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主动脉缩窄危害解析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法选择(全文)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法选择(全文)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是指主动脉弓降部与动脉导管或导管韧带附着点连接处远端之间主动脉的先天性狭窄,发病率在20-60个/10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左右,解剖学上分为婴幼儿型和成人型,95%以上缩窄位于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部分发生在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无治疗患者平均生存年龄为35岁,75%患者于46岁前死亡。
主要临床表现:心脏疾患,脉压差。
合并症:二瓣型主动脉瓣(80%)。
动脉导管未闭(66%),主动脉瓣下狭窄,左心室流出道阻塞,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室间隔缺损(35%),房间隔缺损,重度二尖瓣畸形(10%),右位心等。
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主动脉夹层等。
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炎、颅内出血、心肌梗死与死亡相关联。
CoA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大,手术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脑卒中、心肌供血不足、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等仍不少见,有报道可达5%~10%,病变再狭窄发生率在30%左右。
随着技术进步,目前手术相关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自1982年Singer等首先试行球囊扩张以来,CoA逐步成为介入治疗对象。
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成形术与血管内支架置入。
球囊扩张是早期介入方法的首选,短期效果非常明显,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症状显著改善;但约25%的患者出现再缩窄,其中再缩窄发生率在新生儿高于婴幼儿,婴幼儿高于儿童;而在大于14岁患者中再狭窄发生率较低,因此,球囊扩张不再作为婴幼儿型CoA的首选;但仍可作为成人患者局限隔膜型CoA 的选择之一。
球囊扩张可对主动脉壁造成损伤,无论在婴幼儿或成人型患者中均可导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形成,本组一例采用球囊扩张的患者,术前即考虑到球囊对动脉壁损伤的可能风险,我们在术中预先采用小球囊扩张后,再使用大直径球囊扩张,但扩张后仍发现有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幸运的是无假腔形成,后自行愈合。
主动脉缩窄-PPT课件
心电图
• 电轴右偏 • 右心室肥大
X线检查
• 心影正常或稍大 • 肺血减少
– 肺纹纤细 – 肺动脉段凹陷
• 心尖圆钝
– 呈“靴状心”
• 升主动脉增宽
超声心动图
• 肺动脉口狭窄
– 收缩期血流加速
• 大室缺
– 室隔-主动脉不连续
• 升主动脉增宽前移
– 骑跨室间隔上
END
结束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aorta, CoA
返回
主动脉缩窄
• 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先天性缩窄
分型
• 根据缩窄与动脉韧带(或PDA)关系分为:导管 前型、近导管型和导管后型。
• 导管前型又称婴儿型,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常 合并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二 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等心血管畸形。
– 姑息手术 – 矫治手术
矫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疏通肺动脉狭窄,修补室缺
• 必备条件
– 足够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 两侧肺动脉发育较好
• 目前主张
– 有症状的新生儿和婴儿一期矫治 – 无症状或症轻者,1~2岁时择期手术
姑息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
– 增加肺血流,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 – 促进左室-肺动脉发育,为矫治术创造条件
• 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 • 左背部肩胛骨旁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并向下方传导。
心电图
• 正常或电轴左偏 • 左心室高电压、肥大,甚至劳损
X线检查
• 心影大小正常或有不同程度左心室增大。主动脉 峡部凹陷,其上下方左侧纵隔增宽,呈3字形影像 征。
主动脉缩窄 诊断标准(一)
主动脉缩窄诊断标准(一)主动脉缩窄诊断标准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它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病症。
正确诊断主动脉缩窄非常关键,因此有一套严格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以下为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标准:•必备条件: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主动脉缩窄;•造影检查:主动脉瓣下或部分主动脉弓缩窄,峡部狭窄,主动脉瓣下或峡部后降主动脉初段直径<8毫米,根据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图、MRI或CT部位确认;•伴发情况:除铁蛋白或可疑性状的纤维肌痛为主要表现者外,无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下或上主动脉狭窄。
临床症状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耐受力下降;•疲劳、呼吸困难等;•震颤、晕厥等;•低血压、脉压差缩小等。
体征主动脉缩窄的体征包括:•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右锁骨上动脉或颈总动脉搏动明显增强;•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诊断方法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MRI检查。
