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简介素材

合集下载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儒家智慧篇。

说到儒家,那可是咱们中华文明的老祖宗级别的智慧了。

孔子
老爷子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说得多好啊,就跟
咱们平时说的“换位思考”差不多。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就是要咱们做人得有点道德底线,得和和气气地相处。

政治上也一样,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就是以德服人,而不是靠暴力。

这种思想,真的影响咱们到现在呢。

道家逍遥篇。

道家啊,那就是追求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道”啊,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

道家
讲究的就是顺应自然,别跟自然对着干。

他们还提倡清心寡欲,别
老想着名利双收,得修炼内心,达到那种跟天地合一的境界。

庄子
的“逍遥游”嘛,就是告诉你,人生苦短,得及时行乐,别太拘束
自己。

法家严明篇。

法家这一派,就是讲究法律、规矩。

韩非子这哥们儿,主张“以法治国,以刑去刑”,意思就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消除犯罪。

在秦国那会儿,法家思想可是大行其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法家的功劳可不小。

这种思想,就是要告诉大家,社会得有规矩,得有法律来约束,不然可就乱套了。

诸子百家及思想简介

诸子百家及思想简介
许行
代表人:吕不韦 思想:杂 “兼儒墨、合名法”, “于百家之道无吕不韦 不贯综” 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 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 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吕不韦
军事思想
代表人:孙武、司马穰 苴、孙膑、白起、吴起 思想:把握战争 兵家分兵权谋家、兵形 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 巧家四类。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 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 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 武力。 经典著作: 《孙子兵法》、《孙膑 兵法》、《六韬》、 《三略》
墨子
代表人:墨子 思想:兼相爱,交相 利 提出“兼爱”,主张 爱不应有亲疏、上下、 贵贱、等级的区别。 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 人不相爱。 主张“尚贤”提倡选 任贤才 主张“非攻”反对一 切侵略战争及伤害别 人 主张“节俭” 提出“非命”认为人 的命运可以后天自己 努力改变
代表人:公孙龙 思想:“名”“实” 辩论 公 注重辩论 孙 “名”与 龙 “实”之 间的关系, 是一种逻 辑学。 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 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 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 问题。 “诡辩”的恶名 公孙龙:白马论、指物 论、坚白论、名实论等
代表人:扁鹊 由扁鹊开创,发明了中医中最 流行的四诊法,即是望、闻、 切、问。著有《内经》、《外 经》。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扁鹊 孙武
以说故事为生者。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 之所造也。 传载舆人之诵,诗美询 于刍荛。 小说家能代表平民社会 的四方风俗
诸子百家
简介
诸子百家,是对春 秋、战国、秦汉时 期的各种学派的总 称。 据史书记载,说得 上名字的有189家, 著作4324篇。流传 广泛的有几十家, 而最著名的,则只 有十家被发展成学 派
法家、道家、墨家、 儒家、阴阳家、名家、 杂家、农家、小说家、 纵横家、思想
代表人:管仲、商鞅、 韩非、申不害、李悝、 李斯等 思想:以法治国 反对儒家的“礼”,主 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代表人中 的韩非更是及法家思想 学说之大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思想争议和学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被统称为诸子百家。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见解和理论为世人所熟知。

本文将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便读者能够对这一时期的思想风貌有所了解。

1. 孔子学派:孔子(551-479BC)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主张“仁”、“义”、“礼”、“智”以及“忠诚”等美德,提倡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并推崇“天命”和“中庸”的思想。

2. 孟子学派:孟子(372-289BC)是孔子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他的学说主张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加以培养和充实。

强调在个人修养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亲民政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墨子学派:墨子(470-391BC)提出了墨子学派,该学派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主张“兼爱”和“非攻”。

墨子学派注重实用主义,强调推崇工程技术和实用科学,主张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4. 道家学派:老子(约570-约471BC)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和谐,摒弃人为的欲望和规范。

主张“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5. 法家学派:韩非子(约280-约233BC)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强力的统治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

法家注重政治实用主义和制度建设,并强调权谋和权力运作。

6. 兵家学派:孙武(约544-约496BC)是兵家学派的奠基人,他的学说强调军事战略和领导能力,主张“以战养战”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学派注重谋略和战斗力的培训,对日后的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名家学派:名家学派是一个集合了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的综合性学派。

名家学派注重讲究言辞和辩论技巧,主张在社会和政治舞台上通过言辞来获得名声和权力。

8. 阴阳家学派:阴阳家学派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哲学学派,主张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和控制人事变化。

