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中医学肱骨髁上骨折
• (二)有移位骨折: –1、手法整复: –(1)先在牵引下纠正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
16
–(2)伸直型:助手牵引前臂逐渐将肘关节屈 曲,术者用手法推远端向前,拉近端向后,使 其复位。
–(3)屈曲型:助手牵引前臂逐渐将肘关节伸 直,术者用手法推近端向前,拉远端向后,使 其复位。
4
二、病因病机xxxx
• 1、伸直型:
–(1)跌倒时肘关节伸直、手掌撑地所致。 –(2)骨折近端向前方、远端向后方移位。 –(3)容易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
5
• 2、屈曲型:
–(1)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部着地所致。 –(2)骨折远端向前上
方移位。 –(3)血管、神经损伤
机会较少。
6
• 3、粉碎型
• 3、桡神经损伤。
13
–4、肘内翻畸形。 图(8)
• 年令越小发生率越高,原因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 为:
• (1)远端尺偏移位未纠正。 • (2)骨折远端内旋移位。 • (3)内侧皮质塌陷,失去支撑,愈合过程中自动
尺偏。
14
–5、肘外翻畸形。(少见) –6、迟发性尺神经炎。(少见)
15
五、治疗 xx xx
9
• 4、肱骨髁上压痛,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 5、X片显示骨折。图(6)
xx xx
10
四、并发症
• 1、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 又称Volkmann氏肌挛缩。原因:骨折块 和血肿的胀力挤压肱动脉及其分支,使血管受 压、痉挛,导致前臂屈肌缺血、水肿,神经麻 痹(肌肉缺血2~4小时可发生功能障碍, 8~12小时即不可逆坏死。神经缺血30分钟即 感觉异常,12~24小时造成不可逆损害)最后 肌肉坏死,疤痕挛缩,发生畸形。
中医手法复位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小于 1 2岁者,1 0 ,大于 1 3例 2岁者 ,8例 。治疗前 ,15例为 2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实验组 (3 7 1 d 2 ̄ . ) 与对 照组 (2 1. ) 的平均愈合天数相 比较 ,其 P 0 5 6 3 ̄ 2 6 d 3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0
中医手法复位 可以促进肱骨髁上骨折 的痊愈 ,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中医治疗;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
那么其愈合 时间为长 。同时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
间。
经过本 次研 究显 示,实验 组患者在 常规复位 手法 的基础
1 . 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 S S 30 P S 1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 以均数 ±标准差( ± 1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计数资
表 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愈合时间比较
中医手 法复位法 是指在 常规手法 复位 的基础 上加 上相关 的 中医治疗。常规手法复位后,采用 中医推拿术,对患者肘部 进行缓慢推 拿,活血化瘀 。同时进行 中医练功活动,固定后 即 开始联 系手指 的握拳运 动和腕 的屈伸 ,以减 轻前 臂及手 的肿 胀 。骨折愈合后 ,采 用中医方法活动肩关节 ,练习肘的屈伸运 动 ,配 合烫洗法 ,加快治疗进度。在 中医推拿的 同时 ,积极服 用相关 中医药方制剂 。使用主方肢伤三方 ( 广东 中医学院 《 外
而中医推拿 ,是以中医的脏腑 、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并
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 , 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 的特定部 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
1214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杨建全安阳市林州人民医院(456550)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结果术后无明显肘内翻,肘外翻现象;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目前不失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骨伤科学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损伤,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后遗症。
自2003~2007年1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收到优良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30例,女28例。
