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淀粉水解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水解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淀粉水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淀粉水解过程中的现象,验证淀粉水解反应的发生。
4. 探讨影响淀粉水解反应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淀粉水解是指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糖类物质,如麦芽糖、葡萄糖等。
在酸性条件下,淀粉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实验原理方程式如下:(C6H10O5)n + nH2O → nC6H12O6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 稀硫酸- 碘液- 氢氧化钠溶液-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银氨溶液- 碱性溶液2. 实验仪器:- 试管- 烧杯- 滴管- 酒精灯- 玻璃棒- 铁架台- 酒精喷灯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淀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备用。
2. 水解反应:- 将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搅拌均匀。
-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溶液的变化。
- 加热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样,用碘液检测溶液中的淀粉含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检验水解产物:- 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表明淀粉已基本水解。
- 停止加热,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溶液中的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验证葡萄糖的存在。
4. 验证淀粉水解程度:- 取少量水解后的溶液,加入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在加热过程中,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
- 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时,停止加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后,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
- 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淀粉已基本水解。
2.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了葡萄糖。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糖类 课件(45张)
2.氧化成酸 (1)银镜反应
3.酯化反应 例如:CH2OH(CHOH)4CHO+5CH3COOH CH3COOCH2(CH3COOCH)4CHO+5H2O 葡萄糖五乙酸酯 4.发酵成酒精
5.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 由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因而可表现出 醛的特性,实验中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往往是检 验醛基,例如检验某病人尿液中是否含糖,可用 新制的Cu(OH)2检验,制镜工业往往用银氨溶液 与葡萄糖反应。 (1)与新制Cu(OH)2反应。 实验要点:①Cu(OH)2必须是新制的;②配 制Cu(OH)2悬浊液时必须碱过量;③反应条件: 加热。
淀粉
葡萄糖
4、淀粉的用途
(1)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 能源; (2)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酒化酶
酒精
C6H12O6
(葡萄糖)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三) 纤维素[(C6H10O5)n]
1、存在:纤维素存在于一切植物中。 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可发生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4、用 途:
(1)棉麻纤维用于纺织工业 (2)木材、稻草、麦秸用于造纸业 (3)加工成人造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棉、
电影胶片的片基、无烟火药、油漆)
(4)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
一、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葡萄糖是五羟基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 羟基,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因 此,葡萄糖具有醛和醇的化学性质。 1.还原成醇
(1)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不溶于 冷水,能部分溶于热水。
(2).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 ②遇碘变蓝色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 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 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 + n H2O
山东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选修2
破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碱性。
·
提
【答案】 C
知
课
能
时
知
能
训
真
练
题
体
验
·
明
考
情
菜单
一轮复习 ·LK ·化学 (山东专用)
有机物水解反应归类
要
点
突
1.酯的水解
破
·
提
RCOOR′+H2O RCOOH+R′OH、
知 能
RCOOR′+NaOH―△―→RCOONa+R′OH,
课 时
酯的碱性水解因为可生成酸,酸与溶液中的碱发生酸碱中
一轮复习 ·LK ·化学 (山东专用)
要
第5节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点
突
破
·
提
知 能
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及水解程度的判断
课 时
知
能
训
真
练
题
体
验
·
明
考
情
菜单
一轮复习 ·LK ·化学 (山东专用)
2.实验现象及结论:
要
点
突
破
·
现象A
现象B
结论
提
知
课
能
时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知 能
训
真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一轮复习 ·LK ·化学 (山东专用)
要
点 突
1.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
破
糖。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
·
提
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
淀粉复习题
1.淀粉糖生产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酸解法:优点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周转快,所得到的糖化液过滤性能好。
缺点,酸解法要求生产设备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力。
