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PPT

合集下载

云冈石窟第四讲

云冈石窟第四讲

第38窟
• 第38窟是北魏晚期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代表性小窟。在 窟门外部两侧各雕力士,威武雄壮,窟门上方镑刻吴天思 造像记。窟内平面作长方形,平顶刻方格平棋藻井,正圆 拱华绳龛内雕释迦、多宝并坐像,龛侧雕释迦涅盘像。南 壁窟门东侧雕“降伏火龙”、“雕鹫怖阿难”及“三道宝 阶”的佛传故事,西侧雕释迦修成佛后的鹿野苑初转法论 像。东壁上层雕弥勒龛,下层雕释迦龛。西壁的倚坐佛像 雕在盘形帐幕龛内。一组男女供养人行列雕像,排列在东 壁及北壁佛龛下部;供养人群中间雕树上伎乐人奏乐的音 乐树,还有爬杆倒舞的“幢倒伎神”。大家看窟顶的方格 平棋,以大圆莲为中心,周绕化生童子、诸天仆乘,四周 雕刻奏乐飞舞的乐神乾闼婆、歌舞神紧那罗。第38窟在一 个不大的空间内,雕刻出丰富多变的造像内容,他们杂而 不乱,形象鲜明,充分显示出北魏晚期的石窟艺术风格
西壁中层南侧两个圆 拱龛的装饰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其上部的 “水池鱼草”雕刻是 云冈石窟的唯一。在 二狮护博山炉雕刻两 侧,各以曲线表现出 两个水池,池水平静, 水草荡漾,鱼儿在池 中游弋,鸟儿在水面 嬉戏,好一个天然自 在的极乐世界。
该窟窟顶虽风化坍塌严重, 但从残存状况仍然可以看 出其形式框架。即中央圆 形团莲无方格装饰,以团 莲为中心,向东南、西南、 东北、西北四角延伸,使 长方形窟顶四面各形成一 个三角形的平棊格,各平 棊格中雕刻二龙缠绕的形 象,为“无方格斜侧支条 窟顶”形式
塔柱对佛龛造像的安排也 甚具用心及趣味。但见每 层塔里都置有五个佛龛, 五个龛里以最中央的造像 为主角,其余两侧则两两 对称。如第一层的中央主 角是 「两佛并坐」,其两 侧两两对称的则是「倚坐 佛」及「坐佛」。又如第 二层的主角是「坐佛」, 其两侧则是「交脚弥勒佛」 及「倚坐佛」。每一层有 每一层的对称,各层间也 有不同的错位,形成一种 特殊的趣味。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 书· 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 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 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 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 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 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 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 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 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 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 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 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3]
晚期石窟:北魏迁Biblioteka 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 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 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 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 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 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 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 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 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 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 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 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 “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 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 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冈石窟ppt

云冈石窟ppt


第13窟:开凿于公元471-494年,称为文殊菩萨洞。该窟穹窿窟顶,主像 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 饰,双首啣珠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 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第十五窟亦称“万佛洞”,与 第十四窟同期开凿。“方形单室窟,以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佛题材为主,旧称“千佛洞”。窟 内现存造像逾万,故又称‘万佛洞’。
云冈石窟发展的三阶段
• 早期石窟:(公元453年)即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 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 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 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
• 中期石窟:(471-494年)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 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 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 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 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第三窟:一佛两菩萨,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 各高6.2米。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开凿于云冈中期, 但终北魏也没有完工
第四窟:为塔庙窟,南壁开一门二明窗,洞窟较小,只开凿了上半部。
塔柱南壁所雕立佛与胁侍菩萨均风化殆尽。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
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
第五窟:建造于云冈中期,又被称为弥勒佛洞。窟前木结构四 层楼阁为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第四层围廊有栈道与第六窟 相连,正中坐佛高17米,是整个云冈石窟最大佛像。
世界文化遗产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大门
• 云冈石窟地理位置

