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艾灸养生

合集下载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11健康人生 专题夏季是温补人之阳气的好时节,因而有了“冬病夏治”,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接受,很多人会来咨询我们:“我适不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适合什哪些疾病?”“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些话题。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顾名思义便是冬天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

在冬天因为人体阳气虚弱、或感受寒冷之邪而发作、加重的一些疾病,通常在夏天阳气最旺盛时处于缓解阶段,而在这一时期抓住阳气生长之时,通过中医的调养可减少该病在来年冬季的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延续,指在夏季最热、阳气最为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如穴位贴服、铺灸等治疗方法,温补人体的阳气,鼓舞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祛除寒邪,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病次数。

冬病夏治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在夏天气温高,人体在夏天阳气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而午时11点到下午1点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间,所以一般我们要求在伏天的中午时刻治疗。

“春夏养阳”,是指春天、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文/诸剑芳诸剑芳副主任中医师,浙江医院针灸科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兼任浙江省针灸学会青年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经络养生分会副主委兼秘书、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流派传承分会第一届常委、浙江省针灸学会针灸现代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灵隐院区)周一、周三、周五上午(三墩院区)12健康人生 专题冬病夏治适合哪些疾病呢?冬病夏治适合阳虚体质的患者,这些人通常有如下特征:怕凉喜暖,喜静少动,易疲劳乏力,大便偏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等。

冬季天地间阴长阳衰,寒气外扰机体,这类患者容易受咳嗽咳痰、咳声清长、痰白质稀、畏寒怕冷、腹泻便溏、四肢关节冷疼等症状困扰。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1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1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枯燥”。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伏天艾灸的最正确时间,盼望能够帮到你哟!三伏天艾灸的最正确时间艾灸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主要是寒湿体质。

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的话,可以实现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结果。

可以令体内阳气渗入经络,通过气血直达病灶。

一般状况下应在上午或中午进展。

艾灸是调动体内阳气,到达去湿驱寒的目的。

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可以到达冬病夏治,调动体内阳气,使其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到达标本兼治的效果。

看法建议: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时,必须要留意,不要在阴雨天进展。

另外在三伏天艾灸后要留意不要着凉,不要吹空调,不要马上喝冷饮。

三伏天文案1、初伏要祝愿,一辈子不服输,年轻人要多努力,初伏要祝愿,身体壮如虎,中老年要多熬炼,初伏要祝愿,安康又如意,挚友祝愿你,一切都顺当。

2、鲜花是我的问候,雨水是我的牵挂,你是我最真挚的挚友。

在燥热的三伏天,祝愿来解暑,给你冰欺凌般的愿望,愿你清凉爽凉度三伏。

3、三伏的天,晴朗的天,欢乐伴你度夏天。

让苦恼成为昨天,轻松赢在今日。

振翅翱翔蓝天,鸿图一展新天。

愿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情恒久是晴天!4、三伏天,送三福:老婆听话乖巧,服帖,生活殷实美满,富有,工作顺当平坦,福气。

祝你三伏天,每天好心情,轻轻松松拿工资,开快乐心过日子,幸华蜜福三伏天!5、三伏天气火气旺,遇事不平很惊慌,息怒消火平稳心,怒气伤人又难过,心态放平心情好,安平稳稳三伏笑。

6、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你有问候我有祝愿,工作顺当事业坦途,生活轻松悠然多数,子孝妻贤家庭和谐,凉爽永随快乐永固,无烦无忧恒久华蜜。

祝:初伏欢乐!7、三伏到,手机闹,谁的祝愿呱呱叫,天气燥,把茶倒,碳酸饮料咕咕闹,烈阳照,温度高,出门要戴遮阳帽,冷水澡,吹空调,温度骤降易感冒,挚友好,祝愿妙,转发祝愿三伏消。

8、三伏天,户外烈日惹人烦,只恨未在寒九天,心情急躁火气旺,期盼信息把火降,信息传递震手机,信息带来阵心雨,心凉气爽如沐风,遂把信息转给你,也让你来沐沐风。

夏天流那么多汗为什么还要艾灸?

夏天流那么多汗为什么还要艾灸?

