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发育生物学论文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姓名:华俊豪学号:20116957

班级: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二班

摘要: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水体污染的事件频发,水污染使得,溶

解氧减少、色泽变化、PH改变、温度改变,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水中鱼类大量死亡。然而,水体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却很少提及,本文结合鱼类发育,水污染使

得水体发生的变化,综合探讨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关键字:鱼类发育,水污染

1997年黄河三角洲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200*10^4t, 这些工业废水和污染物排

入河流之中, 造成严重污染。因水质污染严重, 致使原产小清河、潮河的鲤、

草鱼、鲫等22 种经济鱼类, 现基本上绝迹, 久负盛名的小清河银鱼已在该河中灭绝。原产河口的鲚、凤鲚、短颌鲚, 也因河流水质污染而濒于灭绝。黄河三

角洲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湖, 鱼类物种减少,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鱼类的发育

1.1 鱼类胚胎发育

鱼类的胚胎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前期发育和胚胎后期发育两个时期,以胚体孵

出前后为界限。也称作早期发育。胚前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从一个受精卵逐渐

发育成一个活动的幼体,最后破卵膜孵出,这个时期常称作孵化。胚后发育指从孵出到能够开始摄食外界营养的时期或主要器官分化为止。

胚前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以卵黄为营养。主要有三大阶段:卵裂阶段、胚体

形成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低,发育越慢。四大家鱼在胚孔封闭期前后是温度变化敏感期。

缺氧常促使胚胎提前孵出,相反提高氧的饱和度就抑制孵出。正常氧含量的

范围内,含氧量越高,孵出的正常胚胎越多。

1.2 鱼类发育阶段

鱼类的发育阶段分为有四个,首先是仔鱼期,当鱼苗从卵膜孵出,开始在卵

膜外发育,就进入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

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

养的时期,包括前期和后期:前期指的是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收完毕时

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后期是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到奇鳍鳍条基本

形成时的仔鱼。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褶分化为背、臀、尾三个部分并

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腹鳍也出现。

随后进入稚鱼期,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幼鱼

期指的是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

被鳞、侧线明显、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最后是成鱼期,是从初次性成熟到衰老死亡。

1.3、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

卵发育的水温范围随种的不同而不同,但是这一范围不会超过产卵季节和场

所的水温变幅。家鱼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28℃,适宜温度为22~28 ℃,最适宜温度为25~27 ℃。种内胚胎发育历时受水温影响很大,在可以耐受的温度

范围内两者通常呈负相关,即发育历时随水温降低而延长,随水温上升而缩短。鱼类的耐低氧能力一般在胚胎发育期最差,因此溶解氧对胚胎的发育和存活

至关重要。鱼类胚胎发育对溶解氧的要求随种类、卵的类型和特点而不同。通常,沉性卵能在含氧量较低的水环境中发育,而浮性和半浮性卵要求在含氧量

较高的水环境条件下发育。鱼类胚胎发育对溶解氧要求的另一个特点是随着发

育的进展不断提高对溶解氧的要求。

大量研究表明,PH偏低或偏高都不利于鱼类胚胎的发育。PH偏低的酸性水,

容易使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容易提早破膜。pH>9.5时,卵膜也会提早溶解。家鱼胚胎发育的适宜PH约7.5;海水鱼胚胎发育PH应在7.0~8.5之间。

盐度对硬骨鱼类胚胎发育也有影响,并且硬骨鱼类仔鱼的孵化也与盐度密切

相关。据报道,梭鱼在盐度为5-40范围内都能孵化,但孵出正常仔鱼的范围是15-35,而鲷鱼在10-58范围内都能孵化,能孵出正常仔鱼的最佳盐度为35.比

较适盐范围可知,梭鱼的孵化盐度范围最宽,黑鲷次之,鲷鱼的最高且窄,由

此反映出这三种鱼的产卵生态环境是不同的。盐度与胚胎发育速度的关系并不

重要,但对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肯定是重要的。

不同鱼类要求的光照条件不同。有些鱼类的胚胎发育适应在光线较暗的深水层,甚至在极黑暗的环境中避光发育。对于这一类鱼卵的胚胎发育,加强光照

往往会延缓、甚至破坏它们的发育。例如,大麻哈鱼的胚胎在有光处发育较无

光处慢4~5d,若施以过度光照,甚至会导致胚胎发育代谢失调而死亡。相反,

多数浮性卵在光线充足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如置入黑暗处会延缓其发育除了敌害捕食鱼卵外,卵膜外细菌和各种微生物,还有水霉的浮生,对卵

