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与实践

合集下载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养 学生 的工 程 实践 与 应 用 能 力 , 以在 课 程设 计 和实 所 施 中注重调 动 学生 的主 动 性 、 造 性 , 创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作者简介 : 晓红(99 )女 , 龙江省 密山市人 , 士 , 级工程师 , 王 16 , 黑 学 高

l 引 进 先 进 设 备 , 养 现 代 工 程 意 识 培
从 培养 现代 工 程 师 的 目标 出发 , 工程 训 练 不 仅 要
个 反 映真 实生 产过 程 的系统 中学到 专业 知识 与操 作
学 习和掌握 传 统 的车 、 、 、 等基 本技 能 , 铣 刨 磨 更为 重要 的是 , 还应 该 了解现 代 化大工 业 的生 产及 管理 流程 , 这 对开 阔大 学生 的视 野 、 拓宽思 路 、 活想 象力 和创 造性 激 是极 为重 要 的 。作 为 国 家 级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心 , 校 我
摘 要 : 现 代 工 程训 练 教 学 中 , 过 先 进 的设 备 及 教 学 方 法 向学 生 展 示 当今 工 业 生 产 领 域 中 各 种 技 术 的结 在 通
合与应用 , 开拓 学 生 的 视 野 , 立 现 代 工 程 意 识 , 用 实 践 训 练 教 学 与 创 新 活 动 有 机 结 合 的 模 式 , 养 学 生 的 树 采 培 工 程 实 践 及 创 新 能 力 。通 过 自动 化 生 产 加 工 系 统 的实 践 教 学 , 究 学 生 现 代 工 程 实 践 与 创 新 能力 的 培 养 。 研 关键词 : 现代 工 程 意 识 ; 新 能 力 ; 究 性 课 题 ; 果 转 化 创 研 成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6 2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9 6 2 0 ) 6 0 1- 2 0 24 5 (0 90 — 1 8 0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1工 程训 练 教 学 改 革 的必 要 性
硎 。
23与后继课程改革 的配套 . a . 通过解 剖机床加强对机床结构的认识 , 尤其是 主轴 组件 的分 目前 , 工程训练仍采用传 统的工艺 , 大部分 内容 已落后 于工 业 析构成 , 以利于《 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 中对 主轴运动精度 的分析 。通 生产水平 , 不能与现代制造业水平相适应 。具有发展前景广的新材 过对车床传动路线分析和传动比计算 , 基本解 决其 它机床 和一般机 料、 新技术 、 新工艺未能及 时纳入工程训练内容 , 而且现行的工程训 械的传动分析。 通过对非标 准螺距螺纹的车削 和铣削螺旋槽 时交换 使学生加深对交换齿轮的认识 。 练模式缺乏层次和特色 ,已不能与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 的精 神相一 齿轮 的计算 , 致。 . b通过铣平 面、 . 铣键槽夹具的使用和分析 , 使学生对 夹具构成 的 b .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各部分 的功用有直观 的了解 。 c .通过车刀角度测量实验 , 工程训练是保证《 机械制造基础》 等课程教学质量 的关 键和基 基本上解决学生从几 何上对刀具 角 础 , 而 , 几年 来 , 然 近 由于缺 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 能处 理好 生产与 度的认识 。 未 教学的关 系 , 部分实 习指导人员也未 能站在全局 的位置来对待实习 24实验 与实 习的结合 一 . 采用实 习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 切削 因素对表 面粗糙 教学环节 , 使得学生在实 习完毕后仍 缺乏基本 的机械工程概念 。而 且因实验室与实习工厂的管理是相互独立 的,缺乏紧密的联 系 , 势 度的影响 ” 实验 ,数控机床加工 ” “ 实验 , 促进学生对实习 中遇到的现 必造成重复建设 、 规模效 益低 下 、 办学活力不强等 不利于高校向高 象的分析思考 以及对后继课程的学习。 充分利用工程训练 中心的条 层次发展的现象 。 件, 开设多个教学实验 , 解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学时少 的矛盾 。 如开 e . 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呆板 设硬度测定 、 切削力测定 、 数控编程等实验 。 2 . 5完善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创新 的积极性 当前不 同专业学生 的实习 , 仅仅是 时间长短 的差别 , 实施过程 中既不结合专业 , 不因材施教 , 也 对培养学生 的实 践能力和创造性 a . 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 式 思维重视不够。