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法”之“随烦恼”

合集下载

二十种随烦恼

二十种随烦恼
谓随者,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 烦恼”或“随惑”。随烦恼又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是由下面情况而定的 :(一) 各自为主。(二)不善。(三)一时聚起。若上述三种情况俱全,即是大随烦恼。假如只有后两种, 则是中随烦恼。只有前一种,就是小随烦恼。小随烦恼有忿、恨、恼、浮、谎、谄、骄、害、嫉、 悭十种。这些烦恼形象粗猛,个别而起,并不是甲因乙而起,乙因丙而起等等,它们是各自为主 的,故名小随烦恼。这十法,我们从字面上,就可知其含义了。“忿”,愤怒、光火。“恨”,不如己 意而起嗔恨心。“恼”,恼怒。“浮”,浮浅不明,浮躁不安,因之昏昧,智慧光明被覆盖住了,而 盲动不定。“谎”,说谎、骗人。“谄”,谄媚、谄谀。“骄”,骄傲,骄慢,骄横,骄纵。“害”,损 害,残害。“嫉”,嫉妒。“悭”,吝啬。中随烦恼有两种,即“无惭”、“无愧”。因一切不善心都由 斯而起,一切烦恼也都随之而来,故为中随。假如有惭愧心,则不会做坏事,也就没什么烦恼; 反之,无惭无愧,做起事来,势必损人害己,而遭他人指责,因之不胜烦恼。大随烦恼有八种: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它们由无惭无愧的中随烦恼所引起, 因是一时聚起的,不象小烦恼是个别生起的,故名大随烦恼。“不信”,不相信,不信仰。“懈怠”, 松懈懒惰,不坚持,不努力。“放逸”,身心任意放纵闲散。“昏沉”,头脑迷糊不清。“掉举”,胡 思乱想,妄念不断。“失正念”,失去了正确的信念。“不正知”,不正确的认识。“散乱”,散漫混 乱。这小、中、大随烦恼二十法与六种根本烦恼合起来为烦恼法,与善法相反,故为恶法。
摘自《心经抉隐》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个人收集整理 -ZQ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地《八识规矩颂》,整理成地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 识 心 相应心

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前五识: 眼耳鼻舌
遍行 别境善ຫໍສະໝຸດ 根本烦恼 (贪 瞋痴)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第六识:
遍行 别境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意识
第七识: 末那识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心所()
小随烦恼()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随烦恼()
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 定()
悔、眠、寻、伺

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1/2
个人收集整理 -ZQ
心 不 相 应 行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

()
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2/2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 (贪、痴、慢、
大随烦恼
我见)
第八识:
遍行
阿赖耶识
,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昙摩结(叶均)“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阿毗达摩摄义论第二品说:“这种心所和它们所相应的心是同一所依,同一所缘,而且是同时生灭的”。

成唯识论卷五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如属我物,立我所名”。

品类足论卷一云:“若有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

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

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

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说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它们是和各种其它的心理要素复合而活动的。

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例如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

《俱舍颂疏》卷五说:“命体即寿,谓有别法指暖与识,说明为寿”);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法是属于行蕴。

本来把“行”释为“思”,如《杂阿含》里说,“思身为行蕴”(见俱舍论卷一引)。

这是把“行”与“业“同用的,正如《杂阿含》第十三卷中说,“一切造业有漏诸行之法行蕴摄”。

然而历史的发展,佛教学者们在心理学上做了继续分析的工夫,又找出心的程序里一些新分子,而这些新分子又要在人格分子原来的五蕴分类中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来安插。

百法之要略 (修心,到底修的对象是什么?,净什么?即证即悟!心不随业力习气转)

