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复习过程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
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麻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Q949.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58-010引言麻黄是一种麻黄属曹本植物,高20~40cm,常年生长于山坡、河床、草原等处,采摘方便。
麻黄类药物有草麻黄、木贼麻黄以及中麻黄三种,麻黄的草质茎部位是入药部位,植物根茎内蕴含丰富的生物碱、黄铜、挥发油、多糖、酚酸等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等功效,同时对人体的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等具有优质的药理作用[1]。
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1 麻黄的化学成分1.1 麻黄碱类麻黄中后蕴含丰富的麻黄碱,目前在麻黄中提取十多种麻黄碱的,而含量最高的就是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以及左旋去甲麻黄碱等。
麻黄碱在麻黄的根和茎中含量丰富,陶华明等[2]对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种类的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从1%~3%不等。
麻黄碱是一种结晶状的白色粉末,无味,遇光变质,溶于水,采用化学分离法从草麻黄、木贼麻黄以及中麻黄中提取到具有维生素P 的活性的白麻黄碱( leucoephedine )以及具有抗消炎作用的麻黄碱(ephedroxane)。
而采用红外光谱以及HPLC 技术能够鉴定麻黄智中蕴含4-羟基-7 甲氧基-喹啉羟酸、1-麻黄碱、d-伪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麻黄次碱等物质。
有学者从8 个麻黄生物碱中提取到2,3,4,6-四甲吡嗪、O-苯甲酰-右旋伪麻黄碱以及2,3,4-三甲基苯唑烷。
而在麻黄种子以及果实中提取生物碱则并没有研究报道。
1.2 黄酮类国内对麻黄黄铜的研究偏少,初步对斑子麻黄中的黄铜的含量有所研究。
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l 薄层 扫描 法 ( L S TC )
目前 普 遍 采 用 双 波 长 双 光 束 反 射 锯 齿 形 扫 描 法 l , 3 该 ]
法 既 可 补 偿 因 薄 层 厚 度 不 匀 而 引起 的基 线 噪 音 , 又可 克 服 斑
报道 , 以丙 酮 与麻 黄 碱 反 应 生 成 麻 黄 碱 丙 酮 化 物 进 行 分 析 ,
古、 新疆 、 肃 、 海 )、 穗 麻 黄 ( 布 东 北 、 疆 ) 的草 质 甘 青 双 分 新 等
接 进 行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刘 贵 中 报 道 , 正 五 十 烷 为 内标 , 以 标 峰 分 离 效 待 果 良好 , 不 受 杂 质 峰 干 扰 , 且 方法 可靠 ( 已被 国家 标 准 采 用 ) , 不 足 之 处 是 样 品 处 理 时 间 较 长 ; 金 林 等 报 道 , 联 吡 啶 顾 以 为 内标 , 定 了生 药 麻 黄 、 童 清 肺 口服 液 、 分 散 、 青 龙 测 儿 九 小 合 剂 等 9种供 试 品 中盐 酸麻 黄碱 的含 量 , 果 与 高 碘 酸 钠 氧 结
2 气 相 色 谱 法 ( C) G
气 相 色 谱 法 有 高 选 择 性 、 灵 敏性 、 样 量 少 、 析 速 度 高 用 分
快 的特 点 , 黄碱 及其 盐 类 由 于 具 有 挥 发 性 , 般 都 可 以 直 麻 一
藏、 云南 ) 丽 江麻 黄 ( 布 云 南 、 川 、 果 麻 黄 ( 布 内蒙 、 分 四 I)膜 分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OFXI JANG ME I A1UN VE STY 2 0 c. 2 (0 NI DC I R I 0 6O t ,9 1 )
中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
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1. 简介我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对于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而麻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 麻黄的来源和性味麻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来源于麻黄科植物——麻黄。
该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以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麻黄性味辛温,归肺、膀胱经。
3. 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内容我国药典2020版对于麻黄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外观特征:要求麻黄呈现出纤细、灰黄色、有光泽、易折断的特征。
3.2 性状鉴别:要求麻黄应具有清新的气味,苦涩的味道,具有辛温的性味特征。
3.3 含量测定:规定了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含量。
3.4 不合格项:包括霉菌和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杂质等项的限定。
3.5 其他:还规定了麻黄的贮存要求、包装要求等。
4. 对质量标准的意义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保障麻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标准可以起到规范生产的作用,使得麻黄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避免了药材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混入杂质。
对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规定,可以保证药材的药效质量符合标准,保证了其临床疗效。
5. 麻黄的合理使用在使用麻黄时,应当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合理使用。
由于麻黄具有辛温的性味,可发散风寒、解表散寒、宣肺开音、平喘止咳的功效,但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
6. 结语我国药典2020版麻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麻黄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麻黄药材时,应当遵循质量标准和医嘱,以确保药材的安全有效使用。
7. 麻黄的药用价值除了在传统中医中广泛使用外,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麻黄的药用价值。
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它具有抑制组织胺释放、扩张支气管、收缩血管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HPLC法测定蒙药麻黄-4汤散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腈 一 .%磷 酸 ( :5 ; 速 为 1m .rn , 测 波 长 为 27m。 结 果 : 01 5 9 )流 1a ~检 ・i 0n 盐酸 麻 黄 碱 在 010 8 g 1 08 g范 围 内呈 良好 的 线 性 关 . 0 ̄ ~ . 0  ̄ 0 0
系 ; 均 回收 率 为1 02 %。 结论 : 实验 方 法 准确 , 敏 , 平 0. 9 本 灵 简便 , 以作 为 麻 黄一 汤散 剂质 量 标 准 的 依据 。 可 4
麻 黄一 汤 由麻 黄 、 J 、 椒 、 4 l奈 川 J 甘草 4味药 组成 [ 1 1 。具祛 风散
2 重复 性 试验 : 同一批 号( 号 2 0 0 0 ) . 7 取 批 0 6 4 1供试 品 6份 , 各精
寒 , “ 日乌素 ” 功效 。 于风 寒腰腿 痛 、 湿病 等病症 。 燥 协 等 用 风 为了 保 证 药 品 的安 全有 效 , 参照 文献 方 法 [ 对处 方 中 麻黄 进 行 了含 2 1 ,
阴性 对 照( 麻 黄 ) 缺
21 色谱 条 件 : . 色谱 柱 : i os 1 (5  ̄ . m p ; Da niC8 2 0 4 r 5, 流 m l 柱 6 a m)
动相 : 乙腈 一 . 01 酸 ( :5 ; 温 :0c 检 测波 长 :0 n 理 %磷 5 9 )柱 3q ; 2 7 m; 沦板数 : 黄碱峰 计 不得低 于 6 0 。 麻 0 0
一
量测 定研 究 。 1 仪 器与试 药 2 实 验方 法与 结果 匀, 即得 。
关 键 词 : 黄 一 汤散 剂 ; 酸麻 黄碱 ; P 麻 4 盐 H [ C
中 图 分类 号 : 2 1 R 9.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6 1 (0 2 0— 0 0 0 10 — 80 2 1 )3 0 4 — 2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目的探究并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对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滴定测定法、分光光度法等5种;如果不注意使用的方法和剂量,患者出现高压危象、心率失常及严重性失眠等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严重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5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操作简单便捷、不易受到药剂中其他组分的干扰,安全性、准确性均较高。
标签:麻黄;麻黄碱制剂;定量分析麻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发汗平喘、抗菌消炎、收缩血管等疗效,属于剧药类范畴[1]。
麻黄碱是麻黄的一种提取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碱也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2]。
目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电位滴定、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等[3]。
