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一 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背景导读一、理论背景基层是社会的细胞。
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各种冲突也可能最先在这里酝酿、爆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政策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新时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那么,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根本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力量。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组织能够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引领和统筹协调的作用。
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让党员成为基层民主建设的先锋模范。
同时,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确保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
首先,要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
明确自治组织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自治组织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保障基层群众能够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其次,要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
通过民主协商,让群众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促进基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提高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所在。
要加强民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基层群众普及民主知识,宣传民主理念,提高群众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可以利用社区宣传栏、农村广播、网络平台等载体,宣传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和相关制度,让群众了解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民主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实践中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比如,组织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等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让居民参与社区服务项目的选择和实施,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农村工作的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工作的基层民主建设一、背景介绍农村作为我国社会结构的基础,农村工作的发展与稳定对于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层民主建设则是实现优质农村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的前提。
完善党组织选举制度,推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激发党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农村居民自治组织农村居民自治组织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建立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让农村居民参与到村庄事务的决策中。
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组织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
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公共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是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
建立有效的公共参与机制,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包括村民讨论会、听证会等形式,扩大民众参与范围和深度。
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是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重视选拔具有亲民心、服务意识的干部担任村官。
七、创新农村居民利益表达渠道农村居民利益表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立农村居民利益代表机制,通过居民代表对村庄事务进行代言,保障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八、强化农村权益保护农民权益保护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任务。
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确保农村居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九、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培训和传播活动,推动农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参与,弘扬优秀的家风、社风,培养民主意识。
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促进农村法治水平的提升。
总结:农村工作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基层民主建设更加健全,为农村工作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民的民主意识相对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
受传统观念和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农民对民主的理解较为肤浅,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他们可能认为民主只是选举投票,而对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环节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参与热情。
一些农民在面对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运用民主渠道来维护,而是选择默默忍受或者采取非正规的方式解决。
其次,基层民主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如村民自治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
例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不规范,决策过程缺乏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导致一些决策不能真正反映村民的意愿。
此外,村务公开制度也存在着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的问题,使得村民无法有效地进行监督。
再者,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民主建设的质量。
部分基层干部缺乏民主观念和法治意识,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
有的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私利驱动,滥用职权,甚至贪污腐败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基层民主的形象和公信力。
同时,一些干部缺乏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无法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另外,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也制约了基层民主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困的农村地区往往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推进民主建设。
例如,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宣传渠道和培训经费,使得民主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受到限制。
而且,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村民更多地关注生计问题,而对民主参与的热情不高。
农村社会的分化和利益多元化也给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差异越来越大,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增加。
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确保决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民主参与度
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民主参与度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民主参与度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参与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和责任。
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石,基层民主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层民主的加强可以帮助提升民主参与度,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基层民主建设是一种重视基层居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它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增强群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地位,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避免产生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引入多方意见和建议,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的主观性,从而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三)提高行政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增强居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参与,促进行政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防止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产生。
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为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民主参与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有效的居民自治机构: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居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居民自治的发展。