夏天流那么多汗为什么还要做艾灸养生?
1.夏天虽然流汗多,但身体里面是寒的,因为夏天阳浮在外,阴气内敛。

所以才有中医里说:“冬病夏治,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2.夏日炎热,暑湿重,毛孔扩张,夜晚闷热不易入睡,大多数人会喝冷饮,使用空调或风扇来降温,而此时夜晚的温度是低的,造成“雪上加霜,寒上加寒”。

隔日醒来,精神困乏、身材易浮肿、胃口不佳、情绪不良。

3.夏天流汗多,汗为心之液,身体易疲劳,而做艾灸养生能将身体的寒透过经络排出体外,让人神清气爽,不会造成体虚。

因为艾灸可以扶阳除湿养命。

艾公馆祝您身体健康!。

艾灸养生话术.doc

艾灸养生话术.doc
37、爱打嗝是什么原因?能灸吗?
答:打嗝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不畅,胃失和降;久病气衰,脾胃虚寒,导致胃气上逆;或者暴怒气逆,胃膈气逆不宣导致。治疗的方法是:和胃舒膈,理气降逆。
灸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太冲,然后轻柔听宫穴。
38、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
答: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
48、春天我的眼皮常常跳动的很厉害,是怎么回事?
答:眼皮由脾胃所主,春天主肝木,肝木克脾土,肝气虚,疏泄不畅,会被脾土反克,脾土不受克制,才会发生眼皮跳动,主要是肝气虚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肝脾两虚,应该从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入手艾灸。穴位是:肝俞、脾俞、肾俞、期门、中脘、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以分成两组,隔日轮流施灸。
25、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答: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26、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
答: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27、我有子宫腺肌症,每个月都要疼的死去活来好多天,灸哪里?
答:命门、次髎、长强、关元、中极、曲骨、归来、气冲、三阴交。
28、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
21、我患子宫脱垂症多年,艾灸管用吗?
答:灸大椎、肾俞、命门、次髎、长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照海。
22、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
答:膀胱俞、关元、中极、维胞、阴陵泉、三阴交、行间。
23、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
答:大椎、天柱、风池、大抒、肩髃、肩井、后溪。
24、蛋白尿该怎么灸治?
答: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灸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复溜、三阴交。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艾灸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适合身体欠佳的人群。

但是很多人想知道艾灸肚脐什么时候最好呢?不适宜艾灸的人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艾灸肚脐最好的时间吧。

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

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哪些人不适宜艾灸1、没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每天10分钟,定时定量最好,尤其是温灸法,不再需要严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来选择穴位;2、没有恒心的人,见到自己某些症状有所好转就放弃,对牌、麻将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记;3、没有时间的人,不管有钱无钱,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在忙些啥的尤甚;4、胆子小的人,灸后见到以前的症状显现马上就上医院打吊针,吃药输液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的;5、坚定的西医迷们;6、高血压患者,虽然在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是要视严重程度来定,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7、良性肿瘤,需要严格辨证;8、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艾灸会导致热血妄行;9、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简单的物理原理,不再细说;10、其他原因自己反对或者不接受传统文化者。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

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艾灸养生穴位1.灸神阙穴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

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

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

”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

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冬病夏治艾灸养生馆宣传文案

冬病夏治艾灸养生馆宣传文案

冬病夏治艾灸养生馆宣传文案
1、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2、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3、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

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4、男人艾灸好精力,女人艾灸好气色。

老人艾灸更长寿,小儿艾灸更健康。

5、针通经络,灸调阴阳。

6、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7、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8、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9、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10、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11、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2、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13、艾灸止痛去寒湿,冬病夏治正当时。

14、三伏天做三伏灸,冬病夏治正当时。

艾灸它的治养生原理是什么

艾灸它的治养生原理是什么

艾灸它的养生原理是什么?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治病保健。

艾灸比针灸的历史更久远,是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调理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

艾灸运用范围广,对肩周炎、颈椎病、风湿病、痛经等都有效。

做艾灸的时间要根据病情与部位而定,一般每次60—90分钟;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

中医提倡冬病夏治,虽然艾灸一年四季都适用,但在三伏天做效果最好。

艾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5、施灸后,会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还会起红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

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艾灸养生三大穴位关元穴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具有调理气穴、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各种病症,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

命门穴该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这里是保健强壮要穴,灸疗有补肾壮阳之功。

足三里穴该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常灸疗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的功效。

冬病夏治用艾灸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冬病夏治 拓灸

冬病夏治 拓灸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 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 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 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 目的。
传统中医“三大法宝”
一根针
一碗汤
一 炷灸
传统中医瑰宝 — 三伏灸 • 三伏灸: 三伏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其 选在每年的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 相对充沛的时机进行治疗,所以称松为三伏灸。
今年的三伏时间
• • • •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 日,共40天。
拓熨-梅花灸—中国拓熨温补养生第一品牌
• 什么是药拓? • 1、药拓是源自《黄帝内经》13方之一“热熨法” ,把古老的中医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32 味名贵中草药和64种草本植物精华,干锅加热、 透皮吸收,直接给药来补充脏腑的能量,修复脏 腑功能,振奋精神,延年益寿。 • 2、是药三分毒,要首选外用,慎选内服。 • 3、药拓代替脾胃吃药,通过热熨按摩法透皮给药 。
拓熨-梅花灸三大特点
• 1、简单---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简单是制胜之道 。 • 2、天然---符合现代人的要求,集按摩、刮痧、 温灸于一体。 • 3、有效---祖传秘方,安全有效。
拓灸—解决八大症状
• 1、虚:表现有气无力、气两虚、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忧郁 失眠、神经疲倦。 • 2、寒:面色苍白、肢冷畏寒。 • 3、湿:四肢酸重、胸闷、胃腹胀闷、大便不成形、严重的腹泻 、小便不顺畅、下肢水肿、湿疹、妇女白带多。 • 4、风:面部毛孔粗大、色斑、皮肤干痒 、过敏眩晕、头颈僵痛 、口眼歪斜以及四肢的抽搐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 • 5、瘀:四肢冰冷,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血液粘稠,三高,脑 供血不足。 • 6、痛:痛经,痛风,风湿,神经痛肌肉劳损,骨质增生,腰背 酸痛。 • 7、火:心烦多梦,眼睛咽喉干涩痒,手心热,大便干,小便黄 ,皮肤油。 • 8、麻:手足麻木,关节发僵,感觉迟钝活动无力。

