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DEM实习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指导书(3)
地理信息系统上机实习3.系统界面的定制、汉化与建立空间数据库实习目的1、掌握如何对Arcview GIS系统界面的定制,包括菜单、工具栏及对话框的汉化、添加、删除与设置;2、掌握如何创建空间数据库(以点图层为例);3、掌握如何编辑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如何与外部属性数据库联结,构成自己的空间数据库;4、初步了解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如何由离散点状高程数据生成高程等值线图层。
定制(Customize –也称客户化)系统界面也许你并不喜欢总是在英文界面内进行你的工作,也许系统的某些功能你基本不用,而某些功能你需要频繁的操作,这些足以构成你需要汉化和重新安排系统界面的理由。
这部分的实习不仅让你亲自设计、安排你所喜爱的界面风格,同时也可让你告别这些“讨厌”的英文。
仔细阅读下面的指导,大胆尝试你的爱好。
1、启动ArcView单击开始→程序(P)→ESRI→ArcView GIS 3.2a→ArcView GIS 3.2a2、在欢迎对话框中,选择“As a blank project”,单击“Ok”3、单击“Project”菜单下的“Customize”菜单项。
提示:每个标准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基本上都包含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对话框等资源(ArcView的资源见下图所示)。
资源本身并不能完成任何操作,它所进行的动作需要由代码来实现。
定制界面实质上就是改变这些资源的样式。
ArcView是一个多文档应用程序,每个窗口拥有的资源种类和数量不同。
试比较“Project”和“View”窗口的菜单栏以及工具栏有何变化。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从“Type ”列表框中选择“View ”。
5、双击“Label ”,在弹出的文本框中填入“&F 文件”,单击“Ok ”。
6、单击“&Close ”,重复步骤5,在文本框中填入“&C 关闭”。
7、从“Category ”列表框中选择“Buttons ”。
DEM实习三
DEM课程上机实习三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根据栅格DEM提取了等高线。
为了更好的显示,在ArcGIS中利用等高线及DEM 制作明暗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晕渲图、具有晕渲效果的地形地貌图。
并在ArcScene中实现三维场景的飞行模拟。
1.方法1.1.明暗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地图上最常用的表示地貌的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所表示的地形立体感不强,并非所有读者都能准确读出它所描述的实际地表形态。
对于如何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立体形态,1895年,波乌林(J. Pauling)提出明暗等高线法,又称波乌林法。
其基本论点主要建立在以下三方面:1.根据斜坡所对的光线方向确定等高线的明暗程度;2.将受光部分的等高线与背光部分的等高线印为不同的颜色;3.地图的底色饰为近灰色。
优点:提高等高线的立体效果。
为强化等高线的明暗反差,有的将粗细与深浅相结合应用,如“浮雕式表现法”。
明暗等高线既可保持等高线的基本功能,又有立体感1.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优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1.3.地形晕渲图晕渲图-通过模拟实际地面本影与落影的方法反映实际地形起伏特征的一种重要的地形图。
晕渲图是DEM地表形态表达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设置光源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更形象或者更符合人类视觉的方式展示一个地区的地形。
通过晕渲图,可以很好的反应地形地势的变化,有很好的立体感,方便用图者的使用。
如今,随着数字地图处理技术的发展,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作为信息源,以地面光照通量为依据,计算相应栅格所输出的灰度值,通过灰度(明亮程度)的变化,具有相当逼真的立体效果。
优点:通过晕渲图,可以很好的反应地形地势的变化,有很好的立体感缺点:不能表示高度和实际起伏情况,常与等高线配合表示地貌。
【最新文档】arcgis实习指导书-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arcgis实习指导书篇一:ArcGIS-DEM实习指导书DEM实习指导书实习一基本目标1、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2、重点熟悉ArcGIS软件中的3D Analyst模块3、掌握高程数据构建DEM的方法4、掌握不同格式DEM数据相互转换方法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存放于Practice\BaseData1和Practice\BaseData2文件夹中,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进行DEM三维表面的创建,以及常用DEM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
DEM三维表面模型是通过对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采样点进行插值而获取的,目的是实现对真实表面的近似模拟。
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可以从现有数据集中创建新的表面,它允许以规则空间格网(栅格模型)或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两种形式来创建表面以适合于某些特定的数据分析。
创建栅格表面模型主要通过插值法实现。
ArcGIS提供的插值方法包括:1. 反距离权重插值2. 样条函数插值3. 克里格插值4. 自然邻域插值(点插值成面)创建三角网表面模型,可以用矢量要素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包括硬或软断线、集群点等等),也可通过向现有表面中添加要素来创建。
在ARCGIS中,还可以实现栅格表面和TIN表面的相互格式转换。
