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①盛称无佛。”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2019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自主加餐练:阅读组合增分练2
![(完整版)2019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自主加餐练:阅读组合增分练2](https://img.taocdn.com/s3/m/1b73107f0b4c2e3f572763b3.png)
阅读组合增分练2文言文+古诗词+名句名篇(时间:30分钟满分:37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千山记程启充①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
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
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
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
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
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
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
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
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
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
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
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坐石上,一老进麦饼。
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
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
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
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
②瓯脱:泛指边界。
③浮白:满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缘:边缘B.值饥,食之厌.厌:满足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殚:尽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克:能够解析:选A缘:沿着。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范缜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范缜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83bf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e.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范缜传》含答案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
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
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
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③布衣,徒行于路。
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
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④”。
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唯与外弟萧琛⑤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选自《梁书·范缜传》)【注释】①缜:范缜,字子真。
南朝著名无神论思想家。
②刘瓛(huá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
③芒屩(juē):草鞋。
④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
⑤萧琛:南朝人。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亲为之.冠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B.卓越不群而.勤学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C.徒行于.路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缜在其.门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琳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
【答案】1.C 2.因为范缜表现非常优秀,与别人不一样,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刘瓛感到很惊奇【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代词,代指范缜/结构助词,的;B.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与”/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C.都是介词,“在”的意思;D.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也许;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原文中“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可知,因为范缜自身天分比别人高出许多,而且勤奋刻苦学习,所以刘瓛对此感到很惊奇亲自为他行了加冠礼。
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范缜年轻时死了父亲,家中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谨。
他不满二十岁时,听说沛国学者刘瓛聚集众人讲学,就开始跟随他,范缜天分比别人高出许多而且勤奋学习,刘瓛对此感到很惊奇,亲自为他行加冠礼。
范缜在刘门下好多年,无论是上学还是回家,始终穿着草鞋布衣,出门步行。
刘门下大多是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范缜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感到羞愧。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23c12e77232f60ddcca1cf.png)
2019年高三二模文言文二汇编宝山区(五)阅读下文。
完成第21—25题。
(13分)《锦帆集》序 (明)江盈科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
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
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
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①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②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
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
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③。
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④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
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⑤,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
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
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⑥;吴王用之,红妹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
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
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 [3]夫君齿最少,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儒愿学堂”,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
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诶。
[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掞藻⑦见奇有如是耶?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