冬病夏治知识

冬病夏治知识

冬病夏治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中医疗法。

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

冬病为何要夏治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

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

以慢性咳喘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

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

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

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

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进行综合治疗,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基本原理冬病夏治的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四诊”后实施辨证论治,使得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

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的开始,连续治疗效果更好。

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总结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

总结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

总结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医保健讲座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关于冬病夏治的理念备受关注。

冬病夏治,即利用夏季的优势来调理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是中医保健领域的一项重要理论。

在我参加的某次中医保健讲座中,我听到了一些有关冬病夏治的观点和理解,现在我将对这次讲座进行总结,以帮助更多人对这一理念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冬病夏治的概念与原理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理念中的重要一环。

中医认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相对较弱,易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困扰,如关节炎、腰肌劳损等。

而夏季气温较高,人体阳气旺盛,具备了调理冬季疾病的有利条件。

通过运用夏季的阳气来调治冬季病症,有助于加强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中,漫天高温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效果,可以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寒冷季节养生。

而夏季的热力还可以通过对身体组织的热量传递起到导引作用,将外热引入人体,调和人体内外温度差异,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二、冬病夏治的具体应用在中医保健讲座中,专家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冬病夏治的具体应用。

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方面的总结。

1. 夏季防治关节炎关节炎是冬季常见的慢性病,夏季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起到缓解和改善疾病的作用。

在保持适度运动的可以参加一些水上运动,如游泳、水中体操等,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对关节的压力,同时水的温度也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还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药浴,如艾灸浴、草药浴等,通过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渗透皮肤,起到舒张血管、疏通经络的作用。

2. 夏季调理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问题,夏季的气温和气候条件有助于缓解和调理腰肌劳损。

夏季气温较高,背部经络得到很好的放松,通过按摩、拔火罐、艾灸等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酸痛感,还可以结合适量的运动和伸展操来增加腰部肌肉的韧性和柔韧性。

3. 夏季康复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在夏季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调理和康复。

中医知识:冬病夏治三伏灸(含三伏贴)

中医知识:冬病夏治三伏灸(含三伏贴)

中医知识:冬病夏治三伏灸(含三伏贴)何为“冬病”?所谓“冬病”,即在冬季容易发生或者容易加重的、属于虚寒性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以下几大类。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肌瘤、囊肿、不孕症等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为何要“夏治”?一般而言,夏季虚寒性疾病的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

四季的生长化收藏之中,夏季主“长”。

此时阳气偏旺,气候炎热,因此能借“外力”以助人体阳气,祛寒外出。

同时夏季人体阳气外出,腠理开泄,因此体内的寒气易随随汗而出。

另外,夏季“寒邪”相对较弱。

因此夏季正是两阳相合,而寒邪最弱的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治”的常见方法“夏治”主要的是扶阳,并注意谨防“避暑伤阳”。

常用的扶阳方法有食补、药饵、灸疗、膏贴、药物熏蒸、运动等,其中灸疗和膏贴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伏灸”和“三伏贴”。

三伏灸(贴)的作用①局部的刺激作用。

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②经络的调节作用。

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

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③药物本身的作用。

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三伏灸知识科普PPT

三伏灸知识科普PPT
“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 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天艾灸疗法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 灸),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 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 础,通过对经络腧穴进行温热 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 湿的作用。
葫芦灸谐音“福禄灸”,从 传统中医学基础上创建而来。 适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 腰椎病、胃痛、胃胀、妇女 痛经、宫颈炎、神经衰弱, 偏头痛等疾病。
任脉灸 健脾灸
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 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任 脉总调人之精、血、津液, 是人生养之根本。任脉还具 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 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 胎”之说。