酸水解淀粉没有专一性,水解产物不能定向控制,淀粉在酸水解过程中,会发生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复产物多,影响葡萄糖的产率,DE值只有90%左右,糖化液精制困难。
2)双酶法:优点由于酶具有较高的专一性,淀粉水解的副产物少,因而水解糖液的葡萄糖纯度高,DE值可达98%以上,颜色浅,无苦味,该法不需要耐高温,耐高压,耐酸设备,水解条件温和,对设备材质要求低。
缺点生产周期长,糖浆过滤性较差。
3)酸酶法:优点酸酶法兼有酸发液化过滤性能好和酶法糖化DE值高的优点,此法糖化程度DE值达到95%左右。
但它仍然要采用酸和高温,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虽然比酸发有所减少,但仍不可避免,糖化终点DE值还不够高,而且液化结束后仍需要碱来中和,分离盐分的工序工作量大2 酸法水解淀粉制糖发生哪三种化学反应?其中哪个反应可逆?水解反应复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合反应可逆3 酸法淀粉糖品的组成有何规律?盐酸和硫酸用于催化剂有何不同特点?1)随着DE值的增高,各组分含量都增高。
但是淀粉糖聚合度n越小,增加越快2)盐酸催化效率最高,用量少,生成氯化钠量有限,对产品风味影响不大。
硫酸催化性能略次于盐酸,对设备腐蚀性小,浓度大,运输、贮存和使用都比盐酸方便,价格比盐酸便宜,但用石灰中和时,会生成锅垢,用骨炭脱色时易形成硫酸钙混浊。
所以工业上大都用盐酸做催化剂而不用硫酸4 影响酸水解淀粉复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因素?影响复合因素;1)葡萄糖浓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复合反应也增加,但葡萄糖值较低时并没有复合糖产生,只有DE值达28%以上才有复合糖出现 2)酸的种类与浓度不同种类酸催化作用不同,以盐酸最强,其次为硫酸、草酸。
酸浓度越大,复合反应程度增加 3)反应温度与时间在葡萄糖复合反应没有达到平衡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有利于复合反应的发生影响分解因素 1)反应时间延长,葡萄糖浓度的提高都会引起5-羟甲基糠醛量增加 2)ph队葡萄糖分解反应影响比较复杂,ph为3.0时降解速度最低,5-羟甲基糠醛和有色物质生成量最少,高于或低于此值都会增加葡萄糖分解反应5 连续酸糖化工艺比间歇酸糖化工艺有哪些优点?间歇糖化法需要手工操作,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二次蒸汽不便于回收利用,热损耗高;淀粉乳进入糖化罐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淀粉的糖化时间不同,因此糖化不均匀,先水解处出来的葡萄糖易发生复合分解反应,后进罐的淀粉糖化不充分,采用连续管道糖化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缺点6 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脱支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特性?解释a-淀粉酶水解极限?1)a淀粉酶属于内切型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开始,任意切割分子中间位置的a-1,4糖苷键水解次序没有规律 2) B淀粉酶能水解a-1,4糖苷键,不能水解a-1,6糖苷键,也不能越过此糖苷键继续水解,水解由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水解相隔的a-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属于外切酶 3) 葡萄糖淀粉酶外切型淀粉酶从非还原性末端逐一水解a-1,4糖苷键 4) 脱支酶水解淀粉和糖原大分子化合物中的a-1,6糖苷键的酶,通过切开分支点的a-1,6糖苷键,将整个侧支切断年成短直链糊精,以利于糖化酶的作用 5)当a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溶液黏度逐渐下降而还原力逐渐增加.由于底物浓度减少,产物浓度增加,酶的活力降低导致反应速度降低,直至糖浆还原性不再增加,此时的水解率称之为”水解极限”7说明葡萄糖淀粉酶的复合反应性?葡萄糖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催化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形成含有a-1,6糖苷键或a-1,3糖苷键的麦芽糖、潘糖等.葡萄糖淀粉酶对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在葡萄糖的生产上是不利的,为了减少复合糖的生成量,工业生产上选择的淀粉浓度和酶的用量都不宜过高8 解释液化效果评定指标?液化均匀程度:蛋白质絮凝效果:液化彻底程度(液化液清亮透明,不含不溶性淀粉颗粒);糖化液最终DE值大小:糖化液过滤性质9解释三段液化工艺中,高温段的作用?10液化DE值和加酶量对糖化效果有何影响?1)液化液DE值越低,糖化液最终DE值越高 2)酶量增大可以大大缩短糖化时间11 液化目的是什么?液化程度如何掌握,并解释三段液化法?1)液化工序中可以利用a-淀粉酶的水解作用,将淀粉边糊化边水解,加之现代喷射液化工艺中的机械剪切作用,淀粉链很快地被水解为糊精和低聚糖分子,从而使淀粉乳越过高粘度糊化阶段,获得流动性好的料液,这是液化的第一个重要目的。
四个实验证明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检验
四个实验证明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检验
淀粉(不含醛基)水解生成葡萄糖(含醛基),通过对淀粉和醛基的检验,可判断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是否完全水解,实验设计有四种情况。
1、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
(只需检验葡萄糖的
存在)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只需检验葡萄糖的
存在)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
(需检验淀粉和葡
萄糖的存在)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已完全发生水解。
(需检验淀粉和
葡萄糖的存在)
要注意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过量的稀H2SO4,以防止稀H2SO4和银镜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而影响醛基的检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中化学必修二 同步习题 第一课时 糖类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一课时糖类【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糖类的组成、重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2.认识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掌握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特征反应。
3.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程度。
一、营养物质1.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
二、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的组成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数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因此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类物质类别单糖二糖多糖特点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分子一分子二糖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一分子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单糖分类依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不同代表物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代表物分子式C6H12O6C12H22O11(C6H10O5)n 相互关系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属于提醒(1)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
