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合集下载

第六讲产业政策理论(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六讲产业政策理论(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六讲:产业政策理论(纲要)一、产业政策的定义及要素(一)产业政策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学者仍然未能就产业政策的概念达成共识。

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英国经济学者阿格拉认为,产业政策是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国家的法令和政策。

日本经济学家下河边淳和管家茂指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营业、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

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就是计划,产业政策主要是对各国政府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干预,以通过优化结构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观点在欧美经济学界相当流行,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密塔伊·艾特伊奥利认为,产业政策就是计划,无非是采用了一个“温和的、更加悦目的名词”。

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而由国家采取的补救政策。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

强调“产业政策(狭义的)的中心课题,就是针对在资源分配方面出现的‘市场失效’而进行的政策性干预”。

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是后进国家振兴民族经济,赶超发达国家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如日本经济学家并木信义指出,产业政策就是当一国的产业处于比其他国家落后的状态,或者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时,为加强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各种政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就是为了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

如美国学者查默斯·约翰逊在他主编的<产业政策争论)中写道:“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取得在全球的竞争能力而打算在国内发展和限制各种产业的有关活动的总的概括。

作为一个政策体系,产业政策是经济政策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它是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补充。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政府)系统设计的有关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总和。

(分章)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分章)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分章)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B )A产业结构B产业关联C产业布局 D产业政策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 C家庭 D产业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B )A定性分析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三、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几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理论(A B C D )A张伯伦 B梅森 C贝恩 D谢勒2、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横的方向看包括(A BC )A产业政策制定 B产业布局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政策效果分析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A BCD)基本理论的应用经济学A经济学 B管理学C文化学 D论理学4、四次产业分类法把所有的经济活动分为(ABC )A农业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业5、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ABCD )A同类产品或服务B相互密切竞争相关和替代相关的产品或服务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D产业活动包括是经济性质的政治、社会等活动四、辨析题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2、产业经技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3、重点产业属于支柱产业4、根据产业本身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五、简答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简述产业的分类方法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1、马歇尔冲突;2、配第—克拉克定理;3、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二、单项选择:1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B 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2____A____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3 SCP理论指的是B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三、多项选择: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指B DA 产品市场均衡B整个市场上所有的价格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同时达到均衡的。

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1.概要本文将讨论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包含五个主要论点。

第一,从理论视角来看,有充分理由相信产业政策可以在促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显然能找到某些案例,证明产业政策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第三,针对所有这些案例,也都能找到其他反例,表明产业政策失败了,甚至阻碍了发展(当然这种反事实论证是很复杂的)。

第四,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之间的区别在于政策的政治角力上。

产业政策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实施政策的当权者自己希望工业化能顺利完成,或者是因为政治体制所产生的激励迫使他们这样行动。

从上述四个论点推论出的第五个论点是,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必须改变他们对产业政策的思考方式。

为真正促进一个社会的工业化,我们需要实证性理论来描述实现社会的特定政策选项所需的政治均衡。

要提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我们必须对这样的政治均衡有清晰的理解,并试图加以改变,或者在其生成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认识产业政策的思路。

不幸的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对于产业政策仅有很好的规范性理论,实证性理论还相当缺乏。