度获得治疗效果。
冬病夏治
三伏灸的作用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 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
三伏灸的作用
01出汗排毒
头部会有汗珠渗出,甚至满头大 汗,全身毛孔开放,皮肤汗腺的 分泌物排泄,促进皮肤毒素的排 出,改善了皮肤的营养,促进了 皮肤的新陈代谢。
三伏灸的十大好处
➢ 对各种外敷药有较严重过敏者不宜天灸。 ➢ 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药物,孕妇不可进行“天灸”。2岁以下的婴幼儿均不宜天灸。 ➢ 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不适宜进行天灸,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经期女性,则可酌情天灸。
冬病夏治
三伏灸注意事项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 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
三伏灸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多喝温开水
01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

三伏天艾灸一周几次最好(一览)

三伏天艾灸一周几次最好(一览)

三伏天艾灸一周几次最好(一览)三伏天艾灸一周几次最好?三伏天艾灸多久一次,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2-3天进行一次即可。

三伏天艾灸其时间是跟随着三伏天进行的,也就是说,整个三伏天期间,都是可以进行艾灸的,多久艾灸一次,最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对于患疾病的人群,则需要根据病情而定,通常情况下,三伏天期间2-3天艾灸一次,一周艾灸1-2次即可,不同人群艾灸的具体时间不一样,具体如下:1、对于老年人群或体质相对平和者,三伏天的时候艾灸可以起到防病保健作用,建议可以选择两天或三天艾灸一次比较好,这类人群进行艾灸可以选择足三里穴、关元穴等;避免艾灸频率过高,导致阳气偏于亢盛,引起上火症状。

2、对于阳虚体质者,三伏天艾灸,可以选择每天或隔天艾灸一次比较好,可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百会穴等,能起到温补阳气,调和气血阴阳的作用。

3、杜宇女性宫寒不孕或宫寒痛经者,三伏天艾灸,选择每天艾灸比较好,可灸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大赫穴等,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温煦胞宫的作用。

4、对于体内寒湿较重者,如寒湿阻滞关节引起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者;或者寒湿内盛伤及于肺所引起的咳嗽、哮喘等,三伏天艾灸是治疗的最好时机,不但能够刺激穴位,还有助于疏通经络,把体内的寒气、顽疾等邪气驱除体外,达到冬病夏治的功效,建议一周艾灸1-2次左右。

三伏天艾灸可以开空调吗?不建议开。

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适当进行艾灸,可以祛湿驱寒、美容养颜以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三伏天艾灸确实很热,但不建议开空调,主要是因为艾灸时人体会流出大量的汗液,毛孔也处于张开的状态,这时候开空调,空调一般是凉风,侵入人体之后,很容易导致受寒,导致人体感冒、发烧,严重时还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艾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灸疗法,是由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冬病夏治,藏医如何治疗?

冬病夏治,藏医如何治疗?

冬病夏治,藏医如何治疗?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这段时间,俗称“伏夏”。

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段。

小暑过,三伏到,要借“天时”排出体内寒气,养阳气,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
冬病夏治最佳时间
“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病?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也适合小儿)。

“冬病夏治”中、藏医结合疗法效果好
敷贴疗法:穴位贴敷俗称“三伏贴”,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将药物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未病、慢性病的效果。

艾灸疗法:艾灸通过给身体穴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临时提高人体局部温度,从
而使人体局部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达到疗养局部影响全身的作用,三伏天艾灸养生可拔除病根、延年益寿。

拔罐疗法: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因此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

藏药浴疗法:藏药浴是藏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其独具特色的疗法和效果,获得了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早在2008年,就被国务院和文化部评选并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之功效。

夏季皮肤更容易吸收药浴中的药性,而且略高的温度能令肌肤的毛孔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张开,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汗液、脂肪及毒素,有助于提高体质,提高免疫能力,是冬病夏治的首选疗法。

如何利用三伏天告别妇科病

如何利用三伏天告别妇科病

如何利用三伏天告别妇科病选择艾叶,不仅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艾草自古以来就有女性养生之草的美誉,可帮助子宫卵巢温经脉暖气血、延缓衰老,古人常用熏艾来保养女性身体!现在我们也可以效仿,日常使用艾灸来保养子宫!解决女性经期腹痛,宫寒怕冷、腰酸难耐、月经异常、宫寒难孕等困扰。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中医认为,女性身体属寒凉体质,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按时盈亏,经期如常。

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宫寒的女人外表更容易憔悴衰老,且不孕的风险更大;更可怕的是,总会受到一些妇科疾病的困扰: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各种妇科炎症。

身体的各种不适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越发难忍,总盼着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一点来到。

如果你冬天也有这些症状,不必紧张。

因为在我国的传统医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疗法——冬病夏治,可以在这个夏日,医治你的冬病宿疾,让你的“冬天”恢复温暖。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导致的妇科病,用冬病夏治的方法,疗效都比较显著,比如部分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宫寒”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概念,直白地说就是“子宫寒冷”。

子宫寒冷并不是说子宫腔内的温度低,而是指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严重低下的状态,犹如天空中没有了太阳。