百法之要略 (修心,到底修的对象是什么?,净什么?即证即悟!心不随业力习气转)
关于法界诸法有种种施设,《百法明门论》将其括为百法。又将此百法分为五位:
(一)心法:略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此中又分六位即 ①遍行有五:触、作意、受、想、思。
①遍行有五:触、作意、受、想、思。
②别境有五:欲、胜解、念、定慧。
眼识依眼根而起了别青黄等色长短等形之心。即是根对境而产生识——了别。根有胜义根和扶尘根之别,感取外界之现象,令内界之心识发动之功能名胜义根;扶持助成胜义五根其体粗显之四大所成之肉体为扶尘根。境是谓眼根等所缘境界故名为境。
耳识即耳根了别青声之心,鼻识依鼻根了别香境之心,舌识依舌根了别甘辛等味之心,身识依身很了别所触之境。以上总名前五识。
(一)遍行:遍是普遍,行是行动。触、作意、受、想。思此五个心所周遍与一切心王相应俱起,一切心作用生起时,必随肩而发动,遍八识一切时地一切性俱能行起,有识即有故名遍行。
(二)别境:对各另帕界生起之心所,非一切境皆得生起故名别填。
(三)善:此善心所有十一,唯与一切善心相应仅起之心所。目性清净离谱恶秽故名善。
(四)识:了别义;
(五)意:思虑义;
(六)心:积集。
第三节 心所法
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
(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
(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境)及同时;
(三)系属于心,离心不能自有,如王巨之不相离。
心工难缘取境界之总相,心所于彼不唯线取总相,亦缘取其另u相。如对一绿树,知绿色树之全体是心王,又了别树之大小,何种树等,乃至产生贪求和厌恶之情是心所作用。
(1)睡眠:令心暗昧。
(2)恶作:又称梅。追悔、懊悔

三科与五位百法

三科与五位百法

无愧——毫不在意别人的批评。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5)小烦恼地法:与少分染污心相应之法
忿——对不如意事所起的愤怒。
覆——遮掩自己的罪恶不使人知。
悭——吝啬,不肯布施。
嫉——嫉妒。
恼——恼怒。
害——伤害逼迫他人。
恨——忿恨之后而发出的更深沉久远的怨。
谄——谄媚,口是心非。
诳——虚矫不实。
(5)想受灭无为:指灭尽定所显现的无为。“想”乃想之 心所,“受”指舍受,行者入灭尽定,想、受心所不起 现行,有似入于涅槃,故称想受灭无为。
(6)真如无为:约真实如常之义,而名真如。六无为中,
前五种是或约其因来说,或约其用来说,只是方便譬喻,
唯有真如无为才是诸法的法性、实相。《成唯识论》卷
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
菩萨精神与人间佛教。
依据。
3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
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
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
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 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一、佛教心识论的 课题:
境由心造
《杂阿含经》267经
识所缘,唯识所现。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 种种法灭。
《大乘起精选信完整论ppt》课件
《百法明门论》
善心所十一种:信、惭、 愧、无贪、无嗔、无痴、 精进、轻安、不放逸、不 害、行舍。
善心所增加“行舍”: “行”,相当五蕴中的行蕴。 “舍”,舍去刻意的、不公 平、不正直的造作。 “行舍”——令心“平等、 正直、无功用”,以一种不 动心的、无所欲求的平等心 态来用心。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到部派佛教,对心理行为的分 析,发展出前所未有的“心所 论”。

唯识宗

唯识宗


种子识

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 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 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 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
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 有漏种子——无漏种子 有为法——有漏法;无为法——无漏法



十一、生,本无今有的叫做生; 十二、住,现在尚存叫做住; 十三、老,形态逐渐衰坏叫做老; 十四、无常,不能常住的意思,在人叫做生老病死,在物叫做 生住异灭,在世界叫做成住坏空; 十五、流转,一切因缘生的事物,都是因果相续,生灭无常; 十六、定异,在无常流转中,不同的因生不同的果,因不同, 果亦各异,叫做定异; 十七、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叫做相应,例如瓜的种子 仍可再生瓜,豆的种子仍可再生豆,余可类推; 十八、势速,一切因缘生之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刹那不停, 叫做势速;
无为法




虚空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 灭变化,名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 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缺缘, 则毕竟不生,合于无为宗旨,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 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感性思维,直观证悟的境 界; 真如无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精神境界。

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 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意识。复可 分为:(1)五同缘意识,系与前五识俱起,且缘同一对境之意识。(2) 不同缘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


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 (1)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2)独 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1.定中意识,又称定中 独头意识。系与色界、无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之意识,乃禅定中发 生之意识活动。2.独散意识,又称散位独头意识。系指脱离前五识 而单独现起,追忆过去、预卜未来,或加以种种想像、思虑等计度 分别之意识。3.梦中意识,又称梦中独头意识。乃于睡梦中朦胧现 起之意识作用。