例如,中国台湾地区为什么能采纳并成功实施产业政策,而加纳却造成了灾难性的结果,对此,我们很难给出充分的解释。

我们的研究应该关注构建这样的理论,否则按传统方式倡导用产业政策去解决贫困国家的问题,必然是属于盲目自信。

在深入介绍产业政策的后果和我的看法之前,有必要对产业政策的含义做出某些界定。

我认为,产业政策的含义是政府有意识地促进工业发展。

当然对此可以有多种办法,许多内容都可以视为“产业政策”,从关税和外贸政策(保护),到税收优惠、各种补贴、出口加工区,以及国有制等。

斯大林在1930年代促进苏联工业化的办法,与朴正熙在1960年代对韩国的政策完全不同。

另外,所有这些政策都可能是在无意识地促进工业发展,而非有意为之。

在苏联和韩国并没有此类情形,因为两国政府在当时都明确致力于工业化发展。

然而在其他案例中,政府是否在有意识地推动工业化,我们并不清楚。

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了分 析 。
12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四)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 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 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
13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5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各个中 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16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20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及。 (一)区域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
新经济地理学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认为一 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空间分布的影响将 取决于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大小、运输成本的降低 以及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
杜能确定了围绕一个城市市场出 现的6个同心环状的农业地带:
三林六 圃业个 农带农 作、业 带轮地 、作带 畜农分 牧业别 带带为 。、: 如谷自 右草由 图农农 作作 带带 、、 响经 农 影 方 农营 场 响 式 杜 业者 的 集 出 能 的本 自 约 发 之 收身 然 度 来 后 益的 情 的 研 , 和特 况 因 究 布 土征 、 素 农 林 地等 社 有 业 克 利, 会 农 区 曼 用集 经 场 位 从 方约 济 的 布 集 式度 发 交 局 约 。的 展 通 。 度 高水位他和 低平置认经 影和、为营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2、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 “市场失灵”问题
公共物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
品,典型的公共物品是私人所不能提供 的,因为提供者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仅 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公共物品的提 供将低于正常的与资源最优配置状态相 适应的供给点。所以,典型的公共物品 供给不能离开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 有效引导。
三、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
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 阶段——衰退期的产业。其一般特征是:产品 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 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的替代品 却同时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的趋势。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 有重大显示意义的基本政策,其立足点是帮助 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撤让,并引导其 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速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
3、促进转产。 4、技术与经营支持。 5、转岗培训。
第三节 产业组织政策
3、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的存在 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成
本和收益没有全部由经济行为主体承担。 由于这种外部性是在市场交易活动之外 发生的,外部性不一定能以市场方式解 决,为了使外部性问题不至于影响到资 源优化配置,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干预 来予以调整。
4、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和不 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1、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
垄断的典型形式是产品的生产垄断,当
某种消费品的绝大部分产量由一个生产 者提供时,就会导致垄断。根据效率法 则,效率价格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时的价格,但由于垄断,生产者可以把 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以期获得更大 的利润。这样,该产品的生产就是没有 效率的,因而从社会角度看,资源配置 就不会达到效率状态,市场机制失灵了。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产业组织理论英文名称:Industrial Organization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2020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产业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主要内容是市场的组织和结构、市场策略行为和市场绩效,基本的政策导向是反垄断政策。

目前,产业组织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以及公司理财、组织战略、经济法学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产业组织理论是目前国际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和以博弈论为主的分析工具,熟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学生除了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之外,还需要及时关注重大的产业组织现象、问题和产业组织政策变化,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产业组织的实践问题,有能力提出假说,建立理论模型或实证检验,并设计符合可行的产业组织政策。

因此,需要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阅读每章的经典文献和参与课堂案例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既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突出教学重点。

系统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思考我国政府在鼓励竞争,促进企业创新,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模型推导和前沿专题,教师可课外单独辅导,以满足部分素养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产业的分类,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理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的中国意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产业组织研究的对象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产业组织与微观经济学第四节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经济学(三)思考与实践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多选1、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产业是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简答)2、由于费歇尔和克拉克子啊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3、三大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为三大类,即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4、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经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和(反垄断)规制等问题。

名词1、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单选)填空1、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

(简答、选择)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3、第三次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4、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5、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

6、(产业结构优化)是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

7、静态分析主要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

8、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9、。

10、单选1、按照这种分类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等。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第八章 优 化
产出部门增长之所以会发生减速趋势一般是由于以下原因 引起的:
1.技术进步速度缓慢。 2.增长较慢的产业对其增长的阻尼效应和增长较快的产业对
其竞争的压制。 3.随着产业增长,可利用的产业扩张资金的相对规模下降。 4.受到新兴国家相同产业的竞争性影响。
第八章 优 化
既然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与创新相联系,表现 出扩张与收缩的规律性,那么一个国家的各个产业部 门就可以依据其距离创新起源的远近来确定各自不同 的相对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产 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的。
第八章 优 化
(二)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 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 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 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 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 间接的。
第五阶段
信息产业
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工程、宇航工业等新兴 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
第八章 优 化
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 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 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 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发展中不同阶段 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技术的不同阶 段之间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 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进行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建 设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 蓄。
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交通运 输业

第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第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第六章产业发展理论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目的。

研究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是要从各个不同方面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

本章首先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接着介绍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最后分析论述了产业衰退和对衰退产业的调整。

