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教案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6单元《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凤阳花鼓【教学目标】: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安徽民歌的特点【教学难点】:最后乐句的节奏多变【教具】:课件、琴【教学过程】:一、复习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1.齐唱2.说一说江苏民歌特点二、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1.听老师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感受情绪。
2.介绍凤阳花鼓: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点击凤阳花鼓的图片)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
它的形式也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国外表演,获得外国友人的赞誉。
3.欣赏新《凤阳花鼓》,感受情绪。
三、学唱《凤阳花鼓》1.敲一敲花鼓节奏(板书两条节奏)(1)出示节奏:第一条含有二分音符的节奏第二条含有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灵活多变(2)听老师拍击以上两条,体会它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哪条节奏是舒展的,哪条是欢快的?(3)集体拍击2.师生合作拍手模拟锣鼓节奏:师在“得儿”处拍击,生在“飘”字时拍击。
3.模唱歌曲4.唱谱,说一说旋律是哪几个音组成的?了解中国五声调式5.唱歌词(1)轻声慢速唱(2)找出一字多音唱一唱,体会连贯的声音6.感受后半部分衬词:(1)模拟了什么声音?(锣鼓声)(2)念一念衬词(3)师生合作拍手模拟锣鼓节奏:师在“得儿”处拍击,生在“飘”字时拍击。
7.完整演唱。
8.讨论演唱速度、力度、情绪,再次唱出情感。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凤阳花鼓苏少版
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演奏、合唱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课堂练习:通过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评价与反馈:利用教学评价软件,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板书设计
1.凤阳花鼓简介
-基本概念:传统民间舞蹈音乐
-地域特色:安徽凤阳
-历史背景:明朝初年
2.凤阳花鼓音乐特点
-节奏:明快、活泼
-曲调:优美、抒情
-乐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
3.凤阳花鼓的演奏方式
-集体表演:舞蹈、演唱、演奏
-个人表演:鼓、锣、钹等乐器的演奏
4.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表演形式:保持原有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将提供更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对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提高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设置集体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将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歌曲《凤阳花鼓》,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文化,了解“鱼咬尾”、“衬词”等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2.情感目标:了解和喜爱凤阳花鼓,并能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情绪表现歌曲《凤阳花鼓》。
3.能力目标:A.能唱好歌曲中的切分音、衬词。
B.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设计理念1.紧扣音乐元素,把握民歌特点。
《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一带的民间歌舞曲,富于生活气息的地方特色。
教师紧扣音乐元素,从开始的感性聆听到后面的理性介绍,再到歌曲教学中重点解决切分音和衬词两个难点,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等,教师紧紧抓住民歌的特点进行教学,从各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2.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凤阳花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有很多的版本,教师除了教学歌曲之外,还让孩子们欣赏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凤阳花鼓》,丰富孩子们的音乐体验,拓展了孩子们的音乐视野,为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音乐实践作了很好的铺垫。
3.重视音乐实践,搭建表现平台。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编表现歌曲,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使学生用音乐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音乐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是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描述农村生活的场景为主,第二部分以歌颂农村生活为主。
整首歌曲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富有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此外,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农村生活氛围。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音准等进行讲解。
3.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农村生活的情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的乐谱。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引导学生谈论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农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农村生活。
同时,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加强歌曲的熟练度。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农村生活中的其他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类似的歌曲。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是苏少版音乐五下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旋律,展现了凤阳花鼓的情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凤阳花鼓这一民间音乐形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集体演唱活动的参与热情较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2.学会演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及其节奏。
