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启示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启示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欧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思想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本次演示将介绍德国教育 改革的思想,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一、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1、自治原则
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制,各州享有课程设置的自治权,受宪法保护。每个 州的文化事务部根据州内政治、经济和人文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这种自主权也反 映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各州的文化自治权受到重视,不同的州可以有不同的教育 项目。
二、德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自治权
德国教育改革的自治原则启示我们,自治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也 应该给予各地区和学校更多的自治权,允许不同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个性化的 教育。这样有助于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灵活性
德国教育改革的灵活性原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 应该及时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谢谢观看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 的启示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其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元素和特点。 特别是在近代,德国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发展不仅展现了 德国教育的实力和活力,而且对于我们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其核心特点就是“双元制” 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既在学校学习,也在企业实践。在企业实 践的时间大约占70%,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大概占30%。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 习,
生将来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同时,德国文化教育部于2004年12 月16日颁发的《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强调了在职前培养阶段进行职业能力 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一 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三、德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

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

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

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

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

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

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

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

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

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

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

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

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一)历史背景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各方面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2.3.欧洲新思想、新科学的流行(二)教育概况1.初等教育(1)16世纪中期起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2)18世纪后期新式学校——“泛爱学校”◆创始人:巴西多(J.B.Basedow,1724-1790)【1774年,编出《.初级读本........》.——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办校设想: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教学方式:“适应自然”◆教育对象:贵族子女◆教学内容: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教育目的: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2.中等教育中等学校主要类型:文科中学(1)1537年由斯图谟创办(2)斯图谟式文科中学尤重古典(3)到17、18世纪,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医生、律师、牧师、官吏等)作为重要任务3.实科教育(1)背景: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2)教育对象:贫家子弟(3)教学方式:直观法(4)教学内容:实科内容4.特殊学校:“骑士学院”(1)教育目的: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2)教育对象:上层贵族子弟(3)教学内容: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首要地位)、法律、军事、工艺、建筑、机械等,不学拉丁文和希腊文.........5.高等教育代表性学校:哈勒大学——建立于1694年,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1)任教人员: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2)新大学的特征:❑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新成果,排除宗教教条❑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语(三)康德论教育1.生平:康德(I.Kant,1724-1804),著名哲学家、18世纪重要的德国教育家2.著作:《论教育》3.主要观点◆十分注意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为的创造性活动,所以只有人才能对人实施教育;教育必须是有目的、有标准、有计划的,要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方法◆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培养道德十分重要;自由是道德的最高目的◆◆认为女子也应具有教养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负起延绵种族、影响男性、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主张专家治校等等(一)教育发展概况:1.学前和初等教育——加快速度⏹学前教育:发展较早,幼儿园运动曲折开展。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

18世纪后期,为了改变以往教会控制中高等 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的控制,各邦国专门设立了管理中高等教育的 部门。如普鲁士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 管理其境内的中高等学校。
从此中、高等教育由国家管理起来,教育进一 步世俗化,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
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结束了宗教神学思想垄断大 学讲坛的局面,人文主义精神在大学也居有一定的地位。 改革的发源地在威登堡大学。它一方面注重学术探讨,开设历史、 政治、哲学、法律等人文主义学科,一方面注重讲授贴近实际生活的 课程,如物理、地理、数学及实验等,并提倡用德语进行教学,突破 了拉丁语、希腊语的教学。
国外:1806年普法战争,拿破仑战败了德国 诸侯,强迫小邦合并,宣布工业自由等一系列 资产阶级的改革。
泛 爱 主 义 教 育 : 代 表 人 物 巴 西 多 ( J.H.Bacedow 1724-1790);他深受卢梭和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影响, 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教育,提倡自然教育,主张让儿 童自由发展。在1774年,他创办了“泛爱学校”;这 是一种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主要课程的学校。
管理教育。5—12岁儿童必须入学,否则罚其父母。设立学校要经国 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强迫义务初等教育;
西欧教育史上,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⑴教师未受过专业训练,教师地位低。由仆 人、手工业者(裁缝师、鞋匠)、残废军 人等兼任;
此后,实科中学相继在其它城市出现,文科中学也添设了实科班或专 科。
实科中学的开办是国民教育发展的进步,是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 近代科学兴起趋势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教育中古典主义倾向的冲击。 教学内容均和实际生活、国民经济部门直接相联系,适应了德国发展 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方针,为德国后来成为工业强国培养了大批经济 管理人才。但近代,德国实科中学始终未能争得与古典文科中学的平 等地位。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是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是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是以“十二年一贯制”为基础,采用分类教育的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德国,学校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涵盖小学和初中,共10年。

小学通常从6岁开始,到12岁结束。

初中则从12岁开始,到16岁结束。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语言、数学、科学、音乐、艺术等基础科目,同时也会学习体育和道德教育等课程。