本次为了探究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讨论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使用的注意事项,我院特作此统计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的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文献,包括关于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类文献,及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的临床病例。
1.2 方法仔细阅读上述所得资料,总结归纳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特点,并详尽记录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而总结分析使用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注意事项。
1.3统计指标统计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种类及特点、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失眠、头晕头痛、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计量数据组间,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HPLC法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HPLC法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刘永;秦剑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4(020)004
【摘要】目的:建立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含 0.1%三乙胺、 0.1%磷酸的水溶液( 4: 100),检测波长为 210 nm.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 0.4224~4.224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7.1%( RSD=2.3% ,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刘永;秦剑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重庆,402660;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
庆,40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RP -HPLC 法测定麻黄及其炮制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J], 祝婧;钟凌云;龚千锋;刘礼平;曾文雪
2.HPLC法测定1%盐酸麻黄碱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J], 卞兰芳;袁恒杰;任耘
3.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J], 黄艳霞
4.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J], 甄华; 李振莲; 张润祥
5.HPLC法测定藏麻黄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 [J], 张勇仓;张成栋;刘兰;贡桥次仁;卢玉滨;王振发;张亚琴;秦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ehdai cm oio e r ia o . h o m a E T I D S o mn( . m×10mm, m) m bl p aeo p er o ps i dt m nt n T ecl nw sI R SLO S— Pcl n tn e i u N u 4 6m 5 5 - oi h f e s
天津药学
Taj P amay 0 1 in n hr c 2 1 年 i
第流动相 比例下的分离 效果、 分析时间等因素 , 选择 乙腈 一 (0 0 系统作 水 7 :3 ) 为 流动 相 。并在 此 基 础 上 调 整 其 他 实 验 条 件 , 得 到 以 最优化的色谱系统。 33 仪器条件 本 法采用 了较高 比例的乙腈水 溶液 . (0 0 作为流动相 , 7 :3 ) 溶剂较易挥发 , 故漂移管温度参 考 Ah c L D20 E lehE S 00 S蒸发光 散射检测器所使用 软 件 E S 00C n o( e i 15 32 0 的推荐 检测 L D20 ot lV r o . .0 . ) r sn 条件 : 移 管 温 度 8 . ℃ , 体 流 速 2 2 L mn 漂 35 气 . / i, G i = , pc r o 。并做如下调整 : 了使 流动相 a 1 I at = f n m o 为 得 到 更 加 充 分 的 汽 化 , 漂 移 管 温 度适 当 调 高 至 将 8 5℃。同时, 由于过快的气体流速也会使微粒量下降 而导致信号响应降低 , 因此适 当降低气体 流速至 2 0 . L mn G i 值及 I pc r / i, a n m at 状态保持不变。 o 34 其他 在 上 述色 谱条 件 的基 础 上 , . 以达 到较 好 的 分离度及相对较高 的灵敏度为原则 , 同时兼顾分析 时 间等 因素进一步调整检测条件 。根据试验结果 , 乙腈 与01 F .%T A水溶液组成的流动相系统使出峰顺序发 生了改变 , 同时使盐酸氨基葡萄糖峰响应值显著增大 ,
LC-MS MS 法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11 个
㊀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研究面上项目(No.JCYJ20210324140204011)ꎻ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No.SZZYSM202111002)ꎻ深圳市坪山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资助(No.201965)作者简介:卫平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ꎬ副主任中药师ꎬ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及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ꎬE-mail:weiping1238@126.com通信作者:李一圣ꎬ男ꎬ副主任中药师ꎬ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ꎬTel:0755-28989999ꎬE-mail:lys607@sohu.comLC-MS/MS法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11个成分及其溶出影响的探讨卫平1ꎬ邓小玉1ꎬ黄蓓1ꎬ陈剑平2ꎬ李一圣3(1.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坪山总医院>ꎬ广东深圳518118ꎻ2.深圳市中医院ꎬ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ꎬ广东深圳518033ꎻ3.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ꎬ广东深圳518172)摘要:目的㊀建立麻黄-桂枝药对中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11个成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含量测定方法ꎬ并探讨单煎共煎对11个成分溶出的影响ꎮ方法㊀分别以麻黄桂枝共煎液㊁单煎液㊁单煎合并液为样品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8个苯丙素类成分和3个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ꎮ结果㊀11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ȡ0.9948)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0%~100.92%ꎬRSDɤ5.85%(n=9)ꎻ精密度㊁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ꎬ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ꎮ麻黄与桂枝共煎时ꎬ8个苯丙素类成分煎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ꎬ而3个麻黄类生物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ꎮ结论㊀该方法简便快速㊁准确可靠ꎬ可用于11个成分的含量测定ꎬ共煎对麻黄桂枝各自成分的溶出均具有一定的影响ꎮ关键词:麻黄-桂枝药对ꎻ苯丙素类成分ꎻ麻黄类生物碱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ꎻ共煎ꎻ单煎中图分类号:R92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2)12-0791-005doi:10.13506/j.cnki.jpr.2022.12.005DeterminationofelevenanalytesanditsdissolutioneffectsindrugpairofEphedraeHerbaandCinnamomiRamulusbyLC-MS/MSWEIPing1ꎬDENGXiaoyu1ꎬHUANGBei1ꎬCHENJianping2ꎬLIYisheng3(1.PingshanDistrictMaternal&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ShenzhenꎬPingshanGeneralHospita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ꎬShenzhen518118ꎬChinaꎻ2.ShenzhenKeyLaboratoryofHospit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ꎬTheFourthClinicalMedicalCollegeof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ꎬShenzhe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ꎬShenzhen518033ꎬChinaꎻ3.LonggangE.N.THospital&InstituteofE.N.TShenzhenꎬShenzhen518172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establishaLC-MS/MSmethodofthedeterminationofprotocatechuicacidꎬcatechinꎬepicate ̄chinꎬeugenolꎬcoumarinꎬcinnamylalcoholꎬcinnamicacidꎬcinnamaldehydeꎬephedrineꎬpseudoephedrineandmethylephedrineinEphedrae-Cinnamomiherbpairꎬandinvestigatedtheeffectsofsingle-decoctionandcombined-decoctionondissolutionofe ̄levencomponents.Methods㊀Usingtheephedrae-cinnamomidecoctionꎬcinnamomidecoctionꎬephedraedecoctionꎬephedraeandcinnamomicombineddecoctionasthetestsamplesꎬtheeightphenylpropanoidcompoundsandthreeephedraalkaloidsweredeterminedbyLC-MS/MS.Results㊀The11indicativecomponentshadgoodlinearity(rȡ0.9948).Theaveragerecov ̄erieswere98.30%~100.92%ꎬRSDɤ5.85%(n=9).Theprecisionꎬrepeatabilityandstabilityareallgoodꎬmeetingthemethod ̄ologicalrequirements.WhenEphedraandCinnamomiweredecoctedtogetherꎬtheamountofeightkindsofphenylpropanoidcomponentsdecreasedindifferentdegreesꎬwhilethealkaloidsofthreekindsofephedraincreasedindifferentdegrees.Conclu ̄sion㊀Thismethodwassimpleꎬrapidꎬaccurateandreliableꎬcanbeusedforthedeterminationofelevencomponents.Theco-decoctionhadacertaineffectonthedissolutionofthecomponentsofEphedraandCinnamomi.Keywords:EphedraeHerba-CinnamomiRamulusHerbPairꎻPhenylpropanoidcompoundsꎻEphedraalkaloidsꎻLC-MS/MSꎻCo-decoctionꎻSingle-decoction㊀㊀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㊁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ꎬ具有发汗散寒㊁宣肺平喘㊁利水消肿的功效[1]ꎮ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ꎬ具有散寒解表㊁温通经脉㊁促阳化气之功[1]ꎮ麻黄-桂枝药对出自«伤寒论»ꎬ在麻黄汤㊁大青龙汤等诸多经典方剂中常作为君药㊁臣药应用ꎮ现代研究表明[2-5]ꎬ麻黄中生物碱类㊁苯丙素类等成分对感冒㊁咳嗽㊁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具有治疗作用ꎻ桂枝中苯丙素类具有解热镇痛㊁抗菌㊁抗炎㊁抗病毒㊁抗肿瘤㊁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ꎮ桂枝与麻黄配伍后ꎬ解热镇痛㊁抗炎作用增强ꎬ不仅如此ꎬ桂枝㊁麻黄配伍后能提高生物利用度ꎬ桂枝能拮抗麻黄引起的兴奋性中枢神经毒性ꎬ降低了麻黄生物碱的蓄积ꎬ起到减毒的作用[6-8]ꎮ药对是中药配伍应用的重要模式ꎬ常作为药物组成方剂的核心ꎬ具备复方的基本功能主治和疗效[9]ꎮ中药配伍使用后产生助溶㊁沉淀㊁化学反应等现象ꎬ以及煎煮等因素的影响ꎬ有效成分溶出率发生变化ꎬ对临床疗效也可产生影响[10-11]ꎮ近年来ꎬ关于中药配方颗粒(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精制而成) 单煎合同 与传统汤剂 群药合煎 的物质基础一致性一直是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12-13]ꎮ本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8个苯丙素类成分(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和3个麻黄类生物碱(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含量ꎬ考察麻黄桂枝共煎㊁单煎及单煎合并液中11个成分的变化ꎬ以期探索共煎及单煎合并对其主要成分的溶出影响ꎬ为该药对的配伍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试验数据ꎮ1㊀材料1.1㊀仪器㊀岛津LC-MS8045型液质联用仪(岛津公司ꎬ配备DGU-20A3R在线脱气机ꎬLC-20ADXR梯度泵㊁SIL-20AXR自动进样器ꎬCTO-20A柱温箱ꎬLCMS-8045检测器ꎬCBM-20A系统控制器ꎬFCV-20AH2高压切换阀ꎬLabSolutions色谱工作站)ꎻEP225SM-DR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普利塞斯公司)ꎻA3S-10-10-CE型超纯水机(美国艾科浦公司)ꎻLD5-2A型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ꎻKQ52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室仪器有限公司)ꎻ手动移液器(Eppendorf公司)ꎮ1.2㊀药物与试剂㊀麻黄饮片(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ꎬ批号:201000051)ꎻ桂枝饮片(中山市正德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ꎬ批号:202011068)ꎬ经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陈剑平副主任中药师鉴定ꎬ分别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的草质茎和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ꎬ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项下规定ꎻ其中麻黄产自内蒙古ꎬ桂枝产自广东ꎮ肉桂酸(批号:110786-201604ꎬ98.8%)㊁桂皮醛(批号:110710-202022ꎬ99.5%)㊁儿茶素(批号:110877-20164ꎬ99.2%)㊁表儿茶素(批号:110878-201703ꎬ99.7%)㊁原儿茶酸(批号:110809-201906ꎬ97.7%)㊁盐酸麻黄碱(批号:171241-201809ꎬ100.0%)㊁盐酸伪麻黄碱(批号:171237-201510ꎬ99.8%)和盐酸甲基麻黄碱(批号:171247-201502ꎬ99.6%)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ꎻ肉桂醇(批号:wkq21030503ꎬHPLCȡ98%)和香豆素(批号:wkq21030207ꎬHPLCȡ98%)购自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丁香醛(广州市齐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ꎬ批号:200910ꎬHPLCȡ98%)ꎻ乙腈和甲醇(质谱级ꎬMerck公司)ꎻ甲酸(质谱级ꎬ赛默飞公司)ꎻ超纯水(由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得)ꎮ2㊀方法与结果2.1㊀溶液的制备2.1.1㊀对照品溶液制备㊀苯丙素类成分:精密称取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对照品适量ꎬ加入乙腈超声溶解ꎬ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7865㊁1.3194㊁1.5321㊁0.6253㊁1.3950㊁1.7463㊁0.8941㊁5.3928mg mL-1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备用ꎮ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适量ꎬ置同一容量瓶中ꎬ加入乙腈至刻度ꎬ即得原儿茶酸(0.7074μg mL-1)㊁儿茶素(18.4716μg mL-1)㊁表儿茶素(15.3210μg mL-1)㊁丁香醛(0.3130μg mL-1)㊁香豆素(3.9060μg mL-1)㊁肉桂醇(8.7320μg mL-1)㊁肉桂酸(14.3056μg mL-1)㊁桂皮醛(64.7136μg 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ꎮ麻黄生物碱类: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㊁盐酸伪麻黄碱㊁盐酸甲基麻黄碱对照品适量ꎬ加入甲醇超声溶解ꎬ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0750㊁1.3797㊁1.6832mg mL-1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备用ꎮ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适量ꎬ置同一容量瓶中ꎬ加入甲醇至刻度ꎬ即得麻黄碱(17.9280μg mL-1)㊁伪麻黄碱(8.8288μg mL-1)㊁甲基麻黄碱(2.1555μg 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ꎮ2.1.2㊀供试品溶液制备㊀麻黄-桂枝共煎液称取麻黄90gꎬ加水2400mLꎬ浸泡30minꎬ先煎煮20minꎬ放入桂枝60gꎬ继续煎煮3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麻黄单煎液:称取麻黄90gꎬ加水2400mLꎬ浸泡30minꎬ煎煮5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桂枝单煎液:量取水2400mLꎬ煮沸ꎬ放入桂枝60gꎬ继续煎煮30minꎬ保持微沸ꎬ过滤ꎬ放冷ꎬ定容至2000mLꎬ即得ꎮ单煎合并液:分别量取麻黄㊁桂枝单煎液各1000mLꎬ混匀ꎬ即得ꎮ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各煎液1mLꎬ置于2mL容量瓶中ꎬ加入甲醇至刻度线ꎬ摇匀ꎬ0.22μm微孔滤膜滤过ꎬ即得以上各供试品溶液ꎮ2.2㊀色谱条件2.2.1㊀苯丙素类成分㊀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ˑ250mmꎬ3μm)ꎻ流动相:乙腈(A)-0.01%甲酸水溶液(B)ꎬ0~20minꎬ5%ң55%(A)ꎻ流速:1.0mL min-1ꎬ分流比为0.4ꎻ柱温:30ħꎻ进样量:2μLꎮ2.2.2㊀麻黄类生物碱㊀色谱柱:WatersXselectHSST3柱(4.6mmˑ250mmꎬ5μm)ꎻ流动相:乙腈(A)-0.1%甲酸(B)ꎬ0~20minꎬ3%ң8%(A)ꎻ20~25minꎬ8%ң20%(A)ꎻ流速:1.0mL min-1ꎬ分流比为0.4ꎻ柱温:35ħꎻ进样量:2μLꎮ2.3㊀质谱条件㊀电喷雾离子源(ESI)ꎬ多反应监测(MRM)模式ꎬ正负离子(苯丙素类生物碱)㊁正离子(麻黄生物碱类)ꎬ雾化气流量为3.0L min-1ꎬ干燥气流量为10.0L min-1ꎬ加热气流量为10.0L min-1ꎬ检测器电压为1.88kVꎬ检测离子及主要参数见表1ꎮ2.4㊀方法学考察2.4.1㊀专属性试验㊀分别精密吸取 2.1 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ꎬ供试品溶液各2μLꎬ按 2.2 和 2.3 项下色谱及质谱条件进样测定ꎬ记录色谱图ꎮ结果ꎬ各待测成分色谱峰峰形良好且实现基线分离ꎮ2.4.2㊀线性关系考察㊀取 2.1.1 项下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ꎬ用甲醇(麻黄生物碱类)或乙腈(苯丙素类)稀释配制为梯度浓度的混合溶液ꎬ按照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行测定ꎬ以质量浓度(Xꎬμg mL-1)为横坐标ꎬ峰面积(Y)为纵坐标ꎬ分别绘制标准曲线ꎬ得回归方程ꎬ结果见表2ꎮ2.4.3㊀精密度试验㊀取 2.1.