2.学会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理解歌曲内涵,富有感情地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凤阳花鼓图片、乐谱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伴奏等。
3.乐器:吉他、鼓等,用于辅助教学。
4.教学用具:评分表、小红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凤阳花鼓的音乐风格。
2.呈现(5分钟)播放《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歌曲,让学生整体聆听,感受歌曲的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特别是凤阳花鼓的节奏特点。
4.巩固(5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演唱歌曲,互相纠正、鼓励。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
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
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
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啼儿”诙谐风趣。
教学目标1.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初步了解歌曲“起承转合”的乐段结构,以及“鱼咬尾”的作曲手法。
3.在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教学重点: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花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花鼓”歌舞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节目,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聆听与感受。
【老师表演歌舞《凤阳花鼓》(老版本的曲调)】[PPT呈现】(歌曲唱了些什么内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了解“花鼓”师:刚才老师表演的时候,手上拿的是什么?(凤阳花鼓)【PPT出示“凤阳花鼓”的介绍】3、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分享的歌曲就是《凤阳花鼓》。
【PPT出示歌谱及课题】二、欣赏歌曲1、第一遍欣赏【对比感受两个版本的《凤阳花鼓》】师:听一听,这首《凤阳花鼓》带给你怎样的感受?IPPT播放歌曲】师:两首《凤阳花鼓》情绪为什么不一样?(社会背景与民歌音乐的发展)2、第二遍欣赏【听辨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师: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三、歌曲学唱1、轻唱歌曲第一部分,说说一共有几个乐句?(4个乐句,起承转合:中国民族音乐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最具代表性,一般常见于小调。
)2、对比演唱,感受“切分节奏”的作用(音乐的风格)师:在这四个乐句当中,有三句的开头运用了切分节奏,让我们来对比听听,加入切分节奏的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3、师生视唱歌谱,找旋律的特点,乐句首尾的音有什么联系?(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作曲手法“鱼咬尾”)4、师生演唱全曲(生演唱第一部分,师接着示范表演唱第二部分)师:第二部分的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诙谐风趣的)5、轻唱第二部分,歌词有什么特点?了解“衬词二(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六单元我的编创(花鼓)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六单元我的编创(花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六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其中以花鼓为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花鼓的节奏、旋律和表演,让学生体验到花鼓音乐的特色和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以花鼓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花鼓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间音乐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花鼓这一特定的民间音乐形式,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表演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花鼓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鼓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节奏、旋律等。
2.培养学生对花鼓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花鼓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花鼓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培养学生对花鼓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鼓音乐的特色。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敲击花鼓,体验花鼓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情感体验法:通过故事、图片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花鼓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花鼓音乐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2.花鼓乐器:足够数量的花鼓乐器,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学生进行表演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花鼓音乐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花鼓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花鼓音乐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花鼓音乐的外观和节奏。
同时,教师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感受花鼓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拔根芦柴花|苏少版
学生听赏《拔根芦柴花》的范唱音乐
师:乐曲的情绪怎样?曲调有什么特点?
情绪优美抒情,曲调婉转多变。
3.认识波音记号
a.师: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得歌曲中哪里最有扬州民歌的韵味儿?
装饰音--下波音
b.老师范唱不带波音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说说这两种
演唱的不同之处,体会波音的妙处。
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在这首秧田歌里,波音的运用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的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忆江南》
师:你所了解的江南是什么样的?
师:今天,我们就去江苏扬州一起感受江南的美好景色。
(出示江苏扬州的图片,介绍扬州,初步了解扬州)
三、感受体验
新授《拔根芦柴花》
1.初听——田间跟唱(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
师:现在正是插秧季节,不少人正在愉快地劳动,嘴里还唱着秧田歌。让我们去听听吧。
五、课堂小结
师:这首歌曲你还想采用什么方式演唱?
