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3课《民为贵》课时检测(有答案)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2.3 民为贵 练习 (含解析)
三、民为贵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既:已经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牲畜C.暴.之于民而受之暴:显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践:登上、承袭项,畜:积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于传有之.B.所欲与之.聚之C.残贼之.人谓之一夫D.谆谆然命之.乎、B、D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C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于.传有之②战于.长勺B.①所欲与.之聚之②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C.①祭祀以.时②以.行与事示之者D.①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②而.居尧之宫项,①②两项都是“在”的意思。
B项,①介词,为、替;②连词,和。
C项,①介词,按照;②介词,拿,用。
D项,①连词,表顺承,就;②连词,表假设,如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B.夫然后之中国..C.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D.牺牲..既成项,古今意义相同。
A项,死亡,古义:被诛杀或者逃亡。
今义:死,失去生命。
B项,中国,古义:古人称中原地区为中国,这里指国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D项,牺牲,古义:用来祭祀社稷的牲畜。
今义: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导学号50730019)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3课民为贵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三课民为贵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社稷.(谷神) 变置.(立) 得乎丘民..(山丘上的百姓)B.汤放.(释放)桀残贼.(害) 就.(接近,趋向)下C.走圹.(原野) 其何能淑.(善) 载胥及溺.(过分)D.孰.(谁)与之荐.(推荐)人践.(登上)位【解析】A丘民:民众;B放:流放;C溺:淹没。
2.下列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作七十列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例句与C都当“传记”讲。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B )A.得天下有道.。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解析】两个“道”都当“方法、途径”讲。
4.下列句子中的“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D )A.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求,尔何如?D.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解析】两个“尔”都当“这样”讲。
5.下列对科举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袖诗求见,意思是袖藏诗文请求拜见。
袖子里有倒兜就像今天西服的内兜一样,装进去会自然垂到袖口的,除非你自己掏,否则它自己不会掉出来。
D.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解析】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上向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之一。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五则短文紧扣“民贵君轻”这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说理透彻精辟。
B.第4则短文中,孟子反复强调“天也”“故曰天也”,由此可见,孟子很相信“天意”,在他的思想深处,“天意”比什么都重要。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三、民为贵 含答案
释文题“民为贵”语出《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老百姓是最尊贵的。
这句话极其简洁明了地言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孟子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充分地阐明了这一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话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超前意识”。
齐宣王就“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在当时能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独夫民贼应该杀,是需要有极大的胆识的。
孟子坚决反对愚忠,反对盲从。
他认为,为臣的态度是由为君的态度决定的。
君主并非任何时候都对,也并非都应无条件服从。
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对于暴君,他是深恶痛绝的。
明主旨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均是围绕“民为贵”的思想来展开论述的。
在这五则选文中,孟子不仅极力宣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而且还指明了得民心的根本途径,就是施行仁政,用“仁”“义”治天下,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
(4)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文本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3课《民为贵》课时检测(有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社稷jì粢盛zì 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B、弑君shì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鹯zhānC、溺nì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4分)A、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4分)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为丛驱爵者,鹯也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2单元+第3课+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第三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社稷.(谷神) 变置.(立) 得乎丘民..(山丘上的百姓)B.汤放.(释放)桀残贼.(害) 就.(接近,趋向)下C.走圹.(原野) 其何能淑.(善) 载胥及溺.(过分)D.孰.(谁)与之荐.(推荐)人践.(登上)位【解析】A丘民:民众;B放:流放;C溺:淹没2.下列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作七十列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例句与C都当“传记”讲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59( AB )A.得天下有道.。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解析】两个“道”都当“方法、途径”讲4.下列句子中的“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60( AD )A.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求,尔何如?D.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解析】两个“尔”都当“这样”讲5.下列句子中的“与”字,按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61( C )①所欲与之聚之。
②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③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④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⑤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⑥利与善之间也。
⑦孰能与之?⑧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⑨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C .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D .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解析】 动词,给予/连词,和/动词,亲附/介词,和,跟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 46924162( B )A .⎩⎪⎨⎪⎧ 祭祀以时。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三民为贵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三、民为贵一、熟语积累及运用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
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抗疫工作中,把群众看作消极、甚至异己力量,不去接触、不去做工。
(√)作,才是最危险的。
因为,这无异于为渊驱鱼....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君主放在最轻的位置上。
2.孟子认为,跟天更近的不是天子,而是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民为贵社稷次之 2.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三、文化常识1.社稷: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2.桀纣:夏朝和商朝的末代君主,都是暴君。
3.朝觐:指附属国向中央政权朝贡和拜谒,以表示对帝王的尊拜和臣服。
4.中国:指中原地区, 文中指国都。
