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四篇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中央银行也不需要通货库存,通货就是它印制和 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必然相应地形成存款货币银行
的准备存款和货币发行——资产负债必然平衡。
2. 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
如此存贷、贷存继续下去。
货币创造总结果
银行
A B C
存款
10000 8000 6400
法定存款准备金 贷款
2000 1600 1280
8000 6400 5120
X
…
…
…
总计
50000 10000
40000
存款扩张倍数:50000/10000=5=1/20% 派生存款总额:50000-10000=40000
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1. 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 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2. 每一个存款货币银行,在其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都有现金的不断流入和不断流出。如果现金的 提取可以由现金的存入所满足,存款货币银行 则不必补充现金。如果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 取现金的要求,存款货币银行则必须补充现金。
3. 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 的资产;而另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⑴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⑵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准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4. 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
央行的支持有无限制?
1. 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 特有的能力:
200*(1-rd)3 ………………
则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为:
DR
1
最新人大金融学精品课件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2)17
第十二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⑵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 往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⑶各个银行,由于自己的客户开出支票,因 而应该付出款项,同时由于自己客户交来支票委托 收款,因而有应该收入的款项。应付款、应收款的 金额很大,但两者的差额通常却较小。
货币的金属载体之最后否定
2. 谁能取代金属货币? 国家凭借其政治强力发行用纸(也曾有 用布帛等材料)印制的钞票——纸币,不利于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最终取代金属货币的是信用货币。
(12)13
第十二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12)14
第十二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3. 直至进入20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如果不把定期 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 微观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给就 是不完整的。 生活中,定期化,它们之间 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 视为同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
(12)6
第十二章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 现代的信用货币: 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 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 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 的名称); 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12)7
第十二章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12)8
第十二章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4.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 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5. 今天的货币形态极其多样,很难一一列举,而 且变化迅速。但无论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是信用 货币。
第11讲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CHAPTER11
7
2. 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 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 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 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2019/10/10
CHAPTER11
8
3. 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 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 样的结果:
第三单元 货币创造
第11讲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1月8日—11月15日)
2019/10/10
CHAPTER11
1
第11讲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2019/10/10
CHAPTER11
2
一、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信用货币
1. 类似于库存铸币的准备
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 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
支票结算中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差额则已完全 不需要用银行券结清,只需要通过银行在中央 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划转
2. 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
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 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为法定准备率
2、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活动而衍生出 来的存款
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来源不同,原始存款属于基础货币,来源于中央银 行;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直接创造,来 源于商业银行
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不同,原始存款是流通中的现金 向存款货币转变,不引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派生存款的变动直接影响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2019/10/10
CHAPTER11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9
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1. 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 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然而,客户总会从银 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 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额与 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40
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2. 如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 c 代表现金漏损率,则 c=C /D; C=c· D
31
⑹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 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 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 120元。如向客户 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32
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 产负债状况如下:
33
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R = D· rd+t· rt· D+c· D+e· D = D(rd + t· rt+c+e)
43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2. 这时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考虑到活期存款与定 期存款之分,考虑到现金漏损,Biblioteka 虑到超额准备 — —则是:44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3. 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数影 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但是,贷 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要求。 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的派 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
48
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1. 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从自 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2. 每一个存款货币银行,在其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都有 现金的不断流入和不断流出。如果现金的提取可以由 现金的存入所满足,存款货币银行则不必补充现金。 如果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取现金的要求,存款货币 银行则必须补充现金。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简答题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简答题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指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活动创造新的货币的过程。
下面是对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简答:
1.存款乘数理论: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核心是基于存款乘
数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当一个人将存款存入银行时,银行
可以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用于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
