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美术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发现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掌握一种传统民间美术技法,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3. 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创作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并谈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概念和流派,例如年画、剪纸、刺绣等。
2. 重点介绍一种传统民间美术技法,如剪纸或刺绣,讲解其基本原理、工具和材料。
第三步: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进行一次技法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传统民间美术技法创作作品。
2. 学生仿照教师示范,利用所学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可以选择绘制年画、剪纸或刺绣作品。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创作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分享自己的灵感和创作过程。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到的传统民间美术知识和技法,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案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到艺术馆或博物馆参观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视野。
2.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创作一幅个人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个人作品展示。
教案评价方法:1. 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兴趣程度。
教案的调整和改进:1. 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技法示范的难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2.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反馈,增加相关的延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民间美术作品比赛或展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精品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2.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概述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第二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1. 原始社会的民间美术2. 封建社会的民间美术3. 近现代社会的民间美术第三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流派及代表作品1. 剪纸艺术2. 年画艺术3. 泥塑艺术4. 刺绣艺术5. 皮影艺术第四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区域特点1. 北方民间美术2. 南方民间美术3. 西部民间美术第五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现实意义1. 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 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 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代表作品等;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的图片、实物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民间美术的特点、区域特点等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4.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民间美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制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程报告:让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民间美术教材;2. 图片:收集各种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以便于教学展示;3. 实物:尽量收集一些民间美术实物,如剪纸、年画等,以便于学生直观感受;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民间美术的资料,了解其特点和历史。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民间美术欣赏篇一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一、学习领域:欣赏。
平述二、课时:1课时三、教具、学具: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艺术品中都有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了解中国民间的艺术品。
感受民间吉祥图案的“夸张、变形、对称、概括、简洁”等造型规律。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民间艺术作品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重新的认识和欣赏。
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品德。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六、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七、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八、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案名称: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 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民间美术的分类和代表作品;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材料;4.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题材;5. 学习并创作一幅中国民间画作品。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2. 观摩: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作品;3. 实践:学生根据学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自己的民间画作品;4. 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评论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2. 掌握: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代表作品,学生通过观摩作品加深理解;3. 实践: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画题材,练习基本技法并创作作品;4. 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讨论;5.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技法,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更深入的探索。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民间美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摩和了解作品;2. 画笔、颜料、纸张:供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工具和材料;3. 参考书籍和资料:提供辅助学习和研究的古籍和现代文献。
教学评估:1. 学生的作品评价:对学生的民间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法运用、题材表达和创意等方面;2. 讨论和问答: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考察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参与情况和学习进度。
教学延伸:1. 参观民间美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或国内的民间美术展览,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变化;2. 研究民间美术文化: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间美术进行研究,撰写专题报告或展示;3. 扩展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民间美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延伸,创作出更个性化和独特的作品。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风格。
2.学习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学习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内容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课前调研,收集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资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历史回顾: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风格。
4.基本技法讲解: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如线描、色彩运用、构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5.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和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6.作品分享和评价: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创作心得。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内容展示采用学生分组调研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历史回顾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4.基本技法讲解采用示范和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自己的技法水平。
5.创作实践采用自由创作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6.作品分享和评价采用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7.课堂总结采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导入环节和历史回顾。
2.书籍和资料:用于课前调研和内容展示。
3.绘画工具和材料:用于创作实践和作品展示。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如发言和提问等。
2.检查学生的课前调研和内容展示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创造的美术作品。
2. 民间美术的种类:包括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玩具、面具、风筝等。
3. 民间美术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构图自由、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使用民间特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寓意、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名称、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欣赏民间美术》。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等,并简要介绍作品的特点和寓意。
2. 学生认真观察作品,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构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独特美。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3.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关于民间美术的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1湘美版(2021-2022学年)

