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体系简述
西方哲学介绍
![西方哲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df1a8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7.png)
西方哲学:(英Western philosophy)在古希腊产生并在西方发展的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为古希腊罗马哲学;(2)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为中世纪哲学;(3)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40年代为近代哲学;(4)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为现代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奴隶制时期的哲学。
它接受了埃及与巴比伦文化的遗产,摆脱神话而产生。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公元前7至前6世纪,集中研究宇宙的本原问题。
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以“水”、“无限者”、“气”为宇宙本原。
认为本原产生万物,万物又回归本原。
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以“火”为世界本原,认为逻各斯是宇宙的规律性,提出朴素的宇宙变化的辩证法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万物的本原,认为数永恒不变,万物是数的摹本。
埃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提出,世上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是完整的、唯一的、不动的、无限的,现象则是变化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又提出“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宇宙的本原,并提出“奴斯”促使“种子”产生变化、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2)公元前5世纪,研究重点由自然转向人。
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道德与法律是由人的意见约定俗成的。
高尔吉亚则提出没有什么东西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即使可以认识也无法传达给别人。
苏格拉底主张有客观真理,人有认识事物的可能,并运用归纳法下定义。
(3)公元前4世纪,进入系统化阶段。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与现象世界相对立的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现象世界则在变动中,是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分有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理念论”,称“理念”为“形式”,认为事物的形式不能离开个别事物或经验而存在,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构成的。
西方哲学的介绍
![西方哲学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0444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5.png)
西方哲学的介绍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
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等。
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
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
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
至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如柏修斯、海格立斯、提修斯等等,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半人半神。
他们的经历、事迹虽然很离奇,却反映出古代希腊人在同自然力量的长期斗争中所作出的光辉业。
可见,古希腊神话是当时的历史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特殊的、形象化的反映。
古希腊神话在荷马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以及赫西俄德所编的《神谱》中保存得很完整。
荷马的两部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很大,《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荷马史诗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已经无从查考,现存的形式是庇西特拉图带给雅典的,他在公元前560至前527年(包括间断期)执政,所以是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
荷马史诗初胚的形成期要早得多。
赫西俄德为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他的《神谱》描绘了一个诸神的谱系。
它用传统的神话作思索的基础,通过对诸神产生原因的探究,曲折地表达了对万物起源进行解释的愿望。
在希腊的神话中,关于奥尔弗斯的传说对后世希腊哲学有相当影响。
相传他是色雷斯王奥依罗的儿子,懂音乐。
后世以神秘的创世说附会之,形成教派流行于希腊世界。
奥尔弗斯教义认为,现世生活充满痛苦和无聊,人被束缚在一个轮子上,永无休止地在生死循环里转动。
唯有靠生命的净化,靠一切苦行,才能免于轮回,达到与神相通、合一。
信奉奥尔弗斯教义的人时时追求一种所谓神我合一的狂喜迷醉的状态,他们相信以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其他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神秘知识。
西方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b4be862bed5b9f3f90f1cb6.png)
西方哲学体系从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 6~公元 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3 15世纪中 ~19世纪 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4 19世纪 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下面是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的概述。
第一个时期古希腊哲学19世纪的德国哲学史家策勒尔将希腊哲学分为下列三个时期以及若干阶段:(一苏格拉底以前的学派,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丽亚学派; (2公元前 5世纪自然哲学家(元素派、原子论者 ; (3智者派。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为四个阶段:(1苏格拉底; (2小苏格拉底学派, 包括色诺芬、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犬儒学派; (3 柏拉图学派和老学园; (4 亚里士多德和逍遥学派。
(三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分为三个阶段:(1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主义; (2折中主义、后期怀疑主义、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 (3新柏拉图学派。
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宗教是古希腊哲学的母体, 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 而对古希腊宗教来说, 与之真正相关的是神话所体现的神灵观念及其发展。