一领众合:第一乐句一位同学唱,第二句、第三句全班齐唱
表演唱:加入简单的声势动作或舞蹈动作为歌曲伴奏。
a.声势动作:X XX X|X XX X|
b.舞蹈动作:模仿农民“拔秧、装秧、挑秧、抛秧、插秧”等动作,随乐表演。
四、拓展延伸
拓展欣赏江南地区的民歌《太湖美》、《杨柳青》等歌曲,感受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
a.学习下波音的名称、记法、演唱演奏方法
下波音演唱:由本音开始,很快进入下方相邻的音,然后再很快回到本音上。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苏少版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唱:《凤阳花鼓》舞:《凤阳花鼓》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教唱的歌曲是《凤阳花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凤阳花鼓表演,并且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
整节课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美的音乐情绪中充分感受《凤阳花鼓》的民间音乐风格,使整个音乐课堂充满安徽民间歌舞的氛围。
(二)教材分析《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
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
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
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嘚儿”诙谐风趣。
(三)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五年级的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
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
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四、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六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六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一首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民歌,它以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节奏展现了凤阳花鼓的魅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唱歌。
2.学生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凤阳花鼓可能较为陌生。
3.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凤阳花鼓》。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凤阳花鼓的节奏特点和演唱技巧。
2.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凤阳花鼓》,了解其音乐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凤阳花鼓的图片、视频、乐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凤阳花鼓的音乐。
3.乐器:打击乐器,如鼓、锣等。
七. 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同时,播放凤阳花鼓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其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凤阳花鼓》,注意掌握节奏和旋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凤阳花鼓与其他民歌的异同,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凤阳花鼓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凤阳花鼓》,下周课堂检查。
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领悟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所传达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容;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的曲调、节奏及歌词,并进行合唱或个人演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意境和情感表达;2.学生能够感性领悟歌曲情感,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通过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音乐潜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2.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的整合。
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唱跟读、做表演,多种方法体验歌曲的形式和精髓;2.以情感培养为核心,通过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进行学习;3.个别推荐:通过多听多练,学生掌握歌曲基本材料和个人表现的能力,同时课内提出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首先,该节课先由老师播放《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苏少版音乐,让全体学生听一遍。
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应该立即反应出歌曲的节奏、曲调以及基本情感。
歌曲分段介绍将本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奏、副歌和间奏。
首先,老师可以给学生听前奏,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其独特的节奏特点。
然后,老师可以介绍副歌的基本情感以及歌词,同时,要求学生跟着节奏和老师的演唱一遍,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老师可以介绍间奏的基本情感、节奏和特点,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
歌曲练习在让学生了解整首歌曲的节奏、曲调和基本情感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唱跟读训练。
在唱跟读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歌曲,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唱出歌曲的节奏、曲调和基本情感。
在唱跟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唱或个人演唱,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歌唱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出有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苏少版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节奏、曲调和基本情感,并能够进行合唱或个人演唱。
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拔根芦柴花》活动目标:1、在了解苏北民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借助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美的感受力。
3、学习看指挥正确的做身体动作。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体验感受快乐和传递快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1、民歌、韵律活动乐曲、舞蹈录像。
2、多媒体幻灯片。
3、节奏图谱、节奏卡片。
藕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熟悉乐曲,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苏北民歌的特点。