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威胁。例如,细菌在卵膜表面生长,会使卵膜牢度下降,出现坏死区、增加好养量等。

2.水污染现状

2.1、水资源的污染

由有害化学物质(harmful chemical)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

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

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

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

等等,造成本来已是极少的水环境资源破坏。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

2.2、水体污染源的分类

水体污染源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1)按造成水体污染原因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2)按受污染的水体分为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和海洋污染源,(3)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为物理性污染源(如热或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性污染源(如无机物或有机物)、生物性污染源(如细菌或霉素);(4)按污染源的分布特征分为点污染源(如城市污水、工矿企业和排污的船舶等)、面污染

源(如雨水的地面径流、水土流失以及农田大面积排水等)、扩散污染源(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等)。

2.3、水污染的分类

1水体感官性污染

色泽变化。天然水是无色透明的。水体受污染后可使水色发生变化,从而影

响感官。如印染废水污染往往使水色变红,炼油废水污染可使水色黑褐,等等,水色变化,不仅影响感官,破坏风景,还很难处理。

浊度变化。水体中含有泥沙、有机质以及无机物质的悬浮物和胶体物,产生

混浊现象,以致降低水的透明度,而影响感官甚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

泡状物。许多污染物排入水中会产生泡沫,如洗涤剂等。漂浮于水面的泡沫,不仅影响观感,还可在其孔隙中栖存细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

臭味。水体发生臭味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现象。水体发臭多属有机质在嫌气状

态腐败发臭,属综合性恶臭,有明显的阴沟臭。恶臭的危害是使人憋气、恶心,水产品无法食用,水体失去旅游功能等。

2、水体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

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溶解氧,一旦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会使氧化作用停止,引起有机物的厌氧发酵,散发

出恶臭,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

3、水体无机污染

指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是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还会增大水中无

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4、水体的有毒物质污染

各类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杀死水中生物;在低浓度时,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

5、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

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6、水体油污染

沿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造成水体的油污染,当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后,影响氧气进入水体,对生物造成危害。

7、水体的热污染

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

起水温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还会使水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温升

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可引起鱼类的种群改变与死亡。

8、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等污水,含有各类病毒、细菌、寄生

虫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体会传播各种疾病。

9、水体的放射性污染

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废弃物。放射性污染会导致生物畸变,破坏生物的基因结构及致癌等。核物质衰期很长,无法处理。

3、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污染物对鱼类的生物效应

包括:死亡、回避、生长缓慢、产量减少和增殖率下降以及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如毒性较强的重金属、氰化物、游离氯、硫化物、农药和石油,因不同浓度,

可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急性中毒,轻则生长发育受阻,重则死亡。汞、镉、银、铜等在水中浓度达到0.005~0.01mg/L时,即能引起某些鱼类发育不良或死亡。我国有关单位毒性试验表明,0.112mg/L氯化汞能使草鱼胚胎在9小时

内死亡率达到30%,3mg/L的醋酸苯汞能使草鱼胚胎全部死亡,铜和银0.16mg/L,铅1mg/L及镉10mg/L均能引起草鱼、鲢鱼胚胎发育迟缓与出现怪胎及畸形鱼苗。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旧金山河口水质污染,条

纹石鱼从其食物中摄入了农药、工业化学物质以及阻燃剂等有毒物质,这些毒素直接累积到了雌鱼的鱼卵中,并传递到了幼鱼身体内。研究人员发现,在河口处,条纹鱼的后代出现大脑发育不完全、体能供给不充分和肝脏功能紊乱等症状。与干净水质的鱼成长起来的同类相比,它们生长缓慢,体格也小得多。