处理方法对于轻度主动脉缩窄,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对于重度主动脉缩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主动脉瓣成形术、主动脉弓成形术、主动脉置换术等。
结论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严重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可以诊断主动脉缩窄,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注意事项在诊断主动脉缩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需要仔细询问其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避免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可以互相补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于重度主动脉缩窄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结语主动脉缩窄是一种需引起重视的心脏病,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建议大家平时多进行心脏健康的保健,防止出现主动脉缩窄等疾病。
主动脉缩窄诊治进展
变 。通 过详 细地 询 问病 史 和 体 格 检 查 , 结 合 辅 助检
查, 就 可 以明确 诊 断 。 目前 被广 泛 应 用 的 辅 助检 查
主要有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 、 多排螺 旋 C T及 心 脏 、 主动 脉 导管 及造 影检 查 。现将 各种辅 助 检查 的优 缺点综
动脉 血流 频谱 改变 也可 提示 主动 脉 弓狭 窄情 况 。另 外, 本 病 为先天 性 心 脏病 , 产 前诊 断极 为 重 要 , 彩 色
以分为合 并 室 间隔缺损 或合 并复 杂心 内畸形两 种情
况l _ 1 ] 。主动脉 缩 窄发生 率 为 每 l 0 0 0活 产 婴儿 中为 0 . 2 - 0 . 6 , 在 常 见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中发 生 率 位 居 第 8
成为 诊 断主动 脉缩 窄 初 筛 检查 。 由于 TT E 于胸 骨
主 动脉 缩窄 的 临床表 现取决 于缩 窄 的部位 和程 度, 当头颈部 血 压增 高 时 可 引起 头 痛 、 头晕 、 头部 血 管 跳动 等症 状 , 下肢供 血不 足 时可导 致下 肢无 力 、 麻 木、 发凉、 疼 痛等 , 患者 最 常见 的体征 是上 肢血 压高 , 下 肢血 压低 , 听诊 胸骨 左缘 二 、 三肋 间及胸 骨上 窝处 可 听到 收缩 期 的喷射 性杂 音 , 杂 音 向颈部传 导 , 合并 有 主动 脉瓣 二 叶瓣 畸形 时 , 可 听 到主 动 脉 瓣关 闭不 全 的舒 张期 杂 音 。主 动 脉 弓缩 窄 的 x 线 胸 部 平 片
缩窄 部位 、 程度 。以明确 有无 主动 脉 弓部 的异常 , 对
发现 有主 动脉 弓部异 常 的患者 应 同时检 查胸 降 主动
脉和 腹主 动脉 。主 动脉缩 窄 的超声 诊断 一定 要 明确
主动脉缩窄 诊断标准
主动脉缩窄诊断标准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一种主动脉发育异常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指主动脉弓降段病变,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之一。
主动脉缩窄造成了主动脉血流的阻塞,导致下半身或全身的血流量不足,严重程度会随着主动脉狭窄的程度而变化。
以下是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参考内容:1. 病史及临床表现:-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出生时是否有心脏杂音或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 询问患者或家属有无体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乏力、晕厥等症状。
-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下肢水肿、下肢脉搏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2. 体格检查:- 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基本生理数据。
- 仔细听诊心脏区,寻找异常的心脏杂音,如连续性杂音、舒张期杂音、在背部可听到的杂音等,注意患者是否有脉压差。
- 检查患者四肢的脉搏,比较上肢和下肢的脉搏强度、频率等。
3. 心电图(ECG)检查:- 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心电图可以显示左心室肥厚的特征性改变。
- 观察心电图中是否有左室肥厚的表现,如QRS波群增高(>5mm)、胸前导联V5和V6中的R波振幅增高等。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一项重要检查。
-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主动脉缩窄的部位、程度和形态,并帮助评估并发症的存在。
- 观察主动脉弓降段的狭窄程度,有助于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5. 主动脉造影(Aortic Angiography)检查:- 主动脉造影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主动脉缩窄的部位和程度。
- 它可以显示主动脉狭窄的位置、程度、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 主动脉造影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6. 其他辅助检查:- 可以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以辅助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缩窄的程度。
综上所述,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非侵入性检查。
主动脉缩窄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主动脉缩窄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主动脉缩窄概述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是一种较多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局限性管腔狭窄,常见部位在主动脉弓降部、动脉导管附近。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
症状轻重、出现早晚与缩窄程度、是否合并心血管畸形有关;缩窄较轻者多无明显症状,缩窄较重者可见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气促、心悸、面部潮红等高血压症状。
