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案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复旧课:
导入新课:
1.配气机构概述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3.配气相位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4.气门间隙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富康DC7140型轿车
捷达轿车
进气门:
热机:0.15~0.25
冷机:0.20
排气门:
热机:0.35~0.45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方法:。
2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机械转向系统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机械转向系统教案章节:一、机械转向系统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机械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机械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种,它通过机械连接实现转向操作,使汽车能够改变行驶方向。
2. 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机械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组成。
3. 机械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转向操纵机构产生的转向力通过转向器放大,传递给转向传动机构,使车轮产生转向运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机械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通过图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
3. 教师通过动画和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讲解机械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的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记忆。
3.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检查学生对机械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教案章节:二、机械转向系统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不同类型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转向系统的分类:机械转向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式转向系统,另一类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2. 机械式转向系统的特点:机械式转向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转向助力较小,适用于小型车辆。
3.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较大的转向助力,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高速行驶。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机械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2. 教师通过图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转向系统分类及特点的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不同类型机械转向系统组成和应用的记忆。
教案章节:三、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部件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转向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教案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1.2 汽车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4 汽车的组成与功能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发动机的概述2.2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2.3 发动机的性能参数2.4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的概述3.2 手动变速器3.3 自动变速器3.4 四轮驱动系统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概述4.2 盘式制动器4.3 鼓式制动器4.4 电子制动系统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的概述5.2 电源系统5.3 启动系统5.4 点火系统5.5 照明与信号系统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续)第六章:汽车悬挂系统6.1 悬挂系统的概述6.2 麦弗逊式悬挂6.3 扭力梁式悬挂6.4 多连杆式悬挂6.5 悬挂系统的调整与维护第七章:汽车转向系统7.1 转向系统的概述7.2 机械转向系统7.3 液压转向系统7.4 电子转向系统7.5 转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汽车冷却系统8.1 冷却系统的概述8.2 冷却液的作用与选择8.3 水冷系统8.4 风冷系统8.5 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九章:汽车润滑系统9.1 润滑系统的概述9.2 润滑油的作用与选择9.3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9.4 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9.5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十章:汽车排气系统10.1 排气系统的概述10.2 排气系统的组成10.3 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10.4 排气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5 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续)第十一章:汽车轮胎与车轮11.1 轮胎的概述11.2 轮胎的结构与分类11.3 轮胎的磨损与更换11.4 车轮的概述11.5 车轮的维护与更换第十二章:汽车车身与涂装12.1 汽车车身的概述12.2 车身的结构与材料12.3 车身的维修与保养12.4 涂装的概述12.5 涂装的工艺与保养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13.1 空调系统的概述13.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13.3 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13.4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3.5 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第十四章:汽车安全系统14.1 安全系统的概述14.2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14.3 刹车辅助系统14.4 电子稳定程序14.5 车辆防盗系统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5.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分类15.2 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5.3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与结构15.4 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5.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的内容涵盖了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动机原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气系统、轮胎与车轮、车身与涂装、空调系统、安全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十五个章节。
某汽车构造教案
某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等部分的构造和作用;3. 学习汽车构造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4. 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2. 汽车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3. 汽车构造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4. 汽车构造的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汽车构造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组成的。
2. 理论讲解(30分钟)通过PPT、教材等形式,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等内容,介绍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3. 知识巩固与实践(6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通过图纸和模型等实物进行汽车构造的模拟和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每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并进行小组展示。
4. 案例分析(30分钟)以实际的汽车构造案例为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5. 总结与讨论(15分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回顾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学习成果,答疑解惑。
