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马城镇中心小学顾彩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会终生受益;养成坏的习惯,吃一辈子的亏。

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重视养成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的形成,是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分不开的。

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

因为班级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我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美化班级,办好班级板报,设置图书角,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班级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良好的习惯是生活方式健康的表现,有利于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

反之,不良的习惯、恶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是品德不好表现,这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有害于社会的文明。

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教师责无旁贻。

案例:王艺洁,女,十一岁,五年级一班学生,做事散漫,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主要表现在:爱丢三落四:如忘记带桌布,忘带红领巾。

课堂作业,书写慢,而且难看,经常拖拉。

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星期一检查作业时她总是左掏右找,然后说作业忘带了。

甚至养成了欺骗老师和家长的毛病。

评析:王艺洁同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 、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 、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 、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 、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 、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 、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8 、没有上进心。

9、经常忘事。

方法:首先对于她忘带作业的情况,我找来了家长,并告诉他们,孩子已经四年级了,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她自己去做。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案例一:“小马虎”变“细心娃”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总是粗心大意,作业和考试中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一边玩。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明白认真细心的重要性。

然后,老师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同时,在他做作业时,老师会定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家长也积极配合,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每当他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或者考试取得进步时,家长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带他去公园玩或者买一本他喜欢的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逐渐变得细心起来,作业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像学生姓名这样马虎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及时的监督和适当的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案例二:“小懒虫”成“勤奋生”学生姓名在班级中是出了名的“小懒虫”,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就连学习也缺乏积极性。

老师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在家中也是什么都不愿意做,总是依赖父母。

为了改变他的这种状况,老师在班级中开展了“勤劳小蜜蜂”的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和体育锻炼。

同时,老师给学生姓名安排了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擦黑板、整理图书角等,并在他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事事包办,而是让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

并且,家长每天会和他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不仅积极参与班级劳动,还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一、案例分析
胡琳同学同学,胆小,背书慢,不按是交作业,每周一来学校时,总不情愿,有时哭着闹着不愿进校门。

二、分析
这孩子主要是自控水平差,作业写不完,导致上学没有自信心,同时又有些胆小,害怕老师批评。

三、教育措施
1、激发兴趣,从培养学生习惯意识入手
2、与其谈心,促动自信心。

3、让其积极做好课前准备。

4、上课经常提问,使其上课集中精力听课。

5、让其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6、督促学生做作业。

7、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其明白哭解决不了问题的简单的道理。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余星案例一:XXX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研究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XXX,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XXX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

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惯。

采取措施:1、扬长避短。

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

老师利用晨会、XXX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甚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到的计划,先做甚么,后做甚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案例二:XXX上课前甚至上课已经几分钟了却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学什么,要从课本中收获什么;也或者知道要干什么,但拿到课本后面对黑压压的文字又茫然不知所措。

这是典型的需要加强课前预惯培养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的好惯呢?1.课前预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研究的课程做简要预,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研究做好准备。

小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典型案例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一、案例描述佑佑(化名),男,8岁,二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上课折纸,把废纸往地上乱丢,书包和桌洞里塞的全是废纸和垃圾。

二、案例分析原因是家长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姥姥家,老人教育孩子力不从心。

三、教育方法(一)讲清道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产生改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因此,我首先和该同学进行了谈心,经了解孩子有鼻窦炎,整天鼻塞不透气,我教育他有鼻涕应该准备卫生纸,用纸擦完再扔进垃圾桶;通过学习卫生知识让孩子了解干净整洁的环境对健康与学习的积极作用,并让孩子知道不讲卫生的有害之处,学生从心理上有了改变的决心。

(二)引导行动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因此我首先以身作测,见到垃圾主动捡,让他明白,是垃圾应该放入垃圾箱,让他知道随地乱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为。

同时也充分利用同学们的监督和指导,帮助他渐渐掌握垃圾要放入垃圾桶的道理,逐步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在此基础上我还与家长加强联系,使学生在家中潜移默化得到熏陶。

(三)长期监督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因此,每天放学前和课间,我都会检查该同学桌洞以及书包,如果干净整齐就会在班级评比栏加分,反之则会对他教育引导。

(四)比赛鼓励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

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展开了整理书包大赛,卫生小能手比赛,劳动大赛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性格活泼开朗,但缺乏礼貌和自我约束。