本病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若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
英文名称:coarctation of aort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循环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气促、心悸、面部潮红、喂养困难、发育迟缓。
主要病因: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与胎儿发育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CT成像检查、主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本病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建议一经发现及早手术治疗,避免进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临床分类:基于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关系分类1、导管前型(复杂型、婴儿型)此型比较少见。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开口的近心端,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并供应降主动脉血液;缩窄范围较广泛,多累及弓部;常合并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和二尖瓣狭窄等。
2、导管后型或近导管型(单纯型、成人型)此型比较常见。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远心端或邻近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多已闭合,较少合并心脏畸形。
缩窄段以下第3~7对肋间动脉常与锁骨下动脉分支建立广泛侧支循环。
多数患者可活至成年。
二、主动脉缩窄的发病特点三、主动脉缩窄的病因病因总述:主动脉缩窄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由于98%病例的缩窄段位于主动脉峡部,因此推论可能与胚胎时期血液循环的特殊形式有关。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准确性与误诊率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准确性与误诊率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异常筛查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准确地诊断该疾病对于妊娠期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准确性与误诊率进行分析。
1.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定义与特征胎儿主动脉缩窄指的是在胎儿主动脉血流通路中部存在明显狭窄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包括主动脉弓缩窄、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缩窄后的升主动脉远端扩张等。
该疾病可能导致胎儿心脏负荷增加、循环血流改变以及器官损伤等。
2.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方法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主要依赖于超声波技术。
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包括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特殊的超声技术,如动态超声、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详细的胎儿器官结构信息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3. 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准确性与医生的经验和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熟练的医生能够通过超声图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判断胎儿主动脉是否存在狭窄。
准确的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孕妇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然而,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胎儿位置的限制,产前超声诊断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4.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误诊率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误诊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超声诊断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可能导致误诊。
例如,超声图像的分辨率不足或操作者对主动脉缩窄的认识不足等。
其次,胎儿体位的限制也可能影响准确的诊断。
另外,不同医院和医生之间的操作技术和经验差异也会对误诊率产生影响。
5. 降低误诊率的措施为了降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误诊率,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超声诊断的培训和规范化操作。
其次,推广和应用新的超声技术,如动态超声和四维超声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建立多中心的胎儿先心病筛查和诊疗网络,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减少误诊发生的可能。
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评价
少 见 , 型 动 脉 导 管 常 开放 , 主动 脉 的血 供 主要 此 降 由肺 动脉通 过 动脉 导 管供 给, 并心 内畸形 。 多合 有严 重 的血 流动 力 学紊 乱 , 儿病 情 危重 , 并 发肺 炎 、 患 常 心力 衰竭 等 而 导致 死 亡 。成 人型 主 动脉 缩 窄 , 多 较
狭 窄 , 血流 受 阻 , 致 造成 上下 肢血 压差 。侧 支供 血保 障 了狭 窄 段 远端 的血液 供 应 的增 加 , 尤其 是 缩窄 程 度严 重 且动 脉 导管 已闭 合者 的侧 支 循环 更 为 丰 富 。 侧 支循 环 主要 来 自扩 大 的两 侧 锁 骨 下 动 脉 及 其 胸 廓 内动 脉 , 肋干 , 横 动脉 , 颈 颈 甲状 颈 干 , 胛 上 、 肩 下 动 脉 , 间动 脉 等 , 时 锁 骨 下 动脉 极 度 扩 大 形 似 肋 有 动 脉瘤 , 与 形 成 侧 支循 环 的肋 间动 脉 ( 要 是第 参 主