(二)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通过开展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三)加强居民教育和培训: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居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参与能力和责任感。
三、提升民主参与度的重要性民主参与度是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成熟度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提升民主参与度有助于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民主参与度可以加强社会各方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二)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和合理:民主参与度的提升可以引入多元意见和观点,增加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激发公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民主参与度的提升可以激发公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基层民主建设如何实现群众自我管理
基层民主建设如何实现群众自我管理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群众自我管理则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群众自我管理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基层事务,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主监督,从而更好地解决自身的问题,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群众自我管理呢?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是关键。
许多群众对于民主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于自身在基层民主中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
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栏、村民会议、网络平台等,向群众宣传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和自我管理的意义。
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和故事,让群众明白民主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讲述某个社区通过居民自我管理,改善了环境卫生,解决了停车难题,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自我管理带来的好处。
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包括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协商解决问题等。
其次,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和机制,为群众自我管理提供保障。
制度是实现民主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让群众自我管理有章可循。
一是完善基层选举制度,确保选举的公正、公平、公开,让群众能够选出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基层干部。
二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
比如,在农村进行土地流转、村庄规划等重大决策时,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确保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三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让群众能够对基层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可以设立举报信箱、开通监督热线,鼓励群众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
再者,搭建多样化的群众自我管理平台和组织,让群众有参与的途径。
例如,在城市社区可以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居民参与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在农村可以成立村民理事会,协助处理村里的公共事务。
这些组织由群众自愿组成,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的诉求和意愿。
基层民主建设实践报告
基层民主建设实践报告一、引言在当代社会,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民主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良好治理的关键要素。
本报告将围绕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方式、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基层民主建设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其具体目标包括:1. 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确保决策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
2. 增加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机会,提高其参与感和获得感。
3. 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4.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三、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基层民主建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选举制度改革,确保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2. 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建立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平台,包括互联网平台、公众听证会、社区议事会等,为公民提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
3. 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同时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增加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监督能力。
4. 公民教育和培训:加强公民的法律、政治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政策意识和参与能力。
四、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的挑战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1. 公众参与意识不足:部分民众对基层民主建设缺乏认知和关注,参与热情不高。
2. 民众参与渠道不畅:尚需建立起多样化的、便捷的公众参与渠道,打破制约公民参与的壁垒。
3. 基层组织能力不足:一些基层组织在组织和引导居民参与方面还存在不足。
4. 利益诉求复杂多样: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增加难度。
五、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基层民主建设的认知和关注度,倡导全民参与和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看法
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看法一、基层民主建设是啥呢?咱就说这个基层民主建设啊,那可是跟咱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你想啊,咱们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从咱居住的小区,到咱老家的村子,这都是基层。
基层民主建设就是让咱普通老百姓在这些小地方也能有说话的权利,能参与到各种事儿的决策当中。
就好比小区里要建个新的花园,以前可能就是物业或者几个领导就定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可以一起商量,怎么建,种啥花,这多好呀。
在农村也是,像村里的财务咋用,路咋修,都能让村民们发表意见。
这就像咱自己家的事儿自己能做主一样,可亲切了。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好处咱先说说在城市社区的情况。
社区搞基层民主建设之后啊,邻里关系都变好了呢。
为啥呢?因为大家都能参与到社区事务当中了。
比如说组织个社区活动,以前可能就是居委会的几个人忙前忙后,现在大家都能出主意。
有的大妈擅长跳舞,就可以提议办个广场舞比赛;年轻人呢,可能想搞个电竞比赛啥的。
这样一来,大家的交流多了,关系自然就亲近了。
再说说农村,以前农村可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事儿,像扶贫物资的分配啥的。
有了基层民主建设后,这些都公开透明了。
村民们一起商量咋分配,按照实际情况来,真正贫困的人能得到帮助,大家心里都敞亮了。
而且这还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呢,村民们都想着为村子发展出份力,都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三、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存在的小问题虽然基层民主建设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时候啊,大家参与的热情是有,但是缺乏一些相关的知识。
就像在一些选举当中,可能有些人都不太清楚选举的程序,不知道选出来的人都负责啥事儿。
还有就是在一些基层单位,可能存在形式主义的情况。
表面上让大家参与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听取大家的意见。
比如说开个会,让大家发言,但是最后还是按照领导的想法来做。
另外呢,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发达地区,基层民主建设可能搞得有声有色,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或者小县城的社区,可能就相对落后一些。
村委会如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村委会如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一、引言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一环,而村委会作为农村自治组织的核心,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村委会如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
二、完善村委会组织架构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织,村委会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
首先,村委会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合理划分权力范围,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平衡。
其次,村委会要完善村民代表的选举制度,确保代表的产生符合程序和合法性,让代表真正代表村民利益。
此外,村委会还应建立科学的人员配置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应当主动向村民公开重要决策事项、财务预算等信息,确保决策的透明度。
村委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宣传栏、公告牌等,及时发布信息,让更多的村民了解村委会的工作与运行情况。
此外,可以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建立村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方便村民随时查阅相关信息,增强信息的连续性和便捷性。