基本要求1、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Grid-DEM和Grid-DEM转换为TIN-DEM的方法2、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的方法3、以Arc_Clip本次实验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线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和TIN-DEM转换为Grid-DEM的方法4、分析以上各创建方法中参数的意义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启动ArcMap 并单击Tools|Extensions激活三维分析模块3D Analyst2、在ArcMap工具栏中添加3D Analyst 工具条3、在ArcMap 中添加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步骤1——创建Grid-DEM表面ArcGIS中创建Grid-DEM表面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样条函数插值(Spline)、克里格插值(Kriging)和自然邻域插值(Natural Neighbors)。
ArcGIS地统计分析实习指导书
ArcGIS地统计分析实习指导书实习内容:练习1:使用缺省参数创建一个表面练习2:数据检查练习3:制作臭氧浓度图练习4:模型比较练习5:制作超出某一临界值的臭氧概率图练习6:生成最终成果图预备知识:利用地统计分析模块,你可以根据一个点要素层中已测定采样点、栅格层或者利用多边形质心,轻而易举地生成一个连续表面。
这些采样点的值可以是海拔高度、地下水位的深度或者污染值浓度等。
当与ArcMap一起使用时,地统计分析模块提供了一整套创建表面的工具,这些表面能够用来可视化、分析及理解各种空间现象。
美国环保局负责对加利佛尼亚州的大气臭氧浓度进行监测。
臭氧浓度值是通过遍布全州的监测站来测定的。
已经知道所有监测站的臭氧值浓度,但是我们还想知道加利佛尼亚州其他任一地方的臭氧浓度值,但是考虑到费用以及实用性问题,我们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建立监测站。
地统计分析模块提供了许多工具,通过检测所有采样点之间的关系,生成一个关于臭氧浓度值、预测标差(不确定性)以及超出临界值的概率的连续表面,从而使对其他点的浓度值进行最佳预测成为可能。
在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安装盘上,附有本次联系所需要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数据集描述Ca_outline 加州轮廓图Ca_ozone_pts 臭氧采样点数据(单位:ppm)Ca_cities 加州主要城市位置图Ca_hilshade 加州山体阴影图臭氧数据集(Ca_ozone_pts)表示的是1996年中每八个小时时段内的臭氧平均浓度的最大值,以ppm为单位。
根据这些臭氧采样点的测量值,你可以生成两个连续表面(或地图),以现有的采样点数据为基础来预测加洲任意地方的臭氧浓度值。
创建第一张图时你只需要简单地使用缺省选项即可,你会看到根据采样点数据生成表面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生成第二张图时,你可以较多的考虑采样点之间存在的空间关系,这时,你将要用到ESDA(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工具来检查你的数据。
你还会学习到一些地统计选项,利用这些选项,你可以创建诸如剔除趋势并且模拟空间自相关的表面。
石大《GIS分析》实习指导04三维分析
第四章三维分析一、实验目的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通过对本实习,我们应:1、加深对DEM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rcGIS2、数据准备:Elev_clip.shp,Elevpt_clip.shp、Boundary.shp、移动基站.shp;三、实验内容三维分析扩展模块的装入:Customize→Extensions→3D Analyst 本实验中3D分析参数设置:1、DEM及TIN的建立1.1 由矢量数据建立TIN(1)【ArcToolbox】-【3D Analysis Tools】-【Data Management】-【TIN】-【Create TIN】,分别选择Elevpt_clip.shp和Elev_clip.shp生成TIN,并比较结果;(2)TIN的显示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1.2 由TIN建立DEM【ArcToolbox】-【3D Analysis Tools】-【Conversion】-【From TIN】-【TIN to Raster】,分别选择tin_Elevpt和tin_Elev生成Grid格式的DEM,并比较结果;1.3 由矢量数据建立DEM【ArcToolbox】-【3D Analysis Tools】-【Raster Interpolation】选择Elevpt.shp,利用IDW、Kriging、Natural Neighbor、Spline数据内插方法生成Grid格式的DEM;2.DEM 的应用基于ArcGIS 的地形因子的提取,均是基于DEM 的基础上的。
由于由线生成的TIN 再转化得到的DEM (tin_elev )精度更高,故后续的DEM 应用均采用该数据进行。
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四 DEM的建立应用
测绘工程学院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实验四 DEM的建立应用专业班级:海洋101班姓名:綦跃彬学号:141003122实验地点: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05实验成绩: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组一、实验目的与要求DEM 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a) 加深对TIN 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b)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 的技术方法。
c)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e) 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重要)。
f) 掌握利用ArcGIS的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准备空间数据及其表达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是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
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ARCGIS 实习报告
ARCGIS 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让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