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①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
②昕夕:朝暮。
③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Word版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Word版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367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f.png)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①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
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
我用这譬喻是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
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②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
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
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这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③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3d8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e.png)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中考语文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辩白。
④伺: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而愁愤呼叹()②咸有所惧()③母与子遽叩头()④荷束薪而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4)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论佛骨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论佛骨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a4f5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0.png)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论佛骨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
其后乱亡相继,运祚①不长。
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岩军,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
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
伏建匿至K式皇用唆E”萋式数壬亘年已迷术有伦比。
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
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②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土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选自韩愈《论佛骨表》,有删改)[注]①运祚(zui):国运,福祚,即世运。
②舁(yi1):抬。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伏维睿圣A文武B皇帝C陛下D神圣E英武F数G千百年已来H未有伦比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牲牢,指牲畜。
古代人祭祀时用作祭礼的猪、牛、羊等牲畜。
范缜——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范缜——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https://img.taocdn.com/s3/m/63f8a37f31b765ce050814ea.png)
《神灭论》及其哲学思想
《神灭论》简要概Βιβλιοθήκη 了无神论与有神论争论 的焦点问题即形与神的关系。
形神相即,不得相异
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 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在范 缜看来,形体和精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的不能分离的统一体。
形质神用,神以形存
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两者 不可分离。人从生到死,木从荣到枯,形体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质的作用也随之而 变化。所以,随着人的死亡,精神活动也停 止消失了。同时他指出人的生理器官是精神 活动的物质基础,但由于科学水平的局限, 他错误地认为人的思维活动由“心器所主”。 在《神灭论》最后他指出狂热信教会使社会秩 序混乱、国家机器瘫痪、扰乱人民正常生 活,因此急需破除社会上的迷信佛教之风。
《神灭论》及其哲学思想
《神灭论》一经问世,朝野哗然,引起 了众多信徒的惊恐和围攻。有人劝他放弃 自己的观点以求仕进,范缜义正言辞地驳 斥了这种“卖论取官”的卑鄙做法。 梁代齐后,梁武帝萧衍作为狂热的佛教 信徒更是将佛教尊为国教,“公卿百官侯 王宗室,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但与 此同时范缜仍在完善《神灭论》,再一次 向佞佛发出挑战。
《神灭论》及其哲学思想
范缜的做法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恐慌。梁 武帝多次下诏训斥范缜,并召集了一批朝 野僧俗论番对范缜发起进攻,但无不被范 驳斥得体无完肤。在这场车轮论战中,范 缜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并被载入史 册。最终范缜以六十五岁死在国子博士任 上。
评价
在愚昧思想笼罩的旧世界里,敢于坚持真理本就 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在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 都笃信佛教的南朝,范缜要坚持无神思想,可想 而知他要有多大的勇气。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 生性耿直,为人正派,为坚持和捍卫真理,不怕 威逼利诱,不惜放弃高官厚禄,甚至在至高无上 的皇权威胁面前也从没低一下头,他以大无畏的 英雄气概向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展开斗争,写下了 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 作品——《神灭论》。在形神关系的论证上,他 的思想深度和逻辑的严谨不仅超越了在他之前的 所有的唯物主义者,而且在所有中国封建思想家 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他绝不屈服的精神将光耀 后世。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f8bbe690c69ec3d4bb752d.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
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
二公盖相得欢甚,皆自以为莫及。
遂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
故君实为《景仁传》。
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
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其可以辞!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度,赠开府仪同三司。
有子三人,长曰鎡,终陇城令。
次日锴,终卫尉守丞。
公其季也。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
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
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曰:“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
”还朝与公俱。
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
”时故相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
由是名动场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
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
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又请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
或诬人阴私。
公独引大体,略细故。
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
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