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记录峰面积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RSD(n=6)分别为2.24%㊁3.15%㊁2.50%㊁3.27%㊁1.68%㊁2.42%㊁2.21%㊁1.50%㊁2.51%㊁2.64%㊁0.80%ꎬ均小于5.0%ꎬ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ꎮ表1 各成分质谱检测参数序号成分t/min母离子(m/z)子离子(m/z)加和方式碰撞能量/eV1原儿茶酸4.03153.10109.15M-H182儿茶素5.56290.90165.10M+H-123表儿茶素6.63290.90165.10M+H-124丁香醛8.50182.95155.15M+H-105香豆素11.73147.2091.15M+H-246肉桂醇12.64117.3091.00M+H-H2O-267肉桂酸13.48147.15103.10M-H168桂皮醛14.96133.15115.10M+H-159麻黄碱17.86166.30148.20M+H-1410伪麻黄碱18.89166.30148.20M+H-1411甲基麻黄碱20.43180.30162.10M+H-152.4.4㊀稳定性试验㊀取 2.1.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分别于0㊁4㊁8㊁12㊁16㊁24h进样测定ꎬ记录峰面积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RSD(n=5)分别为㊁6.78%㊁4.69%㊁6.24%㊁3.35%㊁3.19%㊁5.75%㊁1.63%㊁4.28%㊁3.33%㊁2.99%㊁4.60%ꎬ均小于5.0%ꎬ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ꎮ2.4.5㊀重复性试验㊀按 2.1.2 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ꎬ并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测定含量并计算RSD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51㊁38.3755㊁25.1311㊁0.7110㊁9.1120㊁17.8738㊁23.3271㊁111.0254㊁165.6160㊁76.0825㊁18.1630μg mL-1ꎬRSD(n=6)分别为3.89%㊁3.54%㊁2.79%㊁4.64%㊁1.44%㊁1.92%㊁1.61%㊁1.81%㊁0.83%㊁1.32%㊁1.42%ꎬ均小于5.0%ꎬ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ꎮ2.4.6㊀加样回收试验㊀取9份已知含量的样品0.5mLꎬ按质量比0.5ʒ1㊁1ʒ1㊁1.5ʒ1加入各对照品适量ꎬ平行3份ꎬ按 2.1.2 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ꎬ并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ꎬ计算加样回收率ꎮ结果ꎬ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㊁桂皮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㊁100.38%㊁98.27%㊁100.92%㊁100.12%㊁96.76%㊁98.60%㊁102.18%㊁99.57%㊁101.77%㊁100.86%ꎬRSD(n=9)分别为5.19%㊁2.55%㊁4.81%㊁4.65%㊁3.38%㊁1.40%㊁3.65%㊁1.97%㊁5.19%㊁2.55%㊁4.81%ꎮ表2㊀11个成分的标准曲线方程和线性范围成分回归方程r线性范围/μg mL-1定量限/μg mL-1检测限/μg mL-1原儿茶酸Y=439106X-49963.00.99490.1179~1.80780.030.01儿茶素Y=140942X-3075940.99682.6388~52.77600.200.07表儿茶素Y=190334X-2519700.99843.0642~45.96300.130.04丁香醛Y=483180X-2447.170.99900.0626~0.93900.060.02香豆素Y=1.05764ˑ106X-83176.60.99990.5580~11.16000.060.02肉桂醇Y=290230X+1366380.99961.7464~22.70320.100.03肉桂酸Y=40719.4X-48258.20.99831.7500~44.70500.330.11桂皮醛Y=86666.6X+1328310.999810.7856~194.14082.040.67麻黄碱Y=2.25883ˑ106X+6.66350ˑ1060.99482.2410~29.25751.070.35伪麻黄碱Y=2.70409ˑ106X+4.18131ˑ1060.99901.1036~16.55400.030.01甲基麻黄碱Y=2.28291ˑ106X+1504330.99910.2694~4.04160.050.022.5㊀含量测定㊀按 2.1.2 项下方法制得各批次供试品溶液(平行5份)ꎬ按 2.2 和 2.3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ꎮ记录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方程及定容体积折算等计算出麻黄-桂枝共煎液㊁麻黄单煎液㊁桂枝单煎液和单煎合并液中原儿茶酸㊁儿茶素㊁表儿茶素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酸㊁肉桂醇㊁肉桂醛㊁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ꎬ结果见表3ꎮ表3㊀含量测定结果成分含量(μg mL-1ꎬn=5)麻黄-桂枝共煎麻黄单煎桂枝单煎单煎合并原儿茶酸1.0489ʃ0.0345∗∗0.4912ʃ0.0107∗∗0.8866ʃ0.0318∗∗1.3269ʃ0.0582儿茶素33.8231ʃ1.111832.0623ʃ0.836219.6015ʃ1.5179∗∗24.5199ʃ0.6623∗∗表儿茶素20.8085ʃ0.57767.5456ʃ0.1451∗∗18.9428ʃ1.2522∗∗22.0238ʃ0.6598丁香醛0.6181ʃ0.0372∗∗0.2407ʃ0.0086∗∗0.5217ʃ0.0350∗∗0.6999ʃ0.0290∗∗香豆素8.3604ʃ0.4031∗∗0.4304ʃ0.0270∗∗11.1630ʃ0.643111.3725ʃ0.6166肉桂酸17.5787ʃ0.6157∗∗9.7757ʃ0.0915∗∗12.5345ʃ0.9065∗∗21.9080ʃ1.2572肉桂醇16.2880ʃ1.1734∗∗-19.7452ʃ0.965922.4795ʃ5.4490桂皮醛105.4075ʃ7.8520∗∗-169.8040ʃ12.2830171.7779ʃ20.0555麻黄碱191.5237ʃ8.7412∗∗164.4617ʃ8.2692∗∗-138.2276ʃ4.3895∗∗伪麻黄碱72.8945ʃ1.2539∗∗63.7618ʃ3.0872∗∗-42.9377ʃ1.9065∗∗甲基麻黄碱19.3098ʃ0.5706∗∗17.7949ʃ0.3799∗∗-15.6712ʃ0.4230∗∗㊀注:各组间相比ꎬ∗∗P<0.01㊀㊀由表3可知ꎬ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原儿茶酸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ꎬ降幅为11.69%~38.63%ꎻ另原儿茶酸㊁肉桂酸单煎合并后与各自单煎液测定结果的和无显著性差异ꎬ香豆素㊁肉桂醇和桂皮醛单煎合并后与各自单煎液测定结果的和以及桂枝单煎液无显著性差异ꎮ说明以上溶液在混合时ꎬ温度对以上成分的溶出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ꎮ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儿茶素的含量有很大程度的增高ꎬ增幅为37.94%ꎬ而表儿茶素的含量则无明显的变化ꎮ不管是单煎合并还是共煎ꎬ丁香醛㊁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比麻黄桂枝各自单煎液测定值的和均有所下降ꎬ表明麻黄与桂枝合并使用均降低该3种成分的含量ꎮ与单煎合并液相比ꎬ麻黄与桂枝共煎后ꎬ麻黄碱㊁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ꎬ增幅为18.84%~41.10%ꎮ3 讨论3.1㊀色谱条件的优化㊀本研究曾尝试同时测定苯丙素类和麻黄生物碱类成分ꎬ但由于麻黄碱类成分的检测条件为正离子扫描模式ꎬ在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时ꎬ各色谱峰的分离度㊁峰形均较好ꎬ将流动相改为乙腈-水㊁乙腈-0.01%甲酸水溶液后ꎬ各色谱峰均不成峰形ꎬ分离度也不理想ꎻ而苯丙素类成分中肉桂酸的检测条件为负离子扫描模式ꎬ且对流动相体系的pH值敏感ꎬ在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时ꎬ色谱峰检测不到ꎬ未有响应值ꎮ当流动相更换为乙腈-水溶液时ꎬ原儿茶酸㊁肉桂酸和丁香醛的色谱峰的峰形均不理想ꎻ流动相更换为乙腈-1mmol L-1乙酸铵水溶液时ꎬ桂皮醛的响应值偏低ꎮ另外本研究还分别考察了WatersXselectHSST3(4.6mmˑ250mmꎬ5μm)和AgilentZORBAXSBC18(4.6mmˑ250mmꎬ3μm)2种规格色谱柱ꎬ采用WatersXselectHSST3色谱柱时ꎬ原儿茶酸㊁肉桂酸2个色谱峰的峰形不理想ꎬ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时ꎬ各色谱峰的分离度㊁峰形均较好ꎬ故最终分别建立了苯丙素类成分和麻黄生物碱类成分的测定方法ꎮ由于桂皮醛不稳定ꎬ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氧化ꎬ本研究曾用甲醇溶解桂皮醛对照品ꎬ于常温和4ħ条件放置一段时间后ꎬ纯度均降低ꎬ在LC-MS/MS中可明显检出肉桂酸和其他杂质峰ꎮ当采用乙腈溶解时ꎬ其稳定性较好ꎬ24h内未见有分解现象ꎬ因此最终选用乙腈溶解ꎮ本课题组前期建立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时ꎬ分别采用乙腈-水㊁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ꎬ丁香醛㊁原儿茶酸和肉桂酸在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时ꎬ峰形较好ꎬ基线平稳ꎬ分离度好ꎬ故最终选择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作为苯丙素类成分测定的流动相ꎮ3.2㊀溶出影响探讨㊀与麻黄单煎和桂枝单煎测定结果的加和相比ꎬ共煎条件下8种苯丙素类成分的溶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ꎬ而在单煎合并条件下ꎬ除儿茶素㊁表儿茶素和丁香醛的溶出有降低外ꎬ其余5种成分的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ꎮ推测在两药煎煮后混合的过程中ꎬ温度对8种苯丙素成分的溶出存在一定的影响ꎮ与共同煎煮相比ꎬ单煎后合并有利