,而将其余部分作为贷款发放给其他借款人。
这样,存款乘
数就被引入,使得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存款和货币。
2.存款准备金率: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央银
行通常会规定商业银行需要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作为
储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需要留存的客户存款的一
部分。
其他部分可以用于贷款和创造新的存款。
3.贷款创造: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来创造新的
存款和货币。
当借款人接受贷款时,他们的账户中会增加存
款,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负债和借款人的资产。
这样,新的存
款和货币就被创造出来了。
4.存款消失:当贷款偿还或者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减少
或者消失。
当借款人还款时,存款会被销毁,并且银行的负
债也会减少。
同样,当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从银行转移出
去,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负债和存款。
总的来说,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活动,以及存款乘数效应,不断创造和销毁存款和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监管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
第11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由商业银
行用转帐方式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 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P196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2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二、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
•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
• 货币供给= 16400×2.3576=38664.64(亿)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0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1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7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派生存款的收缩过程
• 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 称的,原理一样。 • 存款货币多倍收缩的过程与多倍扩张的过程正好相反。 •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由准备金增加引起。 • 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由准备金减少引起。 • 在前述假设下,多倍收缩的倍数等于多倍扩张的倍数。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 一、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 二、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 三、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2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 1.节约了货币材料。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 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 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11.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小结:现代央行体制下,央行可通过资产 负债业务活动,影响基础货币量,从而调 控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进而调整流 通中货币供应量,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影 响一国经济运行。
11.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3、基础货币的四个属性 可控性 负债性 初始来源唯一性 扩张性
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这两者构成整 个社会货币创造的基础,我们称之为“基 础货币”,通过银行信用创造,社会货币 供应量成倍扩张。
11.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由此引出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派生乘数)
11.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再贴现和再贷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国外资产 其他资产
负债
流通中货币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对外负债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合计
11.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央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量的关系
由央行资产负债表知: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银行体系外通货)属负债项目,其分别对应于 各项资产,且它由资产业务推动。因此,据资 产负债表平衡原理,央行资产总额的增减变动 必引起基础货币相应增减变动。 当资产↑时基础货币↑;当资产↓时基础 货币↓;而当资产有↑有↓时,基础货币是否 ↑或↓就要视资产增减变动的相对程度而定。
虽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受制于法定准
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等因素,但首
•
要的是视其在放款中所能获得的原始存款的数
量。而这些原始存款正是源于央行创造和提供
的基础货币,故有以下逻辑推导:央行把通货
12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21
⑹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 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 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 120元。如向客 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22
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 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23
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15
2. 如果暂不考虑顾客从存款提取银行券,则有一个无现 金的支付流转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存款货币创造怎 样开始? “原始存款” 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 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 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 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 存款,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等等。
款将以倍数扩张。
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 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 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 不到这个值。
28
五、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1.引入定期存款 设D为包括最初存款在内的活期存款总量,rd为活期存款 的法定准备率;进一步假定T为包括最初存款在内的定期 存款总量,rt 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且定期存款与活 期存款之比为t(T/D)。则有:
9
3. 例如:
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 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 取铸币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10
⑵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 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 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 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第八讲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从表7-1可知,在支票存款转账系统中,当银 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 保存铸币库存时,10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 银行共发出40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000 元存款在内的50000元存款。从先后顺序来 说,10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000元是由于有了 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 因此,通常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 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表7-1的结果。
银行 A B C D 。。。
合计
存款 10000(甲) 8000(丙) 6400 5120 。。。
50000
库存铸币 2000 1600 1280 1024 。。。
10000
贷款 8000(乙) 6400(丁) 5120 4096 。。。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可用图表示:
4、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由两个层次构成的 货币创造系统。 第一个层次——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 银行。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 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 第二个层次——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课堂练习题:
备金率。
这种情况下,整个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存 款货币创造是怎样开始的? 我们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 行的支票,金额为10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 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 10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 10000元。这时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①
资产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10000 负债 甲客户存款 10000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01
