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案设计(4课时)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的内容主要包括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形成与演化、月球的表面特征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
本节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又有拓展阅读,既有图片展示,又有思考题,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月球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答案。
但同时,学生对月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形成与演化、表面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月球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形成与演化、表面特征。
2.教学难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月球表面特征的描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a.月球的基本概况:介绍月球的名称、位置、直径、自转周期等基本信息。
b.月球的形成与演化:讲解月球的形成过程,如地球与忒伊亚星的撞击等。
c.月球的表面特征:介绍月球的地形、地貌,如环形山、月海、月溪等。
3.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月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4.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拓展文章,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2021新版共4课)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5.地球【教材分析】《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
就这样, 古人不断通过实证质疑前人的猜想,形成新的假设继续探究求证。
第二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
实验1,引导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并进行观察,验证“大地不是平的”这个猜想。
而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所以教材安排了第2个实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让学生动手探究, 论证地球的形状。
第三部分,阅读和交流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以及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色气球上。
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的板块构造,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由猜想——寻找证据形成新的猜想——继续寻找新的证据再次形成新的猜想这一曲折的漫长历程。
【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7.太阳 教案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7太阳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的主要特征;通过讨论了解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
第二部分,根据观察,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提出描述太阳位置的一个重要参数——太阳高度角。
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人类观察和利用的自然现象。
通过观察不同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此感受太阳视运动规律。
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既是研究太阳的重点,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是突破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连续观测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整理出太阳在一天中的视运动轨迹,发现太阳视运动规律。
一年中,同一时刻太阳高度角也不同。
积累观测数据,经排序分析,可以建立太阳视运动模型。
2.教学目标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了解太阳的概况。
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视运动轨迹。
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太阳的概况。
难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量角器、线。
5.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出示谜语: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打一自然事物)谜底:太阳提出问题: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太阳,进一步学习探究有关太阳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任务一:阅读太阳的相关资料,了解太阳的概况出示太阳的图片,说一说你了解太阳的哪些知识?..发光发热,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
体积,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月球的形态和运动、太阳的特点和能量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地球、月球和太阳这些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月球的形态和运动。
3.太阳的特点和能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知识。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知识,讲解它们的特点和运动。
3.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模型,进行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巩固知识: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观察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列表等形式,展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特点和运动。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说课稿(新版共4课)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说课稿(新版共4课)一. 教材分析《地球、月球和太阳》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共有4课,分别是《地球的结构》、《月球的奥秘》、《太阳的力量》和《人类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探索》。
本单元主要围绕地球、月球和太阳展开,通过探究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内部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仍然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盈亏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盈亏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盈亏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天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3.探究月球的奥秘: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环形山、平原等,并探讨月球的盈亏现象。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下册《月球》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3)注意事项 ①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八个方向,实验者站在方向标中心。 ②实验者每转到一个方向稍停一会,观察并画出球面受光的情形。 ③实验者按照逆时针旋转。 ④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始终保持不变。
(4)模拟实验观察的月相变化记录表
(5)实验总结 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 有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 2、环形山的成因和月相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2、实验探究对猜想的验证。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3)讨论 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 明确: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 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设计意图:模拟实验,了解环形山阴影变化规律)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案(2021新版)2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5.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地球是球形的。
[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漫长历程。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对猜想的验证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它是什么球?说它像球,不是球。
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
明确:地球。
2、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你是怎么知道的?二、讲授新课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
①最初,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倒扣在地上;地像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②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由此,人们认识到海面不是平的。