我有幸在实习单位名称进行了为期实习时长的 ARCGIS 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公司。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数据处理与编辑收集和整理各类地理数据,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属性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清洗、纠错和格式转换,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使用 ARCGIS 中的编辑工具,对地理要素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移动等操作,以满足项目需求。
2、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根据项目要求,设计和制作各类专题地图,如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运用 ARCGIS 的符号化、标注和配色功能,使地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通过地图布局和输出设置,将制作好的地图以不同的格式(如 PDF、JPEG 等)进行输出。
3、空间分析与建模利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工具,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操作,为决策提供支持。
基于地理数据构建简单的模型,如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城市发展模拟模型等。
二、ARCGIS 软件的应用与实践ARCGI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学习和应用了其众多的功能模块。
1、 ARCGIS DesktopArcMap 是进行数据编辑、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的主要工具。
通过它,我能够方便地加载和管理数据,进行地图的绘制和编辑,并执行各种空间分析操作。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包括创建、浏览和删除数据集,以及设置数据的属性和元数据。
2、 ARCGIS Pro相较于 ArcMap,ARCGIS Pro 具有更现代化的界面和更强大的功能。
石大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指导07 DEM建立与应用
实习七DEM建立与应用一、实习目的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1、加深对DEM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VIEW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准备1、软件准备:Arcview2、数据准备:文件feapt-clip1.dbf,feapt-clip1.shp,feapt-clip1.shx,文件terlk-clip1.dbf,terlk-clip1.shp,terlk-clip1.shx,文件夹cal2和info。
三、实习内容1、DEM及TIN的建立(1) 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1)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并激活采样点层面feapt-clip1.shp。
2)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 Grid】命令。
3)在出现的Output Grid Specification对话框中设定输出主题的范围、栅格单元大小及栅格行、列数。
4)接下来出现的Interpolate Surface对话框中,从Method列表中选择Spline(注意:在菜单中只有IDW和Spline两种内插方法可以选择)。
在Z Value图1. 由采样点生成的表面Field 列表中选择Elev (高程)字段,单击OK 。
5) 生成新的栅格主题Surface from Soilsamp.shp (如图1)。
6) 将得到的结果层面与原始的DEM 层面(Map Calculation1)相减,得到结果层面如图2所示:(2) 由点、线数据生成TIN 转为GRID1)添加并激活点层面feapt-clip1和线层面terlk-clip1。
2)点击【Surface 】菜单下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 3) 在“Create New TIN ”对话框中定义每个主题的数据使用方式;在“Create New TIN ”对话框中,对某一个主题需要指定高程源(Height Source ),以何种表面特征输入(Input as ),以及选某一个值的字段来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None )。
DEM实验
《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课程代码(0341552)姓名 XXX学号XXX指导教师 XXX目录实验一 (4)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4)1.1实验背景 (4)1.2通过本次实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4)1.3实习的具体内容 (4)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5)2.1 实验工具 (5)2.11实习环境 (5)2.2 实验内容 (5)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9)3.1 实验完成任务 (9)3.2实验小结 (15)实验二 (17)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17)1.1实验背景 (17)1.2通过本次实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19)1.3实习的具体内容 (19)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19)2.1 实验工具 (19)2.2 实验内容 (19)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21)3.1 实验完成任务 (21)3.2实验小结 (27)实验三 (28)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28)1.1实验背景 (28)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29)2.1 实验工具 (29)2.2 