第一节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一、经济增长理论(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亚当·斯密是最早在理论上系统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国富论》通篇都是对经济增长性质、原因和如何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的研究。

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

斯密将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用总量生产函数表示为:Y t =f (Lt,It,Nt,Tt,Vt)其中:Yt 表示时间t时的总产出,从Lt~ Vt依次表示t时的劳动就业、资本存量、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利用率、技术变革率和社会经济制度。

斯密从其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劳动看作是极其重要的增长因素。

他明确指出,人均产出的增加,一方面取决于投入生产中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比例。

斯密认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对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不同。

前者能够创造价值和物质财富,为工人提供工资收入和生活保障,为雇主提供利润和积累资本,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财富生产和增长;而后者则消耗社会财富,妨碍资本积累和生产增长。

2、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李嘉图是斯密的继承者,但他又与斯密不同,他将考察的中心转向收入分配问题,着重分析了各种收入分配比例如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斯密的总量生产函数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完全适用于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但是,二者的立论基础却截然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
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提高住房建设的资本金。 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少上或不上高耗能、高耗料项目。 从生产环节控制生产,防止产能过分扩张,减少对原料的供给,抑制需求。如限制
钢铁、电解铝、水泥新项目的开工。江苏铁本责任人受到惩处。 房地产泡沫的表现:房价过高及空置率大,中国为年收入的15-20倍,美国为3倍,
20.7家/Km2,在面积为149Km2的老市区,这两个指标分别高达42900人/Km2与34家/Km2, 集中度很高。
不同战略时期的主要区域问题
区域问题
时间段
贫困落后病
1949年至今
表现 老少边穷、西部。
生产力地区布局不平衡 1949年至今
区域差距扩大,区域矛 1978年改革开放后。 盾突出
改革开放前,沿海向内地转移,支援内地建设, 三线建设,国防需要。改革开放后沿海与内地区 域发展不平衡加大。
区域经济冲突愈发突出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 重复建设、产业趋同、过度投资是其主要原因,由于生产原料需求旺盛,为取得高 额利润,抬高价格,地方盲目快速上项目,力图控制市场,使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所以国家要求在区域政策中要限制水泥、钢铁、电解铝的生产。防止各地固定资产 投资过大、乱占耕地发展工业或房地产现象,遏制投资过热,保证经济的持续、健 康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中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原理与图示
P
AS1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S3
p′
AS3′
AS2
AD′
AD2
p
AD1 Y
AD Y
(a)
(b)
供给学派认为,当供应曲线呈曲线AS1,水平AS2的情况下,提高需求都意味着总产出的增 加,这时凯恩斯理论有效。但是供应曲线呈垂直形态的AS3时,刺激需求只能刺激通货膨胀, 此时,如图b所示,总需求AD增加到AD′,价格从P上涨到P′,Y则不变。事实上,只要AS曲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1.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

2.产业经济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博弈分析法3.第一章产业形成与分类A产业的定义:产业是同类企业、事业的总和。

B产业的三个规定性:产业构成的规模规定性;产业构成的职业化规定性;产业构成的社会功能规定性。

C产业研究的起点:1产业形成研究产业的形成,应从社会分工开始。

正是社会的不断分工,导致了一个个产业的出现。

2 产业形成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科技发展的结果3 产业形成的方式:产业分化;衍生(或派生)的方式;新生长方式D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实际上包括对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分类的常用方法:两大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4.第三章三次产业发展趋势A产业关联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存在的广泛而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产业部门间客观上存在的相互消耗和提供产品的关系,也就是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B三次产业关联趋势:1关联的根源:三次产业互为因果、互为市场,彼此存在着供求关系2关联的特点:产业关联不是静止不动的;随技术革命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发展趋势:三次产业之间关联的多方面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4结论:三次产业各层次之间存在双向关联、互为市场、互为因果;这种相互关联和互为市场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决定着工业部门结构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C相关的关联1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

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是改变现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作用:投资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极其变动。

A.扩展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B.改善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推动作用;反作用:A.投资结构又受制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

高中政治产业政策

高中政治产业政策

高中政治产业政策
高中政治课程通常会涉及产业政策的学习,这包括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管理。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以下是高中政治课程中可能涉及的产业政策相关的内容:
1. 定义和概念:学生可能学到产业政策的基本概念,包括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计划。