云冈石窟第一讲

云冈石窟第一讲
犍陀罗艺术是由亚历山大东征时遗留的士兵与 东方文化融合的结果。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 法表现印度、罗马题材,流传到我国新疆地区, 为我国的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带来了 希腊罗马风韵。
石窟外景
云冈石窟地图
根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自然地分 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1-4窟为东区, 第5-13窟为中区,第14-45窟为西区。
大量的人口和财物积聚在平城及 其附近地区,其中包括山东六州、关 中、长安、河西凉州。当时北方主要 的佛教势力和它的佛教力量精华,都 强迫集中在平城及附近地区。所掠夺 的人口,据保守估计,至少在百万以 上。 • 可以想象5世纪的平城集中着数万 计的造像精华力量。各地区间的交融、 渗透不能不是形成云冈模式的物质基 础和人才基础。
道武帝拓跋珪时,道人统法果带头 礼拜皇帝,这不仅体现为一种宗教活动, 而且体现于造像活动上,魏书有兴安元 年(452年)令按文成帝的身样和形象 在平城雕凿石像的记录。兴光元年 (454年),在城内五级大寺为太祖以 下五个皇帝造释迦像各一身,共五身。 昙曜五窟也是为太祖以下的皇帝造像。 • 所以为皇帝开窟,为皇帝造像, 在北魏的佛教史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昙曜五窟的开凿,不过是五级大寺事件 僧、工匠掠到平城。《魏书释 老志》:“太延中,凉州平,徙
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具东, 象教弥增矣”《魏书》中还有 “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徙何、高丽、 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伎巧十万余口, 以充京师”的记载。说明北魏
通过战争,把大量有技术有文 化的精华都集中到京城。

那双充满了无穷智慧的双眼是那样的安详和宁 静,佛像脸部的雕刻既有印度犍陀罗造像的风格, 又极具古希腊雕刻艺术的神韵。 宽厚的双肩、右袒的袈裟、伟岸的身躯的雕刻 则让我们想到了中国秦汉以来传统的大写意的雕刻 艺术,难怪很多中外学者、专家们交口称赞,说其 已经达到了世界雕刻艺术的巅峰。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 14 窟 内 壁
云冈石窟十五窟 北壁雕像
云 冈 第 20 20 窟 全 景
云冈 石窟 最高 的 露天 大佛
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 品, 它是第20窟的主佛,为释迦坐 像, 高13.7米,石质坚硬,保存完 好。
窟西壁维摩诘经变“ 第14窟西壁维摩诘经变“香积品” 窟西壁维摩诘经变 香积品”
第11窟“太和七年” 窟 太和七年” 题记以及西壁七佛
第 12 窟 前 室 天 花 板 伎 乐 天
第 12 窟 前 室 西 壁 “阿 育 王 施 土 ” 因 缘
第12窟前室西壁释迦与外道像 窟前室西壁释迦与外道像
Yungang Grottoes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 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第 窟 , 窟 2 2 1
第 二 窟 北 壁 供 养 天 人 像

第 窟 后 室 西 壁 “降 伏 火 龙 ” 7
第 窟 后 室 西 壁 佛 龛 7
第 7 窟 后 室 前 壁 东 侧 维 摩 诘 像
第 九 窟 后 室 南 壁 “ 鬼 子 母 失 子 ” 因 缘
第 9 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9 9 9

第 窟 后 室 门 道 东 侧 力 士 浮 雕 像 9
第 10 窟 后 室 门 楣 (仿 木 构 建 筑 、 须 弥 山 )
第 窟 前 室 窟 顶 阿 特 拉 斯 像 9
第 10 窟 前 室 后 壁 佛 龛 - 爱 奥 尼 亚 式 柱 头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
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 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 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 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 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 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 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四窟, 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 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 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 最晚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
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 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 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 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 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十一窟
第11窟西壁立佛
第11窟西壁涅槃坐佛像龛
释迦涅磐
第12窟前室内景
第12窟前室西壁上层北侧
阿育王施土
第12窟前室南壁上层苦修像 山中苦修
第13窟内景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
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最早开业凿的
二、石窟简介
第一、二窟
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
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 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 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 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 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

