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教育目的的选择应依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
和针对性有所不同,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态度上,具有对立
与非对立之分,激进与非激进之别。
评价:
优点: a、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打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职对人的束缚,促进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二)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三)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
标准)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的指导下形成的。
a. 基本思想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
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
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填空)
3
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 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② 我国的 “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同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① 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名)价值性目的 :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 ,内含对人的价值观、 生活观、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c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d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 ②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再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欢迎下载
— 4.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1)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 ( 4)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3)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 3) (5) 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 6)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
( 4).捷克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 提出
○ 了 泛智 教育思想, 2 系统地提出了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课程与教学论、德
○ 育论等理论思想,他首次提出 班级授课制 。 3 、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 活动。 2.(填空 ) 教育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 教育的形态(简答) (一)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③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分为 显性功能 和隐性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3..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简答) (1)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正向功能) ①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天赋力量和能力。 (当前教育学的问题) 1/2/3/4/5
— 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③ 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④ 从教育发展史上,把教育目的区分 为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
3.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简答) ①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a.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b. 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了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人间。
b、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
缺点: 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具有片面性。 激进的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
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
主义的绝对化。
②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19 世纪到 20 世纪鼎盛时期。 有两种观点 : a、基于人的社会化,适应社会需求来主张的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定义(名) (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 有活动。
狭义的: 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 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个体功能( 本体功能 或固有功能) 社会功能(工具功能或 派生功能 )
( 6)《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 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 7).英国 洛克的《教育漫画》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白板说 ( 8).法国 卢梭《爱弥尔》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 表达 ( 9). 瑞士 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把教育目的规定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
4.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含义、依据 1/2)
4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wk.baidu.com
①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特点: a、教育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
b、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促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涂尔干
评价 :
b、基于社会稳定或延续的重要性来主张的
凯兴斯泰那
欢迎下载
— 优: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人的存在和发展 是无法脱离社会的。 缺:过于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5.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① 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4 a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填空)
欢迎下载
2
①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成“才”的教育,是成“人”的教育 a 通过个体社会化,个体可以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在进入 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b 传授“何以为生” 的本领, 教学生“学会生存” 。个体把教育当作一种生存的手段和工具。
②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a 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教育教人“成为人”。 b 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知识的 传授,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了自由人。一个人受到的教育越多, 就越能体现自己的意志自由。
a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
8. 教育学的价值(简答) 一、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 (三) 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b 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 c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②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a 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 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c 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正向功能)
(3)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负向功能) ① 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和心里问题的大量出
现。 ② 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管得过宽、过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造性培养。 ③ 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因此 , 应克服和矫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要做到: 首先,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如整齐划一的管理制度、扭曲的考试制度等,尊重学生的差
①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社会本位 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 工具人。
个人本位 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就是要根据人身心发展的要求,促进 人自由和谐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1.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① 教育目的 的内涵 (名) (备注特点 1/2)
c.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d. 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②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借助三种方式进行:确定价值的方式;标准的方式;目标的方式;
调控对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受教育者(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
自我控制) ③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a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b 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个功能相互联系、综合体现。定向功能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调控功能的发 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凭借定向功能。
主要内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
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生产劳动的变革
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
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5..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简答 ) 农业社会 3、信息社会 4 a、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c、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教育目的 ——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
。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
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狭义的教育目的 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整体教育意 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
(四) 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第二章 教育功能
1.(名)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功能的类型 (4、保守和超越功能)
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据。
①从作用对象看,可分为 个体功能 和 社会功能
( 5)德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
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 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 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名)功用性目的 :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 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 要求呈现出来。 ② 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名)终级性教育目的 :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 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要最终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具 有“完人”的性质。 (名)发展性教育目的 :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 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 欢迎下载
d、 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 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 越大。
6.定义( 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7..(填空) ( 1)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大学》、《师说》等 ( 2)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亚里士多德《政治论》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 原理》等 (3)英 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了归纳法;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首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