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招生(精)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附件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招生答学生问1、开设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是改变传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能力“双薄弱”的现象,使学生同时进行学科学位和教育学学位的学习,真正实现“双专业”水平的提高,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渠道。
2、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招生条件是什么?答:(1)大学本科09级、08级的学生。
(2)遵纪守法,道德品质良好。
(3)身体健康,能胜任同时修读两个专业的学习任务。
(4)主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良好,已修科目无补考。
(5)学科课程的选择要与学生本人第一专业相关,范围为普教类和职教类教师资格证的相关门类(详情见报名表)。
(6)第一专业学费、住宿费无欠费。
符合以上条件者,按申请程序即可报名修读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
3、请问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及其课程是如何设置的?答: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主修学位)+教育学专业教育(辅修学位)”。
通识教育及学科专业教育在主修专业所属学校完成,云南师范大学负责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
依据“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课程计划表,应修总学分为 72 学分。
必修课程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板块、学科课程与教学及职教板块、教育实践课程板块,共960学时64学分;选修课程至少选4门,共120学时8学分。
凡参加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其通识教育课程(政治类、外语、计算机、体育、军训等课程)不重复修读;凡已修读合格的、重复或相近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可申请免修。
4、请问教育实践课程是如何安排的?答:教育实践课程共11周,包括:教育专业见习2周、教育专业实习8周、教育专业调查1周。
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合集5篇]
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合集5篇]第一篇: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2.本科最低毕业学分:176分(最高可修满180分)。
3T 学分体系(理论,验证和创新 TheoryTestTry)3.理论学分的构成:① 通识理论平台的课程学分:(23分)Ⅰ中国近现代史刚要2P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P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P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6PⅤ大学体育 1.2.3.44PⅥ大学计算机基础3PⅦ形势与政策2P② 校级公共选修课修满10学分。
③学科专业必修学分(14分)Ⅰ 心理学3PⅡ 教育学3PⅢ 现代教育技术 2PⅣ 学科教育学3PⅤ 普通话与口语表达 1.5 PⅥ 三笔字训练 1.5 PⅦ 学校管理学 1.5 PⅧ 音乐与舞蹈 1.5 P④ 学科专业理论学分(85分)△ 专业必修课(77分)1.英语语音2P2.英语国家概况2P3.英语语法2P4.基础英语1.2.3.424P5.英语听力 1.24P6.英语阅读1.24P7.英语口语1.2.3.48P8.英语写作 1.24P9.第二外语 1.2.38P10.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译汉)2P11.高级英语 1.28P12.英语语言学4P13.英国文学2P14.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15.美国文学2P16.论文写作1P△ 专业选修课(8分)1.英语听力3.44P2.英语阅读3.44P2P3.英语视听2P4.外报报刊2P5.中国文化概论2P6.欧洲文化入门2P7.英语口译2P8.英语小说选读2P9.英语散文选读2P10.导游英语2P11.英语词汇学2P12.跨文化交流学2P△ 专业方向选修课(6分)1.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2P2.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2P3.应用语言学2P4.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2P5.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2P6.英语教学策略2P7.外语教育学2P△ 体系教学学分(31.5学分)1.理论体系中的课程实验6.5 P2.英语口语比赛1 P3.英语演讲赛1P4.英语作文比赛1P5.英语朗读比赛1P6.英语辩论赛1P7.英语词汇比赛1P8.英语歌曲比赛9.英语综合知识竞赛10.英语戏剧比赛11.英语角活动12.师范微格训练13.军训、入学教育14.公益劳动15.就业指导16.毕业论文17.毕业实习△ 创新体系学分(8学分)1.专业竞赛国家级省部级校级2.科研分1P1P1P0.5P15次2P1.5P0.5P1.5P8P8P5,4,3,2P(特,一,二,三)4,3,2,1P3,2,1,0.5P国家级负责人5P参研人2.5P省部级负责人4P参研人2P校级负责人3P参研人1.5P院系级负责人1P参研人0.5P3.发表论文学分六大检索收录第一4P第二2P核心期刊第一2P第二1P普通期刊第一1P第二0.5P4.各种证书学分省部级资格证书1――3P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1――2P计算机等级证书1――2P讲座0.2 P 人次英语自主学习0.5 P15人次专业四、八级证书1---2P重庆市师范生定岗实习支教2P考研上线1P考研录取1P全国、重庆市各类专业比赛1—2P院系及以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0.2P 人次学生处认定的其它创新学分1P团委认定的创新学分2P注:1.此部分至少修满8学分,多修的学分可以顶替理论体系中的选修学分。
云南师范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云南师范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云南师范大学决定组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有关精神,遵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规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宗旨,以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先进企业开展“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试点工作要遵循“解放思想、开放借力、校企共赢、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深化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总体思路(一)我校工程教育基本情况近年来,学校以开放办学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引领,扎实建设教学质量改革工程项目,积极探索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构建了省级特色专业、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平台支撑条件。
1.建立了与地方各界共建多赢的长效机制。
各专业组建了有业界精英和外校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还聘请企业技术、管理骨干来校兼课、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现已形成三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合作培养人才,二是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三是共建实验实训场所。
2.形成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各专业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突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工科专业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达到了34.7%。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总体说明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
为了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根据学院建设吉林西部一流人才培育基地的发展目标,教育技术系对2008版的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目的是构建适应我院本科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基本思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除了具备基本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实验、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自身特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思路是:以教育技术相关产业、企业、事业单位、公司、学校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能从事教育教学软件和数字影视节目的制作,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从事教学和教学辅助工作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维护管理与使用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数字视频音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办出实用型、应用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色。
