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
核磁共振技术快速鉴定样品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核磁共振技术快速鉴定样品中的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01864);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资■助(编-§-: 19XD1432700);上海市青年 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编号:18QB14O34OO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类项目(编号:17ZR1441600 )王跨陡I 袁晓亮2张玉荣I 刘文斌2曹芳琦2刍B 芸21.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2.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摘 要:麻黄碱(Ephedrine )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 ),被广泛应用在药物制剂中,同时又能够作为制作冰毒的原料。
根据相关案件的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地下加工厂主要以麻黄碱/伪麻黄碱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法合成甲基苯丙胺。
在实际的毒品检验中,快速高效的区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并确定二者的相对含量,有利于案情的精准定性。
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样品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并对方法进行评价。
在进行NMR 分析时,检材用気代甲醇溶 解、超声处理并用漩涡混合器振荡均匀后进样分析。
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気代甲醇试剂将二者溶解后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二者的氢谱('H NMR )和碳谱(,3C NMR )图都有差异,其中'H NMR 核磁共振图谱差异最为明显,可实 现二者的有效区分。
核磁共振技术能用于样品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鉴别,该方法简洁、明了、快速、方便,并且可以测定样品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相对含量。
将此法应用于实际案件的检验,效果良好。
关帧麻飆伪麻駅核》^氢谱碳谱引言麻黄碱(Ephedrine )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 ),属芳怪仲胺类生物碱,是中国药典中中药材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存在于多种麻黄科植物中,具有发汗、平喘、利尿、抗炎等功效,至今仍以中药材或中成药制剂的形式在临床中药中常用。
二者具有相同的分子式,都具有两个手性碳中心,分子式为C 10H 15NO,分子量为165.23220,其化学 名为2-甲氨基-1-苯基-1-丙醇(2-Methylamino-1-phenyl-1-propanol ),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及其制剂中的麻黄类生物碱和川芎嗪
RC;CE;:’8
):8C?F
(:&:;
&
(F&?J8/J)C)(($/&%J/N)7))
K ,K =K =,K
"N7$5’.1%3S.$’.$3# $!006% 1#%$$ "N316’75..5S.7’5.76# $!0067 1#%$$ "NT5731’15363S00’6%$10# $!0050 1#%$$ "NT3..’1""0"S65’3$%06# $!00%6 1#%$$
>%8色谱柱,价廉常用的甲醇#磷酸盐水溶液作流动 相,测定了麻黄中C种麻黄类生物碱,同时测定了麻 黄中另一个生物碱 川芎嗪(四甲基吡嗪,!,E,C, $#535L*)3520,K0L*N+.3,OM;)。 首 次 从 中 草 药 川 芎 中分 离 得 到 川 芎 嗪 所 用 的 分 析 方 法 是 气 相 色 谱 法[C]。但人们对麻黄中的川芎嗪的研究很少,文献 中主要 把 其 当 作 挥 发 油 进 行 分 析[$]。 本 文 第 一 次
4’89:;:’8<:=’>?#,?@! 456(7!0&&:!9!A53$&&);&’B:(C
2D?<C,&C;D?8’(#$!$%&’(/)*+%,-.#?EC;:E?E:9#;F:C;DG(?&:8C(./
01/$!%/$!$5,!/! );H(’IF?;C,$!6 &)/&:8;9C;CE;:’8 I?>C# (C8J;D,%5$8&!
黄碱制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中和滴定法、分光光
度法、薄 层 色 谱 法、气 相 色 谱 法、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l 薄层 扫描 法 ( L S TC )
目前 普 遍 采 用 双 波 长 双 光 束 反 射 锯 齿 形 扫 描 法 l , 3 该 ]
法 既 可 补 偿 因 薄 层 厚 度 不 匀 而 引起 的基 线 噪 音 , 又可 克 服 斑
报道 , 以丙 酮 与麻 黄 碱 反 应 生 成 麻 黄 碱 丙 酮 化 物 进 行 分 析 ,
古、 新疆 、 肃 、 海 )、 穗 麻 黄 ( 布 东 北 、 疆 ) 的草 质 甘 青 双 分 新 等
接 进 行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刘 贵 中 报 道 , 正 五 十 烷 为 内标 , 以 标 峰 分 离 效 待 果 良好 , 不 受 杂 质 峰 干 扰 , 且 方法 可靠 ( 已被 国家 标 准 采 用 ) , 不 足 之 处 是 样 品 处 理 时 间 较 长 ; 金 林 等 报 道 , 联 吡 啶 顾 以 为 内标 , 定 了生 药 麻 黄 、 童 清 肺 口服 液 、 分 散 、 青 龙 测 儿 九 小 合 剂 等 9种供 试 品 中盐 酸麻 黄碱 的含 量 , 果 与 高 碘 酸 钠 氧 结
2 气 相 色 谱 法 ( C) G
气 相 色 谱 法 有 高 选 择 性 、 灵 敏性 、 样 量 少 、 析 速 度 高 用 分
快 的特 点 , 黄碱 及其 盐 类 由 于 具 有 挥 发 性 , 般 都 可 以 直 麻 一
藏、 云南 ) 丽 江麻 黄 ( 布 云 南 、 川 、 果 麻 黄 ( 布 内蒙 、 分 四 I)膜 分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OFXI JANG ME I A1UN VE STY 2 0 c. 2 (0 NI DC I R I 0 6O t ,9 1 )
中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
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1. 简介我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对于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而麻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 麻黄的来源和性味麻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来源于麻黄科植物——麻黄。
该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以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麻黄性味辛温,归肺、膀胱经。
3. 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内容我国药典2020版对于麻黄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外观特征:要求麻黄呈现出纤细、灰黄色、有光泽、易折断的特征。
3.2 性状鉴别:要求麻黄应具有清新的气味,苦涩的味道,具有辛温的性味特征。
3.3 含量测定:规定了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含量。
3.4 不合格项:包括霉菌和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杂质等项的限定。
3.5 其他:还规定了麻黄的贮存要求、包装要求等。
4. 对质量标准的意义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保障麻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标准可以起到规范生产的作用,使得麻黄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避免了药材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混入杂质。
对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规定,可以保证药材的药效质量符合标准,保证了其临床疗效。
5. 麻黄的合理使用在使用麻黄时,应当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合理使用。
由于麻黄具有辛温的性味,可发散风寒、解表散寒、宣肺开音、平喘止咳的功效,但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
6. 结语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麻黄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麻黄药材时,应当遵循质量标准和医嘱,以确保药材的安全有效使用。
7. 麻黄的药用价值除了在传统中医中广泛使用外,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麻黄的药用价值。
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它具有抑制组织胺释放、扩张支气管、收缩血管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HPLC法测定蒙药麻黄-4汤散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腈 一 .%磷 酸 ( :5 ; 速 为 1m .rn , 测 波 长 为 27m。 结 果 : 01 5 9 )流 1a ~检 ・i 0n 盐酸 麻 黄 碱 在 010 8 g 1 08 g范 围 内呈 良好 的 线 性 关 . 0 ̄ ~ . 0  ̄ 0 0
系 ; 均 回收 率 为1 02 %。 结论 : 实验 方 法 准确 , 敏 , 平 0. 9 本 灵 简便 , 以作 为 麻 黄一 汤散 剂质 量 标 准 的 依据 。 可 4
麻 黄一 汤 由麻 黄 、 J 、 椒 、 4 l奈 川 J 甘草 4味药 组成 [ 1 1 。具祛 风散