波及 峡部 主动 脉壁 引致 缩窄 。但 对 于主 动脉 缩窄 与
脉 的 血 流 量 持 续偏 少将 导致 峡部 主动 脉 狭 小 甚 或 闭 塞 。缩 窄段 主 动脉 中膜组 织 构成 嵴 状或 隔 膜 , 凸
向腔内, 主动 脉壁 内膜层 也 肥厚 , 主动 脉管 腔 细小 , 位 于 隔膜 的 中心 部位 或 偏 向一侧 。 型者 形成 明显 典
【 关键词 】 主动脉缩 窄 ; 放射摄影术 ; 血管造影术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
1 主 动脉 缩窄发 生机 制和 临床 意义
峡 部逐 渐 扩 张 , 流经 的 血流 量也 逐 渐增 多 。 在正 常 情况 下 , 胎儿 时期 左 、 右心 室的搏 出量 大致相 等 。若
主动脉缩窄
临床表现
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幼年时期一般无症状。大儿童及成人常因上肢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就诊,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可有头痛、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搏动强烈等表现。下半身因血供不足出现怕冷、容易疲劳甚至间歇性跛行。
治疗
1.药物治疗
主要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
2.介入治疗
包括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两种方式。总体而言,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尚处于摸索阶段。
主动脉缩窄病例术后远期随诊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5倍,手术时年龄在20岁以上者,术后远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二、脊髓缺血性损害 主动脉缩窄病例施行手术时,由于需钳夹缩窄段近、远端主动脉,有时尚需钳夹左锁骨下动脉,致使脊髓血供减少,产生缺血性损害,术后呈现轻重程度不一的下肢瘫痪。但绝大多数病人缩窄段近、远端主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丰富,因而脊髓缺血性损害很少见,併发率约为0.5%。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病例,缩窄段病变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近端,伴有左锁骨下动脉根部狭窄;导管前型主动缩窄,降主动脉血供来自动脉导管;供应脊髓的血管解剖学异常,以及主动脉缩窄程度很轻等情况,均可引致侧支循环发育不良。术中过多地切断肋间动脉,大量失血,血压降低,钳夹阻断主动脉的时间太长等,均增加术后併发脊髓缺血性损害的危险性。
一、并发病症
主动脉缩窄常併有其它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变。最多见的有动脉导管未闭和双瓣叶型主动脉瓣,此外尚可併有主动脉瓣狭窄,心室间隔缺损,升主动脉发育不良和心内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等。Turner综合征(又名X综合征)病例约半数併有主动脉狭窄。Turner综合征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性染色体异常。临床主要表现有身材矮小,体格生长和性发育迟缓,颈部皮肤松弛,逐渐形成蹼颈,项部发际低和肘外翻等。
主动脉缩窄 诊断标准
主动脉缩窄诊断标准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指主动脉在某一段长度范围内的内径狭窄,导致心脏的输血功能受损。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ECG)、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等方面的检查结果。
1. 临床表现:主动脉缩窄的临床表现因其狭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肢搏动强度减弱是最常见的症状。
其他常见症状包括上肢血压高于下肢,上肢和颈部动脉搏动强度增加,下肢测得的血压可明显低于上肢。
有些患者还表现为头痛、晕厥、腹痛和呕吐等。
2. 心电图(ECG):ECG是主动脉缩窄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ECG特点主要为左心室肥厚的表现,可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3. X线胸片:X线胸片是主动脉缩窄辅助诊断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胸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心脏和大血管的位置和大小。
主动脉缩窄的X线表现为a. 全身性动脉血管供应不足征象,上肢发育正常而下肢少于正常;b. 心脏形态和位置正常,但心影缩小;c. 胸廓呈梨形变形,肋间隙变窄。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主动脉缩窄最可靠的诊断凭证。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主动脉狭窄的位置、程度以及其他有无合并症等。
在超声心动图中可以看到左心室肥厚、心室间隔增厚、主动脉缩窄段内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等。
此外,主动脉缩窄还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心导管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主动脉横断面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对狭窄部位的位置和程度有更准确的判断。
心导管检查可以通过插入导管进行腔内测压和造影,直接观察到主动脉狭窄的情况,确定狭窄的位置和程度。
总之,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是主动脉缩窄常用的诊断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主动脉缩窄题库
主动脉缩窄题库
【实用版】
目录
1.主动脉缩窄的定义和原因
2.主动脉缩窄的症状和诊断
3.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法
4.主动脉缩窄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正文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管腔狭窄,导致血液从心脏流向身体各部位的速度降低。
主动脉缩窄可能是由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