于原儿茶酸㊁丁香醛㊁香豆素㊁肉桂醇㊁肉桂酸和桂皮醛的溶出ꎬ抑制了儿茶素的溶出ꎬ对表儿茶素的溶出则无显著性影响ꎮ麻黄桂枝单煎合并液中麻黄碱㊁伪麻黄碱㊁甲基麻黄碱的含量相较于单煎液而言ꎬ含量下降ꎬ推测简单的合并后ꎬ麻黄生物碱与苯丙素类酸性成分酸碱反应形成复盐ꎬ导致含量降低[14]ꎬ而共煎后的麻黄生物碱等含量较麻黄单煎液中的含量有了升高ꎬ升幅在8.51%~16.45%ꎻ另本研究还对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进行了测定ꎬ测定的色谱条件同其他麻黄生物碱ꎬ由于未购买到该两种成分的对照品ꎬ暂未进行定量ꎬ峰面积结果显示ꎬ该两种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趋势与以上检测的3种麻黄生物基本一致ꎮ推测与桂枝共煎时ꎬ虽然与苯丙素类成分形成复盐ꎬ但桂枝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促进生物碱类等成分更多溶出ꎬ具体反应途径亟待研究ꎮ麻黄和桂枝配伍共煎使用ꎬ对苯丙素类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ꎬ推断可能两者成分中的生物碱类与苯丙素类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复盐ꎬ导致含量降低ꎮ中医不传之密在于量ꎬ因此配伍后效应成分的变化对其主治病症有很重要的影响ꎮ本研究建立的8种苯丙类成分和3种麻黄生物碱的LC-MS/MS含量检测方法ꎬ简便快速ꎬ结果准确可靠ꎬ重复性好ꎬ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研究提供参考ꎮ参考文献:[1]㊀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20.[2]MIAOSMꎬZHANGQꎬBIXBꎬetal.Areviewofthephy ̄tochemistry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iesofEphedraherb[J].ChinJNatMedꎬ2020ꎬ18(5):321-344. [3]LIUJꎬZHANGQꎬLIRLꎬetal.Thetraditionalusesꎬphyto ̄chemistryꎬ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ofCinnamomiramu ̄lus:areview[J].JPharmPharmacolꎬ2020ꎬ72(3):319-342. [4]GÜRERBꎬKERTMENHRꎬBEKTAŞOG㊅LUPKꎬetal.TheeffectsofCinnamaldehydeonearlybraininjuryandcerebralvasospasmfollowingexperimentalsubarachnoidhemorrhageinrabbits[J].MetabBrainDisꎬ2019ꎬ34(6):1737-1746.[5]HUANGYꎬCHENJꎬYANGSꎬetal.CinnamaldehydeIn ̄hibitstheFunctionofOsteosarcomabySuppressingtheWnt/β-CateninandPI3K/AktSignalingPathways[J].DrugDesDevTherꎬ2020(14):4625-4637.[6]王晓明ꎬ许良葵ꎬ罗佳波.麻黄-桂枝药对抗炎㊁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20ꎬ31(2):179-184.[7]郑芳昊.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对麻黄碱引起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ꎬ2015.[8]WEIPꎬTANGQFꎬHUOHLꎬetal.Comparativepharma ̄cokineticsofthreephenylpropanoidsinratplasmaafteroraladministrationofRamulusCinnamomiandRamulusCinnamomi-EphedraeHerbaherb-coupleextract[J].ChinJIntegrMedꎬ2017.https://doi.org/10.1007/s11655-017-2799-8.[9]王嘉俊ꎬ李双蕾ꎬ李梦瑶.中药药对的现代认识与研究[J].中医杂志ꎬ2016ꎬ57(8):701-704.[10]田学浩ꎬ张昊ꎬ李桐ꎬ等.中药配伍理论科学内涵的外在表象-复方水煎自沉淀[J].中草药ꎬ2017ꎬ48(22):4778-4783.[11]张聪聪ꎬ刘瀚泽ꎬ王永丽ꎬ等.UHPLC-Q-ExactiveOrbitrap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及其溶出规律探究[J].中成药ꎬ2022ꎬ44(4):1177-1183.[12]李睿ꎬ翟华强ꎬ田伟兰ꎬ等.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及其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对比性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6ꎬ41(5):965-969.[13]鲁云ꎬ刘佩仪ꎬ徐杰ꎬ等.不同配伍比例麻黄-桂枝药对单煎与合煎化学成分对比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ꎬ2021ꎬ35(6):40-44.[14]徐文杰ꎬ陈飞龙ꎬ谢颖ꎬ等.不同配伍配比对麻黄-桂枝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2ꎬ18(10):84-88.。
药物化学麻黄碱知识点教学课件
在某些情况下,麻黄碱可能通 过乳汁排泄,对哺乳期妇女和 婴儿有一定影响。
麻黄碱的代谢产物
麻黄碱的主要代谢产物包括甲基麻黄 碱、羟基麻黄碱和葡萄糖醛酸麻黄碱 等。
不同个体对麻黄碱的代谢和排泄能力 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个体内的代谢产 物种类和浓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这些代谢产物通常具有更低的生物活 性或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对机体产 生的影响较小。
呼吸道疾病治疗
麻黄碱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 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感冒治疗
在某些感冒药中,麻黄碱被用作缓解鼻塞、流涕 等症状的成分。
减肥药物
含有麻黄碱的减肥药物在市场上较为常见,但需 要注意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04 麻黄碱的代谢与排泄
麻黄碱在体内的代谢
麻黄碱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为活性
引起肝肾损伤。
麻黄碱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麻黄碱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控制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 或禁用麻黄碱。
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麻黄碱,以免产 生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
使用麻黄碱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06 麻黄碱的未来发展与研究 方向
药物化学麻黄碱知识点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麻黄碱的合成与提取 • 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 麻黄碱的代谢与排泄 • 麻黄碱的安全性与评价 • 麻黄碱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01 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麻黄碱的分子结构
01
02
03
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麻黄碱的分子式为 C10H15NO,结构简式为 (R)-2-甲氨基苯丙酮。
非水毛细管电泳内标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的测 定提 供 了一 种简 便 、 速 、 快 定量 可靠 的 方法 , 用 于 医学 可 研 究样 品 和药 材 中麻 黄碱 的测定 。
1仪器 与试 药
S s m / E 5 1 yt PAC 0 0型 毛细 管 电泳仪 紫 外 检 测 器 ( e k e Bc ma n公 司 ) 未涂 层 熔 融石 英 毛 细 管 ( 7c 7 m) 河 北 永 , 4 m ̄ 5 (
取 ( S 一 依 春 对 照 品溶 液 在 波 长 2 0 4 0 n 范 围 R, ) 告 0 ~ 0 m
内进 行 紫外 扫描 , 果 ( S 一 结 R,) 告依 春 色 谱 峰在 2 5n 波 长 4 m
处 有最 大 吸收 , 选择 2 5n 作 为检测 波 长 。 故 4 m
7 巾 国医 药 导掘 2 CHNA MEDI LHE L I CA RA D
【 ywo d 】 o a u o scpl r l t p oei It n l t d r; u h i; p e r e Ke r s N n q eu a iayee r h rss ne a s n ad F c s E h di l co ; r a n n
麻 黄碱 (p e r e 中药 麻 黄 的主 要有 效 成分 , 有 松 e h di ) n 具 弛 支气 管平 滑肌 、 张支 气管 、 扩 收缩 血管 、 高血 压及 兴奋 中 升
3 1 % ,a d t e rc v r ae wa 74 % -1 18 % .Co cu in:Thsmeh d .7 n h e o e r t s 9 .7 y 0 .5 n l so i to ,wi n a e u t n e a tn ad a d t a d q ae itr lsa d r n h n n n— q e u lcrp oe i me im,o t z d e u p n aa tr n i l e rte t n rc d r,i c n e o a u o s ee to h rss du pi e q ime tp rmee a d smpi d p erame tp o e u e s o v — mi s i f n e t rp d q a t aiea d rl b efrd tr n n p e rn , n loc n b sd frte d tr n t n o p e rn n in , a i , u ni t n ei l o eemiig e h d ie a d as a eu e h ee miai f h d ie i t v a o o e me ia a lsa d h r s dc l mpe n eb . s
HPLC测定中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ppt
指 导 老师: 课题组成员: 班级:
立体依据