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
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识者韪之。
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陈饥,公至三日,发库廪三万贯石,以贷不及奏,监司绳之急,公上书自劾,诏原之。
是岁大熟,所贷悉还,陈人至今思之。
年六十三,以本官致仕。
元丰初,公已属疾,乐秦三日而薨。
讣闻,辍视朝一日,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
(节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B.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C.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上簿/秩满/擢起居舍人D.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廊庙,廊,指殿下屋;庙,即太庙。
最新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3f735852458fb760b5627.png)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
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
”皆喜听命。
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
明年稔,偿不愆素。
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
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纮每议狱,必傅经谊。
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
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
请治妄谳者。
”不从。
擢刑部郎中。
元祐初,为夏国母祭奠使。
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且不跪受诏。
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
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
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
知郓州。
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
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
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
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
纮事兄纯礼甚备。
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
”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
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B.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C.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D.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2019上海春考语文卷(详解版 附古文翻译)
![2019上海春考语文卷(详解版 附古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5c8962fa6c30c2258019e06.png)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详解版,附古文翻译)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D)(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挚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题干要求我们激励因遇到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A句的意思是“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消极不能激励人;B.句意是应该作出决断而犹豫不决,就要产生祸乱。
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后患无穷。
C.句意思:死后的财产还有剩余的人还在贪得无厌,走投无路才想起来回头是岸。
指利欲熏心的人碰壁走投无路时才想到悔改D句典出自唐代李贺诗《致酒歌》中。
孥云:凌云。
幽寒:处境困难。
坐:徒然。
呜呃:悲叹的样子。
这个句典的意思是:年轻人应当有凌云的壮志,而不应老是顾念着暂时的困苦而空自哀叹。
所以只能选D)(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A)(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蓬荜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A句中“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这用来恭贺老师晋升很恰当。
B句中“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时主人的客套话,作为学生贺喜不可以。
C句中“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的工作或认知能力和各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文言文范缜传翻译
![文言文范缜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c23d4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5.png)
范缜,字幼安,吴郡人。
少孤,母抚育之。
缜性至孝,母病,缜割股以疗。
既长,游学京师,博通经史,尤善文章。
历仕州郡,累官至侍中、太子詹事。
缜居官清正,不附权贵,故不得志。
然缜不以为意,仍以文章自娱。
所著《论语义疏》数十万言,深得孔门之旨。
又作《文赋》数十篇,辞藻华丽,为世所重。
缜尝游梁,梁武帝问曰:“卿何不附权贵?”缜对曰:“臣以文章自娱,岂肯附权贵乎?”武帝曰:“卿文章虽佳,然无权势,何以自全?”缜曰:“文章者,人之所重也。
若权重则骄,势盛则败,吾宁守文章之志,不附权贵。
”缜居京师,与周兴嗣、陆倕等友善。
时梁武帝好文学,缜与兴嗣、倕等俱以文章进。
武帝览缜文,叹曰:“吾闻缜有奇才,果不其然。
”遂擢缜为侍中。
缜在侍中位,进言无隐,直言极谏。
武帝尝问缜曰:“朕欲兴文学,卿以为何如?”缜对曰:“陛下欲兴文学,臣以为宜广开艺文之路,使天下英才得以尽展其才。
”武帝善其言,遂广设文学馆,选拔英才。
缜尝奉使东都,道经会稽,会稽太守虞绾设宴款待。
缜与绾谈笑风生,绾问缜曰:“卿文章盖世,何故不仕?”缜答曰:“吾以文章自娱,不欲为俗吏。
”绾曰:“然则卿当何为?”缜曰:“吾欲隐居山林,著书立说,以传后世。
”绾叹曰:“卿真高士也!”缜归京师,遂辞官归隐。
隐居期间,缜专心致志于著述。
所著《博物志》数十卷,广涉天文、地理、草木、鸟兽等,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缜又著《文心雕龙》数十篇,论述文章之理,辞藻典雅,为文学史上之巨著。
缜晚年,武帝召缜还朝,欲授以重任。
缜辞曰:“臣已隐居多年,不愿再入仕途。
”武帝曰:“卿不愿仕,朕亦不强求。
然卿所著文章,朕甚爱读,愿赐朕一阅。
”缜遂以所著文章献之。
缜卒,武帝痛哭流涕,曰:“缜以文章自娱,朕甚惜之。
”缜之文章,后世传颂,称为“幼安体”。
缜之事迹,载于《梁书》、《南史》。
范缜,才子也,文章盖世,品性高洁。
虽不得志于官场,然坚守文章之志,隐居山林,以文自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一】2020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版含答案
![【高一】2020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a7fee650e52ea5418989e.png)
【关键字】高一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本课话题——谦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中有个海神叫若,有个河神叫河伯,河伯居于黄河,自视清高。
后来,他看到了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浅陋,由原来的沾沾自喜变得自惭形秽。
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由自豪自满到虚心认错的河伯形象,也阐述了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自新的哲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在中国历史上,马谡自豪轻敌痛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关羽自豪自大、目中无人,兵败荆州走麦城;诸葛孔明“一生唯谨慎”,辅佐刘备成大业;唐朝名相魏徵“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等等,都表明了品格谦虚与否关乎事业成败的道理。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莎士比亚2.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3.当我们谦虚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4.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没办法不谦虚。