2 重复 性 试验 : 同一批 号( 号 2 0 0 0 ) . 7 取 批 0 6 4 1供试 品 6份 , 各精
寒 , “ 日乌素 ” 功效 。 于风 寒腰腿 痛 、 湿病 等病症 。 燥 协 等 用 风 为了 保 证 药 品 的安 全有 效 , 参照 文献 方 法 [ 对处 方 中 麻黄 进 行 了含 2 1 ,
阴性 对 照( 麻 黄 ) 缺
21 色谱 条 件 : . 色谱 柱 : i os 1 (5  ̄ . m p ; Da niC8 2 0 4 r 5, 流 m l 柱 6 a m)
动相 : 乙腈 一 . 01 酸 ( :5 ; 温 :0c 检 测波 长 :0 n 理 %磷 5 9 )柱 3q ; 2 7 m; 沦板数 : 黄碱峰 计 不得低 于 6 0 。 麻 0 0
一
量测 定研 究 。 1 仪 器与试 药 2 实 验方 法与 结果 匀, 即得 。
关 键 词 : 黄 一 汤散 剂 ; 酸麻 黄碱 ; P 麻 4 盐 H [ C
中 图 分类 号 : 2 1 R 9.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6 1 (0 2 0— 0 0 0 10 — 80 2 1 )3 0 4 — 2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ehdai cm oio e r ia o . h o m a E T I D S o mn( . m×10mm, m) m bl p aeo p er o ps i dt m nt n T ecl nw sI R SLO S— Pcl n tn e i u N u 4 6m 5 5 - oi h f e s
天津药学
Taj P amay 0 1 in n hr c 2 1 年 i
第流动相 比例下的分离 效果、 分析时间等因素 , 选择 乙腈 一 (0 0 系统作 水 7 :3 ) 为 流动 相 。并在 此 基 础 上 调 整 其 他 实 验 条 件 , 得 到 以 最优化的色谱系统。 33 仪器条件 本 法采用 了较高 比例的乙腈水 溶液 . (0 0 作为流动相 , 7 :3 ) 溶剂较易挥发 , 故漂移管温度参 考 Ah c L D20 E lehE S 00 S蒸发光 散射检测器所使用 软 件 E S 00C n o( e i 15 32 0 的推荐 检测 L D20 ot lV r o . .0 . ) r sn 条件 : 移 管 温 度 8 . ℃ , 体 流 速 2 2 L mn 漂 35 气 . / i, G i = , pc r o 。并做如下调整 : 了使 流动相 a 1 I at = f n m o 为 得 到 更 加 充 分 的 汽 化 , 漂 移 管 温 度适 当 调 高 至 将 8 5℃。同时, 由于过快的气体流速也会使微粒量下降 而导致信号响应降低 , 因此适 当降低气体 流速至 2 0 . L mn G i 值及 I pc r / i, a n m at 状态保持不变。 o 34 其他 在 上 述色 谱条 件 的基 础 上 , . 以达 到较 好 的 分离度及相对较高 的灵敏度为原则 , 同时兼顾分析 时 间等 因素进一步调整检测条件 。根据试验结果 , 乙腈 与01 F .%T A水溶液组成的流动相系统使出峰顺序发 生了改变 , 同时使盐酸氨基葡萄糖峰响应值显著增大 ,
中药含量测定指标选择的依据
中药含量测定指标选择的依据中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风格特色,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药中所含成分的含量测定是中药品质控制的基础,然而由于中药材复杂的成分和多种有效成分,选择何种指标进行中药含量测定一直是困扰中药研究者的问题,下面就按类向大家介绍一些指导选择中药含量测定指标的方法。
一、单一有效成分的测定通常情况下,中药的有效成分很多,但有些中草药是仅含有一种有效成分,如已知的麻黄碱只存在于麻黄中,此时可以直接采用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麻黄药材中的麻黄碱成分进行测定。
此方法操作简便,精度高,可根据麻黄碱的含量直接判定麻黄药材的质量。
二、多种有效成分的测定对于多种有效成分的药材,应选择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如通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丹参,可以通过对丹酚酸的测定来评价丹参的品质;党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多糖、糖皂苷、黄酮类等,通过对多糖的测定,可以反映出党参药材的质量。
三、综合测定对于一些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并不是由一种主要成分贡献的情况,应该通过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有效成分进行综合测定,以获得中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如当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黄酮类、挥发油和糖类等多种,同时这些成分的含量还会因栽培地、收获时间和工艺等方面的因素而产生差异,因此选取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成分进行综合测定,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当归的质量。
四、按功能测定同时,有些中药药材的市场需求大多是基于其特定的药理作用,例如对于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草材,通常应该按照其消炎、解毒等功能的特点来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其药理作用。
总的来说,中药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应该根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情况、单一有效成分的测定、多种有效成分的测定、综合测定和按功能测定等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选择正确的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为中药的品质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中药的品质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含量与产地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Vo 1 . 3 1 , No . 2, Ma r . 2 0 1 4
中
医
药
信
息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差 异很 大 。新 疆 东部 与 中南部 地 区麻 黄 药材 中麻 黄碱 的含 量 高 于新 疆 北部 与最麻黄碱含量相关的因素有生长地土壤 中有机 质、 氮、 磷、 钾 的含量和土壤的 p H值等, 其 中土壤的 p H值 为重要 因素。碱 性 土壤 比酸 性土壤 更 有利 于麻 黄 碱 的 积 累。 另外 一 些 可能 的影 响 因素 为 气候 因
6 . 北 京市 中医养 生学 重点 实验 室 , 北京 摘
1 0 0 0 2 9 )
要: 目的 : 研 究 中药麻 黄 中麻 黄碱 含量 与其 产地 生 态环境 间 的关 系。方 法 : 在新疆 1 4个不 同地 区采
集麻 黄 药材 和 土壤样 品 , 通过 资料 查 阅和 实地调 查 , 考 察产 地 的生 态环境 。采 用高效 液相 色谱 法测 定麻 黄 中麻 黄碱 的含 量 。结 果 : 不 同地 区的 气候 、 土壤 等环 境 条件 不 同 , 各 生 长地 的麻 黄 药材 中麻 黄碱 含 量
子( 年 日照 时 间) 。 关键 词 : 麻黄 ; 生 态环 境 ; 药材 质量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4 ) 0 2— 0 0 0 1 —0 3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Ephe d r i n e Co nt e nt s a nd Gr o wt h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麻黄碱片中茶碱与盐酸麻黄碱含量
行两 种 成分 的含 量 测 定 , 道 如下 。 报 1 仪 器与 试 药 高 效 液 相 色谱 仪 ; 2 1 N 0 0色 谱 工 作 站 。 碱 与 盐酸 麻黄 碱 对 照 茶
记录色谱 图, 以峰 面 积 值 ( ) 进 样 质 量 浓 度 (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 Y对 X) 得 回 归 方 程 盐 酸 麻 黄 碱 y= 7 . 3+ 2 .8 , = .9 30 9 8 26 0 3 r 0 9 97
20 年第 1 卷第 2 期 08 7 1
药 物鉴定
2020版药典麻黄检验操作规程
麻黄检验操作规程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规程:1【性状】1.1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
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
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微香,味涩、微苦。
1.2 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
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1.3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节间长1.5~3cm。
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2【鉴别】2.1鉴别 (1)2..1.1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玻片2.1.2 操作步骤:按药材(饮片)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草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凸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
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维管束外韧型,8~10个。
形成层环类圆形。
木质部呈三角形状。
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维管束12~15个。
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维管束8~10个。
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2.2鉴别(2)2.2.1 试剂:盐酸、氨试液、三氯甲醇、氨制氯化铜、二硫化碳2.2.2 仪器与用具:量筒,分液漏斗、试管、电子天平(1/100)2.2.3 操作步骤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