• 药材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 E. equisetina Bge.的干燥 草质茎。麻黄是一味重要的草药,不仅用于多种 中药复方,而且在国外还将麻黄提取物添加到一 些保健品中。 • 麻黄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2010年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麻黄碱和伪麻 黄碱总量作为其主要的质量指标。因此,本实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含量,以期为麻黄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讨论
1. 2. 3. 4. 5. 本实验分别以甲醇本实验分别以甲醇-水(1.5:98.5)、甲醇-水(2:98)、乙腈-水(4:96) 1.5:98.5)、甲醇)、甲醇 2:98)、乙腈)、乙腈 4:96) 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乙腈-0.2%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乙腈-0.2%磷酸水体系分离效果最佳。 测定结果发现,流动相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保留时间有较大变化。 测定结果发现,流动相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保留时间有较大变化。因为所 测样品量过多则需要的流动相体积过大,这样流动相就要分多次配制,从 测样品量过多则需要的流动相体积过大,这样流动相就要分多次配制, 而就无法满足在同一水平条件下进行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而就无法满足在同一水平条件下进行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测定结果发现,进样量或者样品浓度过大都会导致拖尾,影响峰型, 测定结果发现,进样量或者样品浓度过大都会导致拖尾,影响峰型,最终 确定较为理想的进样量为5ul; 确定较为理想的进样量为5ul; 5ul 对样品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四个地区的中麻黄中, 对样品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四个地区的中麻黄中,麻 黄碱含量新疆>青海>甘肃>山西,伪麻黄碱含量新疆>甘肃>青海>山西, 黄碱含量新疆>青海>甘肃>山西,伪麻黄碱含量新疆>甘肃>青海>山西,麻黄 碱含量(p<0.05)和伪麻黄碱含量(p<0.05)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显著性差异 碱含量(p<0.05)和伪麻黄碱含量(p<0.05)有显著性差异。 麻黄总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5),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 ),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的用 麻黄总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5),符合药典总碱含量不少于0.8%的用 药标准,其中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山谷,21号山西省朔州市窑子 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 药标准,其中12号新疆和硕县红蝶谷戈壁、山谷,21号山西省朔州市窑子 头乡窑子头村的含量低于药典标准, 头乡窑子头村的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可能是由于测定样品过程中流动相非 一次性配置所致。 一次性配置所致。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对药用麻黄进行生物碱含量分析,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对药用麻黄进行生物碱含量分析,对其质量控制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示:在符合药典用药标准的前提下, 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示:在符合药典用药标准的前提下,由于各产区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差异较大,根据两种生物碱药理活性的差异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差异较大,根据两种生物碱药理活性的差异性,在 临床上针对不同病症可以选择不同产地的麻黄入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 果。
麻黄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H)
编号:FZD0167 麻黄提取物中麻黄碱(Ephedrine)、伪麻黄碱
(Pseudoephedrine)含量测定方法
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 150m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磷酸(500:500:0.1,V/V,其中含有0.5%
十二烷基硫酸钠)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10nm
柱温:25℃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各约5mg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溶解定容。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麻黄提取物样品适量,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超声振荡20min后,冷却至室温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保留时间分别约为7.1、7.6min,用外标法计算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含量。
伪麻黄碱、麻黄碱含量分别为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含量乘以0.82。
【中草药鉴定技术习题】项目十 全草类药材
项目十全草类中药(A 型题 b 型题 c 型题x习题)A型题6.001、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A、种子B、节部C、节间的髓部D、节间皮部E、根6.002、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碱(C10H1.5ON)计算不得少于:A、0.40%B、0.60%C、0.80%D、1.20%E、1.60%6.003、中药麻黄不含下列哪类成分A、生物碱B、有机酸C、鞣质D、挥发油E、强心甙6.004、头状花序顶生的是A、蒲公英B、穿心莲C、石斛D、薄荷E、车前草6.005、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A、安徽省B、江西省C、江苏省D、河南省E、湖南省6.006、淫羊藿来源于哪一科植物的地上部分A、小蘖科B、蔷薇科C、虎耳草科D、三白草科E、木通科6.007、含利胆成分的是A、青蒿B、绞胶蓝C、茵陈蒿D、穿心莲E、细辛6.008、紫金牛抗结核杆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矮菜素B、酸金牛醌C、紫金牛酚D、信筒子醌E、杨梅皮苷6.009、不具腺鳞的中药为A、荆芥B、益母草C、广藿香D、金钱草E、薄荷6.010、广藿香和藿香为A、同种中药的不同习用名B、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C、同科不同属植物D、不同科植物E、不同产地同种植物6.011、薄荷油在温度稍低的环境条件下折出的大量白色结晶状物是A、l一薄荷酮B、l—薄荷脑C、薄荷酯D、l—龙脑E、d—龙脑6.012、下列各中药中,主含生物碱的是A、荆芥B、穿心莲C、薄荷D、广藿香E、益母草6.013、我国药典规定薄荷药材含挥发油和含叶量分别不得少于A、1.0% 35%B、0.9% 32%C、0.8% 30%D、0.7% 28%E、0.6% 25%6.014、穿心莲中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份是A、穿心莲内酯B、黄酮C、鞣质D、穿心莲烷E、甾醇6.015、下列植物不属于菊科的是A、茵陈B、青蒿C、佩兰D、泽兰E、豨莶草6.016、含有青蒿素的植物是A、青蒿B、茵陈蒿C、黄花蒿D、滨蒿E、猪毛蒿6.017、完整叶片展开呈鸟足状的是A、广藿香B、藿香C、益母草D、车前草E、绞股蓝6.018、金钱草(过路黄)髓部的特点是A、中空B、圆形C、长圆形D、有纤维散在E、含分泌道6.019、下列植物中不含针晶或针晶束的是A、金钗石斛B、马鞭石斛C、黄草石斛D、环草石斛E、铁皮石斛6.020、麻黄的酸水提取液,以氨水碱化后,用氯仿萃取,氯拟仿液中加入氨制氯化铜试液和二硫化碳后,振摇、静置分层,氯仿层应呈:A、黄色B、绿色C、紫色D、红色E、蓝色6.02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的特点:A、茎方形、叶对生B、多含有挥发油C、多具腺鳞、腺毛和直轴式气孔D、内皮层大多明显木质部于四角处发达E、髓不明显6.02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穿心莲的特征A、茎四方,叶对生,全体深绿色B、味极苦 E、具腺鳞和非腺毛D、气孔不等式E、含钟孔体6.023、麻黄的采收期为:A、春季B、秋季C、冬季D、夏季E、四季均可采6.024粉末显微鉴别时,可观察到嵌晶纤维的是A、穿心莲B、甘草C、薄荷D、广藿香E、麻黄B型题[6.025-6.029]A、挥发油B、麻黄碱和伪麻黄碱C、四甲基呲嗪D、麻黄新碱E、伪麻黄碱6.02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是6.026、麻黄中具有升压发汗作用的是6.027、具有降压止汗作用的是6.028、只有抗炎作用的是6.029、具有平喘作用的是[6.030-6.034]A、金钱草B、广金钱草C、风寒草(聚花过路黄)D、连钱草E、穿心莲6.030、花聚生于枝端或茎顶,全体被毛的是6.031、茎四方形,叶对生,搓之有香气的是6.032、茎圆柱形,叶互生,小叶1~3片,下表面密被灰白色毛茸,荚果6.033、茎圆柱形,叶对生具柄,花对生或单生于叶腋,具长柄的是6.034、茎方柱形,叶对生披针形,绿色,气微,味极苦的是[6.035-6.039]A、具嵌晶纤维B、薄壁细胞含钟乳体C、薄壁细胞含橙皮苷结晶D、细胞间具间隙腺毛E、表皮上有油细胞6.035、细辛6.036、穿心莲6.037、麻黄6.038、薄荷6.039、广藿香[6.040-6.044]A、菊糖B、嵌晶纤维C、钟乳体D、橙皮甙结晶E、丁字毛6.040、蒲公英含6.041、麻黄含6.042、薄荷含6.043、穿心莲含6.044、青蒿含[6.045-6.049]A、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偏心形B、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形,基部心形,叶柄有关节。
HPLC法同时测定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
1 2 试 药 麻黄 药材 采 自内蒙古 自治 区乌拉 特前旗 .