在多数的实习内容仍 以操作性 的劳动为主 , 施行师 积极推行精讲多练 、 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动手为主, 教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亲身实 傅演示 、 学生照做 的老办法 , 缺乏强化能力培 养的意识 和行之有效 师指导为辅, 践, 提高学生技能 与能力。 的措 施 。 以上 问题 的存在 , 显然与 工程训 练的基本要 求 , 学生获得机 使 b . 增加知识 陛、 趣味性的内容 械制造基本知识与建立生产过程的概念存在差距。 同时也不适应 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高教学效果 。让学生展 开想像 的空间, 前 市场经济要求培养综合型 、 技术型 、 用型和创造型人才 的指 导 自己设计 、 应 自己加工 出各种形状 的小零件 、 小饰 品, 这样大大增强 了 思想【 。 学生 的自豪感 和成就感, 激发了学 生的创新欲望, 使学生在无需添加 额外设备 、 无需 掌握其它知识 的前提下, 最短时 间内看 到 了创意 在 1 . 2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 深化高等教育 制作 的成果, 在激发学生实 习兴趣 、 创新 能力上收 到了很好 的效 果。 形状尺寸受工种 限制 和实用 的改革 , 全面提高学生 的素质 , 增强学生的工程 实践 能力 , 培养学生 虽然此类创意作 品具有加工方法单一, 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完成这一使命 的必然要求 。 工程训练课程 性不强等局限性 , 但它是创新设计的基 础, 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 c. 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 ” 是实践教学 的重要环节之一 ,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计划 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的时代 , 培养和 通过任务实现各种技能 、 能力 的培养 。如在机制专业 的工程训 造就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 高等教育 练中, 以虎钳 为载体, 把冷加工 、 热加 工 、 数控加工 、 钳工有机地结 合 的使命 。 传统 的工程训 练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早 已落后于 时代 的步 起来, 在学生掌握基本 原理 、 加工范 围以及基本操作 技能后, 学 通过 生 自己设计加工工件, 自己设计工艺方案, 在不同的工种完成 工件加 伐。 因此 , 必须改进工程训练传 统落后的教学方法 , 以满足新形势下 人才培养的要求『 引 。 工。这些工种包括普通车削加工 、 铣削加工 、 磨削加工 , 以及数控车 、 2工程训练教 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铣加工、 焊接, 最后在钳工进行装配 。 整个工程训练结束后, 学生 自己 设计 展台展 出 自己的工件 ,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21 .工程背景意识 的树立 学生在入厂教育时 , 除了正常的劳动纪律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 工程训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产实践,第一次实现理论与实践 外, 对企业的组成和各 主要 部门的作 用 , 如设计科 、 生产科 、 质检科 的有机结合。对 于机械类 的学生来说, 既是对 已经学过 的专业 课 它 等进行介绍。以工厂生产的主要产 品进行介绍 , 并按 照该产 品的生 的检验, 同时也是对后续专业课 的铺 垫。任何加工设备 、 加工方法 、 产工艺流程对全 厂进行参观讲解 。 在实习结束时再进行一次更深入 加工手段对学生 来说都是新鲜 的, 一个简 单的机构 、 一个小小 的零 的参观讲解 , 加深学生对工 程背景的认识 , 对产 品的生产过程和工 件都能引起学生好奇。 长春工程学院对训练 中心设 备投资力度不断 艺过程 的认识。 加大, 很多机械设备本身就是集机械 、 、 、 电子 信息 系 ( 下转 6 页 ) 1

工程训练 培养方案

工程训练 培养方案

工程训练培养方案
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工程训练培养方案的示例:
1. 建立基础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基础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践技能培养: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包括实验室实验、工程项目模拟等,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培养: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学生应该参与到小组或团队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需要接触真实的工程问题,并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可以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参加竞赛或挑战赛等方式来实现。

