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区位及区位理论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三、区位论的精粹
在经济活动中寻求: ● 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 ● 2、最低的购买价格。 ● 3、最大市场区位和最大利润。 ● 4、最优地利用社会经济基础,以求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适宜环境。
四、区位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
1、农业生产布局
● 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重新思考,以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情,更符合中 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况。
● (2)工厂规定价格,运费则由消费者负担。只要这些居民的需求是有 价格弹性的,那么有两种情况并存:距离中心点越远的居民需求越少; 以工业所在地为中心的半径越大,到中心点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者就越多。
● (3)假定没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地区,那么工业区位主要由对它的 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
● (4)工业如果设在它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它就能获得 利润,否则,它就不能获利,而不能获利的地点,它就不适宜成为工业 所在地。
● (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 (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
● (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 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 (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 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
●运输成本 ●劳力成本 ●集聚
3、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 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 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 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一)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1.区位 ◆经济中心区
2.区位选择原因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 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 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3.区位转移 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 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 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 出现相应滞后期。
(二) 集中于边界地区
1.区位 边界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 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 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 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 策吸 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三)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1.区位 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 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 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 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公司总部的功能 2.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二)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
1.区位 主要大都市区。 2.区位选择原因 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具有公司 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金融、法律、广 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 高度接近性。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 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 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 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 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 因及规律。
2.产品阶段与区位选择
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 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 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 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 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 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 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 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

经济地理(1)——经典区位理论.ppt.Convertor

经济地理(1)——经典区位理论.ppt.Convertor

现代经济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晓文Email:wan3269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问题的空间差异两个问题: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分析与研究,区域发展的可能性从人的角度:如何选择特定的空间满足需要4第一讲经典区位论5主要讨论的问题基本概念:区位,区位条件,区位因子经典区位论的理论发展演化经典区位论主要理论及其实证,现实意义各种理论及学派的区别与反思6读书报告阅读近年来有关区位论研究方面的论文,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扩展阅读。

提交15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打印稿)。

包括相关问题的提出、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及自己的理解、收益和感悟等。

格式规范:参照正规学术刊物的论文格式。

提交时间:10.17之前,逸夫楼三楼走廊信箱。

准备15-20分钟的.ppt汇报7一、经济地理与区位论(一)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

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研究的基本内涵人类某种活动的空间选择给定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区位主体:人类活动——个人、企业、团体和机关等。

8(二)区位论区位论:人类活动的空间法则。

重点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区位论的分类和特征按照经济学方式的分类按照区位主体的分类按照区位决策视角的分类按照空间尺度的分类9按照经济学方式的分类微观区位论—局部均衡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一般均衡分析廖什市场区位论宏观区位论—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10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区别局部均衡分析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把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研究。

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被假设为固定不变。

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经济地理学第三章区位理论(课堂PPT)

经济地理学第三章区位理论(课堂PPT)

29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图中P处为生产地点

PQ为P点的销售量(市场需
求量)

QF为随距P点距离增加的需
求量不断下降的需求曲线

以PQ为轴将QF旋转一转得到
的圆锥体,为廖什需求圆锥体,
也为该厂啤酒的需求总量。
• 需求圆锥的底面积,为该啤酒厂 的市场地域(市场领地)
2020/4/25
30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间费用最低点,未考虑需求与利润最大也可 能是企业区位选择追求的目标。 ②韦伯工业区位的选择没有考虑一些偶然因素, 包括投资者个人的偏好、政府的政策等。
2020/4/25
27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从需求的
角度考虑区位问题)
廖什认为: 大多数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不是寻求成本最低的
空间点,而是寻求利润最大的空间点。利润的大小 与收入与成本两个因素相关。所以,费用最小区位 并不一定就是利润最大区位,而收入和费用的差最 大点即利润最大点才是最优区位。 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② 区域性因素:使工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因素,在影响工业成 本的因素中,只有获得原料和动力燃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运输成本属于区域性因素(而像固定资产折旧、利息等均不 具有区域性)。
2020/4/25
10
第二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 理论前提
①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
i 1
i 1
求最小值满足下列方程组:
k x
n
Wi
r i1 i
(x xi ) 0
k y
n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ppt课件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ppt课件
区位条件:是指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影响经 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3
§1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1.2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中的各个自然要素,包括 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物等,及 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 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般来说,在幅员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地 区,有利于建立、发展多部门综合发展的地区产业结构。 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是发展多元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自然 前提。
7
1.2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8
§1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1.3 生产技术因素
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 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 方法和技能。包括:
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等 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等
9
1.3 生产技术因素
技术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影响利用、改造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政策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正确的政策可以促进产业布 局的优化,而错误的政策则往往给产业布局带来灾难性后果
行为和心里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包括作为决策者的行 为和心理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和作为消费者行为、心理对产业 布局的影响
16
§2 区位条件的特征与规律
1.1 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1.2 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 1.3 区位条件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
区位条件的系统性
区位条件的系统性主要是由于区位条件组成的复 杂性造成的。区位条件是由自然、社会经济和文 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点; 同时这些组成部分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相互 作用相互关联的