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 (4存在(是者 ; (5 理性(逻各斯 ; (6灵魂(心灵 ; (7原子; (8宇宙; (9神。
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它从神话传说中, 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 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研究。
最早的有米利都学派, 以后有毕泰戈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 他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 , 但他们处于哲学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 他们的思想不能不打上宗教神话的烙印, 他们把人和自然, 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不分主体与客体。
西方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0c764d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5.png)
西方哲学体系1. 自然派哲学① 神话→ ② 荷马,贺西欧德(希腊神话)→ ③ 赞诺芬尼司(“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天神”)→ ④ 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安纳克西曼德(“世界是由‘无限定者元素’所构成”),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⑤ 帕梅尼德斯(“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赫拉克里斯特(“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⑥ 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土、气、火、水组成的”)→ ⑦ 安纳萨哥拉斯(“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
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⑧ 德谟克里特斯(原子理论:“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ps:所谓唯物论者,是指只相信物质的东西的人。
2. 雅典哲学① 普罗塔哥拉斯(诡辩学家,“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② 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 ③ 柏拉图(理型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纯粹只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中那些事物的影子”)→ ⑤ 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3. 希腊文化① 安提塞尼斯,戴奥基尼斯(犬儒学派,“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之上。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获得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 ② 季诺(斯多葛学派,“每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 ③ 伊壁鸠鲁(伊壁鸠鲁学派,“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 ④ 普罗汀(新柏拉图学派,神秘经验)4. 中世纪5. 文艺复兴6. 巴洛克时期7. 笛卡尔8. 斯宾诺莎9. 洛克10. 休姆11. 柏克莱12. 康德13. 黑格尔14. 祁克果15. 马克思16. 达尔文18. 佛洛依德。
西方哲学内容
![西方哲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bfa37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6.png)
西方哲学内容
西方哲学是指起源于古希腊,并在欧洲和北美洲得到发展的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的内容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逻辑学、美学等方面。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和知识的起源、本质、范围和方法的哲学学科。
古希腊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成为认识论里的经典名言。
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哲学学科。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分类,以及存在和本质的关系。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哲学学科。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幸福就是最高的善”这一伦理学经典名言。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哲学学科。
西方哲学家霍布斯提出了“人人自卫”这一政治哲学经典名言。
逻辑学是研究正确推理和推论的学科。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体系成为了西方哲学中的经典。
美学是研究审美判断和艺术创作的哲学学科。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艺术就是绝对精神的表现”这一美学经典名言。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众多的学科和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 1 -。
西方哲学:哲学思想流派与重要代表作
![西方哲学:哲学思想流派与重要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85324e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d.png)
西方哲学:哲学思想流派与重要代表作
一、古希腊哲学
1.柏拉图派:以柏拉图为代表,主张理念的存在和超越世界,重视智慧与真
理的追求。
代表作品:《理想国》、《斐多篇》。
2.亚里士多德派: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强调经验和观察的重要性,注重实
证研究。
代表作品:《政治学》、《形而上学》。
二、中世纪哲学
1.基督教哲学:将信仰与哲学相结合,强调对上帝和人类灵魂的研究。
代表
作品: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阿奎那的《神秘玫瑰》。
2.伊斯兰哲学:诸如伊本·西那等思想家提出了宇宙观和道德理论。
代表作品:
阿维森纳的《真理之鸟》。
三、文艺复兴及启蒙时期
1.笛卡尔分析法:以笛卡尔为代表,主张通过怀疑和质疑去探索真理。
代表
作品:《第一哲学沉思集》。
2.经验论:洛克、休谟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源于感觉和经验。
代
表作品: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休谟的《人类智慧自然史》。
四、现代哲学
1.德国唯心主义:康德和黑格尔提出了对于事物本质和意识活动的探讨。
代
表作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幻想城市》。
2.存在主义:萨特、海德格尔等思想家关注人类存在的自由与责任。
代表作
品: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以上是西方哲学中一些重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贡献,深刻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
通过对这些思想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作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和思考方式。
西方三大思想体系