麻 黄产 区和 宁夏麻 黄种 植基 地 , 经鉴定 均 为麻 黄科植 物 草麻 黄 E h d as i tp 的干燥 草质 茎 。盐 酸 p e r i c S a f na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2 0 (0 0 0 —0 50 1 0—4 7 2 1 ) 10 2 —2
麻 黄始 载 于《 神农 本草 经 》 为麻 黄科植 物草 麻黄 ,
E h d a s iaS a f 、 p e r i c tp n 中麻黄 E h d a itr d a p e r neme i
西北药学杂志
21 0 0年 2 第 2 卷 月 5
第 1 期
HP C法 同时 测定 麻 黄 中麻 黄碱 与 L
粉 碎机 ( 天津 市泰 斯特 仪器 有 限公 司) 。
伪 麻 黄碱 含 量
张 霞, 力生 , 徐 侯延辉 , 张立明, 王文苹 ( 宁夏医科大学
药学 院 , 夏 银 川 70 0 ) 宁 5 04
试 品溶液 的色谱 图见 图 1 。
关 键 词 : 黄 ; 黄 碱 ; 麻 黄 碱 ; L 法 麻 麻 伪 HP C
d i1 . 9 9 j is . 0 42 0 . 0 0 O . 1 o : 0 3 6 /.sn 1 0 — 4 7 2 1 . 1 0 4
中 图分 类 号 : 9 7 2 R 2 .
有 快 速 、 便 、 定 、 重 复 的 特 点 , 用 于麻 黄 药材 的 质 量 简 稳 可 可
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中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野生木贼麻 黄; 盐酸麻黄碱 ; 盐 酸伪麻 黄碱 ; 薄层色谱 ; 高效液相 色谱法
中 图分 类号 :R2 8 4 .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0 引
言
裸子植物麻黄( E p h e d r a s i n i c a s t a p f L ) 是一类古老的种子植物 , 麻黄科仅有麻黄属( e d ) 一个属 , 常 见 的有草麻黄 ( E s i n i c a ) 、 木贼麻黄 ( E . e q u i s e t i n a ) 与中麻黄 ( E . i n t e m e d i a ) 等 ] . 其中木贼麻黄是麻黄系麻 黄科麻黄属植物 , 生长在干燥 山地及山僻石缝 中, 主要分布在我 国的内蒙古 、 甘肃 、 山西 、 河北 、 四川 、 陕西 、 青海与新疆西部等干旱荒漠地区 。 。 ] . 木贼麻黄是新疆的药用麻黄资源之一 , 据药典记载 , 麻黄以干燥草质
测定波长 为 2 1 0 n m, 流速为 1 . 0 mL / mi n . 结果 显示 , 测定 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 O . 7 - 4 . 2 g g / mL( r = O . 9 9 9 ) , 0 . 0 5 -0 . 3 g g / mL( r = O . 9 9 9 ) 范 围内, 线 性 关 系 良好 , 平 均 加 标 回 收率 分 别 为 i 0 1 . 6 %( RS D=0 . 3 %) , 1 0 2 . 1 %( R S D=0 . 7 %) . 该法结果准确 , 重现性好 , 可用于新疆 和田皮 山戈壁野生木贼麻黄 2 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茎 人药 , 具 有发 汗平 喘宣 肺之 功 , 有祛 痰 、 镇咳、 抑菌 、 抗病毒、 解 热与 镇 静 的功 效 , 对蟾 蜍心 脏有 抑 制作用 , 对 兔 呼吸有 先兴 奋 后抑 制作 用 ] . 木贼 麻黄 的左 旋麻 黄碱 含量 较 高 , 是 药用 加工 的优 质原 料 ] . 木贼 麻黄极
麻黄及其制剂中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7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年3月第11卷第3期 麻黄及其制剂中麻黄类生物碱的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王宝琴1,苏 健1,韩敏彩2,马 腾3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100050;2.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430;3.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麻黄;麻黄碱;含量测定;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5304(2004)03-0274-03 我国麻黄种类较多,有麻黄科麻黄属植物12种4变种1变型[1],《中国药典》收载3种。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hapf产量最大,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次之,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产量最小,商品常3种混用。
麻黄中主要成分为3对具光学活性的生物碱异构体: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D-Peseudoephedraine)、左旋去甲基伪麻黄碱(L-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黄碱(L-Methylephedrine)和右旋甲基伪麻黄碱(D-Methyl pseudoephedrine)。
文献报道麻黄含生物碱量幅度很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总生物碱含量不得少于0.80%。
现将近年来各种测定方法与测定结果综述如下。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具较高灵敏度,可分离测定上述6种生物碱[2],其特点是使用以水为溶媒的流动相,经济、简便、安全无毒,且在30min内可以完成。
色谱柱:不锈钢柱Zorbax CN(25cm×4.6mm,I.D);流动相为0.0009mol/L的正丁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2.2,柱温23 ~25℃;检测波长:210nm;流速程序为0.8~1.5mL/min (23min)。
麻黄化学鉴别反应原理
麻黄化学鉴别反应原理
麻黄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一定的中药功效。
在中药学中,鉴别药材的化学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麻黄的化学鉴别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麻黄的化学鉴别反应是基于其含有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特性。
这两种碱在不同的化学试剂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可以鉴别麻黄和其他相似草药。
常用的麻黄化学鉴别反应有以下几种:
1. 碘化钾试剂反应:将麻黄粉末加入碘化钾试液中,若试液发生褐色沉淀,则表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
2. 水合肼试剂反应:将麻黄粉末加入水合肼试液中,若试液变为深蓝色,则表明麻黄中含有伪麻黄碱。
3. 酸性钼酸钠试剂反应:将麻黄粉末加入酸性钼酸钠试液中,若试液变为蓝色,则表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或伪麻黄碱。
通过以上化学鉴别反应,可以准确地鉴别麻黄和其他相似草药,为中药学的教学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1 -。
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含量与产地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含量与产地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盛萍;张立福;时晓娟;李朋收;刘洋洋;李春娜;徐暾海【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麻黄中麻黄碱含量与其产地生态环境间的关系。
方法:在新疆14个不同地区采集麻黄药材和土壤样品,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考察产地的生态环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结果: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各生长地的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含量差异很大。
新疆东部与中南部地区麻黄药材中麻黄碱的含量高于新疆北部与最南部地区。
结论:与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相关的因素有生长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和土壤的pH值等,其中土壤的pH值为重要因素。
碱性土壤比酸性土壤更有利于麻黄碱的积累。
另外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气候因子(年日照时间)。
【总页数】3页(P1-3)【作者】盛萍;张立福;时晓娟;李朋收;刘洋洋;李春娜;徐暾海【作者单位】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土壤田间持水量与麻黄碱含量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高晓原;许兴2.蜜沫麻黄与蜜麻黄中麻黄碱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J], 黄金炜;兰少红3.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屈颖4.人工种植麻黄中左旋麻黄碱、右旋麻黄碱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J], 贾晓光;倪慧;波拉提·马卡比力;文浩;王国福;白源旭5.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王玲;高晓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天然麻黄碱生产国,麻黄为我国特产中药。
我国麻黄的主要产地是内蒙古,其次是新疆、山西、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草麻黄产量最大,麻黄商品主流;中麻黄次之,木贼麻黄产量最小。
其他药源:丽江麻黄产云南,四川,贵州。
表面具较粗深的纵沟纹。
膜质叶先端2裂。
麻黄碱含量不少于0.6%。
每年仅新疆地区,消耗麻黄草的用量在8~10万吨左右。
由于生长麻黄草的主产区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方。
而麻黄草又是这些地区的主要固沙植物,所以,近年来麻黄草的过度采挖,已经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
以化学合成手段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麻黄碱将是减少麻黄草的采挖,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
目前,化学合成手段生产麻黄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低成本地得到光学纯的产物。
后面合成的时候我们再具体介绍。
三种麻黄的性状比较:草麻黄(1)呈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 l~2 mm。
(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3)节明显,节间长2~6cm。
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连合成筒状,红棕色。
(4)体轻,质脆,易折断。
断面近圆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中央髓部红色或红棕色,类圆形。
(5)气微香,味涩、微苦。
选择时:以干燥、茎淡绿、内心充实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
中麻黄:(1)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
(2)节间长2cm~6cm。
(3)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茎节表面观木贼麻黄:(1)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2)节间上1.5cm~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三种麻黄的共性:①均具节与节间。
②表面具纵棱线。
③叶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
④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⑤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心)。