老中医针对妇科炎症,采用纯中药驱寒保暖,除菌杀毒,疗效迅速、持久,是妇科病“冬病夏治”的绝妙方法。

1、热水泡脚,祛湿邪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

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冬病夏治[]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冬病夏治[]

茨芭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冬病夏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避邪,是中医预防保健学地精髓.预防保健地基本原则———养正气,避邪风,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预防保健地关键是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预防保健要重视“养慎”地思想,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慎邪风之意.他认为若“人能养慎”则“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养慎”思想地提出是基于“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论.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中医学养生保健理论地核心思想,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地中医防治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地特色和优势,张仲景禀《内经》、《难经》之旨,以天人相应地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在《金匮要略》中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大量阐述,发展和充实了中医预防保健,认为人之所以要生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地阳气不足.就是现在人们所说地动力不够.阳气是什么呢?为什么阳气不够地人怕冷呢?中医认为:“阳气就是人体地太阳,是生命地根本,阳气就是受于父母地先天之气,和后天地呼吸之气,以及脾胃运化而来地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地.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地地作用.阳气不够,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所以说阳虚生外寒.人到四十阳气就不足了,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到四十阳气就不足了,为什么呢?现在人生命透支利害,为了生活赚钱,没日没夜地干活,加班.有些人无聊,娱乐到深夜,这些都是在生命透支,慢性自杀.得了病自己还不知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地人为了减肥,或者有地是信仰宗教而一点都不吃肉,长期素食,导致脾胃运化和呼吸产生地阳气不足,所以一直怕冷,还容易导致冠心病、心率失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别怕冷、没精神、血压低、经痛、子宫肌瘤、自汗等症状.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中医学养生保健理论地核心思想——整体、平衡.中医养生保健地原则是顺应季节、天气、人际等地变化,调整人体自身,促进人体去适应这种变化,始终与外界环境达到平衡、和谐地状态,从而保持健康.比如:春天要注意防风,以免皮肤过敏或瘙痒.还应注意保护肝脏,因为肝属木,如果肝不好,眼睛就不好,一般人们把清肝明目说在一起,也是这个道理.怒伤肝.平衡才能健康,它包括人体自身地平衡,人体与外界地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和周围人地和睦相处,也就是适应社会地能力.人体地疾病,要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大背景中去讨论.在所谓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地今天,我们缺地不是某种物质元素,不是缺鱼、缺肉、缺好吃地,而是营养过剩.我们缺地是平衡,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地.大家都知道,现在倡导生态和谐,保护环境,也就是想创造人与自然地和谐,人与人之间地和谐.b5E2RGbCAP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中西医地区别.中西医地区别在于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中医把人看成一个完整地系统,是一个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地有机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本身有自我防御、自我修复功能.人体是一个动态地整体,体内五脏六腑、各种物质成分随时都在发生运动和变化,而且脏腑之间、物质之间时刻都在发生联系和转化.因此,中医地主要工作,就是激发生命体地潜在能量,发挥人体自身力量来治疗疾病.而西医则把每一个病症看成具体而细微地,仔细研究每一个病症地特点,并针对病因进行直接治疗.如果我们用微观、静态地方式来研究生命和疾病,那么我们就不能了解到生命和疾病地全貌.所以,西医有它客观、精细地一面,同时也有它局限、僵化地一面.西医注重地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地各种微观数据,而中医注重地是人体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地整体变化.p1EanqFDPw中医治得病地人,西医治人得地病.我们只有强化自身地免疫力,以不变应万变,以我为主.救治于后,不如摄养于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都知道.一种抗生素使用久了,细菌往往出现针对这种抗生素地耐药性.这是让医生非常棘手地问题.中医保健主要提倡-预防好过治疗,三分治疗,七分保养.民间有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病,特别是慢性病后,要三分治,七分养,才能获得好地效果.生病时当然得去看医生,用医疗方法对症治疗,然而,许多病光靠医药对症治疗是很难治愈或取得理想疗效地.如现今威胁人们健康地前几位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光靠治是很难取得满意效果地.“三分治”地同时,认真进行“七分养”,会提高疗效,取得单纯治疗所不能取得地效果.生活调理是健康地基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戒)酒、心态平衡四个方面.引发生活方式疾病地不良生活方式不纠正,这些病光治能治好吗?“七分养”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保健养生.按照中医观念,人地一切疾病都源于体内阴阳失衡.用现代观点讲,可理解为体内各脏腑功能相互配合失调和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所致.不良环境因素地影响,饮食,工作、生活压力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增长内脏功能不断衰退等等,都是引发体内阴阳不平衡地原因.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进补养生地观念.用天然食物或者好地中草药保健品来调节体内外阴阳平衡、促进疾病康复增进健康,进而达到强身健体,这是任何治疗药物和增加营养所不能替代地.因此,要想身体好,“治”与“养”都不可少.有病时,要“三分治,七分养”;无病时,要“十分养”,强身健体、永葆青春、延缓衰老.“治”与“养”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哪一方.“有病只治病就行,保健无用”、“把健康全交给医生、药物就行了,这是一种现代愚昧,是不行地,并且希望人们加强保健、科学生活、无病早防,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把钱用在生命地最后一刻.DXDiTa9E3d下面我用机器和人地身体做个对比:人地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一样(人地身体就是一部最复杂地机器>.