![西方三大思想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5812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0.png)
西方三大思想体系在西方思想史上,存在着三大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分别是古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和启蒙运动。
这三大思想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逐渐将思维从神话转向理性的思辨,探索宇宙、人类、道德等诸多问题。
代表性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就是美德”的思想,强调人应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来追求真理和美德。
柏拉图建立了理念论,认为理念是超越变化和感性的真理之本源。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重视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分析。
古希腊哲学不仅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还对政治、文化和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神学基督教神学是西方基督教教义的理论体系,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后逐渐形成。
基督教神学主要探讨有关上帝、救赎、信仰、敬虔等问题,并试图解释人类存在的意义。
基督教神学的基础是《圣经》,神学家通过对《圣经》的诠释和理解,建立起一系列有关神学思想的体系。
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如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发展。
基督教神学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对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西方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地位。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革命,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人权的重要性。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等。
启蒙运动倡导用理性来解释世界和人类,反对传统的迷信和权威。
启蒙运动促进了现代的思想体系的建立,对启蒙运动的重要贡献包括建立了人权意识、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倡导公民自由等。
这三大思想体系各有其特点和贡献,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思想史上重要的篇章,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4813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5.png)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的哲学。
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哲学及继后的罗马哲学。
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也是西方哲学的摇篮。
西方哲学后来的各种观点,都可以在形式多样的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最初形态。
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童年,有着朴素、直观的特征。
这一时期,哲学逐渐脱离宗教、神话,自然科学还没有同哲学分离。
哲学主要是围绕着生成与存在、一般与个别、变与不变等问题(苏格拉底以后又增加了人事问题)来探讨本体论。
至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希腊哲学已开始提了出来,但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象近代哲学那样,达到明确的有所意识的程度。
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实质上还是关于一般与个别的问题。
倒是灵魂问题是绝大多数希腊哲学家经常论及的问题。
从毕达哥拉斯派到晚期斯多亚派都主张灵魂脱离肉体,灵魂不朽。
而从德谟克利特到卢克莱修则认为灵魂是由精微的质料(原子、中子)构成的。
这不能驳倒对方的观点。
以致到了公元1世纪末,灵魂不朽为基督教多承继,成为它的教义之一。
随着希腊文化的衰落、基督教的产生,希腊哲学也就被基督教教父学所代替。
希腊——罗马世界的多神教也就被基督教一神教所代替。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欧5世纪至15世纪初的基督教哲学,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阶段。
经院哲学用上帝同万物的关系取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阐发圣经、教义,论证神学理论为根本任务。
因此从根本上说,经院哲学是信仰哲学。
然而它在理性服从信仰的前提下,又力图使神学体系化理论化。
这又使它不可避免地涉及、论及那些属于哲学内容的问题。
安瑟尔谟从伟大无比的观念必然存在证明上帝存在,实际上就涉及到观念(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结合。
围绕共相(种和属)实在性展开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论争,实质上就是关于个别和一般关系的论争。
一文概述西方哲学史(附逻辑全景图脉络图)
![一文概述西方哲学史(附逻辑全景图脉络图)](https://img.taocdn.com/s3/m/efb4a5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c.png)
一文概述西方哲学史(附逻辑全景图脉络图)一文读懂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神话——西方哲学西方思想起源于古希腊。
古老的希腊孕育了西方思想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古希腊哲学。
01.西方哲学起源对原始宗教、古希腊神话幻想的取代古希腊诸神图▽△希腊神话天真美丽的幻想和质朴纯洁清新的风采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对整个希腊乃至后来欧洲的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神话是人们对美好事物最初的信仰古希腊神话与宗教信仰是密切相连的。
古希腊宗教是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各城邦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有希腊公民都是笃信宗教的。
但是,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东方民族不同的是,希腊世界没有享有特权的祭司阶层,神庙中的男女祭司地位相当于城邦的公务人员,神庙的管理权掌握在城邦委派的公民团体手中。
因此,源于古老的民间信仰形成的希腊宗教观念,在特有的希腊城邦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也使希腊神话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同形同性论”。
希腊人是相信命运观念的,这在神话中也有体现,但神话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是匍匐在命运脚下的奴隶,而是一个珍惜个人荣誉、强调人的抗争、热爱世俗生活、积极进取、崇尚英雄气节的民族。
希腊神话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人的精神,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显示气息,对其后的希腊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希腊神谱▽公元前20世纪以前,在遥远的地中海东部,美丽的爱琴海边有一片富饶的土地,叫克里特,那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由一个叫米诺斯的国王统治。