《百法》第二单元复习

《百法》第二单元复习

《百法》第二单元复习1、百法中的心法:心法使人分别虑知,是心作用之根本主体,又名“心王”。

具体含义中,指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前六识可看作某种程度的并列,但从第六识开始由表及里。

意识,产生思虑分别的作用,它产生于第七识“末那”。

末那的义译也是“意”,指“思量”,思惟量度,但其识体即为“意识”(认识),大概就是“能够量度到思虑分别之心存在与否的心”,似乎就是日常说的意识。

末那识又以阿赖耶识为所依,“阿赖耶”义为“藏”,是能藏摄一切诸法的种子,在它之下,其他七识都是转识(转生之枝末)。

所以阿赖耶识就是“能够生发出能够量度到思虑分别之心存在与否的心的种子”。

这是否像是潜意识呢?2、百法中的心所法:心法是能有,心所法是其所有,“如臣为王所有,故名心所有法”。

命名已揭示因缘关系。

心所法其下有六位: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

这六位也有好几种关系。

遍行只要有“识”就会出现,所以叫“遍行”,包括意、触、受、想、思。

这五点似乎是先后生继的关系:“意”,“警觉他心心所令趣自境”,是不是说区别自我和他人的自我意识?“触”,对境像有了反应、感触。

“受”,领纳所触是不是可意的,分乐受、苦受、舍受。

“想”,由境相施设名言,似乎表达了这个字形原本的意思。

“思”,造作,从字形看就不仅是境相通过心的反应,而是如耕田般的行为。

从遍行,到别境,到善和烦恼,是由普遍到特殊的归纳。

遍行是由“识”而生的反应,在“受”一步有了顺情、达情和俱非三种情境。

别境是在其中一种情境里有的反应:欲、胜解、念、定、慧。

慧是“于所观境,简择分别之作用”,这里仍是落在“认清所处的境”,仍是中立的性质。

善和烦恼,显然是褒与贬的并列关系,随烦恼则是烦恼的细化和衍生。

不定,属不褒不贬,又与善和烦恼相并列。

以上就是《百法》第二单元复习内容。

心所有法―― 遍行

心所有法―― 遍行

(二)受之業用 (5-1) -起愛
• 直解云:「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 之愛,以為業用。」是說「受」心所之疏 作用是「起愛」,(「愛」之一字,實亦 包括不愛、非愛非不愛在內)。
(二)受之業用 (5-2) -欲合之愛
•(1)欲合之愛—— 當我們領納順境時, 會生起貪染之心、喜悅之情緒與愉快之感 受(樂受、喜受),遂想要與它永遠和合。 此「欲合之愛」,即由樂受、喜受所生起。
(一)作意之體性-警覺心種,令 起現行。
•今「作意」心所之親作用為何?曰:「警覺心種, 令起現行。」謂作意是一種非常敏銳的心理作用, 它雖然尚在種子位(潛伏位),即能警覺應起心 王、心所的種子,令起現行! •喻如多人,同住在一寮房裡,夜晚有小偷進來, 其中有一人,警覺性最高,一發覺小偷進來,他 雖還躺在床上,即能喚醒他人起床,今「作意」 亦爾,其種子即能警覺心王、心所之種子,令起 現行!以上說其體性。以下再說其業用,即「引 現起心,趣所緣境。」謂作意又能引導這些已起 現行的心王、心所,趣向所緣的境界!
何謂遍行-遍四一切
•「遍」是周遍,「行」是巡行,謂作意等五種 心所,無遠弗屆,到處都能去,所謂「遍四一 切,名為遍行。」四一切為何?即: 1.一切性——遍於善、惡、無記三性。 2.一切地——遍於三界九地。 3.一切時——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 4.一切心—— 謂八識之生,必與俱故; • 與諸心所亦相應故。
(二)受之業用 (5-3) -欲離之愛
•(2)欲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違境時, 會生起憎惡之心、憂愁之情緒與逼迫之感 受(苦受、憂受),遂想要與它遠離。此 「欲離之愛」,即由苦受、憂受所生起。
(二)受之業用 (5-4) -欲不合不 離之愛
•(3)欲不合不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非 順非違境時,即無法激起昂揚、興奮的心 理,也不能引生悲傷、憎惡的情緒,只是 生起一種平平淡淡的感受(捨受),既不 想與它和合,也不想與它捨離。此「欲不 合不離之愛」,即由捨受所生起。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如何理解“心所有法”?

