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济区位‖、奥托林巴(E. Otremba)的―一般工业地理学‖、艾萨德(W. Isard)的―区域科学导论‖等著作为代表。

(4)按生产部门分类

通常以生产部门来划分区位,研究农业区位的为农业区位论,以杜能的著作为代表;研究工业区位的为工业区位论,以韦伯的著作为代表;专门研究海港区位的为海港区位论,以高兹的著作为代表;等等。

(5)按研究领域分类

按照不同的研究领域,经济部门研究的区位属于经济学领域的区位论,地理学研究的区位为空间理论的区位论,政府计划部门研究的区位为政策基础的区位论,等等。

◆尽管上述对区位论有各种不同的分类,通常应用的还是动态与静态的分类,以及按生产部门的分类。

(6)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教材上分为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见书P.35)

注:俄林:瑞典经济学家,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创立贸易与工业综合区位论。

哈格斯特朗:瑞典学者,提出空间扩散理论,被公认为现代区位论大师。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也不同。

区位条件随其他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区位条件有主次之分:

主要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次要区位条件

(参见书P.36 图2-1 工业区位条件)

(二)区位因子

1.概念

区位因子(或区位因素/区位力量)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韦伯的定义: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看,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图2-2 区位因子的分类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非运费因子

经济因子

区位因子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活动、流通活动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按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生产活动是效用再创造的活动,而这种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要素投入基础上的。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要素投入和产出(效用再创造的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关系,通常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x=f(y1,y2,…)

式中:x代表产出,y1,y2,…分别代表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即产出是投入的函数

1930s初,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根据1899——1922年美国制造工业产出(Q)、雇佣劳动量(L)以及固定资本量(K)数据,提出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 = f (L, K) = ALαKβ

式中的A、α、β均为常数,且都大于零,α+β= 1。

说明:上式中A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于总产出(GNP)的贡献已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因此A不再始终以常数形态存在,而是成为生产函数的重要变量之一。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土地作为劳动对象:

土地的自然特性(空间位置、形态、地表物质构成、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等)起决定性作用。

2.土地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格外显著。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见教材P.39 图2-3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图2-4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影响机制

原材料因子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原料按来源可分为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

初级原料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经人工培育的原料,主要包括矿物原料与动植物原料。矿物原料来源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开采成本的差异性,使得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主体获取它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趋向性工业又称原料指向型工业或资源密集型工业,通常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及燃料、其布局要求接近原材料(或燃料)产地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

①单位产品(吨)消耗大量原材料(数吨至几百吨)的工业部门,且原材料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较低,失重比大,如有色金属冶炼及钢铁工业等;

②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耗用电力或其他燃料的工业,如铁合金冶炼、炼铝工业等;

③原料不宜长途运输的工业,如制糖、茶叶初加工等。这类工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通常占较大比重。

某些工业部门原材料趋向性的特点是随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变化。如早期炼油工业的布局一般趋向于原料产地,随着管道运输技术的进步,炼油工业便趋向于消费地建厂。早期钢铁工业布局一般趋向于铁矿石和炼焦煤产地,随运输和选矿、冶炼技术的进步,其布局越来越趋向于沿海港口和消费密集地区。

(二) 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1.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区位优越性。

以某些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加工原料的工业企业,在区位上除了受提供其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之外,更多地受其加工后产品的市场以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2.供应商园——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供应商园一般指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如瑞典的沃尔沃(V olvo)供应商园)

供应商园的出现表明:现代经济活动区位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被动地接近原材料地,而是通过重新组织原材料地来达到现代社会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能源分类

一次能源: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一次能源中广泛利用的为常规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生物能,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裂变燃料等;一次能源中尚待推广利用的为新能源,包括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潮能、地热能等,不可再生的核聚变燃料。

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主要有电力、汽油、煤油、柴油、焦炭、煤气、沼气、余热等。

(二) 影响机制

1.影响企业的能源供给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的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2.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

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不同,生产成本差异较大,因而造成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也导致大耗能经济活动出现区域差异。

3.通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对企业产生间接影响。

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强,经济活动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经济活动的受纳程度。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资本的类型

资本

1. 固定资本——具有地理惯性

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对于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固定资本的费用对区位选择费用起很大的影响作用。

2. 金融资本——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创始期的小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至关重要。

1980s以来,国际性资本流动极其活跃,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地区获得投资多少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不同的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依经济活动区位主体性质不同而不同。某些产业活动如劳动