他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面的通道纵横曲折,任何陌生人进去都走不出来。
爱琴海西面,是美丽的希腊半岛,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岛上山脉丘陵纵横隔绝,使得古希腊人民往来较少,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
自由文化释放人民的天性和想象力在那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幻想、沉思。
由于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人民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从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
西方哲学体系全图解
![西方哲学体系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565a1a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1.png)
西方哲学体系全图解以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哲学三个阶段,为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学打下了传统根基。
它提出了逻辑、存在、实体等成为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性质的争论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关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以上,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成为西欧不可侵犯的绝对意识形态,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浓重阴影所笼罩。
从教父哲学(柏拉图-奥古斯丁体系)到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体系)的过渡反应了希腊罗马理性精神的复苏,而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上,近代早期西欧哲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演化出欧陆唯理论同不列颠经验论的对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对经验(外在或内在)的重视。
唯理论演变成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中的独断论,而经验论则在休谟那里成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这为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以上,18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法国自然神论和唯物主义两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则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法国自然神论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础,而激进的卢梭则引导了后世批判哲学(马克思和尼采)的出现。
法国唯物主义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义成为法国哲学鲜明的特点。
以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
它将考察重点转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西方哲学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的第二次飞跃。
康德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发展出认识论的先验自我意识统摄机能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纯粹理性,以及沟通两者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通过辩证法三段论将整个世界容纳在绝对精神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最终达成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宏大历史过程。
因此,黑格尔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大体系,并引发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其的反思。
以上,19世纪中后期,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的传统西方哲学走向终结,导致了向现代西哲的过渡时期。
(完整版)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完整版)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b7cc56b35901020207409ca5.png)
我先列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吧~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4楼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5楼••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流派概述
![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流派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8897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png)
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流派概述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存在、知识、价值以及现实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们对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的一些主要流派进行概述。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理念的存在,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理念的阴影。
亚里士多德则注重经验和观察,提出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2. 罗马哲学罗马哲学在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兴盛起来,借鉴了希腊哲学的思想,并加以发展。
最著名的罗马哲学家是斯多噶学派的创始人恩尼狄浦斯,他提出了“万物皆有目的”这一理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存在的。
3.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探讨了神学和宗教哲学的问题。
圣奥古斯丁是最重要的中世纪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灵魂不朽的观点,并与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辩证。
4.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哲学兴起的阶段,哲学家们开始重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能动性。
马基雅维利是一位重要的文艺复兴哲学家,他提出了“目的正当化手段”的政治理论,强调政治行为的实用性。
5. 启蒙哲学启蒙哲学是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重要运动,主张通过理性和自由来解决社会问题。
伏尔泰是一位杰出的启蒙哲学家,他强调言论自由和宽容的重要性,并反对专制主义。
6.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具有思想深度和系统性。