四、提升村民参与意识和能力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在于村民的参与,因此村委会应该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基层事务,并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首先,村委会可以组织开展各项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政治素质,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
其次,可以成立各类村民组织,如村民代表会、妇女组织等,为村民提供参与决策的平台。
此外,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网络问卷调查、在线意见征集等,促进村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五、加强村民权益保护村委会要切实履行维护村民权益的职责,加强监督和保障机制,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村委会应建立健全的农民维权机构,及时解决民生问题,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其次,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
此外,村委会还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对农民劳动权益的保护,维护农民的合法劳动权益。
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村委会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也应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方案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方案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主建设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基层民主建设格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开展,才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应对疫情的冲击。
因此,本文将就“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方案”进行探讨。
一、提高基层民主参与率的实施路径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是要增加群众的参与度,让基层居民对于基层工作的决策和运作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监督权,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民主建设。
提高基层民主参与率需要下列一些具体措施:1.建设更加开放、公正的社区议事厅:社区议事厅成为了基层民主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基层居民可以进行民主讨论、提出建议等。
为了建设更加开放、公正的社区议事厅,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和维护基层居民的利益。
2.增加基层民主表决权:要加强基层居民的表决权,让基层民主建设得到更好的实施。
增加基层居民的表决权,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加强基层居民的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民主意识。
3.推进基层志愿服务:基层志愿服务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
要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的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志愿者的技能、素质和责任感。
二、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化基层民主建设要发展,必须立足于法治化。
在法治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民主建设才能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的建设,建立规范的基层居民议事规则,保护基层居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基层居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权利。
2.加强基层民主监督力量: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加强基层民主监督力量,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严格监督和约束有关部门的工作。
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居民的监督,防止基层居民的不当行为损害社会利益。
三、推进基层民主文化建设要有效地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工作,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好工作。
基层民主建设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知识普及:了解知识和教育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前提。
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在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任务。
在实践中,基层民主建设旨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性。
本文将从基层民主建设的定义、背景、现状以及推动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层民主建设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简而言之,是指在基层社会组织和基层政权构建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程序和机制,广泛赋予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基层民主建设强调在决策实践中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倡导广泛的社会参与,推进社区自治和社会治理的多元化。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背景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基层民主建设的背景包括: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深化改革开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等。
三、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目前,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方面,中国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丰硕,各种形式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逐渐健全,履行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基层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居民对事务决策有更多的参与权利。
然而,基层民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决策程序不够开放和透明、参与机会不够平等等。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主建设。
四、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因素推动基层民主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首先,加强法治建设,为参与和实施民主决策提供保障。
其次,加强基层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透明和规范。
再次,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
结语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推动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制度,让人民群众在决策、管理和监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增强群众参与意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观念的逐渐更新,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并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层民主建设是指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中,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发挥民主作用,推动组织活力和社会进步。
而群众参与是指人民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作用,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和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一、深化基层民主建设的措施1、强化民主制度建设。
必须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确保基层民主的有序运行。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民主制度,使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实现。
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把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握民主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细化民主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了解和分析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
各级党组织还要加强对民主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2、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必须正确处理好基层群众和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使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
要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民主实践,让群众参与决策和管理。
比如,设立村民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学生会、工会等基层维权组织,组织村民、业主、家庭主妇、学生等参与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增强群众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等制度,保证公正公平,防止群众参与活动的过程出现不公正现象。
3、推进规范化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基层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必须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基层组织成为一个规范、科学、有效的组织。
要严格按照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进行选举、任命、查处等工作,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干部的素质。
让基层组织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团队。
二、如何增强群众参与意识1、加强民主意识教育。
要宣传和扩大民主知识,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民主制度的原理和特征,提高民主意识的觉悟和参与意识。
基层民主建设现状
