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复旧课:
导入新课:
1.配气机构概述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3.配气相位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4.气门间隙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富康DC7140型轿车
捷达轿车
进气门:
热机:0.15~0.25
冷机:0.20
排气门:
热机:0.35~0.45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方法:。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教案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1.2 汽车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4 汽车的组成与功能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发动机的概述2.2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2.3 发动机的性能参数2.4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的概述3.2 手动变速器3.3 自动变速器3.4 四轮驱动系统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概述4.2 盘式制动器4.3 鼓式制动器4.4 电子制动系统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的概述5.2 电源系统5.3 启动系统5.4 点火系统5.5 照明与信号系统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续)第六章:汽车悬挂系统6.1 悬挂系统的概述6.2 麦弗逊式悬挂6.3 扭力梁式悬挂6.4 多连杆式悬挂6.5 悬挂系统的调整与维护第七章:汽车转向系统7.1 转向系统的概述7.2 机械转向系统7.3 液压转向系统7.4 电子转向系统7.5 转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汽车冷却系统8.1 冷却系统的概述8.2 冷却液的作用与选择8.3 水冷系统8.4 风冷系统8.5 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九章:汽车润滑系统9.1 润滑系统的概述9.2 润滑油的作用与选择9.3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9.4 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9.5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十章:汽车排气系统10.1 排气系统的概述10.2 排气系统的组成10.3 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10.4 排气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5 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续)第十一章:汽车轮胎与车轮11.1 轮胎的概述11.2 轮胎的结构与分类11.3 轮胎的磨损与更换11.4 车轮的概述11.5 车轮的维护与更换第十二章:汽车车身与涂装12.1 汽车车身的概述12.2 车身的结构与材料12.3 车身的维修与保养12.4 涂装的概述12.5 涂装的工艺与保养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13.1 空调系统的概述13.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13.3 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13.4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3.5 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第十四章:汽车安全系统14.1 安全系统的概述14.2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14.3 刹车辅助系统14.4 电子稳定程序14.5 车辆防盗系统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5.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分类15.2 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5.3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与结构15.4 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5.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的内容涵盖了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动机原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气系统、轮胎与车轮、车身与涂装、空调系统、安全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十五个章节。

汽车构造教案素质目标

汽车构造教案素质目标

汽车构造教案素质目标教案标题:汽车构造教案素质目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掌握汽车构造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理解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2. 技能目标:- 能够描述和解释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汽车构造;- 能够分析和评估汽车构造对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 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2. 汽车构造的分析与评估。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汽车构造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习兴趣。

2. 问题导入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汽车构造的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汽车构造的实践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引起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知道汽车是如何运行的吗?汽车的构造有哪些关键部件?2. 知识讲解与探究:- 介绍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发动机、底盘、悬挂系统等;-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不同类型汽车的构造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它们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差异。

3. 实践任务:-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汽车类型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了解所选汽车类型的构造特点,并评估其对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总结与延伸:- 整理和总结汽车构造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构造如何与汽车性能和安全相关联?如何进一步改进汽车构造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任务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测量和分析的准确性;2.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讨论的质量;3. 学生的书面作业,包括对汽车构造的描述和分析。

1《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

1《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熟悉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1.2 汽车的分类1.3 汽车的发展历程1.4 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2.1 发动机2.2 底盘2.3 车身2.4 电气系统第三章:汽车的功能与性能3.1 汽车的动力性能3.2 汽车的制动性能3.3 汽车的舒适性3.4 汽车的安全性能第四章:汽车行业的重要性4.1 汽车行业的经济影响4.2 汽车行业的社会影响4.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五章:汽车文化的内涵与影响5.1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内涵5.2 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5.3 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汽车案例,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功能与性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学生研究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汽车总论的掌握情况。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内容:第六章: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6.1 汽车行业的发展机遇6.2 汽车行业的挑战与变革6.3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七章: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7.1 汽车生产的基本流程7.2 汽车生产的关键工艺7.3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八章:汽车市场与营销策略8.1 汽车市场概述8.2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8.3 汽车品牌的营销传播第九章:汽车使用与维护9.1 汽车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9.2 汽车的基本维护知识9.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章:汽车安全与环境影响10.1 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10.2 汽车与环境的关系10.3 汽车排放控制与环保技术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课程主题:汽车构造课程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程步骤:引入:1.在课堂前摆放一些玩具汽车,并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的不同部分。