(二)目标规格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应尊重专业发展规律,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口径宽、基础厚、技能强、适应广”的专业人才为导向,突出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继承和发扬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对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而言,在理论层面上,必须具备有教育技术学的思想观念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应该具备教学设计的能力和评价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资源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而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讲,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还应具备很强的专业发展能力,如研究能力、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关于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1 2 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宣传的通知各学院: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宣传即将展开,为方便学生了解如何申请、手续办理等事项,作好出国前准备,现将具体内容通知如下:一、《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介《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CCIEE和AASCU选择中国和美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公立)作为该计划的成员单位,具体承担教学任务,截至到2012年10月,云南师范大学2010级有7名,2011级有4名本科生已被美国大学录取。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两个部分:本科生部分和硕士研究生部分:(一)本科生部分:直接从参加该计划的中方大学中选拔本科一年级学生,到参加该计划的美方大学学习第二、三年课程,然后返回中方大学学习第四年课程,学生可在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二)硕士研究生部分:直接从参加该计划的中方大学中选拔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到参加该计划的美方大学学习2至3个学期课程,然后返回中方大学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可在三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
二、《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及优势(一)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合格学生,不要求出示托福成绩即可获得美方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美国签证,2005-2010年申请学生赴美签证率始终保持在94-98%;(二)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可用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时间,同时获得中美两国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所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均为中美两国政府及国际承认;(三)由于学生拥有中美两国大学的文凭和学位以及良好的赴美出入境记录,学生毕业以后可到美国继续深造,易于获得奖学金。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云南师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有持续发展潜力、项目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并且素养全面、学识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基本规格:基础宽、口径宽、素质高。
其中宽广的人文、科学素养是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是标志。
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形成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
2.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构建教育技术学的思想、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解决和处理教育教学中技术性问题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初步应用;4.能利用各种教学开发软件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5.能够组建多媒体教室,并进行局域网组网、管理和维护;掌握网上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手段,学习和掌握以主流技术构建的教学平台及其应用技术;6.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较全面的教育技术素养;7.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从事教学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
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及在省市各级的电化教育机构、学校电教中心、电子出版部门、信息技术公司、广播电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育技术工作。
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1. 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表2.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略)。
教育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体育(三) 1.00 36
Physical education(Ⅲ)
2.0-0.0 秋 3
36
0.0-2.0 秋 3
新生 入学 后前 两周
一般 要求 较高 要求
较高 要求
期6 学 时)
一般 要求 较高要 求,二 选一 较高要 求,二 选一
3/8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Magazines
公共体育(二)
00061002
1.00 36
36
Physicals Education(Ⅱ)
教师口语
00181003 Pedagogic
Spoken 1.00 36 36
Language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
00361005 Career Planning Guide 0.5. 18 9 9
教育科学与人生
PEDE2001 (Education Science and 2.00
Life)
中国教育史
PEDE2003 (History of Chinese 3.00
Education)
发展心理学(一)
PEDE1003 (Developmental
3.00
Psychology Ⅰ)
外国教育史
PEDE2022 (History of Foreign 3.00
2.0-1.0 秋 5
(二)大类基础课程( 39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共计
教学时数
建是 开议否
课修学 备 周学时
学读位 注
讲 实 实上
期学课
授 验 践机
期程
普通心理学
PEDE3003
关于确认人才培养方案(2014修订)的通知【模板】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教发〔2017〕号
关于确认人才培养方案(2014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
现将装订好的人才培养方案(2014修订)版返馈给各学院(附后),请认真核对并作最后确认,如发现错漏,请尽快与教研科沟通。
请各学院于2017年4月7日前将本《通知》及所附培养方案(修正地方请用红笔标示)交回教研科,逾期视为“无错漏并已确认”。
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学院给予理解和支持。
教务处
2017年4月5日
经本学院核实,同意此次反馈意见并作最终确认。
院长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学院签章)
2017年月日。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4执笔人:陈子超、唐春生审核人:刘雄平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适合在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系统设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和数字媒体策划、开发、管理、应用、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技术教育方向:主要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数字媒体开发、应用与管理的全面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合在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开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信息技术教育方向:(1)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德、智、体、美、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
(3)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备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4)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设计、开发能力;教学媒体的应用与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项目的管理与评价能力;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绩效培训和学习指导服务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考试要求。
(6)能胜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或省、市、县等各级电教馆、高校和中小学的教育技术工作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电子培训)工作。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德、智、体、美、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有持续发展潜力、项目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并且素养全面、学识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基本规格:基础宽、口径宽、素质高。
其中宽广的人文、科学素养是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是标志。
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形成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
2.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构建教育技术学的思想、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解决和处理教育教学中技术性问题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初步应用;
4.能利用各种教学开发软件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
5.能够组建多媒体教室,并进行局域网组网、管理和维护;掌握网上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手段,学习和掌握以主流技术构建的教学平台及其应用技术;
6.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较全面的教育技术素养;
7.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从事教学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
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及在省市各级的电化教育机构、学校电教中心、电子出版部门、信息技术公司、广播电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育技术工作。
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
1. 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表
2.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