业的创始人和发展历程会对企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家族企业的文化往往与创始人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密切相连。
2. 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企业对待员工、客户、社会和环境的态度和要求。
企业的价值观念通常由企业领导者确定,并通过企业的宣传、培训等方式传达给员工。
3. 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内部的权力分配、沟通方式和决策流程。
如果组织结构灵便高效,能够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合作,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4. 领导风格:企业的领导风格也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
领导者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进而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
如果领导者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激励,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5. 员工参预:员工参预是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
通过员工参预企业决策、参预企业活动等方式,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1. 提升员工凝结力: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结力,使员工更加团结一致地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象征和形象展示。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吸引优秀人材加入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3. 促进组织发展: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
企业文化可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过程。
那么,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是什么呢?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向国际市场拓展。
为了在全球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构建一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科技进步的推动科技进步的推动是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另一个重要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更加便捷,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加高效,这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代企业文化注重开放和创新,借助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作,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员工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员工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
现代企业文化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更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强调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契合和共同价值观的追求。
通过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工作氛围和价值观念,现代企业文化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四、社会责任的倡导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背景之一是社会责任的倡导。
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现代企业文化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倡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现代企业文化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五、法律法规的约束法律法规的约束也是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要求。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历史背景概要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历史背景企业文化的产生既是对旧的管理“理性模式”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众所周知,旧的管理的致命弱点在于过分迷信组织、制度和机器,忽视了非理性、非组织的东西,特别是忽视了企业的主体——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在重视制度、组织等硬件的同时,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人的感情因素、文化因素。
一、美国企业文化崛起众多历史要素1.美国企业文化崛起的经济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以前,美国一直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经济强国。
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产量、出口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均占首位。
在经济实力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时候,美国对别国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是不屑一顾的。
美国企业管理中的任何偏颇比如其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中偏重理性主义、忽视人文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些弊端,也还没有引起美国人的关注。
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正当美国人沉醉于“联邦第一”、“世界老大”时候,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时美国人才不得不冷静下来进行深刻的反思。
许多美国企业研究人士挖掘日本企业管理的秘诀。
经过对比,反省和分析他们得出结论:美国经济落后不仅仅在于技术落后问题,而且在于许多美国企业缺乏日本那样独特的企业文化。
正如《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作者所指出的:“美国人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或西德人,而是我们企业管理’文化’的局限性。
”一系列有关企业文化著作的出版,正是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从理论和实践探索重建企业之路和挽回经济颓势的一种尝试。
所以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源于美国,根在日本”。
2.美国企业文化崛起的社会根源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最突出的是职工队伍构成的变化。
5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美国的产业结构和职工队伍构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美国工人总数中,蓝领工人的比重迅速下降,白领工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80 年代初,美国只有13%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
久大 精神
民生 精神
东亚铭
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精神上以能服 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体而顾全全体
对外: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展生产,富强国民。 对内: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
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 本心(事业心、责任心) 本领(经营管理、技术业务技能) 本钱(资本、资金)
1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
1.1 企业文化概述 1.2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
一、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一)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与企业相伴而生,共同成长,属于自发形成的文化。“企业文 化”作为专业术语,首先出自西方管理学界,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频繁使 用。它的英文“Corporate-Culture”——公司文化。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普遍认
同和自觉遵循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哲学、价 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和沿袭的传统与 习惯的总和等。
对于中层而言,不
仅要去感受、体味领导 倡导的观念,更肩负着 向下级传递的任务。中 层的一言一行是传播企 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也是文化继承的关键。
企业文化
精神 文化
物质 文化
企业哲学、企业目标、 企业精神、企业风尚、 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 企业制度、企业民主、 团队意识
企业环境(企业容貌、企业歌曲、企业标识) 企业服饰 企业文体 企业培训
(四)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
以人为本
以文化人
以文兴企 创造和谐
1、以人为本
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企 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 ,把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人的精神潜能作为管理的根本出 发点。如尊重和发扬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充分承认和 展示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 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提供机会和必要条件,使企业员工 在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迸发出巨大 的潜力和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