银行券
02
钞票
03
发行权在央行
04
硬币
05
不以现钞形态存在的货币
06
商业票据、支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0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3称为“存款货币”
二、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1
现代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存款货币,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3
Primary deposit derivative deposit
现金发行
现金发行是增长的根本原因为经济增长
4
3
5
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
B(或H)=R+C
3
R:准备存款+现金库存
1
定义:又叫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5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央行的负债
4
C:漏损现金
(三)基础货币
2
分析
1
含义: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四)货币乘数
发行收入是铸币收入的延伸
01
设 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为定期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D为活期存款量增额
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
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率 C=△C/ △D
6、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K=△D/△R
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活期存款总额
2
1
现金的理解
现金回笼
现金通过存款货币银行从央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提现而进入流通
第三节 货币流通—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货币流通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 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五、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第十五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
若银行准备率由20%降为16%,新增货币1000 万元将扩大为6250万元,其中5250万元靠信用创造 的货币。反之,若银行准备率由20%升为25%,新 增货币将扩大为4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靠信用 创造的货币。 • 总之,凡是源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基 础货币)流入,都会使商业银行系统的可用资金增 加,反之则使商业银行系统的可用资金增加减少。
发行和基础货币量的控制能力则取决于微观经济
主体的意愿。
四、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略)
(一)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决定于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经济变量 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要通过货币供给得到满足 货币供求本身是非常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 (二)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会扩大货币需 求与供给。 2、生产规模不变时,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资 金周转快,会减少对货币供应的压力。 3、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能促进货币供 给的合理增长。
(三)货币创造或存款创造原理 •
在银行信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通过 它的资产业务,发挥其货币创造功能,将吸收的原 始存款纳入银行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次形成存 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使原始存款成倍增加。
•
比如中央银行增发10000元货币,法定准备率为 20%,那末,A银行得到10000元存款后留下准备金 2000元,贷出8000元。人们又将这8000元存入B银行, B银行留下准备金1600元后再贷出6400元。这一存贷 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可以创造40000元货币,这叫做 货币创造或存款创造(原理见后页)。
m 为货币乘数,它代表的是每一元基础货币的 变动所能够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M1层次的货币乘数 m 1=(1+c)/(r+rt· t+c+e) M2 层次的货币乘数 m 2=(1+t+c)/(r+rt· t+c+e)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货币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
当今世界各国所使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
银行活期存款也应视为货币,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统称“存款货币”。
今天的货币无一例外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现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是银行的债务,银行券持有者的债权。
购物时买方支付钞票,银行券的债权从买者转移到卖者手中。
各种支付义务的过程也类似,这就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任何经济交往都同时伴随着债权债务的转移。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全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创造与银行以支票存款为依据组织的转账结算有着直接联系,这在金属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都存在。
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而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ΔL 表示贷款总额,则: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表示派生乘数,则如下式: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仍设Δ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Δ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Δ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即基础货币),ΔL为贷款增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ΔT/ΔD)。
11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央行发行库
商业银行金库 个人、企业等
•基础货币
1. 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是准备存款加库存 现金;“漏损”的现金,也即不仅离开中央银 行并且也离开存款货币银行的现金,是流通于 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2. 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存款准备”与“流 通中货币”这两者缺一不可。因而统称为基础 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reserve money)”。
▪ 100+100×(1-20%)+100×(1-20%)2+100×(1- 20%)3+……
=100×1/{1-(1-20%)} =100×1/20% =500(元)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这里有:⑴原始存款R ⑵贷款总额L
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
款)D 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
其他假定:
⑴商业银行只持有法定准备金,其余全部运用出去, 超额准备金为零;
⑵客户收入的一切款项均存入银行,形成活期存款, 即不增加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不提取现金;
⑶法定准备率为20%。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 假设为了增加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在公开 市场上从甲手中购进国库券100元,甲将所得100 元现金(或支票)存入A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 20%,存款创造过程为:
k 1 rd rc re t*rt
3. 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 数影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 但是,贷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 是否有要求。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 情况下,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
•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 张过程是相对称的,原理一样。
金融学 第9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 银行所吸收的存款都是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流动性强). – 客户将钱存入银行后,不再提现,任由银行使用。
结果:银行体系外无现金流通。
15
五、扩展的存款货币 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 所有银行吸收存款、扣除准备金后,剩余全部用于贷款或 投资。故而,多倍存款创造公式可推导为: ΔD=1/rd·ΔR 实践中,考虑到上述因素造成存款货币创造的扣除。 故,多倍存款创造公式应作如下扩展、修整: ΔD=1/(rd+t·rr+c+e)·ΔR 式中:rr→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c→现金漏损率; e→超额准备率;t→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或简写为ΔD=1/(r+c+e)·ΔR】
央行资产负债表知: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银 行体系外通货)属负债项目,其分别对应于各项资 产,且它由资产业务推动。因此,据资产负债表平 衡原理,央行资产总额的增减变动必引起基础货币 相应增减变动。
• 当资产 基础货币 ;而当资产有 有 时,基础货币 是否 或 就要视资产增减变动的相对程度而定。
– IMF提供各个成员国参考的货币定义包括:
• M1=现金通货(银行券+辅币)+活期存款 货币
•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准货币
– 按照IMF的要求:除去现金通货(钞票和硬币)外的信用 货币,皆为“存款货币”。
2
9.2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 币的创造
二、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的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三、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四、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条件 五、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六、派生存款的紧缩
20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0
货币的金属载体之最后否定
2. 谁能取代金属货币?
