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一轮复习-寻觅社会的真谛

合集下载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轮复习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轮复习

(2)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实现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 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一切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地位 (2)党的群众路线 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的 意义
(2012年浙江文综40.10分)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 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 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 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 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 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 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 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 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 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 活动的源泉。 ②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③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 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2013年四川卷14)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 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 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 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 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 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 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 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 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 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 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高三一轮复习11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三一轮复习11寻觅社会的真谛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决定
生产力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反作用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决定 生产力 反作用
政治、法律 制度和设施
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反作用
注意:经济制度是属于生产关系;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属于上层建筑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两大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
•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并分 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12分)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 答案: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2) • ②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 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党 坚持改革,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 加完善,以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2+2+2) •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 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党坚持改革,改 革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使经济得到更好 的发展,社会得到更全面的进步。(2+2+2)
(约230年)
社会化大生产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约1163年)
封建社会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铁制工具
奴隶社会
生产力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金属工具

新高中政治高考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2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新高中政治高考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2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向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典例1 (2018·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 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 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 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 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 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易错矫正 规避认知误区
易错点一 误认为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提醒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训练1 针对当前我国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
③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1 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低于预期。2021
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
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
变式2 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 和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其 哲学依据是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同步发展 B.社会意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高三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三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4:(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 意识形态、 济基础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
上层建筑
决 定
制度和设施
基础,促进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不适应经 济基础,阻碍经济基 础
◆ 经济基础性质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性质 ◆ 经济基础变化决定 上层建筑变化
生产关系 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创“精神是江苏改革创新实践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产物与要求;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同的社 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不同作用,先进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 创”精神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弘扬三创精神, 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对于推动江苏改革创 新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 会。”这句话说明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 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 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C.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 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 析、解决问题 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分析、解决问题 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2社会历史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2社会历史的发展

考点2 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普遍规律基本矛盾辩证关系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提醒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3)解决途径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性质对抗性(敌我矛盾)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方式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通过改革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正确认识我国的改革①改革的可行性:我国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专题十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专题十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考点范围】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解析】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理解: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对其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物质与意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其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方法论〗:要正视社会现实,尊重社会规律,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识别的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doc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4)人民群众的含义(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二、【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划分为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和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两大部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趋势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四、【方法点津】:(1)运用对比方法认识几种社会生活概况。

(2)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加以理解。

(3)撰写论文,深入理解某一知识点。

五、【课文导语】: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

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寻觅社会的真谛
19
比较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
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
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
有能动的反作用,正
区内
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
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
别容
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
心主义的标准
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 联系
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具体表现
21
真题操练 1 (2011·天津文综)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 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 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 一定同步。这说明( )
42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 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 向人民群众学习 。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 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 群众,从 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
43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 领导中国人民夺取 民主革命胜利 的重要保证,也是取 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要保证。
27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 动:
①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 适合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 巩固和发展 ;当 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28
4.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的矛盾。 (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 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 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 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2018年高考政治第1轮复习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2018年高考政治第1轮复习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A
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1.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知识图
生产力
上层建筑要 适合经济基础
单元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专题复 习
课次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
的真谛
▲1.社会发展的规律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
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会①思人想民共群识众,在为任全何市时发期展都创是造社良会好变的革舆的论主氛力围军;进一步减少和
下②放人行民政群审众批在权任限何,时努期力都消是除改制革约实中践小的企主业力健军康发展的体制机
制③障人碍民;群党众员的干生部产深活入动基是层社,会关存注在百和姓发的展利的益基诉础求,为群众解
难 结 如④事合何人办材开民好料展群事,党众。运的的用群实“众践寻路是觅线一社教切会育精的实神真践财谛活富”动形的的成知。和识发。坚展 说和持的明群了源A众市群泉路市众线政观。府点是
跃,两者在融合中提高了浙江经济的总体实力。 A
2、 2017年3月,浙江省某县级市将涉及服务产业的行政审批项目
由2500多项削减到1534项,并向公众晒出“权力清单”,规范政府
行为。
B
3、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从2016年1月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案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08江苏考纲: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社会主义上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运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知识结构: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的含义: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内容②社会意识的含义:指社会生活的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B.C.(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从根本上说,,但它有时会,有时又会。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

【注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1)唯物主义历史观: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①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②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其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大题攻略14 非选择题对“社会历史观”的考查1.[2023辽宁节选,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筚路蓝缕破茧成蝶】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突然遭遇国外钢材断供。

①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周恩来总理指示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鞍钢。

②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

技术人员根据钢材用途的特殊要求,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强度、韧性等各项参数,以及碳、锰等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一定含量的碳和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当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带来钢材塑性、韧性等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