实验内容 (29)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31)3.1 实验完成任务 (31)3.2实验小结 (34)实验四 (35)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35)1.1实验背景 (35)1.2通过本次实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35)1.3实习的具体内容 (35)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35)2.1 实验工具 (35)2.2 实验内容 (36)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38)3.1 实验完成任务 (38)3.2实验小结 (41)实验五 (42)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42)1.1实验背景 (42)1.2通过本次实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42)1.3实习的具体内容 (42)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43)2.1 实验工具 (43)2.2 实验内容 (43)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44)3.1 实验完成任务 (44)3.2实验小结 (47)实验一—地形指标的提取第一部分实验目的1.1实验背景地形指标是最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也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要素。
arcgis实习指导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1、熟悉GIS软件——ArcGIS的体系结构,掌握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野外采集的离散点数据集,建立DEM,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二、实习任务(1)完成给定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建立数据库。
数据共分10层,分别为:高程点(点:高程)、电力线(点)、散坟(点)、桥(点)、道路(线:类别)、陡坎(线)、地类线(多边形:类别)、地类界(线)、村组界(多边形:村名)、池塘(多边形)、建筑物(多边形:类别、拆迁指标)等注:地类分为:农用地(耕地、园地、其它)、建设用地(庄台、道路)、未利用土地。
如图上绿色线所示。
地类界指的是不同植被的边界线。
(2)统计图幅内,各类用地面积,各村组内各类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
(3)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4)以卫星遥感影像地图为纹理,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地图,并以楼层为高度构建虚拟村组。
三、实习内容1、shp文件的创建2、图像配准及矢量化3、空间查询4、缓冲区分析5、地图渲染6、制图输出7、构建TIN8、在TIN的基础上,粘贴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建立三维可视化地图。
一、ArcGIS体系结构二、创建shp 文件(1) 打开ArcCatalog ,选择要保存文件的路径,点击右键New->shapefile ,如下图所示,创建 shp 文件。
ArcMap 是ArcGIS Desktop 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的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
ArcGIS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1
ArcGIS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准备 (1)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3)第1步启动ArcMap (3)第2步检查要素图层 (5)第3步显示其它图层 (6)第4步查询地理要素 (7)第5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 (9)第6步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11)第7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14)第8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18)第9步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20)第10步退出ArcMap (22)四、实验报告要求 (23)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24)一、实验目的 (24)二、实验准备 (24)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5)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25)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26)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28)第4步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29)第5步拖放数据到ArcMap中 (37)第6步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38)第7步导入GPS数据,生成图层 (40)四、实验报告要求 (44)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46)一、实验目的 (46)二、实验准备 (4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46)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46)第2步输入控制点 (47)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49)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52)第5 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53)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58)第7步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的步骤 (59)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65)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66)一、实验目的 (66)二、实验准备 (6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67)空间数据处理 (67)第1步裁剪要素 (68)第3步要素融合 (70)第4步图层合并 (71)第5步图层相交 (73)定义地图投影 (74)第6步定义投影 (74)第7步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75)四、实验报告要求 (76)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引言在这份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ArcGIS公司进行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本报告将涵盖我所参与的项目、实习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我在实习期间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描述在ArcGIS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名为xxx的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ArcGIS平台的新型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农业管理。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团队开发和测试系统,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改进系统性能。
三、实习工作内容1.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与团队成员一起收集和分析了用户的需求。
我们与农业专家和农场主进行了交流,并了解了他们在管理农田时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我们得以设计出符合用户期望的功能和界面。
2.系统开发我在项目中担任开发人员的角色,负责编写系统的核心代码。
通过应用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我能够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农田。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规范的编码风格,并运用了最佳的编程实践,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我负责对系统进行各项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Bug,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四、实习目标与成果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制定了以下目标,并成功地实现了它们:1.熟悉ArcGIS平台的基本功能和工具,包括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建模等。
2.掌握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能够进行系统开发和调试。
3.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提升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在项目中寻找并实施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经历,我对ArcGIS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软件开发和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软件GIS实习教程
实习九空间分析-数据查询一、实习目的:1.熟悉查询要素(feature)的三种基本途径2.熟悉属性记录查询的基本途径3.熟悉空间关系的查询二、实习内容:1.点击式要素查询(Identify),点击、开窗选择查询(Select feature),绘图查询(Select feature bygraph)2.特定字符查询(find),条件组合查询(Query Builder)。
3.点、线、面之间空间关系的查询(Select by theme)三、实习步骤:一、要素查询1.启动ArcView,在Add Theme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数据(如:c:\esri\esridata\usa\中的cities.shp,states.shp、drainage.shp)。
2.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然后在View窗口中任意点击不同的特征,这时会弹出IdentifyResults结果窗口。
如图一图一3.在该窗口中,左边是点击的特征顺序号,右边是该特征的相关属性及其值。
Clear按钮用于清除当前的特征属性。
(注意:并不是清除特征或属性实际的文件数据)4.关闭Identify Results。
5.点击(Select feature),利用该图标与Shift键组合选择多个特征,这时被选中的特征会显示为黄色。
如图二图二6. 点击Open Theme Table图标,打开专题的特征属性表,点击Promote图标,是选中特征的属性记录升至表的最前面,查看各特征的属性。
7.在View窗口的工具条中按下图形绘制工具不放,系统会显示出一个下拉式图标菜单,可选择需要的绘图工具进行要素选择(点、线、面),并在View中进行绘制。
8. 在工具条中选择(利用图形选择要素),凡是被选中图形包含的或和图形相交的要素(包括对应的属性记录)都进入选择集,同时改变颜色。
如图三所示图三二、属性查询1.激活需查询专题,并打开属性表,单击(find)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需要查询的属性的名称,可以查到相应记录及其对应要素,该记录和要素同时进入选择集,改变显示的颜色。
ARCGIS专题地图制图实习指导
ARCGIS专题地图制图一、ARCGIS软件简介ArcGIS是ESRI公司集40余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咨询和研发经验,奉献给用户的一套完整的GIS平台产品,具有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信息整合、发布与共享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应用ArcGIS的核心应用程序ArcMap,在ArcMap 中,可以显示和浏览研究区域的GIS 数据集,可以指定符号,还可以创建用于打印或发布的地图布局,该软件将地理信息表示为地图中的图层和其他元素的集合。