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解2. 图片展示3. 实物模拟4. 小组讨论5. 案例分析6. 总结讨论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汽车构造的知识;2. 对汽车结构进行个人分析和总结;3. 撰写一份关于汽车构造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辅助资源1. PPT课件2. 教材资料3. 图片和视频资源4. 实物模型七、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2. 课堂表现3. 课后作业成绩八、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模拟、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汽车构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汽车工程、汽车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教案章节一: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让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实现内燃机的做功。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连杆、活塞、气缸、轴承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直线运动,驱动连杆旋转,从而实现曲轴的旋转。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案章节二:曲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曲轴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曲轴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曲轴的结构特点:曲轴轴线、曲拐、曲柄等。
4. 曲轴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案章节三:连杆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连杆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连杆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小头、连杆大头、连杆身等。
4. 连杆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1《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熟悉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1.2 汽车的分类1.3 汽车的发展历程1.4 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2.1 发动机2.2 底盘2.3 车身2.4 电气系统第三章:汽车的功能与性能3.1 汽车的动力性能3.2 汽车的制动性能3.3 汽车的舒适性3.4 汽车的安全性能第四章:汽车行业的重要性4.1 汽车行业的经济影响4.2 汽车行业的社会影响4.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五章:汽车文化的内涵与影响5.1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内涵5.2 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5.3 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汽车案例,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功能与性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学生研究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汽车总论的掌握情况。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内容:第六章: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6.1 汽车行业的发展机遇6.2 汽车行业的挑战与变革6.3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七章: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7.1 汽车生产的基本流程7.2 汽车生产的关键工艺7.3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八章:汽车市场与营销策略8.1 汽车市场概述8.2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8.3 汽车品牌的营销传播第九章:汽车使用与维护9.1 汽车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9.2 汽车的基本维护知识9.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章:汽车安全与环境影响10.1 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10.2 汽车与环境的关系10.3 汽车排放控制与环保技术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汽车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大集合》中的第三节《汽车的构造》。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身、车轮、车灯、车窗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汽车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对交通工具的认知。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汽车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够正确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模型、图片、视频、挂图等。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玩具汽车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汽车的构造,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5分钟)通过汽车模型、挂图等,向幼儿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身、车轮、车灯、车窗等,并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辆汽车图片,让幼儿指出图片中的汽车构造,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泥、画纸等材料制作汽车,加深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其他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尝试说出它们的构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汽车的构造:1. 车身2. 车轮3. 车灯4. 车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汽车,记录下汽车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案示例:汽车的构造:车身:保护乘客,装载物品车轮:支撑车身,行驶作用车灯:照明,警示作用车窗:通风,观察外界2.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并与同伴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对汽车的构造有了基本的了解。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课程主题:汽车构造课程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程步骤:引入:1.在课堂前摆放一些玩具汽车,并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的不同部分。
2.鼓励幼儿分享有关他们对汽车的想法和经验。
探索: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一辆真实的小型汽车,并给予适度的关注和指导。
指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汽车的外观、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4.引导幼儿注意并观察汽车的不同部件,例如车轮、发动机盖、车门等。
5.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车轮和车胎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车胎在车辆行驶时的作用。
6.引导幼儿寻找并观察引擎盖,并与他们分享引擎盖下的发动机,并解释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
7.引导幼儿体验打开和关闭车门的感觉,并解释车门作为乘客进出汽车的通道。
实践:8.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玩具汽车,并齐心协力将其拆解。
9.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内部的构造,例如座椅、方向盘、仪表盘等。
10.鼓励幼儿合作,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发现,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汽车中的这些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1.搜集一些汽车构造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并分发给小组,让他们将图片与汽车内部部件进行配对。
总结:12.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总结并复习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13.鼓励幼儿提出更多关于汽车构造的问题,并尽力回答他们的疑惑。
延伸活动:1.玩具汽车拼图:提供一些汽车拼图,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构造。
2.科学小实验: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汽车模型,并观察模型车在斜面上滚动时的变化。
3.汽车绘画活动:提供颜料、纸张和海绵,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汽车。
评估:1.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的评估;2.幼儿完成的任务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评估。
备注:幼儿教案为探索性学习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标题:汽车构造
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掌握汽车不同部件的名称和位置。
3. 能够简单描述汽车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 汽车的主要构造部件: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2. 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汽车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让学生想一想他们对汽车的认识和了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汽车的构造有哪些部件吗?