5. 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设计
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 学习资源支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包括实验设备、软件工具、文献资料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工程训练。

7. 实践指导和评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工程训练培养方案示例,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所差异。

具体的培养方案应根据教育机构和专业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表现为对项目的兴趣不高、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缺乏积极性。

2.缺乏跨学科合作: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一般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交叉合作,但是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跨学科合作。

3.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工程实践创新项目需要学生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学生在项目中团队合作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二、对策措施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合理的项目选题、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

2.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可以在项目中设置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要求,促进学生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3.创新思维培养: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开展团队合作训练: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中,可以设置团队合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评估和互评来激励学生的团队合作。

5.加强指导和辅导:针对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中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总结和经验交流,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6.提供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项目资源支持,包括设备、设施、实验室等,以及相关的图书、文献等参考资料,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7.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评价体系,评价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掌握 的实践技能 , 以项 目的形式提出方案和 内容 , 经评 审立项 后 . 在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与制作 。( ) 2 向学校主管部 门申请 电子设计 创新 学分课题 。 经学校 同意 批准后 . 由指导教师组织 学生进行项 目的设计 与开发 。( ) 门设置 了学生参加各 类竞赛训练 、 3专 课外科技 活动的基 地, 与学生科 技社 团互 动 。 由学生参 与管理 。 实行 全天候开放 . 安排 并 经验丰富的教师 . 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 关键词 】 工程训练 ; 实践教 学模式 ; 创新能力 ; 能力 实践
O引 言 . 统案例 的机 电传动 、计算机测 控等相关 技术 系统综合应用 知识教学 1 的同时 , 设置 了 3 学 时的实践环 节 , 2 使学 生以实 验室提供 2 1 年《 0 0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和发展规划 纲要》 中提 出探索适 (6学时 ) 电气控制 、 计算机测控模块 为基 础 , 进行机 电一体化 应 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 教学改革 . 创 的机 械运动 机构、 新教育教学方法 ,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 形成各类人才辈 出、 拔尖创新人 创 意组合 , 组合机构 运动控制 、 械机构特性 测试 、 机 生产线在 线检测 、 树 提高理 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机械 机构三维设计 等系列化 的项 目实践 . 立大工程 的意识 、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参与 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 和技术综合实践能力 11 .4创新训练模块 . 工程训练各环节 。 促进学生综 合应用所 学的专业知识 . 优化其 知识体 系结构 , 获得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 , 工程训练培养 了学生的 创新实践模块 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实用技 能实践训 练相结合 , 突 创新 训练分层进行 . 鼓励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提高 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是培养复合 型的、 高层 出技术 综合应用和工 程创新设计 能力 培养 . 同学们跨学 院、 跨学科开展创新训练 。 以第 二课堂 为主 , 结合学生科技 次的 、 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 在大工程背景下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的不足之处 日渐显现 . 实 计划 、 学科竞赛 等创新 活动以及教师科研项 目和工 程项 目, 设置机械 、 际工程 的综合性 、 复杂性也越 来越高 , 行以操作技 能训练和 验证性 电子 等创新 活动室 , 进 由学生 自主管理为 主。 教师辅 以适 时指导 。 实现时 空间 、 内容全面开 放 。 学生 自 组 队讨论 和交流 , 行 提交设 计报告进 实验到综合性 工程训练和创 新实践 为主的教学理念 和教学实 践的转 间、 变,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 进行工 程训练教 行可行性分析验证 , 际制作作 品. 实 并完成项 目总结报告或论文 。 1 . 2开放式教学 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工程 训练中心推 出了开放式教 学运行机制. 各训练 室对学生 1工 程 训 练 教 学 模 式 的 初 步 探 索 与 实 践 . 实行预 约开放 、 间和假期开放 . 晚 为学生提供 开放的 自主实 践教学资 11 块化教 学 .模 训练室配备常用工具、 电子元 器件及计 算机 和相应仪 器设备 。 具体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 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 . 理论 教师 源 。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 时间所 学的理论知识和 只注重理论知识 的讲 解 . 习教 师更关注实 际操作训练 . 实 理论教学 与 开放形式为 以下几种 :1 实践教 学脱节。模块化 教学 强调理论教学 与实训 教学 同时进行 . 过 通 对 工程训练所有 内容 的精减取舍 、 有机整合 , 避免 了大量枯 燥无 味的 理论性教学的负担 . 提高了教学效 率的同时增加 了学生动手 动脑的机 会,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位 , 培养学生掌握理论联合 实际、 实 在 践中思考 的学 习方法 . 合实践一 符 认识 一 实践的认知规 律 . 再 是一种 系 统化、 规范化、 学化 的教学组织形式 。 科 根据我校的学科 设置特点和工 程训 练教 学 目 , 程训练 分为基 础训练模块 、 业训练模块 、 标 工 专 综合训 练模块 、 创新训练模块 四个 教学模块