(2)(C6H10O5)n只是淀粉和纤维素组成的表达式,n并没有确定数值。
(3)符合C n(H2O)m通式的有机物并不都属于糖类,如乙酸C2H4O2为羧酸类。
不符合C n(H2O)m通式的有机物也可能是糖类,如鼠李糖(C6H12O5)。
(4)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两种不同单糖;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一种单糖。
【微自测】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都符合通式C n(H2O)m(×)(2)糖类物质都有甜味(×)(3)符合通式C n(H2O)m的都是糖类(×)(4)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5)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块根或种子中(√)三、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2.分子结构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两种决定化学性质的原子团,它们分别是羟基和(—CHO醛基)。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淀粉水解反应原理及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其化学结构为线性链和支链。
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形成含有2-10个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
同时,α-1,6-糖苷键也会被切断,使得支链上的葡萄糖分子被释放出来。
最终产生的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低聚糖等。
三、实验步骤
1.将1g干淀粉加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稀盐酸
(0.5mol/L),摇匀后放置在水浴中加温反应2小时。
2.反应结束后,在试管中取适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液进行检验。
3.将试管放在白色背景下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稀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需戴手套和护目镜。
2.反应过程中需加温,注意不要使水浴沸腾。
3.碘液具有毒性,操作时需小心,避免皮肤接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淀粉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低聚糖等。
在检验产物时,可以使用碘液进行检验。
碘液能够与淀粉形成复合物,在淀粉存在的情况下呈现出蓝黑色。
而在淀粉被水解后,其结构发生改变,无法与碘形成复合物,因此检测出来的颜色会变为红棕色或黄棕色。
六、实验拓展
除了使用碘液进行检验外,还可以使用比色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测。
其中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只需要将产物溶于水中,并加入苏丹三号试剂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确定产物种类和含量。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一种更为准确、灵敏的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低聚糖和单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学_淀粉水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的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掌握淀粉水解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淀粉水解的过程,了解影响淀粉水解的因素。
4. 学会使用碘液、硫酸铜溶液等试剂检测淀粉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淀粉在自然界中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淀粉的水解是指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糖类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酸水解和酶水解两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酶水解法,利用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糊精和葡萄糖。
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淀粉水解的活性。
在酸性条件下,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和葡萄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溶液- 淀粉酶- 碘液-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烧杯- 玻璃棒-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滴管2. 实验仪器:- pH计- 恒温水浴锅- 精密天平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取一定量的淀粉,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
2. 淀粉酶活化:将淀粉酶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酶溶液。
将淀粉酶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温度至适宜范围,使淀粉酶活化。
3. 淀粉水解: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淀粉酶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温度至适宜范围。
定时取样,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
4. 水解终点判断:当淀粉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表示淀粉水解完成。
5. 检测葡萄糖:取一定量的水解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加热煮沸,用碘液检测葡萄糖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淀粉水解过程: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淀粉溶液的颜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淀粉逐渐被水解。
2. 水解终点判断:当淀粉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表示淀粉水解完成。
3. 葡萄糖检测:水解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热煮沸,溶液颜色变为蓝色,说明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
六、实验结论1.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成糊精和葡萄糖。
淀粉完全水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及其条件。
2. 掌握淀粉完全水解的判断方法。