常见的地图元素包括含有给定范围的地图图层的数据框,以及比例尺、指北针、标题、描述性文本和符号图例等等。
ArcMap专题制图过程一般包括5个步骤:1.设置制图版面当用户打印或出版一幅地图时,需要在版面试图的虚拟页面上工作。
如果用户要打印或输出地图,应该规划好地图的大小。
ArcMap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的修改页面的大小,如果虚拟页面的大小和方向与用户的设计部匹配,用户可以修改页面设置。
可以在页面和打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面大小、页面方向、图框的大小、地图的底色等;2.设置辅助要素ArcMap系统中提供了多种地图输出编辑的辅助要素。
比如辅助线、格网点、标尺、纸边线等,用户可以灵活地使用这些辅助要素,使图面要素排列得更规则;3.准备制图数据准备专题制图输出的数据层,也就是要在窗口中打开有关的图像或图形文件。
如果一幅ArcMap输出地图包含若干数据组,就需要在版面直接操作数据,比如添加数据组、防治数据组、调整数据组尺寸以及生成数据组定位图等。
4.地图整饰一幅完整的地图除了包含反映地理数据的线划及色带要素以外,还必须包括与地理数据相关的一系列辅助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例、指北针、统计图表等。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整饰操作来管理上述辅助要素。
5.地图的输出选择ArcMap主菜单中的Export Map菜单命令,选择地图导出的文件类型,打印输出地图。
二、实习内容1.掌握ARCGIS版面制图的基础知识,熟悉相关操作步骤;2.制作一幅南京中心城区范围的地图,要求地图出图的基本要素包涵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坐标格网以及制图信息。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我在一家技术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ArcGIS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和应用了ArcGIS软件,并通过实际项目实践锻炼了自己的技能。
在本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和所学到的经验。
一、实习项目介绍在实习的初期,我被分配到一个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项目中。
该项目旨在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分析,以提供城市规划决策的支持。
我与团队成员合作,负责数据收集、地图制作以及空间分析等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在项目开始时,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交通数据等。
我通过ArcGIS软件的数据导入和整理功能,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整合并存储数据。
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收集大规模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和可视化的格式。
三、地图制作与数据可视化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地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我运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工具,添加符号、标注和图例,使地图呈现出清晰、直观的信息。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制图功能,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四、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项目中,我们使用了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空间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人口密度等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空间分析方法和技巧,如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这些技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五、技术支持与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并经常为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并通过不断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项目任务。
ArcGIS-DEM实习指导书
DEM实习指导书实习一基本目标1、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2、重点熟悉ArcGIS软件中的3D Analyst模块3、掌握高程数据构建DEM的方法4、掌握不同格式DEM数据相互转换方法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存放于Practice\BaseData1和Practice\BaseData2文件夹中,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进行DEM三维表面的创建,以及常用DEM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
DEM三维表面模型是通过对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采样点进行插值而获取的,目的是实现对真实表面的近似模拟。
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可以从现有数据集中创建新的表面,它允许以规则空间格网(栅格模型)或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两种形式来创建表面以适合于某些特定的数据分析。
创建栅格表面模型主要通过插值法实现。
ArcGIS提供的插值方法包括:1. 反距离权重插值2. 样条函数插值3. 克里格插值4. 自然邻域插值(点插值成面)创建三角网表面模型,可以用矢量要素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包括硬或软断线、集群点等等),也可通过向现有表面中添加要素来创建。