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他们被统称为“诸子百家”。

本文将就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进行介绍,包括他们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第一部分:儒家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提倡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并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维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的弟子们记录了他的言行,形成了《论语》,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

孔子提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认为人应通过修养自己来影响社会。

第二部分:道家道家思想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个体修养和追求自然本真。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事物的发展。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强调无为而治的原则,并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安宁,并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盲目追求权利和外在的成功。

第三部分:墨家墨家是一个重要的反对儒家的学派,他们主张普遍的兼爱和非攻。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应该以兼爱为核心,摒弃攻伐和厮杀。

墨家强调实用主义,反对仪式和虚伪的礼节。

他们主张公平和平等,并提倡以实际行动来造福社会。

第四部分:法家法家思想起源于商鞅的变法思想,强调依法治国和重视法律的权威性。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刑罚来维持社会秩序。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秦国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使秦国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法家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秦朝的统治时期。

第五部分:兵家兵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个特殊学派,他们研究战争和军事战略。

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孙子和吴起。

孙子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他提出了许多战略和战术的原则,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吴起则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提出“兵不厌诈”的战略原则。

诸子百家介绍范文

诸子百家介绍范文

诸子百家介绍范文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总称,包括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哲学观点和学说体系,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学派与思想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学说建立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仁爱、礼让、忠诚等美德,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原则。

儒家追求的是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强调人的价值与道德责任。

道家是另一重要的学派,其思想核心是道家哲学,追求道家之道的境界。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主张返璞归真、自然而然、不争不抗等,主张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达到与道的合一,从而寻求人生的真谛。

墨家兴起于战国时期,其核心为墨子所创立。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战争与暴力,提出宽容、和谐与兼容并包的理念。

墨子的思想对之后的中国儒家和道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家学派以名家思想家公孙龙为代表,主张追求官职与权力,并重视言辞技巧。

名家强调修炼口才与辞令,认为巧言令色可以获得社会地位和个人利益。

法家则是另一重要思想流派,以韩非子为代表。

法家强调法治与严厉的法律制度,主张统一权力和实行重法制度,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公正。

法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纵观诸子百家,每个学派都有着不同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观。

这些学派之间的较量与交流,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和文化的丰富多元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些思想家们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借鉴的对象。

在当代,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探讨其中的智慧与价值,并运用于现代社会中,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儒家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

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

让人不拘泥、不保守,让人不偏执、不极端,让人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

儒家注重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注重德政。

“天子者,与天地参。

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

”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

儒家特别注重社会管理,尤其注重管理者的素质。

提倡教化,抨击暴政。

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

儒家以人为本,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

道家道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反对争斗。

“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

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

法家法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太史公自序》)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诸子百家介绍

诸子百家介绍

诸子百家介绍八、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注:此部分不代表本人观点)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

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吕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担任秦相国十三年,为秦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吕不韦长期卖贵,积累大量家产。

但他不满足于大商人的地位,一直在寻找机会,投身政界。

有一年,他到赵国都城邯郸去作生意,结识了秦国公子异人。

当时异人为人质于赵,处境也不太好,吕不韦则以为“奇货可居”,先是以金钱和美女予之,博得异人的欢心。

接著,游说华阳夫人之姊,以贿赂买通秦孝文王之后华阳夫人,立以为太子。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后,公子异人得以回国即位,是谓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秦庄襄王死,秦王赵政即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代秦王摄政。

赵政亲政后,吕不韦被免职。

先居河南,后徙蜀郡。

秦王政十二年在往蜀郡的途中自杀。

著名的《吕氏春秋》就是他组织门客编写的。

九、农家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

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

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

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

《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许行是鲁国(今山东西南)的农业专家,亦为先秦诸子农家的代表人物,为神农之言者。

他的事迹大多不可考。

据《孟子·滕文公》所载,他曾自楚至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氓”。

文公更与之处。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墨家,大家都是一家人。

墨子说,兼爱啊,就是不分你我,不分亲疏,大家都像家人一样。

你想想看,如果战国时期的大家都这么做,那还会有那么多战争吗?墨子可是个和平主义者,他就觉得,和平相处,比啥都强。

道家,顺其自然,挺好。

道家说了,无为而治,就是说,别瞎折腾,顺着自然来就行。

有时候,咱们就是忙得太过了,忘了停下来喘口气。

道家就提醒咱们,放慢脚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心里也就平衡了。

儒家,有爱心,还得有礼。

儒家讲的是仁爱和礼制。

仁爱,就是对别人好,关心别人;礼制,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规矩。

儒家觉得,有了仁爱和礼制,社会就能和谐有序。

这思想,放在现在也挺合适,提醒咱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心社会和谐和公正。

法家,法治社会,靠谱。

法家主张法治,就是说,得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觉得,有了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大家就能乖乖遵守,社会也就稳定了。