③我国汉代的张衡在他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④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2、思考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二、验证合理性1、模拟实验1:小船进出港(1)实验器材:地球是球体演示仪、帆船、桌子(2)实验过程A同学让小船在地球是球体演示仪上模拟进出港航行,B同学观察,有什么发现。
(3)温馨提示B同学视线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
(4)实验现象进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出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5)实验结论地球是球形。
2、模拟实验2:环球航行(1)观看视频(2)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1519年9月30日,麦哲伦率领5条海船、234人从西班牙外港出发,向南航行,12月13日到达里约热内卢湾,1520年10月,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入一条海峡,经过一个月才走出,为了纪念麦哲伦的这次探航,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麦哲伦海峡”。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教案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
教案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信息,包括大小和海陆分布。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
3.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让学生读一读,并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提到了哪些事物。
2.引导学生回答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白天照亮地球的是什么,每天晚上给地球送来月光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了解有多少,开始探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活动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是怎么认识地球的。
2.出示课本第14页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
预设:这四种观点具有典型性,涵盖中外不同认识:___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___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古希腊学者___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1.实验演示仪的海面需要调整为平直状态,并在桅杆顶部、中部和船身做上记号。
负责操作的学生需要控制小船的速度,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然后,将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操作。
2.在进行实验时,观察者需要平视海面,开船者的速度需要控制好,不要过快。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实验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太阳钟》实验教案本文改进的实验是《太阳钟》一课中的实验,我将从从以下几点分析介绍:一、实验目标分析该实验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是本单元的延伸课程。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了解到太阳一天中的视运动变化规律,为第四课学习日影变化的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奠定基础。
学生对于日影变化规律还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想让学生模型化认识日影变化规律,理解太阳钟的工作原理是有难度的,比较抽象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安排,我将本实验的目标定为以下几点:知识目标,能归纳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能制作简易日晷和地平式日晷,通过测量分析交流,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情感目标,感受人类对时间的测量的探索过程,,重温古人对太阳钟的研究历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首先通过手电筒作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变化的而怎样改变的。
接着带学生正午时间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影子测量,接着利用我制作的太阳日影仪进行模拟探究太阳日影运动变化规律。
最后通过对简易太阳钟的思考,引出地平式日晷和赤道日晷。
三、实验改进我改进了三个实验。
(一)实验一: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改变的我用圆木板平放在桌面模拟地平圈,用弧形磁性小车轨道两端置于圆木板直径两侧,包裹地平圈(圆木板),模拟学生最初认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也就是一个这样一个半圆形。
(圆木板在搬家途中遗失,暂用图纸代替)图一厚圆木板模拟地平圈,红色小车轨道模拟太阳轨道然后将手电筒粘附在小车上,小车在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过程就可以模拟太阳一天的运动过程。
将小木棒摆放在地平圈中央位置,手电筒随着小车运动时,小木棒的影子随之改变。
这个过程中,小车可以随时停下,吸附在小车轨道上,学生便可以随时观察小木棒的影子。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教案(2021新版)
8.太阳钟【教材分析】《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时。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人站在阳光下会有影子,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有影子的特征,因此影子对学生来讲是非常熟悉的。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但学生对如何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制作一个太阳钟是存在困扰的。
本课要帮助学生弄清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课属于技术设计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手电筒做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影子测量,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变化的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连续测量需要一整天。
通过记录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变化。
第三部分,日晷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通过阅读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实际体验日晷的作用。
人类发现太阳运行以及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发明了日晷和圭表,来记录时间,最终形成历法。
从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开始,到探究阳光下照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阳光下实际测量,收集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数据。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通过实作,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和数字化,形成技术产品,进而影响人类生活。
【学情分析】[已有认知情况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和第4单元《奇妙的光》以及本单元《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了解了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有影子,但是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2021年春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案
2021年春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5地球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 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 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里面提到了哪些事物?太阳 用灿烂的阳光, 描绘白天的画卷。
月亮 用柔和的月光, 讲述夜晚的故事。
仰望苍穹的人啊, 从未停止过 对它们的 探寻与思索。
3.教师引导: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吗?学生答:地球。
教师问:大家知道,白天照亮地球,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的是什么吗?学生答:是太阳。
教师问:那同学们知道每天晚上给地球送来月光的是什么吗?学生答:是月亮。
4.教师引导:大家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与地球密切相关的月球和太阳了解吗?又了解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
板书课题:5地球二、探索活动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同学们现在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球体。
不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家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识你做的吗?2.出示课本第14页的几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案(2021新版)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5.地球【教材分析】从课标领域看,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及其运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月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中三类主要天体:行星、卫星和恒星。