如何理解“心所有法”?

如何理解“心所有法”?01心所有法的基本含义五位百法的第二大部分内容叫做“心所法”,或者也可以叫做“心所有法”,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多。

记得有个法师,他讲一个开示的时候说,百法总共一百个,心所法就五十一个,占了51%;心所法里面烦恼心所法二十六个,差不多又是51%——所以我们凡夫天天就是和烦恼打交道了。

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挺容易让人记得住,不像我们讲的这么枯燥。

说到“心所”这个定义,还想起以前一个事,有一次听一个法师讲什么是心所,说“心所就是心活动的场所啊”,差点把饮料喷在书上。

大家还是不要犯这种望文生义的错误,心所的“所”是“归属于某某所有”的意思,别理解成场所了。

说的简单点呢,心所就是八识心王的活动和作用。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叫恒依心起,就是说心所法必须是依靠心王而生起的,不可能脱离心王独自存在。

心所是心王的活动和作用,就好比“运动”、“思考”是某个人的活动一样,能脱离这个人而存在吗?肯定不行的。

第二个叫做系属于心,就是说,心王对心所法是具有所有权的,当然这是用世俗的话来比喻了。

还是像前面所说的,某个人的运动这个例子,那这个运动必然是属于这个在运动的人的。

第三个叫与心相应,就是说心所法跟心王是有相应的关系的,“相应”这个词还包含很多意思,我们后面继续说。

02心所法的分类因为心所法的概念比较多,占了百法的51%份额,所以从内容来说,又可以分为几类。

百法的正文里面说: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这个很清楚,就是51个心所分为六类:第一类叫做遍行心所,包括5个;第二类叫别境心所,也有5个;第三类叫善心所,11个;第四类叫烦恼心所,6个;第五类叫随烦恼心所,20个;第六类叫不定心所,有4个。

这个分类比较简单,但是分类的标准其实佷有意思,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是从心所产生作用的时间等因素和跟心王相应的情况来说,区分出遍行和别境两类;第二个则主要从心所的善、不善和无记的角度,来区分出善、烦恼、随烦恼、不定这四个类别,在这四个类别之中,烦恼和随烦恼都是不善属性的,不过有轻重之分,更重更根本的六个烦恼单独列出来了。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51)
遍行(5)
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5)
欲、胜解、念、定、慧
善(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6)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中随烦恼(2)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8)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定(4)
悔、眠、寻、伺
色法(11)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心不相应行(24)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6)
第六识:
意识
51
遍行5
别境5
善11
根本烦恼6
小随烦恼10
中随烦恼
2
大随烦恼8
不定4
相应心所五十一
第七识:
末那识
18
遍行5
别境1
(慧)
根本烦恼4(贪、痴、慢、我见)
大随烦恼8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八识:
阿赖耶识
5
遍行5
性唯无覆五遍行





心王(8)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整理成的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百法》之根本烦恼

《百法》之根本烦恼

《百法》之根本烦恼佛说:“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是相对法,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

领悟烦恼缘起性空不可得的当下即是菩提。

凡夫众⽣都有烦恼,但并不真正的了解烦恼是什么?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烦扰恼乱我们有情凡夫众⽣的⾝⼼,使有情恒处⽣死、不得解脱,名为烦恼⼼所,烦恼是⼀种不善法,此类⼼所更能体现出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众⽣⼼理现象。

不善法也分为四类:第⼀,⾃性不善,就是⾃⼰本⾝是恶,不是受他法影响⽽成恶,在⼆⼗六个烦恼⼼中,唯嗔、忿、恨、恼、嫉、悭、害、覆、⽆惭、⽆愧这⼗法才是真正的不善法。

