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新版教育学
初中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试题及答案初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对/错)答案:对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错)答案:对3.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教育的平等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对/错)答案:错试题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对/错)答案:错2.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对/错)答案:对3.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初中生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是自我认同与角色困惑。
(对/错)答案:对试题三: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错)答案:对3.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对/错)答案:对试题四:初中数学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应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对/错)答案:对3.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
(对/错)答案:对试题五:初中英语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应体现语言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对/错)3.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
(对/错)答案:对试题六:初中科学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对/错)答案:对2. 初中科学教材的编排应体现科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对/错)答案:对3. 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
(对/错)答案:对试题七: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21~2021试题
2021~2021老师资格考试真题教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B.?巨人传?C.?教育论?D.?爱弥儿? 参考答案:D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讨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纽斯 C.赞可夫鲁纳参考答案: A3、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开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说明教育具有( )。
A.阶级性B.历史性参考答案:C4、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纽斯宾塞5、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家是〔A〕A孔子6、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系统阐述的著作是〞〔C〕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纽斯著有?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7、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成人的无意识模拟这种观点被称为〔C〕论论论 D.劳动起源论8、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开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它说明教育具有〔A〕B.历史性C.阶段性产性8、孔子曰:“上好那么民莫敢不敬,那么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那么民莫……〞这段话说明孔子施教内容〔B〕A.责任性B.脱离社会消费 D结合社会消费9、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根本构造要与儿童认知构造相适应,重视学生才能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
教育学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10、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 C.?论演说家的教育?11、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诲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纽斯宾塞 D.卢梭1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养人进人的开展进社会开展组织性和系统性1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说家 C.军人和武士谐开展的人14.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阐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15.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开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C.时代性D.独立性16.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续性C社会性17、世界上最早专门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题“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项《论语》B.项《学记》C.项《中庸》D.项《大学》答案:B。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答案:D。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
4.人的心理机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
5.题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文件规定中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
答案:A。
6.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龄前儿童数量多,幼儿园的数量会被优先考虑,如果学龄人口的基数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也会重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这体现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
A.人口的年龄结构B.人口数量C.人口就业结构D.人口质量答案:A。
7.为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求真中学积极组织高中地理教研组与生物教研组教师共同开发“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课程。
这门课程属于()。
A.隐性课程B.分科课程C.地方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D。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课后题答案6-10章
第6章课程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答: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课程不仅规定了各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答:(1)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4)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答:(一)萌芽:(1)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2)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二)产生与发展:(1)美国学者博比特“活动分析法”;(2)拉尓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三)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布鲁纳、施瓦布)、学生中心(卢梭、杜威、罗杰斯)、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莱梅尔德、弗莱雷)。
5,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习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它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法规和教学实践知识。
以下是有关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
一、教育学的理论知识
1、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的内容、定义、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内容;
2、教育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学者的著作、实践理论、教育改革理论等;
3、教育思想:欧洲古典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新思潮思想等;
4、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学校行政管理等;
二、教育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学籍条例、分班管理条例等;
2、教育政策: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如山东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
三、教学实践知识
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分析等;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共同构建等;
3、教材分析:教材编写设计、课文的选择与理解等;
4、绩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绩效考核、学生测评等。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便有效对教育工作、教学产生有效的影响。
因此,应该把考试当作一个学习过程,平时多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为获得教师资格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011-201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_教育学(中学)
2011-201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学(中学)【书名】中人版-2010-2011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学(中学)【作者】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出版】人民出版社适合中学教师资格申请、师范类毕业生上岗考试。
赠送200积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地五章学生与老师第六章课程第七章教学(上)第八章教育学(下)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附录一:教师资格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附录二:教师资格让你定申请表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问题解答1、什么是教师资格?答案: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师的资格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建立了教师许可证制度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教师资格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3、教师资格的性质是什么?答案: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后,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者,才能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聘任为教师。
教师资格一经取得,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
具有教师资格者,依照法定聘任程序被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聘任后方为教师,具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4、教师资格分为哪些种类?答案:教师资格分为:①幼儿园教师资格;②小学教师资格;③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为初级中学教师资格);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⑤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⑥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⑦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A复习资料绪论3、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中介;2、教育影响桥梁;3、学生是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部分: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与结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p26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意领域第三部分: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功能(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个体功能的概念与内容1、个体社会化得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四部分:教育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二、现代教育的特点:P60-61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第二章教师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理解学生:二、与学生和谐相处:三、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其举动变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第二部分:教师的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一)预见能力(二)传导能力(三)控制能力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教员角色(最基本的角色)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解决学生的人生方向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第四部分: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一)劳动对象复杂性(二)劳动任务具有复杂性:教书和育人(三)劳动方式具有复杂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二、强烈的示范性;三、独特的创造性;(一)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显著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学生和师生关系第一部分: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学生的社会地位:(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第二部分: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和青春发育期(一)生理上的激变期(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三、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有好坏之分(二)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洛克曼性格矫正(三)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的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部分: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产生)(二)人际关系(指向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三)组织关系(四)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五)非正式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放任型、民主型(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数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函数中,属于一次函数的是:A.(f(x)=x2+3x−2)B.(g(x)=2x+4)C.(ℎ(x)=√x+5)+3)D.(j(x)=1x2、下列关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B.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C.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D.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3、题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2,1)。
下列关于点B的坐标的描述正确的是()A. 点B在第二象限B. 点B在第三象限C. 点B在第四象限D. 点B在x轴上4、题干: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2,公差为3,则第10项an的值为()A. 25B. 28C. 31D. 345、下列关于函数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函数y=x^2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B. 函数y=√x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C. 函数y=2x+1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2,y轴截距为1D. 函数y=|x|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左的绝对值函数6、下列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错误的是()A. 因式分解法可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B. 配方法可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C. 求根公式法可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D. 降次法不能求解一元二次方程7、在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A.(y=1xB.(y=x2+2x+1)C.(y=√x)D.(y=x3−2x2+x+1)8、已知函数(f(x)=2x2−3x+1),则函数的对称轴是())A.(x=−34)B.(x=34)C.(y=−34)D.(y=34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第一题请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第二题题目:简述在教授初中数学时如何运用直观演示法,并举例说明其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