云冈石窟(2)精品PPT课件

云冈石窟(2)精品PPT课件

14
第 窟 内 壁
云冈石窟十五 窟
北壁雕像
20
云 冈 第 窟 全 景
云冈 石窟 最高 的 露天 大佛
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 品,
它是第20窟的主佛,为释迦坐 像,
高13.7米,石质坚硬,保存完 好。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Yungang Grottoes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 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12
第 窟 , 窟
第 二 窟 北 壁 供 养 天 人 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龛第 窟 后 室 西 壁 “ 降 伏 火 龙 ”
7
第 窟 后 室 西 壁 佛 龛

7 窟 后 室 前 壁 东 侧 维 摩 诘 像
9
第 窟 前 室 窟 顶 阿 特 拉 斯 像
10
第 窟 前 室 后 壁 佛 龛 - 爱 奥 尼 亚 式 柱 头
第14窟西壁维摩诘经变“香积品”
第11窟“太和七年” 题记以及西壁七佛
12
第 窟 前 室 天 花 板 伎 乐 天
12
第 窟 前 室 西 壁 “ 阿 育 王 施 土 ” 因 缘
第12窟前室西壁释迦与外道像
第 九 窟 后 室 南 壁 “ 鬼 子 母 失 子 ” 因 缘
9
事第
窟 前 世 后 壁 “ 睒 子 本 生 ” 故
9
第 窟 后 室 门 楣 ( 仿 木 构 建 筑 、 须 弥 山 )
9
第 窟 后 室 门 道 东 侧 力 士 浮 雕 像
10
第 窟 后 室 门 楣 ( 仿 木 构 建 筑 、 须 弥 山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十寺”, 又作“十名”。 • “十名”之说约自辽代开始。金代十名尚存,皇 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 窟寺碑》,碑文中记载“……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 之所建也,凡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 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 十兜率……” • 明成化十年(1474年)胡谥等修纂的《山西通志》 卷五“寺观”条云:“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后魏 时建,始于神瑞,终于正光。凡七帝,历百十有一年。 其寺:一同升。二灵光。三镇国,四护国,五崇福, 六童子,七能仁,八华严,九天宫,十兜率。寺内有 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金皇统间修。”明· 正德张钦纂 修《大同府志· 寺观》卷四 、明· 嘉靖《大同府志》 卷五补记载中均与“成化志”略同。清· 顺治胡文烨撰 《云中郡志· 建置志》云:“石窟十寺……内有元载所 修石佛二十龛。壁立千仞,面面如来。总督佟于顺治 八年率属捐赀,大为修葺。俾殿阁楼台、香积禅林金 碧莹煌。岿然雁北一胜境也”。 • “十寺”的荒废,约在明中期以后。



• 一共有十大看点 1看名 2看形 3看窟 4看佛 5看画 6看艺 7看史 8看人 9看联 10看寺
•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 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 之瑰宝、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游人 慕其盛名纷至沓来。
• 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 宋《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 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 山之南面,千仞壁立。”云冈石窟即因武 周山南缘斩山开凿。
•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 名流学者、达官贵人为其倾倒、歌咏,留 下了许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 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 比的气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极一个低似 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再配上飞天和侏 儒,为大佛服役。飞天手执乐器,飞舞天 空,表示在大佛庇荫下服役的愉快。 侏懦身形矮小,躯干健壮,雕刻在龛 基、座础、梁下、柱顶等处,用力举重物, 神情仍甚欢喜,表示为大佛服重役是快乐 事。大佛象征皇帝,其它各级石像是大小 群臣,飞天侏儒是各种服役的奴隶和民众。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水同市西北的武州山北崖上, 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 历史,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 历史,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 躯。 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 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 统昙曜(音坛耀)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 统昙曜(音坛耀)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 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 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 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 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 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 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 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 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 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 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 数民族的特征。
看人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 名流学者、达官贵人为其倾倒、歌咏,留 下了许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 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
看联 匾联雅俗共赏,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云冈石窟,历代留下许多楹联,为世界文 化遗产增光添彩。
五窟正面悬特命总督兵马侍郎佟养量 于清顺治辛卯1651夏题写的匾[大佛阁] 于清顺治辛卯1651夏题写的匾[大佛阁]。 门联为: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云 冈 石 窟

