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1第十一章教师心理简明教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全册优质配套PPT教学课件

《教育心理学》全册优质配套PPT教学课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二、教学系统 • 三、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 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又称为“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 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 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定性研究”。 在这 种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 验环境,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 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 他们的行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步 形成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其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下面的四 个时期: • 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心理学
陈 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一章 走进教育心理学
本章要点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用以及与相关学 科的关系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概括总结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师心理11PPT课件

教师心理11PPT课件
3
理解
解释术语:角色、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教 学效能感、新教师、专家教师、反思性教学。 用实例说明教师的智力、知识、思维的条理 性、语言的流畅性、教学自制能力与其教学 效果的辩证关系; 用具体例子说明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过 程。
4
角色与角色期待
米德(G.H.Mead,1934):角色是个体在 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
当然,教师在充当朋友知己角色时,不能忘 记自己又是管理员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纪律 的监督者和执行者,在关心爱护和帮助学生 的同时,还要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控制调节 学生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班级集体,保证教 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5
行为规范示范者
学生的榜样、模范公民和价值导向者 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 是教育人的人,社会上的人们按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理所当然地要求他成为学生和公民的榜样。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 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替身与行为的典范,教师所有 的举止言行都无疑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表率,在学 生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使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每 个教师都应意识到这一点,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 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对学生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素质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节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
2
教学目标与学习重点
知识
陈述学生期望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 陈述有效教师应该具备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 征以及这 些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陈述新手成长为专家教师经历的几个阶段; 陈述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行为的主要差异
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11章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11章教师心理
特定的学科知识 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知识 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人格特点
求知多思
独立性强
自尊自制
教师的的人
格特征
重视名誉
渴求威望
师爱童心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2、教师人格类型
热情、理解和宽容 对立:冷漠、自我中心与严格
A型
刺激,想象,激情 对立:无计划、怕负责任、马虎
C型
瑞安 斯
责任心、有条理与系统性 对立:单调沉闷,墨守成规
B型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烦躁冲动或自发性 只对努力或驯服盲从的学生有效果
怯懦、焦虑和过于保守 教学效果最差
胆怯 型
烦躁 型
海尔
自我控制,条理性和目的明确 对各种学生都有较好的效果
高度 统一
以行为古怪、奇特为主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边缘型人格异常、戏剧
要特征
型人格异常、自恋型人格异常
以行为违反常规、情绪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边缘型人格异常、戏剧
化、不稳定为主要特征
型人格异常、自恋型人格异常等形式
以焦虑与害怕为特征
回避型人格异常、依赖型人格异常、强迫型 人格异常、被动型攻击人格异常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及维护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缺乏自我认识、有强烈
的自我实现和高自尊
的教师更易出现心理 问题。
人格
特征
消极归因方式更易出 现心理问题
归因 模式
效能感高,工作热情高; 效能感低,工作信心不足
教学 、易紧张焦虑。
效能感
认知 方式
非理性思维、弊导式
思维等消极的认知 方式,易产生心理 问题源自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及维护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ppt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ppt
2020/12/5
• 三、对班级或同伴群体的遵从
• (一)不同性质的学生群体 • 学生群体有两种:一种是按教育管理的
要求而组织起来的、有明确规章制度、 权利义务的正式群体,最典型的是班集 体;另一种是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 的、成员的角色地位和权利义务均不确 定的非正式群体,即同伴群体。
2020/12/5
2020/12/5
• (三)结群与遵从的原因
• 1、安全、归属和被同伴认可的需要 。安 全感和归属感使学生自然地在周围寻求可 以依赖的群体——业已形成的班集体或者 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群体。
• 2、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和对他人的信任。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越觉得群体是可靠的 信息来源,他的遵从行为就越明显。由于 对种种观点、见解和信念缺乏亲身经历与 体验,因而在群体中不可能清晰地评价和 把握自己与别人的判断与选择,从而总是
• 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表现为课堂失控,学 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意插嘴,故意 捣乱。
2020/12/5
课堂气氛虽不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却 对教学活动的展开与完成起着动力、催化 、维持与定向的作用。众多研究证实,课 堂气氛的功能是不可低估的。鲍法德的研 究表明,课堂中社会相互作用的数量将影 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 甚或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十一章 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
• 本章目标:
• 1.评价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 • 2.举例说明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并分析原因;
• 3.分析自身已有的教师素质和不足之处, 指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素质;
• 4.举例说明家庭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影响; • 5.举例说明网络环境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
用和消极作用。
• 在学校里,影响学生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 是: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PPT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PPT
、心理辅导活动 课、课程渗透、团队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 小组辅导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 目标是一致的。 三、心理辅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 指导模式