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赛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些优秀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技能 ,
置。
部分 , 一部分是所有工程基础课程 , 然后才是各专业课程 。 其重点包括 : ①低年级的课程更侧重概论性 ; ②讲课重点放 在问题解决方法上;③高年级的课程更侧重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④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根据这个理念 , 在设计工程实训 的教学大纲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 隋况分别对待 。如针对 大二的学生 , 工程实训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实训 中给 学生留下诸多问题 , 待今后的学习将其完善 , 针对大三的学 生实训则应更注重本专业在社会 的需求。
四、 针对 不 同专 业实 施不 同实训 方 案 实训的具体方案应 当根据学生 的专业情 况区分对待。 由于全 校 的工科 大 学生 都需要 进 行工 程实 训 ,因此工 程 实 训是非常重要的一 门课。 为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 , 针对
用统 一零 件贯 穿 实 习各个 工种 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体现各工种特点 的标
工程 实 训应 当 紧跟全 国乃 至全 球趋 势 ,适 应提 高 工程 训练技能的潮流。通过恰 当的调整教学模式 ,增加创新课 程, 以全 国大赛 为载体 , 培养学生 的工程创新能力 , 增加创 新实验室 , 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场所 。 根据我校在2 0 1 2
年成功参加全国工程训练技能大赛并获 国家二等奖的实战 经验 , 积极组织 、 宣传 、 安排今后的全国工程训练的比赛 , 从 各个专业选出优秀的学生 , 进行工程技能的培训。 完善 比赛 实验室 , 给参赛队员提供更加完善的创新实验平台。 通过比
2 0 1 4年 4 月 第 1 4 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 UC ATI ON TE AC HI N G F OR U卜 1

工程训练开放式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

工程训练开放式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

工程训练开放式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摘要在工程训练中,采用多形式的开放运行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扩大学生受益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阐述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改进和完善工程训练开放运行模式、围绕开放运行进行多层次的项目建设、完善开放运行管理和在开放式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所做的探索。

关键词工程训练;开放式教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36-031 工程训练中心概况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中校内实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密切结合教学实际,在工程训练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开放运行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

开放式教学是解决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教学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扩大学生受益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学校于2008年施行新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加强关于大学生综合实践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08版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机械、电力等学科把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及电工实践等部分公共选修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实训工作量等大大增加。

同时,工程训练中心还承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实践教学任务和劳动部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机械工程学科科研平台等任务。

在设备、场地等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加工程实训,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更好地适应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教学类型不同以及学生的专业、年级不同,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此对多种形式的开放式运行模式进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2 开放式教学项目的特色为了吸引全校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参加到实训项目中来,开设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分为系统认知、基础训练、系统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认证4个层次,可覆盖从大一到大四的理工类学生,充分体现“四年不断线”教学理念。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随着中国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认证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人才的培养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实践。

本文将从面向“工程认证”的角度,探讨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工程认证的意义与要求工程认证是指对工程人员在相应领域的专业能力进行统一认证,证明其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具有从事相应工程活动的资格和能力。

目前,我国对工程认证制度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强对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并逐步推行工程认证制度。

工程认证体系是以职业资格认定为核心,结合相关领域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性机制,是实现工程人员从业资格的重要途径。