它们有规律的运动是太阳系天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现象的根源。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形状、关注月相变化规律、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等变化规律,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的、渐进的,对这些天体的认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趋于全面。
从内容安排来看,《地球》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
地球、月球、太阳这三个次级主题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认识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天体及其运动和变化,并从规律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变化。
单元第一课就是侧重于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古今中外的人类从不同的维度认识地球形状,从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难度,体现出对事物认识的渐进性和发展性。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阅读中国古代的盖天说(天圆地方)和浑天说、古希腊人的直观经验以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情况的推测,并分析这些解释的合理性,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动手活动。
活动一,模拟帆船进出港口的现象,结合海边生活的人们的回忆,通过简单的几何学分析和比较,推测地球的形状。
活动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通过阅读、标注、分析,体会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伟大。
第三部分,阅读有关地球的资料,分析地球的主要参数、运动模式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在蓝色气球上贴陆地板块贴纸,感受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
【学情分析】[已有认知情况分析]大部分的四年级学生通过科普类书籍、视频或参观天文馆等方式,已经形成了地球是圆形的这样的认知,但对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如何获取的,以及经历的怎样的过程并不太了解。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在学生已经形成的前概念基础上,首先通过资料让学生想一想,古时候的人为什么会有“天圆地方”这样的认知,在通过观察模拟船只进出港口的现象,试着说说“盖天说”合理吗?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不断的猜想、验证、实践的漫长的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教学设计
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5.学生看旁边的月球表面图片,分别在这幅图上找一找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6.对于这些环形山,人们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预设:
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6.出示课本19页中间的整理月相观察记录要求。
①根据形状认识各种月相名称。
②将你记录的月相对照形状进行归类。
③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本次月相观察日记的整理要求。
7.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月相观察日记的整理活动,并且思考要求中提出的问题。
出示课本19页各种月相名称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各种月相的名称。
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低,沙坑越小。
从同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
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实验结论: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
说明:本次活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课堂上可以将活动要求布置下去,引导学生每天坚持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整理。一个月后,再利用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在本次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提供1-2个月的月相记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习,得出月相的变化规律。
5.整理月相观察记录
出示月相记录,引导:这是老师观察记录的月相记录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且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的活动要求。
2.提出要求:
①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观察。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全部课件(共4课)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观察月球的表面
意大利·伽利略 望远镜
平原或盆地 (月海)
山脉 (环形山)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模拟实验: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材料:沙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块。
想 一 想 :我 们 该 设 计 怎 样 的 实 验 方 案 呢 ?
实验步骤:
1.在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块。 3.从同一高度往另一沙盘里丢不同大小的石块。 4.轻轻将石块取出,观察被石块砸过的坑。
连续观察月亮
1、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观察。 2、将观察到的月相和位置 画在记录单上。
想 一 想 :如 何 记 录 月 相 呢 ?
方法一:直接画出亮面形状
1、亮面在左还是右?
2、画出亮面的形状。
想 一 想 :如 何 记 录 月 相 呢 ?
方法二:圆圈涂阴影法
1、在记录纸上画好 相同大小的圆圈
2、观察月相,找 出明暗分界线。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
最初人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人们的发现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 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则相反。由此,人们开始认为 海面不是平的。
张衡
(东汉 天文学家)
宇宙像个鸡蛋, 天体如蛋壳, 大地如蛋黄。
浑天说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
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 17 号 太 空 船 船 员 所 拍 摄 的 著 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 运 行 至 距 离 地 球 45000 千 米 (28000英里)之处。
微信的启动画面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 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
2021扬州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地球、月球和太阳》第二单元全部教案(共4节5课时)
5.《地球》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一课。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天圆地方到一些生活现象的分析猜测最后给出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第二部分是思考古人的理论是否合理。
思考一是在球面和平面上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情况,从感受生活现象中思考地球的形状。
思考二是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第三部分是阅读资料,了解真实的地球形状。
第四部分是参考地球仪,在蓝色气球上贴陆地板块贴纸。
直观感受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部分自然现象很熟悉,如太阳月亮东升西落等。
在认知上能快速接受古人对于天圆地方的解释,对地球是球形的说法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一说法的浅层认知上,需要老师利用多种感知方法,探究发现地球是球体,以强化对这一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学习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了解生活中与“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事实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地球是球体;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球是球体。
五、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人类认识地球的几个里程碑式的发现。
分组实验材料:地球仪、小红旗、橡皮泥、红线、蓝色气球、陆地板块贴纸。
2.教师:PPT、地球是球体演示仪、小船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出示微信开启画面截图,这个大家熟悉吗?画面中的是什么?地球。
对,就是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是球体。
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二)活动探究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同学们,谁能说出最初古代人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像一个方形的棋盘,并且把天空看成是一个倒扣着的巨大的锅,是半圆的;就提出了“天圆地方说”,也称为“盖天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则相反。
《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大致总结出日食发生时的规律了。一个圆形的物体从右往左慢慢地遮挡太阳,又慢慢地离开。这个圆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月球。
师:月球与太阳的体积相差很大月球为什么能遮挡住太阳?