众所周知,农药、工业化学物质以及阻燃剂等有毒物质会对幼年的生物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包括造成骨骼、器官畸形和功能紊乱;改变荷尔蒙功能(内分泌

失调);使得生活行为失调。有一些影响是终生的。

总结可知,水环境的热污染使得鱼类胚胎发育历时发生变化,由于发育的时间变短,从而使得鱼类发育畸形或者不正常: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使得水中

的溶解氧大量减少,而溶解氧对胚胎的发育和存活至关重要,通常,沉性卵能

在含氧量较低的水环境中发育,而浮性和半浮性卵要求在含氧量较高的水环境

条件下发育。并且鱼类胚胎发育对溶解氧要求的是随着发育的进展不断提高,

使得鱼类不能发育成熟而死亡:而水体无机污染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

自然缓冲作用,PH偏低或偏高都不利于鱼类胚胎的发育。PH偏低的酸性水,容

易使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容易提早破膜。并且由于盐度对硬骨鱼类胚胎发育也有影响,并且硬骨鱼类仔鱼的孵化也与盐

度密切相关,使得受无机物污染的水体中鱼仔的孵化困难:水体感官性污染使

得水体色泽以及浊度变化,而有些鱼类的胚胎发育适应在光线较暗的深水层,

甚至在极黑暗的环境中避光发育,使得不同鱼类胚胎发育照成不同影响,从而

影响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贾亚梅.操采顺.林涛苏州苗家河水质污染对鱼类的影响云南环境科学 2006,

25(1):35—37

[2] 蒋艾青 , 肖克宇, 郑陶生潇湘平湖水质污染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水产科学2006

年11月第25卷第11期

[3] 潘怀剑;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水质污染对淡水鱼类多样性的影响水产科学, ,2001

年04期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一般来说,水自身有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堆积、氧化还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等。大体可以分四段:第一为污染段,由于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极少,除了细菌以外,其它生物较少,特别是几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机质的生物逐渐繁殖,生物分解活动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鱼类难以生存,出现藻类和需氧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渐降低后,水中溶解氧又逐渐增加;第三为恢复段,藻类、鱼类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泼起来,水质逐渐变清;第四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饱和,水质清洁,自净过程到此完成。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不过在细胞壁形成之后,细胞的极性便固定住了。这说明在细胞未完全定极性之前,光照对细胞极性是有影响的,影响其分裂方向和分化方向。 二、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I.种子的成熟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II.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PH值 1、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另外,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CO2;而Cu2+、Pb2+等重金属离子则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2、PH值对鱼类生长繁殖的影响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养殖的低产量,大部分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 二、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 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三、氨氮 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毒性的,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水体中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类产生毒血症,长期过高则将抑制鱼类的生长、繁殖,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0.2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如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如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四、亚硝酸盐氮 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五、硫化物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指硫化氢的毒性,其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组织与血液,破坏血红素的结构,使血液丧失载氧能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高二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2.1水污染及其成因练习题 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答案详解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故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 2.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青海湖 B.结冰时的黄河 C.7月份的珠江 D.深层地下水 答案详解 C 3.读某海域示意图,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答案详解 A 解析: 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来源。海洋污染的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①海洋有机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导致海水富营养化。②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③石油污染: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由图可知,该海区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线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 B.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造成的 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上课时间:2012 – 2013 学年第2 学期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013 年 6 月 1 日

0% 20% 40%60%80%100%城市水域城镇水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关键字:水污染 污染源 节约用水 循环用水 提高利用率 在这里,我就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展开以下论述: 1、有关污水的数字: 据调查,我国有65.4%的人常年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其中大约有 7 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的水,1.6亿人饮用含有有机污染物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据京、津、沪、渝等8城市的病因调查,水源污染使这些城市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区3倍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① 。如下表图: 有关部门要求②,到2002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850亿元,至2010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③。 2、水质三大污染源 :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④。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