他经常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对同学不礼貌地说话,对老师的指令漫不经心。

因此,老师决定针对小明的情况,进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二、教育目标1.培养小明的自我约束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2.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让他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3.提高小明的自身价值观,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育方案1.群体教育a)组织班会,讲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通过讲解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行为是不礼貌的,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

b)邀请校外文明礼仪讲师进行讲座,向全体学生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讲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模拟情境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2.个体辅导a)指导小明制定日常行为规范,例如就餐时要安静、排队时要等候等。

让小明自己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做,从而提高他的自我约束力。

b)在特定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小明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例如,当小明大声喧哗时,老师可以立即制止并告诉他应该保持安静,并讲解为什么要保持安静。

在随后的时间里,老师要继续观察小明的行为,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3.角色扮演a)组织小明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小明体验到有礼貌和无礼貌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反应。

例如,组织小明和同学们扮演上课时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小明切身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友好。

b)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小明如何改进。

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效果评估在教育方案实施后,需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估,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评估的方式可以包括:1.观察小明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如是否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是否能够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

2.对小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的态度和自我评价。

3.向班级其他同学和小明的家长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小明礼仪习惯的改变观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育才小学张红案例描述:左浩淇同学一天到晚总是马马虎虎,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品落在家里,上课总是坐不好,东倒西歪的。

平时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可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做错很多;在家做事也总是磕磕碰碰,父母怎么提醒也没有明显的好转。

案例评析: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能放弃吗?通过对他的分析,我认为孩子做事马虎、毛躁、丢三落四主要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得知他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他。

因此,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和弟弟在家随便玩耍,常常到晚上才开始写作业,再加上父母平时对他的关爱也比较少,缺乏沟通,久而久之,他的性格变得比较内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针对他所表现出的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略:一、教育措略1.同学互助结对子针对他经常漏做、不做或忘记作业的情况,我让他自备一个记录本,每天记下各科作业,每做完一项作业就在相应的地方划√;其次,专门给他配一名小老师,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使他从中学到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拖拖拉拉的现象明显改变了许多,因为每当他控制不住想要出去玩的时候,小老师就会提醒他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2.及时与家长沟通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我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并达成共识,一起制定了方案:第一、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今天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第二、及时检查和指导孩子的作业,碰到不会做的题先让他独立思考,实在不行,家长在旁边予以指导。

第三、让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名老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

即使这个学生让你很头疼,但我们都应该“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真正做到: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让他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

作为班主任,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答应同学们的事情也一定要办到。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的分析:案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文明卫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讲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老师会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洗手液、牙膏和牙刷,并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每天做好床铺整理、课桌整理等日常卫生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了自觉做好日常卫生工作的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好习惯,从书开始”的阅读活动。

活动中,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

同时,学校也组织了一些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安全出行,文明行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文明出行的好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案例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健康饮食,从我做起”的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饮食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和农田等实地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鼓励学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不仅保持了健康的体魄,也培养了自己的饮食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1:每日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逐渐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他发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开拓思维,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鼓励,小明不仅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2:定时作息小华是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经常熬夜玩电子游戏。

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的父母决定制定一个定时作息的计划。

每天晚上的8点半,小华都要停止玩电子游戏,洗漱准备上床睡觉。

父母会给他读一段故事,帮助他放松身心,入睡。

早上七点半是小华的起床时间,无论是否有学校,他都要按时起床。

如果小华在起床后有剩余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画画、看书等。

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培养,小华成功养成了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每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父母也感到欣慰,因为小华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也变得更加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定时作息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3:坚持运动小杰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但是他常常因为爱玩电子游戏而忽视了运动。

为了培养他的运动习惯,他的父母决定每天晚饭后一起进行户外运动。

他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小杰年龄的户外运动项目,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跳绳等。

他们会为小杰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每次运动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杰逐渐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杰的父母也发现他在学校的表现更积极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表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个案分析)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学生程蒙恩,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61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

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

案例分析:我对这个学生的情况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使他冠以差生头衔原因之一是他家庭教育跟不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低年级学习基础差;原因二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他,形成性格孤僻的现状从而也渐渐成为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

教育措施: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在学习中,我经常找他朗读,开始时,读得错误很多,而且结结巴巴,大家听了都哄笑了。

当程蒙恩看到同学们的反应之后,更是深深地低下了头。

我想,嫩枝要扶不宜折,否则,他可能再也不会举手了。

我没有批评哄笑的同学,更没有批评程蒙恩,我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程蒙恩同学念的虽然不好,可是他很勇敢呀!”同学们都带着惊异的表情恢复了平静,我又接着说:“每个人并不是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关键看他肯不肯学,只要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只要大家多帮助他,我想很快程蒙恩就能读得很好,特别是和他一个小组的同学,更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多帮助他,多给予他关爱,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对吗?”他点了点头,但我能看出他眼中的感激之情。