分取三氯甲烷液,置二支试管,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三氯甲烷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三氯甲烷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三氯甲烷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LC-MS MS 法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11 个
㊀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研究面上项目(No.JCYJ20210324140204011)ꎻ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No.SZZYSM202111002)ꎻ深圳市坪山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资助(No.201965)作者简介:卫平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ꎬ副主任中药师ꎬ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及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ꎬE-mail:weiping1238@126.com通信作者:李一圣ꎬ男ꎬ副主任中药师ꎬ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ꎬTel:0755-28989999ꎬE-mail:lys607@sohu.comLC-MS/MS法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11个成分及其溶出影响的探讨卫平1ꎬ邓小玉1ꎬ黄蓓1ꎬ陈剑平2ꎬ李一圣3(1.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坪山总医院>ꎬ广东深圳518118ꎻ2.深圳市中医院ꎬ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ꎬ广东深圳518033ꎻ3.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ꎬ广东深圳518172)摘要:目的㊀建立麻黄-桂枝药对中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11个成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含量测定方法ꎬ并探讨单煎共煎对11个成分溶出的影响ꎮ方法㊀分别以麻黄桂枝共煎液㊁单煎液㊁单煎合并液为样品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8个苯丙素类成分和3个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ꎮ结果㊀11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ȡ0.9948)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0%~100.92%ꎬRSDɤ5.85%(n=9)ꎻ精密度㊁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ꎬ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ꎮ麻黄与桂枝共煎时ꎬ8个苯丙素类成分煎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ꎬ而3个麻黄类生物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ꎮ结论㊀该方法简便快速㊁准确可靠ꎬ可用于11个成分的含量测定ꎬ共煎对麻黄桂枝各自成分的溶出均具有一定的影响ꎮ关键词:麻黄-桂枝药对ꎻ苯丙素类成分ꎻ麻黄类生物碱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ꎻ共煎ꎻ单煎中图分类号:R92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2)12-0791-005doi:10.13506/j.cnki.jpr.2022.12.005DeterminationofelevenanalytesanditsdissolutioneffectsindrugpairofEphedraeHerbaandCinnamomiRamulusbyLC-MS/MSWEIPing1ꎬDENGXiaoyu1ꎬHUANGBei1ꎬCHENJianping2ꎬLIYisheng3(1.PingshanDistrictMaternal&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ShenzhenꎬPingshanGeneralHospita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ꎬShenzhen518118ꎬChinaꎻ2.ShenzhenKeyLaboratoryofHospit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ꎬTheFourthClinicalMedicalCollegeof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ꎬShenzhe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ꎬShenzhen518033ꎬChinaꎻ3.LonggangE.N.THospital&InstituteofE.N.TShenzhenꎬShenzhen518172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establishaLC-MS/MSmethodofthedeterminationofprotocatechuicacidꎬcatechinꎬepicate ̄chinꎬeugenolꎬcoumarinꎬcinnamylalcoholꎬcinnamicacidꎬcinnamaldehydeꎬephedrineꎬpseudoephedrineandmethylephedrineinEphedrae-Cinnamomiherbpairꎬandinvestigatedtheeffectsofsingle-decoctionandcombined-decoctionondissolutionofe ̄levencomponents.Methods㊀Usingtheephedrae-cinnamomidecoctionꎬcinnamomidecoctionꎬephedraedecoctionꎬephedraeandcinnamomicombineddecoctionasthetestsamplesꎬtheeightphenylpropanoidcompoundsandthreeephedraalkaloidsweredeterminedbyLC-MS/MS.Results㊀The11indicativecomponentshadgoodlinearity(rȡ0.9948).Theaveragerecov ̄erieswere98.30%~100.92%ꎬRSDɤ5.85%(n=9).Theprecisionꎬrepeatabilityandstabilityareallgoodꎬmeetingthemethod ̄ologicalrequirements.WhenEphedraandCinnamomiweredecoctedtogetherꎬtheamountofeightkindsofphenylpropanoidcomponentsdecreasedindifferentdegreesꎬwhilethealkaloidsofthreekindsofephedraincreasedindifferentdegrees.Conclu ̄sion㊀Thismethodwassimpleꎬrapidꎬaccurateandreliableꎬcanbeusedforthedeterminationofelevencomponents.Theco-decoctionhadacertaineffectonthedissolutionofthecomponentsofEphedraandCinnamomi.Keywords:EphedraeHerba-CinnamomiRamulusHerbPairꎻPhenylpropanoidcompoundsꎻEphedraalkaloidsꎻLC-MS/MSꎻCo-decoctionꎻSingle-decoction㊀㊀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㊁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ꎬ具有发汗散寒㊁宣肺平喘㊁利水消肿的功效[1]ꎮ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ꎬ具有散寒解表㊁温通经脉㊁促阳化气之功[1]ꎮ麻黄-桂枝药对出自«伤寒论»ꎬ在麻黄汤㊁大青龙汤等诸多经典方剂中常作为君药㊁臣药应用ꎮ现代研究表明[2-5]ꎬ麻黄中生物碱类㊁苯丙素类等成分对感冒㊁咳嗽㊁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具有治疗作用ꎻ桂枝中苯丙素类具有解热镇痛㊁抗菌㊁抗炎㊁抗病毒㊁抗肿瘤㊁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ꎮ桂枝与麻黄配伍后ꎬ解热镇痛㊁抗炎作用增强ꎬ不仅如此ꎬ桂枝㊁麻黄配伍后能提高生物利用度ꎬ桂枝能拮抗麻黄引起的兴奋性中枢神经毒性ꎬ降低了麻黄生物碱的蓄积ꎬ起到减毒的作用[6-8]ꎮ药对是中药配伍应用的重要模式ꎬ常作为药物组成方剂的核心ꎬ具备复方的基本功能主治和疗效[9]ꎮ中药配伍使用后产生助溶㊁沉淀㊁化学反应等现象ꎬ以及煎煮等因素的影响ꎬ有效成分溶出率发生变化ꎬ对临床疗效也可产生影响[10-11]ꎮ近年来ꎬ关于中药配方颗粒(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精制而成) 单煎合同 与传统汤剂 群药合煎 