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09-11-23T14:45:04.93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席化春孙嘉良[导读] 从污染途径、人体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四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席化春1 孙嘉良2 (1.黑龙江省依兰环境监测站;2.鸡西市环境保护局)摘要:从污染途径、人体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四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 0 引言 今年3.22世界水日提出的口号是:“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净能力极弱,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因此加强对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我国地下水的污染,在城市中主要来源于无下水道区域的化粪池、厕所、污废水排放渗坑、渗井、排污沟以及垃圾堆置场、不完善的氧化塘或污水库的渗漏;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利用原生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不合理灌溉、大量地施用化肥和农药等活动,也会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首先引起潜水水质日益恶化,潜水温度自然上升。在超采承压水地区,由于承压水水位大幅下降,造成上部污染了的潜水越流补给承压水,使承压水也受到污染,同时含水层疏干变为饱气带,改变了地层的物化条件,由还原环境变成了氧化环境,使下渗水饱气带中溶解了更多的物质成份,加速了地下水的污染。 2 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当地下水遭受污染后,往往引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如果饮用水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就会对人体尤其是婴儿造成危害,引发硝酸盐急性中毒即正铁血红肮症。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人体中特定条件下还会转化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作为饮用水源不仅苦涩难饮,而且会引起人体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胀气等症状。地下水源如果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甚至重金属污染,那么对人体健康将造成更大的危害。沈阳市修建的东工地下水源地由于电镀废水污染,铬含量超标31倍,仅使用9个月就被报废,不仅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3 地下水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天然地下水的硬度,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相差较大,但从时间上看变化较小,因此地下水硬度迅速上升一般系人为污染所引起。地下水中钙镁含量升高一般不是直接来自污水,污水中的硬度通常很低,而是由污水和地表组成物质发生化学作用所致。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工业生产用水中地下水占很大比重。地下水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首先地下水硬度增高,会使工业锅炉的炉内和管道上结垢,直接影响炉寿命甚至引起爆炸。同时锅炉内结lmm厚的水垢,大约要多消耗4%左右的燃料。就纺织印染行业面言用高硬度浆洗产品,不仅会大量消耗洗剂,而且会产生次品或废品。此外,高硬度地下水还会对化工、制药、酿酒、发电、造纸等许多行业造成危害。由于受污染的地下水硬度过高,就迫使一引起行业必须对硬水进行软化和纯化处理,从而增大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4 地下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长期用pH值过高的井水灌溉农田,会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无法耕作。灌溉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减弱农作物的抗病力,降低作物的质量、等级。粮食作物吸收过量的硝酸盐会降低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营养价值下降;蔬菜作物则易腐烂,无法贮存和运输。另外如果受污染的井水中硫酸盐、氯离子含量过高,还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大面积减产,并且使农作物的质量大大降低。 总之,人类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如果不积极加以保护,将会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5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5.1 贯彻执行国家水污染防治法和其它有关水源保护法规。对重要地下水源应划分保护区并制定管理办法,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5.2 兴建地下水库,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过量开发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倡一水多用,以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代替优质地下水用于工农业用水或园林绿化等方法。同时将暂不利用的地表水;较优质的工业冷却水及大气降水引渗回灌到地下含层中。 5.3 开发地下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治理可能污染地下水源的污染源,严防废污水渗入地下;对灌溉农田的废污水应进行处理并达到污灌标准;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保障地下水不受污染。 5.4 积极开发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研究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新方法。

鱼类生态学期末论文--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概述

影响鱼类的生长的因素概述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2010级3班 学号:222010602043080 孟子豪前言 鱼类的生长是受内在的遗传基础和外在的生活条件所制约的[1]。内在的遗传基础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前提,而外在的生活条件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二者是互为条件的。所以我们该如何协调诸多因素,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呢?在这些因素里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 正文 生长的体内基本因子是物质代谢中的蛋白质代谢,而这个基本引自收到体内很多其他因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量的促进作用、酶的作用、物质的转化、细胞的分裂和衰老、细胞和糖核酸的影响、各器官系统的相关活动、以及性产物对他的抑制、神经体液调节、阶段发育和衰老等方面[2],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主要就鱼类的内分泌活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做详细概述。鱼类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等一些组织,他们分布于鱼体的全身的各个固定的位置,有的功能单一,有的与其他腺体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内分泌器官中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及器官的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此外甲状腺与性成熟和呼吸代谢也有很大的关系[3]。 鱼类生长不仅受到内在因子的影响,外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这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与鱼类直接接触的水环境因子。水体是鱼类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俗话说“鱼水深情”,就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4]。 饵料