在ARCGIS中,还可以实现栅格表面和TIN表面的相互格式转换。
基本要求1、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Grid-DEM和Grid-DEM转换为TIN-DEM的方法2、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的方法3、以Arc_Clip本次实验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线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和TIN-DEM转换为Grid-DEM的方法4、分析以上各创建方法中参数的意义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启动ArcMap 并单击Tools|Extensions激活三维分析模块3D Analyst2、在ArcMap工具栏中添加3D Analyst 工具条3、在ArcMap 中添加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步骤1——创建Grid-DEM表面ArcGIS中创建Grid-DEM表面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样条函数插值(Spline)、克里格插值(Kriging)和自然邻域插值(Natural Neighbo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M实习指导书实习一基本目标1、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2、重点熟悉ArcGIS软件中的3D Analyst模块3、掌握高程数据构建DEM的方法4、掌握不同格式DEM数据相互转换方法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存放于Practice\BaseData1和Practice\BaseData2文件夹中,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进行DEM三维表面的创建,以及常用DEM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
DEM三维表面模型是通过对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采样点进行插值而获取的,目的是实现对真实表面的近似模拟。
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可以从现有数据集中创建新的表面,它允许以规则空间格网(栅格模型)或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两种形式来创建表面以适合于某些特定的数据分析。
创建栅格表面模型主要通过插值法实现。
ArcGIS提供的插值方法包括:1. 反距离权重插值2. 样条函数插值3. 克里格插值4. 自然邻域插值(点插值成面)创建三角网表面模型,可以用矢量要素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包括硬或软断线、集群点等等),也可通过向现有表面中添加要素来创建。
在ARCGIS中,还可以实现栅格表面和TIN表面的相互格式转换。
基本要求1、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Grid-DEM和Grid-DEM转换为TIN-DEM的方法2、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的方法3、以Arc_Clip本次实验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线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和TIN-DEM转换为Grid-DEM的方法4、分析以上各创建方法中参数的意义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启动ArcMap 并单击Tools|Extensions激活三维分析模块3D Analyst2、在ArcMap工具栏中添加3D Analyst 工具条3、在ArcMap 中添加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步骤1——创建Grid-DEM表面ArcGIS中创建Grid-DEM表面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样条函数插值(Spline)、克里格插值(Kriging)和自然邻域插值(Natural Neighbors)。
单击3D Analyst工具条中3D Analyst | Interpolate to Raster |...,打开相应的操作对话框。
(1)反距离权重法。
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每个采样点间都有局部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距离大小成反比。
即,离目标点越近的点其权值越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变量影响随距离增大而减小的情况。
如计算某一超市的消费者购买力权值,由于人们通常喜欢就近购买,所以距离越远权值越小。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points:选择输入的点数据源;●Z value field:选择用来插值的属性数据字段;●Power:设置幂数(幂即距离的指数。
幂越大,点的距离对每个处理单元的影响越小。
幂越小,表面越平滑。
通常认为,幂的合理范围是0.5~3);●Search radius type:选择搜索半径类型,包括Variable可变半径和Fixed固定半径;●Use barier polylines复选框:设置隔断线,即确定是否存在用做插值障碍(某些线性要素类,如断层或悬崖,其所在处高程发生突变,在对各个输入栅格单元插值时,可用来限制输入点的搜索)的要素类;●Output cell size:指定输出栅格单元的大小;●Output Raster: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
(2)样条函数法。
这种方法通过一定的数学函数对采样点周围的特定点进行拟合获取光滑曲面,其结果通过所有采样点且曲率最小。
该方法适用于渐变的表面属性,如高程、水深、污染聚集度等。
不适合在短距离内属性值存在较大变化的地区。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points:选择输入的点数据源;●Z value field:选择用来插值的属性数据字段;●Spline type:选择样条类型,包括Tension张力样条插值和Regularized规则样条插值。
规则样条允许用来控制表面的平滑度。
一般在需要计算插值表面的二阶导数时,使用规则样条。
其中,规则样条中的权重值用来控制表面的平滑度。
权重指定三阶导数的系数,以使表面的曲率最小。
权重值越大,表面越平滑,一阶导数(坡度)表面也越平滑。