3. 熟悉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大量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淀粉可以被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
本实验采用稀硫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加热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完全水解的标志是溶液中不再含有淀粉分子,加碘液后溶液不变蓝。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 稀硫酸(1mol/L)- 碘液- 氢氧化钠溶液(1mol/L)- 氢氧化铜溶液(0.1mol/L)- 水浴锅- 烧杯- 试管- 玻璃棒- 滴管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热水浴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称取1.0g淀粉,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2. 加入催化剂:向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稀硫酸,搅拌均匀。
3. 加热:将淀粉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80℃,保持20分钟。
4. 冷却:将加热后的淀粉溶液取出,冷却至室温。
5. 检验水解程度:a. 取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若溶液变蓝,则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b. 取少量水解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氢氧化铜溶液,加热。
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部分水解。
c. 取少量水解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氢氧化铜溶液,加热。
若不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部分水解。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溶液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2. 结果分析:a.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但水解程度受加热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
b. 通过碘液和氢氧化铜溶液的显色反应,可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2018年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专题训练第15.16题
2018年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专题训练第15.16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B 油脂和氨基酸均能与NaOH 溶液反应.C 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相同.D 蛋白质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再加水时沉淀不溶解答案:A 。
解析:A 项,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 项,油脂属于酯类,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与NaOH 溶液反应,正确;C 项,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完全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正确;D 项,蛋白质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再加水时沉淀不能溶解,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少量新制2)(OH Cu 溶液可鉴别出水解产物葡萄糖.B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C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来产生肥皂.D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42SO K 或4CuSO 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B 。
解析:A 项,用新制2)(OH Cu 检验淀粉分解产物,需要在碱性环境下,因此应先加碱中和水解液中的酸,错误;B 项,棉花和木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和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正确;C 项,工业上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油脂生产肥皂,错误;D 项,浓的42SO K 溶液可以使蛋白质盐析,不会变性,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麦芽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 氨基酸分子中只含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C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盐.D 正丁烷进行一氯取代后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答案:A 。
解析:A 项,葡萄糖、麦芽糖都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正确;B 项,由氨基酸结构特点可知,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错误;C 项,牛油和烧碱溶液加热发生皂化反应,再加入热饱和食盐水,高级脂肪酸盐比水的密度小,则在上层析出,错误;D 项,正丁烷中含有两种等效氢,则生成两种一氯取代产物和氯化氢共三种物质,错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解习题有答案
水解(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与水解无关的是( )A .用明矾作为絮凝剂进行净化水B .用FeCl 3制备Fe(OH)3胶体C .配制SnCl 2溶液时滴入少量稀盐酸D .防止钢铁生锈,在铁件表面镀一层锌【解析】 A 项,Al 3++3H 2O 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净化水;B 项,Fe 3++3H 2O=====△Fe(OH)3(胶体)+3H +;C 项,Sn 2++H 2O===Sn(OH)Cl ↓+HCl ,加入稀盐酸抑制Sn 2+水解成难溶物Sn(OH)Cl 。
【答案】 D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 +H 2O HCOO -+H 3O +B .CO 2+H 2O HCO -3+H +C .CO 2-3+H 2O HCO -3+OH - D .HS -+H 2O S 2-+H 3O +【解析】 A 、B 、D 三项离子方程式均表示电离方程式。
【答案】 C3.(2011·烟台高三质量调研)已知某温度下,K a (HCN)=6.2×10-10 mol·L -1,K a (HF)=6.8×10-4 mol·L -1,K a (CH 3COOH)=1.7×10-5 mol·L -1,K a (HNO 2)=7.1×10-4 mol·L -1。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下列溶液中,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NaCN>NaNO 2>CH 3COONa>NaFB .NaF>NaNO 2>CH 3COONa>NaCNC .NaCN>CH 3COONa>NaNO 2>NaFD .NaCN>CH 3COONa>NaF>NaNO 2【解析】 由K a (HNO 2)>K a (HF)>K a (CH 3COOH)>K a (HCN)可知:酸性:HNO 2>HF>CH 3COOH>HCN ,水解能力:CN ->CH 3COO ->F ->NO -2,水解能力越强,溶液碱性越强,pH 越大。