家这思想,在历史上可是帮了不少忙,也让咱们现在的法制建设有
了方向。

兵家,头脑灵活,才能赢。

兵家啊,最擅长的就是谋略和战术。

他们觉得,战争不只是硬
碰硬,还得靠智慧和策略。

所以,兵家总结出了很多军事经验,帮
咱们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其实,这思想也不只是用在战场上,生活
中处处都得有谋略和战术,才能赢嘛!。

素材诸子百家

素材诸子百家

素材|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01孔子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主题词: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

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切入主题:★钻之弥坚:适用于坚持不懈、求知若渴的作文当中,孔子一生志于儒学,“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高山仰止:适用于自身修养主题的下的作文,作为正面人物引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立德立言:适用于有关个人修养、坚守自我的作文,以孔子的修身立人为例,阐述“穷困而不改志”的高尚品德。

运用范例:他是一个沧桑的老者,他从古老的鲁国走来。

他那么寂寞,又那么美好。

烟尘缥缈,战河激荡,远离故土,游历他乡,他承受着斗争的苦难,也感受着最磅礴的思想。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夫子啊,又有多少人能在你的殷殷教诲中幡然醒悟呢?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寻道终究是一门苦差事啊!又有多少人懂得飘逝的青春里那奔腾不息的韵律呢?呜呼哀哉!02老子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

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官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墨子以后,一时大思想家辈出,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皆能著书立说,而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详情请参见“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各条。

先秦诸子与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诸子百家”有关资料

“诸子百家”有关资料

“诸子百家”有关资料第一篇:“诸子百家”有关资料“诸子百家”有关资料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1)孔子周游列国(2)老子骑青牛出关(3)庄子梦中化蝶(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故事2.“诸子百家”的名言(1)有朋至远放来,不亦乐乎?——孔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5)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3.“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1)《郑人买履》——《韩非子》(2)《滥竽充数》——《韩非子》(3)《买椟还珠》——《韩非子》(4)《守株待兔》——《韩非子》(5)《杞人忧天》——《列子》(6)《歧路亡羊》——《列子》(7)《两小儿辩日》——《列子》(8)《愚公移山》——《列子》(9)《匠石运斤》——《庄子》(10)庖丁解牛》——《庄子》(11)《陷井之蛙》——《庄子》(12)《东施效颦》——《庄子》(1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14)《揠毛助长》——《孟子》4.“诸子百家”中的成语哀而不伤《论语》安不忘危《周易》安常处顺《庄子》揠毛助长《孟子》滥竽充数《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杞人忧天《列子》买椟还珠《韩非子》愚公移山《列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东施效颦《庄子》安如磐石《荀子》拔毛连茹《周易》白驹过隙《庄子》百战百胜《孙子》半途而废《礼记》饱食终日《论语》抱关击柝《孟子》杯水车薪《孟子》比肩继踵《晏子春秋》避实就虚《孙子》鞭辟入里《论语》变化无常《庄子》冰炭不相容《韩非子》兵不厌诈《孙子》兵贵神速《孙子》并日而食《礼记》并行不悖《礼记》博闻强志《荀子》跛鳖千里《荀子》不丰不杀《礼记》不共戴天《礼记》不苟言笑《礼记》不教而诛《论语》不近人情《庄子》不可终日《礼记》不愧不怍《孟子》不肖子孙《庄子》不亦乐乎《论语》不耻下问《论语》温故知新《论语》学而不厌《论语》诲人不倦《论语》择善而从《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采薪之忧《孟子》察言观色《论语》沉鱼落雁《庄子》宠辱不惊《老子》出生入死《老子》出尔反尔《孟子》川流不息《论语》创巨痛深《荀子》春露秋霜《礼记》刺刺不休《管子》从容不迫《庄子》从心所欲《论语》大惑不解《庄子》呆若木鸡《庄子》道听途说《论语》5.对“诸子百家”的评述(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素材
1. 儒家孔子:孔子那可是诸子百家中的大明星啊!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得很呢!就说他强调的“仁”,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爱与善良嘛。

比如在学校里,同学们互相帮助,这不就是在践行孔子的“仁”嘛!儒家思想真的超重要,我们可不能小瞧呀!
2. 道家老子:哎呀呀,老子和他的道家那可是很神奇的存在呀!他主张的“无为而治”,就好像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一样。