2.鼓励幼儿分享有关他们对汽车的想法和经验。

探索: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一辆真实的小型汽车,并给予适度的关注和指导。

指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汽车的外观、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4.引导幼儿注意并观察汽车的不同部件,例如车轮、发动机盖、车门等。

5.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车轮和车胎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车胎在车辆行驶时的作用。

6.引导幼儿寻找并观察引擎盖,并与他们分享引擎盖下的发动机,并解释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

7.引导幼儿体验打开和关闭车门的感觉,并解释车门作为乘客进出汽车的通道。

实践:8.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玩具汽车,并齐心协力将其拆解。

9.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内部的构造,例如座椅、方向盘、仪表盘等。

10.鼓励幼儿合作,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发现,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汽车中的这些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1.搜集一些汽车构造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并分发给小组,让他们将图片与汽车内部部件进行配对。

总结:12.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总结并复习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13.鼓励幼儿提出更多关于汽车构造的问题,并尽力回答他们的疑惑。

延伸活动:1.玩具汽车拼图:提供一些汽车拼图,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构造。

2.科学小实验: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汽车模型,并观察模型车在斜面上滚动时的变化。

3.汽车绘画活动:提供颜料、纸张和海绵,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汽车。

评估:1.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的评估;2.幼儿完成的任务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评估。

备注:幼儿教案为探索性学习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第一章:汽车构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掌握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3. 理解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3. 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汽车的主要系统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汽车构造图片和图表。

2. 汽车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构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介绍汽车的各种系统和部件。

3. 探讨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讲解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的作用。

4.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5. 总结和复习:回顾本章内容,巩固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堂练习:绘制汽车的基本构造图。

2. 小组讨论:分析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3.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细节。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理解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实验法:进行发动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1. 发动机图片和图表。

2. 发动机实验设备。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介绍发动机的各种部件和功能。

3. 探讨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讲解气缸、活塞、曲轴等的作用。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第三章:汽车底盘3.1 底盘的构成与作用3.2 悬挂系统3.3 转向系统3.4 制动系统第四章:汽车车身4.1 车身结构与设计4.2 车身的材料与工艺4.3 车身的维修与保养第五章:汽车电气设备5.1 电气设备的基本构成5.2 电源系统5.3 启动系统5.4 照明与信号系统5.5 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6.3 冷却液的选择与更换6.4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7.2 燃油泵的作用与更换7.3 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与维修7.4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与保养第八章:汽车润滑系统8.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构成8.2 润滑油的选择与更换8.3 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4 润滑系统的保养注意事项第九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9.1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9.2 催化转化器的作用与更换9.3 氧传感器的检测与更换9.4 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传动系统10.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0.2 手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维修10.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维修10.4 四轮驱动系统的原理与维修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11.1 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11.2 空调压缩机的作用与更换11.3 空调制冷剂的选择与添加11.4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二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2.1 电子控制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2.2 传感器的作用与更换12.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原理与维修12.4 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三章: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13.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维修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原理与维修13.3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ESC)的构成与维修13.4 舒适系统(如电动座椅、导航系统)的原理与维修第十四章: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14.1 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14.2 诊断设备的应用与操作14.3 维修设备的选购与维护14.4 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第十五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15.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5.2 常见故障类型的诊断与排除15.3 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15.4 故障预防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掌握汽车的编号规则。

2024年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2024年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2024年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一节,详细内容围绕2024年汽车的构造进行讲解。