工程认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工程质量。

工程认证可提高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提升工程绩效。

具备工程认证的工程人员拥有更高的竞争力,可以提升工程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3. 促进行业发展。

工程认证可以规范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而工程认证对工程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专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二、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传统模式单一。

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和针对工程认证要求的培养方案,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衔接度不足。

学校和企业在工程训练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学生毕业后很难与实际工程工作相衔接。

针对工程认证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对工程训练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

1. 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重要,但不足以满足工程认证的要求。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兴趣 。
理 ,让学生 由被动接受讲解转为主动探 索 自主寻找解
决途径 ,锻炼学 生分析和 自学能力 。对于 () 问题 3类 也主要 以启发 为主 ,通过反 问、提示等方式 ,引导学
生独 立 分析 , 自己得 出 问题 的答 案 来 训 练 学 生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 同 时 ,鼓 励 学 生沟 通 ,在 交 流 学 习心 得 的 同 时 ,
本文 内容是先进制造技术工程 实训教学改革 ,通 过不断探索和总结 ,借鉴相关经验 ,寻找适 合我校先 进制造技术工程实训 的方式 、方法 ,提 高我校相关工 作实效 。 在 本次教改实施过程 中,采用分析 问题 ,寻找解 决方案 ,对 比分析效果 ,改进 教法 的思路推 进 。着 力
同时 采用 分组 竞争 的方 式 ,在组 内协 作完 成任 务 ,回答 问题可 以互为补充;组与组之 间进行竞 争,
互 相挑 缺 点和 不足 , 与 成绩 挂钩 ,激 发 学 生 的进 取 心
革成果三等奖 。
2 1年3 01 月
13 1
SSN1 72 1 . 438 6 CN1 - 99 T 1 4 4/
中 砚 孝 各 国 代 蒙
21第期 0年7 总 15 1 1 第 期
相关教学 内容预先抛 出一些 问题供 学生思考 ,随着 教
学的进 行要求 学生综合应用 讲解 的知识, 自主给 出答 案 。比如切削参数的选择对 加工至 关重要 ,开始 学生
提高学生 的工程知识 、工程实施 、团队协作、交流沟
通、学习等能力 。对 比与归纳总结 ,提 出 “ 启发引导

自主探索一讨论交流一知识应用一 实践考 核一操 作
点评 与改进 ”的教学模式 。主要 内容就是 以启发 引导 开始进 行授课 ,对讲解的必需知识结合实例 自主分析 与应用 ,鼓励同学交流探讨 ,完成布置 的任 务;在 此

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E po ai n rc c f B ahn d n ier gt iigtahn x lrt n a dp at eo L t c igmo ei e gn ei a n ec ig o i P e n n rn
Ii u Chu he nc ng
( Eng n e ig Tr i ng Ce t r,N o t a t r ni r iy,She i e rn ani n e r he se n U ve st nya g 1 0 n 0 06,Chia) 1 n
程 训 练 的重 要 意 义 。有 针 对 性 地 指 出 目前 工 程 训 练 对 P L教 学 模 式 存 在 着 亟 待 解 决 的 障 碍 性 问 题 。 B
关键 词 : B 学 模 式 ; 程 训 练 ;教 学 方 法 P I教 工 中 图分 类号 : 6 2 0 G 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4 5 (0 2 0 — 1 8 0 1 0 9 6 2 1 ) 4 0 5 — 4
P L教 学 模 式 在 工 程 训 练 教 学 中的探 索 与 实践 B
刘 春 城
( 东北 大 学 工 程 谢 练 中心 , 宁 沈 阳 1 0 0 ) l 辽 10 6
摘 要 : 绍 了 P I教学 模 式 及 其 特 需 要 , 出将 P I教 学 介 B 并 提 B 模 式 应 用 于 工 程 训 练 教 学 中 的观 点 。说 明 了工 程 训 练 教 学 对 P I教 学 模 式 的适 应 性 , 绍 了 P L教 学 模 式 B 介 B 在 工 程 训 练 教 学 中 的组 织 安 排 和 实 施 过 程 。通 过 P I教 学 实 际 探 索 和 应 用 , 结 了 P L教 学 模 式 应 用 于 工 B 总 B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对工程教育水平进行认证的机制,旨在评估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