好比我们遇到一些小麻烦,有时候不去过度干预,说不定它自己就解决了呢,这可不就是“无为而治”嘛!道家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呢!
3. 墨家墨子:嘿,墨家可厉害啦!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不就像是呼吁世界和平的使者嘛!想想看,如果大家都能像墨家说的那样,互相爱护,不打架争斗,那这个世界得多么美好呀!墨家的理念真的很赞有没有!
4. 法家韩非子:法家的韩非子那可是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呢!他强调的法治,就好像给社会定下了规矩。

这不就跟我们家里有规则一样嘛,要是没了这些规矩,那得乱套成啥样!法家的思想对社会治理太重要啦!
5. 兵家孙武:哇塞,孙武的兵家那可是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呀!他的兵法那叫一个厉害。

就如同我们玩游戏,有了好的战略才能打胜仗呀,这不就是兵家的厉害之处嘛!兵家的智慧让人惊叹呀!
6. 纵横家鬼谷子:哈哈,鬼谷子和他的纵横家弟子们那可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呀!他们在各国之间穿梭,凭借着口才和智慧左右局势,这不就像外交家一样嘛!纵横家的魅力可真大哟!
7. 杂家吕不韦:杂家也很有特色呀!吕不韦集合了各种学说的精华。

这就好像我们吃一顿大餐,各种美味都有,多丰富呀!杂家的存在让思想的世界更加多彩呢!
我觉得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学说各有千秋,都对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和学习它们呀!。

诸子百家简表

诸子百家简表

诸子百家简表“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学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由翟墨创立。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诸子百家文化

诸子百家文化

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
典范之书。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5、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6、上下同欲者胜。 7、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8、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9、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10、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道 家
LAO ZI
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
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
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 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孫 子 兵 法 ︾
而 誘 之 ︐ 亂 而 取 之 ︒
之 遠 ︐ 遠 而 示 之 近 ︒ 利
用 而 示 之 不 用 ︐ 近 而 示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与思想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的一次暴发期,影响较大的有20多家学说,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刘歆《七略》"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班固《汉书.艺文志》。

后世就把"小说家"去掉,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九种学术流派。

现在所常说的“九流”多数意思是按照职业身份尊卑来排的说法"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主要思想:三纲五常修齐治平推己及人家国一体天人相应,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代表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主要思想:"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小国寡民返朴归真无为而无不为脱胎于原始社会,向往原始共产主义,适合生产力低下时使用,一般在王朝百废待举时期采用。

比如西汉,样本小的时候不用细致管理,放水养鱼,有些类似现在东北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代表著作:《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

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家的总称。

诸子百家兴起于春秋,发展于战国,是那个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反映。

后世对诸子百家多有评价,下面简单介绍一些主要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1.儒家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之一。

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强调个人修养的道德层面,推崇“仁爱”、“忠诚”、“礼敬”等观念。

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

2.墨家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墨子。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公正。

墨家的主要著作有《墨子》等。

3.法家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等。

法家主张制定严格的法律,推崇法制教育,认为法治比德治更有效。

法家的主要著作有《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

4.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人为造作和繁琐的礼仪制度。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等。

5.兵家兵家是研究军事战略和作战策略的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孙膑等。

兵家强调战争的策略和指挥艺术,重视对敌我双方的研究和形势分析。

兵家的主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

6.名家名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研究名实关系、名分制度的学术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邓析、公孙龙等。

名家主张“正名实”,即通过辨析名实关系来端正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

名家的主要著作有《邓析子》、《公孙龙子》等。

7.阴阳家阴阳家是研究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术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邹衍等。

阴阳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受阴阳五行的支配。

阴阳家的主要著作有《阴阳五行论》等。

8.纵横家纵横家是研究外交策略和政治权谋的学术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

纵横家主张根据形势变化来制定外交策略,强调政治权谋的运用和外交手腕的灵活。

语文网:诸子百家简介

语文网: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思想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

诸子指各派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百家泛指各学派,《荀子·解蔽》:“诸候异政,百家异说。

”《荀子·解下》:“百家之学或称而道之”。

西汉刘歆概括总结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的《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另外在《诸子略》中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又著录其他各家著作。

诸子百家之儒家儒家是中国哲学史上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学说内容,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主,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据近人研究认为,儒本指以相礼为职业的知识分子。

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深悉礼,通六艺,并以之授徒。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率群弟子周游列国,形成影响巨大的一个学派。

孔子死后,该派被称为儒家。

战国时儒家有八派,以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便从先秦诸子之一跃为在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派别。

一些早期儒家著作也被奉为经典。

为适应各个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总是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学说来,为统治者服务,深受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欢迎。

在儒家的发展史上,汉末至唐,儒家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冲击,逐渐衰落,遂形成三教鼎立的格局。