治疗模式
发展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并重;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等。

(二)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三)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又称:自信训练、果敢 训练) ——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 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 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 行为。 (四)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ABC法”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 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健康: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 三个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中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
⑴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 ⑵中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⑶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及辅导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学)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补充) 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 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 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 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 行为是不合适的。 2.角色认同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 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 为。 3.角色信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 的认识。信念表现在教师职业中就是为教育事业 献身的精神。
2.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该 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 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建立起积极的期望。 第二,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 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思考: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是师德不良,还是另有其原因?教师,你 们到底怎么了?
主要内容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师生互动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LOGO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一)教师的多重角色 1.家长代理人 2.学生的楷模 3.知识传授者 4.行政管理者 5.心理辅导者 6.学生的知己
第二节 师生互动
LOGO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形 成了具有相对一体的有组织的正式关系,因此, 师生双方就要进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的相互交往,这种相互交往会使彼此产生相互影 响,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简称师生互动过程。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的学生观 1.两种不同的学生观 教师学生观不同,对学生所采取的行为也不 同,一般认为,教师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学生观。 一种是评价性的学生观。 另一种是移情性的学生观。
3.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是影响教育 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 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 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 自我效能概念。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 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 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 (outcome expection)和效能预期(efficacy expection),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 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二)有效教师应必备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 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 取恰当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教师的认知特征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 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 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 效果有较高的相关。这些研究启示我们,教师专 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 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 活动的能力。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LOGO



2008年4月1日(中考模拟考前)大约早上七点 半的时候,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辅导,苏州市相 城区黄桥中学小名(化名)后座的小张问他要一 张餐巾纸,小名随手就抽了一张递了过去。被来 巡视的班主任徐建平看到。徐一把将小名从座位 上拖到了地上,并且随即向其右腿踹了一脚,小 名忍着疼痛想站起来,左腰部位就又被踢了两脚, 终于瘫倒在了地上,感觉钻心的疼痛,在一旁同 学的搀扶下才勉强回到了座位上,而此时班主任 已经走开了。小名到考场后就不行了。后经苏大 附一院检查,小名的情况是肾脏破裂。
二、教师的特征
(一)理想教师的特征 1.国外研究
(一)理想教师的特征
2.国内研究 有研究者曾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在中学生中进行了 调查,排在前十位的条件是: ①热情、耐心;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③公正、不偏心; ④学识渊博;⑤工作注意方式、方法;⑥工作认真负责;⑦关心学生 课余生活;⑧虚心、平易近人;⑨以身作则;⑩注意学生的兴趣。 谢千秋曾以“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为题向42所中学(初一到高 二)91个班的4415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归纳出了学生喜欢和不喜欢 的教师特征各10项; 袁晓琳、王穗苹、朱彬彬等人(2005)曾以“中学生心目中的教 师形象研究“为题做了有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目中理想 的教师形象特征主要是:关爱学生、友善认真,学识广博、热爱教学, 相貌好、有气质,严谨持重,其中关爱学生、友善认真尤为重要。 张巧明、崔焕娟研究了大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特征,结果发现, 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应具备四项主要特征:公正平等, 师德高尚;讲课生动,见解独到;大方得体,成熟稳重;专业过硬, 科研水平高。
(三)教师角色意识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 作用及行为观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 系的认识。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各方山的评价匀期待*产生的情绪体验。 3.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 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它是因具体人和 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
2.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1)首次印象效应
(2)光环效应 (3)刻板印象 (4)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偏差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1.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 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为教师对学生 的期望或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认为,教师的期望是一 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学生的成绩最终反映了 这种期望。罗森塔尔等人将这一实验中的现象称 为教师期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 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 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 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