的物质基础一致性一直是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12-13]ꎮ本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8个苯丙素类成分(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和3个麻黄类生物碱(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含量ꎬ考察麻黄桂枝共煎㊁单煎及单煎合并液中11个成分的变化ꎬ以期探索共煎及单煎合并对其主要成分的溶出影响ꎬ为该药对的配伍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试验数据ꎮ1㊀材料1.1㊀仪器㊀岛津LC-MS8045型液质联用仪(岛津公司ꎬ配备DGU-20A3R在线脱气机ꎬLC-20ADXR梯度泵㊁SIL-20AXR自动进样器ꎬCTO-20A柱温箱ꎬLCMS-8045检测器ꎬCBM-20A系统控制器ꎬFCV-20AH2高压切换阀ꎬLabSolutions色谱工作站)ꎻEP225SM-DR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普利塞斯公司)ꎻA3S-10-10-CE型超纯水机(美国艾科浦公司)ꎻLD5-2A型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ꎻKQ52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室仪器有限公司)ꎻ手动移液器(Eppendorf公司)ꎮ1.2㊀药物与试剂㊀麻黄饮片(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ꎬ批号:201000051)ꎻ桂枝饮片(中山市正德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ꎬ批号:202011068)ꎬ经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陈剑平副主任中药师鉴定ꎬ分别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的草质茎和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ꎬ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项下规定ꎻ其中麻黄产自内蒙古ꎬ桂枝产自广东ꎮ肉桂酸(批号:110786-201604ꎬ98.8%)㊁桂皮醛(批号:110710-202022ꎬ99.5%)㊁儿茶素(批号:110877-20164ꎬ99.2%)㊁表儿茶素(批号:110878-201703ꎬ99.7%)㊁原儿茶酸(批号:110809-201906ꎬ97.7%)㊁盐酸麻黄碱(批号:171241-201809ꎬ100.0%)㊁盐酸伪麻黄碱(批号:171237-201510ꎬ99.8%)和盐酸甲基麻黄碱(批号:171247-201502ꎬ99.6%)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ꎻ肉桂醇(批号:wkq21030503ꎬHPLCȡ98%)和香豆素(批号:wkq21030207ꎬHPLCȡ98%)购自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丁香醛(广州市齐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ꎬ批号:200910ꎬHPLCȡ98%)ꎻ乙腈和甲醇(质谱级ꎬMerck公司)ꎻ甲酸(质谱级ꎬ赛默飞公司)ꎻ超纯水(由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得)ꎮ2㊀方法与结果2.1㊀溶液的制备2.1.1㊀对照品溶液制备㊀苯丙素类成分:精密称取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对照品适量ꎬ加入乙腈超声溶解ꎬ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7865㊁1.3194㊁1.5321㊁0.6253㊁1.3950㊁1.7463㊁0.8941㊁5.3928mg mL-1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备用ꎮ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适量ꎬ置同一容量瓶中ꎬ加入乙腈至刻度ꎬ即得原儿茶酸(0.7074μg mL-1)㊁儿茶素(18.4716μg mL-1)㊁表儿茶素(15.3210μg mL-1)㊁丁香醛(0.3130μg mL-1)㊁香豆素(3.9060μg mL-1)㊁肉桂醇(8.7320μg mL-1)㊁肉桂酸(14.3056μg mL-1)㊁桂皮醛(64.7136μg 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ꎮ麻黄生物碱类: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㊁盐酸伪麻黄碱㊁盐酸甲基麻黄碱对照品适量ꎬ加入甲醇超声溶解ꎬ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0750㊁1.3797㊁1.6832mg mL-1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备用ꎮ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适量ꎬ置同一容量瓶中ꎬ加入甲醇至刻度ꎬ即得麻黄碱(17.9280μg mL-1)㊁伪麻黄碱(8.8288μg mL-1)㊁甲基麻黄碱(2.1555μg 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ꎮ2.1.2㊀供试品溶液制备㊀麻黄-桂枝共煎液称取麻黄90gꎬ加水2400mLꎬ浸泡30minꎬ先煎煮20minꎬ放入桂枝60gꎬ继续煎煮3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麻黄单煎液:称取麻黄90gꎬ加水2400mLꎬ浸泡30minꎬ煎煮5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桂枝单煎液:量取水2400mLꎬ煮沸ꎬ放入桂枝60gꎬ继续煎煮3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单煎合并液:分别量取麻黄㊁桂枝单煎液各1000mLꎬ混匀ꎬ即得ꎮ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各煎液1mLꎬ置于2mL容量瓶中ꎬ加入甲醇至刻度线ꎬ摇匀ꎬ0.22μm微孔滤膜滤过ꎬ即得以上各供试品溶液ꎮ2.2㊀色谱条件2.2.1㊀苯丙素类成分㊀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ˑ250mmꎬ3μm)ꎻ流动相:乙腈(A)-0.01%甲酸水溶液(B)ꎬ0~20minꎬ5%ң55%(A)ꎻ流速:1.0mL min-1ꎬ分流比为0.4ꎻ柱温:30ħꎻ进样量:2μLꎮ2.2.2㊀麻黄类生物碱㊀色谱柱:WatersXselectHSST3柱(4.6mmˑ250mmꎬ5μm)ꎻ流动相:乙腈(A)-0.1%甲酸(B)ꎬ0~20minꎬ3%ң8%(A)ꎻ20~25minꎬ8%ң20%(A)ꎻ流速:1.0mL min-1ꎬ分流比为0.4ꎻ柱温:35ħꎻ进样量:2μLꎮ2.3㊀质谱条件㊀电喷雾离子源(ESI)ꎬ多反应监测(MRM)模式ꎬ正负离子(苯丙素类生物碱)㊁正离子(麻黄生物碱类)ꎬ雾化气流量为3.0L min-1ꎬ干燥气流量为10.0L min-1ꎬ加热气流量为10.0L min-1ꎬ检测器电压为1.88kVꎬ检测离子及主要参数见表1ꎮ2.4㊀方法学考察2.4.1㊀专属性试验㊀分别精密吸取 2.1 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ꎬ供试品溶液各2μLꎬ按 2.2 和 2.3 项下色谱及质谱条件进样测定ꎬ记录色谱图ꎮ结果ꎬ各待测成分色谱峰峰形良好且实现基线分离ꎮ2.4.2㊀线性关系考察㊀取 2.1.1 项下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用甲醇(麻黄生物碱类)或乙腈(苯丙素类)稀释配制为梯度浓度的混合溶液ꎬ按照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行测定ꎬ以质量浓度(Xꎬμg mL-1)为横坐标ꎬ峰面积(Y)为纵坐标ꎬ分别绘制标准曲线ꎬ得回归方程ꎬ结果见表2ꎮ2.4.3㊀精密度试验㊀取 2.1.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记录峰面积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RSD(n=6)分别为2.24%㊁3.15%㊁2.50%㊁3.27%㊁1.68%㊁2.42%㊁2.21%㊁1.50%㊁2.51%㊁2.64%㊁0.80%ꎬ均小于5.0%ꎬ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ꎮ表1 各成分质谱检测参数序号成分t/min母离子(m/z)子离子(m/z)加和方式碰撞能量/eV1原儿茶酸4.03153.10109.15M-H182儿茶素5.56290.90165.10M+H-123表儿茶素6.63290.90165.10M+H-124丁香醛8.50182.95155.15M+H-105香豆素11.73147.2091.15M+H-246肉桂醇12.64117.3091.00M+H-H2O-267肉桂酸13.48147.15103.10M-H168桂皮醛14.96133.15115.10M+H-159麻黄碱17.86166.30148.20M+H-1410伪麻黄碱18.89166.30148.20M+H-1411甲基麻黄碱20.43180.30162.10M+H-152.4.4㊀稳定性试验㊀取 2.1.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分别于0㊁4㊁8㊁12㊁16㊁24h进样测定ꎬ记录峰面积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RSD(n=5)分别为㊁6.78%㊁4.69%㊁6.24%㊁3.35%㊁3.19%㊁5.75%㊁1.63%㊁4.28%㊁3.33%㊁2.99%㊁4.60%ꎬ均小于5.0%ꎬ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ꎮ2.4.5㊀重复性试验㊀按 2.1.2 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ꎬ并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测定含量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51㊁38.3755㊁25.1311㊁0.7110㊁9.1120㊁17.8738㊁23.3271㊁111.0254㊁165.6160㊁76.0825㊁18.1630μg mL-1ꎬRSD(n=6)分别为3.89%㊁3.54%㊁2.79%㊁4.64%㊁1.44%㊁1.92%㊁1.61%㊁1.81%㊁0.83%㊁1.32%㊁1.42%ꎬ均小于5.0%ꎬ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ꎮ2.4.6㊀加样回收试验㊀取9份已知含量的样品0.5mLꎬ按质量比0.5ʒ1㊁1ʒ1㊁1.5ʒ1加入各对照品适量ꎬ平行3份ꎬ按 2.1.2 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ꎬ并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计算加样回收率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㊁100.38%㊁98.27%㊁100.92%㊁100.12%㊁96.76%㊁98.60%㊁102.18%㊁99.57%㊁101.77%㊁100.86%ꎬRSD(n=9)分别为5.19%㊁2.55%㊁4.81%㊁4.65%㊁3.38%㊁1.40%㊁3.65%㊁1.97%㊁5.19%㊁2.55%㊁4.81%ꎮ表2㊀11个成分的标准曲线方程和线性范围成分回归方程r线性范围/μg mL-1定量限/μg mL-1检测限/μg