而工程训练是工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至关重要。

因此,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首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在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工程项目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现实工程中,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应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工程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挑战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所需的综合素质。

再次,教师在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积极参与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最后,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与工业界进行合作。

工程训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工程实践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与工业界的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实习等活动,让学生与真实的工程环境接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践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总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复杂工程,需要从理论指导、实践操作、教师角色和校企合作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工程实践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 c o l fMe h nc la d Auo t eEn ie r g,S uh C ia U iest o S h o c a ia n tmoi gn ei o v n o t hn n vri f y
T c n lg ,G a g h u 5 6 0,Chn ) e h oo y u n z o 4 1 0 ia
mo en e gn eigtann ,tej i f ce t crsac o p a t eta hn ,a d b i l - y r d r n ie r riig h on o ini e e rh t rci e c ig n ul amut l e ,mut p t n n s i f c t ia l —ah a d i mu t S be te gn eig t iig f t r l -U jc n ie r r nn af m.T e rdainefc ft iigc ne a ewa d q aey e etd i n a l o h a it f to r nn e trb s sa e u tl x r . o e a e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8期 20 0 8年 8月








V) 2 , ( . 7 No 8 1
RES EARCH AND EXPL0RAT1 0N N I LAB0RAT0RY
Au . 2 0 g 0 8
现 代 工 程 训 练 教 学 体 系 的改 革 与创 新 实 践
Re or a d I n v t y Pr c ie on Mo er giee ig Tr n n f m n n o a or a t d n En n r aiig c n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为“构思、设计、实现、经营”。

这一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工科教育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将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工程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1. 实践教学贯穿全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不仅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工程教育中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知识,同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技术与人文本质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等等。

3. 面向未来的教育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不是僵化的,而是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不断地创新和拓展其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其始终保持活力和先进性,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1. 课程改革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需要从课程上开始,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实践应用,将学生训练成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人才。

2. 实践教学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必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 团队合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注重团队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思想,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市场需求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通过实践和项目开发,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综上所述,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工程认证是指对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的能力进行评估和认证,以求证明其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随着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认证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提升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针对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认证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认证就成为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

而随着工程认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意识到了工程认证的重要性。

对于工程认证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工程认证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和认证。

只有通过了工程认证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够证明其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通过工程认证,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学习和掌握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竞争力。

随着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人员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而通过工程认证,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竞争中凸显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己在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可以看出,工程认证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的必要性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不够注重对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

而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第一,满足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无法满足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需求。

工程训练大纲

工程训练大纲

工程训练大纲摘要:一、引言1.工程训练的背景和重要性2.训练大纲的目的和作用二、训练内容1.工程基础知识2.工程实践技能3.工程创新与创业能力4.工程伦理与法律法规三、训练方式与方法1.实践教学2.项目驱动式教学3.产学研一体化教学4.跨学科综合训练四、训练流程与组织管理1.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训练过程中的指导与评价3.训练成果的展示与交流4.训练反馈与持续改进五、训练效果评估与保障1.学员满意度调查2.教学质量评估3.实践成果评估4.持续改进措施六、结论1.工程训练大纲的意义和价值2.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训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

为此,我们制定了工程训练大纲,旨在规范和指导工程训练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训练内容1.工程基础知识:训练大纲涵盖了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为学员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2.工程实践技能:大纲要求学员掌握一系列工程实践技能,如焊接、钳工、电工、数控等,以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

3.工程创新与创业能力:大纲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项目实践、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激发学员的创造力。

4.工程伦理与法律法规:大纲强调工程伦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员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遵循道德规范,合法合规行事。

三、训练方式与方法1.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工程训练的核心环节,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程能力。