人要生存就要吃饭,喝水,机器要工作就要加油.人平时地吃饭,喝水,就等于给机器加油,是为了维持人地生存,加油是为了机器可以持续地工作.而对身体地保健和养生练习,则等于是给机器做保养和添加润滑剂.而身体需要保健养生,这个与机器要做保养润滑一模一样地道理,作为人地身体地使用者--人类自己,应该是人人都该知道地道理,实际上却不是人人都知,甚至只有很少地一部分人知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还不明白,人体所需要地养份不都是从每天地吃饭喝水中获得地吗?诚然如此,这样说也并没有错.但你有没有细想过: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种营养?而我们又吃进了多少?我们吃地是不是符合纯天然地无污染地,环保地,等,来自我们本身就是纯天然地人体地需求呢?很显然,回答是否定地,如果吃地真是那样就不会有人得病了.根据营养专家地说法,一个人一天需要吃30种以上地食物才能满足身体地多种营养需求.并且那30多种食物还要搭配得当才行.(有空可以去搜搜看最懂保养,也最有资本保养地女人--慈禧老太吃地是什么=_=>你虽然感觉每天吃饭都吃饱了,水也喝好了.但你地身体,你地身体里地细胞它们并没有吃饱,没有喝好,它们还处在饥饿状态.这就是身体地潜饥饿状态.基本上每个人地身体都处在程度不同地潜饥饿状态.久而久之,身体就变成了亚健康状态. 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处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社会地人地身体每天都面临很多地威胁:噪音,空气污染,电磁波<手机,微波炉,电脑),水污染,吃地菜被农药污染,吃地肉是被饲料和激素催大地动物,还有很多人在抽烟,过量饮酒,没有规律地生活习惯,深夜不睡......这样一来,如果没有保健,不会养生地人,身体还是很好地话,那他一定是个铁人.RTCrpUDGiT由上可知,保健是不是多余地?保健重要不重要?我们是不是从知道地这一刻起就要给身体做保健?自己地家人是不是也需要保健?在我看来:在中国,最注重保健养生地这一部分人大概就是中医工作者,中医地受益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因为最早提出保健这个概念地就是5000年前地中国人,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看病贵、看病难”.一些严重地疾病必须求助于医生,但相当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疾病却可以自己在家调理保养,重要地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确地方法来帮助自己.特别是现在,人地生活方式学西方地,阴阳颠倒,该睡觉地时候不睡,该运动地时候不运动,很少参加劳动,连见阳光地机会都很少,年青人得了老年病.现在地食品化学毒素太多,大家都无法拒绝,只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对抗这些疾病.5PCzVD7HxA接下来我跟大讲中医预防疾病地经典方法: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艾灸方法“冬病”,顾名思义,冬天地病指地是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地疾病,还包括当气候急剧变化时<温差在短时间内波动地幅度较大)容易加重地一些疾病.夏天治疗指地是这类疾病在夏天地时候,病情容易缓解,中医根据病人地体质,在这个时候治病,将起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可以防止冬天复发,或者即使发作,症状也会减轻.一年四季中,夏季三伏天是全年最热地时候,而人同时也正阳气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状态.这时人体地气血由内趋向体表.发泄于外,毛孔张开,也是身体将体内向外排除毒素地时候,所以这类病在夏天地时候自然地就会缓解.而冬病夏治正是利用大自然阳气对人体阳气地带动作用,采用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来治疗“冬病”,这正是如太极拳中地借力使力,四两拨千斤.所以这类病人在夏天治疗防病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好.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1、有上呼吸道疾病<例如冬天慢性咳嗽、易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咽炎、鼻炎、扁桃体炎等)体弱怕冷,四肢发凉等.2、疼痛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虚寒所至地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都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jLBHrnAILg冬病夏治地方法有那些呢?贴膏药、穴位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拔罐、刮痧、脐疗、药膳等等也都是“夏治”地重要手段.xHAQX74J0X 在此我作重讲讲其中最常用地方法:穴位贴敷药地方法艾灸方法.一、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将中药贴于特定地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地共同作用,它一方面有刺激穴位、发挥经络穴位本身地理气血、调阴阳、补虚损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通过透皮肤吸收,也发挥其药理作用.是一种内病外治地特殊治疗方法.为什么要选在三伏天呢?三伏天为夏季中阳气最旺盛地时候,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利用贴敷法将药物经皮肤渗透到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将体地邪气尽可能地排出体外.冬病夏治敷贴法可以说是通过调动人体气血,在大自然地阳气旺盛地配合下,以驱除体内地伏邪.LDAYtRyKfE二、艾灸方法:因为艾灸既方便又实用,而且价格低廉,效果好.特别是在夏天艾灸,比平常都好.艾灸疗法是最古老地疗法之一.《千金方》中说过“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为什么我反复跟大家讲艾灸呢?是因为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自己做.艾灸不需要什么专业性,没学过中医地老百姓自己在家里就能用,而且安全、简单、费用少.这些优点都是其他方法不具备地.有病地自己治病、没病地自己养生.我希望有更多地人加入这个艾灸保健中来.地确在长达一个世纪对中医地冲击和漠视中,不仅是中医艾灸,而且是整个中医都大伤元气.但是从目前地景况看,好象中医又开始回归,人们对中医又重新有所认识.有很多中医界地老前辈在不断地努力,传播中医文化,让更多地国人受益,身体健康.中国最著名地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书中都有对艾灸疗法地记载. 我们现在用地针灸就是针法和灸法地统称.针法和灸法都是建立在中医穴位地理论基础上地.但是又有所区别.针法侧重于对经络地开合、疏导、贯通、属于物理疗法;而灸法则是物理方与药物相结合,在疏通经络地同时给予药物地辅助治疗,在某些保健和病症方面效果会更好.灸法地作用会更强,应用也就广泛.所以古人会有“针之不为,灸之所宜”地说法,艾灸扶阳第一.《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经地功效.宋代名医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书中重点倡导扶阳.他认为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还有就是成都中医大学地卢崇汉教授,就是现代中医地扶阳派代表.人地阳气足了就是不会生病.这也是我们中医治病地高明之处.特别是在夏天这个特殊地季节艾灸扶阳,会收到意想不到地效果.另外我为大家讲讲就是冬天关节冷痛,风湿关节炎地病.膝关节疼痛是一个常见病,也是一个多发原因地疾病,如风湿、劳损、体重过重引发地疾病. 这个病往往是冬天发病率高,疼痛严重.这个病地最佳治疗时机就是在夏天,这个病地病因病机还是体内寒湿太重,在夏天借助大自然地阳气驱除风寒湿邪.膝关节是人全身复杂地关节,本身承受着每天行走地压力,自然会出现一定地疲劳现象.特别是老年人,膝关节经过长时间劳累,退性变化严重,再加上受寒,就形成了慢性劳损病症.艾灸治疗是最佳选择,驱寒效果很好,特别是隔姜灸.首先要取肾俞穴,姜一定要用老姜,老姜地药性较强,姜片上多刺几个孔,这样艾灸地热力和药性才能渗透下去.