我又请他读了一遍。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舆论、荣誉感、凝聚力,对约束学生行为,激励学生进步,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有作用。

一次,程蒙恩同学因阑尾炎住进了医院。

在他住院的一个月中,全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伸出了热情温暖之手。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各地方都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介绍五个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都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这些案例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每个案例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亮点。

一、学校: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学校作为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小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这个案例来自某小学的一个班级。

这个班级的老师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整洁、不礼貌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采取了一种奖励机制的方法。

具体来说,老师设置了一个“好习惯奖励箱”,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袋子,每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老师就会给他/她一个奖励币,学生可以将这些币放入自己的袋子中。

当学生的袋子里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奖励币时,他/她就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

这个奖励机制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在奖励的鼓励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班级的整洁程度明显提高了,学生们也开始按时完成作业和尊重老师。

这种奖励机制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想尽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奖励币。

二、家庭:通过家庭任务分配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介绍一种通过家庭任务分配来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法。

这个案例来自某某家庭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不收拾自己的房间、不按时吃饭、看电视时间过长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决定采用一种任务分配的方法。

具体来说,他们为孩子们制定了一个任务清单,上面列出了孩子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收拾房间、按时吃饭、完成家庭作业等等。

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积分,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更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一:“小马虎”的转变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却总是粗心大意,经常出现漏题、看错数字等问题,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马虎”。

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姓名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笔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讲话。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与学生姓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并鼓励他树立改掉这个坏习惯的信心。

其次,为学生姓名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他在做作业时要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

同时,老师还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姓名进行监督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的粗心大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

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激发他们改正的动力,并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监督。

案例二:“小懒虫”的蜕变学生姓名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孩子,在学校里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回到家也不愿意做家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个“勤劳计划”。

在学校里,老师鼓励学生姓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同时,安排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让他负责监督班级的卫生情况,从而增强他的责任感。

在家里,家长给学生姓名分配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并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学生姓名表现出色,家长就会给他一些小奖励,如允许他看一会儿电视或者玩一会儿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劳起来,不仅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家里也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我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已‎有一年,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习惯的‎培养。

一、以身作则,感化小学生‎的集体卫生‎习惯。

案例:一年级小学‎生刚踏进校‎门,由于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每天走进‎教室总会发‎现地上有不‎少丢弃物。

看到这一点‎,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发现‎一块,就弯下腰捡‎一块,并把这些丢‎弃物放进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里,下课后我又‎把塑料袋里‎的丢弃物放‎到垃圾箱里‎。

时间长了,教室里的丢‎弃物逐渐少‎了,即时有几块‎,也有很多同‎学效仿我的‎做法把丢弃‎物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

我们教室里‎的卫生就这‎样搞好了。

分析: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何况是自已‎的老师呢?二、以游戏,影响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案例:一年级小学‎生中总有这‎么几个学生‎卫生习惯很‎差,在排座位的‎时候总有几‎个学生向我‎打报告。

说:“我不和xx‎x同位。

”问其原因,说:“他(她)身上难闻”。

仔细巡查果‎真如此。

衣服有几天‎没换洗,小脸小手脏‎兮兮的,脖子黑乎乎‎的。

常规课上经‎常教育学生‎,讲好个人卫‎生才是好孩‎子。

教唱卫生歌‎等。

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每年总有这‎么几个同学‎,我行我素。

苦思梦想,组织学生做‎游戏吧!1、做拍手歌游‎戏。

2、做找朋友游‎戏。

3、光盘播放《健康歌》。

舞蹈——屁股扭扭,脖子扭扭……4、舞蹈——夸夸我的新‎衣服。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摘要】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四个教育案例,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一可以看到小明通过良好的作业习惯取得了进步;案例二则展示了小芳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的重要性;案例三说明小华团结合作的习惯对班级和谐的影响;案例四中小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体现了小学生应有的责任心。

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深远,不仅塑造他们的品德和人格,也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健康发展的下一代。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见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教育对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作业习惯,礼貌待人,团结合作,爱护环境,重要性,影响,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关注。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利,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控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为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重要任务。

在接下来的教育案例分析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了解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正文2.1 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以及教育对其影响的重要性。