2.项目驱动式教学:大纲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员在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锻炼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大纲强调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4.跨学科综合训练:大纲鼓励学员跨学科选修课程,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集成快速制造系统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集成快速制造系统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U I I
I U .[0
科 教 研 究
Ch n Edu t o I n st o Her d la ca 1 n n ov f n al
集成快 速制造 系统 工程 训练 教学模式 的实践 与探 索①
车建 明 范胜波 李 清 ( 天津 大学机 械学 院 天津 3 0 7 ) 0 0 2
3结语
集 成快速 制造 工程 训练体 系的构 建 , 给 学 生 提 供 了 综 合 工 程 实 践 的 平 台 , 提 为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能 力 创 造 了 条 件 。 过 训 练 , 生 进 行 了 三维 扫 描 仪 的 操 通 学
图 6 飞机 的三维数字 化模型 图 7 加工 的作 品 作 , c i o 扫描 软件 及Roy r s Ro vs n i l wo k 多视 拼 合软 件 的 应 用 , e ma i软 件 中数 据 处 理 G o gc
科 教 研 究
选 择 快 速 原 形 加 工 , 要 对 模 型 数 据 需 进 行 预 处 理 , 作如 下 : S 格式 的模 型 操 将 TL 文件导 入快速原 形的数据预 处理软件 , 对 其 进 行 定位 等 设 置 , 模 型 进 行 分 层 , 对 根据
模 型 的 形状 , 加 必 要 的 支撑 , 成 加 工 文 添 生 件 , 终 加 工 出模 型 。 最
图 2 训练流 程
图 1 集成 快速 制造 系统
图 3 飞 机模型
图 4 残缺 面片 文件
图 5 拼接 后的 曲面片
①作 者 简介 : 建 明(9 I 3 : , 车 16 , ~) 男 工学 博士 , 副教 授 。 究 方 向 : 械 产 品 与装 备 设 计 、 造 ; 研 机 制 反求 工程 与技 术 。

交叉融通、多层定制的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交叉融通、多层定制的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KE CHENG YU JIAO XUE交叉融通、多层定制的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王 栋1,张新娜2,陆萍蓝1,唐建祥1,邵铁锋1(1.中国计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2.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摘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和国家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更加需要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工程综合实践平台课程是我校工科大学生提升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教改实施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交叉融通、多层定制式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工程实践内容向多学科交叉、技术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拓展,对提升我校高等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综合实践;交叉融通;技术阶梯;多层定制一、工程综合实践课程改革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标需要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新工科”要求积极推进对优秀的创新性、综合性、交叉性工程人才的培育,高等工程教育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时期,提高并强化大学生工程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为此,课题组依托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和校级系列教改课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

通过团队的努力,探索实习项目基础到综合、单一到多样、通学到定制、应用到创新的转变,努力完善多技术交叉融通、多层次自主定制的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促进了学生个体对工程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拓展了学生跨技术综合实践项目视野,提升了知识转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了我省实验室建设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二、实践课程改革目标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动力,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质量。

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1年2月第24卷第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Feb.,2021Vol.24,No.41 “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学术研究现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实现工程师资格和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基础。

2006年,我国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并组织国内高校进行试点。

2013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展开研究。

王孙禹对《华盛顿协议》“工程认证”的目标和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工程认证”的建设目标、定位等具体问题。

雷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工程认证开展情况,特别强调全国各高校对专业认证申请的重视,并对已经通过认证的专业日常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交流,弥补不足持续改进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毕家驹认为,高校各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对高等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李涛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紧密围绕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展开,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互认。

支希哲认为,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卢佳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我国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制度是联系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纽带。

房姝强调,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深入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认证”理念,进一步突出专业建设,积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楼建明强调,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工作,工程训练教学中心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对模块化教学、开放式教学、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等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建设系统完整和功能多样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关键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0.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探索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参与工程训练各环节,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优化其知识体系结构,获得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工程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大工程背景下,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日渐显现,实际工程的综合性、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进行以操作技能训练和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
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1.1模块化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更关注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模块化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同时进行,通过对工程训练所有内容的精减取舍、有机整合,避免了大量枯燥无味的理论性教学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掌握理论联合实际、在实践中思考的学习方法,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学科设置特点和工程训练教学目标,工程训练分为基础训练模块、专业训练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创新训练模块四个教学模块。