主要涉及汽车的五大组成部分:车身、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和内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2024年汽车的构造,认识各个部分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汽车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了解汽车的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2. 五种不同颜色的小卡片,分别代表汽车的五个部分;3.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文具;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2024年汽车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汽车的各个部分。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汽车模型,详细讲解汽车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小卡片代表汽车的五个部分,将卡片贴在对应的汽车部位。

4. 动手实践(10分钟)孩子们用剪刀、胶水等文具,制作自己的汽车模型。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说出汽车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汽车的简图,标注五大组成部分。

2. 在汽车简图旁边列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幅2024年汽车的构造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正确画出汽车构造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汽车构造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构造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共五则范文)

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共五则范文)

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刘海平《汽车构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2、课型:新课3、使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汽车构造》4、授课教师:5、教学重点:(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6、教学难点:(1)配气相位分析;(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7、教学课时:2次课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高技7班和中技10班以及中11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比较认真,基本都能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2、能力目标(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五、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一)复习旧课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二)导入新课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二篇:汽车构造汽车构造复习参考内容1、2、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排量、压缩比等概念及计算,爆燃、早燃的原因及后果。

3、4、5、6、发动机总体构造。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缸体、缸套、缸盖的形式及特点。

活塞、活塞环结构分析。

曲轴类型、结构、工作循环表,曲轴扭转减速器原理,飞轮结构。

例:做出太脱拉T-928发动机工作循环表,并标出各缸间作功重叠角,发火间隔角,已知该发动机是一台气缸中心线夹角为75°,采用四曲拐在同一平面内的镜像对称曲轴的V型八缸发动机,发火次序为1 6 3 5 4 7 2 87、配气机构组成及各零件结构原理。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幼儿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位的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一份汽车构造的示意图。

2.玩具汽车模型5辆,材料箱子1个。

3.玩具工具箱1个,包括扳手、螺丝刀等工具。

4.小板凳、幼儿桌、椅子、幼儿玩具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汽车构造示意图,引导幼儿明辨各部分。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汽车有哪些部位?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尝试回答。

第二步:操作玩具汽车1.老师让幼儿分组,每组拿一辆玩具汽车和工具箱。

2.老师向幼儿介绍各个工具的名称和作用,然后让幼儿尝试使用工具拆卸玩具汽车,并在拆卸中了解并记忆汽车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3.每个小组拆装完成后,让他们把各部位放在材料箱里,并让幼儿手把手地重新组装汽车模型。

4.让幼儿为完成的工作点赞,以此鼓励他们用心完成每一道工序,同时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第三步:小组合作1.老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成员作为代表,并重新分组。

2.在新的小组里,让代表把材料箱中的各部位混合在一起,然后让小组成员分头去收集各部位,并在一定时间内组装完成汽车。

要求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时,要相互配合,互相提供帮助,并分工合作。

3.老师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及合作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学总结1.老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依据示意图,说出汽车各部位并介绍作用。

2.老师让幼儿谈谈感受,回顾课堂的收获和不足,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动力。

3.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扩展活动1.老师可带领幼儿绘画汽车模型,注重寻找形状和颜色之间的联系,培养其美术鉴赏能力。

2.老师可组织幼儿走进汽车维修站,看看维修工人在修理汽车,让幼儿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老师可通过制作闪卡、拼图、折纸等活动,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并扩展概念的广度和深度。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2.帮助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3.培养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教学内容1.汽车基本构造–车身:承载车身上所有部件的车架–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车轮:支撑汽车行驶的部件–方向盘:控制车轮转向的设备2.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上车坐稳后系上安全带–按下刹车踏板,启动发动机–挂挡,放手刹–松开刹车踏板,踩油门加速–通过方向盘操控方向–到达目的地后刹车并停车3.幼儿游戏:汽车模拟驾驶–安排幼儿分角色,有司机、乘客、导航员等–模拟驾驶,体验汽车行驶的感觉和过程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汽车基本构造,提高对汽车的认知和兴趣2.帮助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汽车的构造关系和部件作用2.帮助幼儿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PPT展示汽车构造和使用方法2.游戏法: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体验汽车驾驶的过程3.讨论法:鼓励幼儿发言,分享自己对汽车的认知和想法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汽车构造和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以游戏方式评估幼儿对汽车行驶的掌控能力3.收集幼儿对本次课程的反馈和意见,作为教师下一步教学的参考七、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准备汽车模型、PPT等教学素材,并了解幼儿的基本认知和兴趣2.教学步骤:–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通过实物模型或PPT向幼儿展示–讲解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安排幼儿分角色进行汽车模拟驾驶游戏–结合游戏中的体验,对幼儿进行反思和讨论3.课后延伸:–提供相关图书和游戏,让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游戏和阅读相关故事书八、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教学素材,以便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2.在游戏环节,加强队伍合作的意识,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整合家庭与校园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车子的构造小班科学教案