二、讲解汽车构造(15分钟)
1. 分类介绍汽车构造部件: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2. 针对每个部件,讲解其功能和作用,以及与其他部件的关系。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分发汽车构造图纸。
2. 学生根据图纸,用标记工具标出不同部件的名称和位置。
3. 学生两两合作,互相解释图纸上的部件。
四、讲解汽车工作原理(10分钟)
1. 以引擎为例,简要讲解汽车的工作原理:燃油在发动机燃烧产生能量,能量通过传动系统传输到车轮,推动车辆行驶。
2. 简要介绍其他部件的工作原理(如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五、总结(5分钟)
1. 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汽车的构造有哪些部件?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
2. 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资源:
1. 汽车构造图纸。
2. 标记工具。
评估方式:
1. 学生完成汽车构造图纸的标记。
2.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汽车的工作原理。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第一章:汽车构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掌握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3. 理解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3. 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汽车的主要系统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汽车构造图片和图表。
2. 汽车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构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介绍汽车的各种系统和部件。
3. 探讨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讲解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的作用。
4.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5. 总结和复习:回顾本章内容,巩固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堂练习:绘制汽车的基本构造图。
2. 小组讨论:分析汽车构造对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3.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细节。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理解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实验法:进行发动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1. 发动机图片和图表。
2. 发动机实验设备。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介绍发动机的各种部件和功能。
3. 探讨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讲解气缸、活塞、曲轴等的作用。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第三章:汽车底盘3.1 底盘的构成与作用3.2 悬挂系统3.3 转向系统3.4 制动系统第四章:汽车车身4.1 车身结构与设计4.2 车身的材料与工艺4.3 车身的维修与保养第五章:汽车电气设备5.1 电气设备的基本构成5.2 电源系统5.3 启动系统5.4 照明与信号系统5.5 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6.3 冷却液的选择与更换6.4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7.2 燃油泵的作用与更换7.3 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与维修7.4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与保养第八章:汽车润滑系统8.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构成8.2 润滑油的选择与更换8.3 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4 润滑系统的保养注意事项第九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9.1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9.2 催化转化器的作用与更换9.3 氧传感器的检测与更换9.4 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传动系统10.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0.2 手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维修10.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维修10.4 四轮驱动系统的原理与维修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11.1 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11.2 空调压缩机的作用与更换11.3 空调制冷剂的选择与添加11.4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二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2.1 电子控制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2.2 传感器的作用与更换12.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原理与维修12.4 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三章: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13.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维修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原理与维修13.3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ESC)的构成与维修13.4 舒适系统(如电动座椅、导航系统)的原理与维修第十四章: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14.1 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14.2 诊断设备的应用与操作14.3 维修设备的选购与维护14.4 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第十五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15.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5.2 常见故障类型的诊断与排除15.3 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15.4 故障预防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掌握汽车的编号规则。
2024年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2024年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一节,详细内容围绕2024年汽车的构造进行讲解。
主要涉及汽车的五大组成部分:车身、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和内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2024年汽车的构造,认识各个部分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汽车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了解汽车的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2. 五种不同颜色的小卡片,分别代表汽车的五个部分;3.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文具;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2024年汽车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汽车的各个部分。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汽车模型,详细讲解汽车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小卡片代表汽车的五个部分,将卡片贴在对应的汽车部位。
4. 动手实践(10分钟)孩子们用剪刀、胶水等文具,制作自己的汽车模型。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说出汽车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汽车的简图,标注五大组成部分。
2. 在汽车简图旁边列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幅2024年汽车的构造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正确画出汽车构造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汽车构造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构造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共五则范文)