基层民主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目前,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现状: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缺乏健全的制度是一个主要问题。
一些基层组织的民主程序不够规范,民主决策不够科学,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二、参与程度不高。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一些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够高。
一些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较低,一些企业员工对企业民主管理的参与度也不高。
三、民主文化不够深入。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民主文化不够深入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基层组织的民主氛围不够浓厚,一些群众对民主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这都影响了民主建设的推进。
四、建设成果有限。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建设成果相对有限。
一些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设成果不够显著,影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全面推进。
总的来说,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改进。
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提高民主参与程度,深入推进民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1 -。
基层民主建设
关于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割。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的长期历史过程。
在这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依靠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世代相继的多方面的建设和创造性的实践。
现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
目前,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这30多年里,基层民主建设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农民家庭取得了承包土地的经营自主权。
绝大多数乡村不再实行土地的集体耕种和经营,原有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随之被废除。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的农村群众,就商量订立具有契约性质的村规民约,由各家各户出力,以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治的形式,负责管理农田灌溉、防火、防盗等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农民群众尝试的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经各级党和政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提高,就逐步演变成了农村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为了规范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1982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
1987年1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规定自1988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
此后,1998年11月4日,在充分总结、吸收各省市村民自治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行,标志着农村基层民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运作模式。
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推进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加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一、基层民主建设的历史渊源基层民主建设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主革命时期。
当时,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村民会议、社区议事会等,积极参与到社会和政治事务中,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基层民主建设更加深入,注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方式。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层民主建设可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和参与机制,能够使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形成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格局。
其次,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在农村地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形成农民自治的格局,让农民在农村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决策权和参与权。
最后,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促进各层面、各领域的民主参与和决策,能够保障社会治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措施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
首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提高组织的民主性和代表性,确保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代表和保护。
其次,拓宽民主渠道。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主选举、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扩大广大群众的参与范围,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基层民主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 层民主建设的新动向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关 系 2.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干部更容易忽视民主制度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镇干部更容易忽视民主制度建 设,这既有认识方面的原因,更有利益驱动。 极少数乡镇干部试图通过破坏民主制度达到任人唯亲进 而为贪占新农村建设资金创造条件。 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干部更容易忽视民主制度建设, 也与乡镇能够控制村两委的资源有关。
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
讲授人:司广峰
一、基层民主建设概述
(一)基层民主建设的内涵
民主:人民自己创造、自己建立、自己规定国家制度, 并运用这些国家制度决定自己的事务,即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主要形式:党内基层民主、基层政权民主、基层群众自 治、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
让我们 为共同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而奋斗 谢谢大家!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 层民主建设的新动向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关 系
1.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既有机 遇也有挑战(1)以工哺农、以城市支持乡村,使乡村关系
和乡村干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既增强了乡村干部向村民提供 公共服务的能力,又可能使乡村干部更加漠视村民的诉求。(2) 行政村规模的扩大,既使宗族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减弱,也 使村民直接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管理、村务监督困难。(3)村 庄空心化、常住人口老龄化加速,既缓解了村庄内的人地矛盾 和村民间的冲突,使村干部能从纠纷调解中解放出来,又可能 使村庄的公共事务参与主体缺乏。(4)村干部待遇的提高、大 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村办公场所的建设,既提高了村干部的 职业化水平,又可能淡化村干部对村民的感情。
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规范的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的基层民主实践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起步较慢。
长期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一直强调集中统一的领导,因此基层民主建设需要逐步推进。
1978年,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试点,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基层推动资源配置和权利利益的分配公平化。
这些试点项目为基层民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乡村自治与群众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进乡村自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乡村自治的核心是让农民在村庄事务中发挥决策的主体作用。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农村基层代表组织的设立和运作机制。
村民委员会成为了决策和管理乡村事务的重要平台。
此外,中国还通过开展村民自治试点项目,鼓励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群众参与的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基层选举的推进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基层选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1987年,首次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党员和群众代表。
此后,基层选举的范围逐步扩大,选举程序和制度逐步完善。
目前,基层选举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环节。
选举产生的党员和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并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工作。
基层选举的推进和完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政府的责任感和透明度。
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组织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参与平台。
中国政府积极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鼓励公民自发组织社团组织,提供服务和参与社会事务。