一、通假字1.为丛驱爵者,鹯也(“爵”,通“雀”)2.舜相尧二十有八载(“有”通“又”)二、一词多义三、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名词用作动词,成就王业)2.民为贵.(形容词作名词,最重要的力量)3.其何能淑.(形容词作名词,善,好结果)4.诸侯危.社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危险、危害)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既成1.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2.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对医生的称呼五、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判断句)译文:所以给深水赶鱼来的是獭,给丛林赶鸟雀来的是鹯。
2.此之谓也。
(宾语前置)译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3.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例题和练习(有答案)
《民为贵》例题和练习:1、课后练习第二题:解释加点的词2、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B、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 鹯zhānC、溺nì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4分)A、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4分)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为丛驱爵者,鹯也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三、民为贵——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课后习题
三、民为贵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项,终身:一辈子。
A项,牺牲:用来祭祀的牲畜/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项,然而:这样,却/连词,表转折,可是。
D项,中国:中原地区,文中指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为丛驱爵者,鹯也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项,“爵”通“雀”;B项,“女”通“汝”;D项,“蚤”通“早”,“施”通“迤”。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危:危害。
B.得天下有道.道:方法。
C.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与:给。
D.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传:流传。
项,“传”指传记。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项是动词,到。
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单元三、民为贵 含解析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
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美字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赏美文忧郁的老儒天一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
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无此四者,非‘人’也。
”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
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
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
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
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三节民为贵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民为贵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代桀、纣) B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代天下) C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代舜) D .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代天子推荐的人) 解析:A 项,“其”代天下;B 项“之”代舜;C 项“之”代天把天下给了舜。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此之.谓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B.⎩⎪⎨⎪⎧ 以行与.事示之者尧以天下与.舜 C.⎩⎪⎨⎪⎧ 于.传有之苟不志于.仁 D.⎩⎪⎨⎪⎧ 使之主事而.事治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解析:A 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项,连词,和;介词,给。
C 项,均为介词“在”。
D 项,表顺承;表假设。
答案:C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为丛驱爵者,鹯也B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解析:A 项,“爵”通“雀”;B 项,“女”通“汝”;D 项,“蚤”通“早”,“施”通“迤”。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D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解析:C 项古今意义相同,一辈子。
A 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这里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 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是表程度的副词。
D 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其何能淑.B.虽欲无王.,不可得已C.不远.千里而来D.贼仁者谓之贼.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的结果;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C项,意动用法,以……为远。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2.3民为贵含答案
三、民为贵一、语基落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牺牲既成,粢.(zī)盛既洁,祭祀.(sì)以时,然而旱干水溢.(yì),则变置社稷B.故为渊驱鱼者,獭.(tǎ)也;为丛驱爵.(jué)者,鹯.(zhān)也C.其何能淑.(shū)?载胥.(xū)及溺.(nì)D.天下诸侯朝觐.(jìn)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sòng)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ōu)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项,“爵”通“雀”,应读“qu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以天下与舜,有诸.诸:之乎。
B.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荐:推荐。
C.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显示。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享:享受。
项,享:享用。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项与其他三项不同,此处为动词,“到”。
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项,终身:一辈子。
A项,牺牲:古义指用来祭祀的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损害某些利益。
B项,然而:古义指这样,却;今义是连词,表转折,可是。
D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文中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三节、民为贵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三、民为贵一、根底知识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代桀、纣)B、然那么舜有天下也,孰与之.(代天下)C、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代舜)D、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代天子推荐的人)解析:A项,“其〞代天下;B项“之〞代舜;C项“之〞代天把天下给了舜。
答案:D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此之谓也以行与事示之者A ..B..非人之所能为也尧以天下与舜..于传有之D.使之主事而事治C...苟不志于仁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解析: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连词,和;介词,给。
C项,均为介词“在〞。
D项,表顺承;表假设。
答案:C3、以下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为丛驱爵者,鹯也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解析:A项,“爵〞通“雀〞;B项,“女〞通“汝〞;D项,“蚤〞通“早〞,“施〞通“迤〞。
答案:C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解析:C项古今意义相同,一辈子。
A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这里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是表程度的副词。
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答案:C5、以下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其何能淑.C、不远千里而来.B、虽欲无王,不可得已.D、贼仁者谓之贼.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的结果;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C项,意动用法,以为远。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三、民 为 贵 含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P44[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社稷(jì) 2.粢盛(zī chénɡ) 3.桀(jié)4.纣(zhòu) 5.走圹(kuànɡ) 6.水獭(tǎ)7.鹯(zhān) 8.谆谆(zhūn) 9.朝觐(jìn)10.讼狱(sònɡ)二、通假字1.为丛驱爵者通雀2.苟为不畜,终身不得通蓄,积聚3.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通又三、古今异义1.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对医生的称呼2.牺牲既成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3.以陷于死亡古义:被诛杀或逃亡今义:死去4.夫然后之中国⎦⎥⎤到,到……去;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而:却。