生:月球虽然小,但离地球近,太阳虽然很大,但却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师:你们可以画一个示意图,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地球上画出月球的投影。
(学生补充板书)
师:只有处于阴影这个区域的人们才会观察到日食现象。其他区域都处于正常的白天或者黑夜。
师:正因为月球、地球和太阳这三者之间有着大小、位置和相对运动关系,才会出现奇妙的日食现象。
五、迁移应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日食的成因,谁能用相同的方法分析出月食的成因?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
由于该课是网络授课,缺少了学生亲自动手模拟的环节,对信息的收集以及验证影响较大,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准备一些器材当场模拟,效果估计能更好些。
生:日食。
师:你为什么判断是日食?
生:因为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光线减弱甚至消失,所以是日食。
师: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是被怪物“吃”掉了吗?
生汇报
二、猜想假设。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视频,感受日食的发生过程。
(播放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日食视频)
师:这是不同年代出现的日食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和日食一样,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线上。月球转到了地球的后面,被地球挡住了。
2:要在满月的时候才有月食。
师:为什么在满月的时候才会有月食呢?
生:因为这个时候月球才会“躲”在地球后面。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日月星辰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运行规律,我们看见的日食、月食这样的天文现象只是它们“交互”的瞬间。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还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月球》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月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2、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科学探究: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态度:1、意识到人类对宇宙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古今对比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嫦娥奔月图片)谁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古人对月球的美好想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月球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月球》。
揭题,板书。
2.谈话: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好奇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
400 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清楚地观察到了真实的月球景象。
他看到了什么呢?1.学生分享,了解学生前概念。
(琼楼玉宇、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2.说说月球表面的样子,发现并认识“月海”、高地和环形山。
出示嫦娥奔月图,利用图画和学生听说过的关于月球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前概念。
视频播放月球表面画面,用月球现实景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冲突,让学生初步感知月球概况。
探究环形山的形成1、(出示环形山放大图)这些坑洞深浅不一,大大小小,遍布月球表面。
科学家称它为“环形山”。
观察环形山的特点,你能猜猜它是如何形成的吗?2、(课件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图)谈话: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环形山是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吗?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如果是火山喷发所形成,你又打算如何来验证呢?3、根据不同的假设,师生交流实验方案。
1、学生交流。
2、学生交流、猜测。
(陨石撞击或者火山喷发)3、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步骤?)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放大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形山的特点,猜想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要稍微引领下。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验证月球上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太阳、_月球和地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太阳、_月球和地球》作业设计方案《太阳、月球和地球》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了解它们之间的干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2. 难点:理解三者之间的干系,例如日食、月蚀等现象的产生原理。
三、教学内容:1. 太阳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太阳是我们的星球,是地球系中最大的恒星,了解太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2. 月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
3. 地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2. 实验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月球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进修:介绍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干系。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太阳、月球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展示效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月球和地球之外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评判: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评判学生的进修态度和表现。
2. 作业评判:安置相关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评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3. 实验评判:评判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观察记录的准确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案设计第5课《地球》教学设计【课标落实】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14.2 知道地球的板块结构和地形地貌。
【教材分析】《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
就这样, 古人不断通过实证质疑前人的猜想,形成新的假设继续探究求证。
第二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
实验1,引导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并进行观察,验证“大地不是平的”这个猜想。
而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所以教材安排了第2个实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让学生动手探究, 论证地球的形状。
第三部分,阅读和交流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以及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色气球上。
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的板块构造,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由猜想——寻找证据形成新的猜想——继续寻找新的证据再次形成新的猜想这一曲折的漫长历程。
【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本课重点是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寻求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体会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收获和意义。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经过前面阶段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通过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和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1.能从海岸观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的猜想。