中等教育阶段为3年,在德国称为“普通中学”,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入学习某些特定的学科,同时也会拓展学科。

学生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例如理科、文科或者商科等。

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的入学测试,从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包括大学和职业教育学院。

在德国,大学和职业教育学院是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

大学主要针对科学和研究,而职业教育学院则主要针对实际应用和专业技能培训。

无论是大学还是职业教育学院,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学校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参与到各种实践和社交活动中去。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俱乐部,学习音乐、体育、艺术等技能,并在比赛和表演中展示自己所学。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德国的老师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而更多的是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此促进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以“十二年一贯制”为基础,采用分类教育的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和理念,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望,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的人才。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德国近代教育制度(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在欧洲国家中,德国最早颁布强迫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1717年,普鲁士颁布了第一个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规定所有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父母必须送自己的子女入学,如果违纪就要受到处罚;贫苦家庭儿童的学费应有地方贫苦家庭救济金支付等。

此后,普鲁士又分别于1737和1763年颁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

18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实科中学开始在德国出现。

1708年,虔敬派教师席姆勒在哈勒开办了“数学、力学和经济学实科中学”,它是欧洲最早的实科中学之一。

40年后,又有人在柏林开办了一所规模更大的实科中学。

直到1900年,实科中学才在德国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地位。

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其代表人物巴西多于1774 年在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

泛爱注意教育家强调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激发对人类的广泛的爱,尊重儿童的个性,注重教育的实用性,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等。

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对当时的过的初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还出现了新人文主义运动,作为新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教育思想:康德--18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代表作《论教育》。

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上,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认为教育和艺术一样是件最难的事。

高的评价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大意义,要求给儿童更多指导和管束。

教育对于人不可或缺,同时也只有人才是适合于教育的生物。

他提出要培养“道德人”,作为与动物的区别,在教育中既要注意儿童自然发展,又要让他们自觉接受理性的引导。

最详细的德国的教育体制

最详细的德国的教育体制

最详细的德国的教育体制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世界知名的,其制度和教学质量都备受瞩目。

德国的教育体制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这一阶段的教育以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幼儿园由政府或私人经营,小学和初中都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

中等教育阶段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普通中学的毕业证书可以直接进入大学,职业中学的毕业证书则可以直接进入职业领域。

高等教育阶段包括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这一阶段的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

德国的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国际学生的热门选择之一。

总的来说,德国的教育体制充分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 1 -。

德国教育制度

德国教育制度

德国教育制度德国基本法赋予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德国的教育政策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自由选择学校、培训场所和受教育的方式。

德国对教育的投资额很大,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费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整个教育事业置于整个国家监督之下。

教育的管辖权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文教部。

但教育的立法与行政管理的绝大部分的职权归各州所有。

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各州的教育事务。

德国实行10年普通义务制教育。

儿童满3岁可进入幼儿园。

6岁上小学,小学学制为4年。

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中学。

普通中学学制为4~5年,其毕业生再经过3年职业教育,大多数成为技术工人;实科中学学制6至7年,是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文理中学学制9年,其毕业生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无需大学入学考试可申请进入大学学习。

在进入大学前,一般需要接受13年的基础教育。

综合中学提供实践、文理和实践文理相结合的各种综合性教育。

在综合性学校中,无论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生还是以文理为主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学校。

综合中学也许更易合作或更好联系。

合作性的综合中学保留了将传统的单科学校中不同学科归合为一的构架。

这种结构会使不同的能力均得到发挥,又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统一的综合中学不再分科。

将不同能力的学生置于一个更为统一的班级。

该学校的学生在第5或第6年级时上同样的课,对于学时没有区别,成绩的优劣决取于其自身表现。

二、高等教育第一类:1.大学(Universitaet),一般指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科(Geisteswissenschaft)、理科(Naturwissenschaft)、工科(Ingenieurwissenschaft)、法学(Rectswissenschaft)、医学(Medizin)、经济学(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和神学(Thelogie)等学科。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一)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一)

2.“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育活动与耶稣会学院 (1)“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育活动 胡格诺派等新教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早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 尔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时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 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为了适应初等教育的发展,“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还在欧洲创办了培养初等学校师资的讲习所。 (2)耶稣会学院 在1618~1746年间,由耶稣会创办的学院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稣会学院重视古典人文学科的学习, 古典语言、哲学和神学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耶稣会学院在管理、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1)星期日学校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1735~1811)首创 “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星期日学校最初仅教阅读《圣经》,以 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由于星期日学校利用休息日把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学生。星期日学校不仅在英国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还流传到欧美各国。 (2)“导生制”学校 星期日学校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师资问题的重视。18世纪90年代,教会人士贝尔(1753~1832)在印度, 兰卡斯特(1778~1838)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 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导生制”学校在英 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会分别成立了推广“导生制”学校的“兰卡斯特协会”和贝尔的“贫民教育促进会”,使“导生制” 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 校取代。