1、民歌欣赏《拔根芦柴花》师:小朋友,听过这首民歌你感觉怎么样?2、介绍苏北民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民歌吗?小结:民歌也称为民间歌谣。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民间歌曲,它主要唱出了人们纯朴的劳动生活的一些感受。
像采茶时唱的歌有《采茶歌》、砍柴时唱的歌有《砍柴歌》等等。
而《拔根芦柴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
是苏北的人们在插秧时唱的一首歌曲,也叫《秧田歌》。
3、幼儿观看幻灯片,感受人们在劳动时乐观的精神面貌。
4、听韵律乐曲《拔根芦柴花》。
引导幼儿比较一下这段乐曲和民歌《拔根芦柴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它们旋律相同,民歌里有歌词能听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韵律乐曲《拔根芦柴花》则更加活泼、欢快。
二、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听乐曲,根据乐曲的节奏拍拍手,初步体验乐曲的节奏。
2、分别出示乐曲中的节奏型卡片,请幼儿逐一拍拍卡片上的节奏。
3、教师示范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向幼儿说明,我们除了手拍出乐曲的节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这首乐曲。
4、出示节奏图谱,通过分析图谱上的标记,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乐曲。
5、幼儿随音乐看图谱跟随老师学习动作。
6、听音乐,脱离图谱运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活泼和欢快。
三、分声部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配身体动作并分组单独练习。
2、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动作。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做指挥。
四、观看舞蹈,更深一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花鼓 |苏少版
《花鼓》教学预案【学生情况分析】五(2)班是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欣赏能力和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上,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参与意识浓。
【教学目标】1.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2.结合歌曲探索出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并能运用肢体语言进一步表现歌曲的内容、意境。
3. 在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特点,了解民歌热爱民歌。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运用身体打击乐、声势动作、肢体语言等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简单介绍海安花鼓。
2.请部分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海安花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花鼓其实有好几种,我们的海安花鼓只是其中的一种。
二、感知节奏,学唱歌曲。
1.节奏体验(1)示范节奏凤阳花鼓不仅可以作为舞蹈道具,还能敲出不同的节奏呢,仔细听老师敲出了怎样的节奏。
(师随音乐敲击)你能学着敲一敲吗?(2)创编节奏师:你能想到和老师不一样的节奏为刚才的音乐伴奏吗?四人小组讨论创编小组汇报(3)声势体验我们创编的节奏除了可以用嘴念,用手拍,其实还可以用上我们人身体自带的乐器如捻指、弹舌、拍腿、跺脚等。
你们想试试吗?学生随音乐再次体验。
2.学唱歌词(1)聆听歌曲让我们再一次完整地聆听这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随音乐划拍。
(2)老师范唱。
(3)生轻声跟琴唱。
(4)解决难点,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一字多音要唱得圆润连贯,衬词的演唱我们试着用手随着箭头边划边唱。
(5)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重点练唱四个切分节奏。
3.学唱歌谱。
(1)听老师范唱歌谱,仔细找一找音乐王国的七个小音符,在这首歌曲里出现了几个?(2)做柯尔文手势唱一唱这五个音,了解民族五声调式。
(3)学生找相同乐句,师生接唱。
边唱边思考,老师唱的最后一个音和你们接的第一个音有什么联系?介绍民歌的的创作手法“鱼咬尾”(4)跟琴划拍学唱歌谱。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案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教案一. 教材分析《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是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的教学内容,属于中国民族音乐范畴。
歌曲以凤阳花鼓的经典曲调为基础,歌词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的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凤阳花鼓这一民间乐器的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演唱活动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特点及演奏方法,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并能进行简单的即兴创编。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即兴创编。
2.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了解凤阳花鼓的相关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
2.讲授法: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特点及演奏方法。
3.实践法:分组演唱、即兴创编,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创造力。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阳花鼓的视频资料,以便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
2.准备歌词和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凤阳花鼓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民间乐器,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的歌词和乐谱,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分组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本节课的主题是学唱《凤阳花鼓》中的一首民歌《拔根芦柴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唱好该歌曲,了解乐曲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资料《拔根芦柴花》是《凤阳花鼓》中一首著名的民歌,歌曲时长为3分41秒,采用Fast Four四声部唱法。
2. 歌曲分析本曲运用了民歌特有的吉卡、转句、低回等句型,描写了农民朴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
3. 基础唱法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可以对以下基础唱法进行练习:•唱指定的简单旋律;•模拟独奏部分的旋律练习;•转调练习。
4. 歌曲学唱在练习基础唱法后,开始正式学习《拔根芦柴花》的唱法。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听录音并读歌词;•跟着录音唱几遍;•分段教唱。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演示法:老师模仿,学生模仿;•听唱法:老师先弹奏唱歌,学生根据唱法跟唱。