第3章经济区位理论

第3章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意义
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 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 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它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 不存在对所有地域而言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瓜果的分布与农业 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图8.4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资料来源:胁田武光.立地读本[I].东京:大明堂,1983)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 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2.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 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图8.3 杜能孤立国的土地利用带(1826)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1983.416)
理论与现实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
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 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农业与工业经济活动区位分析(ppt 89页)

农业与工业经济活动区位分析(ppt 89页)

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创建人德国韦伯于 1909年完成了专著《工业区位理论》, 其核心思想认为:工业配置时,要尽量 降低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产 品的最终销售,被称为“最低成本学 派”。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3)轮作式农业—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 4)谷草式农业—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
粗放。 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
产更粗放。 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
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 人荒地。
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谷 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 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 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图2.5 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图2.6 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决定性作用距
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如运用线性 规划确定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 最优组合;运用博弈论研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 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 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 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 散等。
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 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 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 精神,等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研究,不仅可以 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 变化。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PPT课件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PPT课件
16
17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18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
19
2.2 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影响机制
▪ 原材料的运费、可运性、可替代性、使用价值(产品
成本中的比重);
▪ 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 ▪ 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开采成本的差异.
20
2.2 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多个生产地;多个价值链环 节(研究、加工、培训等)
区位目标 B
➢利润(或成本);缺乏或轻 视具体目标
➢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 追求“市场占有率”等具体 目标
区位主体 A
➢不重视资金、信息、地 域文化、决策机制、及企 业目的和组织结构; ➢重视非直接投入要素的 影响;
发展条件 E
C 选择基准
两者比较
(二) 影响机制的变化(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
o福特制工业生产组织方式(1970年代以前)
原料种类及其配比、原料价格变动等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
o后福特制工业生产组织方式(1980年代以来)
原材料组织采购扩展到全球空间范围,形成全球化供应采购-生产体系 。
21
2.3 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能源分类
10
11
图2.1 东方电气区位分布
12
到诊所的人数
住所到诊所距离 图2.2 距离摩擦曲线图
13
劳动力
资本
土地
经济区位
能源
原材料
14
税制 2
自然 条件
1
6 其他 因素
工厂 5
用水
3 研究 开发
4
经营
第2节 要素投入与经济活动区位
2.1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PPT

