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理论与实践
1、简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的理论思路。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
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2、根据折衷理论简要分析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a.所有权优势
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
b.内部化优势
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更多利益的优势
c.区位优势
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
包括东道国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等所
形成的优势。
3、简要回答成本、市场、要素投入和公司战略等取向因素是如何在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中起重要作用的。
成本取向
成本最低的区位。它国生产成本﹤本国成本→跨国投资
利润取向
收益最大的区位。它国收益﹥本国收益→跨国投资
市场取向
能够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当A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A国家的
运输成本高、或关税和贸易壁垒强→跨国直接投资
要素取向
偏在资源的区位。不同工业(企业)要素需求不同→跨国投资
公司战略取向
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
4、为什么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都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
区位选择原因: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该类地区具有优于其他地区的投资环境条件,有良好的交通和通信等硬件条件,而且与
政府部门打交道也相对便利,劳动力的素质也普遍好于其他地区;
﹡该类地区作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地区的主要经济资源,往往是地区的金融、
商业、贸易、展览等活动的中心,同时在物流服务、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方面,也
相对好于国内其他地区;
﹡该类地区往往文化教育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居住和生活环境也较好。这对异国投
资者与企业管理者及其家眷的生活,都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
5、简述跨国公司R&D机构的区位要求。
(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6、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四种区位类型的区位特征。
全球集中生产型——区位特征: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市场地生产型——区位特征:
在每个市场地(国家)建厂→服务各自的市场。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专业化生产型——区位特征:
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区位特征:
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或工序),而且每一个区位生产的产品,都与本国市场无关。
7、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品牌本土化、人才本土化、产品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渠道本土化、原料本土化、公共关系本土化、管理本土化
8、中国企业为何要“走出去”?如何才能成功地“走出去”?
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被迫寻求海外市场;
2、迫于国内一些矿产与能源资源有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而到海外寻求长期稳定的资源与能源供应;
3、获得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以提高企业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
4、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5、获得国外企业的知名品牌以及销售渠道,借以进入别国乃至世界市场;
6、以对外投资建厂的方式,使企业从国内名牌逐渐发展为世界知名品牌;
7、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与绕过贸易壁垒,占领当地市场。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长远目标都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从不断增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一,根据企业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跨国经营战略;
第二,做好市场调研,对进入国家投资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
第三,对进入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制度要有全面了解;
第四,正确分析本企业在国际同行业竞争中的地位,依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投资方式做出适当的选择;
第五,若采取并购方式进入他国,要对并购目标企业的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要考虑好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充分估计到整合的困难;
第六,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学会应用品牌战略。
第7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差异: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区域的主导部门是(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先进的兴旺部门,则是高梯度区域;主导部门是(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停滞部门则属于过渡区域;主导部门是(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
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按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
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4、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1、积极影响
(l)一定程度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差异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差异对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是一种动力
(4)区域之间的差异促使生产要素流动
2、消极影响
(l)不利于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3)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4)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5)激化民族矛盾
5、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体制环境和要素市场的统一
2、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3、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4、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5、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6、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切实保护生态文化资源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教材)
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即包括生产、贸易、投资、服务等)所涉及的地域范围超越了国界,不断地向着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