年龄最小4岁,最大16岁,平均10岁。
均跌打损伤。
伸直尺偏型40例,伸直桡偏型10例,屈曲型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伤后至来诊时间最长2天,最短1小时。
2治疗方法2.1整复方法以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为例。
患者仰卧位,一助手握住患者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者腕部,两助手对抗持续牵引,纠正重叠移位。
患肢为右侧且远端有旋前畸形者,在牵引下先使前臂旋后,然后左手握住骨折近段,右手握住骨折远端,两手相对挤压,矫正旋转和侧方移位后,术者以两手拇指从肘后推动尺骨鹰嘴向前,同时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拉,并让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端复位的骨擦感。
然后术者双手环抱骨折断端稳定着,嘱远端助手再次轻柔屈伸肘关节3~5次,以进一步整复前后残余移位。
注意勿将骨折近端过度推向前方,以免骨膜剥离广泛而影响骨折的稳定性,尺偏型骨折当复位后,术者一手将骨折部固定,另一手将肘关节略伸直,将前臂向桡侧伸展,使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嵌插或稍有桡偏,以预防发生肘内翻畸形。
整复屈曲型骨折,手法与上述相反,应在牵引下,将远折端向后推,并徐徐伸直肘关节。
2.2固定方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铺一层薄棉垫,选用适合的肱骨髁上骨折专用夹板4块,布带3条(长1条,短2条),梯形垫2个(屈曲型1个),塔形垫1个,小平垫1个(屈曲型2个),钢托1付。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0例
气 、呃逆等症状 。胃痛疾 病 的主要 发病 机制是 由于感 受
外邪 、饮食内伤 、情 志不遂 等 ,从 而导致 肠道 和脾 胃发 生病变 。胃痛疾病 的临床表 现有较强 的特异 性 ,在治疗
中医综合 疗法治疗儿童肱 骨髁上 骨折 1 2 0例
于 强 侯连 东
( 辽 宁省 大 连 大 学 附 属 中 山 医院 ,大连 1 1 6 0 1 1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儿 童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手 法 整 复 结 合 我 院 自制 小 夹板 固 定 及 中药 外 用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笔者 对 2 0 0 4  ̄2 0 1 1年 问收
第 1 1 卷 第 5期 ・ 总第 1 5 7 期 2 0 1 3年 3月 ・ 上 半 月 刊
◎《 『 黛 囊 叠
对脾 胃升降进行调理 ,根据 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 纠_ 正_ 。
最后 ,调节机体 ,确保 阴 阳平 衡 ,并攻 实补 虚 ,同时还 应当指导患者注 意调整饮 食 ,并进 行适 当的锻炼 ,保 持
晕 目眩 、浑身乏力 、不善言语、因为长期腹 泻导致脱肛 ;
脾 主统血 ,如果 统血 功能障碍 ,人体 就会 出现便 血 、尿 血 、崩漏等症 状 ;脾 主肌 肉 四肢 ,如 果脾 不健康 ,患者
就可能有肌 肉消瘦 、四肢无 力等症状 。胃主要 是受纳 腐
察 组 ,难 以对 患者起 到帮助作 用 。由此 可见 ,临床 上采
治的1 2 0例 儿 童 肱 骨 髁 上 骨折 采 用 手 法 复 位 , 自制 小 夹板 固 定及 中药 制 剂 治 疗 。结 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春 三月 , 夜卧早起 , 广步 于庭 , 被发缓形 ,
生而勿杀 . 而勿夺 , 而勿罚。 予 常
们 力求 解 剖复 位 , 特别 是着 重解 决 其旋 转移 位 , 远端 尺 侧 移位 及 内倾 。本 组 病 例 中 只有 5例 发 生 肘 内 翻 畸 形 , 得 了 良好 的预 防效果 。 取 3 2 手 法整 复 的时 间 , . 应愈 早愈 好 。在较 严 重肿 胀 发 生之 前 , 法复 位 相 对 容 易 , 果 亦 佳 。 严 重 的肿 胀 , 手 效 则 不宜 勉强 整 复 , 可待 肿胀 消退 后 , 再行 手 法复 位 。或 即行 手 术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肘 关 节 系 一 多关 节结 构 ,
杂 志 ,0 0 2 ( ) 1 213 2 1 ,6 2 :0 -0 .
[ ] 中华 医学 会 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 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 5 中 不 稳 定性 心 绞 痛诊 断 和治 疗 建 议 [ ] 中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00,2 J. 2 0 1
( ) 49 1 . 6 : 0 - 2 4
血 消瘀之 品配 伍 丹 参 人 心 , 达 病 所 , 除 心 脉 之 瘀 直 消 血; 配三七 、 当归活 血 而补血 , 血而不 留瘀 , 血而 不 止 活 出血 ; 同时 以血 中气 药 J 芎 益 气 活 血 , 气 行 则 血行 。 i f 使
[ ] 陈 明哲 . 脏 病 学 [ . 京 : 京 医 科 大 学 出版 社 ,0 0:0 6 6 心 M] 北 北 2 0 14 .