——老舍5.一知半解的人,多数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多数谦虚。
——谢觉哉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流( ) 两涘( ) 渚崖( ) 园圃( )犬豕( ) 鸡豚( ) 栏厩( )【答案】jīnɡsìzhǔpǔshǐtún ji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泾流之大(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1)“泾”同“径”,直(2)“辩”同“辨”,分清,辨别(3) “兹”同“滋”,更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若(3)故(4)之(5)以(6)闻(7)于(8)则【答案】(1)动词,看见/介词,与“于”一起表示被动/动词,召见,接见(2)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连词,假如(3)名词,原因,缘故/形容词,旧/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4)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5)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用(6)动词,听到/名词,见闻,学识(7)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地点/介词,对、对于(8)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副词,是,就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3)东面而视( )(4)从而誉文( )(5)以亏人自利也(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梁书裴子野传》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梁书裴子野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866c585d1f34693daef3eb2.png)
《梁书裴子野传》原文及翻译梁书原文: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
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
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
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
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失而倘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遭父忧去职。
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有白兔驯扰其侧。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
乐安任昉有盛名,为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相荐达。
子野于眆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
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正。
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或劝言诸有司,可得无咎。
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
”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
二年,吴平侯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冠军录事,府迁职解。
时中书范缜与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
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
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俄迁中书侍郎。
大通元年,转鸿胪卿,寻领步兵校尉。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
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
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衹畏,若奉严君。
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
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谥贞子。
(节选自《梁书·裴子野传》)译文:裴子野,字几原,是河东郡闻善县人,晋朝太子左率裴康的第八代孙。
兄裴黎,弟裴楷、裴绰,都有盛名,称为“四裴”。
曾祖裴松之,是南朝宋的太中大夫。
祖父裴骃,是南中郎外兵参军。
父亲裴昭明,是通直散骑常侍。
子野出生后母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九岁那年,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
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
起家入朝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因父亲去世离职。
服丧期间的行为完全符合礼节,每到墓所,哭泣处草都为他枯萎,有白兔顺伏在他身旁。
“范缜①盛称无佛。”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范缜①盛称无佛。”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662bbd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7.png)
“范缜①盛称无佛。
”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范缜①盛称无佛。
”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范缜①盛称无佛。
子良②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 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③篱墙落粪溷之中。
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贵贱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无以难。
缜又著《神灭论》,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
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 欲以杜缜后对。
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子良使王融谓之曰:以卿才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④为此论,甚可惜也!宜急毁弃之。
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选自《梁书》)[注] ①范缜: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
②子良:萧子良,齐武帝萧赜之子,封竟陵王。
③关:穿。
④乖剌:不和顺,违背常情。
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子良无以难()(2)何但中书郎()23.第一段中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说的是__________(填写人名)这一类人。
(2分)24.子良与范缜的对话,谈的是关于_________的问题,而范缜对此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5.第二段中范缜回击王琰责难时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用一个成语或俗语加以概括。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从上文看,范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22.(1)反驳;责难(2)只;只是(2分) 23.子良(萧子良)(2分) 24.因果报应(人的富贵贫贱(1分);不存在因果报应,富贵贫贱出于偶然(意思相近即可)(2分) 25.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分) 26.要点:(1)不信佛(2)坚守信念(3)言谈机智(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
南朝思想家范缜传
![南朝思想家范缜传](https://img.taocdn.com/s3/m/30539318a8114431b90dd864.png)
南朝思想家范缜传范缜(约450—515),字子真,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境内)人,六世祖汪,移居江南。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
青年时期范缜出身于士族家庭,为东晋安北将军范汪的六世孙。
南阳范氏进入南朝后开始衰落,几乎无人有高官显爵。
祖父范璩之,刘宋时官至中书郎。
父范璩,宋奉朝请,在范缜生下后不久就病故,故范缜自幼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以孝谨闻名。