四、教学步骤1.明确本节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初步介绍一下歌曲《拔根芦柴花》,并播放录音;3.教师分段教唱,学生跟唱;4.分组练习;5.实践运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拔根芦柴花》的唱法,并了解了民歌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了解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也可以带来愉快的心情和情绪,为他们今后的生活积累积极的能量和信心。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帮助其更好掌握唱法的练习方法,同时在指导学生时要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拔根芦柴花凤阳花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歌曲《凤阳花鼓》,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文化,了解“鱼咬尾”、“衬词”等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2.情感目标:了解和喜爱凤阳花鼓,并能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情绪表现歌曲《凤阳花鼓》。
3.能力目标:A.能唱好歌曲中的切分音、衬词。
B.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设计理念1.紧扣音乐元素,把握民歌特点。
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一带的民间歌舞曲,富于生活气息的地方特色。
教师紧扣音乐元素,从开始的感性聆听到后面的理性介绍,再到歌曲教学中重点解决切分音和衬词两个难点,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等,教师紧紧抓住民歌的特点进行教学,从各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2.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凤阳花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有很多的版本,教师除了教学歌曲之外,还让孩子们欣赏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凤阳花鼓》,丰富孩子们的音乐体验,拓展了孩子们的音乐视野,为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音乐实践作了很好的铺垫。
3.重视音乐实践,搭建表现平台。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编表现歌曲,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使学生用音乐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音乐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研究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研究,保持他们研究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研究效果。
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五下《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学案1
学生学法
跟钢琴唱,老师唱
教师教法
适当的在小组里指导
环节小检测
结队子检查
活动二
同学们分成四组,自主选择民族打击乐器、扇子、歌唱、凤阳花鼓表演来进行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环节小检测(穿插与巩固)
小组合作排练节目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从导入我介绍花鼓到老师的花鼓表演都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歌曲的学唱部分通过听、唱乐谱、跟琴哼唱旋律、跟花鼓伴奏有节奏性读歌词、唱歌词,同学们越唱越有味。学生歌舞结合是本节课的升华,同学们通过打击乐器、扇子、花鼓表演、唱歌合作表演歌曲体验表演民族艺术的乐趣,整堂课兴趣十足。唯一不足之处花鼓表演动作还不到位。
凤 阳 花 鼓学案
年级:五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凤阳花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的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学习流程
(1)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2)各组展示。
(3)欣赏凤阳花鼓舞蹈表演
(4)欣赏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小的同学们演唱的《我爱柳琴唱祖国》
活动一1.Leabharlann 师师教学生学习几个花鼓的基本动作.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拔根芦柴花》教案苏少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拔根芦柴花》教案苏少版拔根芦柴花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芦柴花,了解江苏民歌特点。
2.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各种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烟花三月》问:歌曲唱的是哪首古诗的故事?师;诗仙李白也曾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提到了扬州。
2.诗句填词:故人西辞黄鹤楼,————()。
3.扬州风景师:好多诗人曾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描写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美景吧!4.扬州八怪,(八个画家的作品)扬州小吃,(简要介绍)二:了解民歌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民歌也是很有名呢!猜一猜连一连,哪首是扬州民歌?(出示歌曲《风吹麦浪》,《阿,我的太阳》,《拔根芦柴花》)生连民族,通俗,美声。
)生:连一连。
师:民歌是从劳动过程中流传而出的,关于民歌的产生,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简要讲述)。
三:学唱歌曲1.师:让我们欣赏民歌《拔根芦柴花》,感受扬州人民边劳动边唱歌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跟音乐默唱,体会心情)2.师范唱,请生感受歌曲中令人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3.生:唱一唱第三句(小小的郎儿来,月下牡丹芙蓉花儿开了。
)(1)唱歌谱(2)唱歌词(3)师: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女孩通过努力渐渐长成了高雅的芙蓉牡丹,拥有了自己精彩的世界。
(4)生:情绪高涨的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句问:歌曲中哪一句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姐弟游玩时的画面?生:(第二句)。
(1)唱歌谱,找出开头相同,结尾不同的旋律。
(2)唱歌词5唱第二段歌词6.复习波音记号: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了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你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加入了波音后有何不同?(师用比较法请生感受)师:波音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时的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拔根芦柴花》第1 课
时
主备人
课时内容唱《拔根芦柴花》复备人
课时目标1. 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拔根芦柴花》,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 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及训
练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教学难点:把握好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一、情境导入
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扬州小调民歌《杨柳青》
师:民歌是从劳动过程中流传而出的,关于民歌的产
生,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简要
二、教学新课
1、让我们欣赏民歌《拔根芦柴花》,感受扬州人边劳
动边唱歌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以及歌曲中用了哪些伴
奏乐器?
