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慎独
小议修身之“慎独”

小议修身之“慎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责任和义务。
“修身”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应该坚持并做到的,而“慎独”则是修身的关键。
“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最早由儒家提出的,见于《礼记•中庸》篇:“君子或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君子对于自己的行为,就是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敬畏谨慎;在人们所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警惕恐惧。
隐蔽的事情正是最容易暴露的,微细的事情正是最容易显示的。
所以君子即使是独自一人时,也要谨慎警惕。
你的所作所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你自己本身修养的体现,所以无论有没有人关注你,你做事的时候都应有一定的准则,那就是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致。
关于“慎独”后儒荀子又提出,人的道德修养的根本是信诚,信诚的根本是自诚自明,而自诚自明的根本又是“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在自己独处时能够真诚无欺的按仁义道德行事。
此种“慎独”不只是指自己一个人处在某时某地,更指自己内心的那种不可闻见、不可言说的精神世界。
所以,“慎独”可说是内在精神世界的绝对真诚、绝对明智、绝对仁义。
这与康德所说的“绝对命令”类似,但更彻底。
对于“慎独”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
作了更为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叫‘慎独’”。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都能自觉约束自己,自觉地按社会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所在团体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无法表白的内心世界都能保持一片纯洁,不受外界其他不良因素的诱获,而保持自己的自清自白,那他又怎能不讲良心,不对社会、对他人负责呢?可见,“慎独”的修养方法要求人们具有坚定的内心信念,不仅要受到来自外在的社会舆论的约束。
更要受到内在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良心的约束。
作文“慎独”

话题作文“慎独”导写一、写作指导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二、思路点拨纵向结构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怎样才能“慎独”。
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
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
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小议“慎独”》阅读附答案

《小议“慎独”》阅读附答案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议“慎独”

中直党建网>>思想交流小议“慎独”颜培学“慎”,就是谨慎;“独”,就是独处。
所谓“慎独”,就是指在自己离群独处,他人不知的情况下,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体现在今天,就是强调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是内心活动的外露。
人的思想和观点,总是要通过言行反映出来,不管人掩饰与否。
因此,衡量和考验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行动。
一方面是在众人皆知的情况下的行动;另一方面是在自己独处时的行动。
我认为,前者是次要的,而后者才是关键。
当人独处之时,行动完全受思想的支配,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束缚和制约。
这时的行动才是他真实思想的体现。
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中,做好事不做坏事,并不是很难的;而在他人不知之时,仍能做好事儿不做坏事,才是难以做到的。
而恰恰在此时,才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觉悟程度和道德修养。
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一天晚上,昌邑令王密谒见杨震,以重金相贿,并用“暮夜无知者”作饰词。
在这种无第三者知情的情况下,一般的人是很容易被重金所迷惑的。
但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这种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四知”精神使王密深愧不已。
什么是清官?这才是真正的清官,才是名副其实的清官!只有那些在任何场合下都拒不受贿的人,才称得上为官清廉。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又如何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革命,献给了人民。
他不仅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公仆”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对自己的家属制定出“七条”,明令严加遵守,堪称“慎独”精神的光辉典范;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他不图名利,一生都在默默的做好事,且从不留名。
现在,李沧区正在大力弘扬“诚信实干、奋勇争先”的李沧精神,正在有序推进、积极实施科技防腐工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
反之,与“慎独”精神背道而驰,就会既欺人,又自欺。
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人,当众也许会做几件好事,俨然一副正人君子的面目。
慎独的议论文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慎独的人。
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
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
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
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毛泽东的慎独。
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
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赋。
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
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
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体现在那里呢?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慎独;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
慎独的议论文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慎独的人。
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
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
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
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毛泽东的慎独。
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
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赋。
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
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
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体现在那里呢?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慎独;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
小议“慎独”