车子的构造小班科学教案

车子的构造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车子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发动机、车轮和驾驶系统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合作、分享和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车子的构造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车子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车子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一辆简易车模型、发动机模型、车轮模型、驾驶系统模型等。

2. 视觉资料准备:车子的构造图、车子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简易的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车模型的特点和构造。

引导学生思考:车子是怎么行驶的?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 探究(1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依次了解车子的各个构造部分。

(1) 车身:让学生触摸车身的材质,感受车身的坚固和稳定性。

让学生观察和探索车身的形状和结构,提问:车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 发动机:向学生展示一个发动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探索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解释发动机的主要作用和工作原理。

(3) 车轮:向学生展示一个车轮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探索车轮的结构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梳理(10分钟)通过讨论和展示车子的构造图和工作原理示意图,梳理并总结车子的构造及其功能。

引导学生归纳出车子的基本构造有车身、发动机、车轮和驾驶系统等。

4. 拓展(15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观察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车子的构造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类型的车子有不同的构造和功能?又有何相同之处?5. 运用(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每个小组从教室中找一个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车子,要求能够行驶并穿越一个障碍物。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部分;(2)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3)熟悉底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4)了解车身的基本构成,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和车顶等;(5)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启动系统、点火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特点;(2)利用模型和示意图,讲解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原理;(3)结合案例,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4)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参与汽车设计和制造;(2)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驾驶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汽车事业,激发他们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发动机(1)汽油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柴油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保养与维修。

2. 第五章:底盘(1)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行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转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底盘的保养与维修。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构造》教材;2. 实物:汽车模型、发动机模型、底盘零部件等;3. 图片: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图片;4. 视频: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视频资料;5. 网络资源:汽车行业资讯、新技术应用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 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汽车各部分的结构;3. 模型教学法:利用模型和示意图,讲解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原理;4.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5. 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期末进行的笔试考核,测试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汽车构造模型的组装和调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

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

第二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及基 本术语 • 二、基本术语 • 1. 工作循环
• 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 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周而复始地 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地作功。
第二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 及基本术语
• 2.上、下止点
•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 心最远处为上止点;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 心最近处为下止点。 在上、下止点处,活 塞的运动速度为零。
汽车构造教案
制作人;孙桂权
教材介绍
• 本课程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总 体构造、主要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基本结构的学 习, •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 • 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培养学 • 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并为 • 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 • 关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
二、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在 各个活塞行程中,进、排气门的开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汽油机完全相 同。只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性能不同,使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混合气形成 方法及着火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 1.进气行程 • 在柴油机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 2.压缩行程 • 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所以压缩行程终了时气体压力高。 3.作功行程 •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因为喷油压力很高,喷孔直径很小,所以喷出的柴油呈细雾状。细微的油滴 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 可燃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着 火燃烧。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 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4.排气行程 • 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际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构造的魅力。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开展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汽车模型或实物3.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4. 实践操作场地和工具5. 网络资源:汽车相关网站、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 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第3-4课时: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第5-6课时: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第7-8课时: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第9-10课时: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第11-12课时: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第13-14课时: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第15-16课时: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第17-18课时: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第19-20课时: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第一章:汽车构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掌握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3. 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步骤:1. 引入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2. 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3. 分析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如发动机与底盘的配合等。