案例一:小明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小明是一名小学生,在学习上非常用心。

他每天都会按时完成作业,从不拖延。

这得益于他父母的督促和老师的教导。

通过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小明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培养了自律和责任感。

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案例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新民小学:徐敏案例:付刘航,六年级男生,12岁。

父母再婚,他和姐姐由外婆照料,平时没有人辅导检查作业,与父母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

父母从部关心他的自学。

主要表现: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还有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的现象。

课堂作业拖拉次数较多。

上课精力不集中,有时打瞌睡。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初步找到原因:个人原因:这孩子特别胆小,对自学不感兴趣,害怕写下作业。

平时讨厌电视,每晚都玩游戏,引致作业无法顺利完成,听课困倦,还培养了说谎的毛病。

家庭原因:父母离异,外婆溺爱孩子,也管教不了,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得怎么样都无法去管,只是每天负责他们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时间也不是很多,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方面存在问题。

指导方法如下:1、同学协作。

我专门精心安排班里的几个大干部时常严格执行他及时顺利完成作业,并监督他遵守纪律。

针对经常凿搞、不做作业或消磁作业等现象,我使他放学之前与好朋友说道说道当天的作业。

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促进作用,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协助。

因为孩子都就是处在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他的作业情况。

这样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

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

2、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家校联系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当自学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构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就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子具备的这些不当的行为习惯构成展开原因分析,使家长晓得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搞,然后和家长制订了一些方案:使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展开沟通交流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减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

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案例背景:刚接手五年级,我时时注意班风,着重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我觉得一个班级只要有良好的班风,学生有一个好的习惯,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会搞上去。

三周过去了,孩子们在行为习惯上进步很大,我也感到很欣慰,可今天却发生了这样一件让我心痛的事情:我们班张宁放在盒子里的_元钱在课间不翼而飞。

案例过程:第二节刚刚下课,我们班级的班长张宁就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今天交了书费找回的_元钱,我放在盒子里不见了。

我问:你没放错地方?没有,老师,我记得很清楚,我今天穿的衣服没有口袋,所以我把它折起来放在盒子里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精心培养的那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心里恼火极了,但我还是努力地按下胸中的怒气,先安慰了一下张宁同学,然后让她回去再找找。

第三节上课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没有宣布上课,我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读一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我拿出昨天寿光日报上刊登的两个青少年由于入室偷窃并用刀捅死了人,最终被抓获枪毙的事例读了起来。

读完了,班里的学生议论起来,有的说:活该!有的说:他死了,他的爸爸妈妈肯定很伤心!是啊,你看多可惜呀,才_岁,本来可以和我们一样在学校里愉快的学习、玩耍,可以幸福地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现在还能吗?不能!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

他死了,他的爸爸妈妈怎么办呢?肯定伤心极了,再说把他养这么大不容易,还没回报父母呢,就结束了自己这么短暂的生命!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没发现什么异常,我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个孩子本来都是好孩子,好学生,就由于他们从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渐渐的形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最后就发展成这样了。

我停顿了一下,然后我用很伤心的语气说: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我们班张宁同学的_元钱放在盒子里不见了。

我们班里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令我很伤心,我对你们每一位同学都很信任,可是现在啊?怎么会这样?是谁干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时我看到张宁的同桌张浩始终低着头没有参加任何讨论,好象有什么心事似的,我不动声色拍拍手让大家安静,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

小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案例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案例分析
辅导效果
李乐X同学,经老师和同学帮助,人变了:愿意和老师交流了,愿意和同学们合作了,书写认真了。学习成绩也已基本达到良好水平。
小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王伟x
性别

班级
五(2)
情况描述
学生王伟x,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
问题分析
该生父亲去世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为了生活,白天打工,到晚上才回来,对王伟x缺乏家庭教育。
采取措施
1.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的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在学校里,教师发现其上课听讲了,及时表扬,及时鼓励。
2.平时多指导。教师要多指导其去学习、去交往,教其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和表现。
2.树立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3.保持耐心。耐心对该同学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辅导效果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同学们都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课了,坐得住了,精集中力了。
3.平时多联谊。他课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我们老师要多安排一些活动,让他和同学们一起去玩,一起去讨论,一起去学习,让他感受同学的情谊。
辅导效果
王伟x同学,经老师的指导,家长的关爱,同学们帮助,现在喜欢学习了,注意听讲了,也学会了关心同学积极地帮助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

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严重的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生***,长的虎头虎脑。