③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

④与此同时,他们对生产环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结合一线工人的实践,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测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

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建设大跨度桥梁钢种的空白。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阐述鞍钢人在桥梁钢研发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主体作用。

解题过程审设问析材料信息①: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鞍钢人承接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

调用知识: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信息②③④: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取得研发成功,生产出了“争气钢”。

调用知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组答案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鞍钢人承接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不断对比、调整,对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在新技术的指导下,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

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5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5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程要求]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阐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知识梳理】一、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________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____________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_____的。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________,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________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____________。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_______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3)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总趋势:前进的、________,发展的过程是________。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__________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____________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2018高中政治浙江人教一轮参考课件:4-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精品

2018高中政治浙江人教一轮参考课件:4-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精品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26-
3.怎样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 作的根本出发点。
-27-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创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 历史的作用 变革的决定力量
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关闭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
基础”,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
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③材料体关闭 现A 不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是第一位的,④观点错误。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6-
名师点睛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 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 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 用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7-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4.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8-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典例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
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
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

高考政治一轮讲义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政治一轮讲义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六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55讲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7·全国卷Ⅰ,40)(2017·全国卷Ⅲ,20)(2017·全国卷Ⅲ,21)(2017·天津卷,11)(2017·江苏卷,32)(2017·江苏卷,33)(2017·海南卷,3)(2017·海南卷,20)(2016·全国卷Ⅰ,22)(2016·全国卷Ⅲ,20)(2016·全国卷Ⅲ,22)(2016·浙江卷,30)(2016·江苏卷,31)(2016·江苏卷,32)(2015·全国卷Ⅰ,16)(2015·全国卷Ⅱ,19)(2015·浙江卷,40)(2015·海南卷,25)(2015·天津卷,12)(2015·江苏卷,34)(2015·安徽卷,39)本讲试题常以文化习俗、体制改革、国家重大举措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侧重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

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反映时政热点,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民生措施、各种政策观念的贯彻等背景材料,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规律等知识;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我国各个领域重大改革措施;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上的创造者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配套K12]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4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

[配套K12]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4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南普高测试]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读书无用论”“一毕业就失业”“一人上学,拖垮全家”等说法,得到一些人的认同,认为读书是无用的。

由此可以看出( )①不同的立足点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②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③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④一定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读书无用论”的种种说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故选③,舍去④。

“读书无用论”的种种说法,体现了①,②与题意不符。

2.[2017·安徽安庆模拟]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长叹,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

从哲学角度看,“成与败”的转化警示我们( )①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到勤俭和戒奢②明辨是非,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③加快改革,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成由勤俭败由奢,警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做到勤俭和戒奢,故选①②。

③④与“成由勤俭败由奢”无关。

3.[2017·河北衡水模拟]几个世纪以来水利工程闻名全球的荷兰,历经水患,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

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与洪水和平共存,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

荷兰治水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②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③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④要正确理解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历经水患,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启示我们要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故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与洪水和平共存,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启示我们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排除;④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基本矛 盾运动及其 规律 社会历史发 展的总趋势
含义
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前进的、上升的,发 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历史 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
含义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但最主要 内容 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 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的社会生活
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 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 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解 的矛盾 的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 3、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 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注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 来实现的。 注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 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注意:~~~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注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考点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的概念 (1)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 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 (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 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2014•山东卷]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 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 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 划。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 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 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关键词、句] “以人为本”;涉及到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作用等。
知识拓展
1.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在社会 主义社会是改革 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2.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关系的调整
上层建筑的调整
13
思维拓展
正确区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一般而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 度改革等,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涉及政治 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 状况。 2.这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 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 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这两对矛盾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 展的始终。
马哲基本框架图
辩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马 辩证唯物主义 克 (整个世界) 思 主 义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
(实践认识真理)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本课知识归纳】
寻 觅 社 会 的 真 谛
社 会 发 展 的 规 律
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知识拓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地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 区 位 义的基本问题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别作 用 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基本依据
小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 本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人类社会发展 力状况的规律
的基本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基础状况的规律
贯 穿 于 人 类 社 会 始 终
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原理
【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 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 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 ( 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 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原理内容: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 理以及政治思想、法律 思想、道德、科学、艺 术、宗教、哲学等社会 的精神生活。
社会的物质生活 社会的精神生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 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群众史观)【重点】 【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宏观题略答,微观题详答) 详答时: ①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坚持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 国家政权 √ D 社会意识形态 √ E 按劳分配制度 ×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F 大机器生产 × (生产力) G 人民代表制度 √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 特点:非对抗性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革)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改革:P92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的反映,对社会存在不起 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 断向前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有时会 脱离社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 证关系。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