此类⾃性不善的烦恼⼼所,能引发恶业。

第⼆,相应不善,本⾝虽是染法,即可以着⾊,但⾃⾝却不是定性的不善法,它之所以有不善性,那是受⽆惭等⼗个⾃性不善烦恼⼼所影响所致。

除⽆惭等⼗个⾃性不善烦恼⼼所之外,其余的烦恼⼼所属相应不善。

第三,等起不善,就是由⾃性不善和相应不善烦恼⼼所影响⽽成的不善的⾊法及不相应⾏法都是,并且亦包括种⼦。

为何不说⾊法等是相应不善?因为⼼所法与⾊等法之间不存在相应义,⾊法等不能充当能缘。

第四,胜义不善,就是指的⽣死法(种种顺于流转⽣死的有漏法)。

此处所讲的烦恼⼼所只涉及⾃性不善和相应不善两类。

烦恼有两⼤类:⼀是本惑,⼆是随惑。

先明【根本烦恼】,共有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何谓根本?就是说此贪等六烦恼⼼所,不随于其余的烦恼⼼所法⽣起,独⾃有体,并且可以在此本惑上差别假⽴其它的烦恼⼼所,所以,此六烦恼⼼所就叫根本烦恼。

就伦理价值来讲,唯嗔烦恼⼼所是⾃性不善,其余的贪等烦恼,若在⾊、⽆⾊⼆界,则唯是⽆记性的,若在欲界,就分别起的贪等烦恼⽽⾔,乃是相应不善。

若就俱⽣起⽽⾔,能发恶⾏的贪等烦恼是相应不善,否则,即是⽆记。

所以,嗔唯在欲界,其余的贪等烦恼则通于三界。

贪:就是贪爱,对于顺境、处于适意的对象境才能使我们凡夫产⽣贪爱。

这是⼀种过分的追求,甚⾄会变成⾮义的获取。

如果更具体地讲,贪就是贪求、渴求,表⽰内⼼⾥⾯缺了点什么,⽽向外追求,来满⾜这种渴望,如没有名求名,没有利求利。

五蕴

五蕴

版本零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

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

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

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

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

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

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

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

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

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

变坏者,转变破坏也。

变碍者,变坏质碍也。

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

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

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谓可意、不可意之二。

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

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

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

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

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

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造成烦恼的六个原因

造成烦恼的六个原因

造成烦恼的六个原因一、所依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

生烦恼的所依就是烦恼随眠,即潜伏在心相续中的烦恼种子。

因为烦恼未现行之前,是处在种子位,尚未苏醒,所以称为随眠。

一旦值遇外缘,经过非理作意,因缘聚合,就会不由自主地萌发烦恼。

就像由种子萌生果实的所依是种子,同样,因为依烦恼种子生起烦恼现行,所以烦恼种子是能生烦恼的所依。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说:「复次,烦恼品所有粗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故。

」单以烦恼种子还不能生起现行,必须具有所缘与非理作意。

二、所缘所缘者,谓顺生烦恼境界现前。

烦恼生起的所缘境,即能随顺烦恼生起的境界现前。

也就是随着某种境界的现前,会引发相应的烦恼。

具体来说:我们心前现前可爱境时,心一执著,贪心随即就会生起;现起不可爱境时,嗔心就会引发;现前高大境时,就会嫉妒或者自卑;现前低劣境时,又会生起我慢以及藐视;现前平等境时,又会生起竞争之心;或者在观众面前,会狡诈谄诳。

总之,随着不同境的现前,会随之生起不同的烦恼,此即「触境生情」。

相反,境界不现前,相应的烦恼就不会衍生,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便知,随顺烦恼的境界现前,就是能生烦恼的所缘。

宋朝大儒程明道,年少时好打猎。

后来他见到周濂溪先生,自认为已经改了这个嗜好,周濂溪说:「你说得太容易了,其实只是潜伏,未发作而已,一旦萌动,还如以往一样。

」十二年之后,程明道偶然见到猎人,果然还有欢喜心,这才相信周濂溪所说不谬。

这是烦恼随眠遇到境界现前,就生起烦恼的例子。

凡夫的相续如同一个大动物园,里面睡着虎、狼、猪、鸡、狐狸等。

烦恼未现前时,如同野兽沉睡时,看似风平浪静,但是一旦遇到境界,就像野兽醒来。

比如,随顺生嗔的怨敌现前,心中的老虎就会跃起,怒目圆睁;遇到随顺生贪的五欲境界,心中的鸡立即就会乱飞;平常在非悦意非不悦意的一般境界当中,就像猪一样愚蒙,颠倒执著。