食物的供应可能是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数量充足,质量合适,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环境条件下,鱼是可以达到最大的生长。不同饵料对象的数量、质量和个体的大小也影响鱼类的生长,热量大的饵料能保证预提较快的生长。 物理因子 水温 水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温度能改变代谢过程的速度,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代谢强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一般是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5]。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但是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 ~18℃。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光照 光线的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和神经中枢影响内分泌器官特别是脑垂体的活动,进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6]。一般在温带地区,光和温度的变化有正相关性,所以它们的影响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不同种类的鱼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与鱼类的遗传因素。 水化学因子 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范围在7~8.5为宜[7]。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pH 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0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因为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水污染及其成因 教学设计

《水污染及其成因》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课标:环境污染及防治 ①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问题。 ②以某种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③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课标分析: (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判断环境污染能够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类型。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这条课标要求我们以事实为例进行教学,熟悉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到情景学习里去,从而较好的理解污染事件的原因、过程以及危害。(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在分析环境污染事件的成因与危害之后,自然会引发学生对主要防治措施的思考。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成因逐条分析考虑对策,也可以找到某一成功治理环境污染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整理出案例中所用的治理措施,再归纳出思考方法和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本章知识,在必修模块略有涉及,但当时要求较低,而本章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拓展,要求更深入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编写时为了避免重复,在三节中分别重点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和措施(水污染及其原因;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教学时要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三个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措施进行分析,使知识完整。为了避免课堂乏味枯燥,在详细据分析第一节水体污染后,对于后两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参照分析,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关于水体污染,教材从3个污染源来介绍:重金属污染、生物污染、石油污染,分别选用了三个案例: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湖蓝藻爆发、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来说明。其中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没有亲和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使课堂乏味、死寂。因此,本人“墨

水污染以及危害

水污染以及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的原理及其危害?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1.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水体中氮对鱼的危害

水体中氮对鱼的危害 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水体中只有以NH4+、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水体中不能被浮游植物所利用而相对过剩,并且对池鱼产生危害,超过国家渔业水标准的那部分氮称为"富氮"。 一、水体氮的来源 1.鱼池中施入大量畜禽粪肥,分解产生无机氮。 2.注入含有大量氮化合物的生活和工业混合水。 3.水生生物和鱼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氮。 池塘中氮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进入水体中的氮一般以氨的形式存在。这些氮来源于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生态中 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饲料蛋白含量有直接关系,在精养池中经常会出现对鱼类有害的"富氮"。 二、养殖水体中"富氮"与其它氮之间的转化和比例 精养高产池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三者比例分别为60%、25%、15%。当池中有效氮含量不变而氨氮比例下降、硝酸盐比例上升时,说明池水中硝化作用强,水质条件好。因此三者的比例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 三、水体中"富氮"对鱼的危害 水体中对鱼有危害作用的主要物质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小于0.2mg/L。 1.水体氨氮对鱼类毒性 氨氮由NH4+和NH3两部分组成,其中NH3对鱼类有毒性,NH4+对鱼类无毒性。两者在氨氮中所占百分比要受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决定。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加重水体对鱼的毒性。 1 氨氮对各种鱼类的毒性 氨气对鲢、鳙鱼苗24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是1.106mg/L和0.559mg/L(雷衍之等,1983),随着鱼体的发育,氨的致死浓度也逐渐增大。NH3对47日龄、60日龄和125日龄草鱼种的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727mg/L、2.050mg/L和2.141mg/L,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570mg/L,1.609mg/L、1.683mg/L。对草鱼生长有抑制作用的NH3浓度为0.099~0.455mg/L,草鱼种最大允许NH3浓度为0.054~0.099mg/L。氨对杂交罗非鱼(平均体长7.5~9.5cm,体重6.14~11.09)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82mg/L、1.78mg/L和1.57mg/L,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035~0.171mg/L。氨对鲤鱼种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是0.962mg/L,但超过0.66mg/L时就会产生毒性作用。氨气对体重25g的鳜鱼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763mg/L、0.663mg/L、0.525mg/L,而安全浓度为0.0525mg/L(高爱银等,1999)。氨气对体重为0.56~0.70g、体长为3.6~4.2cm加州鲈的24、48、96小时半数浓度为0.99mg/L、0.96mg/L 、0.86mg/L ,安全浓度为0.086mg/L (余瑞兰等,1999)。氨气对体重为0.94~1.32g、体长为4.9~5.8cm鲢鱼的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为2.47mg/L 、1.95mg/L 、1.56mg/L ,安全浓度为0.156mg/L (余瑞兰等,1999)。 一般而言,同一鱼类的鱼种比成鱼对氨气耐受力弱;不同鱼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也不同,麦穗鱼耐受力最差,草胡子鲶相对较强,因此经常排放氨水的河段中以鲶、鳅科等无磷鱼为优势鱼群。