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

一年级成绩就很差,语数经常考不及格,家长要求留级,可是校方不允许,无奈只好收下该生!刚转入我班时,考试成绩在30分左右,三次测验都不及格。

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那声音简直就像炸雷一样;经常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大骂父母。

因为他是独生子,再加上他父亲常年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根本没时间管理他,他母亲又在一家私企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有时孩子不听话,也就听之任之,无能为力。

但他头脑聪明,精力充沛。

我的做法如下: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

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

纠正中要坚持老师关心与学生帮助相结合。

除老师关心外,教师也要让周围的同学关心帮助他。

当他有不良行为提醒他,当他有难题时及时帮助辅导他,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

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配合下,当他有一些自制行为时,当他能坚持一定时间稳定注意力时,老师都要及时肯定,并且顺序渐进对学生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

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

如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指导、多板演等,这样都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水平。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老师多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转化。

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

如有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老师,老师给予解决。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老师和同学都觉得邹世钢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

学习成绩也已达到了及格水平,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

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

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期盼的。

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及案例介绍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下面就将我校在此方面的工作介绍如下:一、防微杜渐——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古希腊诡辩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秃头论证”理论,它包含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秃头?回答说不能。

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

这样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

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

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要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秃头论证”理论告诉我们,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

从“早”抓起,即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

例如,一个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

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成瘾而沉湎于网吧不能自拔。

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因为上网吧要用钱,如果手头没有钱,就会想法弄钱,或偷或抢。

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良行为的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立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又一个寓言故事“小虫与大船”,就因为造船工人造船时用上了一块带有蛀孔的木板,几年后,蛀孔越来越多。

最后在风浪中,船沉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事不小,小事能坏大事。

例如,一个学生上课迟到本来是小事,但是很可能因为迟到没听懂这节课老师讲的第一个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又是学习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基础,因而整节课没学会。

因为这节课没学会,以后的内容就学不会了,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教室里坐不住,经常逃学,养成逃学的坏习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走上了违反犯罪的道路。

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学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小事酿成大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秃头论证”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

这个理论与“秃头论证”理论一样,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它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0岁至 12 岁(幼儿园和小学)。

学生在此期间如果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初中、高中再要想养成就很困难了。

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强,是一张白纸,养成什么习惯,就是什么习惯,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所以,小学教育要紧紧抓住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做人、做事、健体、热爱学习等诸多良好行为习惯,为以后创造辉煌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国天才儿童卡尔·威特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卡尔·威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

他一生下来并未显示出“天才”的特质,相反,在婴儿时期反应较为迟钝,似乎有点痴呆。

经过其父母的悉心教育培训,让他养成了阅读、自学、自觉等良好习惯,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才儿童,并在多个学术领域成为权威性的代表。

与此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

例如,训练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整理床铺等自理习惯,训练幼儿、小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训练学生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 21 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

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雷打不动,直到自觉执行为止。

心理学上讲“知情意行”,知就是认识,行就是行为。

一个人的品德自始至终都会从行为中自觉的表现出来。

行为主要来自个人的认识。

人的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被动的,即不自觉的,往往要别人不断教导,严加约束;第二层面是主动的即可以自觉的去执行;第三层面就是达到自动化的境界。

如幼儿一旦经过多次地反复练习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刷牙后,老师父母就不用操心了,他自然会做好,这就叫做从小养成自理的好习惯了。

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从小事抓起,从严要求,进行反复训练。

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要告诉学生凡事要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优秀班主任推荐主要事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三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多表扬,多鼓励,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

让学生试着自己夸自己,夸集体,以帮助学生把热爱班集体的感情煽动起来。

每天早上我通常来的比较早,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学生是否有感觉不适的,做到了让每个学生健健康康上学,贯穿始终的是安全教育,做到了让每位家长放心,学习上更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班训、班级管理制度等在学生中树立起客观、公正、公平、积极的形象;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完全自主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关爱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激励学生去改正错误、努力学习。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

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和放学后的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

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儿童,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从多方面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

久而久之,我们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总之我一直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平时我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常规和细节并重,抓落实,是一位学习—反思型班主任。

多年来,我用爱的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做好本职工作。

相信在今后班主任工作中我仍会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的人生。

优秀班主任推荐主要事迹材料从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以来,我一直在学校担任着班主任工作。

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所以我不断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德育思想理论,在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得出了如下的体会:一、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行为规范在刚进入二小时,校领导就让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而这个班级大都是都是男生,好动,叛逆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并且在这里面有一个残疾人,一个血小板减少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