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汽车构造教学计划刘海平《汽车构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2、课型:新课3、使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汽车构造》4、授课教师:5、教学重点:(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6、教学难点:(1)配气相位分析;(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7、教学课时:2次课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高技7班和中技10班以及中11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比较认真,基本都能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2、能力目标(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五、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一)复习旧课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二)导入新课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二篇:汽车构造汽车构造复习参考内容1、2、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排量、压缩比等概念及计算,爆燃、早燃的原因及后果。
3、4、5、6、发动机总体构造。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缸体、缸套、缸盖的形式及特点。
活塞、活塞环结构分析。
曲轴类型、结构、工作循环表,曲轴扭转减速器原理,飞轮结构。
例:做出太脱拉T-928发动机工作循环表,并标出各缸间作功重叠角,发火间隔角,已知该发动机是一台气缸中心线夹角为75°,采用四曲拐在同一平面内的镜像对称曲轴的V型八缸发动机,发火次序为1 6 3 5 4 7 2 87、配气机构组成及各零件结构原理。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2.帮助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3.培养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教学内容1.汽车基本构造–车身:承载车身上所有部件的车架–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车轮:支撑汽车行驶的部件–方向盘:控制车轮转向的设备2.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上车坐稳后系上安全带–按下刹车踏板,启动发动机–挂挡,放手刹–松开刹车踏板,踩油门加速–通过方向盘操控方向–到达目的地后刹车并停车3.幼儿游戏:汽车模拟驾驶–安排幼儿分角色,有司机、乘客、导航员等–模拟驾驶,体验汽车行驶的感觉和过程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汽车基本构造,提高对汽车的认知和兴趣2.帮助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汽车的构造关系和部件作用2.帮助幼儿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PPT展示汽车构造和使用方法2.游戏法: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体验汽车驾驶的过程3.讨论法:鼓励幼儿发言,分享自己对汽车的认知和想法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汽车构造和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以游戏方式评估幼儿对汽车行驶的掌控能力3.收集幼儿对本次课程的反馈和意见,作为教师下一步教学的参考七、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准备汽车模型、PPT等教学素材,并了解幼儿的基本认知和兴趣2.教学步骤:–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通过实物模型或PPT向幼儿展示–讲解汽车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安排幼儿分角色进行汽车模拟驾驶游戏–结合游戏中的体验,对幼儿进行反思和讨论3.课后延伸:–提供相关图书和游戏,让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游戏和阅读相关故事书八、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教学素材,以便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2.在游戏环节,加强队伍合作的意识,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整合家庭与校园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车子的构造小班科学教案
车子的构造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车子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发动机、车轮和驾驶系统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合作、分享和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车子的构造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车子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车子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一辆简易车模型、发动机模型、车轮模型、驾驶系统模型等。
2. 视觉资料准备:车子的构造图、车子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简易的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车模型的特点和构造。
引导学生思考:车子是怎么行驶的?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 探究(1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依次了解车子的各个构造部分。
(1) 车身:让学生触摸车身的材质,感受车身的坚固和稳定性。
让学生观察和探索车身的形状和结构,提问:车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 发动机:向学生展示一个发动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探索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解释发动机的主要作用和工作原理。
(3) 车轮:向学生展示一个车轮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探索车轮的结构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梳理(10分钟)通过讨论和展示车子的构造图和工作原理示意图,梳理并总结车子的构造及其功能。
引导学生归纳出车子的基本构造有车身、发动机、车轮和驾驶系统等。
4. 拓展(15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观察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车子的构造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类型的车子有不同的构造和功能?又有何相同之处?5. 运用(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每个小组从教室中找一个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车子,要求能够行驶并穿越一个障碍物。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部分;(2)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3)熟悉底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4)了解车身的基本构成,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和车顶等;(5)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启动系统、点火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特点;(2)利用模型和示意图,讲解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原理;(3)结合案例,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4)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参与汽车设计和制造;(2)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驾驶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汽车事业,激发他们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发动机(1)汽油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柴油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保养与维修。