试论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试论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试论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学院:教育学院专业:比较教育学试论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摘要: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德国的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从后进走上前列。

面对战争频发和国内亟待改革的状况,德国教育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德国分裂公国强化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是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背景密不可分的重大任务。

德国的教育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教育,是后世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典范。

本文从德国近代的历史背景等角度出发,主要对17至19世纪德国教育体系,即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和师范教育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德国教育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一直关系到到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复兴与强大。

通过深入研究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多角度的了解德国的教育理念及体制,更可以从中借鉴德国教育的某些理念,这对我国的教育将会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近代教育发展影响17至19世纪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普鲁士在这些公国之中政治经济实力最强,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行的比较好也是普鲁士。

在这个时期,普鲁士的教育深受文艺复兴之后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姆一世发布多项教育法令,规定政府设校、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师等方面的集体要求和措施。

腓特烈·威廉姆二世也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法令。

虽然这些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具体的实施,但是这却是义务教育的发展的源头,为后来德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德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19世纪德国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大大发展,特别是初等教育的发展,德国大力实行义务教育,各个邦国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儿童入学率迅速增加,这些政策都在德国的近代学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更为德国在近代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德国不再是四分五裂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为近代德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第八章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第八章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 文科中学:偏重于古典语言 ; • 实科学校: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 • 文实中学:最初由一部分实科中学因增加神学和 拉丁语课程而形成,古典语与实用知识的学习并 重。 • 4.高等教育:在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下,大学趋向 于统一化和国有化。在大学的课程中,科学技术、 商业及现代外国语等得到了加强。“学术研究自 由”和“教学自由”等柏林大学所倡导的德国大 学的传统精神,仍有一定的影响。
第八章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第一节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概述
一、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新教派控制教育的时期——路德派和虔信派 (二)各封建公国分权管理教育的时期 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立法:自16世纪就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 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2)设立教育管理机构 1787年普鲁士成立的高级学校委员会就是负 责管理中等和高等学校的专门机构。
②泛爱主义学校运动
代表人物:巴西多 泛爱学校: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 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注重实用型和儿童的兴趣,以户外活动和 游戏为重要课程等。
巴 西 多 在 泛 爱 学 校 任 教
(2)中等教育——兴办实科中学 ① 文科中学 ② 实科中学 1708年虔信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的“数 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是最早的 一所实科学校。 ③骑士学院:一种培养新贵族的特殊学校。
二、19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19世纪前期——洪堡改革 1.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改革 (1)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颁布了《初等义 务教育法》,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丰富和扩展其教学内容; (3)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
2.中等教育的改革 (1)文科中学 ①将原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 ②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③推行新的课程体系; (2)实科中学 19世纪,实科中学发展迅速,主要职责 在于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但地 位低于文科中学。

德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德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德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德国一直以来都以其严谨的教育体系著称于世,而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德国,学校管理制度主要由教育局、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学校领导层和教师组成,通过各个环节的合作和协调,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德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特点、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特点1.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德国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之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教育局负责制定和颁布相关教育政策,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对学校的日常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方针,教师根据法律法规开展教学工作。

这一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了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2. 民主的决策机制德国的学校管理制度注重民主参与,学校领导层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学校领导层负责提出决策建议,学校委员会进行讨论和表决,最终形成学校的决策结果。

通过民主的决策机制,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各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稳定的管理体系德国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在稳定的管理体系之上,学校领导层和教师团队一般具有较长的任职期限,不会频繁更换,确保学校管理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这种稳定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德国的学校管理制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校领导层通过评估和考核教师的工作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实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德国的学校管理制度实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鼓励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实践。

学校领导层通过制定灵活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政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业成功。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课件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课件
行业变化。
高辍学率与低完成率
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选择辍学,高 等教育阶段也有较高的辍学率,这成为德 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移民和多元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德国教育需要更好 地融入多元文化,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需 求。
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国教育体系正逐 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率。
教育机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会学校,德 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立 学校和私立学校。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教育的影响
教育重建
教育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教育系统遭 受严重破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
在战后,德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教育改 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求。
美国教育理念影响
在二战后,美国对德国进行了大量援 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引入了美 国式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各 种成人教育和进修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 和职业人群的学习需求。
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
虽然德国教育体系整体上较为完善,但地 区间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
,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职业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体 系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技能需求和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 进个性发展,为高等教育和职业
发展做好准备。
教育形式
包括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等类 型,实行免费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定义
高等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级阶段,提供学 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 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近代德国的教育:17、18世纪的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

