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
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
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曾国藩⼗⼆条慎独修⾝法
对于古代的读书⼈,“慎独”这⼀理论是⽆⼈不知的,但只知道理论,不加实践,⽆补于实际。

曾国藩的⾼明,不在于他创造了⼀套什么新说,⽽是对这⼀古⽼真理做了⼀辈⼦的实践,既使⾃⼰⼤受其益,⼜使家庭⼤受其益,更是社会⼤受其益。

⼀、主静:⽆事时整齐严肃,⼼如⽌⽔;应事时专⼀不杂,⼼⽆旁物。

⼆、静坐:每⽇须静坐,体验静极⽣阳来复之仁⼼,正位凝命,如⿍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须读⼗页。

五、读史:每⽇⾄少读史⼆⼗三史⼗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出⾔谨慎,时时以“祸从⼝出”为念。

七、养⽓:⽓藏丹⽥,修⾝养性。

⼋、保⾝:节劳节欲节⾷,随时将⾃⼰当作病⼈来养。

九、⽇知其所亡:每⽇记下茶余偶谈⼀篇,分为德⾏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忘所能:每⽉做诗⽂数⾸,不可⼀味耽搁,否则最易溺⼼丧志。

⼗⼀、作字:早饭后习字半⼩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

⼗⼆、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以上⼗⼆条有些适合我们照搬沿袭,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分享正能量。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修身养性十二心法

曾国藩修身养性十二心法

曾国藩修身养性十二心法最近在重读曾国藩的一些书籍,感受颇深。

提起这个人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据说当年蒋公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曾国藩日记》,另一本是《圣经》。

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的修身十二心法,通过这十二心法,我们可以了解曾国藩的思维模式,以及自我修养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1.“一曰敬”:持身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2.“二曰静坐”: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用来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3.“三曰早起”: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4.“四曰读书不二”: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

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5.“五曰读史”:阅读史书。

曾国藩于丙申年向人借款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他训诫说:“你为买书去向人借钱,我不惜一切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才算是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自此之后,曾国藩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史书,并形成习惯,终身不改。

6.“六曰谨言”:说话谨慎。

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内圣的最重要的工夫。

7.“七曰养气”:保养真气。

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做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8.“八曰保身”:爱护身体。

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

应该时刻以此作为健体却病的准则。

9.“九曰日知所亡”: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

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刻意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10.“十曰月无亡所能”:每月不可荒疏旧技能。

每月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保养真气强弱。

却不能完全沉溺于其中,因为这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隐没本性。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休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四,。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读史使人明智.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白,愈积愈难清理。

十二,夜不出户: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有的过于严肃,凡夫俗子,能学其一二也算不错了。

1.持身敬肃要使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和检查自己的念头或举止是有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就要安静泰然,保养德性。

而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要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2.静坐养性每天要拿出一定时间来静坐养性,反省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3.早早起床天色刚亮就要早早起床,睡醒就不要恋床。

4.读书专一一本书没有读完,不要再看其他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长进毫无益处。

5.阅读史书曾国藩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父亲要求他从头到到尾认认真真读一遍,才算不辜负其苦心,曾国藩自此之后,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要苦读十多年才算完成。

在中国,最有价值的书就是史书了,历史是真实的,政治潜规则都在里面。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此要时刻注意,并将此作为修炼品性的最重要功夫。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戒律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戒律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戒律
修身篇
修身篇十二条戒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成功人士的生活习惯: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成功人士的生活习惯: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的第一等功夫。

2、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3、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4、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5、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6、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7、>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8、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修身养性必备准则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修身养性必备准则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修身养性必备准则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双峰县一个穷苦人家,天资、家世都很平庸,他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培养出李鸿章、左宗棠等能人,其原因就是他严格的自我管理,并总结出十二条修身法则。

日课十二条
第一条、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保持神情端正严肃,衣冠整洁得体,时刻保持警惕。

平常没事的时候,要做到宁静安泰,而处理日常事务时不被杂事干扰。

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充满生机。


第二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挑选任意时刻,静心打坐一个小时以上,收回心神,冥想,像宝鼎一样镇定)
第三条、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早睡早起,醒了之后就不要再恋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四条、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一本书没有读完,就不去读其他的书,这本看看那本读读,读书时要专注,将一本书用心读透,要做到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第五条、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借钱购买了《二十三史》,父亲替他偿还债务之后,要求他仔细圈点一遍,否则就辜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第六条、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谨言慎行,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有的过于严肃,凡夫俗子,能学其一二也算不错了。

1.持身敬肃要使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和检查自己的念头或举止是有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就要安静泰然,保养德性。

而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要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2.静坐养性每天要拿出一定时间来静坐养性,反省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静坐可以练习瑜伽,在思维运转了一天之后,这是不错的休息。

如果睡着了又要做梦,大脑再次得不到休息。

3.早早起床天色刚亮就要早早起床,睡醒就不要恋床。

早睡才能早起,敢问电脑一族谁能做到早睡?增加一点自制能力吧,至少在自已独处的时候。

4.读书专一一本书没有读完,不要再看其他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长进毫无益处。

5.阅读史书曾国藩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父亲要求他从头到到尾认认真真读一遍,才算不辜负其苦心,曾国藩自此之后,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要苦读十多年才算完成。

在中国,最有价值的书就是史书了,历史是真实的,政治潜规则都在里面。

6.说话谨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此要时刻注意,并将此作为修炼品性的最重要功夫。

曾国藩认为自古以来最容易惹祸上身的有二条:一是长傲,二是多言。

不要乱说别人坏话就好,开开玩笑无伤大雅,幽默细胞可以培养7.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8.求学不倦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在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刻意求取其中的深意。

9.爱护身体身体是成就事业的资本,要倍加爱惜。

"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应该时刻将此作为健身祛病的准则。

10.技不荒疏无论政务军务事务如何繁忙,每月都要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同时又可藻真气强弱。

11.饭后写字饭后写半时辰的字。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化名流曾国藩所创立的一套修身之道。

他认为,修身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内在的美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在他的生命中,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修身者。

在他的著作中,他总结了自己的修身经验,提出了《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

曾国藩的《十二条修身戒律》是:1. 修身先正己:修身的第一步是正己,也就是要求自己做到正直、诚实、守信、勤奋、谦虚、恭敬、有礼等,这是修身的基础。

2. 保持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处事谨慎、思虑周到、不张扬、不自满,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3. 勤奋努力: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

勤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和负责。

4. 注重精神修养:精神修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它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

只有注重精神修养,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修养的人。

5. 知识渊博:知识是一种宝藏,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6. 以德为先:德是一种美德,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以德为先,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7. 恪尽职守:恪尽职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负责。

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8. 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它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定和自信。

9. 务实做事:务实是一种态度,是对工作的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只有务实做事,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10. 保持谦逊:谦逊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时都能够保持平静和自信。

1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礼仪,是人们在相处中所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12. 勤俭持家:勤俭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在生活中更加节约和谨慎,更加珍惜自己的财富和时间。

曾国藩的《十二条修身戒律》是一套非常实用的修身之道,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指导。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文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文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文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全文: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修身十二条法
曾国藩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四、讀書不二:
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讀史:
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謹言:
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七、養气:
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
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
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
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
早饭后做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
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你能做到几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你能做到几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你能做到几条?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习练书法:早饭后必须练习书法一小时。而且,所有文字方面的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书法的机会。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许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会越难以清理。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夜晚不出家门: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荒废修养功夫,会使精气耗损、神情疲惫。所以,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彻底戒除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Hale Waihona Puke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转播到腾讯微博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