2. 第五章:底盘(1)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行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转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底盘的保养与维修。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构造》教材;2. 实物:汽车模型、发动机模型、底盘零部件等;3. 图片: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图片;4. 视频: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视频资料;5. 网络资源:汽车行业资讯、新技术应用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 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汽车各部分的结构;3. 模型教学法:利用模型和示意图,讲解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原理;4.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5. 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期末进行的笔试考核,测试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汽车构造模型的组装和调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际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构造的魅力。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开展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汽车模型或实物3.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4. 实践操作场地和工具5. 网络资源:汽车相关网站、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 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第3-4课时: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第5-6课时: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第7-8课时: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第9-10课时: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第11-12课时: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第13-14课时: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第15-16课时: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第17-18课时: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第19-20课时: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朱明zhubob)第一章:汽车构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掌握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3. 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步骤:1. 引入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2. 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3. 分析汽车各部分的功用和相互关系,如发动机与底盘的配合等。
4.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和思考。
5.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与评估:1.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2. 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发动机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步骤:1. 引入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如气缸、活塞、曲轴等。
3. 分析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如燃烧室、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等。
4. 引导学生观察发动机的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
5.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与评估:1.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
2. 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
2.学会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1)车身:车架、车体、车门、车窗等。
(2)发动机:缸体、汽缸、曲轴、活塞、气门等。
(3)传动系统: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4)悬挂系统:悬挂弹簧、减震器、轮胎等。
(5)制动系统:制动器、刹车片、刹车盘等。
(6)电器系统:电瓶、发电机、点火系统、灯光系统等。
2.汽车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汽车漏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刹车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4)轮胎漏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灯光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一张汽车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并带领学生讨论汽车的构造和组成部件。
2.知识讲解(20分钟)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进行讲解,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电器系统。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列举一些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例如:发动机无法启动、汽车漏油、刹车失灵、轮胎漏气、灯光无法正常工作等。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汽车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和解决。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意见和补充。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情况,以及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汽车维护的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汽车构造和故障解决方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0')汽车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
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经历了蒸汽汽车—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三大阶段,当今的汽车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械-电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本课程性质、主要内容、特点、学习要求:(略)二、讲授内容(65')绪论一、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1.外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P1。
1796年:法国人居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时速3.5公里。
1830年:蒸汽机已用到公共汽车上。
1873年:英国人戴维逊已发明了铅锌蓄电池,并用于赛车上。
1900年:英国人哈特制造的电动汽车,每个轮上都有一个电机用来驱动,时速已达80公里。
1876年:德国人奥托将法国人罗歇1861年提出的吸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基本概念具体化,发明了所谓奥托循环热机(即今天的四冲程内燃机),并在世界上得以广泛应用。
1883年:德国人代姆勒发明了化油器。
1886年:德国人本茨应用蓄电池和线圈感应产生高压电流点火方式,制成二行程单缸汽油机,装在三轮汽车上,并在1月29日申请获得了专利,所以1886-1-29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
1889年:法国人别儒研制了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别儒又首先推出前置后驱。
1891年:法国人又研制了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1年:法国人开始采用充气轮胎。
1926年:戴姆勒和本茨两家公司合并为今天的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他们两人同被称为“汽车之父”。
目前主要的汽车公司有: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菲亚特、日产。
2.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1956年10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始生产解放CA1090型载货汽车。
广州的汽车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广州本田、花都风神、丰田汽车厂亦将在广州落户,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二、汽车类型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牵引车、专用车等。