2、民乐合奏表演:师准备一台扬琴,生准备二胡,笛子,
和老师一起合作演奏歌曲。
(生随乐哼一哼)
3、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范唱(介绍一下五声音阶)
4、学生唱歌曲谱
5、填入歌词演唱
6、师: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美丽的女孩通过
努力渐渐长成了高雅的芙蓉牡丹,拥有了自己精彩的
世界。
7、生:情绪高涨的唱一唱
8、复习波音记号:江南小曲如同江南山水一样柔美婉
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了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的细
腻情感,你们来听,这首歌加入了波音后有和不同?
9、师:波音增添了乐曲欢快情绪,更表达了劳动时的欢
乐。
10、带波音演唱
三、表现新歌
1、师:民歌产生于民间,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
的。
这首歌我想用方言来唱一定更有趣!
2、听一听,用方言唱有什么特点?你能学几句?(师总
结:扬州方言鼻音较多,发音位置靠前zhi chi shi
都变成 z c s)
3、跟老师用方言读一读第一段歌词
4、师,有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觉得挑战下,唱
的比说的好听。
5、生用扬州方言唱
四、拓展活动
1、观看《拔根芦柴花》舞蹈视频
2、学习几个舞蹈动作
五、总结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学唱《凤阳花鼓》第2 课
时
主备人
课时内容学唱《凤阳花鼓》复备人
课时目标1、能用优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表现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2、能随老师的指挥参与演唱歌曲,感受安徽民歌的地域风格和音乐文化。
教学及训练重难点能随指挥与他人合作参与三声部合唱的演唱,感受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备
一、欣赏并参与表演《凤阳花鼓》
1、播放器乐曲《凤阳花鼓》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老师怎
么做你们就怎么做,跟着老师来律动。
问:你听了这段音乐心情是怎样的呢?
2、介绍凤阳花鼓
3、跟着老师模仿节奏
(1)、老师现在用鼓来敲打一组节奏,看你能否用“咚咚”的
声音来模仿出来。
(2)、加上力度的变化
现在老师的这面鼓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我们的力度上会有
怎样的变化呢
(3)、加上敲鼓的动作。
(4)、加上鼓的音高。
现在有了鼓的节奏,能加上音高吗?老师弹什么你们就唱什
么。
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4、师生合作(唱歌词)
老师想要用一段歌声和你们一起来合作,你们用鼓声帮老师
来伴奏。
5、介绍锣的音色
我们在喜庆的节日里,除了用鼓还会用到什么打击乐器呢
(1)、用镪来演唱锣的声音。
敲锣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如何?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用
愉快的声音来演唱。
(2)、带上动作来演唱、和老师合作老师演唱、学生敲锣
(3)、分成两组和老师分别合作。
一组学生敲锣,一组学生打
鼓。
二、新歌教学
1、老师钢琴弹奏范唱《凤阳花鼓》
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唱吧
2、老师演唱歌谱学生走步律动
3、跟着老师学习歌谱
4、尝试着把歌词带进去老师范唱两句,听听老师是用什么情
绪来演唱的?
5、解决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1)、单独练习切分音的地方
(2)学习“得儿飘”的演唱方法。
a、听听老师的演唱一句,比较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语音
和语调方面)
b、“得儿飘”唱的时候把头甩起来。
c、“得儿飘”用不同的力度来表现。
有相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不同的力度把它表现出来呢?
6、完整的演唱歌曲带上欢乐的情绪
三、合唱《凤阳花鼓》
1、欣赏合唱版本的《凤阳花鼓》
我们稍微休息下,让我们来听一首大哥哥大姐姐演唱的歌曲,
看看在这首歌曲中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另外你还能听到哪些
声音呢?