密集型产业,劳动费用在总费用中占很大比重,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的影响很大;相反,对于那些大量使用资本而非劳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则受劳动力的影响较小。

(一) 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源)

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企业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有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因此大城市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二) 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

现代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任何国家与地区而言,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合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1980s以来,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因此,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三) 劳动力成本(工资)

劳动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移动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空间摩擦的制约,因此劳动力成本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则较大)

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区位产生较大影响。

考虑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区位的影响,韦伯在其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中进行了详尽论述,即当工业企业从运费最小地点转移到劳动费最低地点,所增加的运费小于节约的劳动费时,则发生从运费指向劳动指向。

(四) 劳动力移动

动因:劳动力成本(工资)的空间差异。

目的:寻求更高的报酬。

流向: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

移出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移入地: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地区,如1950s中期-1970s初期的日本东京大都市圈;1970s 的美国―阳光地带‖,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珠三角地区。

六、技术因子

(1)影响机制

新技术的出现产生新的经济活动、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改变区位选择效率和成本。

(2)技术与知识的区域差异明显,导致企业区位选择趋于集中,形成产业集聚区衡量区域差异的指标:―研究开发经费(R&D)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对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上的影响不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

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使技术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1‖;实物资本的增长(私有资本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一种正向的关系,而技术知识、技术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黏性‖(即地方性),促使企业选择区位有趋于集中的倾向,形成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园区。

区域专业化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多样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专业化的高新技术园区向多样化发展。

第三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在经济地理学上,某特定区域内,对发生在其中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都可称为区域环境因子。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环境,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要素之一。

(2)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征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区位选择。

不同的自然因素对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经济活动受自然环境影响非常大,如农业,公路建设等。

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具有反作用,为此各国相继制定环保法规和区域环境质量标准某些传统企业出现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1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和主要供应来源。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东道国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一项技术溢出为一个正的外在性的特定情况,它既不是在经济活动本身内部获得的利益,也不是由该项活动的产品的使用者获得利益。换句话说,这种利益对于经济活动本身是外在的,对社会产生了外部经济效应。很显然,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反映了技术和知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因此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考察市场因子。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需求门槛:经济活动要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资本密集型传统产业比较高,一般轻工业部门较低)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其影响机制——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对某些经济活动来说,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直达到某一最佳规模。

(1)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Scale Economies):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

(2)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Scale Economies)是一种空间集聚经济,即多数不同的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外部规模经济可分为:

地区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 :类似的工厂或企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可促进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的加强以及专业信息与技术的快速传播,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分工等。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不同类型的工厂或企业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而导致的成本节约。可分享城市基础设施、专业服务。

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地域范围较大的城市,具有较为全面的商业活动,可以布局多种高级商品和服务;反之,商业活动比较单一,只能布局一些低级的小规模商品和服务。

日本通产省通过1970年和1979年的两次调查得出(P.45 表2-1)

表2-1 零售业设施的分类与区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价格竞争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即以比其它企业低的价格增加销售额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做法。低价格低成本便宜的生产要素为导向的企业区位选择行为。

例如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象纺织、服装、玩具等的海外投资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在韩国、中国的香港与台湾,80年代在中国沿海、泰国、印度尼西亚,而90年代在中国内陆、越南、印度尼西亚。

2、非价格竞争

1980s以来,个性化需求使非价格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因此,企业在区位选择中,更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

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

市场意识的差异大多源于不同地区人们传统意识的差异。

市场需求特点主要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特点而引起。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导致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消费偏好向区外扩散,满足这种需求的经济活动也会随之向外扩展。

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从多个方面对企业产生激励;市场竞争不足(易产生垄断)和市场竞争过度(或市场饱和)这两种市场竞争环境都不利于市场发展和经济活动升级,因而不利于企业选择相关区位。

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活动环境,政府管理调控的作用必不可少。

市场秩序和管理均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市场的法制环境对于经济活动尤其是提供知识服务的现代高科技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它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主要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产业集聚(包括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即消费之间有连带关系的相关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有相当强的―外部经济效果‖,但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所在的本地区要求相关行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

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政府也十分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在特定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限制经济发展类型实现对区域功能的有效控制。

第四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图2-6 交通现象示意图

交通现象的表述:从出发地A到目的地D,通过连接A、B、C、D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

交通现象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交通网——由点、线组成。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结点。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交通线路,由―长‖(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经济距离)、―宽‖(通行强度,即运输流量)两个变量决定。