4.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和思考。

5.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与评估:1.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2. 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发动机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步骤:1. 引入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如气缸、活塞、曲轴等。

3. 分析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如燃烧室、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等。

4. 引导学生观察发动机的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

5.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与评估:1.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

2. 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

2.学会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1)车身:车架、车体、车门、车窗等。

(2)发动机:缸体、汽缸、曲轴、活塞、气门等。

(3)传动系统: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4)悬挂系统:悬挂弹簧、减震器、轮胎等。

(5)制动系统:制动器、刹车片、刹车盘等。

(6)电器系统:电瓶、发电机、点火系统、灯光系统等。

2.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汽车漏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刹车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4)轮胎漏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灯光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一张汽车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并带领学生讨论汽车的构造和组成部件。

2.知识讲解(20分钟)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进行讲解,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电器系统。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列举一些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例如:发动机无法启动、汽车漏油、刹车失灵、轮胎漏气、灯光无法正常工作等。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汽车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和解决。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意见和补充。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情况,以及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汽车维护的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汽车构造和故障解决方法的理解。

汽车构造教案详案模板及范文

汽车构造教案详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汽车构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掌握汽车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熟悉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2. 汽车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1. 汽车各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2. 汽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汽车实物或模型;3.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构造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教师展示汽车实物或模型,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 学生观察并提问,教师解答。

2. 汽车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教师逐一讲解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了解各系统的运作过程。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疑问。

二、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过程,讲解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拆装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实验操作过程,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程度。

汽车构造课程教案—项目1.3 汽车总体构造及布置形式

汽车构造课程教案—项目1.3 汽车总体构造及布置形式
4.下列图片展示的汽车属于哪种布置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的布置形式(0.5学时)
介绍汽车五中布置形式的区分及各自优点。
作业、思考
1.汽车的总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总体构造及布置形式
授课学时
1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
2.掌握汽车的布置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1.汽车的布置形式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音像、讲解、板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1.汽车的总体构造(0.5学时)
介绍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各个部分的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2.将下列汽车部件图片与名称连线。
3.按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相对位置的不同,汽车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构造教案2011~ 20012学年第 2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构造A授课对象车辆工程 2010级1、2班主讲教师逯教师所在院(部)、系(室)汽车服务工程系选用教材《汽车构造上》学时 / 学分48学时 / 3学分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本门课程每次课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及其它栏选择打“√”。

2、教学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容按章、节或主题,有序的进行设计编排,并标以“*”和“#”符号以表示重点和难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4、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5、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6、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

7、鼓励教师在教学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

8、所有开课课程必须按此标准编写教案。

师学院工学院教案师学院工学院教案3210609550tq e tq T n n P T π-=⨯= 二、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有效功的燃油消耗量,也就是发动机每发出1kW 有效功率在1小时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 为单位),通常用be 表示,其单位为g/kW ·h3*10e eB b P = B 为发动机在单位时间的耗油量 有效燃油消耗率越小,其经济性越好。

三、运转性能指标1、 排气品质2、 噪声3、 起动性能四、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速度特性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袖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这个特性可以通过发动机在试验台上(例如测功器试验台)进行试验而求得。

试验时,先保持一定的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同时用测功器对发动机曲轴施加一定的阻力矩。

当发动机运转稳定后,即阻力矩与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相等时,可用转速表测出此时的稳定转速n ,同时在测功器上测出该转速下的发动机有效转矩,根据式(1—1)即可计算出有效功率Pe 。

另外,可测出消耗一定量汽油所经历的时间,用以换算出发动机每小时耗油量B ,从而技式(1—2)计算出燃油消耗率6。

改变测功器的阻力矩数值,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又可以得到相应于另一转速的T tq 、P e 、b e五、发动机工作状况发动机工作状况(简称发动机工况)一般是用它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有时也用负荷与曲轴转速来表征。

