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思考题终极版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P14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原理课 复习思考题有答案1
复习思考题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第一,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第二,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主体与客体的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由此衍生出了以下两种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第四,审美关系:欣赏与被欣赏。
3. 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P55: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 ,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就是人与和谐社会,自然间的联系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P981.如何理解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2 、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5-78.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论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第三章.P147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马克思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哲学的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是什么?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1.它事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实践及其基本属性和基本形式是什么?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
劳动时间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为之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的46道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的46道思考题及答案马克思复习解答习题1、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印度佛学是世界三⼤哲学传统。
苏格拉底、孔⼦、释迦牟尼、耶稣是⼈类四⼤圣哲。
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有何意义?答:(1)是思维(精神)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类⼀切活动的核⼼内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3、物质的唯⼀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存在⽅式是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式是时间和空间。
4、电脑的出现和发展对⼈脑的冲击?电脑的出现和发展是⼀把双刃剑。
⼀⽅⾯,电脑的出现和发展极⼤地加快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们的⼯作效率,让⼈们的⼯作⽇益趋于便利、趋于智能化。
对⽣活⽅式产⽣了巨⼤影响。
它将⼈们带⼊了信息时代,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段,给学习、⼯作带来极⼤⽅便。
也进⼀步促进思维⽅式的变⾰,电脑让地球成了地球村,扩⼤了⼈们的交往,开阔了⼈们的视野。
加速了信息在社会上的传播速度,让原本的潜规则也暴露⽆遗。
另⼀⽅⾯,它也加⼤了部分⼈的惰性,电脑的智能化有时远远超过与⼈所掌握的知识,使得⼀些⼈⼀味的指望电脑的便捷,⽽不思进取,在某种程度上说,电脑取代了他的⼈脑。
社会上的⼀些思想偏异分⼦,利⽤电脑⽹络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青少年沉迷⽹络荒废学业、⽹络犯罪的例⼦也⽐⽐皆是。
5、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对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启⽰。
答:(1)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向世界。
(2)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内部各地区、各部门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3)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科技教育相联系,注重可持续发展。
(4)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的相对独⽴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6、运⽤对⽴统⼀规律谈⼀谈你对“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理解。
客观事物本⾝存在着两种既对⽴⼜统⼀的倾向,同⼀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关系中存在着辩证关系,⽭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后的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3.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社会.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4.哲学基本问题及理论意义是什么?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题参考【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性?(1)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任何⼀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
经济社会根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同⽣产关系的⽭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产社会化同⽣产资料资本家私⼈占有之间的⽭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产⼒发展的桎梏,同时它还引发了劳资之间的⽭盾和⽃争。
资本主义固有⽭盾的发展,预⽰着未来社会⾰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向。
实践基础:劳资之间的⽭盾引发了⽆产阶级的反抗。
19世纪30⾄40年代发⽣在法、英、德的三⼤⼯⼈起义标志着现代⽆产阶级作为独⽴的政治⼒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起义的失败从反⾯说明,没有⾰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命的运动,这就迫切需要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产阶级的解放⽃争。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千年来⼈类思想和⽂化发展中的⼀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和发展起来的。
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善于吸收⼈类⽂明成果,⽽且他们⾸先是⾰命家,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运动,他们毕⽣的使命都是和争取⽆产阶级和⼈类的解放密切联系在⼀起的。
这种密切联系,是他们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总之,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创⽴新的科学理论的任务,⽽且也从各个⽅⾯为创⽴这种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们顺应时代要求,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性:马克思主义诞⽣150多年来,指引各国⽆产阶级和劳动⼈民进⾏了艰苦卓绝的⽃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民群众的实践,⼈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思考题(含答案)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学说的体系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加剧;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3.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5.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6.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C.十月革命的胜利;8.D.剩余价值的发现.5.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A.唯物史观;B.阶级斗争学说;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学说;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7.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他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终极真理、永恒真理;D.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A.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体现;B.一个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全新理论;C.用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答中国的现实问题;D.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大全word精品文档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2012-2013 第 1 学期1.2.3.4.5.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P40-42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P44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 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P45-46 7.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P46 8.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P47 第一段9.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是什么?P54 1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P57-58 参考答案:(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大学生要善于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规律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特别要在对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形式正确把握的前提下作出选择。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人生目标 11.怎样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P64-66 12.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69 13.试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P69 1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P70-7115.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家,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就是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凡是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家,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就是唯心主义。
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如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感觉等等作为世界的本原,看成是第一性的。
4、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存在着一种不依赖于物质、不依赖于人以及人的意识的“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包括全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哲学理论在内的科学体系。
6、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而能动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7、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8、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10、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定态,体现着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常住性、稳定性,因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实践。
12、人工智能: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人脑思维过程的电脑,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
13、规律: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答: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俄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既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取得了胜利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这一矛盾的发展引起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怎么消灭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将向什么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断。
由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表现了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创造新社会的决心。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答案一、辨析题1、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答:唯物主义的确重视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也的确重视精神的重要性。
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并不在这一点。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二者的区别在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
所以该命题表述不准确。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越快。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但并不意味着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越快,该说法割裂了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忽视了矛盾概念中的统一性的作用,是片面的。
过多的社会矛盾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辩证否定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答:辩证否定并不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结果;是新旧事物了解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因此辩证否定并没有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是辩证的扬弃。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他们的分歧是哲学中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答:(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 各门科学的总汇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C )A.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起源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A. 无限与有限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 一般同个别的关系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A.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D. 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 D )A. 世界统一于物质B. 世界统一于精神C.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 D )A. 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B. 辩证法和唯物论相分裂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 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多项选择题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 BDE )A.主观性B.机械性C.片面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3、哲学是(AC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D.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6、下列各项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哲学B.有些唯心主义哲学C.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有些唯物主义哲学E.休谟和康德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是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是(ABE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创立了唯物主义D.创立了辩证法E.科学地确定了实践范畴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 CD )A. 本体论B. 认识论C. 人本主义D. 科学主义E. 理性主义1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 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 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 C )A. 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B. 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
绪论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吗?肯定相对静止有何意义?答案(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2)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不对,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
意义:第一、静止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二、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标尺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度”的概念给我们什么方法论上的启示?唯物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所以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性,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基本观点:①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5.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答案:物质基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首先,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其次,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最后,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因为: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6.简述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世界对吗,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世界时不对的,客体与客观的区别是: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而客观则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客体包括精神客体,而客观作为与物质同等的概念则不包括精神的东西。
二者的联系在于,一切客观事物都可能成为客体,客体具有客观性8.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9.真理的检验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真理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可见,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实现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1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及相应原理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联系和区别。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与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1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哪些?分析科学乐观主义和科学悲观主义的异同。
理解:A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B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C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是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数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13.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简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们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的贯彻运用。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理解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数。
15.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答案答案答案::::商品二因素分为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而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总之,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重性。
16.如何理解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为社会、为别人提供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数,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统一体。
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下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
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
为社会、为别人提供的劳动产品不一定都是商品。
如果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只供社会消费或赠予他人,那就不是商品。
只有那些用来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而且是通过交换才能到别人手中的,才是商品。
17.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负作用)及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表现:第一、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容易造成比例失调,社会资源浪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18.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是什么?机器人创造剩余价值吗?前提: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19.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的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不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在利润率平均化得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20.简述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联系与区别;答案: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扩大,从而可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同样为加快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积累、积聚和集中,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加速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不仅追加资本有机构成会因为使用新技术装备而提高,而且原有资本有机构成在更新时也会因为利用新技术装备而提高,这两种情况都必然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少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