主动脉缩窄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胸痛、气促、心悸、晕厥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包括: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缓解症状。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或微创手术,扩张狭窄的主动脉,改善血流。
手术治疗是开胸手术,切除狭窄部分,重建主动脉。
预防主动脉缩窄的关键是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注意饮食健康,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等都是预防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措施。
主动脉缩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2.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主动脉缩窄的成年期表现
主动脉缩窄的成年期表现*导读:主动脉缩窄在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5~8%。
它的临床表现随缩窄段病变部位、缩窄程度、是否併有其它心脏血管畸形及不同年龄组而异。
……童年及成年期:不併有其它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的主动脉缩窄病例,生长入童年期时,大多数不呈现临床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上肢高血压,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心脏杂音或胸部X线片异常等,作进一步检查而明确病情。
1岁以上病人中约5%呈现头痛、劳累后气急、心悸、易倦、头颈部血管搏动强烈,鼻衂等症状,少数病例由于躯体下半部血供减少,可呈现下肢怕冷、行走乏力、甚或间歇性跛行。
颅内血管动脉瘤裂破,可引致蛛网膜下出血。
扩大的肋间动脉压迫脊髓前动脉,可造成下肢瘫痪。
进入成年期的病例则常有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症状,并可因併发细菌性心脏或血管内膜炎和主动脉裂破而致死。
体格检查一般生长发育正常,桡动脉搏动强,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下肢动脉搏动比上肢动脉延迟出现,上肢血压比下肢显著增高。
缩窄段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病例,则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侧支循环发达的病例,在胸骨切迹上方及肩胛间区,可以见到和扪到侧支循环血管搏动,胸骨左缘常可听到收缩杂音,并传导到背部。
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动脉呈现高血压病征。
胸部X线片检查,随年龄增大而异常征象增多。
儿童期时可无异常改变,但10岁以上病人常显示心影增大,左心室更为明显。
主动脉弓阴影减少,在主动脉结处可呈现扩大的左锁下动脉和缩窄段下端胸降主动脉狭窄后扩大所形成的“3”字征。
扩大迂曲的肋间动脉侵蚀肋骨后段下缘而形成的切迹是主动脉缩窄病例的特殊X线征象。
肋骨切迹仅见于5岁以上的病例,最常见于第4~9肋骨,一般累及双侧肋骨。
但如缩窄病变累及锁骨下动脉,则受累的一侧不显现肋骨切迹。
食管钡餐检查常显示在主动脉缩窄区,狭窄后扩大的胸降主动脉或扩大的右侧肋间动脉,在食管左壁形成的压足跡,称为“E”字征。
主动脉狭窄心脏变化特点
主动脉狭窄心脏变化特点
主动脉狭窄是指主动脉瓣口狭窄,导致主动脉血流受阻的一种心脏病变。
其心脏变化特点包括:
1. 主动脉瓣口狭窄:主动脉瓣受狭窄,使得主动脉血流受阻,心脏需要更高的压力来克服阻力,从而导致心肌壁增厚。
2. 心肌肥厚:由于主动脉瓣口狭窄需要心脏扩张更多的力量来推动血液流经狭窄的瓣口,心肌必须增厚以适应增加的负荷。
这种心肌肥厚被称为左室肥厚,由于左心室壁肌肉的增厚,左心室容积减小。
3. 心脏耗氧增加:主动脉狭窄时,心脏要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口将血液推向全身,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和氧气,因此心脏耗氧量增加。
4. 心室收缩压升高:主动脉狭窄时,心脏需要更多的压力来推动血液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口,因此心室收缩压升高。
5. 心脏功能受限:由于主动脉狭窄使得左心室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主动脉缩窄的病理生理
01
02
03
血流动力学改变
主动脉缩窄导致血流受阻, 引起远端血管压力下降, 进而影响全身器官的供血。
血管壁重构
为应对狭窄,血管壁发生 重构,包括平滑肌细胞增 生、胶原纤维增多等。
器官缺血
由于血流受阻,导致相应 器官缺血、缺氧,引发一 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主动脉缩窄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发展精准的定位技术,提高介入治疗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球囊扩张技术
血管内超声技术
利用血管内超声技术,实时监测血管 壁和支架的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更 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改进球囊扩张技术,降低术后血管并 发症的发生率。
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
在介入治疗前后,合理使用抗凝、 抗炎和抗增生药物,提高介入治
临床研究的未来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主动脉缩窄的发 病机制,为介入治疗提供更多 理论支持。
探索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和技术,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主 动脉缩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向更高水平发展。
05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病例分享
病例一:单纯性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患者年龄55岁,男性,因高血压就诊,诊断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通 过介入治疗,成功置入支架,扩张狭窄部位,术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 发生。
方法
选取一定数量的主动脉缩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介入 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生活质量等方面的 差异。
临床研究的成果与评价
成果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介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主动脉内径的变化