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一、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1、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876~1910——经验管理阶段,“人治”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1911~1980——科学管理阶段,“法治”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1981年以来——文化管理阶段,“文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2、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创业期:以产品为主,市场、技术、冒险和事业心为辅。
维持期:以组织结构为主,靠制度和人来维持。
成长期,发展期:以策略为主,基于网络和关系,开始形成核心竞争力,即人+科技+经验+关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开始被提到管理日程上。
转型期:以领导眼光为主,突破常规和发展的瓶颈,讲究魄力和团队精神。
永续经营期:以企业文化为主,以核心价值观念和追求进步为驱策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意义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
GE靠人和思想的力量取胜。
————杰克。
韦尔奇海尔的可行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
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张瑞敏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评审方法(百分制)1、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12%)(1)企业及其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建设是否列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由谁主抓,(2)企业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增长贡献建议操作路径:企业文化—行为标识—胜任能力—差异分析—管理与培训发展计划2、企业价值观(12%)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评价事物时共有的观点,也就是企业和员工个人认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衡量尺度。
企业对利润、股东权益、社会责任、尊重员工、员工参与度、产品服务质量、顾客需求等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3、企业员工行为规范(12%)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是指由目标体系和价值观念所决定的企业经营行为和由此产生的员工所持有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现状和问题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现状和问题一、现状与背景(一)企业文化由来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再加上各个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渐渐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对企业的具体生存、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为了能够较好的对企业文化基本问题进行认识进、了解,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企业文化的由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政府决策、理论研究及企业文化的实践,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
对于企业文化,我国社会对其的认识,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根据相关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和“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两种说法的认同度较高。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并不存在着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而言,其都存在着企业文化,只是有优劣之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不好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发展。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基本要完全的根植于企业经营特定时空的社会民族文化中,对于当代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势必会受到中国特有社会文化的具体影响,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以及社会适度的变迁历史,也直接的决定了一点,那就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已经对当前的中国企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现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难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避免。
在这样的基础上,合理的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研究,可以引发我们明确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问题,为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我认为,这对于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着的许多现实误区以及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具有一点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无论是国还是国外,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国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出发,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及研究,相比之下,国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企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企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精神氛围的集体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内外部成员的行为和决策。
企业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而它的发展则是与现代工业化的兴起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密不可分。
二、企业文化的历史1. 古代企业文化在古代文明时期,各种家族、宗族和行会组织已经形成一定的企业文化。
例如,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大家族经营的农田、商铺等产业内外有着一套相对固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而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商业城邦,则在城市贸易中形成了特定的商业活动模式和商业道德准则。
2. 工业化时期的企业文化工业化时期的企业文化开始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随着工业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兴起,传统的手工业、家庭工业被工厂制造业所取代。
工业化的企业开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文化。
在这种文化下,员工被视为生产工具,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1. 管理学的出现20世纪初,管理学的出现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理论基础。
管理学家们开始关注员工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和组织动力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员工的社会需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则阐述了人的需求是逐层次递进的。
2. 人性化管理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由于人们对工作环境和人的关注越来越多,人性化管理开始在企业中兴起。
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发展,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满足感,提倡员工参与决策和团队合作。
这种人性化管理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形成了以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感为重要指标的文化。
3. 综合管理理论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综合管理理论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综合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在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系统互动,要求企业文化与组织战略相一致。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02
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经济背景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开放、自由的发展环境,企业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企业需要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开始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工业革命的影响