能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寻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到蓝色气球上的活动,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形地貌。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反思等。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懂得要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历程。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红绳、实验记录单、六大板块贴纸、蓝色大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咱们先做个小活动。
让我们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现在我们离地球很近,我们看到地是?(平的);渐渐地……渐渐地……地球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们在太空中了!我们看到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什么形状?(生:球体)你说?(生:球体)2.过渡:地球的形状现在大家都知道,但古代的人也这么认为吗?古代的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板书:地球的形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视频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为什么会把地球看成平的作铺垫。
]二、阅读与交流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请同学们先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科学书P14)教师巡视,提示:边看边想, 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2.结合阅读材料,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说)讨论交流:古代的人一开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生:天圆地方……地是平的……) 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说法都有,但都认为地是平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活动范围小, 有这样想象和猜测正符合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在当时没人认为地球是球体。
相机板书:天圆地方、平的)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引导学生思辨, 了解古人的猜想符合他们当时的认知水平,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并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证据,形成新的假设。
]三、操作与探究(一)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1.人们在海岸观船中发现了什么?(生: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于是怀疑?假设?你说?(生: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 当我们发现问题,有了猜想,接下来要怎么做?(生:做实验……)2.集体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引导:这个实验,我们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怎么做?(生:模拟……模拟帆船在球面上航行……)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蓝色的卡纸和小船,你看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其他同学呢?还有想说的吗?对,我们可以把卡纸两端往中间收拢形成拱桥状来模拟球面,然后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注意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是否符合现实。
操作员开船的速度要慢;为了观察得更准备,所有观察员在操作员的对面,平视观察。
(ppt出示实验记录单)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坐好,面向老师。
同学们,你们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观察到什么现象?符合现实吗?所以你们的发现是?(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生鼓掌)帆船回港先看见后看见球面船帆船身我的发现:帆船在球面上回港的情况符合现实,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
5.师:既然大地的表面是不平的,它可能是什么形状呢?(学生预测:半球体、椭球体、圆锥……)相机板书。
6.提问:还可能有这么多形状,那么根据事实,我们可以推翻哪些形状?师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
7.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只有半球体、椭球体和球体符合现有的证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又通过月食来推断大地的形状。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月食?(微课视频:月食) 8.根据月食的形成,同学们对大地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再次思辨,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
(相机板书: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设计意图:由海岸观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分组实验前作充分的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与注意事项再开展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从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情况中推断出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
](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过渡:既然很多证据都推测大地是球体,那么只要从起点出发必然可以回到起点。
基于这样的想法,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1082天又回到了出发地,用亲身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
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
1.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活动记录P5),并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师:下面正式开始(板书:麦哲伦环球航行)各小组随着老师的引述,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并插上一面小旗。
各小组请准备! 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之旅启航啦!(PPT帆船鸣笛启航)师结合学生准备情况作出如下适当提醒:起点是欧洲的?(西班牙),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巴西)。
一路南下航行4个月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命名为(“圣胡利安港”)。
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穿过海峡,便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前方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
在那里,麦哲伦和当地的土著发生冲突不幸身亡。
船员们继续未完成的航程,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于1522 年9月回到西班牙,历时1082 天,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3.同学们,咱们用红绳按航行的路线将小旗连起来,有什么发现?(学生:从起点出发又回到了起点……地球是球体……)小结:到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又进了一大步,证实了(生:地球是球体;板书:球体、地球是球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麦哲伦航行故事、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亲身实践证实地球是球体,能比较深刻地体会这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人类首次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