通常,权重值取0~0.5。
张力样条中的权重值用来调整表面弹力。
当加权值为0时,为标准的薄板样条插值。
权重值越大,表面弹性越大。
典型的权重值为0、1、5和10。
●Weight:设置权重值;●Number of points:指定输入栅格单元插值时使用的最少点数;在计算表面时,点数控制了各个区域中点的平均数目。
区域指大小相等的矩形,区域的数目由输入数据集中点的总数除以点数。
当数据不是均匀分布时,各个区域中所包含的点的个数与指定的点数会有所出入。
如果某区域中包含的点数少于八个,区域将会扩张直至包含了八个点。
●Output cell size:指定输出栅格单元的大小;●Output Raster: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
(3)克里格方法。
此方法的假设前提是采样点间的距离和方向可反映一定的空间关联,并用它们来解释空间变异。
克里格利用一定的数学函数对特定点或是给定搜索半径内的所有点进行拟合来估计每个点的值。
该方法适用于已知数据含距离和方向上的偏差的情况,常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及地质学中。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points:选择输入的点数据源;●Z value field:选择用来插值的属性数据字段;●Kriging method:选择一种克里格插值方法,包括Ordinary普通克里格和Universal泛克里格。
普通克里格是应用最普遍的,它假定均值是未知的常数;泛克里格用于已知数据趋势的情况,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判断来描述它。
●Semivariogram model:选择插值所使用的模型●Search radius type:选择搜索半径类型,包括Variable可变半径和Fixed固定半径;●Output cell size:指定输出栅格单元的大小;●Output Raster: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
(4)自然邻域法。
类似于反距离权重法,是一种权平均算法。
但是它并不利用所有的距离加权来计算插值点。
邻域法对每个样本点做Delauney三角形,选择最近的点形成一个凸集,然后利用所占面积的比率来计算权重。
该方法适用于样本点分布不均的情况。
邻域插值将TIN的一些方法与栅格插值方法结合起来。
栅格表面使用输入数据点及其邻近栅格单元进行插值。
首先,为输入数据点创建一个Delauney三角形,输入的样本数据点作为三角形的结点,并且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不能够包含其它结点。
对每个样本点,邻域为其周围相邻多边形形成的凸集中最小数目的结点。
每个相邻点的权重,通过评价其影响范围的Thiessen/Voroni技术计算出来。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points:选择输入的点数据源;●Height source:选择输入的高程数据源;●cell size:指定输出栅格单元的大小;●Output Raster: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
步骤2——创建TIN表示地形创建TIN-DEM表面(1)创建TIN表面单击3D Analyst工具条中3D Analyst | Create/Modify TIN | Create TIN From Features,打开相应的操作对话框。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Layers:选择创建TIN所要使用的各个要素图层;●对每个选中的要素类,进行以下操作:Feature type:选择几何字段(如果要素具有三维几何特征);Height source:选择高程字段;Triangulate as:选择要素合成方式,包括点集、隔断线或多边形;Tag value field:选择标志值字段(如需要以要素的值来标记TIN要素);●Output Tin: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完成创建。
(2)向TIN中添加要素单击3D Analyst工具条中3D Analyst | Create/Modify TIN | Add Features to TIN,打开相应的操作对话框。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TIN:选择需要改动的TIN;●Input Layers:选择要添加到TIN中的要素图层及其它要素类(甚至可以是某要素类中已选种的若干要素);●对每个选中的要素类,进行以下操作:Feature type:选择几何字段(如果要素具有三维几何特征);Height source:选择高程字段;Triangulate as:选择要素集成到TIN中的方式,包括点集、隔断线或多边形;Tag value field:选择标志值字段(如需要以要素的值来标记TIN要素);●Output Tin:选择将所做改动保存在原始TIN中或另存为新的TIN文件(指定输出路径及文件名),完成添加。
步骤3——Grid-DEM转换为TIN-DEM单击3D Analyst工具条中3D Analyst | Covert | Raster to TIN,打开相应的操作对话框。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raster:选择来源栅格图层;●设定TIN的垂直精度(垂直精度指输入栅格单元中心的高程与TIN表面间的最大差值。
垂直精度的值越小,生成的TIN将越好地保持原有栅格表面的详尽程度;垂直精度的值越大,生成的表面越粗略);●设定限制加入到TIN中的点数(可选);●Output Tin:指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完成创建。
步骤4——TIN-DEM转换为Grid-DEM单击3D Analyst工具条中3D Analyst | Covert | TIN to Raster,打开相应的操作对话框。
基本参数包括:●Input TINraster:选择来源TIN图层;●Attribute:选择要转到栅格中的TIN属性,可以是高程、坡向、以度为单位的坡度和以百分数为单位的坡度;●Z factor:设置高程转换系数(指当高程坐标单位与平面坐标单位不一致时,将高程坐标单位转换到平面坐标单位时的常量);●Cell size:设置输出栅格单元的大小;●Output raster:指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完成转换。
实习二基本目标1、熟悉常用的地形地貌表现手法及各类图件的制作方法2、重点熟悉ArcGIS软件中ArcScene以及3D Analyst模块的使用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存放于Practice\BaseData2文件夹中,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介绍如何进行地形地貌的立体感模拟(明暗等高线地形图、晕渲图等的制作)以及如何按照地图版式设计制作标准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