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天津夏利TJ7100、重庆奥拓。
普通级轿车:排量1.0-1.6L。
一汽捷达、二汽富康。
中级轿车: 排量1.6-2.5L。
一汽奥迪100、上海桑塔纳。
中高级轿车: 排量2.5-4.0L。
日丰田皇冠、凌志300,德奔驰300。
高级轿车: 排量4.0L以上。
奔驰500、560、600。
豪华客车:走长途高速的大客车,带电视、洗手间,总价在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间。
货车:东风、解放车见得较多。
微型货车:总质量小于1.8T。
JL1010。
轻型货车:总质量1.8T-6T。
NJ1061、BJ1041、江铃JX1030DS。
中型货车:总质量6T-14T。
CA1091、EQ1092。
重型货车:总质量大于14T。
JN1181、斯太尔91系列。
越野车: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类车,选择此类车型的人是喜欢休闲生活的,此类车型最适合进长途旅行,现在较多人选择的是长城跟中兴,价格比较接近平民化。
三、课堂小结(10')我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现在国家加大了对汽车工业的扶持,1987年国务院确立了把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方针。
在广州市,汽车工业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本田、日产、丰田都在广州落户,今年下半年,广州将加紧加紧推进本田轿车出基地、丰田汽车50万台发动机、丰田整车和花都汽车城等相关项目的建设,争取今年整车产量达40万台。
四、课外作业(5')1.哪一天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2.汽车如何分类?一、复习提问(10')1.什么是汽车?如何分类?2.如何识别汽车的类型?二、讲授内容(70')绪论(续)三、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企业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企业自定代号企业代号:表示企业名称或其所在地。
车辆类别代号:数字表示。
主参数代号:货车-总质量;客车-长度或总质量;轿车-发动机排量。
排量:1/10L为单位。
车长:m。
小于10m时,1/10m为单位。
产品序号:数字表示。
企业自定代号:汉语拼音或数字表示。
多用在变形车上为了与基本型加以区别。
EQ1090——TJ7100——DN6440——1——表示货车,09——表示载重,0——表示第一代。
7——表示轿车,10——表示排量。
6——表示客车,44——表示车长。
*现在的越野车用6来表示,即为小型客车,因为车身较长。
四、汽车的总体构造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五、汽车的结构特征和技术参数1.质量参数2.主要尺寸参数*轮距:同一车轿左右轮胎面中心线间距离,双胎则为双胎中心线。
*最小离地间隙3.性能参数*最小转弯半径:转身盘至极限位置。
*最高车速:平直良好的路面上。
*最大爬坡度:满载时。
*平均燃油消耗量:L/100Km。
*驱动方式:例4×4三、课堂小结(10')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是汽车装配与行驶的主体,车身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装载货物,电气设备为汽车提供电能。
一、复习提问(10')1.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汽车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最小转变半径?二、讲授内容(65')绪论(续)六、汽车行驶基本原理要使汽车由静止-运动,则要外界对汽车施加一推力。
1.驱动力的产生发动机扭矩传到驱动轮上,驱动轮的旋转力矩M t对路面产生一个圆周力F0,则路面对轮胎产生一反作用力F t。
F t=M t/r。
M t =M e i g i0ηt。
2.汽车行驶的阻力*滚动阻力F f:产生原因是车轮运动时,轮胎与路面的变形。
路面变形-汽车所造的功不能收回。
轮胎变形-地面反力前移。
由平衡条件Tr=Ga,令f=a/r,则F f=Gf。
f—滚阻系数。
与路面种类、车速、轮胎的构造、材料、气压有关。
沥青、混凝土路f约0.015-0.02。
*空气阻力FW:产生原因是汽车运动时,空气作用在行驶方向的法向、切向力及前后的压力差。
F W=KAV2/21.15。
K—空阻系数;A—迎风面积=BH。
*上坡阻力Fi:产生原因是汽车上坡时,车重沿坡度的分力。
Fi=GSinα。
*加速阻力Fj:产生原因是汽车加速时,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的惯性力。
Fj=δGj/g。
δ—旋转质量换算系数,j—汽车加速度。
3.汽车运动状态分析汽车运动的驱动条件:驱动力与总阻力总相等ΣF ≤Ft。
4.附着力及其对驱动力的限制附着作用:轮胎与路面间的相互摩擦以及轮胎花纹与路面凸起部分的相互作用综合在一起。
附着力Fψ= G·ψ。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力的极值。
汽车的附着条件:附着力必须大于或等于汽车的牵引力,Fψ≥Ft。
汽车的行驶条件:Fψ≥Ft≥ΣF三、课堂小结(10')必须要满足汽车的驱动与附着条件,汽车才能行驶。
为增大汽车的附着力,可在轮胎的花纹、气压上改进,在冰雪、泥泞的路面上,可使用越野汽车。
四、课外作业(5')1.汽车驱动力如何产生?滚动阻力如何产生?2.汽车行驶要满足什么条件?一、复习提问(10')1.什么是附着力?为什么驱动力不能大于附着力?2.汽车驱动力是如何产生的?二、讲授内容(55')§1-1发动机分类、一般构造及常用术语一、发动机分类与一般构造1.汽油机和柴油机(各自的特点)2.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3.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4.转子发动机二、常用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曲柄半径、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三、主要结构参数1.排量的含义与计算公式气缸排量指的就是气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一个气缸的容积用V h来表示。
排量用V l表示。
V l = V h i =42DS t×10-6排量是指所有气缸的工作容积,i为气缸的数量。
2.短行程发动机和长行程发动机短行程发动机的优点:P20短行程发动机与长行程发动机的比较:P223.压缩比ε压缩比反映的是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三、课堂小结(10')发动机的排量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这是两个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两者的比值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缸径与行程相等的发动机叫等径发动机,如丰田3S发动机的缸径和行程均为86mm,BJ4920A型4缸汽油机缸径和行程均为92mm。
行程大于缸径叫长行程发动机,反之短行程发动机。
短行程:转速高、利于提高功率;缸径大,利于多气门布置、利于提高功率。
长行程:燃烧室紧凑、利于快速燃烧,能降低比油耗;同时作用在活塞上载荷较小,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
一般经济型轿车多选用。
四、课堂练习(15')1.东风EQ140型汽车的6100B-1型发动机其活塞行程为115mm,试计算发动机排量。
2.已知某六缸发动机的排量为5.4L,压缩比为7,求燃烧室的容积。
一、复习提问(10')1.什么是发动机排量?如何计算?2.什么是压缩比?其大小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二、讲授内容(65')§1-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要产生动力,先向气缸供入燃料和空气,经压缩燃烧后产生热能,再利用高温高压的气体膨胀而推动活塞,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依靠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最后还要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继续进气。
如此不断地反复进行。
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按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气缸中运动次数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的工作过程。
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压缩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作功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上——下行排气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下——上行2.爆燃与表面点火现象爆燃:由于缸内可燃混合气压力和温度过高,燃烧室内远离点燃中心的某处在火焰前峰未传到之前发生自燃而造成的一种异常燃烧现象。
表面点火,分为早燃与后燃。
早燃(后燃):是在火花塞正常点火之前(之后),燃烧室内壁炽热表面提前点火引起的一种燃烧现象。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特点。
P26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1.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两者主要的区别混合气形成方式;着火方式。
2.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P273.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性能及特性方面的不同:P27三、课堂小结(10')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相似,由于燃料的不同,造成两者在结构上和性能上的差异。
活塞式发动机依靠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曲轴转两周。
四、课外作业(5')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