一、不定项选择题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新课程标准从()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B、知识与技能C、过程与<>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A、教学相长B、“预”“时”“孙”“摩”C、因材施教D、“长善救失”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14、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16、《<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18、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几类23、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25、《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属于()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26、德育的特点主要有()A、观念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相对独立性。
二、填空题1、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的理论。
2、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教和佛教手中。
3、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5、()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7、在西方,对独生子女的看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消极悲观的观点,二是积极乐观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
2024年山东教基试题
一、选择题1.在教育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环境(正确答案应为A、B、C之一,但D为干扰项,实际正确答案应指向教育内容的具体载体,如教材,此处D作为非核心要素,题目表述上稍有误导,实际出题时应避免此类表述不清,但按照要求,我们标注D为需辨析的选项)2.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A.孔子B.陶行知(正确答案)C.杜威D.苏霍姆林斯基3.在课程理论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种基本取向之一?A.学科知识取向B.当代社会生活取向C.学习者经验取向D.教师教学经验取向(正确答案)4.关于教学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B.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C.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D.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正确答案:B,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5.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接受学习(正确答案)6.在教育评价中,下列哪项属于形成性评价?A.期末考试B.课堂小测验(正确答案)C.升学考试D.毕业考试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参加教师培训B.进行教育科研C.反思教学实践D.只依赖教学经验(正确答案)8.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C.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同一概念D.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不受社会制约(正确答案:B,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的总体方向和规格要求)。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中学部分)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中学部分)(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
2.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
3.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
4.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5.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
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
6.班里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 )。
7.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 )。
8.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
9.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
10.《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11.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1:L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 )。
12.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13.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 )。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又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两大类,下列属于生长需要的是( )。
1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16.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023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3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 (A )A.《爱弥儿》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人的教育》3.中小学智育的主线任务是(B)。
A.传授知识B.发展学生的智力C.形成技能D.培养个性4.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B )。
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5.( C)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A.初中B.婴儿C.小学D.幼儿园6.教育教学规定的“一刀切”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7.决定教师劳动发明性的是( C )。
A.劳动任务B.工作性质C.劳动对象的特点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8.个人活动涉及(D )。
A.体育竞赛B.学科小组C.科普讲座D.写日记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发明性活动和( C )。
A.探究性活动B.发现性活动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1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11.我国提倡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 )。
A.孔子B.墨翟C.董仲舒D.朱熹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对的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足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引言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教育学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介绍和讨论,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
二、教育学概述1. 教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
2. 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其中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3. 教育学的重要性教育学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教育思想史1. 教育思想史的概述教育思想史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发展历程的学科,它以不同哲学流派和著名教育家的思想为主线,探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变迁与发展。
2. 主要教育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列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教育思想家及其代表作,比如古代的孔子《论语》、近代的杜威《民主与教育》等,以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四、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关注学习和教学的心理机制,以及教育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 学习理论介绍不同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 学生发展理论介绍主要的学生发展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指导意义。
五、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熟悉和遵守的法律规定,包括宪法、教育法和教育行政法规等。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列举并解读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重要内容,如教师资格要求、学生权益保护等,以帮助考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六、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分析教育评价在教学改善和学生学业水平提高中的作用,同时介绍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2023年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2023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各省份都会开展教师资格证考试。
本文将围绕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2023年展开讨论。
一、考试时间据了解,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举行。
因此,2023年的考试时间也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内。
具体的考试日期可以在教育部门或考试中心官网上查询。
二、考试科目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分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面试。
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是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面试是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1)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史、教育学派别等方面的知识;(2)心理学:包括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派别、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3)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知识。
2.综合素质面试(1)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2)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常识、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素质;(3)教育职业道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伦理等方面的素质。
四、考试难度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度相对较高。
尤其是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且题目难度较大。
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认真复习,注重细节,多做题,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五、备考建议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分配好各科目的复习时间,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
2.多做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
3.注重细节,注意考试时间的掌握,避免遗漏和失误。
4.加强综合素质面试的准备,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控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具有导向作用,即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选项A“导向作用”是正确的。
选项B“激励作用”和选项D“调控作用”虽然也是教育目的可能产生的作用,但并非其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突出的作用。
选项C“评价作用”则是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本题询问的主要方面。
2.题目: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属于()。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选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符。
选项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但并未明确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选项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高度吻合。
选项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但并未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角色。
3.题目: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孔子D. 布鲁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
选项A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选项B赫尔巴特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四段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的直接提出无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新版教育学第一章新版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
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
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
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
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8、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9、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二是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三是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20、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洛克—“白板说”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活的教育学是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1、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是什么?①在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②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③他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⑤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2、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①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
③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
④与其教育基本观点相一致,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23、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位置。
30、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什么?一、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二、教育理论异彩纷呈,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31、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
当代教育学则是一方面进行形而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
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越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主要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
(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 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劳动者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且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
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
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同时也在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这是因为:一、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二)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其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5、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