云 冈 石 窟
云冈石窟
------中国最大石窟群
目录
简 介 历 史 看 点
云冈石窟
倾 览 慕 的 和 向 往 的 所 旅 游 也 胜 地 国 士 际 。 友 人 观 游 。 产 最 仅 参 遗 国 小 化 中 最 是 , 界 人 文 是 界 各 世 。 , 场 国 内 为 群 伟 米 , 列 窟 奇 像 雕 造 像 西 绵 延 山 一 南 大 艺 周 在 雕 武 落 石 51000 东 的 坐 , 米 , 名 的 17 要 重 为 已 成 现 大 规 模 的 石 饰 佛 石 岸 雕 大 , 最 厘 米 , 余 尊 个 , 北 造 像 米 , 武 。 周 山 千 西 的 16 城 于 世 纪 中 叶 闻 。 之 一 世 界 是 5 254 千 麓 同 市 凿 库 石 窟 开 宝 冈 术 云 2001 年 被 2
昙曜五窟
• 第十九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洞窟,主洞左右各 开一个侧洞,洞窟外立面风化严重。主洞平面为 椭圆形,穹窿顶,开有门和明窗。这是昙曜五窟 的共同形式。主尊高约17米,占据窟内主要空间, 高肉髻,素面,面相丰圆,下颌部分已崩塌,其 容貌与第二十窟大佛极为相似。大佛直接坐在石 睺 窟地面上,无台座。身穿与第二十窟大佛同样的 袒右肩、右肩覆衣的袈裟,右手举于胸前,五指 伸展,左手持衣角置于腹前,衣纹表现与第二十 窟相同。窟内壁刻满千佛,并在前壁左右两隅的 千佛中刻有较大的佛立像,立佛膝下有一小孩, 佛摸小孩头,据说这是释迦牟尼和其子罗睺罗。


• 昙曜,自小出家习禅,品格坚贞,志气高远,风 度闲雅。文成帝即位的第二年,被朝廷徵至京都 平城(今山西大同),文成帝把他礼为帝师。和平 初年,沙门师贤去世后,昙曜继任,改名为沙门 统。就在沙门统任上,他征得文成帝的同意和支 持,在武周塞凿山石壁,开始了云冈石窟伟大工 程的兴建工作。 • “昙曜五窟”: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 石窟(第16- 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 窟的第一期工程。据说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 无限;而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 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六35.南墙,底层,浮雕上佛的生活石雕画的上方延续了左边的风格展示着两幅佛的生活。

左边的一幅是耶输陀罗王妃在卧榻上睡着,而悉达多王子一条腿垂着在下面,坐在她脚边深深地看着她。

王子的右肘弯回来,用手触摸着自己的胸部。

在他身后跪着个随从,双手合十。

床榻下坐着四个姿态各异的女仆,她们手拿牧羊神之笛,腰鼓,长笛和小鼓,在这里睡着了。

右角落描绘着一只展开翅膀的鸟。

床上方是横梁和窗帘,再往下,有几个有高高发髻的人举起手在支撑着上方横梁。

《三世因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章632页)的第二章详述了下面的故事:那时王子19岁,他已经决定要离开。

在二月七号离开的那天晚上,当王妃已经睡去,他悄悄起来,看到满室的狼藉,呈现在他眼前的是,王妃和她的女仆们像个木头人一样沉沉的睡去,有的还手握乐器放在她们的膝盖上。