2、老师和学生轮唱
老师的声音也想和你们一起结束,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3、学生分成两组轮唱
4、学生分成三组轮唱
我们把锣声、鼓声一起加入演唱。
你们在演唱的时候,能听到鼓和锣的声音吗?我们这是在合作
演唱,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支撑点,所以我们在合唱的时候,
不仅要唱好自己的声音,更要去倾听同伴的声音,这样我们的
声音才能够更和谐、统一。
5、全班表演唱回顾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共用了几种不
同的演唱形式演唱的呢? 在演唱的时候加入表情、情绪和动
作。
四、拓展老师演唱不同版本的《凤阳花鼓》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凤阳花鼓》,你们在听的过程中看
看有什么不同?情绪有何不同?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我的编创花鼓第3 课
时
主备人
课时内容我的编创花鼓复备人
课时目标1、初步养成静心聆听民间音乐的习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是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素材和源泉,能哼唱主题曲谱,加深对乐曲的了解和认识。
2、学习几个花鼓的基本动作,能随着音乐演一演。
3、积极参与用自制小鼓创编节奏的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和成功的快乐,并在活动中提高表演能力。
教学及训练重难点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唱、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备
一、欣赏导入
1、同学们欢迎进入音乐殿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安徽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2、你们发现了吗?演员手里拿了像鼓一样的东西,对了这个鼓
就叫做花鼓。
(是介绍花鼓)
3、老师很高兴同学们也带来了自己制作的花鼓,请左手持鼓,
你会用这样的节奏敲花鼓吗?
4、让我们敲起花鼓也加入到表演的队伍中去好吗?
二、乐曲第一部分欣赏
1、敲花鼓有意思吗?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瞿伟在1946年创作了
一部器乐作品名字就叫《花鼓》放下我们的花鼓,一起来听听
这个花鼓中的一个片段。
(1)说说是什么乐曲演奏的?
(2)有你熟悉的旋律吗?
是的,乐曲取材于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2、让我们在心里唱一唱这段旋律。
这段相对独立完整的音乐
我们称之为主题,这是乐曲的第一主题。
3、他既然取材于《凤阳花鼓》锣鼓声肯定少不了,老师已经为
大家加入了锣鼓声,先听老师来唱一唱。
你们发现了吗?最后的
节奏就是我们刚才敲的节奏。
下面老师唱前部分你们敲后部
分好吗?我们配合得真默契,接下来老师想请小朋友跟老师的
琴声唱一唱主题一。
4、现在你能跟着音乐试一试吗?
5、接下来请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在心里默唱主题一出现了几
次?每一次都一样吗?(两次,音高不一样)
6、乐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三、欣赏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体验了第一部分,下面老师请你们完整地聆听这首
乐曲。
听到熟悉的旋律请起立唱一唱,不熟悉的安静的坐着听。
并说说作品有几个部分组成?
2、回答的完全正确,下面进入乐曲第二部分,请大家站起来听
一听。
3、老师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左右摇晃身体了,其实这段音乐
也藏着一首民歌,一起来听听。
4、是的,乐曲的第二主题就是由江苏民歌《茉莉花》变化而来。
四、欣赏第三部分
1、音乐进行到了第三部分,听听第三部分主题一出现了几次?
分别在哪个音区演奏?
2、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第三部分除了主题一,还伴随着什么音
乐?跟他完全一样吗?
对,这是变化后的第二主题,是作曲家用的复调的手法,两个主
题交相辉印,使音乐更加欢腾、饱满。
3、那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心中的感受?(唱歌、跳舞……)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红绸,请同学们拿出红绸跟老师做一
做动作。
4、表现的真不错,用手里的道具为自己祝贺一下。
五、欣赏引子、连接和尾声
1、同学们的表现仿佛让老师来到了欢腾的现场。
现在我们完
整的欣赏全曲,说说除了这三部分你还听到了什么?
2、(引子、连接和尾声)
3、乐器之王钢琴在这些部分模拟的是什么声音?(锣鼓)
4、请大家完整地表现歌曲.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