经济地理PPT
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2.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
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 “区间流”。
3.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
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 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 要因素。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一)系的网
图2.10
欧洲计划的新铁路网
(资料来源:Bergman E F, Renwick W H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ople, Places,and Environment.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Inc,1999.496)
(三) 通达度
区位主体
不重视资金、信息、地 域文化、决策机制、及企 业目的和组织结构; 重视非直接投入要素的 影响;
A
C
选择基准
成本最小; 具体目标的风险及不 确定性;
两者比较
发展条件
E
D
假设前提
事先给定或假设固定产品、规模、价格、市场、劳动力、运费等; 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规模、价格、市场的性质。
2.劳动力成本 与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力的空 间移动也对经济 活动的区位选择 及其变化产生重 要的影响。
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 技术与知识的区域差异,在全球、国家、 区域尺度都广泛存在。 • 技术和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 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 技术与知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 的影响明显 • 溢出效应。
第三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 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
二、市场环境 三、产业环境 四、政策环境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区位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区位理论PPT课件
心理状态 体质
10
3、人口分布及迁移 人口迁移促进产业发展 劳动技术传播,出现新的产业部门 技术移民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11
4、人口的文化特征 5、劳动力成本
当劳动力因子 出现比较优势时
高技术产业趋向高素 质劳动力区位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趋 向 劳 动 力成本低的区位
12
(三)运输因子 是经济活动区位的空间引力 1、通达性 2、运输费用 3、现代运输拓宽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
8
2、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经济活动内容 而异
直接影响第一产业 间接影响第二产业 影响经济地域类型 3、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
总的趋势在弱化 科技进步与现代交通运输
9
(二)劳动力因子 使经济活动区位发生变化
1、劳动力数量 2、劳动力质量
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技术、技能及熟练程度
(3)集聚指向
由运费和劳动费确定的工业区位,在集聚因子的作用 下,有可能引起集中或分散,使工业区位再次发生位移。一 般来说,集聚收到的利益大于其相关的区位点所追加的运费 和劳动费用之和,则集聚成为可能。
30
5、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应用性
运费、劳动费和集聚指向在工业布局时广泛应用
2)理论性
第一个建立工业区位论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
生产力
军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威慑力
政治
影响力
社会发展
推动力
16
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意义,从而 影响经济活动 增加可利用自然资源种类 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品位界限 拓宽了资源利用的深度
17