三、猥杂猥杂者,谓随学恶友非善士夫。

猥杂者:猥即卑下、鄙陋,杂即混杂,能令心恼乱,趣向下流之法,就是猥杂。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一、法的概念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达磨”、“达摩”,《成唯识论》卷一解释其本义为“轨持”,即指有一定的规范,后发展出真理、规则、法则、品性、性质、属性、特质、存在等多种意思,是印度思想史上一个较为古老的概念,其出现的历史比佛教要悠久(注:黄心川先生在所著《印度哲学史》第46页说:梨俱诗人已在众多的现象中力求找出它们的统一根源——理法(rta,译为梨多)等;理法,在吠陀中有法则、秩序、正义、真理等不同的涵义。

梨多的范畴在后来奥义书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

在大乘瑜伽行学派的著作中,法除了特指佛陀的言教之外,至少还有如下三个意思:1.泛指一切存在物,包括唯识论思想所言的境和识、圣教教法,如“万法唯识”中的法即是此义。

2.仅指为识所转、与识对应的东西,即是“唯识无境”和“识有境无”中的境。

3.构成一切存在物的性质单纯的元素,“五位百法”所说的法即是这一意义。

二、五位百法的提出众所周知,大乘佛教讲人无我和法无我。

法无我的法,有二个含义:狭义是指除去有情识生命之类(有情)的存在物,即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外界的自然物。

在这一意义下,才有了人与法的分别,及人无我与法无我的问题。

广义是指一切存在的东西,即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一切事物现象。

在这一意义下,人也就是法,人成了法的一分子。

这样,佛教关心的无我就不再有人与法的区分了,而只是对我的破除了。

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完满解决,唯识学派确立了“识”这唯一的实在,主张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识的派生物,因而都是无我。

为了给这一解答提供论证,唯识学派必须首先阐明:为识所派生的一切事物现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与识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具体关系?为此,唯识学者们提出了五位百法的范畴。

从佛教思想在印度的发展进程来看,瑜伽行派提出五位百法的范畴,无疑是受到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的直接影响。

说一切有部认为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不实在的,实在的只是构成一切事物现象的七十五种要素,称之为七十五法;这七十五法又可以概括为色、心、心所有、心不相应行、无为五类,合称五位七十五法。

随烦所

随烦所

小隨煩惱心所 ~

誑是欲謀取名譽或利益,自己無德而
詐稱有德的一種欺騙行為。 《識論》曰:「云何為誑?為獲利譽 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 命為業。」
小隨煩惱心所 ~

諂者諂曲,為了取得別人歡心而阿諛
諂媚,以達到自己謀求的目的。 《識論》曰:「云何為諂?為罔他故, 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 誨為業。」
小隨煩惱心所 ~

嫉者妒忌,他人榮盛,我懷憂戚,
如妾婦之固寵,政敵之傾軋。 《識論》曰:「云何為嫉?殉自名利 ,不耐他榮,妒嫉為性,能障不嫉, 憂戚為業。」
小隨煩惱心所 ~

慳者慳吝,財物不肯施捨,法理秘不
告人,鄙惡地蓄積財法。 《識論》曰:「云何為慳?耽著財法, 不能惠施,祕吝為性,能障不慳,鄙 蓄為業。」
睡,被佛陀呵斥為「咄咄汝好睡,螺 螄蚌蛤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可見睡眠不當,應該呵斥,但是 適當的睡眠,也是值得提倡。
何謂不定心所?「悔眠尋伺,
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它可以成就善,可以成就惡, 故曰不定。
不定心所 ~ 悔 對於心所作事生起悔心。 《識論》曰:「悔謂惡作,惡所作業 ,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即對已作惡事追悔,就是善性;對已 作善事追悔,就是惡性。悔能令心悵 怏不安,故有障礙止(觀)作用。
「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 之應,養藏之道也。」。 因此,在冬天適當地早睡晚起,能夠讓 人在翌日精神飽滿,積極投入工作和 學習。
星雲大師
人每天都要睡覺,睡眠有時候是懶惰
、懈怠的代名詞,但是正常的睡眠是 精進,會有再起的力量,因此適當的 睡眠,也是正精進。
佛教的阿那律尊者,因為聽經時打瞌