(2)交通流——人和物质的移动。

起终点流——仅考虑起点和终点的流动。

区间流——仅考虑通过某一区间的交通流。

(3)地域——指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密度与结构)

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

(一)交通网密度

交通网密度——指在一个网络结构中,单位面积内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但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区,并不一定都是交通最为便利的地区,还要取决于交通网的结构(连接度与通达度)。

(二)交通网结构(连接度和通达度)

1、交通网连接度(connectivity)——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衡量指标用贝塔指数。

贝塔指数(Beta index):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

E

β= ——

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

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

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2、交通网通达度(accessibility)——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

(1)通达指数(accessibility index) :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计算公式为:

n

A i = ∑D ij i =1, 2, 3, ... , n

i=1

式中:A 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D 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可以用边即区间来简单表述)。

(2)分散指数(dispersion index)——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用D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n n

D =∑∑D ij(D ij同上式)

i=1 j=1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一) 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

1.运费的构成

运费(y)=线路运行费(y1)+终端花费(y2)

线路运行费y1=f(x)(线性函数)

站场费(终端花费y2):一般与运输距离无关,仅与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2.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

运行成本:y1公>y1铁>y1水

终端花费:y2水>y2铁>y2公(即上图中的C>B>A)

3.运费的定价制度

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stepped line costs)、远距离递减定价(curvilinear line-haul costs) 和均一定价。

4.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

区段定价——经济活动在各运价区段的端点最为有利。(图2—7 (c))

远距离递减定价——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有利。(图2—7 (b))

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转运点是最佳区位(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图2—7 (d))

由于运费是产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追求低成本优势,那些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图2-7 基于运费的经济活动区位与货物流动

5. 影响运费的其他因素

货物的重量和密度。

商品的易碎性及特殊包装、商品价值、需求弹性等。

外部因素,如交通运输设施的利用频率与程度,回空运输等。

(二)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

1.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生产要素从资本和劳动力转变为知识与知识劳动力,生产、管理以及产品特征也发生重大变化。

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幅度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使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这些变化使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明显减弱,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成为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铁路及港口优势减弱,机场及高速公路交叉点的作用日渐增强。

2.机场产业与机场产业区

机场产业的组成:

第一部分:机场业务关联产业——承担机场功能及其支持产业,包括直接管理与运营机场的事务所、航空公司、物品零售业、货物运输与管理业、新闻报道业、饮食业、机场服务业,其它像金融保险、设施管理等服务业等;

第二部分:在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产业——与空运相关或利用空运的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农业、渔业等)、流通业、通讯、运输业、广告、软件开发等信息关联产业以及其它服务型产业。

机场产业区就是由机场产业为主构成的产业区。

根据研究,航空城及其相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依次分布在从中心向外的核心区、中心城区、一般城区(书P.54图)。

3.临空经济发展的实例

临空经济的典范——日本大阪关西国际航空港与临空城市的建设

日本在规划建设关西国际空港的同时,同步规划建设了南大阪湾岸临空城市,它促进了大阪地区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使大阪进一步迈向国际化。(书P.55图)。

近年来,我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山国际机场等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都在逐步由单纯的机场功能,转向机场与周边区域经济并行发展的新型经济空间综合体——临空经济区。

目前,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边区域已经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本章思考题(P. 55~56)

补充:

1.概念题: 机场产业区。

2. 区位因子的类型有哪些?

3. 分析论述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

4. 分别论述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5. 分析市场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6. 分析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 分析政策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 A.杜能 B.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2、“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 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4、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Blkcrk,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k代表常数,那么b、l、c依次代表() A.雇佣劳动量 B.固定资本量 C.消耗资源量 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5、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6、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一般都将()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 A.能源 B.环境 C.交通 D.原材料 7、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8、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9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 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 10、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 社会可进入性 二、名词解释 1、区位 2、区位理论 3、区位主体 4、区位条件 5、区位因子 6、城市区位型工业 7、供应商园 8、地理惯性 9、需求门槛 10、外部规模经济 三、判断题: 1、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2、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5、电力,汽油,核聚变燃料,沼气、余热等属于二次能源。() 6、市场的秩序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完成。() 7、地理可进入性即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这里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数理地理位置。() 8、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9、一个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交通越为便利。() 10、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情况下,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分别适合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和中途运输。() 四、简答题 1、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基本内涵?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