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利弊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利弊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是以该文就《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利弊进行探讨,以期启迪中医教育界同仁思考。

标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利弊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涉及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内容深邃而抽象,如果只是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致使以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及抽象逻辑思维模式为主体的中医院校新生难以适应,较大影响专业兴趣,而致专业思想不稳定[1]。

《中基》实验教学始于80年代,距今有30多年的历程,经过多年的探讨与摸索,《中基》实验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验技术、实验设计等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对《中基》实验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1 《中基》实验教学的“利”
1.1 使理论教学内容直观化
中医学由于受古代哲学文化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具有模糊、抽象、思辨等特点,初学者难以理解,影响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实验教学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恰当合理地运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而且使理论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和拓展,亦使中医某些抽象、概括的理论以更加直观和客观的方式得以证实和诠释[2],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建立学习信心,促进《中基》课程的学习。

1.2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中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步入了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借鉴了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科研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使中医学在客观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目前,中医学证候的动物模型基本建立,实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实验技术操作规范化,实验药物制剂标准化,因此设计科学、严谨的中医实验结果和结论能够让人信服,不但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成为自觉学习中医和献身中医事业的基本动力。

1.3 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中基》实验教学目的主要是验证、理解和巩固《中基》理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日后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比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做一些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甚至研究性实验,增强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4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中基》教学实验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模糊、抽象、思辨的中医思维模式,又要有现代医学科学、严谨及规范的科研设计能力;既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又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而且《中基》教学实验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不仅仅考虑要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偶然因素,而且要能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必然激励每名教师不断拓宽和更新知识,尤其是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教师素质和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中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2 《中基》实验教学的“弊”
2.1 导致中医学概念功能性认识的缺失
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囿于当时的医学水平及科技水平,对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认识,虽以形态结构为基础,但更加侧重通过整体观察认识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是以中医学的概念多重功能而轻形态,甚至有些功能脱离了形态结构的限制,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色。

《中基》实验教学的开展在帮助学生认識脏腑组织的形态学概念方面,具有毋容置疑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让学生将现代医学的“脏”与中医学的“藏”等同,质疑中医学在整体观察基础上对“藏”认识的功能性内涵,不利于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以及中医学内容的学习。

例如:心的生理功能有二,主血脉和藏神,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建立在形态结构认识基础上的,但是心藏神是在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整体观察而获得的功能性认识,以致于学生在已经形成的形态学认识基础上不能理解并正确把握心的藏神功能。

2.2 造成中医学“不科学”的误区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认知,无论是认识的方法、层次,还是理论体系的结构、内容,都具有迥然差异。

中医学模糊、抽象、思辨,现代医学客观、标准、规范,以现代医学的标准来阐释中医学的内涵,必然是不尽人意。

刚刚步入中医院校大门的新生,以前的学习内容基本上以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及抽象逻辑思维模式为主体,对现代医学的内容更具有认同感,而《中基》实验教学的开展,更容易让学生以现代医学的标准,去衡量、思考中医学的内容,形成“中医学”不科学的误区,对中医学抱着质疑、批判的态度,严重影响专业兴趣,以致学习
懈怠,甚至难以完成学业。

例如: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交接流注等内容,是经过了几千年临床实践的不断验证与总结的学说,不需要用“科学”来衡量。

2.3 形成不严谨的科研态度
《中基》实验教学的开展,距今只有30多年的历程,实验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验教学设置、内容以及设计方面尚有不足。

尤其是实验设计方面,一个教学实验的设计,包括目的、方法、步骤、数据和结果分析等诸多内容,需要严密的逻辑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实验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许多《中基》教学实验设计粗糙,实验目的简单,实验步骤省时省力,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没有考虑各种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导致实验误差极大,不仅难以辅助《中基》理论教学,而且形成不严谨的科研态度,影响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

譬如通过显微镜观察蟾蜍肠系膜血管内血液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流速而验证寒热对血液运行有影响的实验,误差较大,观察到的结果甚至与实验设计的结果刚好相反。

3 《中基》实验教学的要求
3.1 實验教学内容辅助理论教学
《中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其理论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重思辨和实践,其内容深邃而抽象,因此造成了《中基》教学必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中基》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恰当合理地运用实验教学,能够增强《中基》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使理论讲授内容得到一定的深化和开拓。

因此,《中基》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辅助理论教学,而且教学过程多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实验教学设计要科学、严谨
围绕《中基》教材,以客观、合理、科学为原则,参考各种有关实验类教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相对成熟的科研成果,在各章节中选择有关知识点或综合有关理论及设计实验项目,形成规范化教案,使实验项目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课堂理论教学形成良好的互补。

3.3 实验教学要分层次,循序渐进
实验教学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

验证性实验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完成,能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明确实验目的,加深对《中基》理论的理解;对科研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做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某一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增强实验教学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中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加深对《中基》理论的理解,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学习科研方法,建立科研思维,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红玲,胡霞,张鸣.《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光明中医,2009,24(3):555-557.
[2] 潘永梅,王艳,刘淑彦.适应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1):48-49.
(收稿日期:2017-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