五别境心所法都有哪些作用

五别境心所法都有哪些作用

五别境心所法都有哪些作用问:五遍行是起心动念等最基础的层面,五别境却是关乎成就道业的智慧层面的,是这样吗?答:不完全是。

五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不仅是成就出世间法的关键,也是成就世间法的关键。

比如欲心所,众生只要有所求,不管是出世间法的事,还是世间法的事,都是一种欲望,是六七识的欲心所。

其中起来也快,灭去也快,容易受环境影响熏染的,是意识的欲望;而深层次的欲望,控制不住的、把握不了的、根深蒂固的,一定是意根的欲望。

比如说,想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欲望,有意识心的,也有意根的,意根的欲望叫作深切信愿;如果没有意根的深切信愿,说明只有意识想往生,那就没有用,根本不能往生。

想成佛,想参禅,有意识心的欲望,也有意根的欲望,如果没有意根的欲望,六识根本就精进不起来,参禅、学法、成佛这些事情都不能成就。

想升官发财、想成就某种事业,有意识的欲望,也有意根的欲望。

如果意根没有欲,有不想作的事情,意识无论怎样欲,怎样想作,都没有用,因为意识不能作主的缘故。

再比如说胜解心所法,有意识的胜解,也有意根的胜解。

通常情况下,意根因为了别六尘境界的智慧不足,很难胜解六尘境界,必须借助于六识来了别六尘的具体情况,六识了别以后再把情况汇报给意根,如果意根对于六识汇报的作出情况不能胜解的话,那就不能快速作出抉择,不能作出正确如理的抉择,那么六识就要常常做错事。

如果意根胜解了六识的汇报情况,就能作出正确、如理、适时、快速而准确的抉择。

如果意根胜解不了的事情,就不能作正确的抉择,也不能随顺意识作抉择,因为理解不了胜解不了。

在观行断我见和参禅时,如果意根不能胜解五阴无我之理,不能胜解般若之理,不能胜解如来藏之法,那就不能断我见,也不能明心见性,也不能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也不能出离三界,更不能转识成智而成就佛道。

再比如念心所,每个人的心都会念着某些法,有念世俗法,也有念着佛法的。

这里就有意识的念,和意根的念。

意识的念有受境界影响产生出来的,更有受意根指使牵引而产生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所法”之“位,即“随烦恼”。所谓随者,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随烦恼又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是由下面情况而定的:(一)各自为主。(二)不善。(三)一时聚起。若上述三种情况俱全,即是大随烦恼。假如只有后两种,则是中随烦恼。只有前一种,就是小随烦恼。小随烦恼有愤、恨、恼、浮、谎、谄、骄、害、嫉、悭十种。这些烦恼形象粗猛,个别而起,并不是甲因乙而起,乙因丙而起等等,它们是各自为主的,故名小随烦恼。这十法,我们从字面上,就可知其含义了。“愤”、愤怒、光火。“恨”,不如己意而起嗔恨心。“恼”,恼怒。“浮”,浮浅不明,浮躁不安,因之昏昧,智慧光明被覆盖住了,而盲动不定。“谎”,说谎、骗人。“谄”,谄媚、谄谀。“骄”,骄傲,骄慢,骄横,骄纵。“害”,损害,残害。“嫉”,嫉妒。“悭”,吝啬。中随烦恼有两种,即“无惭”、“无愧”。因一切不善心都由斯而起,一切烦恼也都随之而来,故为中随。假如有惭愧心,则不会做坏事,也就没什么烦恼;反之,无惭无愧,做起事来,势必损人害己,而遭他人指责,因之不胜烦恼。大随烦恼有八种: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它们由无惭无愧的中随烦恼所引起,因是一时聚起的,不象小烦恼是个别生起的,故名大随烦恼。“不信”,不相信,不信仰。“懈怠”,松懈懒惰,不坚持,不努力。“放逸”,身心任意放纵闲散。“昏沉”,头脑迷糊不清。“掉举”,胡思乱想,妄念不断。“失正念”,失去了正确的信念。“不正知”,不正确的认识。“散乱”,散漫混乱。这小、中、大随烦恼二十法与六种根本烦恼合起来为烦恼法,与善法相反,故为恶法。
摘自《心经抉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