谢 谢 指 导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 器”。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恪守 慎独 的意 义。 号召 我们 恪守 慎独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总
分
总
自学指导思考题(二)
1、文章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 说明理由。 2、读6-9段,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论据? 请你依次概括出来,并说说这些论据的 作用,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文章第9段,想一想:作者是怎 样论述“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观点的 ?
实 战 演 练
阅读《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按要求回答问题
1、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 自己努力。 2.(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 少的。”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 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 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 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4.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 5.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 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 期末体育考试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明确:本段文字运用例证法,列举了爱因斯坦每天 千百次地提醒自己和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 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的观点。 论证过程方法点拨: 这段文字中虽然引用了爱因斯坦和吴阶平的 1、明确本段文字提出了什么观点。 话,但那是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引用的,不能 作为道理论据,不是引证法。 2、要注意在论述论点的过程中依次使用了什么论据,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3、叙述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标志性 语言。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小议“慎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重庆巴蜀中学高2021届曾设置诚信考场。
鲁能巴蜀中学高2021届学生会在校园公共区域设置了诚信超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人看守商场等逐渐产生,但其能否推广开来,重要因素之一是人们的诚信度。
众目睽睽之下的遵守也许是外力使然,无人监管下的自守才是真正的诚信。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慎独是儒家文化倡导的重要的道德修养方式之一,也是个人修养所能达到的极高境界。
请以“慎独”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和抄袭。
【试题来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小议“慎独”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小议慎独_作文1000字_议论文作文_

小议慎独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
”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
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小议慎独何为人?一撇一捺,再简单不过。
可是,鲜为人知的是,撇代表着只有在他人帮助下,我们才会一直达到人生的成功彼岸;捺代表着如果不能恪守住气节,走下坡路亦十分容易。
所以说,人需要慎独。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做到慎独,需要我们把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前不久曝光双汇集团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使猪的肉没有肥膘从而商家谋取暴利。
而瘦肉精是对人体有害的,商家因为贪图小利,没有把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
他们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在生产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使集团受到了损失。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而做到慎独正需要我们把持自我,自我监督。
做到慎独,需要我们淡泊名利。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分量有多重?这值得用千年时光细读它的刻度。
袖间一袭清风将功名抖落。
半截锄头、一滴皓月将命运的纹路隐藏在岁月的云雾中。
他用那被庐山的水洗净的朴素目光读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入平平仄仄的酒瓶中,饮醉所有歌赋,躬耕在贫瘠的土地中。
偶尔歇歇就用文字丈量从彭泽县衙到桃花源的距离,这个秘密数字至今无法让后人从菊香中破译。
慎独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慎独的意义1. 提升自我修养慎独,意味着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使自己在道德、品质、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 增强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
学会慎独,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 培养自律精神慎独,要求我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
这种自律精神,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生目标。
4.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慎独,使我们能够在与他人相处时,保持真诚、善良、宽容的心态。
这有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如何做到慎独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慎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坚定信念,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
2. 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使自己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行为准则。
3. 增强自律意识自律,是慎独的关键。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约束,抵制各种诱惑。
4. 学会反思慎独,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反思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做到慎独。
5. 保持谦逊的心态谦逊,是慎独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保持谦逊,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同时,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慎独的感悟1. 慎独是一种境界慎独,并非易事。
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当我们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
2. 慎独是一种力量慎独,使我们能够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保持冷静、理智。
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目标。
3. 慎独是一种智慧慎独,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分辨是非,把握自己的方向。
慎独的议论文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慎独的人。
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
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
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
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毛泽东的慎独。
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
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赋。
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
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
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体现在那里呢?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慎独;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
《做一个慎独的人》

• 5、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 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 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 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 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 着的东西……”
6、医学院士吴阶平
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 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 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 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 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 自省 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 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 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既要“慎险”,也要“慎平”。“险处”人们 谨慎小心了就会安然无恙,而“平处”一旦麻痹 松懈了也会出问题。正如《泾溪》诗所说的那样: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日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 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沉痛的教训告诫我 们,面临“关键时刻”是一种考验,而风平浪静 的环境更是一种长期的考验。
既要“慎言”,也要“慎行”。《荀子》 中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 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 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2、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 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 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 的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 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 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环节。
同学们,慎独是悬挂在你心头一记警钟, 慎独是阻止你陷入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 提升你自身修养去向一座完美殿堂的不二法 门。而拒绝慎独,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 的体内蔓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毁灭自己。
小议“慎独”思想的现代意蕴