( 文校对 : 春渝 本 庞 收稿 日期 :0 1—0 21 2—1) 0
全方 配伍 精 当 、 药少 而 专 , 效显 著 。通过 本组 治疗 结 疗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方案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一诊断(中西医诊断相同)(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肱骨髁上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于跌倒,肘关节在半伸位,或伸直位,手掌先触地,或者肘关节屈曲,后部着地,致伤2症状和体征: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局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肱骨髁上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屈曲伸位,移位明显时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正常3辅助检查: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可做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中医分型〗1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
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
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
2屈曲型:较少见。
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1早期:伤后1—2周内,可以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2中期:伤后3—4周左右,此时如需要复位,应该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中医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2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14 (0 1 1 08 - 2 6 1 89 2 1 )3— 3 2 0
肱骨 髁上 骨折 主 要是 指肱 骨 内外 髁上 下2 m范 围 内的骨 折 ,发 c 生 肱骨髁 上骨 折 的解剖 因素 是 因为肱骨 干肘 线与 肱骨髁 肘 线之 间有 3 。 ~5 。的 前倾 角。跌 倒时 ,肘后 方着地 ,导 致肘 关节 处于屈 曲 O 0 位 ,由暴力传导 致肱骨下端而骨 折。根据暴力来 源和骨折移位 的方 向 可 分为伸直型和屈 曲型。 自20 年4J 0 1 月 ,笔者 采用中医综 0 9 y 至2 1年3 合疗法 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 ,取得 较好 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本组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 ,其 中男性4例 ,女性2例 ,受伤年龄 2 5 7
选择竹叶柴胡植株整齐、生长健壮的田块做为留种田,植株不摘
除花 蕾 ,适 当增施磷 钾肥 以保 花增粒 。待9 O ~lH竹 叶柴胡 种子成 熟
期,果实表皮由青变褐 ,子实变硬时, 便可收获。因为竹叶柴胡抽苔
开花 时间不一致 ,须成熟一株收获一株 ,以防种子脱 落。
7 采收加工 . 2
[】 杨慧, 3 王书林. 阁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 . 剑 J 中国 ]
合 时间 4 3天 ,治愈 6 0例 (33 ) 83 % ,好 转 1 2例 (67 ) 13 % ,总有 效率 达 10 。结 论 中医疗 法对 肱骨 髁上 骨折 具有 良好 的 治疗 效果 , 治 0%
愈率 较 高。
【 关键 词 】 中医疗 法 ;肱骨 髁上 骨折 ;正骨
中图分类号 :R8 63
运 输 :运输工具必 须清洁 、干燥 ,具 有 良好 的通气性 ,遇 阴雨天 应防 潮防雨 。运输 时严 禁与其它有毒 有害 ,可能污染 其品质或易 串味的物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摘要】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
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或肘内翻畸形,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与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已明显减少。
但肘内翻的发生率仍然高达30%-57%。
(1)(2)故对其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治疗1骨折早期治疗手法复位,骨牵引及外固定无移位、轻度移位或复位后较稳定不伴有血循环障碍的骨折多采用此法。
有人报道一组640例,随访202例发现各种类型骨折都可能发生肘内翻畸形,尺偏型者占47.3%为最高;单纯伸展者占13.2%;桡偏型占9.1%;屈曲型者占8.3%。
认为远侧骨折端向尺侧移位是导致肘内翻的主要因素。
即使解剖对位,因骨折端接触面小和肢体重力作用,很容易使远侧骨折端向尺侧倾斜发生内翻,导肘内翻畸形(3)。
徐英杰[4]等认为尺偏型骨折肘内翻发生率39%~79.2%,肘内翻的发生与整复不良有关,骨折端复位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尺偏型矫枉过正或轻度桡偏,桡偏型不矫枉过正的原则。
复位时将远骨端向桡侧偏离一个皮质,收到良好效果。
张锡光(5)报道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08例优87例,良18例,差3例。
认为此法有效可行。
因此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减少肘内翻的发生。
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swenson[6]1948年首次使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刺交叉克氏针固定技术以来,因该方法创伤小,复位效果好,固定时间短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这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仅创伤小,避免了开放复位对组织的损伤,而且杨建平等[7]报道,可以避免骨折远端向尺侧再移位,特别是对gartland ⅱ、ⅲ型有部分和完全移位的骨折,应作为首选方法。
李文霞等[8]将传统的内外侧交叉针在入路和固定方式上作了改进,采用皮外张力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认为不仅可降低医源性神经损伤率,而且能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布带松 紧程度 。定 期 ( 按术后 1 2 4或 5周 ) 、、 进行 x线检查 。
术后 4 ~5周解除外 固定 , 加强 练习活动 。
3 治疗 结 果
3 1 疗效评定标准 . 优: 肘关 节屈伸较健肢减少 l 0 以内 , 肘
内翻 5 以内。良: 关节屈伸较健肢减少 1 。 0以 内, 内 肘 1~2 肘 翻 6 ~1。 。 0 以内。差 : 关节 屈伸较健肢减 少 3 。 肘 0以上 , 内翻 肘
维普资讯
中医正骨 2 0 0 7年 l 1月第 1 第 1 期 9卷 l
( 8 7 ・4 ・ 总 9) 9
中西 医结 合 骨折 新 疗 法 治疗 肱 骨髁 上 骨折
四 川省新 津县 黄石桥 中 医医 ̄ ( 1 4 0 6 13 )
陈
主题 词
伟 田健宏
短 0 5小 时 。 .