(2011--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九章第三节 基本营养物质
2.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碘变为蓝色。 可用于验证淀粉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某些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会显 ________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2)灼烧 蛋白质在灼烧时有________气味,用于 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纯毛毛线 等 )。
●案例精析 【例1】 某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 得到大量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 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防止 环境污染,现在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 回答有关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若已知A 分子的每个链节中含有3个—OH,即分子 式为[C6H7O2(OH)3]n,写出它与醋酸发 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淀粉和纤维素分子组成都可用 ________表示,由于________不同, 所以二者不是________。 5.油脂主要由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 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________与 ________所生成的________,所以 油脂属于________类。油脂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6.蛋白质主要由________等元素组成, 是由________连接成的高分子。
高考第一轮复习
基本营养物质
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于人类日常 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分析结构,分析多羟基醛、酮(单糖)的性质;善
于比较,把握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
2.看“酸”“醇”、析组成,区分“酯”和“脂”;
)
C
1.糖类水解的条件 (1)蔗糖:稀硫酸、水浴加热; (2)淀粉:稀硫酸、水浴加热或淀粉酶、室温; (3)纤维素:浓硫酸(90%),小火微热(防止 大火时纤维素被炭化)。
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及多糖水解程度的判断
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 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 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2)现象及结论
现象 水解后的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水解后的溶液遇碘不变蓝色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遇碘变蓝
结论 没有水解 完全水解 部分水解
特别提醒 实验室中淀粉是在稀H2SO4催化作用下发 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欲检验淀粉是否已水解, 应先将水解液加碱中和,再用新制Cu(OH)2悬浊液 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否则酸会使检验失败。
【实验探究1】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 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 相应的结论。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 要说明理由。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 个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 (1)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测定淀粉的水解完全与否,加NaOH中和H2SO4 后,加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 若测淀粉水解率,则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通过 生成Cu2O的量来推算淀粉水解了多少。所以,淀粉 水解,A为H2SO4,作催化剂;加入的B为NaOH,中 和掉H2SO4,因为氧化反应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 C为新制Cu(OH)2悬浊液;D为Cu2O。 (C6H10O5)n+nH2O 催化剂 nC6H12O6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探究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不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水解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试从实验操作、结论两个方面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理由是,有错误的是,理由是。
【参考答案】方案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说明生成了葡萄糖,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方案甲和方案乙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方案乙中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试题解析】本题疑难点是对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方案甲的结论不正确;方案乙想要通过检验有无葡萄糖来证明淀粉是否水解,但忽略了反应条件,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实验设计中缺少关键环节——加碱中和水解液,故其实验现象不能作为评判依据,方案乙的结论也不正确;方案丙通过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然后利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说明淀粉已经水解,该方案严谨、完整,方案丙的结论正确。
.【点拨】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进行实验。
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
解题必备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淀粉在催化剂(如稀H2SO4)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遇碘变蓝,但不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葡萄糖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但遇碘不变蓝。
利用这一性质可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以及水解是否彻底,其方法是:1.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2011--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九章第三节 基本营养物质