社会组织在教育、文化、环保、慈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支撑。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的社会、富裕的社会、卫生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民主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状态。
只有在经济上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因此,我们要在广大农村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全面推进以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进一步强化民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委会干部。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3至7人组成,每3年换届一次。
民主选举是要选出一个群众拥护的村委会领导班子,它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村民自治活动最重要的环节。
民主选举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平就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人人平等,一视同仁;公正就是按政策办事,按规矩办事,公道正派;公开就是一切应该公开的东西都要向选民公开,增强透明度。
民主选举要有一个标准,用以衡量村委会成员是否够格。
这个标准就是:“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一句话,就是群众信赖、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按照上述法律法规、原则和标准,广大农民通过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等选举工作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提名初步候选人:为了保证选民真正掌握初步候选人的提名权,经过党的基层组织提名、村民小组提名、村委会换届领导小组提名、村民联名提名、村民自荐等多种提名方式的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以村民提名为主的候选人提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一基层民主建设第一节背景导读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发罢免米晓东人大代表资格扩大农民选举权一、理论背景基层是社会的细胞。
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各种冲突也可能最先在这里酝酿、爆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政策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010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三、当前状况2010 年4 月15 日,中国湖南省溆浦县一个选区的6444 名选民,自发投票罢免米晓东的县人大代表。
15 天后,县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确认选民自发投票罢免人大代表有效,终止米晓东的人大代表资格。
这对于促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人民参政权利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主要形式和意义一、基层民主主要形式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一)村民自治制度中国13 亿人口中有8 亿多在农村。
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农民在所在村庄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民主选举。
按照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在选举过程中,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和参加投票选举,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民主决策。
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鉴于中国农村千差万别,村庄规模大小不一,在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分散的村庄,村民会议面临难组织、难召开、难议决的实际困难,通过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民主管理。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全体村民讨论制定或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按照被形象地称为“小宪法”的自治章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民主监督。
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对村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等制度和形式,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情况和村干部行为。
(二)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
如同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也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在民主选举方面,选举的形式经历了由候选人提名到自荐报名,由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由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变化,并打破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民主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城市社区居民直选蓬勃发展。
通过直选成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和职业化的趋势。
在民主决策方面,社区居民是民主决策的主体,通过社区居民会议、协商议事会、听证会等有效形式和渠道,对社区内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决策。
在民主管理方面,居委会依法办事,按照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规约规范工作,努力增强居民当家作主意识,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
在民主监督方面,实行居民委员会事务公开,凡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全体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都及时向居民公开,并通过召开居民评议会,听取居民意见,接受居民监督。
(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
在我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的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
根据《职代会条例》和《企业法》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享有五项职权,即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推荐选举权。
在中国,职工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中不仅有工人,而且有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能够代表全体职工民主管理企业。
当前,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虽然《企业法》等法律法规里明确了职工代表大会的五项职权,但却没有对那些不依法办事者的违法行为规定明确的惩处办法,又不追究有关违法人员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次是一些企业的党委和行政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职工代表大会所享有的职权。
由于这种错误认识,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职权的工作,就很难得到企业党政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再次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受企业党委领导,而企业党委又往往尊重企业行政的意见。
因此,开不开职工代表大会、何时开职工代表大会、怎样开职工代表大会等问题,并不能由职工决定。
最后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企业工会委员会,而工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是企业行政发的,职务、职称是由企业党政管的,因此,工会干部在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职权方面有后顾之忧。
二、意义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必须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只有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才能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党应该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必须努力丰富民主形式,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第三节对策措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
首先,发展基层民主需要巩固现有成果,解决现有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适应性建设,使民主制度更公开、公正和高效。
因此,推进基层民主进程,要特别重视提高质量,着重要把现有民主形式组织好,使现有的参与渠道畅通高效。
其次,要稳步扩大基层民主。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党发展基层民主的一贯要求。
在巩固完善现有民主制度的同时,将民主活动引向社会生活更多领域,特别是那些群众高度关注、发生利益冲突比较多的领域。
应该逐步扩大参与主体、开拓参与途径、增加参与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
要围绕群众高度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和重要事项,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参与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最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保障公民“四权”为着眼点推进制度建设,这是一个新的要求。
保障公民“四权”,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公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要求、对自身能力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追求,将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趋势。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第四节命题预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对于基层民主政治的考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命题:一是单纯从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进行命题。
这可以与当前我国很多省份的基层民主建设创新结合起来。
二是从化解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进行命题。
这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频发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