2 3 药物治疗 .
早期 7天之 内治 以活血祛瘀 , 消肿 止痛 。桃
红四物汤加减 , 药用桃仁 l 、 0g 红花 6g 当归 l 、 、 0 g 川芎 8g 、
生地黄 l 赤芍 1 。肿胀严 重 , 0 0g 血液循 环 障碍 者 , 加用 三 七 8g 丹参 9g 并重用祛瘀 、 、 , 利水 、 消肿药物茅根 1 、 0g木通 9 g 每天 l , , 剂 水煎 3次 , 取药 汁 2 0m1 3次 服。 中、 0 分 后期 解 除夹板 固定后 , 用舒 筋活络 、 利关节的中药熏洗 。方选骨 科 通 外洗一方 , 药用 宽筋藤 3 、 0g 钩藤 3 、 0g 金银花藤 3 、 0g 王不留
~Leabharlann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 童 常见 损伤 , 治疗不 当常 导致 严重后 遗症 。 自 2 0 -2 0 0 1 0 6年 1 , 月 我们应用 中西 医结 合骨折新疗 法治 疗肱骨髁上骨折 6 0例 , 收到优 良效果 , 总结报告 如下。 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 中 医 药
【 图分 类 号] 6 3 4 中 R 8. 1
黧 墨 u n 2 . 2:6 墨 m dg JN O ̄ , l e l O / aa e 0 o s 1u t a n1 - Mz 0 e6 r e i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肱 骨 髁上 骨 折
感, 复位 后 术 者 一 手 将 骨 折 部 固定 , 一 手 轻 轻 伸 屈 肘 关 节 , 为 , 要 遇见 肘 部 肿 胀 、 另 只 畸形 者 , 诊 者 均 应 意 识 到 首 先 排 除 接 并 有 意 识 地 向桡 侧 施 力 , 骨 折 断 端 稳 定 、 侧 嵌 插 。c 型 臂 血管 、 径损 伤 , 使 桡 神 只要 遇到 桡 动 脉搏 动减 弱 或 消 失 , 指 发 凉 、 手 显示 复 位 良好 后 , 部 消毒 , 取直 径 2 局 选 mm 克 氏针 , 肱 骨 外 发麻 、 痛 , 般 行手 法 复 位 后 动 脉 搏 动恢 复 正 常 , 则 , 不 于 剧 一 否 应 上 髁 处 呈 4。 5角进 针 , 过骨 折 端 斜 向 内上 钻 入 克 氏 针 至 内侧 骨 失 时 机 地 施 行 手 术 探 查 , 开 神 深 筋 膜 及 肌 间 隔 进 行 彻 底 减 切 皮 质 外 0 5m。 同法 于 肱 骨 内 上 髁 处 进 针 , 骨 折 端 斜 向 外 压 。神 经 损 伤 应 先 观 察 3个 月 , 果 无 恢 复 迹 象 再 行 手 术 .c 过 如 上 钻 入 克 氏针 到 外 侧 骨皮 质 外 0 5m。 C型 臂 再 次 显 示 骨 折 探 查 。 .c 端 对 位 良好 , 氏针 固定 位 置 合适 。局 部 消 毒 后 , 菌 敷料 包 克 无 本 组 病 例 患 者对 象 均 为 儿 童 , 了 使 患 儿 治 疗 无 痛 苦 , 为 术 扎 克 氏 针尾 端 , 肢 屈 曲 9 。 2 。三角 巾悬 吊 。术后 , 以 后 便 于观 察 病 情 变化 , 以 随时 采 取 措 施 解 决 出 现 的 新 情 况 , 患 0一1 0, 予 可 止 血 、 痛 、 肿 、 炎 等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并 指 导 患 儿 进 行 早 建 议 住 院 治 疗 , 用 合 理 的 麻 醉 方 法 , 肿 胀 消 退 , 片 复 查 止 消 抗 采 待 拍 期 腕 关 节 , 指 功能 锻 炼 , 手 四周 左 右 , 折 线 模 糊 , 部 骨 痂 形 正 常 后 可 出院 门 诊复 查 治 疗 。 骨 局 成后 , 除克氏针, 肘关节屈伸锻炼 , 序渐进 , 拔 行 循 至功 能恢 复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摘要】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
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
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目的讨论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于手法整复和外固定,在整复前应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断治疗(一)定义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
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
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二)诊断依据1.病史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1)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有畸形、骨擦音(感)或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注意检查腕手部的感觉、运动,有无“垂腕”、“爪形”及“猿形”手畸形,以判断是否合并桡、尺或正中神经损伤。
(3)注意有无血管损伤的体征。