⑥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阴干或晾至七成干时晒干。
曝晒过久则色易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均影响药效。
本实验对不同溶剂提取麻黄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HPLC c4 法测定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为制剂越婢加术颗粒的麻黄药材来源提供可靠保障。
一,麻黄与麻黄碱的来源之异同:麻黄的来源:麻黄是一种药用植物,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麻黄是一种与麻黄碱同效的草药, 而麻黄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5中国药典6 规定麻黄草中麻黄碱( C10H15NO) 的含量018% 以上才符合药用标准。
麻黄碱的来源:麻黄碱可以从麻黄植物中提取麻黄碱, 也可以有机合成法合成麻黄碱、微生物发酵生成麻黄碱、细胞培养法生成麻黄碱。
二,麻黄的化学成分:麻黄主含生物碱, 主要是1-麻黄碱、d-伪麻黄碱、麻黄次碱及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等, 另含少量的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
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麻黄碱是植物麻黄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
三,麻黄与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之异同:麻黄的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已为几千年临床所证实, 古人也正是利用其发汗作用, 治疗风寒束表、发热无汗的表实证。
实验证明, 麻黄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也曾有人观察到在一般情况下, 麻黄虽不能诱发人体出汗, 但当人处在温热环境中, 用麻黄50~ 60 mg、经015~ 210 h 后, 汗腺分泌确比未用麻黄者更多、更快。
其发汗作用, 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麻黄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导致汗液分泌增加。
现已发现, 麻黄根的生物碱部分能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此与临床经验相吻合。
(2)平喘作用麻黄平喘作用, 沿用千年, 但其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直至21 世纪30 年代始进行。
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 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
其平喘机理主要是通过以下环节实现的。
( 1)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而间接发挥拟腺素的作用。
( 2) 因其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 亦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 3)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 4) 直接兴奋A-肾上腺素受体, 使末梢血管收缩, 从而可缓解支气管粘膜的肿胀, 对哮喘的发作和预防有效。
麻黄碱的平喘作用与肾上腺素相比, 其特点是显效较慢, 而作用温和、持久, 且口服有效。
(3)利尿作用麻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
利尿作用的机理, 有人认为是由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增加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是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缘故。
(4)升高血压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而使心跳加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增加,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因其同时兴奋A、B-肾上腺素受体。
故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明显, 其升压特点是缓慢、温和、持久, 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体。
(5)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以麻黄碱最为突出, 治疗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 并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作用时间, 亦能兴奋中脑, 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6)解热、抗病毒。
麻黄碱的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 对心脏的影响麻黄碱通过激动B 受体, 加快心率, 增加收缩力。
( 2) 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麻黄碱激动A受体而收缩动脉。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对胃肠道、气管、输精管等平滑活动的影响麻黄碱激动A受体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收缩活动, 同时麻黄碱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 而增强电刺激致小鼠输精管的收缩[ 1, 2] 。
激动B 受体, 舒张气管平滑肌, 且麻黄碱与异丙肾上腺素有交叉脱敏现象。
对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低浓度麻黄碱可通过选择性激动B2 受体, 而拮抗高K去极化引起的大鼠膈肌麻痹。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岛津(SHIMADZU)LC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一20AT多功能紫外检测仪,SHIMADZUSPD一20A型泵,LC solution Lite色谱工作站,海尔冰箱,万用电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1/10万分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型号KQ一500E),回流装置。
1.2 试药甲醇(上海沃凯)色谱纯,乙腈(上海沃凯)色谱纯,甲醇,磷酸二氢钾,三乙胺,磷酸,95%乙醇,盐酸均为分析纯,娃哈哈纯净水,氢氧化钠,盐酸麻黄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批号1241—200102,含量>99.9%),蒸馏水。
1.3 药材4种麻黄药材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中药标本馆,经该校生药研究室魏东华教授鉴定均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e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
2 方法和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柱(4.6 mnl×150 mm,5 m),检测波长:205 nm,流动相:乙腈一(0.02 mol/L磷酸二氢钾+0.02%三乙胺+0.2%磷酸水溶液)(10:9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l。
2.2 溶液制备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标准品4 mg,置50 ml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得80 g/ml对照品溶液。
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产地为山西、河北、陕西、内蒙的麻黄粗粉各5 g,各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70%乙醇50 ml回流1 h,过滤,重复回流3次,合并滤液,最后制成每100 ml相当麻黄生药l g的4份不同产地的麻黄样品溶液。
对照品和样品色谱图如图1。
1.盐酸麻黄碱图1 对照品(A)样品(B)HPLC色谱图2.3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8O g/ml对照品溶液l0、8、6、5和2.5 Tn1分别置10 m1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80、64、48、40和20g/IIll的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10 l进样,记录色谱峰峰面积,以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含量( 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l,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5 E+0.6 X+119 445(r=0.999 7),线性范围为0.2—0.8g02.4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分别自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RSD 值为0.71%。
理论塔板数为2354,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山西样品溶液,于配制后0、2.5、5.0、7.5、10.0和l2.5 h 自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共测定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RSD值为1.53%。
表明山西样品溶液在l2.5 h内稳定。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麻黄碱含量的山西麻黄5份,每份2.5 g,分别准确加入盐酸麻黄碱标准品适量,依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成5份样品,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麻黄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平均回收率(r/,=5)为98.21%,RSD值为0.79%。
2.7 提取方法的确定本实验在考察含量测定的同时,注重提取方法的研究。
本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酸水回流法,乙醇回流法,盐酸乙醇回流法,半仿生法进行了对比[引。
2.7.1 水蒸气蒸馏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1、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
2.7.2 酸水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O.75 ml盐酸,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l、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
2.7.3 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100 ml,回流3次,每次1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O℃干燥,称重。
2.7.4 酸水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l0 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100 ml,0.75 ml 盐酸,回流3次,分别为1、0.5和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J。
2.7.5 半仿生法取麻黄粗粉1O g,置锥形瓶中,加100 ml水,加盐酸调至pH=1,煎煮0.5 h,过滤,滤渣加80 ml水,加氢氧化钠调至pH=10,煎煮2次,每次0.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干燥,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