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2、知识与技能:认识纹样,掌握纹样的组织方式和基本剪刻方法。
3、过程与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探究知识,清障解惑,点燃热情.2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剪纸半成品进行直观演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形式,采取“找一找、剪一剪、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评一评”等环节,让他们爱上剪纸、主动思考、乐于操作。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点难点1、重点:体验剪纸的基本剪刻方法。
2、难点:纹样在剪纸轮廓里的组织和运用。
4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学生的自学材料、示范剪纸的工具.学生:剪刀、刻刀、红纸、白纸、废本子、胶棒、剪好的动物外形.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导入1、出示两张图片,学生分辨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吉祥的手法:连年有余(谐音)长寿(寓意)2、导入,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导语:其实,对于剪纸,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四年级我们就学过剪团花。
上节课根据自学材料,同学们又了解了剪纸的一些特点、流派、形式、寓意等基本知识,并剪出了一个外轮廓的作业。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剪纸的表现方法,基本纹样的组织和剪刻。
1、剪纸的表现方法:阴刻阳刻(1)阴刻:图案上的装饰花样被刻(剪)去,形成镂空效果,要求线线相断。
(2)阳刻:将图案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3)阴阳刻结合: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
2、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月牙纹锯齿纹圆点纹水滴纹叶纹(学生寻找,课件出示,师生探讨)① 简略认识纹样(圆点纹) (月牙纹) (水滴纹) (锯齿纹) (柳叶纹)②详讲月牙纹、锯齿纹。
七年级上册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七年级上册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题、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剪纸、中国结教学领域设计·应用时2时执教人赵成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与技能掌握剪纸艺术、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剪纸的表现手法及基本装饰纹样的学习。
教学难点中国结作品的制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师范作、材料及工具(剪刀、小刀、蜡光纸、固体胶、草稿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展示过年的喜庆活动。
2、提问:春节期间人们是进行哪些活动表现喜庆吉祥的气氛?、观看视频。
2、独立思考问题。
3、倾听。
体验民间艺术,导入剪纸题。
2二、剪纸的表现手法。
激发创作热情。
、多媒体出示剪纸图片2、出示问题(剪纸艺术的寓意、内容)3、归纳提炼。
、学生欣赏。
2、回答问题。
3、展示、点评、补充。
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三、纹样学习。
合作、训练。
、讲解纹样。
2、选择适当的形状来装饰喜鹊。
3、归纳提炼。
、倾听理解学习。
2、交流合作完成。
3、展示、点评、补充。
让学生明确不同纹样的灵活运用,追求美感。
8四、剪纸制作方法。
交流。
、出示剪纸三步骤展示图(画、刻、剪)。
2、视频讲解剪法与刻法。
、倾听理解学习。
2、观察思考学习。
学会剪纸的制作方法。
4五、学生创作。
分工、合作。
、出示活动要求。
2、巡回指导。
、明确任务。
2、动手合作。
体验剪纸艺术。
20六、展示评价。
合作、交流。
、提出展示形式(上讲台)。
2、投票评价,提出要求。
、上讲台展示作品。
2、投票、点评。
激励并反馈。
七、作业。
根据本插图设计魅力中国结(鼓励原创)。
让学生自由飞翔。
教学反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说说理由。
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1)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2)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3)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1)福禄寿;(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课业类别: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民间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课程——民间艺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民间艺术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年画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如民间绘画、雕塑、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日装饰、衣物装饰等。
3. 教师展示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窗花》、泥塑《兵马俑》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如剪纸、泥塑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二、课堂内容(1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如民间绘画、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布贴画、风筝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民间艺术元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4.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5. 欣赏与分析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创作方法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民间美术相关资料、图片、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具、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等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方法。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和创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7.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民间美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2. 运用示范法,直观地展示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法。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欣赏能力。
走进民间美术教案初中

走进民间美术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认识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高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
2.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 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民间美术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民间美术作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
2. 提出问题:“你们对民间美术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
2. 讲解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三、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用彩笔在笔记本上进行临摹或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疑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建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了解民间美术在不同地区的特点。
2. 完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了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体现,所以,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使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实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章节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学时 4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民间美术的进展概况、价值,增加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把传承进展民间美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课程重点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民间美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民间美术争辩的进展,民间美术的价值。
课程难点民间美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中承受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乐观思考,从而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力量和联想力量。
多媒体●导入课●讲授本章内容一、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其他美术的区分。
二、具体讲解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关系。
三、争辩民间美术有何价值,其将来的争辩思路如何。
总结本章重点作业与思考题争辩题:民间美术有哪些价值?对专业学科有哪些帮助?学时教学目的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其次章民间美术的特征2 学时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颜色观把握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民间美术的颜色观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圆满性的造型特征阴阳五行的颜色观在教学中承受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乐观思考,从而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多媒体●导入课●讲授本章内容一、举例分析说明造型特征二、生命信仰颜色观,吉利如意颜色观三、表达阴阳五行与民间美术颜色观的联系四、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总结本章重点作业与思考题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和颜色观对你有何启发?第三章剪纸学时4 学时教学目的对剪纸的进展脉络、表现形式有一个根底的生疏,了解剪纸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开掘当地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进一步把剪纸的应用与平面美术相结合。
课程重点课程难点剪纸的历史、制作工具和材料、表现方式、题材内容、种类、地域特征,剪纸的文化意义与审美特征。
剪纸的地域特征剪纸的制作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承受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乐观思考,从而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初中走进民间美术试讲教案