(4)皮下有瘀斑或触及近折端骨茬者,谓“潜在开放性骨折”,说明损伤和移位严重。
(5)青枝嵌插型骨折以髁上处环周挤压痛为主要体征。
3.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4.辅助检查 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三)鉴别诊断1.与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别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
X线可见内、外髁间距增宽,并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大。
低龄儿童的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上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
对于疑难病例可行CT、MRI检查确诊。
2.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二者虽都呈“靴样”畸形,但脱位多见于10岁以上的较大儿童和成人,肘部肿胀较轻并有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四)分类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都可以再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肱骨髁上骨折(修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康复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凡发生于肱骨内外髁上2cm范围内的骨折称为肱骨髁上骨折。
3 诊断3.1 疾病诊断[1,2]①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②多发生于儿童。
③临床表现:肘部肿胀、疼痛、畸形,甚至有张力性水泡。
④查体:肱骨髁上部可触及环形压痛,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与骨擦感,患肘活动受限或主动活动功能丧失,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⑤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情况和类型,必要时行肘关节CT或MRI 检查。
3.2 疾病分型3.2.1 按照受伤机制和暴力方向分为[1]:3.2.1.1 裂纹型:骨折端无明显移位,仅从X片上可看到一条裂纹。
3.2.1.2 伸直型骨折:患肘呈靴状畸形,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远折端向后方移位、断端向前方成角。
根据骨折远端侧向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骨折。
①尺偏型:骨折远端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尺侧移位。
此型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②桡偏型:骨折远端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桡侧移位。
3.2.1.3 屈曲型骨折:较少见,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3.2.2 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型[3]:Gartland分型分为3型:3.2.2.1 Ⅰ型:骨折无移位。
3.2.2.2 Ⅱ型:骨折远端有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但后侧骨皮质仍完整。
3.2.2.3 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连接。
3.3鉴别诊断①肱骨髁间骨折儿童较少见,通过X线片易诊断,其骨折线波及关节面,由于骨块分离,关节面破坏,预后较差,属关节内骨折,必要时可作CT扫描明确关节面的受损程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 的损伤之一 , 传统 中医手 法 复位小夹板外 固定 是 其主 要 治疗方 法 , 但 肘 部 内外 翻 畸 形 是 其主要病发症。 近年来我科在此 基 础上 打人 交叉 克 氏针治疗儿 童肱骨髁上 骨折 2 6 例 , 口 服 桃 红 四 物 汤 , 取 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 报告如下 :
中医手法整骨小夹板外 固定治疗儿童肘骨髁 上 骨折手法 简
洁 , 效 果 良好 , 但 固 定 不 牢 所 形 成 的 肘 内 翻 、 肘 外 翻 是 其 主 要
并发症 , 采取 微创 技术 , 小 切 口 克 氏针 内 固定手 术 , 创 伤小 ,
时 间短 , 患儿及 家 属 易 接 受 , 同时 克 氏针 内 固定 牢 固可 靠 , 不
[1 ] 赵定麟主编. 骨科学 理 论 与新技术 [M ]. 上 海 : 上 海科学技术 出版
社,
1999 :
74— 75 .