他刻苦勤学,十几岁时,听说名儒大师沛国刘正招收学生讲学,就离家投师门下。
他学业优异,卓越不群,刘因而十分锺爱他,亲自为二十岁的范缜行加冠礼。
刘在当时学术地位很高,门生大多是所谓“车马贵游”的权势子弟,锦衣玉食,狂妄自大。
范缜在从学的数年中,经常穿布衣草鞋,上下学都是步行,但却并未因此自卑自愧。
相反,他生性倔强耿直,不肯向权贵低头,敢于发表“危言高论”,同窗士友都畏他三分,因而他也受到众人的疏远和冷落。
他成人后,博通经术,对于《三礼》有特殊的造诣。
在诸多的士人中,他只与外弟萧琛情投意合,结为好友。
萧琛以能言善辩闻名,也每每为范缜的言简意明、通达要旨的议论所折服。
但是在刘宋时期,范缜却很不得志,他的聪明才智和满腹经纶无处施展。
怀才不遇的痛苦无时无刻地煎熬着他,使他未老先衰,在二十九岁时就已白发皤然,遂写下了《伤暮诗》、《白发咏》,以抒发内心的愤愤不平,寄托自己不屈服厄运的志向。
萧齐禅代刘宋后,范缜的命运有了转机。
他当上了尚书殿中郎。
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萧齐与北魏和亲通好,范缜曾作为使者出访北魏,他渊博的知识和思想的机智敏捷,博得了北魏朝野的尊重和赞叹。
《神灭论》及主要思想范缜生活的时代,是南朝佛教兴盛的时代。
灵魂不死、轮回报应的宗教迷信的毒雾弥漫于朝野,笼罩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唐朝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一诗曾生动地勾画出当时佞佛的景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数颗灵魂受到佛教的毒害,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在佛寺僧塔的修建之中。
聊斋自志原文及翻译
![聊斋自志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abaff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2.png)
聊斋自志原文及翻译《聊斋自志》(1)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2);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3)。
自鸣天籁(4),不择好音,有由然矣(5)。
松,落落秋萤之火(6),魑魅争光(7);逐逐野马之尘(8),罔两见笑(9)。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10);情类黄州,喜人谈鬼(11)。
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12),因而物以好聚(13),所积益夥。
甚者,人非化外(14),事或奇于断发之乡(15);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16)。
遄飞逸兴(17),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18)。
展如之人(19),得毋向我胡卢耶(20)?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21);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22)。
放纵之言(23),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24)。
松悬弧时(25),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26),偏袒入室(27),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28)。
且也,少羸多病(29),长命不犹(30)。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31),则萧条似钵(32)。
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33)?盖有漏根因(34),未结人天之果(35);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36)。
茫茫六道(37),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38),灯昏欲蕊(39);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集腋为裘(40),妄续《幽冥》之录(41);浮白载笔(42),仅成《孤愤》之书(43)。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44),偎阑自热(45)。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46)!康熙己末春日(47)。
注释:(1)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将已作成的篇章初步结集,题《聊斋志异》,作此文为序,自伤半生落拓,执著撰写志异之文,寄托忧愤,而少知音,情词凄切。
文中历数典实,含自辩自信且亦由自负之意。
(2)“披萝”二句:屈原曾为三闾大夫,《离骚》是其代表作。
“披萝带荔”,语本《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范云传 梁书 阅读答案翻译
![范云传 梁书 阅读答案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25dfc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7.png)
范云传梁书阅读答案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范云传梁书阅读答案翻译范云传梁书阅读答案翻译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
(三)范缜善辩
![(三)范缜善辩](https://img.taocdn.com/s3/m/5c636c2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e.png)
(三)范缜善辩
赵志成
【期刊名称】《阅读与鉴赏(中旬刊)》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 子良①笃好释氏②,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道俗③之盛,江左未有.或亲为众僧赋事行水④,世顾以为失宰相体.rn范缜⑤盛称无佛.子良日:"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日:"人如花树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赵志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神不灭论对世俗政治秩序的辅助作用——兼论范缜的《神灭论》 [J], 张践
2.心灵哲学视域下的范缜“神形说”辨析 [J], 刘明海;董世龙
3.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J], 赵运喜
4.范缜《神灭论》中的心理学思想 [J], 刘野
5.善辩的说服力──借三国智谋谈企业领导素质之三 [J], 周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缜①盛称无佛。
”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
范缜①盛称无佛。
子良②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 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③篱墙落粪溷之中。
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贵贱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无以难。
缜又著《神灭论》,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
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 欲以杜缜后对。
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子良使王融谓之曰:以卿才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④为此论,甚可惜也!宜急毁弃之。
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
(选自《梁书》)
[注] ①范缜: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
②子良:萧子良,齐武帝萧赜之子,封竟陵王。
③关:穿。
④乖剌:不和顺,违背常情。
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子良无以难()(2)何但中书郎()
23.第一段中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说的是__________(填写人名)
这一类人。
(2分)
24.子良与范缜的对话,谈的是关于_________的问题,而范缜对此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5.第二段中范缜回击王琰责难时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用一个成语或俗语加以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上文看,范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22.(1)反驳;责难(2)只;只是(2分) 23.子良(萧子良)(2分) 24.因果报应(人的富贵贫贱(1分);不存在因果报应,富贵贫贱出于偶然(意思相近即可)(2分) 25.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分) 26.要点:(1)不信佛(2)坚守信念(3)言谈机智(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