2. 政府的角色:学生可能学到政府在产业政策中的角色,包括政策的制定、监管、引导和调控。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来影响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3. 主要内容:学生可能研究一些具体的产业政策,例如科技创新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国际产业合作政策等。

了解这些政策的目的、实施手段和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国家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科技水平等。

5. 案例分析:研究一些历史或当代的国家产业政策案例,例如中国的产业升级政策、日本的科技创新政策等。

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6. 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产业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包括环保产业政策、绿色发展等。

7. 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公平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是可能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涉及的产业政策相关的一些内容。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可能会因不同学校、地区和教材而异。

商务经济学中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

商务经济学中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

商务经济学中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商务经济学是研究商业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市场、企业、产业等方面的运作原理,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产业政策在商务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介绍产业政策在商务经济学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层面:产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目标在宏观层面,产业政策旨在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

它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等手段,推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产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政策需要明确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一目标一般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相一致的,比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加大高技术产业比重等。

其次,产业政策需要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贡献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各个产业的比重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此外,产业政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二、微观层面: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与效果在微观层面,产业政策涉及到具体的企业和市场环境,其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有利的经营条件,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

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产业政策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产业政策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便利。

对于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来说,融资是一大难题。

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其经营风险,促进其发展壮大。

此外,产业政策还可以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简化登记手续等方式,产业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准入的便利程度。

产业政策的规范分析

产业政策的规范分析
设施经济增长就是很自然的过程。
但是糟糕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得政策当局必须要重新评估这一观点并逐渐接
受政策干预的做法。
萨尔瓦多共和国
作者与hausman 和 rodrik 共同提出了,制定产业政策需要评估的一些因素:
(1)对于一个政策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2)政策执行机构的行政能力和竞争力;
(3)确定一个制定产业政策的首要原则; (4)政府介入私有部门必须深思熟虑。
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的增长率下滑。
1990 年 代 后 乌 拉 圭
相比另外俩国家有
着更高的增长率。
图1 产出增长率
投资占GDP份额
1980 年 后 , 投 资 占 GDP 的
比例大幅下降到15%左右,
投资不足很可能导致产出
增长无力的重要原因。
即使90年代后这些国家出
台了改革政策,但是投资
占比依然没有明显增长。
在(1)式两边对 求导,得
g , = 1 − 1 − A − ( )
∗ , = − ′ (∗ ) = 0


=

′′ ( )
>

0;