( 收稿 Id 期 : 2 0 0 7 — 0 9 — 2 0 )
据本组 资料显 示 , M P R 可 进 行 对 骨 折 线 形 态 、 骨 折 移 位 方 向及 相邻损伤组织 的直接 观 察 。 螺旋 CT 三 维 和 M P R 为临床提 供 了 三 维立 体影像 , 有利于 临床医 生选 择合适 的治疗 方法 。
天 , 平均 12 小时 。 其中口 服汤剂者 18 例 。
,
以伸直型为例 , 全 部患儿均采用 基 础麻醉加臂
丛 N 阻滞 , 取 仰 卧位 , 消毒 , 辅 无 菌 巾, 患 肢外 展 , 采用 中医
手法整 骨复位后 , 于肱 骨 内外 髁 处 各 取 l c m 切 口 , 交 叉 打 人 克
中医医案——骨折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药物配合手法治愈骨折四例病案一:裘童,8岁。
(肱骨髁上骨折)初诊:1962年3月22日。
主诉及病史:堕跌后右臂肘肱骨下端髁上折碎移位。
诊查:筋脉血管俱伤,瘀血凝聚,漫肿疼痛,不能动弹,关节伤剧畸形。
治法:先为按捺正复,敷缚化瘀。
处方:荆芥二钱防风二钱焦山栀三钱小生地四钱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苏木屑二钱泽兰叶三钱京赤芍三钱留行子三钱煅自然铜四钱(包)炙乳香一钱单桃仁三钱万灵丹一粒(包)二诊:3月24日。
右臂肘肱骨下端髁上折碎移位,正复后瘀血略化,肿痛四散,引及肩骱手指,不能动弹,关节伤剧。
再以化瘀消肿,续骨息痛。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川独活一钱半小生地四钱京赤芍三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留行子三钱煅自然铜四钱(包)骨碎补三钱乳没炭各一钱粉丹皮二钱单桃仁三钱三诊:3月27日。
右臂肘肱骨髁上折碎移位,正复后瘀血渐化,肿痛亦减,指节感有酸麻。
再拟活血舒筋续骨。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忍冬藤四钱京赤芍二钱小生地四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留行子三钱自然铜四钱(包)骨碎补三钱炙乳香一钱单桃仁三钱四诊:4月5日。
右臂肘髁上折碎,渐趋凝结,肿痛见减,骨骼畸形亦已平复,手指酸麻已瘥。
再予活血舒筋壮骨。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大丹参三钱川独活一钱半川断肉三钱制狗脊四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炙甲片一钱半煅自然铜四钱(包)伸筋草四钱单桃仁二钱生甘草五分五诊:4月12日。
骨折已基本接续,疼痛已微,功能亦增,改服散剂。
按语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之治疗,首在整复畸形,并予恰当的外敷固定。
辨证施以内服药物,亦能加速瘀肿的迅速消退和骨折的愈合。
本例除用一般化瘀退肿、接骨续筋之药外,于骨折之初期,尚配伍清热凉血之丹皮、山栀、生地、忍冬藤,以防血瘀化热之虞。
盖严重骨折,常可出现发热、恶寒、纳呆、脉浮数等全身征象,乃由离经之血壅滞脉络,而为营卫失和。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2例
脑卒中是世 界范围内人 口死亡 的第 3位病因和成人 残 疾的首要原 因,我 国为脑卒 中高发 国家 , 目前 ,用于 治疗该病 的药物较多 ,多应用血管扩 张剂 、抗血 小板聚 集剂、脑代谢活化剂 、中医药 治疗等 。脑梗死最 常见的
病 因为动脉 粥样硬化 ,急性 期治疗 原则多为调整 血压, 防治并发症 ,防治血栓进展和减少梗塞 范围。在 临床 中
曲4  ̄6 。 0 0 ,复位时注意纠正旋转 、侧方及 尺偏移位 。一 般复位后石膏 固定 3 ~4周,常规进行功能锻炼 、药物 治 疗及伤肢理疗 。 1 . 手术治疗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 .2 3 在氯胺酮或臂丛 麻醉下 ,患儿平卧,患肢呈外展位,以肘后侧入路暴露骨 折端 ,直视下复位后 ,用 2 枚克氏针交叉固定 ,钻入克 氏 针时 必须 紧贴骨 折端 的骨 皮质 ,而 后穿 出对侧 骨皮 质
一
肢小指全部 和环指 尺侧 半 、手 掌尺侧 感觉障碍 ,骨间肌 肌 力减退,小鱼际侧进行性肌萎缩,各手指不能 内收 、 外展 ,拇食指不能对掌 , 的握力减少约 5 ⑤并发肘 手 ‰ 关节脱位 时,肘关节肿胀 明显 ,呈弹性固定。
1 治疗方法 . 3
1 . 手法复位治疗 _1 3
◎
从上表 3种方法在第 1 个疗程及第 2个疗程 的总有 效率可分析 出,银杏达莫组 的治疗 总有效率最高 ,川芎
远O D擞 UF CC A篡 程 T I O I ' 4
第 l总3 2 1上刊 0 9第期 90 半 1期 1 1 ・月 卷月 2 年・ 第
嗪组次之 ,而丹参 组总有效率最低 。
[1周 立春 , 华. 格雷 钠联 合依 达拉 奉治疗 急性 脑梗 死 的临床 疗效 及 3 董伟 奥扎
安 全性 叨. 中国卒 中杂 志,0619: 5 20 , ) 2 . ( 6 ( 文校 对 :郑黎 本 收稿 日期 :2 1-71) 0 1 —4 0
中医医案——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手法治愈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病案:张某,女,12岁。
初诊:1973年8月21日。
主诉及病史:右肘关节肿胀明显,肘部向后突出,肘关节功能丧失,右肱骨远端压痛明显,可闻明显骨擦音。
拍X线片确诊为“右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断端向桡侧错位。