mL-1原儿茶酸Y=439106X-49963.00.99490.1179~1.80780.030.01儿茶素Y=140942X-3075940.99682.6388~52.77600.200.07表儿茶素Y=190334X-2519700.99843.0642~45.96300.130.04丁香醛Y=483180X-2447.170.99900.0626~0.93900.060.02香豆素Y=1.05764ˑ106X-83176.60.99990.5580~11.16000.060.02肉桂醇Y=290230X+1366380.99961.7464~22.70320.100.03肉桂酸Y=40719.4X-48258.20.99831.7500~44.70500.330.11桂皮醛Y=86666.6X+1328310.999810.7856~194.14082.040.67麻黄碱Y=2.25883ˑ106X+6.66350ˑ1060.99482.2410~29.25751.070.35伪麻黄碱Y=2.70409ˑ106X+4.18131ˑ1060.99901.1036~16.55400.030.01甲基麻黄碱Y=2.28291ˑ106X+1504330.99910.2694~4.04160.050.022.5㊀含量测定㊀按 2.1.2 项下方法制得各批次供试品溶液(平行5份)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ꎮ记录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方程及定容体积折算等计算出麻黄-桂枝共煎液㊁麻黄单煎液㊁桂枝单煎液和单煎合并液中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酸㊁肉桂醇㊁肉桂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ꎬ结果见表3ꎮ表3㊀含量测定结果成分含量(μg mL-1ꎬn=5)麻黄-桂枝共煎麻黄单煎桂枝单煎单煎合并原儿茶酸1.0489ʃ0.0345∗∗0.4912ʃ0.0107∗∗0.8866ʃ0.0318∗∗1.3269ʃ0.0582儿茶素33.8231ʃ1.111832.0623ʃ0.836219.6015ʃ1.5179∗∗24.5199ʃ0.6623∗∗表儿茶素20.8085ʃ0.57767.5456ʃ0.1451∗∗18.9428ʃ1.2522∗∗22.0238ʃ0.6598丁香醛0.6181ʃ0.0372∗∗0.2407ʃ0.0086∗∗0.5217ʃ0.0350∗∗0.6999ʃ0.0290∗∗香豆素8.3604ʃ0.4031∗∗0.4304ʃ0.0270∗∗11.1630ʃ0.643111.3725ʃ0.6166肉桂酸17.5787ʃ0.6157∗∗9.7757ʃ0.0915∗∗12.5345ʃ0.9065∗∗21.9080ʃ1.2572肉桂醇16.2880ʃ1.1734∗∗-19.7452ʃ0.965922.4795ʃ5.4490桂皮醛105.4075ʃ7.8520∗∗-169.8040ʃ12.2830171.7779ʃ20.0555麻黄碱191.5237ʃ8.7412∗∗164.4617ʃ8.2692∗∗-138.2276ʃ4.3895∗∗伪麻黄碱72.8945ʃ1.2539∗∗63.7618ʃ3.0872∗∗-42.9377ʃ1.9065∗∗甲基麻黄碱19.3098ʃ0.5706∗∗17.7949ʃ0.3799∗∗-15.6712ʃ0.4230∗∗㊀注:各组间相比ꎬ∗∗P<0.01㊀㊀由表3可知ꎬ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原儿茶酸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ꎬ降幅为11.69%~38.63%ꎻ另原儿茶酸㊁肉桂酸单煎合并后与各自单煎液测定结果的和无显著性差异ꎬ香豆素㊁肉桂醇和桂皮醛单煎合并后与各自单煎液测定结果的和以及桂枝单煎液无显著性差异ꎮ说明以上溶液在混合时ꎬ温度对以上成分的溶出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ꎮ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儿茶素的含量有很大程度的增高ꎬ增幅为37.94%ꎬ而表儿茶素的含量则无明显的变化ꎮ不管是单煎合并还是共煎ꎬ丁香醛㊁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比麻黄桂枝各自单煎液测定值的和均有所下降ꎬ表明麻黄与桂枝合并使用均降低该3种成分的含量ꎮ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ꎬ增幅为18.84%~41.10%ꎮ3 讨论3.1㊀色谱条件的优化㊀本研究曾尝试同时测定苯丙素类和麻黄生物碱类成分ꎬ但由于麻黄碱类成分的检测条件为正离子扫描模式ꎬ在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时ꎬ各色谱峰的分离度㊁峰形均较好ꎬ将流动相改为乙腈-水㊁乙腈-0.01%甲酸水溶液后ꎬ各色谱峰均不成峰形ꎬ分离度也不理想ꎻ而苯丙素类成分中肉桂酸的检测条件为负离子扫描模式ꎬ且对流动相体系的pH值敏感ꎬ在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时ꎬ色谱峰检测不到ꎬ未有响应值ꎮ当流动相更换为乙腈-水溶液时ꎬ原儿茶酸㊁肉桂酸和丁香醛的色谱峰的峰形均不理想ꎻ流动相更换为乙腈-1mmol L-1乙酸铵水溶液时ꎬ桂皮醛的响应值偏低ꎮ另外本研究还分别考察了WatersXselectHSST3(4.6mmˑ250mmꎬ5μm)和AgilentZORBAXSBC18(4.6mmˑ250mmꎬ3μm)2种规格色谱柱ꎬ采用WatersXselectHSST3色谱柱时ꎬ原儿茶酸㊁肉桂酸2个色谱峰的峰形不理想ꎬ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时ꎬ各色谱峰的分离度㊁峰形均较好ꎬ故最终分别建立了苯丙素类成分和麻黄生物碱类成分的测定方法ꎮ由于桂皮醛不稳定ꎬ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氧化ꎬ本研究曾用甲醇溶解桂皮醛对照品ꎬ于常温和4ħ条件放置一段时间后ꎬ纯度均降低ꎬ在LC-MS/MS中可明显检出肉桂酸和其他杂质峰ꎮ当采用乙腈溶解时ꎬ其稳定性较好ꎬ24h内未见有分解现象ꎬ因此最终选用乙腈溶解ꎮ本课题组前期建立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时ꎬ分别采用乙腈-水㊁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ꎬ丁香醛㊁原儿茶酸和肉桂酸在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时ꎬ峰形较好ꎬ基线平稳ꎬ分离度好ꎬ故最终选择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作为苯丙素类成分测定的流动相ꎮ3.2㊀溶出影响探讨㊀与麻黄单煎和桂枝单煎测定结果的加和相比ꎬ共煎条件下8种苯丙素类成分的溶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ꎬ而在单煎合并条件下ꎬ除儿茶素㊁表儿茶素和丁香醛的溶出有降低外ꎬ其余5种成分的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ꎮ推测在两药煎煮后混合的过程中ꎬ温度对8种苯丙素成分的溶出存在一定的影响ꎮ与共同煎煮相比ꎬ单煎后合并有利于原儿茶酸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和桂皮醛的溶出ꎬ抑制了儿茶素的溶出ꎬ对表儿茶素的溶出则无显著性影响ꎮ麻黄桂枝单煎合并液中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含量相较于单煎液而言ꎬ含量下降ꎬ推测简单的合并后ꎬ麻黄生物碱与苯丙素类酸性成分酸碱反应形成复盐ꎬ导致含量降低[14]ꎬ而共煎后的麻黄生物碱等含量较麻黄单煎液中的含量有了升高ꎬ升幅在8.51%~16.45%ꎻ另本研究还对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进行了测定ꎬ测定的色谱条件同其他麻黄生物碱ꎬ由于未购买到该两种成分的对照品ꎬ暂未进行定量ꎬ峰面积结果显示ꎬ该两种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趋势与以上检测的3种麻黄生物基本一致ꎮ推测与桂枝共煎时ꎬ虽然与苯丙素类成分形成复盐ꎬ但桂枝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促进生物碱类等成分更多溶出ꎬ具体反应途径亟待研究ꎮ麻黄和桂枝配伍共煎使用ꎬ对苯丙素类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ꎬ推断可能两者成分中的生物碱类与苯丙素类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复盐ꎬ导致含量降低ꎮ中医不传之密在于量ꎬ因此配伍后效应成分的变化对其主治病症有很重要的影响ꎮ本研究建立的8种苯丙类成分和3种麻黄生物碱的LC-MS/MS含量检测方法ꎬ简便快速ꎬ结果准确可靠ꎬ重复性好ꎬ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研究提供参考ꎮ参考文献:[1]㊀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20.[2]MIAOSMꎬZHANGQꎬBIXBꎬetal.Areviewofthephy ̄tochemistry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iesofEphedraherb[J].ChinJNatMedꎬ2020ꎬ18(5):321-344. [3]LIUJꎬZHANGQꎬLIRLꎬetal.Thetraditionalusesꎬphyto ̄chemistryꎬ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ofCinnamomiramu ̄lus:areview[J].JPharmPharmacolꎬ2020ꎬ72(3):319-342. [4]GÜRERBꎬKERTMENHRꎬBEKTAŞOG㊅LUPKꎬetal.TheeffectsofCinnamaldehydeonearlybraininjuryandcerebralvasospasmfollowingexperimentalsubarachnoidhemorrhageinrabbits[J].MetabBrainDisꎬ2019ꎬ34(6):1737-1746.[5]HUANGYꎬCHENJꎬYANGSꎬetal.CinnamaldehydeIn ̄hibitstheFunctionofOsteosarcomabySuppressingtheWnt/β-CateninandPI3K/AktSignalingPathways[J].DrugDesDevTherꎬ2020(14):4625-4637.[6]王晓明ꎬ许良葵ꎬ罗佳波.麻黄-桂枝药对抗炎㊁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20ꎬ31(2):179-184.[7]郑芳昊.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对麻黄碱引起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ꎬ2015.[8]WEIPꎬTANGQFꎬHUOHLꎬetal.Comparativepharma ̄cokineticsofthreephenylpropanoidsinratplasmaafteroraladministrationofRamulusCinnamomiandRamulusCinnamomi-EphedraeHerbaherb-coupleextract[J].ChinJIntegrMedꎬ2017.https://doi.org/10.1007/s11655-017-2799-8.[9]王嘉俊ꎬ李双蕾ꎬ李梦瑶.中药药对的现代认识与研究[J].中医杂志ꎬ2016ꎬ57(8):701-704.[10]田学浩ꎬ张昊ꎬ李桐ꎬ等.中药配伍理论科学内涵的外在表象-复方水煎自沉淀[J].中草药ꎬ2017ꎬ48(22):4778-4783.[11]张聪聪ꎬ刘瀚泽ꎬ王永丽ꎬ等.UHPLC-Q-ExactiveOrbitrap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及其溶出规律探究[J].中成药ꎬ2022ꎬ44(4):1177-1183.[12]李睿ꎬ翟华强ꎬ田伟兰ꎬ等.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及其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对比性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6ꎬ41(5):965-969.[13]鲁云ꎬ刘佩仪ꎬ徐杰ꎬ等.不同配伍比例麻黄-桂枝药对单煎与合煎化学成分对比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ꎬ2021ꎬ35(6):40-44.[14]徐文杰ꎬ陈飞龙ꎬ谢颖ꎬ等.不同配伍配比对麻黄-桂枝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2ꎬ18(10):84-88.。