主动脉内径的变化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是承载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通道。
主动脉内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血液的流动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主动脉内径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主动脉内径的生理变化。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内径会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变化。
在心脏收缩时,主动脉内径会收缩,迅速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动。
在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内径会扩张,容纳由心脏输送出来的血液,并保持一定的血压,使血液能够继续流向下游。
其次,我们来关注主动脉内径的病理变化。
主动脉内径的病理变化通常表现为主动脉狭窄或扩张。
主动脉狭窄是指主动脉内径变窄,导致血液流通受阻。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主动脉壁上的斑块、血栓或其他凝结物积聚导致。
主动脉狭窄会增大心脏的负荷,导致心脏收缩更加困难,最终引发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而主动脉扩张则是指主动脉内径增大。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主动脉壁的弹性减弱或损伤导致。
主动脉扩张会导致血液在主动脉内流动更加缓慢,血流动力学异常。
严重的主动脉扩张可能会引发主动脉瘤,即主动脉壁的异常增厚和凸出。
除了这两种病理变化外,主动脉内径的变化还可能与其他一些因素相关。
例如,年龄是主动脉内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壁的弹性逐渐降低,主动脉内径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到主动脉内径的变化。
一些家族性遗传病可能导致主动脉内径的异常扩张或狭窄。
了解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对于预防和诊断许多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检测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主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瘤等疾病。
定期接受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对于保持主动脉的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任何主动脉内径变化的症状,例如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应尽快就医。
总之,主动脉内径的变化是血液循环系统正常功能的关键之一。
在生理上,主动脉内径会根据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发生变化,从而保证血液有效流动。
然而,病理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主动脉内径的异常变化,进而造成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狭窄猝死的常见原因
主动脉狭窄猝死的常见原因主动脉狭窄猝死是由于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一种严重并且突发的心血管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不会即刻导致猝死,但如果不及时就诊并接受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最终导致猝死。
主动脉瓣位于心脏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是连接心脏和主动脉的关键组织。
正常的主动脉瓣应该是由三个半月瓣叶组成,能够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保持顺畅的血液流动。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主动脉瓣狭窄,即主动脉瓣的瓣叶变得僵硬或沉积有过多的钙盐,使得主动脉瓣无法完全打开或关闭。
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狭窄、退行性狭窄和风湿性狭窄。
先天性狭窄是指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引起主动脉瓣发育不良,从而形成狭窄。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主动脉瓣发育的异常,最终导致狭窄。
退行性狭窄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瓣组织逐渐变硬、变厚,最终导致狭窄。
这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病变,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退行性狭窄可能与炎症、血管钙化、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风湿性狭窄是由于风湿热引起的主动脉瓣炎症,导致瓣叶肿胀和僵硬,从而导致狭窄。
风湿热是一种由乙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当这种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时,瓣膜可以受到损害。
如果这种损害发生在主动脉瓣上,就会导致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此外,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主动脉狭窄猝死,如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特殊药物或药物过量等。
总的来说,主动脉狭窄猝死通常是由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狭窄、退行性狭窄、风湿性狭窄以及其他潜在的病因都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预防主动脉狭窄猝死的关键,对于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
主动脉缩窄误诊四例原因分析
^ ~
者 临床首次 遇到 , 其具体 机制有 待进 一步研 究 。
图 1 胺碘酮治疗前心电 图
~ 一 ~ 一 ’ 。 。 ~ … 一
一
2 2 鉴别 诊 断 .
-
一~
① 一 般 卧 位 性 I度 房 室 传 导 阻滞 : 者 患
:
一
t
:
蕾≯
’ 一
吉林大学学报 : 医学 版 ,0 5 3 ( ) 16 2 0 ,1 1 :2 .