经济地理学 课件第2章

经济地理学 课件第2章

2.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 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 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 益的差异。
3. 区位因子的分类
表2.1 区位因子的分类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非运费因子
经济因子
区位因子
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
图2.1 工业区位因子
(转引自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著.最近的地理学.p.40,图1.13)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 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 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 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 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 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 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 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 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 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 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图2.3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引自:林上,1990;p.49,图3-3. 原出处:Hortshorn,1980; p.214,Fig 11-7)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 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 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 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区位条件
1. 问题 为什么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 球的表面,而是仅仅在局部地点(场所)上 进行? 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并不是能同样地 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 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8
三 、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人口集中的原因 (1)最早,由于手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需要人; (2)自然灾害及战争破产的农民; (3)近代,收入水平差异,向往城市生活; 2、各种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出
现,造就了城市。
.
19
四、城市的有序化进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 1、一体化: (1)纵向一体化 (2)横向一体化 2 纵向分解:
图 2-11 经济规模
M
.
起始规模(S)。 这是一个盈亏平衡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MES),指 盈利水平可达到基准收 益率水平的规模; 最优规模M。 在区间[ S,M ]都是经 济规模。
28
5:影响企业最优规模的因素
(1) 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规模 企业最优技术经济规模指用当代最先进的设备
.
10
2、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 (2)市场调控机制 (由企业抉择) (3)宏观调控机制 (国家投资手段、财税、转移支付) (4)目标驱动机制 (建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目标体系)
.
11
三、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
1、费用最小化: 出行设施 2、福利最大化: 保险服务设施
技术联系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讯系统。
社会性联系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典礼和宗教活动、社会团体间相 互作用。
服务联系 能量流和网络、信贷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 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运输服务系统。
政治、行政、组织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间相互依赖、权力-批准-监 组织联系 督模式、行政区间交易模式、非正式的政治决策链。
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 从融资角度,可给企业带来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能力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劳动力数量 2、劳动力质量
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技术、技能及熟练程度
心理状态 体质
3、人口分布及迁移 人口迁移促进产业发展 劳动技术传播,出现新的产业部门 技术移民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4、人口的文化特征 5、劳动力成本
当劳动力因子 出现比较优势时
高技术产业趋向高素 质劳动力区位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趋 向 劳 动 力成本低的区位
六个假设条件
3、地租收入
R=PQ-CQ-KtQ=(P-C-Kt)Q
一般而言,对同样作物,随距 市场距离增加,运费增多,地租收 入减少。农场主为了追求地租最大 化,选择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 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 杜能圈结构。
R 地租收入 P 农产品市场价格 C 农产品生产费 Q 农产品生产量 (等同于销售量) K 距城市(市场) 距离 t 农产品的运费率
(三)区位理论
关于区位的理论,即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 所的理论
讨论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则构成经济区位理 论
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二、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区位因子
影响经济活动区位分布的因子,称为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
经济因子子 非运费因子
(一)自然因子 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初始界定
(三)运输因子 是经济活动区位的空间引力
1、通达性 2、运输费用 3、现代运输拓宽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
(四)市场因子 经济活动区位的决定力量
1、市场规模 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及经济合理性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影响经济活动类型与规模
2、市场竞争策略 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
3、市场特性
4、其他市场条件
(3)集聚指向
由运费和劳动费确定的工业区位,在集聚因子的作用 下,有可能引起集中或分散,使工业区位再次发生位移。一 般来说,集聚收到的利益大于其相关的区位点所追加的运费 和劳动费用之和,则集聚成为可能。
5、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应用性
运费、劳动费和集聚指向在工业布局时广泛应用
2)理论性
第一个建立工业区位论体系
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秩序和管理 市场意识
(五)技术因子 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力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 军事 政治 社会发展
生产力 威慑力 影响力 推动力
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意义,从而 影响经济活动
增加可利用自然资源种类 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品位界限 拓宽了资源利用的深度
纳瓦佛对非洲卢旺达以农业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 形态研究,印证了杜能圈模式
(2)理论意义
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 究
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城市地价
(3)美国学者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
1、背景
2、理论前提
假设条件
3、区位因子选择
原料、燃料费 劳动成本 运费
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1、自然因子是经济活动区位形成的物质基础 经济活动对象 经济活动手段
2、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经济活动内容 而异
直接影响第一产业 间接影响第二产业 影响经济地域类型
3、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 总的趋势在弱化
科技进步与现代交通运输
(二)劳动力因子 使经济活动区位发生变化
2、技术进步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越来越大
(1)三大技术革命与经济区位变化
蒸汽机 电力
电子
离水而趋向煤炭 煤电结合区位 电力输入区位 分散化 高科技园区
(2)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区位 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 工厂化农业
(3)运输技术进步与经济活动区位 克服空间、时间距离 临海型 临空型
(4)信息技术与经济区位
(4)服务范围 分上限和下限
经济活动区位及区 位理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1、场所
某事物占有的场所
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 有的场所
2、空间尺度
微观尺度 中观尺度 宏观尺度
3、空间组织
单一的 综合的
企业区位 区域 国家 全球
(二)经济活动区位
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经济活动区位是动态的 经济活动区位是发展的
4、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第四圈——谷草式轮作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圈
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应用例证
1925年,乔纳森对西北欧为中心的农业区研究,与杜能农业 区位相吻合。
上世纪80年代华熙成对上海市郊区农业类型研究,类似杜能 圈
3)具有一定局限性
三、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背景
2、中心地理论基本概念
(1)中心地 (2)中心性
为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地对周围地区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C=B1 - B2
C 中心地的中心性 B1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 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数量
(3)市场区域 指中心地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5)综合技术与经济区位
(六)社会环境因子 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力日 益上升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3、社会环境
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
三、区位因子综合评价
1、根据经济活动要求具体分析评价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评价相结合 3、辩证地、动态地评价
第二节 区位理论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背景 2、理论前提
4、工业区位选择 (1)运费指向 首先,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原料重量 原料指数=——————
产品重量
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区位重量=————————————=原料指数+1
产品重量
其次,根据最小运费原则,确定工厂区位
使用遍在原料为消费区区位 使用纯原料为自由区位 使用损重原料为原料地区位
或者
原料指数 >1 原料指数 <1 原料指数 =1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区位重量 >2) 工厂区位在消费区 (区位重量 <2) 工厂区位为自由区位(区位重量 =2)
第三,在区位三角形或区位多边形时,工厂区位应 为重力中心
(2)劳动费指向
即在低廉劳动费地点布局工厂带来的劳动费用节约额 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输增加额大时,劳动费指向就 占主导地位,从而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向劳动费指向,使 工厂区位发生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