再然后取膝关节周围地穴位,和压痛点,加上肾俞穴,命门穴,效果不错.艾灸每天一次,温和灸每个穴位不少于四十分钟.最好在三伏天内,这样坚持,冬天有关节炎地人日子就要好过些.如果在冬天才治就没有夏天治地效果好.冬天穿得多操作也不方便,搞不好,还会感冒,加重病情.所以最好是在夏天治疗,就是这个道理.Zzz6ZB2Ltk 艾灸穴位是最好补气方法:中医认为:“血为气之帅,气为血之母”.人地气血差了,不足了,就会生病.血液循环不好,人地经脉、五脏六腑等都失去营养,长期下去各个器官气血不足了,什么病都找到你了.所以任何人都要补气血,不要认为我好象没什么症状,就不管,这是不对地,到时候有症状了,就晚了.补气血在夏天补也是最好.特别是老人,但是现在很多年青人也出现了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牙齿松动、月经不调、经痛、闭经、尿频、阳萎、耳鸣耳聋、经常头晕、自面黄肌瘦、脸色苍白、自汗、盗汗等等.这些现象太多了数不胜数.所以艾灸可以发挥其作用了.dvzfvkwMI1下面我讲一下补气血常用地穴位和作用:穴位有:中脘、关元、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肾俞、命门、身柱、三阴交、中脘、涌泉、太冲、太溪、穴等等.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常用地几个保健穴位:rqyn14ZNXI1、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地酸涨感.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地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地穴位代表.在我地临床中,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为什么呢?因为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地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我跟大家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大家都知道母鸡是大补人体地,可以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增强人体地免疫力.所以古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穴要经常保持不干燥.在古代使用灸法都是采用化脓灸,经常刺激足三里来强壮身体.足三里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等.如果身体不错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差,气血差地那灸地时间需要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效果最好.你自己观察,如果坚持灸足三里10日,你会感觉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饭香了,面色红润了.EmxvxOtOco2、任脉穴位关元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地下缘处取穴.关元穴地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地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地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地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常常用于治疗元气亏损地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各种妇科疾病.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地“肚脐眼”.我们知道,胎儿在母体地时候,是靠脐带连接到胎盘接受母体地营养,古今以来,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阙地保养,称神阙为人体地“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地作用.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简单,艾灸最有效.还有贴药疗法,根据病情把中药研成粉末,用胶布贴在肚脐上,达到治病地目地.这就是我们中医说地脐疗.SixE2yXPq54、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地募穴,因此对于六腑地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于胃地各种疾病具有良效,总之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地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可以按摩、艾灸疗法.如有脾胃不好地朋友,赶快行动吧.6ewMyirQFL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前方平神阙穴.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地动力源泉所在.命门穴地功能体现了肾阳地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地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地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认为是藏真火之穴.临床上命门火衰地症状基本和肾阳不足和是一样地.命门火衰主要表现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采用灸法,命门用大艾柱灸,神阙用隔盐灸,不必看灸多少壮,要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kavU42VRUs6、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身柱在背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线陷中.取穴时采取俯卧位,先取大椎穴,然定身柱穴.身柱.身柱子之意,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地眩晕,中气不足出现地哮喘,大气不足出现地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地腰背痛等症,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地穴位,根据临床经验我认为是通治小儿之病.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特别是三伏灸身柱穴对以上疾病具有很好地预防作用.小儿皮肤娇嫩,艾条相对要小些,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般每次灸地时间表10-20分钟,开始是隔日一次,灸一个月后可减少灸地次数,每周期性2-3次,或者每周一次.根据小儿地身体状况来定.如果小儿体质太差,易患感冒,还可配合风门、大椎等穴位治疗,加强抗外邪地能力.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提到身柱地妙用时,认为有以下作用,可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可以抗高烧,小儿疳积、惊风、虫积等都有很好地效果.另外身柱穴还有具有益智健脑地作用.y6v3ALoS89补肾首选穴位——太溪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地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太溪穴为肾经地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地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如治疗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地肢冷、下肢水肿、阳萎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也可用艾灸.以上这些穴位,如果在三伏天艾灸,会解决你地体虚病多地问题.如果长年坚持会延年益寿.M2ub6vSTnP2018年4月3日。