发动机负荷是指发动机驱动从动机械所耗费的功率或有效转矩的大小;也可表述为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的负荷,就是当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在同一转速下,节气门开度不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不同)注意:负荷的概念不同于功率,如某一转速全负荷不意味着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如图上的f 点,所以功率大小不等于负荷大小。

在外特性曲线上各点都表示在各转速下的全负荷工况,但在同一条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上各点的负荷值不相同。

第五节 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审定并颁布7因家标准GB 725——91。

该标准的主要容如下:(1)燃机产品名称均按所采用的燃料命名,例如柴油机沼气机。

双(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2)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码和汉语拼音字母组成。

(3)燃机型号由下列四部分组成师学院工学院教案师学院工学院教案师学院工学院教案同一气缸的进、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是与既定的配气相位相适应的。

发动机各个气缸的进气(或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应符合发动机各气缸的发火次序和发火间隔时间的要求。

因此,根据凸轮轴的旋转方向以及各进气(或排气)凸轮的工作次序,就可以判定发动机的发火次序。

(2)挺柱: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挺柱一般制成筒式,以减轻质量。

滚轮式挺柱与液力挺柱。

3)推杆:将从凸轮轴经过挺柱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它是气门机构中最易弯曲的零件。

要求有很高的刚度,在动载荷大的发动机中,推杆应尽量地做得短些。

4)摇臂:将推杆和凸轮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端以推开气门。

小结配气机构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获得最佳的进气量,配气机构的分为顶置气门、下量凸轮轴配气机构(OHV),顶置气门、上量凸轮轴配气机构(OHV/OHC),顶置气门、双摇臂、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OHV/OHC) ,顶置气门、上量双凸轮辙配气机构(OHV/DOHC),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SV)等形式。

配气机构有三种传动方式齿轮驱动、链驱动和齿形皮带驱动。

四冲程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之比(即传动比)应为2:1即曲轴旋转两周,凸轮轴旋转一周。

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多气门布置和排列方式,进、排气门配气相位早开晚关,以改善进、排气状况。

凸轮轴上主要配置有各缸进、排气凸轮,凸轮的轮廓保证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持续时间符合配气相位的要求,凸轮轴有轴向定位装置。

轿车发动机采用液力挺柱,可消除配气机构中的间隙,减小各零件的冲击载荷和噪声。

可变配气相位机构使发动机整个工作围性能都得到提高。

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第一节汽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一、汽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包括: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二、汽油汽车用化油器式发动机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是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提炼方法为:直馏,裂化,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催化裂化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蒸发性、热值和抗爆性1、蒸发性:汽油蒸发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所形成的混和气质量有很大影响概念:蒸发温度,终馏点,气阻10%蒸发温度与汽油机冷态起动性能有关;50%蒸发温度低,汽油机的预热时间短,暖机性能、加速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比较好90%蒸发温度与终馏点温度越低,表明汽油中的重馏成分越少,越有利于可燃混合气均匀分配到各气缸,同时也使汽油的燃烧更为完全气阻:汽油机工作时,汽油供给管路受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使汽油蒸汽压力达到管路系统压力时,汽油泵和管路中将产生大量汽油蒸汽泡,妨碍液态汽油流动,使汽油流量较少到不足以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转,导致发动机失速,称为气阻。

2、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汽油热值44000kj/kg。

3、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气缸中燃烧时,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即抗自燃的能力。

抗爆性的好坏程度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异辛烷抗爆能力极强,规定辛烷值为100,正庚烷抗爆能力极弱,规定辛烷值0汽油的辛烷值就是燃料中异辛烷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第二节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液体燃料要能在极短的时间形成可燃混合气,必须先将燃料雾化成极小的油滴,使蒸发面积增大,化油器的结构可以用吸入的空气流将汽油雾化。

化油器构造:喉管结构进气:进气过程中缸压力pa小于大气压力p0,所以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化油器空气管、进气管向气缸流动喉管结构的是根据流体力学结论得出:流体流动时,若管道各处截面积不同,则流体流经各处的流动速度和静压力不同。