非水毛细管电泳内标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的测 定提 供 了一 种简 便 、 速 、 快 定量 可靠 的 方法 , 用 于 医学 可 研 究样 品 和药 材 中麻 黄碱 的测定 。
1仪器 与试 药
S s m / E 5 1 yt PAC 0 0型 毛细 管 电泳仪 紫 外 检 测 器 ( e k e Bc ma n公 司 ) 未涂 层 熔 融石 英 毛 细 管 ( 7c 7 m) 河 北 永 , 4 m ̄ 5 (
取 ( S 一 依 春 对 照 品溶 液 在 波 长 2 0 4 0 n 范 围 R, ) 告 0 ~ 0 m
内进 行 紫外 扫描 , 果 ( S 一 结 R,) 告依 春 色 谱 峰在 2 5n 波 长 4 m
处 有最 大 吸收 , 选择 2 5n 作 为检测 波 长 。 故 4 m
7 巾 国医 药 导掘 2 CHNA MEDI LHE L I CA RA D
【 ywo d 】 o a u o scpl r l t p oei It n l t d r; u h i; p e r e Ke r s N n q eu a iayee r h rss ne a s n ad F c s E h di l co ; r a n n
麻 黄碱 (p e r e 中药 麻 黄 的主 要有 效 成分 , 有 松 e h di ) n 具 弛 支气 管平 滑肌 、 张支 气管 、 扩 收缩 血管 、 高血 压及 兴奋 中 升
3 1 % ,a d t e rc v r ae wa 74 % -1 18 % .Co cu in:Thsmeh d .7 n h e o e r t s 9 .7 y 0 .5 n l so i to ,wi n a e u t n e a tn ad a d t a d q ae itr lsa d r n h n n n— q e u lcrp oe i me im,o t z d e u p n aa tr n i l e rte t n rc d r,i c n e o a u o s ee to h rss du pi e q ime tp rmee a d smpi d p erame tp o e u e s o v — mi s i f n e t rp d q a t aiea d rl b efrd tr n n p e rn , n loc n b sd frte d tr n t n o p e rn n in , a i , u ni t n ei l o eemiig e h d ie a d as a eu e h ee miai f h d ie i t v a o o e me ia a lsa d h r s dc l mpe n eb . s
HPLC测定中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ppt
指 导 老师: 课题组成员: 班级:
立体依据
• 药材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 E. equisetina Bge.的干燥 草质茎。麻黄是一味重要的草药,不仅用于多种 中药复方,而且在国外还将麻黄提取物添加到一 些保健品中。 • 麻黄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2010年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麻黄碱和伪麻 黄碱总量作为其主要的质量指标。因此,本实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含量,以期为麻黄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讨论
1. 2. 3. 4. 5. 本实验分别以甲醇本实验分别以甲醇-水(1.5:98.5)、甲醇-水(2:98)、乙腈-水(4:96) 1.5:98.5)、甲醇)、甲醇 2:98)、乙腈)、乙腈 4:96) 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乙腈-0.2%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乙腈-0.2%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测定结果发现,流动相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保留时间有较大变化。 测定结果发现,流动相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保留时间有较大变化。因为所 测样品量过多则需要的流动相体积过大,这样流动相就要分多次配制,从 测样品量过多则需要的流动相体积过大,这样流动相就要分多次配制, 而就无法满足在同一水平条件下进行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而就无法满足在同一水平条件下进行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测定结果发现,进样量或者样品浓度过大都会导致拖尾,影响峰型, 测定结果发现,进样量或者样品浓度过大都会导致拖尾,影响峰型,最终 确定较为理想的进样量为5ul; 确定较为理想的进样量为5ul; 5ul 对样品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四个地区的中麻黄中, 对样品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四个地区的中麻黄中,麻 黄碱含量新疆>青海>甘肃>山西,伪麻黄碱含量新疆>甘肃>青海>山西, 黄碱含量新疆>青海>甘肃>山西,伪麻黄碱含量新疆>甘肃>青海>山西,麻黄 碱含量(p<0.05)和伪麻黄碱含量(p<0.05)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显著性差异 碱含量(p<0.05)和伪麻黄碱含量(p<0.05)有显著性差异。 麻黄总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5),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 ),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的用 麻黄总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5),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的用 药标准,其中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山谷,21号山西省朔州市窑子 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 药标准,其中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山谷,21号山西省朔州市窑子 头乡窑子头村的含量低于药典标准, 头乡窑子头村的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可能是由于测定样品过程中流动相非 一次性配置所致。 一次性配置所致。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对药用麻黄进行生物碱含量分析,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对药用麻黄进行生物碱含量分析,对其质量控制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示:在符合药典用药标准的前提下, 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示:在符合药典用药标准的前提下,由于各产区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差异较大,根据两种生物碱药理活性的差异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差异较大,根据两种生物碱药理活性的差异性,在 临床上针对不同病症可以选择不同产地的麻黄入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 果。
麻黄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H)
编号:FZD0167 麻黄提取物中麻黄碱(Ephedrine)、伪麻黄碱
(Pseudoephedrine)含量测定方法
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 150m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磷酸(500:500:0.1,V/V,其中含有0.5%
十二烷基硫酸钠)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10nm
柱温:25℃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各约5mg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溶解定容。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麻黄提取物样品适量,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超声振荡20min后,冷却至室温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保留时间分别约为7.1、7.6min,用外标法计算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含量。
伪麻黄碱、麻黄碱含量分别为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含量乘以0.82。
HPLC法同时测定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
1 2 试 药 麻黄 药材 采 自内蒙古 自治 区乌拉 特前旗 .