初中走进民间美术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民间美术的分类和欣赏。
教学难点:1.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实物或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和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民间美术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和感受。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如民间美术是指民间劳动者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美术形式,具有质朴、生动、有趣等特点。
2. 教师介绍民间美术的分类,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工艺等。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四、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行创新和创作。
2.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思考,进行拓展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民间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欣赏和创作。
在实践与创作环节,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行创新和创作,作品具有趣味性和个性。
但在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分类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民间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民间美术初中教案撰写方法

民间美术初中教案撰写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欣赏和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品,领悟民间美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1. 民间美术的界定及其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2. 民间美术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作品实物或图片。
2. 学具:剪刀、彩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民俗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它们属于美术的哪个门类?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习俗和活动都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民间美术——剪纸。
二、讲授新知(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寓意。
3. 教师讲解剪纸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及其艺术价值。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可以选择剪刻动物、人物或植物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技巧、寓意等方面进行点评。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2. 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提出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意愿。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作品,如泥塑、刺绣等,下节课分享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还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同时,学生也培养了热爱民间美术、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
民间美术欣赏(教案一)

民间美术欣赏(教案一)课题:民间美术欣赏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的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造,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图案的色彩、构成、工艺和吉祥寓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含义表现形式,从作品的选材、构图、形状、色彩等方面欣赏。
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给学生愉悦的审美教育。
②教学难点:结合当地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明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具:民间美术作品教学图片(课件)、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收集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引入课题:同学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民间的美术吗?他们又代表着哪些寓意?春节,舞龙、舞狮、贴门神,用来辟邪!贴对联、年画,用来祈求美好的一年,如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倒贴“福”字寓意福到等。
在结婚、生日宴上,是否见到一些以鸳鸯、喜鹊、百合、桃子、莲子等图案的服饰、食物。
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莲子寓意连生贵子,桂子早生贵子等等。
(学生回答)――(欣赏部分民间美术作品图片,云南葫芦丝名曲伴奏)什么是民间美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学生回答)。
民间美术的特征?1、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2、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在劳动生产之余制作的,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3、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
4、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5、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6、善于大胆想象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七年级美术民间美术教案课业类别: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
(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最后要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美术馆,最佳自创作品二、新课内容1、由年画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2、由玩具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3、由剪纸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4、由编织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5、由绣品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6、由地方美术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教师在每位解说员讲完后给简单的总结和连接三、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美术馆,最佳自创作品四、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教学知识要点欣赏要点:民间美术由于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随意性的艺术风采是其艺术特点。
故而,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应把握住以下几方面来感受、体会、欣赏。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
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
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
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
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
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
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
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
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
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
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
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
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
传说发源于17世纪初叶。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虽为民间木版年画,却犹存宋元绘画遗风。
杨柳青年画;受北方雕版插图和版画传统的影响很大,其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
取材多戏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庆吉祥之意。
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其特点,人物头脸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采,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强烈地方特点的画种。
在我国南方影响最大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
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一画。
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②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③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④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
(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
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
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
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
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
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
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
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
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
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
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花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
风筝又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
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
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著名产地。
《沙燕》是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已有300碑的历史。
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
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
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
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
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
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产于陕西凤翔县的泥玩具《挂虎》。
书中挂虎属于挂片类,是馈赠亲朋礼品。
在当地至今还有小孩过满月、生日时,外婆家送挂虎或坐虎给孩子们挂在家中的习惯。
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
为什么人们藉以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寓意驱邪,表达保佑平安吉祥的祝愿?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兽。
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
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
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这是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证。
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
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则形成约定俗成的符号造型,如五毒(即:瞻赊、蝎、壁虎、蜈蚣、蛇)。
这是我们欣赏民间美术品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发掘出其中寓意,才能体会其构思之妙。
凤翔的挂虎配色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墨线勾画轮廓。
这种色彩配置,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三原色的对比配置,产生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