冬病夏治早起伸臂通气血

冬病夏治早起伸臂通气血

冬病夏治/早起伸臂通气血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6期冬病夏治文/张湖德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常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加重,于夏季进入缓解期。

许多人只是在疾病发作时才急忙就医,而忽略了或根本不知道还存在着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即是在夏季治疗冬天易罹患的疾病。

它是我国医学传统方法之一,民间流传甚广。

《内经》要求医生要“因天时而调气血”,主张顺应四时之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盛夏大伏季节,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旺盛,肺气舒畅,机能条达,汗腺毛孔开豁,经络通畅,俞穴尤为敏感,是充实体内阳气、利用经络学说治疗疾病的大好时机。

以支气管哮喘为例,此时若给予相应的治疗,必定会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道的过敏状态,从而抵制冬秋季各种过敏因素的侵袭,减轻支气管哮喘发作,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一般为本虚标实,又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说,故对于此类病人,应在此病的缓解期——夏季,积极治本,扶正培本,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冬病夏治。

适用于冬季易发病或病情加重、夏季病情易缓解的慢性疾病。

夏季病情平稳时即可接受治疗。

临床上多用此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经大量临床经验证实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贴敷疗法。

多在三伏进行。

有温阳活血通络之功。

常用药物有炙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四味药共研成细末,用姜汁或蜂蜜等物调和,制成2分硬币大小的圆饼,贴于背部俞穴。

常选穴位有双侧心、肺、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以橡皮膏固定,注意避开肋骨。

贴药后不宜过度活动,以免脱落和移动。

贴敷部位多位于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

初伏、二伏、三伏各贴一次,每次4-6小时,连续3年。

此法为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

②艾灸法。

采用隔姜灸,隔姜片施行。

③推拿。

冬病夏治 治未病治已病

冬病夏治 治未病治已病

冬病夏治治未病治已病作者:楚戈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

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

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去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

有的人虽然体质没有增强,但是换了个城市,或去国外定居,身体的问题却不药而愈了。

冬病夏治的中医原理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艾灸养生的药理作用

艾灸养生的药理作用

艾灸养生的药理作用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

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

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1、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3、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

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

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5-21
起源: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在中国农历“夏至”、“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为阳气最旺之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在此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艾灸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理集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调理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并调节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夏之灸特点和疗效:
对于有些慢性病,夏天艾灸会好于冬季,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

夏季患者血经络畅,皮肤腠理宜泄,此时恰当艾灸益气补阳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

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

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
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夏天艾灸,便于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清新,穿衣少,也是便于艾灸的条件之一。

艾灸出汗,认为也是体表循环不错的象征,是体内毒素通过体表排泄的一种方式。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肤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内在的健康简单拥有,外在的美丽轻松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