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理论开始兴起,强调科学、规范、效率的管理原则。
这些理论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需要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
全球化竞争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需要构建具有沟通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
03
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文化背景
1
西方管理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2
3
泰勒制强调科学管理和效率,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勒制的普及
梅奥等人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知识经济崛起使得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人才、创新等软实力的竞争,企业文化需要强调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知识价值导向。
知识经济促进了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企业需要构建具有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崛起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企业文化需要强调开放、包容、创新和合作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企业文化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是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人的反思开始的。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称雄令世界为之震动,这让美国人大难堪堪。
统计资料显示: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增长率就为美国的4 倍;198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0300 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 % ,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1981 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高达180 亿美元,到达历史最高水平,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一半左右,这令一向以世界经济领导者自居的美国大为吃惊。
震动之余,美国人不得不开始反思:日本经济为何能迅速崛起?它是凭借什么气力实现连续、高速增长的呢?日本是一个岛国,陆地面积狭窄,国内资源匮乏,而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致命的打击。
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几乎为零的国家,在短短不到20 年的时间里,不仅遇上了西方的发达国家,而且还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并直接要挟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其变化之快,令人不由想摸清这背后的究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于20 世纪70 年代末以及80 年代初两度派了几十位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学家、治理学家前往日本考察,这其中便有著名的《z 理论》一书的作者威廉·大内和《日本企业治理艺术》一书的作者R ·帕斯尔以及A ·阿索斯。
考察的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也不是物力、财力匾乏,而是由于日本的治理更加先进。
在对两国企业的治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他们对治理丛林阶段的思想进行了反思,认为治理丛林阶段的理论存在以下缺点。
( l )忽视了人和人的感情因素在治理丛林阶段,人们普遍重视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
这个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治理学理论,没有说明怎样才能使人感到工作成心义,未能说明如何给工作人员以一定的自主权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推敲怎样依靠广大企业员工的自觉性来控制产品的质量,也没有让治理者知道怎样去与用户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文化一词来源于社会人类学。
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对于企业文化的正式研究始于西方管理学界,上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约翰•科特(John P.Kotter)和詹姆斯•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在长期研究后提出,企业是人构成的,文化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文化对企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随后出版的《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一书,开辟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
同时,战后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崛起已对美国构成严峻挑战。
人们发现,在包括科技水平、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公司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同类型的美国公司,这一现象引起学者的强烈兴趣。
结果,80年代陆续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等一批代表作品,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企业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但其根本是价值观问题。
价值观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并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研究发现,成功的公司对价值观非常重视,不仅在高级管理者心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心中,价值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并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例如,美国电报电话
公司提出的“全民服务”理念,IBM要求“向顾客提供完美服务”,杜邦公司提出的“让化学是美好的生活更加美好”,普华永道公司提出的“致力于技术的尽善尽美”等。
在外部人看来,这些口号式的句子仿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各自公司里,这些语言都有着丰富的具体含义,是经营宗旨的精髓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这些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基本理念紧密相连,为员工从事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
有关著作汗牛充栋,蔚为大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管理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自19世纪西方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经济学(或者称政治经济学)就把研究对象假定为“理性的人”。
由于资源的稀缺,理性的人总是最大化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长期以来,西方企业的管理是“刚性”的,总是思考以最小的付出来得到最大的回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对工人的剥削。
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或者称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不仅有理性,还有感性,需要被认可、被尊重、被鼓励。
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管理很大程度上讲是“柔性”的,除了科技手段、管理规则以外,更多地需要一种从
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认同的共享价值观,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激发共同的智慧,造就卓越的企业。
近十年来,包括IBM、通用电气等老牌大公司坚持核心文化理念,但在策略、组织、目标、行动等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顺应时代潮流,恢复了活力,实现了基业长青。
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新崛起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文化特质,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断创造新的商业奇迹。
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化,也有观点认为是工业化后期,文化已经是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问题,也出现一批强企业文化的企业,例如海尔的激活休克鱼模式已经被收入哈佛管理学案例。
在学习吸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提出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例如,所谓刚性和柔性管理,其实与中国古代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很类似的,不少人也开始重视新儒学、中庸、和谐等问题。
然而,总体上,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时间都还不够,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
当前,我国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整个社会正加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形势要求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是非常及时的,也必将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解决好文化问题注入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