,'
尊一
l
, ~ ^ 蔓。 | ■ , 蛰 k — 案 ≮ 鼙 ÷
≯ I ¨ 。 。 l一¨ _ 。
| 每} 籀 ~ 净 i
。潞 。 。 巷 黔
t
点
畸 0’ 嚣 ~
卧 位有 关 , 心率 无 关 … 。② 卧位 性 频 发 早 搏 : 因为 卧 与 是
位 时迷 走神 经 占优 势 , 降 低 窦 房 结 的 自律 性 , 异 位 节 可 使 律点 的 兴奋 性 相 对 变 强 , 生 卧 位性 早 搏 , 为 自主 神 经 产 多 功能 紊乱 所 致 , 用调 节 镇静 剂 及 调 节 自主 神经 等 药 物 治 服
维普资讯
临床误诊误治 2c 年 7 0r 7 月第2 @ ̄7 o 期
Cii l si ns &Mih r yJl 2 0 ,o. , o l c da oi n a Mi g s s e p , y 0 7V 1 0N . t a u 2 7
l l
者 在患者 住院期 间连续 监 测 脉 搏均 如 此 , 有 阵发 性 房速 , 且
[ ] S e K Moict nadalinfr nprpies u 3 h nW . d i i n b t apor t i s fao ao o i a n t hcri:cr n s ts J .C r lc ohs lR v a yada ur t tu [ ] ad Eet p yi e, c e a r o
超声诊断主动脉缩窄1例
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9-1643-01超声诊断主动脉缩窄1例吴东垣,徐春冬,宋明轩,李双斌(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11)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临床症状不甚明显和特异,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发作性胸闷、气促、心悸5年”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
入院前曾多次就诊于其它医院,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心内科就诊。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厚,非特异性ST-T改变。
冠脉CTA示:冠脉多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狭窄均<30%。
临床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Ⅰ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患者于我院超声科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舒张期内径51mm,左心肌呈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舒张期厚约14mm),余各心腔大小及主动脉窦部、升部和肺动脉内径均在正常范围;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各瓣膜结构及心包腔未见异常;多普勒示(图1):降主动脉起始处血流束变细,呈高速花色湍流状态,Vmax 518.4cm/s,Pgmax 107.5mmHg;舒张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E峰速<A峰速。
为与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狭窄相鉴别,行颈动脉和四肢动脉超声检查,未见大动脉炎超声改变。
超声诊断:主动脉缩窄、左心肌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患者后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随访1年恢复良好。
2 讨论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1%左右,狭窄部位多数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动脉导管开口处,即主动脉峡部。
根据动脉导管和狭窄区的位置关系将CoA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和导管后型(成人型)。
患者在胎儿期主动脉血流通过动脉导管顺利到达降主动脉以下血管,故不表现明显的阻塞。
出生以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狭窄近端主动脉压升高,狭窄远端的血压降低。
近端血压升高、血管扩张引起上肢及头部血供增加,导致头痛等表现;图1 多普勒示:降主动脉起始处血流束变细,呈高速花色湍流状态,Vmax 518.4cm/s,Pgmax 107.5mmHg长期高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厚、顺应性降低导致心脏扩张、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气促、心悸等表现;缩窄远端血压降低、血供不足引起局部器官灌注障碍,如下肢无力和运动能力下降等[2]。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应用与儿科手术风险评估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应用与儿科手术风险评估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它对胎儿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风险评估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应用和儿科手术风险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应用产前超声检查是常规产前保健的一部分,它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回声成像技术,对胎儿的器官结构进行观察和评估。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主要通过观察胎儿主动脉的直径和流速来判断。
胎儿主动脉缩窄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会对胎儿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在产前超声诊断中,医生首先会观察胎儿主动脉的直径,直径的缩小可能是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表现之一。
此外,医生还会测量胎儿主动脉的流速,流速的增加也可能是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指示因素。