宋明时代,有兼取佛道思想成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他们以佛、道思辨理论改造儒学,极大地提高了儒家哲学的思辨性,儒家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儒家学说受到西方学说的冲击,也受到激进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遂被各种新的学说取代。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儒家儒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

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内容如下: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

“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

“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

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

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

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

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

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

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分,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孔子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

代表人物介绍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

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

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诸子百家——精选推荐

诸子百家——精选推荐

诸⼦百家⼀、简答题1、诸⼦百家的概念。

诸⼦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百家之流传中最为⼴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兵家、纵横家。

2、简述诸⼦百家及其代表⼈物。

儒家: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学说的学派。

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代表⼈物:孔⼦、孟⼦、荀⼦。

道家:道家,先秦时期的⼀个思想派别,以⽼⼦、庄⼦、杨朱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为,反对⽃争。

代表⼈物:⽼⼦和庄⼦。

法家:法家是先秦诸⼦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派,法家在法理学⽅⾯做出了贡献。

代表⼈物:商鞅、韩⾮⼦、李斯等。

阴阳家: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因提倡阴阳五⾏学说,并⽤它解释社会⼈事⽽得名。

这⼀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学派"或"阴阳五⾏家"。

齐⼈邹衍是其代表⼈物。

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约产⽣于战国时期,创始⼈为墨⼦。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有重要贡献。

代表⼈物:墨⼦。

名家: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

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善于辩论,善于语⾔分析⽽著称于世。

代表⼈物:代表⼈物有邓析⼦、尹⽂⼦、惠⼦、公孙龙。

农家:战国时期反映农业⽣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

主张劝耕桑,以⾜⾐⾷。

代表⼈物:许⾏。

纵横家:纵横家出现于战国⾄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派,是诸⼦百家之⼀,创始⼈⿁⾕⼦,杰出代表⼈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

兵家: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百家
•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 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 的活跃风气,对人、事、社会和自然进行广泛的探讨。春 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 策划,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被称为“百家”,它们 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各学派的代表人 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 书立说,以图扩大影响,传于后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到战国时代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空前繁荣的局面。 • 诸子百家流传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其中最有 影响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墨家
•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 名的由来。 • 关于墨子的生平身世,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 有说是宋人,有说是鲁人。 • 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 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 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由此可见,这 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 不过墨子许是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 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但无论如何, 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 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思想鉴借
•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 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 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 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 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 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 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 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 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思想
• 该派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 •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 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 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 墨子言功利,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 性。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 •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 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 (yue)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 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 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法 家
思想主张
•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 • 法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 有权。第二个作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 •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 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 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 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 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 护君主地位。
作用
•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 并非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 是以“权,术,势”逐级统治为根本,建立了名 为法治实为人治的“以法治国”封建规章体系, 法律是君王统治约束臣民的工具,这就是我国古 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人治主体。 •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 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 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 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 卓有成效。
道 家
道家介绍
•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 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 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 的法则。
• 老子,姓李,名耳,字 道家创始人 伯阳,谥曰聃,楚国苦 县(今河南鹿邑)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 471年之间。曾为中国 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 日衰,退隐西游,不知 所终。但是,关于老子 其人的传说还有三种: 一说老子是老莱子;二 说太史儋(dan)即老 子;三说老子是隐君子。 后人对这几种说法有不 同的观点,引起了长期 的争论。
韩非子: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 成者。韩非本是韩国的王族贵人, 但是,他的理论不被当时的韩王 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 《孤愤》、《五蠹(du)》、 《内外储》、《说林》、《说难》 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后来这些著 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 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 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 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 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 最后自杀于秦狱中。韩非虽然一 生都没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著 成了流传千古的《韩非子》。
老子
•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 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 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 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 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
•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 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著 有《庄子》,被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是 学生门人的作品,杂篇则是伪作。亦有不 同说法,但《让王》、《说剑》等则被认 为必定不是庄子及门人的作品。
儒 家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 椅)、荀子、董仲舒、程颐、朱 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 陆九渊、王守仁。
学派主张
作用及意义
• 仁者爱人,由近及远,不讲无差别的博爱。 • 用礼乐节制调节人的欲望。 • 重德轻利,重视精神生活,节制物质欲望,在物欲横流的 今天尤其有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坚持自己的主张,也能够包容他人的主张。 知天命,服从客观规律,承认人力的局限。 权变,无可无不可,一般的宗教都只重视戒律,而缺乏融 通。 严格要求自己,不怨天尤人。 孝道,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充满人文关怀。 讲求实际,不讲玄学思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