(1)A的名称是 的名称是__________,若已知 的名称是 ,若已知A 分子的每个链节中含有3个 分子的每个链节中含有 个—OH,即分子 , 式为[C 式为[C6H7O2(OH)3]n,写出它与醋酸发 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答案] (1)纤维素 答案 纤维素
某同学称取9 淀粉溶于水 淀粉溶于水, 某同学称取 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 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 , , ____。 。 (2)加入 溶液而不加入 溶液是否可以 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 溶液是否可以__ 加入 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 ______,其理由是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3)若析出 若析出1.44 g砖红色沉淀,淀粉的水 砖红色沉淀, 若析出 砖红色沉淀 解率是________。 解率是 。
答案: 答案: 一、 1.C、H、O 、 、
4CHO
2.C6H12O6
CH2OH(CHOH)
CH2O
C6H12O6 3.C12H22O11 n值 值 结构 同分异 5.C、H、 、 、 脂 6.C、 、
CH2O 构体 O
同分异构体
4.(C6H10O5)n 甘油
同分异构体 酯 油
高级脂肪酸
甘油酯
H、O、N、S、P 、 、 、 、 二、 1.红色沉淀 红色沉淀
答案: 答案:(1)H2SO4 NaOH 新制 Cu(OH)2 (2)不可以 因为醛基与新制 不可以 因为醛基与新制Cu(OH)2反 应只有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若不加NaOH, 应只有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若不加 , 原酸性环境就破坏了新制Cu(OH)2 原酸性环境就破坏了新制 (3)18%
淀粉的显色及水解
淀粉的显色和水解一、实验目的(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2)掌握如何验证淀粉是否水解及其水解的条件和产物二、实验原理1、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
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
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当受热或者淀粉被降解,可以使淀粉螺旋圈伸展或者解体,失去淀粉对碘的束缚,因而蓝色消失。
2、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
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
淀粉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麦芽糖。
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三、试剂和器材1、器材:试管夹、量筒、烧杯各一只、白瓷板一块、试管一支2、试剂:淀粉溶液、10%NaOH溶液、20%硫酸溶液,10%碳酸钠溶液,稀碘液、乙醇、班氏试剂。
四、操作步骤1、淀粉与碘的反应①取少量淀粉于白瓷板空内,加碘液两滴,观察颜色。
②取试管一支,加入淀粉溶液6ml,碘两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另取试管两支,将此淀粉溶液均分为三等份并编号做如下实验:1号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冷却,又观察颜色变化。
2号管加入10%NaOH溶液3-5滴,观察颜色变化3号管加入乙醇3-5滴,观察颜色变化。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淀粉水解实验(1) 取100ml小烧杯,加入0.1%淀粉10ml及20%硫酸溶液10ml,置于电炉加热至溶液呈透明状。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淀粉是植物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多糖,是许多重要食品原料的主要成分。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淀粉需经过水解,将其分解成糖类单体,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淀粉水解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口感和食用效果。
如何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呢?下面列出10条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观察颜色淀粉水解后的颜色通常比未水解的淀粉呈现明显的变化。
淀粉水解程度越高,颜色越接近透明无色。
在饮料中添加的高水解程度的淀粉酶制剂,可使饮料呈现出清澈透明的质感。
2.测定酶活力淀粉酶制剂中的酶活力可以反映淀粉水解的程度。
通过检测酶制剂活性来确定淀粉水解程度。
酶活性越高,淀粉水解程度越高。
3.测定糖含量淀粉水解后所得的糖类含量通常比未水解的淀粉更高。
通过测定糖类含量来评估淀粉的水解程度。
糖类含量越高,淀粉水解程度越高。
4.使用反射式元素分析仪反射式元素分析仪(REM)是一种利用光学方法测定淀粉水解程度的仪器。
该仪器会测量样品对光的反射率,并通过这些反射率确定样品的水解程度。
该方法准确性高,但设备昂贵。
5.使用微观镜检测使用微观镜检测可观察淀粉的水解程度。
未水解的淀粉颗粒呈现六边形或多边形形状,而水解后的淀粉颗粒会逐渐变得圆形并变小。
但该方法需要设备和技能支持。
6.检测淀粉的僵化点淀粉水解程度越高,淀粉颗粒的僵化点(即淀粉透明化温度)越低。
僵化点指的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淀粉颗粒逐渐变得透明的温度。
通过测量淀粉的僵化点,可以评估淀粉的水解程度。
7.分析流变学属性淀粉水解程度的变化会影响其流变学属性。
此方法需要使用流变仪器检测淀粉样品的粘度和流动性,并通过检测这些参数来评估淀粉的水解程度。
该方法需要设备和技能支持。
8.使用液相色谱检测液相色谱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淀粉水解产物。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分离成单独的化合物,然后通过检测这些化合物来评估淀粉的水解程度。
但需要设备和技能支持。
9.利用冰箱磁共振成像冰箱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淀粉的结构和水解程度。
“淀粉水解”最佳条件的实验探究
淀粉的显色反应有一定温度要求。在较高 温度下,淀粉分子螺旋圈会由于膨胀而扩大,碘 分子不能在螺旋圈中以氢键形成稳定的包合 物,从螺旋圈脱下而导致原有蓝色逐渐褪去。 研究表明,当 温度低于30丈时,蓝色不会褪去; 当 温 度 为 40丈 〜 50丈 时 ,蓝 色 很 快 褪 去 ;当温 度 为60丈及以上时,不会出现蓝色。[5]
⑤
调 pH。往 水 解 液 中 一 边 滴 加 4
NaOH,—边 测 定 pH,使水解液的pH 在 3 〜8 范
围内。
⑥
检 验 。往 试 管 中 滴 加 一 滴 碘 液 ,观 察
解液是否变蓝。
(四)实验过程
(1 )淀粉水解适宜条件初步探究
二、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的原理
(一)淀粉的结构 淀粉是一种多糖物质,由几百到几千个葡 萄糖单体脱水缩合而成,通常可分为直链淀粉 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分子 量比支链淀粉小,由3 0 0 〜4 0 0 个 D-葡萄糖分 子以a -1 ,4-糖苷键相连而成,卷曲成螺旋形,每 个螺旋有6 个葡萄糖基。支链淀粉不溶于冷 水,与热水作用形成浆糊,分子量比直链淀粉
由于本实验采取往水解液中滴加碘液的方 式 来 检 验 淀 粉 是 否 完 全 水 解 ,基 于 上 述 显 色 原 理的分析,在实验操作中需控制显色反应的温 度 和 pH,保证显色反应能正常发生,避免因条 件控制不当而得出错误结论。
三、实验探究
量 筒 、可 溶 性 淀 粉 (分 析 纯 )、碘 液 、硫 酸 、去离
(三)操作程序
① 淀粉。
取样。取干燥 洁 净 的 试 管 ,加入一定
②
加酸。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硫酸溶液
入试管中,振 荡 ,使其充分混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课件
解析