麻 黄产 区和 宁夏麻 黄种 植基 地 , 经鉴定 均 为麻 黄科植 物 草麻 黄 E h d as i tp 的干燥 草质 茎 。盐 酸 p e r i c S a f na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2 0 (0 0 0 —0 50 1 0—4 7 2 1 ) 10 2 —2
麻 黄始 载 于《 神农 本草 经 》 为麻 黄科植 物草 麻黄 ,
E h d a s iaS a f 、 p e r i c tp n 中麻黄 E h d a itr d a p e r neme i
西北药学杂志
21 0 0年 2 第 2 卷 月 5
第 1 期
HP C法 同时 测定 麻 黄 中麻 黄碱 与 L
粉 碎机 ( 天津 市泰 斯特 仪器 有 限公 司) 。
伪 麻 黄碱 含 量
张 霞, 力生 , 徐 侯延辉 , 张立明, 王文苹 ( 宁夏医科大学
药学 院 , 夏 银 川 70 0 ) 宁 5 04
试 品溶液 的色谱 图见 图 1 。
关 键 词 : 黄 ; 黄 碱 ; 麻 黄 碱 ; L 法 麻 麻 伪 HP C
d i1 . 9 9 j is . 0 42 0 . 0 0 O . 1 o : 0 3 6 /.sn 1 0 — 4 7 2 1 . 1 0 4
中 图分 类 号 : 9 7 2 R 2 .
有 快 速 、 便 、 定 、 重 复 的 特 点 , 用 于麻 黄 药材 的 质 量 简 稳 可 可
对中药麻黄的质量、成分、药理以及毒性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对 中药 麻 黄 的质 量 、成 分 、药 理 以及 毒 性 方面 的认识 和体 会
秦 丽 (江 苏省 南通 市肿 瘤 医院 南通 226000)
摘 要 :结合 传统认 知和现代 对麻 黄的质 量、成 分、提取检测方 法、药理、毒性等 方面的研 究成果 ,深入对麻黄 的认识 ,把握研 究趋 势,在 工作 中更 加合理、有效的应用麻 黄。 关 键 词 :麻 黄;质量 ;成 分;药理作 用;毒 陛作 用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3765(2018)-03-07232-0013-03
结 合传 统认知 和现 代对 麻黄 的质量 、成 分 、提取 检测 方 现 四地 区的麻 黄碱含量 和伪麻黄 碱含量 有显著性 差异 (P< 法 、药理 、毒性 等方 面的研究成果 ,深入 对麻 黄的认识 ,说 明麻 黄质量存在
究趋势 ,在工作 中更加合理 、有效的应用麻黄 。麻黄为麻黄 科 植物草麻 黄 、中麻黄或 木贼麻 黄 的干 燥草 质茎。主要 成分 为 生物碱类 ,挥发油和黄酮类化 合物 。《神 农本草 经》把 它列 为 中品 :“味苦 温。主 中风伤 寒 头 痛温 疟 ,发表 ,出 汗 ,去 邪 热 气 ,止 咳逆上气 ,除寒热 ,破 症 坚积 聚 。一 名 龙沙 。”性味 辛 、 微苦 ,温。归肺 、膀 胱经 。功效 发 汗散 寒 ,宣 肺平 喘 ,利 水 消 肿 。用于风寒感 冒,胸 闷咳嗽 ,风水 浮肿 。密 麻黄 润肺止 咳 。 多用于表症 已经 解 ,气 喘咳 嗽 。作 为 一味 常用 中药 ,各 专 业人员在 麻黄 的质量优劣 如何控制 、具体 由什么化学 成分组 成 、如何提取及其 药理作 用 、毒性大小等 方面进行 了卓 有成效 的研究与探索 。下面谈谈本人对这几方 面的认识 和体 会。 1 地道性 与质 量控 制
麻黄及其制剂中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7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年3月第11卷第3期 麻黄及其制剂中麻黄类生物碱的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王宝琴1,苏 健1,韩敏彩2,马 腾3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100050;2.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430;3.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麻黄;麻黄碱;含量测定;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5304(2004)03-0274-03 我国麻黄种类较多,有麻黄科麻黄属植物12种4变种1变型[1],《中国药典》收载3种。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hapf产量最大,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次之,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产量最小,商品常3种混用。
麻黄中主要成分为3对具光学活性的生物碱异构体: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D-Peseudoephedraine)、左旋去甲基伪麻黄碱(L-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黄碱(L-Methylephedrine)和右旋甲基伪麻黄碱(D-Methyl pseudoephedrine)。
文献报道麻黄含生物碱量幅度很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总生物碱含量不得少于0.80%。
现将近年来各种测定方法与测定结果综述如下。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具较高灵敏度,可分离测定上述6种生物碱[2],其特点是使用以水为溶媒的流动相,经济、简便、安全无毒,且在30min内可以完成。
色谱柱:不锈钢柱Zorbax CN(25cm×4.6mm,I.D);流动相为0.0009mol/L的正丁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2.2,柱温23 ~25℃;检测波长:210nm;流速程序为0.8~1.5mL/min (23min)。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目的探究并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对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滴定测定法、分光光度法等5种;如果不注意使用的方法和剂量,患者出现高压危象、心率失常及严重性失眠等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严重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5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操作简单便捷、不易受到药剂中其他组分的干扰,安全性、准确性均较高。
标签:麻黄;麻黄碱制剂;定量分析麻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发汗平喘、抗菌消炎、收缩血管等疗效,属于剧药类范畴[1]。
麻黄碱是麻黄的一种提取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碱也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2]。
目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电位滴定、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等[3]。
本次为了探究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讨论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使用的注意事项,我院特作此统计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的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文献,包括关于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类文献,及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的临床病例。
1.2 方法仔细阅读上述所得资料,总结归纳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特点,并详尽记录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而总结分析使用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注意事项。
1.3统计指标统计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种类及特点、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失眠、头晕头痛、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计量数据组间,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天然麻黄碱生产国,麻黄为我国特产中药。
我国麻黄的主要产地是内蒙古,其次是新疆、山西、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草麻黄产量最大,麻黄商品主流;中麻黄次之,木贼麻黄产量最小。
其他药源:丽江麻黄产云南,四川,贵州。
表面具较粗深的纵沟纹。
膜质叶先端2裂。
麻黄碱含量不少于0.6%。
每年仅新疆地区,消耗麻黄草的用量在8~10万吨左右。
由于生长麻黄草的主产区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方。
而麻黄草又是这些地区的主要固沙植物,所以,近年来麻黄草的过度采挖,已经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
以化学合成手段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麻黄碱将是减少麻黄草的采挖,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
目前,化学合成手段生产麻黄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低成本地得到光学纯的产物。
后面合成的时候我们再具体介绍。
三种麻黄的性状比较:草麻黄(1)呈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 l~2 mm。
(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3)节明显,节间长2~6cm。
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连合成筒状,红棕色。
(4)体轻,质脆,易折断。
断面近圆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中央髓部红色或红棕色,类圆形。
(5)气微香,味涩、微苦。
选择时:以干燥、茎淡绿、内心充实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
中麻黄:(1)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
(2)节间长2cm~6cm。
(3)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茎节表面观木贼麻黄:(1)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2)节间上1.5cm~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三种麻黄的共性:①均具节与节间。
②表面具纵棱线。
③叶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
④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⑤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心)。
⑥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阴干或晾至七成干时晒干。
曝晒过久则色易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均影响药效。
本实验对不同溶剂提取麻黄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HPLC c4 法测定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为制剂越婢加术颗粒的麻黄药材来源提供可靠保障。