由于封建割据,教派争斗,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

德国的资产阶级势单力薄,不敢像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那样起来革命,而是屈从于封建势力。

18世纪70年代,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德国教育界出现了泛爱主义,拥护卢梭的思想,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并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活动。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人文主义运动在德国兴起,古希腊文化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受到推崇,促进了德国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初的普鲁士与法国战争对德国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开始经历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德国的经济、教育等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到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要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使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资产阶级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德国资产阶级更是不敢进行反对封建贵族的革命斗争。

这是德国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

当然,整个欧洲政局的发展和变化,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强迫义务教育德国最初的学校教育和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

首先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国(特别是在其北部)占绝对优势。

从路德派到虔信派,基于对新教势力扩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响,得意志境内各邦从16世纪中期开始先后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使德国成为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1559年,威丁堡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1580年,萨克森也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玛颁布的教育法令规定,8到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

在众多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公国中,普鲁士的教育法令最为突出。

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制度
四、二战后德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1964年的《联邦共和国关于实行教 育统一的协定》(简称《汉堡协定》)
1.所有学校统一学年,即从每年的8月1日开 始,于次年的7月31日结束。 2.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
3.统一学校名称。
4.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 语。 5.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
2.联邦德国特点 (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 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
各国所称道和模仿。
(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
育管理的多中心。
(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是
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 的。
(5)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 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 一定的影响。 (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 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 宿学校几乎没有。 (7)与中小学相反,联邦德国各地区的 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
6.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进入一般大学必须符合 下列条件,即从第五学年开始接受第一外语 的教学,从第七学年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从 第九学年开始学习第三外语。
(二)1970年的《教育结构计划》
1.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称为“初步 教育领域”。 2.改组普通中学,让儿童提前一年入学,即儿 童5周岁开始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称为“初 等 教育领域”。 3.把中等教育称为“中等教育领域”,分为两 个 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到第十年级,毕业 生可获得“中学毕业证书I”;第二阶段包 括第
(一)泛爱主义教育思潮
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 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 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 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 。

第九章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九章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二学、要德求国学校教育制度
•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
• 路德派的义务教育 • 1517年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派提出了义务教
育的主张。提出强迫义务教育的观点,他认为 儿童受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 任,他主张,应当由国家和城市当局负责建立 学校并加以管理,应该把教育作为国家事务。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第九章 德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本章框架ຫໍສະໝຸດ 索教育行政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路德义务教育;泛爱运 动;洪堡德教育改革。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中学; 骑士学院
高等教育:柏林大学;高等工业学 校;专业学院。
第九章 德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重点:泛爱运动;洪堡德教育改革;柏林大学;
高等工业学校。
教学要高求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早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到15世纪全德国已有9所大学,这些大学的特点是注重 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同时也开始强调接近实际 生活和对学术的探讨。大学开设的科目主要有神学、古 典语言和文学、历史、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另外一 些实用的学科也受到重视,如数学、物理、地理、和实 验课等。后来又创办了一些新式的大学,这些大学在推 动德国的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高求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工业学校:
19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技术发展惊人,参加这些部 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科技知识,为此,出现了 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学校---高等工业学校,它传授 的知识以实用为主,与工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是 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教学要高求等教育的发展
专业学院: 继高等工业学校之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专业性学院, 台采矿,农业,军事,军工等学院,总之,19世纪德国 的高等学校发展得较快。 技术教育:从1812年起开始受到重视,从1820年开始 技术教育和工业学校改由商工局领导,在25个行政区各 建一所地方工业学校,学制2年。 重视职业教育成为德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德国当代教育制度

德国当代教育制度

德国的当代教育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联邦制度:德国的教育系统是联邦制的,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负责。

各州拥
有在教育领域的相对独立权力,因此存在一些地区性的差异。

2.三层次结构:德国的教育系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学段和学制,学生可以在这个体系内逐步提升学历。

3.综合性学校:德国的综合性学校(Gesamtschule)将不同学科的学生纳入同一所学
校,提供统一的中等教育。

这有助于减轻分科制度带来的社会差异。

4.双轨制:德国实行的双轨制度(dual education system)是其成功的一大特色。


生在中学阶段可以选择继续学术教育,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培训系统。

这样的制度旨在保障学生在学校和实践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培训。

5.大学自主性:德国的大学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自主制定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和招生
标准。

大学课程通常较为灵活,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

6.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大学通常需要通过“高考”(Abitur)或其他类似的大学入学考
试。

这个考试通常在中学阶段结束时进行,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大学。

7.国家援助制度:德国实行的大学免费政策是吸引国际关注的一大亮点。

许多州提供
免费的高等教育,而联邦政府也提供一些奖学金和贷款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