1.1.1 基础训练模块
基础训练模块面向文科类专业学生,通过演示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与流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产品制造技术和工艺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大工程管理概念、产品质量概念和安全生产概念。

1.1.2 专业训练模块
我校的专业训练模块包括机械制造实训(金工实习)和电子技术实训(电子实习)两个部分。

金工实习模块以实践实训为主,讲解演示为辅,通过车工、钳工、铸造及装配的三大工种多学时的实际训练,再结合铣工、磨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几个小工种少学时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常规制造过程的工艺
顺序,工件材料的特性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

根据专业的不同,学时也不一样。

其中机械专业金工实习的学时为5周,测控技术、安全工程、热能、质量等专业为4周,工设、机械电子、工业工程等专业为3周,电气、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产品质量、光信息、微电子、材料、生医、应用物理、工商管理、信管、电子科技、计算机、光电等专业为2周。

电子实习模块主要教学内容为电子小产品(万用表、收音机等,学生自主选择)的制作。

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相关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电路板的制作与调试,电子设备的装调,掌握查找及排除电路电子故障的常用方法。

学生参与了电子小产品的整个设计制作以及调试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以后进行深入的电子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1.1.3 综合训练模块
综合训练模块(机电工程实训)依托省财政支持建设的“机电综合创新系统工程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平台,在对学生进行生产系统中各主要过程或工艺的基本理论(原理、概念等),以及基于工业装备系统案例的机电传动、计算机测控等相关技术系统综合应用知识教学(16学时)的同时,设置了32学时的实践环节,使学生以实验室提供的机械运动机构、电气控制、计算机测控模块为基础,进行机电一体化创意组合,组合机构运动控制、机械机构特性测试、生产线在线检测、机械机构三维设计等系列化的项目实践,
树立大工程的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技术综合实践能力。

1.1.4 创新训练模块
创新实践模块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实用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突出技术综合应用和工程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训练分层进行,鼓励同学们跨学院、跨学科开展创新训练。

以第二课堂为主,结合学生科技计划、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设置机械、电子等创新活动室,由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辅以适时指导,实现时间、空间、内容全面开放,学生自行组队讨论和交流,提交设计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验证,实际制作作品,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或论文。

1.2开放式教学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推出了开放式教学运行机制,各训练室对学生实行预约开放、晚间和假期开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实践教学资源。

训练室配备常用工具、电子元器件及计算机和相应仪器设备。

具体开放形式为以下几种:(1)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技能,以项目的形式提出方案和内容,经评审立项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与制作。

(2)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请电子设计创新学分课题,经学校同意批准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3)专门设置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的基地,与学生科技社团互动,由学生参与管理,实行全天候开放,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通过在开放训练室对某个课题或项目的反复实践,各种实际工程问题贯穿始终,在摸索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

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1.3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
以工程训练中心和项目作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的基础,科学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的“基础工程训练”“机械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训练”“设计创新竞赛型训练”“上岗技能培训”的工程训练5个学科平台,形成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环境,并面向校内10个专业开设校级平台课程《工程综合实践》、《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测控技术应用实践》等富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特色校级选修课程16门,有利于大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校拥有机电工程、计量测试工程、信息工程、光学与电子工程、科学与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门类的23个本科在专业,这为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体制保障,为工程训练中心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条件。

2.结语
以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通过研究总结模块化教学、开放式教学、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进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清晰、规划科学的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参与比例和总体水平,完善学生实践机制,建设
系统完整和功能多样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以争取培养更多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现龙.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8(28):41-43.
[2]丁政,张美茹,吴秀梅.多模块开放型工程训练体系学探讨.高教论坛,2008,3:105-107.
[3]王培良,蒋林华,蒋永峰.多学科融合的工程训练体系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12):170-172.
[4]田勇,周小泉,王立志.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工程训练模式探索.科技创新,2010,29:34.
[5]刁友宝.加强大学生工程训练,改革电子实验教学.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82-83.
[6]曹晓飞,刘岩. 金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13(2):131-133.
[7]石振秋.浅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价值工程,2011,9: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