11.(2016·海南高考)(双选)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 Br2/CCl4 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 7
答案 AC
12/11/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答案
解析 A 项,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单键变成双键,则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正确;B 项,乙苯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为二 甲苯,而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错误;C 项,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 能使溴的 CCl4 溶液褪色,而乙苯不能,所以可用 Br2/CCl4 鉴别乙苯和苯乙 烯,正确;D 项,乙苯和苯乙烯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有 7 个,最多有 8 个, 错误。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解析
12/11/2021
提升训练
第二十九页,对共三点十页训。练
答案(dá àn)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页,共三十页。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页。
解析
4.(2018·全国卷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 C
12/11/2021
第八页,共三十页。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页。
解析
2.(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 涉及的是( )
2018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4(有答案)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也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所以不能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错误;B、己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己烯可以使其褪色,可以区分,正确;C、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加入水后,一个是油层在上层,一个油层在下层,可以区分,正确;D、乙醚与金属钠不反应,而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气体,可以区分,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2.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最佳试剂是A. 65℃以上的水B. NaOH溶液C.酒精D.冷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能用65℃以上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故A错误;B、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溶液,有腐蚀性,故B不正确;C、酒精对人的皮肤没有伤害,苯酚易溶于乙醇,可以用来洗涤皮肤的上的苯酚,故C正确;D、冷水效果不好,因为苯酚的溶解度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苯酚的性质3.维生素C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种物质,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解析】该物质含有较多的亲水基羟基,应易溶于水,A项错误;不含苯环,B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B .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 3CH 2OH 和CH 3COOC 2H 5混合液 C .图3所示装置可制备Fe(OH)2并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D .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 2SO 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 2具有漂自性、还原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氨气,所以能制取氨气,正确,不选A ;B 、醋酸和乙酸乙酯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选B ;C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表面有煤油隔绝空气,所以可以制得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不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色,正确,不选C ;D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还原性,正确,不选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探究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不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试从实验操作、结论两个方面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理由是,有错误的是,理由是。
【参考答案】方案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说明生成了葡萄糖,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方案甲和方案乙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方案乙中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
镜反应
【试题解析】本题疑难点是对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
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方案甲的结论
不正确;方案乙想要通过检验有无葡萄糖来证明淀粉是否水解,但忽略了反应条件,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
发生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实验设计中缺少关键环节——加碱中和水解液,故其实验现象
不能作为评判依据,方案乙的结论也不正确;方案丙通过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然后利用银氨溶液检验葡
萄糖,说明淀粉已经水解,该方案严谨、完整,方案丙的结论正确。
.
【点拨】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进行实验。
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
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
解题必备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催化剂(如稀H2SO4)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遇碘变蓝,但
不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葡萄糖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但遇碘不变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