讴歌 者不讴歌尧之 子而讴歌赞美的人不赞美尧的儿子却赞美 舜, 故 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 天 子 位 焉。
舜,所以说是天意。
然后舜回到了都城,登上了天子的宝座。
错误!错误!逼 尧 之 子, 是 篡 也, 非 天 与 也。
《泰誓》硬要逼迫尧的儿子让位,这就是篡位,而不是天把天下给了他。
《泰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 此 之 谓 也。
”上说:‘天看由我百姓看,天听由我百姓听。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而:假设连词,如果。
(5)孟子曰: “仁 言 不 如 仁 声 之 入孟子说:“宣扬仁的言论比不上具备仁德而产生的声望更深入人深也,人心,⎣⎢⎡⎦⎥⎤仁言:宣扬仁的言论。
仁声:具备仁德而产生的声望。
之:用在主谓之间。
不如:比不上。
善 政好的政治不 如 善 教之得 民也。
善 政民 畏之,比不上好的教化更能赢得民心。
好的政治百姓害怕它,错误!善 教 得 民 心。
”好的教化赢得了百姓的心。
”对应学生用书P46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评析] 庶民是最重要的力量,国家居第二位,国君是不重要的力量。
这是孟子的著名主张。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二单元三、民为贵含答案
三、民为贵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赏美文忧郁的老儒天一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
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
”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
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
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社稷jì粢盛zìé汤放桀é伐纣òuB、弑君ì走圹à獭tă驱爵è鹯ānC、溺nì谆谆ún 践àn暴之于民bàoD、朝觐āo jìn 讼狱sò讴歌ōu 篡à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4分)A、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4分)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为丛驱爵者,鹯也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
)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C、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如果没有仁的志向,必将终身忧愁,以致于死亡。
)D、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更能够赢得民心)8、对下列句子的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③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④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二、课内阅读训练(共计40分)㈠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9、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是()(4分)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0、与“今之欲王者”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4分)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言之,貌若甚戚者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谓也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⑵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13、本段采用、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
在句式上采用了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
㈡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忪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
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饯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14、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4分)15、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6、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子而之舜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主事而事治A、①⑤B、③⑥C、②⑧D、④⑦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⑵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
18、本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用原文回答),在孟子看来决定着君权的授予,这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3分)三、课外阅读训练(每题4分,共计28分)郭子仪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
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
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忠公焉。
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
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
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
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19、文中“郭汾阳在汾州”和“以令公勋德”两句中的“汾阳”“令公”都是对郭子仪的称谓。
下列对称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官名官名B、官名一般尊称C、别号官名D、爵名官名20、文中的“南阳夫人”是主要人物的什么人?( ) (4分)A、母亲B、妻子C、儿媳D、姊妹21、文中“以致如此”的“此”指的是( ) (4分)A、宰相之不知体甚也B、所请不当圣意C、以是方镇跋扈D、求无不得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敕不下敕:帝王的诏书、命令B、自艰难以来艰难:艰苦困难C、是以方镇跋扈方镇:镇守一方的军区长官D、言虞候纵横之状纵横:这里指放肆23、对“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B、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C、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D、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⑵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25、“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是(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拓展提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曹端,字正夫,渑池人。
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
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
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
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
”晟拜受。
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
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
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
古去‘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
”遂避席去。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
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学务躬行实践②其公廉乎③亦讲学于其乡④至其知古今⑤端亦高其行谊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注音和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笃志研究②坐下著足处③一切浮屠……时日之说屏不用④毁淫祠百余A、笃:坚定著:ù附着屏:pí摒弃淫:惑乱的B、笃:忠诚著:ó附着屏:pí摒弃淫:滥设的C、笃:坚定著:ó踏屏:bǐ除去淫:滥设的D、笃:忠诚著:ù踏屏:bǐ除去淫:惑乱的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年荒劝振劝振:指勉励赈灾B、就墓次受学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C、端亦高其行谊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D、命诸生延致之延致:指去请……回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⑵既葬,庐墓六年。
⑶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5、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⑦D、②③⑥⑦6、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