一,麻黄与麻黄碱的来源之异同:麻黄的来源:麻黄是一种药用植物,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麻黄是一种与麻黄碱同效的草药, 而麻黄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5中国药典6 规定麻黄草中麻黄碱( C10H15NO) 的含量018% 以上才符合药用标准。
麻黄碱的来源:麻黄碱可以从麻黄植物中提取麻黄碱, 也可以有机合成法合成麻黄碱、微生物发酵生成麻黄碱、细胞培养法生成麻黄碱。
二,麻黄的化学成分:麻黄主含生物碱, 主要是1-麻黄碱、d-伪麻黄碱、麻黄次碱及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等, 另含少量的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
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麻黄碱是植物麻黄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
三,麻黄与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之异同:麻黄的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已为几千年临床所证实, 古人也正是利用其发汗作用, 治疗风寒束表、发热无汗的表实证。
实验证明, 麻黄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也曾有人观察到在一般情况下, 麻黄虽不能诱发人体出汗, 但当人处在温热环境中, 用麻黄50~ 60 mg、经015~ 210 h 后, 汗腺分泌确比未用麻黄者更多、更快。
其发汗作用, 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麻黄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导致汗液分泌增加。
现已发现, 麻黄根的生物碱部分能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此与临床经验相吻合。
(2)平喘作用麻黄平喘作用, 沿用千年, 但其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直至21 世纪30 年代始进行。
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 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
其平喘机理主要是通过以下环节实现的。
( 1)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而间接发挥拟腺素的作用。
( 2) 因其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 亦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 3)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 4) 直接兴奋A-肾上腺素受体, 使末梢血管收缩, 从而可缓解支气管粘膜的肿胀, 对哮喘的发作和预防有效。
麻黄碱的平喘作用与肾上腺素相比, 其特点是显效较慢, 而作用温和、持久, 且口服有效。
(3)利尿作用麻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
利尿作用的机理, 有人认为是由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增加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是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缘故。
(4)升高血压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而使心跳加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增加,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因其同时兴奋A、B-肾上腺素受体。
故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明显, 其升压特点是缓慢、温和、持久, 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体。
(5)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以麻黄碱最为突出, 治疗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 并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作用时间, 亦能兴奋中脑, 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6)解热、抗病毒。
麻黄碱的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 对心脏的影响麻黄碱通过激动B 受体, 加快心率, 增加收缩力。
( 2) 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麻黄碱激动A受体而收缩动脉。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对胃肠道、气管、输精管等平滑活动的影响麻黄碱激动A受体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收缩活动, 同时麻黄碱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 而增强电刺激致小鼠输精管的收缩[ 1, 2] 。
激动B 受体, 舒张气管平滑肌, 且麻黄碱与异丙肾上腺素有交叉脱敏现象。
对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低浓度麻黄碱可通过选择性激动B2 受体, 而拮抗高K去极化引起的大鼠膈肌麻痹。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岛津(SHIMADZU)LC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一20AT多功能紫外检测仪,SHIMADZUSPD一20A型泵,LC solution Lite色谱工作站,海尔冰箱,万用电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1/10万分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型号KQ一500E),回流装置。
1.2 试药甲醇(上海沃凯)色谱纯,乙腈(上海沃凯)色谱纯,甲醇,磷酸二氢钾,三乙胺,磷酸,95%乙醇,盐酸均为分析纯,娃哈哈纯净水,氢氧化钠,盐酸麻黄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批号1241—200102,含量>99.9%),蒸馏水。
1.3 药材4种麻黄药材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中药标本馆,经该校生药研究室魏东华教授鉴定均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e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
2 方法和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柱(4.6 mnl×150 mm,5 m),检测波长:205 nm,流动相:乙腈一(0.02 mol/L磷酸二氢钾+0.02%三乙胺+0.2%磷酸水溶液)(10:9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l。
2.2 溶液制备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标准品4 mg,置50 ml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得80 g/ml对照品溶液。
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产地为山西、河北、陕西、内蒙的麻黄粗粉各5 g,各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70%乙醇50 ml回流1 h,过滤,重复回流3次,合并滤液,最后制成每100 ml相当麻黄生药l g的4份不同产地的麻黄样品溶液。
对照品和样品色谱图如图1。
1.盐酸麻黄碱图1 对照品(A)样品(B)HPLC色谱图2.3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8O g/ml对照品溶液l0、8、6、5和2.5 Tn1分别置10 m1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80、64、48、40和20g/IIll的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10 l进样,记录色谱峰峰面积,以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含量( 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l,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5 E+0.6 X+119 445(r=0.999 7),线性范围为0.2—0.8g02.4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分别自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RSD 值为0.71%。
理论塔板数为2354,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山西样品溶液,于配制后0、2.5、5.0、7.5、10.0和l2.5 h 自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共测定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RSD值为1.53%。
表明山西样品溶液在l2.5 h内稳定。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麻黄碱含量的山西麻黄5份,每份2.5 g,分别准确加入盐酸麻黄碱标准品适量,依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成5份样品,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麻黄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平均回收率(r/,=5)为98.21%,RSD值为0.79%。
2.7 提取方法的确定本实验在考察含量测定的同时,注重提取方法的研究。
本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酸水回流法,乙醇回流法,盐酸乙醇回流法,半仿生法进行了对比[引。
2.7.1 水蒸气蒸馏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1、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
2.7.2 酸水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O.75 ml盐酸,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l、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
2.7.3 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100 ml,回流3次,每次1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O℃干燥,称重。
2.7.4 酸水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l0 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100 ml,0.75 ml 盐酸,回流3次,分别为1、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J。
2.7.5 半仿生法取麻黄粗粉1O g,置锥形瓶中,加100 ml水,加盐酸调至pH=1,煎煮0.5 h,过滤,滤渣加80 ml水,加氢氧化钠调至pH=10,煎煮2次,每次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