= − 1 − ∗ <

0;从而, ∗

(1)
=


前为止还是不能用实证来验证,而且在产业政策领域中统计桶里的难度过
大,难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证明产业政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萨尔瓦多,乌
拉圭和南非这三个非亚洲地区的工业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产业政策数
量以及产业政策的需要情况。工业政策的传统信息和官僚制约因素可以通
过适当的制度设计来塑造和减少约束力。工业政策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设
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五、中国“十五”期间(2001年——2006
年)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 业政策的类型
2020/11/8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内容概要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
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界定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三)直接规制政策
❖ 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产业. ❖ 其目的是防止因重复投资与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低效配 置,并确保产品的稳定供给、收入的公正分配、物价的稳定, 以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直接规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 量规制、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退出规制等。 ❖由于直接规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它 不利于发挥经营者的创新能力,需要一定的规制成本,还容 易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乃至“权钱交易”留下隐患,不利 于行政的廉洁与高效。所以,政府应当尽量缩小直接规制的 对象范围,在不得不采用直接规制时必须充分注重行政的公 正、廉洁和高效,否则就极易偏离公众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这一结论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三)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般目标是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的资 源配置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贝恩曾经提出,产业组织政 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化为六个方面: 1.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 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 2.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 的情况,从较长时间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 均等的。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2.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例外原则”是产业组织政策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反垄断政策的 例外条款也各有特色。 (1)美国: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例外原则适用范围主要包括特殊 行业、特殊组织和某些特殊活动。 (2)原联邦德国:原联邦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反垄断的竞 争促进政策法规《卡特尔法》,其例外条款集中体现在对各 种“合法卡特尔”的界定中。 (3)日本:日本反垄断政策的“适用除外”范围主要包括:① 自然垄断所固有的行为。 ② 基于特定事业法令的正当行为。 ③ 无形财产权的行使行为。 ④ 依法成立的各种合作社的行 为。⑤ 转销价格的商定和维持行为。 ⑥ 不景气卡特尔。 ⑦ 合理化卡特尔。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五”计划纲要》中 也包含了产业合理化政策
即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依靠优胜劣汰 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 争,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上市、 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 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 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实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完善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 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 要的行政手段,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 部分行业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在制定和实施战略产业扶植政策时,务必重视防止出 现两类失误: 1.战略产业的选择失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 家的经验教训,并密切关注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根 据最新信息从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层面,及时对战略产 业的定位进行反馈式修正,尽量避免全局性的选择失误。 2.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失误。国际经验表明,政府为扶 植战略产业所作的投入,并不总是同其收益成正比,它往 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效益低下与资源浪费。避免这类失误 的主要对策是:减少违背经济理性和效率原则的行政干预; 尽可能发挥企业的活力与研究开发的自主性;发挥市场机 制在政府资源投入中的调节功能;发挥专业机构对公共资 金使用的指导、监督、咨询和评估作用。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产业结构政策的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 的优化。 ❖ 尽管产业结构政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纳为 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 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 ❖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而产业结构 高度化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高级表现形式。 ❖无论合理化还是高度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没有 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就会失去动 力和物质基础。因此,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和焦点无疑应 当是推动技术创新。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
1.加速设备折旧。通过制定和实施衰退产业设备的报废 量、报废时间表,采取促进折旧的特别税制,对因设备 报废而产生的损失提供部分补偿等政策措施,来加速其 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通过限制竞争品进口剧增对衰退产 业实施一定的保护,。政府还可以通过价格补贴和参与 采购、促销活动,对衰退产业实施援助。但这类措施不 宜长期采用,否则容易引发消极后果。 3.促进转产。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指定某个衰退产业部门 减少或停止生产某些产品,协助其选择适宜的转产方向, 提供转产所需的设备贷款,发放转产补贴等措施,加速 其产业转换过程。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二)产业合理化政策
❖ 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旨在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改善 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大批量生产方式和增加产业利润、 实现产业振兴的基本政策。 ❖产业合理化集中表现为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和高效化, 其基础是流通过程的改组,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 定型化,以及加工的专业化。 ❖日本的产业合理化政策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广泛和 最富有成效的政策体系。 ❖产业合理化政策不仅在一些工业化先行国家发挥过 重要作用,更是广大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必不可少 的基本政策之一。因为后发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 基本问题,就是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过低,缺 乏足够的竞争力。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三、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 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 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 ❖其一般特征是:产品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 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的替代品却同时 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的趋势。具备这些特征的产业就应当 被视为“衰退产业”。 ❖衰退产业调整对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 义的基本政策,其立足点是帮助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 撤让,并引导其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 ❖世纪之交的我国正面临着转变产业结构的艰巨使命,衰退产 业的出现和相应的调整政策是不可或缺的。
1.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基本内容有: (1)分割已经形成的垄断企业。 (2)限制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合并,以防止生产过度集中而 形成新的市场垄断。 (3)限制价格共谋行为,鼓励竞争。 (4)禁止非法的价格歧视。 (5)禁止搭配销售和排他性交易。 (6)禁止欺诈行为。如虚假广告、盗用商标名称等。 (7)扶持小企业的发展,并为小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四)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类: 控制市场结构
控制市场行为
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从政策手段的属性看,还可以将产业组织政策的手 段分为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
(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
❖ 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 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 系的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质是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 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产业组织政策是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其产生的依据 在于:市场力量本身并不能自发地避免过度竞争,也不 能防止大规模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采用共谋、卡特尔 和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高额利润、抑制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以立法形式制定市场规则、 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从而提高市场效果。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 二、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三、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四、中国“十五”期间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
❖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 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在技术不断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贯穿现 代经济增长全过程的一条主线。 ❖产业结构政策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又是 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体现。积极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 政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必由之路, 而且也是发达国家保持自身优势地位的重要法宝。
产业发展理论第八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
❖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即反垄断、反 托拉斯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 市场秩序;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 政策,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的作用。这两类政策虽然取 向不同,但它们都有法律依据,且在法理上是相容的。 ❖从政策对象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市场结构控制政策 和市场行为控制政策两大类。前者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 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控制市场集中 度等;后者是从市场行为角度控制各种妨碍竞争和不公正 交易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