治疗:1.手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者上臂中段,另一助手一手握住折骨端的内外髁,一手握住前臂,两助手对抗牵引,然后把患肢提起,屈肘;术者握住骨折部,双手四指在折骨近端的掌侧,双拇指在折骨远端的背侧,用力向掌侧推挤折骨远端,其余手指向背侧拉近端,折骨即复位。
2.固定外敷正骨散。
于折骨近端的掌侧、折骨远端的背侧及桡侧各压一棉垫,然后用90°肘部纸板两侧固定。
固定后拍摄X线片检查对位、对线良好,每周复查一次。
六周时再拍X线片复查,折骨愈合良好,并拆除固定物,进行功能按摩,每3~7天一次,按摩一月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1按语董老治疗此骨折体现出“稳、准、快”的特点,力争一次成功。
如果当时不满意,两助手须加大牵引力,即可奏效。
还要特别注意矫正折骨远端的尺侧移位,以防愈后出现肘内翻畸形。
外固定不宜过紧,要以脉搏跳动是否正常来判断其松紧程度。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467-468,董万鑫医案。
董万鑫(1921-1982),河北省香河县人,中医骨科主任医师。
13岁拜师中医骨科名医陈啓老先生,1950年获中医师职称,1960年任西城丰盛医院骨科负责人,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评上中医骨科主任医师职称,并调入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担任副院长。
曾任北京中医学会正骨按摩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城区第五届政协委员等职。
董万鑫先生从事中医骨科工作近五十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骨折,创造出一整套独特的正骨手法,在北京地区享有很高声誉。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96例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后 ,观察组总 有效率 为 9 4 . 4 % ,明显 优 于对照组 的8 0 . 8 % ,两组 比较差 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具 体见表 1 。
使其肘关 节得 到完全 伸直 ,术 者用 两手将 腕部 握住 ,沿 肱 骨纵轴方 向进行 拔 伸牵 引 以使 骨 折旋 转移 位 及重 叠 矫正 。 矫正旋转位 和重叠 后 ,术 者改 为以一 手维 持牵 引 ,将另 一 手手掌置 于 肘前 ,拇 指 按 在 内上髁 处 ,虎 口朝 患 肢远 端 ,
1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般资料
的移位型肱骨 髁 上骨 折患 者 2 4 8例作 为研究 对 象 ,将 2 4 8 例患 者根据治疗方 法 的不 同分 为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其 中观
率 =显效率 + 有效率 。
1 .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 相关 数据应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
方法 和压 垫位置 的调换来 减少肘 内外 翻 ,并 给予患者 服用 具有化瘀消肿 、行 气活 血 、通络止 痛功 效 的中药 方剂 ,固 定 3~ 4周后指导患者进行 中医练功活动 。即练 习腕 的屈伸 和手 指的握拳 运动 以使前 臂及手 的肿胀 减轻 ,和进行 中 医 方法 活动肩 、肘关 节 ,以锻 炼肘 的屈伸 运动 。对 照组患 者 给予 西医手术 治疗 ,根 据移位 的方 向及旋 转度 角 以将 复位 的术 式确定 ,复位后 应用 克氏针 交叉 固定断 端 ,术后应 用 石膏 固定 。 1 . 3 疗效判定标 准 根据 苗雨后 的疗效 标准拟定疗效 判
察组 1 9 6例 ,对照 组 5 2例 。观察组 中男 1 2 5例 ,女 7 1例 ;
年龄 5~3 6岁 ,平均 年 龄 ( 1 4 . 8±3 . 2 )岁 ;其 中伸 直 型
中草药及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0例
3 辨证论 治
无移 位骨 折可置 患肢 于屈肘
9 4
维普资讯
4 练 功锻炼
6 治疗 效果
直 ,正确 使用 压垫 ,注意骨折 段 有无 向外 成角 移位 ,若 发现及 时 纠正 。治 疗 期 间有 时不 尽 配 合 , 夹板 包扎 后 ,加强 定 时检查 夹板 固定 情况 ,及 时调 整夹板 的松紧 度 ,防止 整 复后移 位 ,小夹板 固
维普资讯
中草 药及 手 法整 复 治 疗肱 骨 髁上 骨折 3 0例
郑和 发
( 电白县水东镇海滨新 区丽涛花园三期 H 92 ,广东 电白 10 房 550 ) 240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中草药 中医整骨术
肱 骨髁 上 骨 折 多 见 于 儿 童 , 如爬 高墙 、攀树 跌 下 ,或嬉 戏追
逐跌 倒所 致 ,且 易发 生肘 内翻 畸
9 0度 位 ,用 颈 腕 带 悬 吊 2—3 周 ,有 移位 骨折 应按 以下 方法处
理。
药复位 接驳 骨折 有利 于控制 骨折 近端外 旋 ,又 可 帮 助 远 端 旋 后 ,
因而在 整 复纠正 前后移 位与侧 方 移 位 的 同 时 旋 转 移 位 也 得 以 纠
形 ,治疗 不 当 容 易 并 发 血 管 损 伤 ,形 成缺 血性肌 肉痉 挛 ,此倍
3 1 整 复方法 :在进 行 复位 时 , .