时都能谨慎地固守自我的道德本陛,能做到隐微之处常 怀戒惧之心、 慎重对待 自己的欲望、 注意分清善恶 , 体现着 “ 独” 一 种 自律 慎 是 主体高度的道德 自律精神 , 即具有理性 自觉、 、 心诚 自控、 使道 真诚 当“ 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时, 主要包括 慎隐、 自觉实践性 , 德主体能 自觉地进行 自我反 省 、 地 合理控制 自己的欲望, 并能做到知行合一。 慎微 、 慎欲、 慎辨几个方面。 第一 , 慎隐。 即不显露、 隐, 藏 好善恶恶、
时, 心不为其所动, 志不为其所丧 , 做到问心无愧。第四, 慎辨 。 , 辨 即区分 、 辨别之意 。“ 慎辨” 即对于别人 的流言 、 传闻的是与非 , 不能人云亦云 、 肓从轻信 , 要根据 自 然和 人事之情理做 出谨慎地辨析 , 了解事情真相 , 能给 才能 才 自己带来益处。可见 , “ 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是
一
匿之意。南宋 的朱熹在 《 四书章句集注》 中对“ 注解为 隐” “ , 隐 暗处也 ” 慎 隐指在无人监督 、 。 不被人发觉 时 , 也不
昧良心做坏事, 即在他人不知的隐蔽处做到自 “ 律。慎隐” 是“ 慎独 ” 的最基 本要 求 , 同时也是恪守 “ 慎独 ” 的硬功夫 。 第 二 , 。微 , 慎微 即细小 。小事 、 小节之类都是微 。南宋 的 朱 熹在《 四书章句集 注》 中对 “ ” 为“ , 微 注解 微 细事也 ” 古 。 人 强调慎微 , 并不是不重视 “ ” “ ”而是因为人们很 著 和 大 , 容易忽略细微之处。 慎微” “ 指要谨慎微不足道的细节 , 或 重视最初发生 的事端 , 以防造成 比较大 的错误或 者损 失。 第三 , 慎欲 。 欲在这里指欲望 、 。 贪欲 慎欲 并不是要人们无 欲、 除欲 , 而是要人们 慎重对待 自己过分 的 、 当的 、 不正 违 背道德和 良心 的欲望 。 以我们要正确对待 自己的物质 、 所 精神需求 , 要对 自己过度 的、 违背道德的欲望加 以节制并 做 到最后 坚决抵制 , 个真正 的君子 。 做— 只有 常思贪欲 之 害, 才能在 心中建 立一条道德底线 , 面对生活 的种种诱 惑
2019高考作文素材:话题作文“慎独”导写及例文

2019 高考作文素材:话题作文“慎独”导写及例文【题解】“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东汉人郑玄曾注讲解:“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说说,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察,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
今日,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辞海》〕。
【一】写作指导作为一种道德涵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人郑玄曾注讲解:“慎独者 , 慎其闲居之所为。
”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说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察,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今日,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慎重不苟”〔《辞源》。
【二】思路点拨纵向构造1.能够“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需的。
本论:为何要慎独?从 4 点剖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美。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相信少一些猜忌,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淡。
④若是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若是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①重点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此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鼓励自己,坦荡为人,扎实做事,做一个道德崇高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为文明,更为和睦。
2.能够“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睁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只身一人独处,都要当心慎重,不行在思想和言行上略微离“道”。
为何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涵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议论文写作指导

司马迁立下志向,要 继承父业,写一部“成 一家之言”的史书。他 读《春秋》、《尚书》。 20 岁 开 始 漫 长 而 艰 苦 的 游览、考察,足迹几乎 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 址。之后又大量阅读国 家藏书、历史资料。最 终写成了被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
1 、假言因果法:用假设性的语言,把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事例: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 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 一直实验了 606 次,才获得了成功,制 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议论:由此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议论: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 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 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 验了 605 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 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 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 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标 题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
为 什 么 怎 么 样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论据) (论据) (论据) (论据) (论据) (论据)
第三部分:重申论点,号召
回顾《谈骨气》
谈骨气
1、我们中国人有骨气。 2、什么是有骨气。 3、我们中国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 4、文天祥宁死不屈,结果被敌人杀害。 5、文天祥是有骨气的人。 6、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有骨气。 8、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 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9、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人。
标 题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
论据一 论据二 论据三
第三部分:重申论点,号召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
第一:拟定引人的标题 第二:确立正确鲜明的论点 第三:充分翔实的论据
小议“慎独”