国家凭借其政治强力发行用纸(也曾有用布帛 等材料)印制的钞票——纸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最终取代金属货币的是信用货币。
11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12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 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 功能。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 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 币。
15
⑵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往 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⑶各个银行,由于自己的客户开出支票,因而 应该付出款项,同时由于自己客户交来支票委托收款, 因而有应该收入的款项。应付款、应收款的金额很大, 但两者的差额通常却较小。
16
⑷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一是客 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 付的差额。 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银行认识到:铸币的需 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 关系相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 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
4
பைடு நூலகம்
2. 现代的信用货币: 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常 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 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 称); 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5
3. 直至进入20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如果不把定期存 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微 观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给就是不 完整的。 生活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存 款与银行券,它们之间时时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界 限也不断被打破。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视为同 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一节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一、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1.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
2. 现代的信用货币: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辅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称);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生活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存款与银行券,它们之间时时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
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视为同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
4.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二、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
1. 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2. 现代经济生活,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由债权债务关系联结在一起,并在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
所以,用信用的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势所必然。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1.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这一对范畴,在金属铸币流通的条件下即已存在。
2.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
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⑵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 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
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
4. 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 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 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 000元存款在内的50 000元存款。
从先后顺序来说,10 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 000元是由于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存款。
因此,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5. 这里有: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
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6. 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流通中有10 000元铸币为各种支付服务。
现在,银行则为经济创造了40 000元的存款货币,即为流通服务的货币已增至50 000元。
三、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举例:
⑴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 银行收款。
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 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 000元。
⑵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
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
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⑶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⑷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 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 6 400元。
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⑸当B银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 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⑹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 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 120元。
如向客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⑼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5. 如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 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 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
四、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1. 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1.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
2. 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
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思考
二、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
1. 当存款货币银行作为一个总体向中央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简称现金发行;当存款货币银行作为一个总体向中央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则称现金回笼。
2. 总的来看,年复一年,现金的发行都是增长的。
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增长。
3. 当现金的增发是必然趋势时,那就意味着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账户不断地提取现金,准备存款相应下降;
三、准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四、央行的支持有无限制?
1. 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能力:
2. 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必然相应地形成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和货币发行
——资产与负债必然平衡。
3. 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
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则会促成通货膨胀。
五、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的构成常用下式表达:
B = R+C
B为基础货币(由于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所以也通常以符号H代表);
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
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六、货币乘数
1. 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之为货币乘数。
用M 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
M S = m · B
2. 基础货币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它本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加;
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存款准备R。
因此,基础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可示意如图:
3. 相应的代数表达式:
又可整理为:
4. C/D或D/C,即C与D的比,称为通货-存款比。
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
R/D或D/R,即R与D的比,称为准备-存款比。
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行为。
这两个比率决定乘数的大小,再加上基础货币,即决定货币供给量。
而基础货币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中央银行行为。
第四节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一、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首先,节约了货币材料。
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其次,节约了有关货币流通方面的费用。
最后,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
二、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1. 第一个层次——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
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款货币是由许许多多存款货币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无数的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
正是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而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不能不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
第十一章第四节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2. 第二个层次——中央银行:
分别每一笔存款货币的创造都合理,并不等于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量必然符合经
济的客观要求。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则是为了解决全局均衡的问题。
三、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