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
2023年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附:多
2023年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附:多份参考答案】论述题:经过几十年积累,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但是,新发展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考答案1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道远。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参考答案2: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作业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答: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分化出了人类社会,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背叛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使它成为自己的哲学的基础。
(3)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由猿进化到人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它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
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
.能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不仅遵循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还通过自身的智然和创造力•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
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和直观的形式 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的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毛泽东,他在£论持久战3中强调了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即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实践的基本内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
2024年国索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蓦本夙理低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试卷A
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 出:“从的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法点是:对对思、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 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2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椰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日‘自觉的能动性‘,地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如费尔巴哈,虽然也生调物质 第•
9篇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集合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共9篇)目录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C....”..”......”..".........”...". (3)篇二、电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参考答案 (19)篇八、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形考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46篇九、理论联系实际,如何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IJJ?••••••••••••••••••••••••••••••••••••••••••••••••••••••••••••••••••••••••••••••51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B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大作业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的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学说,对于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说,它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本部分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以及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尽管进入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部分将讨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以及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
结论
本文档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探讨了其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和当代意义。
通过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注:以上内容仅为简介,具体内容请参考原始文献和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
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的?答:商品交换内在矛盾的发展导致了货币的出现,而货币在一定条件下则转变成资本。
资本最初是以货币形式出现的,但是货币不是资本。
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 —G—W),其中,货币是单纯作为流通媒介存在的;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 —W—G’),其中,资本家买进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
这两种流通,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的交换,但形式和目的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从形式上看,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处在公式两端的两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相等的,货币存在的目的是满足不同生产者之间交换使用价值,商品流通的使命在于使不同的商品完成交换。
而资本流通在形式上市先卖后买,目的是要得到增值的价值。
当资本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货币就转化为资本了。
公式中的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马克思把它称为剩余价值。
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这时资本已经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
所以,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W—G’这个公式反映了所以资本最一般的运动形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
而且,这一公式体现了资本的本质属性——增值性。
因此,马克思称其为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在运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的增值,但从形式上看,其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如此,资本流通中产生的价值增值就同价值规律的要求不相符。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
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从流通中产生的。
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同样,价值增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可见,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也不能使价值增值。
因此,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
1、如何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
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于人生观的发展,如果我们以人生观的形成作为心理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大学生的大学时代正是人生观形成并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已基本达到要求,逐步形成了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较为稳定的看法。
并且,他们对人的本质、作用、人生道路和人生哲学等问题,已经自觉从理论上通过论证去寻求答案,而不满足于人生问题的一般描述和泛泛之谈。
他们能对已经学得的人生价值判断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形成经过自己探求、具有自身特性的人生价值观,并使之系统化和体系化。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提前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江苏无锡)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长安中学)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目:1、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批次、层次:201009、业余专升本学生姓名:李晓岚学号:910930992 身份证号码:320283************ 提交时间:2011年5月11日1、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通过课程学习我们知道,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功能,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一种自然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不单单只是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那就不会有人需要,那它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
由此可知,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交换价值,它能够用于交换其它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我们能够让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并按需要进行交换,是因为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指的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没有价值的物品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024年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附2
2024年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附2篇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A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题Λ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手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口'F1.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小马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就必须要亲自试试,这就是实践。
人们可以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李时珍吞服曼陀罗宜至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肮行中发现地球是圆的。
这些宜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然而,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靠直接经验获得。
所以,人们大多数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学习接获得。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这些间接性的认识,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因为它们都是前人实践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就是说,实践的需要能够大大推动认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选择,它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发展。
例如,有些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和功利性,他们可能会选择追求金钱和权力,而有些人的价值观则强调公益和社会责任,他们可能会选择从事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人生和自我认知的根本看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人的行为和个性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观念体系,它不仅包括认识问题,更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目标、道路方向和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
而价值观则对人们的行为和个性发展产生着导向和调节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
作为联系和发展的统一,否定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所有事物的发展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或否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也需要批判和抛弃其中的糟粕,吸取精华,实现“推陈出新”和“古为今用”。
我们既要反对复古主义的全盘肯定,也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全盘否定。
在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时,我们需要选择、分析和批判。
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抵制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
我们不应该全盘照搬,也不应该一味抵制,而是应该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体现中国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和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和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相关活动。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正视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展望未来,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绘形绘色的描绘。
在中国古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千古传颂,传为佳话。
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精选五篇
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隙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繁重体力劳动的逐浙减少,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在生产活动中将变得更为重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3套试题及答案
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3套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一、简答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论述题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方向,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政策措施和阶级矛盾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
试题二一、填空题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矛盾二、分析题结合实际,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二是国家加强了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包括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和经营、对特定行业的支持和保护等;三是国家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得到加强,如扩大社会福利、提高公共教育水平等。
国开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参考答案1
国开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整理和加工或由此产生灵感并形成精神财富;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会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种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它们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
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地解决,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大作业1. 引言本文旨在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重要观点和理念。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
2. 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其发展起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旨在揭示社会经济规律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1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基础经济关系演化而来的产物。
3.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3.3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是通过生产剩余价值实现的。
这是一种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形式。
3.4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想追求建设一个无阶级社会,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现。
3.5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倡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来推动社会变革。
4. 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对国家和社会政治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5. 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阶级斗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我们对于社会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强调科学、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注意: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并不涉及具体实施过程和政治问题,只是对其基本原理的简要概括。
*。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XXX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XXX和XXX人均头痛发热,同请XXX看病。
经XXX望色、诊脉后,给XXX了解表发散药,给XXX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XXX解释道:XXX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XXX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一、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 答:(1)XXX对症下药的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它揭示和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现实中因果关系的表现是多样的。
两府吏生病,饮食过多、受凉感冒是原因,头痛发烧是结果,是异因同果。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据的一对范畴。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人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XXX通过望色、诊脉认识了两人发烧的不同原因,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2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二、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答: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C大作业终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C》大作业终考任务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1.经过几十年积累,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但是,新发展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答: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大作业终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大作业终考任务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提供劳动,从而能创造价值,但这并不触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
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转移的价值了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在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次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叫做可变资本。
对于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我个人做出以下理解:(1)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指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心:太仓市职工业余学校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题目: 1、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专业:行政管理
批次、层次: 201103 高起专
学生姓名:唐丽亚
学号: 911313198
身份证号码: 320520************
提交时间: 2011年11月10日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
他国家间的交往关系。
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他国或地区的战争。
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
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
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