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完整word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ຫໍສະໝຸດ 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解答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出了全面准确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1[5]。
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6]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种本原。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对世界的本质进行了论述,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存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并说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在经典的论述中也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所体现:“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这就阐释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中根据规律运动和发展的。
对唯物主义一元论进行保护,也形成了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在历史观上和旧唯物主义存在差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现代意义前言:西方哲学史上物质观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朴素物质观、机械物质观等阶段,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出现,是对物质观发展的一种革新。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展现出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也在现代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质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展现出了一个重要范畴,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起点。
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内容入手,我们都看到了物质观的重要性,对物质观进行合理的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度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则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内涵概述在人类历史早期的时候,精神还没有得到开发和完善。
思想、知识和文化等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
在物质的认识上往往是局限在物质方面。
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和物质概念出现之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清晰。
人们在实践之中认识到了精神的本原不是自身,而是源于物质。
物质决定着精神。
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之中,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本原。
在长时间发展下,精神和物质的较量难以分清,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也在平行发展着。
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实践客观实在性进行了揭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成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也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问题的解决,通过社会历史现象对唯物主义进行诠释。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精)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最佳答案 :(1 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 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本身对“ 物质” 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 物质” 问题的解决上, 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 纷繁多样, 各有各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 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 自在之物” 。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完整版)马原课后答案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1.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最佳答案:(1)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是存在的本质,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具体而言,这个原理包含以下内容:1.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2.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3.物质具有客观性、客观规律性和客观限制性,客观规律性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唯一规律;4.精神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特殊形式;5.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抽象,是随着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以下现代意义:1. 为科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这为科学提供了基础和范式,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常常依据这个原则进行思考和实验。
2. 促进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客观限制性。
这为科学家们探索自然规律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科学家们强调验证数据的客观性,要求实验必须能够重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实质内容之一。
3. 为现代社会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社会进步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前提。
因此,现代社会极其重视科技创新。
4. 拓展哲学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哲学思想的拓展,使得哲学思想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范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哲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任务,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观的现在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
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观点。
第二,坚持了能懂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时间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的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最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怎样用其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式显得。
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其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就是物种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要以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为依据,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才能实现中国梦。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
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完整版)最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的解释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个解释可以说是挽救了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提出物质的这一定义之前,唯物主义哲学家总是寻求一个世间万物的根源,曾经被认为是“万物之源”的有分子、原子、原子核等具体的东西。
但是每当唯物者提出这些东西时,唯心主义就继续追问:“这些万物之源又是怎么来的?”这时唯物者都陷入被动局面。
包括牛顿在解释地球转动的最初动力时无法找到具体东西便解释为“上帝之手”的推动,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的解释并没有把万物之源定为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以“客观实在”作为说明,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是本来就存在的,没有“从哪来”,也没有“到哪去”。
换句看上去不太讲道理的话就是说:“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理由,它本来就有,就在那,没有理由。
”这种说法使唯心主义无法反驳,使唯物主义确立了其地位,也让唯物主义深入人心。
物质观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凭直观,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实物。
例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提出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样,水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物质。
后来有些哲学家把火、气、土、风等具体实物当作物质。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实际上就是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实物当作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在生产和科学发展了的条件下,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之砖”,认为整个宇宙大厦就是由原子堆砌而成的。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这样,他们就把原子等同于物质。
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不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实物,那怕是最微小的实物原子。
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如: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以及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马原问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出了全面准确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随着一系列以研究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兴学科和一系列以研究不同的过程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横断学科的建立,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构筑的系统生态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命力。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已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一幅清晰的画面被现代自然科学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层次理论所证实,被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理论所证实,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5.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大学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重点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⑵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答: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⑵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之老阳三干创作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是标识表记标帜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通过
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根源, 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的, 发展的根来源根基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单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
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有
力地批判了不成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
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完全的唯物主义奠基了理论
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
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就要充沛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来源根基,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 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 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 一切从实际动身, 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其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和基础性。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们意识的客观实在。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着重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包括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生产关系则涉及到所有权、分配关系和社会制度。
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出现矛盾和社会紊乱。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并且在一定阶段会引发社会革命和制度变革的需求。
4.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对于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深刻认识和理解物质决定意识,关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于分析社会问题和制定科学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准确把握物质发展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和基础性,认为物质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当代来说,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有助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困境,推动社会变革和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次,它指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
三,它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的缺陷。
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关键在于它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的,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方面去理解世界,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本原的理解,不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处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
这种理解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