根据 肘 部解剖 特点 及具体 受 伤情
况 ,首 先矫正 旋转 移位 ,后矫 正 侧方 移位 ,再 矫 正前后 移位 为准
正 ,以达到逆 创伤 机制 复位 。此 外 ,在 整复肱 骨髁 上骨 折时 ,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44:4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程春炤[导读] 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程春炤(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515)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7-02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
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
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
(1)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有畸形、骨擦音(感)或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注意检查腕手部的感觉、运动,有无“垂腕”、“爪形”及“猿形”手畸形,以判断是否合并桡、尺或正中神经损伤。
(3)注意有无血管损伤的体征。
(4)皮下有瘀斑或触及近折端骨茬者,谓“潜在开放性骨折”,说明损伤和移位严重。
(5)青枝嵌插型骨折以髁上处环周挤压痛为主要体征。
3.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4.辅助检查 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二)鉴别诊断
1.与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别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
X线可见内、外髁间距增宽,并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大。
低龄儿童的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上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
对于疑难病例可行CT、MRI检查确诊。
2.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二者虽都呈“靴样”畸形,但脱位多见于10岁以上的较大儿童和成人,肘部肿胀较轻并有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三)分类
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都可以再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临床以伸直尺偏型最为多见,青枝嵌插型不容忽视。
(四)治疗
1.特色治疗
(1)手法整复固定法
①适应证: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于手法整复和外固定,在整复前应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②整复方法:复位时应特别注意矫正远折端的尺偏移位、尺侧倾斜嵌插以及内旋移位,以预防肘内翻。
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
患者仰卧于配有“C”形臂X线透视机的硬板整复床上(不透视,整复固定后拍片复查亦可),复位顺序可按矫正旋转移位一侧方移位一前后移位进行,采用拔伸牵引、推挤提按、屈伸收展、旋转外翻等手法即可复位。
但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病人年龄、体质等的差异,要辨证施法。
③固定方法:可通过触摸肘后三角与上臂轴线的关系和挤压内外上髁嵴的形态,来确定骨折的对位情况,判断远折端有无尺偏、尺倾和旋转;再通过肘关节屈曲角度及有无抵抗,来判断前后移位矫正情况。
通过X线透视核对骨折对位情况更佳,务必使骨折复位满意后,方可进行外固定。
新鲜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容易闭合复位,但不易保持,尤其是远折端的尺偏尺倾最易反弹复发,因此,外固定方法种类较多。
常用的有小夹板超肘固定、撬式架固定和石膏固定,医者应根据病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灵活运用。
(2)牵引整复固定治疗
①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待肿胀消减或情况改善后,根据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②操作方法:常用的牵引疗法有以下几种。
尺骨鹰嘴牵引:于尺骨鹰嘴背侧嵴前方lcm处由内向外穿针,屈肘90o和肩前屈上举90o牵引,重量1~3kg,时间1~2周,骨折复位后及时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目前鹰嘴牵引已较少应用。
皮肤牵引: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远侧骨折段较小,整复后不易固定的不稳定骨折,以及骨骺滑脱骨折。
胶布自髁上处沿前臂前后或内外侧粘妥,外用纱布绷带缠绕,于手指末梢用扩张板撑开,置患肢于外展、外旋位床旁牵引,重量1~2kg,7~10天折端粘连后,手法进一步矫正残余成角,夹板或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于婴幼儿,应以方便口服和外用为主。
早期肿胀严重,以活血行气为法,用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若肿胀起水疱,或合并发热者,为瘀血化热,以活血清热为原则,用小儿清热解毒冲剂。
中后期肿痛已消者,宜接骨续筋,用小儿接骨冲剂。
(2)西药治疗: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
参考文献
[1]李岳君.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1月15卷1期.
[2]金生,王锦年,陆秉泰.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陈元平.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闭合性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4]王炳南,庄洪,冯衍成,胡应池.非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2例分析[J];中医正骨;199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