小议“慎独”作者:佚名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6年第19期中国古代关于君子的言论很多:“雪中送炭真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然而,君子并不是道貌岸然的躯壳,何为真君子?“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的最高境界应表现为“慎独”。
慎独,就是在独处时,能律其心,谨其言,严其行。
没有王法的约束,没有旁人的监督,凡夫俗子放纵恣睢,随性而为,真君子却能表里如一。
东汉时杨震任东莱郡太守,上任路过昌邑县,县令就是他所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
入夜后,王密带了10两黄金要送给杨震,遭到杨震拒绝。
王密说服杨震说:“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表现出一个真君子的凛然风度。
这种风度不是人前的自我修饰,而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道德的涵养。
高吟“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斥训送礼人“昏夜扣门,贤者不为”的清代宰相刘统勋……历史没有留下他们的楚楚衣冠,没有留下他们的雄才伟略,唯有那朴素、高贵、清苦、坚韧的“慎独”精神,感动和激励着后人。
青藏铁路沿线的修道工,大兴安岭里的护林人,西沙群岛上灯塔的守护者,他们默默无闻,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自己艰苦孤寂的岗位上。
他们是现代社会的真君子。
百姓如此,为官的也不乏其人,“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牛玉孺的事迹就是“慎独”为官的例证。
身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他,不愿意私下出面为下岗十年的侄女谋一份工作,因而遭来姐姐的责难,说他“六亲不认”。
牛书记却说:“我是为几百万呼市人民办事的官。
”他坚持党的三个代表,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权为民用”的诺言,在工作中鞠躬尽瘁。
他因病去世,但老百姓记着他的好处,他已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然而,现代社会中也有些伪君子,他们冠冕堂皇地谈“代表”谈“原则”,摇头晃脑地讲“慎独”。
但在暗处,或以权谋私,动辄贪污受贿上千万;或把国库掏空,中饱私囊;或玩忽职守,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毁于一旦……他们为官为人连最基本的“良心”都没有,为百姓所不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作文“慎独”导写与例文【话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
”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
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自反省”等等。
“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思路点拨】写议论文:纵向结构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怎样才能“慎独”。
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
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
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以此结构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写记叙文:4.可以“书记的后悔”为题,编写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台上君子、台后小人,因不能“慎独”,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最终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的故事,表现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主旨。
5.可以“在无人的时候”为题,构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描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
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独”做文章,并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
但情节一定要有波澜。
写短剧:6.可以“‘慎独永驻’三幕剧”为题,把古今常见的材料组织到一块,选取三个具有典型性的“慎独”片段,从“守住慎独”的角度谋篇,组成三幕短剧,表现人应该“慎独”,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的人和事,按时间顺序紧扣话题来写。
【拟题参考】1.慎独,人生的至境;2.千金难买是慎独;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4.在无人的时候;5.也说“慎独”;6.慎独•慎始•慎终;7.为官要“四慎”;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吗?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10.人在做,天在看;11.人生第一要义;12.慎独伴随你成功;13.人前人后我们都能是君子;14.为“以不贪宝”叫好;15.作一棵在孤寂夜空下看守心灵月亮的树;16.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17.拒绝第一回;18.难得“慎独”19.书记的后悔20.满城尽是电子眼。
【素材连接】1.柳下惠的节操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
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锦包好送冯志。
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
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
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退了,而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
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
(《清朝野史大观》)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
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
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
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小议“慎独”佚名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简评】这是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从身边的种种“摆平”现象入手,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接着,用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慎独”的内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都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三句构成排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把“慎独”比作“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三个比喻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是本文的一大亮色,作者在这里可谓“颇具匠心”!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观点: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这个观点把“慎独”这个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紧接着,又提出慎独的方法:①严格要求自己;②自我反省:举了2005年感动人物:王顺友的事例,贴进社会生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给文章注以“新鲜的血液”,使论据充分,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