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姓氏文化

——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隆回二中

班级:593班

小组成员:周淑霞,周斌,黄赞,邱义贞,彭媛媛,谭明霞,刘冰,蒋建庭1.研究背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氏,到底这姓氏是从何而来,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当然,中国的姓氏博大精深,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姓氏文化,如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其根本原因是皇权独尊。那么我们对自己的姓氏又了解多少呢?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还与人

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2)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一门科学。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

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为祖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们要深入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研究和把握祖国文化改

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

贡献。

(4)与姓氏有关的“堂联”、“堂号”,特别是“堂联”,它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某

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其作用除了光宗耀祖外,实际上还有提倡一

种“家风”、“族风”的作用。这种民间的“家风”和“族风”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和理想。

3.研究方法

A.实地考察 B.问卷调查 C.采访(搭讪) D.统计分析 E.图表规划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姓氏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人们生活变动对姓氏的影响。

5.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姓氏文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姓氏文化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

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实性。

调查问卷

一.您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或家族的历史吗?

二.你知道您这个姓氏产生的年代么?

三.你知道有关于你姓氏的传说吗?

四.在你看来起名字时,选择名字的寓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吗?

五.你对中国姓氏文化的演变有了解过吗?

六.你是否对自己的姓氏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姓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哪一项也离不开人民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姓氏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姓氏的由来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

二.姓氏变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姓氏的变化有以下三种形式:

首先,周边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受汉文明影响,熏陶,逐步接受汉文化,主动改易姓名,以便与汉族交往联谊,融入汉族文化主流之中。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杂居相处这一历史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民族间矛盾,冲突,但汉族以其先进的农耕经济和封建文化礼仪吸纳,融合许多古代民族。少数民族从语言,习俗,生活方式,婚丧嫁娶,姓氏名字与汉族趋向一致,最后完全融合于汉族。晋初外族冠汉姓之风大流行,前赵冠汉姓始于刘渊之父豹,后赵冠汉姓始于石勒自身,后秦冠汉姓始于姚苌之父戈仲。前秦,后凉四国皆汉姓。少数民族受汉族姓氏结构单音化的影响,纷纷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三字姓,复姓甚至四字姓改为单姓或直接使用汉姓。有的民族无姓氏,受汉族影响,开始在名字前加“姓”,氐,羌,匈奴原居西北,先秦时期就与汉族有了接触,交错杂居,因此接受汉文化较早,姓氏名字与汉人同。建立后汉的刘渊,成国的李雄,从姓氏已无法辨别其族属。鲜卑起源东北,经不断迁徙进入中原,在完成封建化的同时也实现汉化。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历代君主崇拜汉文化,累朝提倡汉文化,不遗余力。自皇族,贵族起,首先同化于汉族。孝文帝改革,提倡汉姓,鲜卑人冠汉姓之风极端流行,孝文帝为自己主动改为元氏,上行下效,其他鲜卑姓氏纷纷改为汉姓。贺鲁氏改为周氏,邱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兰氏改为贺姓。民族融合带来姓氏融合,姓氏融合氏民族融合的标志。在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起的隋唐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接纳,吸取外来文化,各民族之间交流更为频繁。愈多外族商人,酋长在长安自由居住,为了求同,便于婚姻社交,谋职经商,他们首先使姓氏汉化。如昭武九姓附唐,其国人到中原者姓氏遵国号,成为康,安,曹,石,米,何,史等姓,后代继续使用。

三.中国千年姓氏变迁历程

随着历史的演进,姓氏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产生,其间离合演化的原因甚为复杂。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华夏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卑族拓跋氏。他于494年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30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的汉单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在仰慕唐化发达的生产技术以及高度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归附唐朝。例如788年回纥部落请求臣服唐王,改称回鹘。

古代有不少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番邦的政治需要,经常向异常首领赐姓。如唐太宗曾封突厥族皇族阿史那·思摩为都督,赐其李姓。宋代有大批犹大人进入中国,按当时习惯均,大宋皇帝分别赐姓,有姓赵、李、张、高等17个姓。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湘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勾结爪哇、琉球使臣进行叛乱,朱元璋任用归附明朝的南北疆总督哈巴十(维吾尔人)平定叛乱。因哈巴十战菌显赫,翦除国患有功,朱元璋亲赐其“翦”姓。哈巴十率军长期驻守株木山(在今湖南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其后代也在那里定居下来,均姓“翦”,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其后。满族入关后大量改为汉姓,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有的就意而改,例如爱新觉罗,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觉罗”为姓的意思,故“爱新觉罗”意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