不同光照条件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及报告模板)

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XXX XXX实验学校中学部指导老师:XX 摘要:本实验通过观察绿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射下的生长发育的情况,探索了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豆光合作用的影响。证实不同的光会对绿豆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利用不同颜色的光将有利于温室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绿豆光颜色生长影响 一、实验的提出 生物课第三单元第一节光合作用提到了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以及光合作用的产物,引起了我及小组成员的兴趣。我们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然而,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光组合而成的。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七色光都需要?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色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会造成不同影响呢?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 鉴于绿豆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属于短日照植物,易于培植也利于观察等优点,所以我们选用绿豆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研究步骤: 一)、假设:不同顏色的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因此用不同光來照射绿豆幼苗) 二)、材料准备: 1、蛭石、水培专用营养液、培养皿、绿豆种子、两个50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能换灯泡的台灯、各种颜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色、紫色)的灯泡。 2、照相机(用于关键记录实验过程) 3、电脑(用于撰写论文) 三)、研究过程: 第一天 (1)、在黑暗中培养绿豆幼苗直到长出叶子來,分组备用。 (2)、分别用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料将白色电灯(40瓦)涂染上颜色备用。(见照片1、2、)第二天 (1)、以蛭石为基质,将浓缩的水培专用培养液以1:500的比例稀释。分装入培养皿中(见照片3、4)(2)、选长势均匀已发芽的绿豆240棵分别栽入八个不同培养皿中(每皿30棵) (3)、在暗室中进行不同光的照射,光照时间为早8:00--下午5:00,共9小时。其间除了光照这一变量外,种子数量、水分、品种、时间、受光等定量条件均保持一致,并且让空气保持流通,之后观察其生长情形(见照片5)。 (4)记录每天的生长情况.(见照片6)。

对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思考

对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思考 摘要: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关键词:污染净化预防治理 (一)水污染分布与现状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质污染状况分布情况,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此外,该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其中,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污染较重。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松嫩平原的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等;下辽河平原硝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等污染普遍。各大中城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其中,哈尔滨、长春、佳木斯、大连等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较重。

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种类的影响

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种类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是一项常用技术,水环境调控得当可为鱼类提供较好的生存、生长环境,反之水环境调控不当,则会导致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富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影响水质调控合理性的参数主要包括水温、氨氮、溶解氧、pH值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参数的调控,才能更好地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1水温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养殖水产品多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体温及新陈代谢。 比如鱼类如果水环境温度低于10℃,即会进入低进食冬眠蛰伏状态。 对于鱼类而言,水温保持在25℃~32℃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并且在鱼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对水温的变化范围耐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