这幅浮雕生动巧妙的描绘了这个故事。

而右面的浮雕则展示着王子离去的情景。

他驾着一匹骏马,身体微微向前倾,右手握着缰绳,左手高高扬起。

带着高高发髻的飞天仙人用手推起马的四条腿。

他们的一条腿微微向后弯着,而膝盖则在空中高高弯起,这表明了这四个飞天仙人不是走着,而是用飞的。

随从拿伞的姿势也展示了飞的模样。

在右下角是一座有顶的建筑,它代表着越来越小的宫门。

很明显,在这是想尝试表达一种远景的效果。

除了浮雕上的雕花卷轴带,另一个雕花卷轴形的也在右边展开了。

上半圈是一只飞腾的蛟龙在俯瞰下方的三瓣的半棕榈叶,这幅雕花卷轴带是用来装饰大门东缘的柱子。

(镶板高度:0.95米)36. 南墙,底层,西部,浮雕上佛的生活有关佛的生活的浮雕同时也延续到南墙的西部。

窗户两侧所展现的是王子在飞离宫殿后与他的爱马马犍陟告别的场景。

南墙西部的浮雕也和它相同。

这里描绘着两幅画,左边一幅与大门的浮雕相似,是王子漫步于山中森林里。

在边上的树木有圆圆的叶子,在右侧树上的鸟儿展开了翅膀。

王子脚下群山绵亘,到处都是树。

左侧的最高的山峰已经蔓延到浮雕的最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门 联 :
庄 严 法六 相窟 里 。门 正 中 悬 康 熙 御 笔 题 写 的 匾
云 山 云 岭 带 将 云 水 绕 云 城
佛 境 佛 地 乘 建 佛 心 成 佛 像
门 清五 联 顺窟 为 治正 : 辛面 卯悬 特 命 夏总 题督 写兵 的马 匾侍 郎 大佟 佛养 阁量 。于 1651 [ ]
遗 产 增 光 添 彩 。

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 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 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 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 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 96年。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 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 绍,才开始接受佛教。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窟寺联人史艺画佛形名
十 大 看 点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间 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之瑰 宝、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 名纷至沓来。

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宋 《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周山 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 南面,千仞壁立。”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南 缘斩山开凿。


云冈石窟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 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 积淀。经调查统计,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 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00余件, 27种,乐队组合60余组。有表现佛界或俗界 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 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俊丽的天 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 之美的飞天伎乐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名流 学者、达官贵人为其倾倒、歌咏,留下了许多 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的文 化内涵


[
门 楣 联 : 山 色 随 云 秀 佛 灯 共 日 长
共 娱心 游地 寿从 世慈 康航 庄千 秋 普 度 皈 佛 法 微 言 广 训
都 成性 就本 善明 男慧 信镜 女万 古 灵 光 昭 云 水 含 类 群 生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
第5.6窟清代木楼阁
第六窟
第7.8窟外景
第九窟 和 第十窟

第十一窟
第12窟前室内景
第13窟内景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 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 注目的部分之一。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 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 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 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 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 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 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源自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 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 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 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 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 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 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 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 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 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 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 凿。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 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 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 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 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 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 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 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 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 象神态各异。

佛、菩萨、弟子、护法 等作为宗教人物形象的 出现,是伴随着佛教美 术轨迹发展而发生的。
放了 中 虽 亦 萨 似 掀 出洞 的 不 点 、 打 开 特窟 其 为 缀 弟 开 云 有, 他 雕 着 子 了 冈 的使 雕 刻 一 、 一 石 艺云 刻 内 些 飞 幅 窟 术冈 一 容 佛 天 绝 这 光石 样 的 经 为 伦 部 彩窟 , 主 故 主 的 精 。这 烘 流 事 要 卷 美 颗托,画内画的 耀着但。容,“ 眼主它这的在石 明题却些画以书 珠,与故面佛” ,扮石事中、, 绽靓窟画,菩便 ,
留喜匾 下闻联 许乐雅 多见俗 楹。共 联云赏 ,冈, 为石素 世窟为 界,人 文历们 化代所
]
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 “十寺”,又作“十名”。 “十名”之说约 自辽代开始。 金代十名尚存,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碑文记 载“……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之所建也,凡 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 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 十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