通过这些观察和测量,产前超声技术可以准确地诊断出胎儿主动脉缩窄,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儿科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对于确诊为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患儿,手术是唯一有效的疗法。
然而,儿科手术风险评估在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治疗和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科手术风险评估主要是评估手术对患儿生命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手术后的康复和并发症风险。
儿科手术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年龄、体重、身高、基本生命指标、心脏功能、肺功能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医生可以判断手术对患儿的影响程度,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准确评估手术后的康复预期和并发症风险。
儿科手术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三、产前超声诊断与儿科手术风险评估的关系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应用与儿科手术风险评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为儿科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中胎儿主动脉的直径和流速等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儿科手术风险评估所需的基本数据。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作用及预后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作用及预后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诊断手段的不断完善,产前超声成为目前诊断胎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作用及预后。
一、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基本概念及发病机制主动脉缩窄是一种以胎儿期主动脉流出道狭窄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畸形。
主动脉缩窄分为正常输出型和非正常输出型,其中,非正常输出型较为罕见,但危害更大。
正常输出型主动脉缩窄是由于大血管间隔的缺陷或主动脉瓣环上的瓣膜畸形所致。
瓣膜畸形表现为主动脉瓣狭窄或闭锁,或伴随有肺动脉瓣狭窄。
非正常输出型主动脉缩窄是由于大血管间隔完全闭锁,使得心脏右室排出到主动脉中的氧血混合物无法通过大血管间隔进入左室,从而导致心脏右室充盈不足而血流方向倒流进入室间隔缺损,进而形成“压力负荷-容积负荷”交替出现的心室搏动。
二、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1. 产前超声检查方法:主要采用腹式超声、经阴道超声、经肛门超声和经胸超声四种方式。
2. 检查指标:针对胎儿主动脉缩窄,产前超声的检查指标主要包括主动脉弓内径、主动脉瓣环直径、主动脉流速、心功能状态等。
其中,主动脉弓内径是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重要标志之一。
3. 诊断标准:胎儿主动脉弓内径<1mm、主动脉瓣环直径<原应有大小的2/3、主动脉流速小于1m/s均为胎儿主动脉缩窄。
三、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作用1. 预测胎儿预后:产前超声可以提前发现胎儿存在的主动脉缩窄,从而使医生及早处理,预防其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同时,可以根据产前超声所确定的主动脉缩窄的程度、病因及有无其它病变,对胎儿的预后进行评估。
2. 评估导管治疗效果:胎儿心脏导管治疗是治疗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产前超声所得到的胎儿主动脉缩窄的相关指标,可以评估导管治疗的效果。
3. 指导产科医师进行准确的分娩管理:针对胎儿主动脉缩窄,产科医师应根据胎儿的情况确定产时给予的麻醉、分娩方式等,以达到最优的分娩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降主动脉缩窄危害解析
导语:我们大家知道主动脉缩窄是指先天性胸主动脉局限性狭窄,该处管腔变小甚至闭塞,血流受阻。
主动脉缩窄多发生在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附近,但有
我们大家知道主动脉缩窄是指先天性胸主动脉局限性狭窄,该处管腔变小甚至闭塞,血流受阻。
主动脉缩窄多发生在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附近,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近端。
发病机制有人认为系动脉导管纤维化闭锁过程中波及主动脉峡部或是主动脉峡部过度缩窄的结果。
主动脉缩窄 - 疾病危害
主动脉缩窄段造成血流阻力增大,于是缩窄近端血压升高,缩窄段远端血供减少,血压降低。
Gupta和Wiggers将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管腔缩小50%即可引致狭窄上方主动脉收缩压升高,狭窄下方主动脉收缩压下降,说明机械性狭窄是呈现高血压的主要病因。
Scott和Bahnson 先将实验犬的一侧肾脏移植到颈部,然后制造实验性主动脉缩窄。
术后诱发的上肢高血压,在切除缩窄段下方血供减少的肾脏后可得到缓解。
此外,主动脉缩窄临床病例也常发现血浆肾素含量升高,提示主动脉缩窄病例呈现高血压的原因,除机械因素外,还与肾脏缺血、肾素的作用有关。
一部分主动脉缩窄病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缩窄段后,虽然近、远端主动脉压差已告消失,但高血压仍然持续存在,因而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升主动脉壁压力感受器或肾上腺功能失常有关。
主动脉缩窄引致的缩窄段近端高血压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併发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严重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威胁病人寿命。
常见的致死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主动脉破裂和脑血管意外、韧利斯大脑动脉环动脉瘤破裂等。
根据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