鱼苗对水温的瞬间变化耐受度仅为2℃,而鱼种则为3℃;成鱼对瞬间变化的水温耐受程度相对较大,不过也要控制在5℃以内。 超出上述鱼类耐受瞬间水温变化范围,则会导致鱼出现“感冒”、“休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此外,水温还是影响养殖产品疾病发生、发展、流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热天雷雨天气会加速鱼塘内残渣的分解,大幅增加水中还原物及浮游生物的数量,从而增加耗氧量,导致水中缺氧影响到鱼的正常生长。 2氨氮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含氮的有机物分解时、含氮的有机物在水中缺氧状态下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时、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均是氨氮的重要来源,对于养殖产品而言,分子氨会直接影响到氧的输送,鱼类的鳃组织受到损伤,鳃血液的吸收能力、输送氧的能力等就会随之下降,血液的酸碱平衡被破坏,红细胞、造血器官等也会随之影响,鳃的亲氧面积、输送氧气的能力受到影响,最终会引起鱼类肝、肾、脾、甲状腺、血液组织等各个器官的变化。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作者:————————————————————————————————日期:

浅谈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摘要: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旨在引起人们对水污染的关注,珍惜并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古至今,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水形势亦不容乐观:通过网上搜索,我国是世界2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一、水污染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人为污染大致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1、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汞、 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 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 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3、生活污染是来自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生活污水含有来自人类粪便的病原细菌和病毒,以及过量的氮和磷化合物。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近些年来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依 旧触目惊心:1、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 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 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 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 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 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 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 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调查报告_1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并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为此,我通过询问形式对我市水污染进行调查。 二、调查过程 第一步:实地调查,首先,我随老爸来到长安航管站,向我爸的老同学刘海华了解长安镇河道情况,然后,乘坐快艇,游览了崇长港及长山河和泰山港,一路上,刘海华叔叔向我介绍几十年前,这些河道,是长安镇附近的主要航道,水清透彻,而现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水污染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泥河上流工厂的废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安置此处,污水经管道排入河中,泥河附近大量农田,

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流入其中,致使藻类疯长,鱼类大量死亡,居民的环保意识差,经常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第二步: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调查结论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为了对河道环境的保障,应对附近的工厂、养猪场等加大管理力度,对污染河流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并且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发育生物学论文 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姓名:华俊豪学号:20116957 班级: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二班

摘要: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水体污染的事件频发,水污染使得,溶 解氧减少、色泽变化、PH改变、温度改变,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水中鱼类大量死亡。然而,水体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却很少提及,本文结合鱼类发育,水污染使 得水体发生的变化,综合探讨水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关键字:鱼类发育,水污染 1997年黄河三角洲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200*10^4t, 这些工业废水和污染物排 入河流之中, 造成严重污染。因水质污染严重, 致使原产小清河、潮河的鲤、 草鱼、鲫等22 种经济鱼类, 现基本上绝迹, 久负盛名的小清河银鱼已在该河中灭绝。原产河口的鲚、凤鲚、短颌鲚, 也因河流水质污染而濒于灭绝。黄河三 角洲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湖, 鱼类物种减少,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鱼类的发育 1.1 鱼类胚胎发育 鱼类的胚胎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前期发育和胚胎后期发育两个时期,以胚体孵 出前后为界限。也称作早期发育。胚前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从一个受精卵逐渐 发育成一个活动的幼体,最后破卵膜孵出,这个时期常称作孵化。胚后发育指从孵出到能够开始摄食外界营养的时期或主要器官分化为止。 胚前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以卵黄为营养。主要有三大阶段:卵裂阶段、胚体 形成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低,发育越慢。四大家鱼在胚孔封闭期前后是温度变化敏感期。 缺氧常促使胚胎提前孵出,相反提高氧的饱和度就抑制孵出。正常氧含量的 范围内,含氧量越高,孵出的正常胚胎越多。 1.2 鱼类发育阶段 鱼类的发育阶段分为有四个,首先是仔鱼期,当鱼苗从卵膜孵出,开始在卵 膜外发育,就进入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 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 养的时期,包括前期和后期:前期指的是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收完毕时 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后期是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到奇鳍鳍条基本 形成时的仔鱼。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褶分化为背、臀、尾三个部分并 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腹鳍也出现。 随后进入稚鱼期,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幼鱼 期指的是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 被鳞、侧线明显、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最后是成鱼期,是从初次性成熟到衰老死亡。 1.3、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