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静压力越低。

喉部压力ph小于大气压力p0(浮子室有孔通大气,所以浮子室的压力基本上等于大气压),汽油从浮子室经喷管喷入喉管,被高速气流打散。

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根据汽车工况改变发动机功率,改变发动机功率是根据改变供入的混和气数量来进行的,即踩踏油门踏板(加速踏板),来控制节气门的开度。

对于结构一定的化油器,影响喷油量的主要因素是喉部真空度,影响喉部真空度的因素: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转速不变时,节气门开度越大,则整个进气管中阻力越小,空气管的流量和流速越大,从而喉部的空气流量、流速和真空度越大,喷油量增加,发动机功率加大。

节气门开度一定时,发动机转速越高,则气缸的真空度越大,喉管中的空气流速和真空度越高,喷油量越多。

为了保证混和气的浓度符合预定数值,要精确的控制空气流量(喉部的形状和尺寸)和汽油流量(浮子室底部出油孔即量孔的形状和尺寸)。

量孔尺寸确定后,出油量只取决于量孔两端的压力差(油压和气压),必须保证两空两端的油压基本保持不变,才能使出油量只取决于喉部真空度,要保持油压基本不变,浮子室中必须有浮子和针阀结构。

简单化油器特性曲线师学院工学院教案讲稿容备注上节容回顾: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第三节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过量空气系数可燃混合气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成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放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的成分指标: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φa表示一、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混合气种类过量系数发动机功率耗油率性能火焰传播上限0.4 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过浓混合气0.43~0.87 减小激增燃烧室积炭、排气冒黑烟,放炮功率混合气0.88 最大增大10% 输出最大功率标准混合气 1.0 减小2% 增大4% 动力性、经济性较好经济混合气 1.11 减小8% 最小油耗最小过稀混合气 1.13~1.33 显著减小显著增大回火、发动机过热、加速性变坏火焰传播下限 1.4 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二、汽车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1)稳定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工况混合气浓度怠速和小负荷a=0.6~0.8中等负荷a=0.9~1.1大负荷和全负荷a=0.85~0.95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工况混合气冷起动极浓a=0.2~0.6暖机a随温度升高加速及时加浓急减速避免混合气过浓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与简单化油器特向曲线差别很大,所以要想得到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来符合汽车各种工况的需求,需要对简单化油器添加相应的辅助结构。

师学院工学院教案师学院工学院教案讲稿容备注上节容回顾:L型叶特朗尼克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第三节喷油器是柴油机供给系统中实现燃油喷射的重要部件。

功用⏹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要求⏹油束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油束形状和方向与燃烧室相适应;⏹雾化质量好;⏹喷射结束后无滴漏现象。

一、孔式喷油器喷油嘴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种特点:喷孔的位置和方向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以保证油雾直接喷射在球形燃烧室壁上。

喷射压力较高。

喷油头细长,喷孔小,加工精度高。

孔式喷油器工作过程⏹喷油:当喷油泵开始供油时,高压柴油从进油口进入喷油器体,再经斜油道进入针阀体下面的高压油腔,高压柴油作用在针阀锥面上,并产生向上抬起针阀的作用力,当此力克服了调压弹簧的予紧力后,针阀就向上升起,打开喷油孔,柴油经喷油孔喷入燃烧室。

⏹停油: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由于减压环带的减压作用,出油阀在弹簧作用下落座),高压油腔油压骤然下降,作用在喷油器针阀的锥形承压面上的推力迅速下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针阀迅速关闭喷孔,停止喷油二、轴针式喷油器轴针分为圆柱形(喷雾锥角较小)和圆锥形(喷雾锥角较大)轴针形喷油器有普通型、节流型、分流型(用于涡流燃烧室,改善冷气性)轴针式的特点: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燃烧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引起积炭堵塞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有滴油现象第四节柱塞式喷油泵1、喷油泵的作用: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适时、定量的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2、喷油泵必须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