康德是德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先验认识”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经验和理性相结合而来的。
7. 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人们应该根据实际后果决定行为的价值。
詹姆斯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主观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由个人经验和信念决定的。
8. 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强调逻辑和语言的精确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分析的方式解决哲学问题。
西方哲学:起源、简史和界定
![西方哲学:起源、简史和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a4c26d75f242336c1eb95ef5.png)
● 后期 亚理士多德死后800年间有四个主要学派: 亚理士多德死后 年间有四个主要学派: 年间有四个主要学派
犬儒学派、 怀疑主义学派、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葛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 犬儒学派 、 怀疑主义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 、 斯多葛学派 。
犬儒学派:拒斥一切社会习俗, 犬儒学派 : 拒斥一切社会习俗 , 故意作出惊世 骇俗之举,像狗一样活着。 骇俗之举,像狗一样活着。 安提斯泰勒:不要政府、宗教、财产、婚姻; 安提斯泰勒:不要政府、宗教、财产、婚姻; 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 ( 前 404- 323) : 自称为 “ 世界公 - ) 自称为“ 当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 民 ” ; 当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 , 他 说: “请不要挡住我的光线。”而亚历山大说: 请不要挡住我的光线。 而亚历山大说: 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 “ 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 , 我宁愿做第欧 根 尼。”
● 原始素朴哲学时期
毕达哥拉学派:毕达哥拉(约前570 -497): 毕达哥拉(约前570 497):
著名的数学家。认为世界以数为本原; 著名的数学家。认为世界以数为本原;发明了 “哲学”一词,指思考自然、爱智慧的人。其开 哲学”一词,指思考自然、爱智慧的人。 创的“数哲学”是从“自然哲学” 第一哲学” 创的“数哲学”是从“自然哲学”向“第一哲学” 的 过渡。 过渡。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前544-483)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前544-483): 认为世界以火为本原。 万物皆流” 认为世界以火为本原。“万物皆流”、“人不能 在同一条河中涉水两次” 是他的名言。 在同一条河中涉水两次 ” 是他的名言 。 “ 逻各斯 logos)”即出自于他 愿意为“言说” 即出自于他, ( logos)”即出自于他 ,愿意为 “言说” 。是最先用德 尔斐神庙的神谕反思的哲学家:“我寻找过我自己 。 尔斐神庙的神谕反思的哲学家: 我寻找过我自己。 认识自己,正确思想,是所有人的本分。 认识自己,正确思想,是所有人的本分。” 有人将其和米利都学派合称为“伊奥尼亚派” 有人将其和米利都学派合称为“伊奥尼亚派”。
简述三大哲学体系的主要观念
![简述三大哲学体系的主要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16c0c105f0e7cd184253681.png)
简述三大哲学体系的主要观念从总体上看,世界主要的文明,大体就是受三大哲学的影响。
就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印度哲学。
而对于三者的体系,又影响了三地的社会与科学发展。
现在就来对三大哲学体系进行简述,以便有一个粗略的理解。
第一,对于西方哲学而言,总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从有看待无。
对于这里的有,是指存在或者说在者,而对于无而言,则是不存在和存在背后的本质。
众所周知一个的一个事实是,西方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这是与他的传统哲学观念是分不开的。
最早的西方哲学,起源于自然哲学派,是追求外在的自然的本质。
经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后,亚里士多德奠基了整个形而上学体系,自此以后的一直到黑格尔体系,哲学家的任务都是阐述存在,什么是存在,为什么存在,存在是怎么样的。
并且归结为一种逻辑上能够理解,并且能够通过先验演绎而得到的体系。
而自黑格尔以后,经历了唯意志论以及实证主义对黑格尔的体系批判以后,西方出现了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生存主义)以及其他各方各派的哲学体系。
而这些现象学,存在主义则引入了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元素,认为虚无主义才是真理。
例如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本质就是死亡,马丁布伯则认为世界图景的建构,是由我-你关系进展到我-它关系中得以实现的。
其中我便相当于胡塞尔所言的先验主体,而你即是无。
便是上帝。
这便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粗略的理解。
不过大体也是遵循了从有看待无这个认识脉络。
第二,对于中国哲学而言,总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从无看待有。
对于这里的有,则与上述一致。
而无,则是仅仅指背后的本质,因为无只是极其小,而不是没有。
对于中国哲学而言,就主要四个部分,四个字统述为:易儒道释。
而总的一句话便是,易儒道释的本体,都涉及伦理社会的含义,并且这些本体是不可言说,只能意会,通过坐忘,禅定,气功等等方式而获得。
易学的本体便是无极,无极不可以阐述出来,因为是超越逻辑的。
但是却因为这个无极却生了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方,整个体系。
西方哲学通史
![西方哲学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2538e4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5.png)
西方哲学通史简介西方哲学是指发源于古希腊,并在欧洲等地持续发展的哲学传统。
西方哲学涵盖了多个学派和思潮,涉及了众多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知识等的问题。
本文将以通史的角度,概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流派。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古希腊哲学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起源。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对宇宙、人类和自然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探索。
他们试图通过理性和逻辑来解决这些问题,而非依赖于神话或神秘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中世纪哲学在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世纪哲学以神学为基础,试图将理性和信仰相结合。
著名的中世纪哲学家如奥古斯丁、阿奎那等,探讨了上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以及人类自由意志等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追求人类的智慧和自由,提倡人文的价值和尊严。
著名的人文主义哲学家如伽利略、培根等,对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时期。
启蒙运动倡导人类解放和自由,主张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伟大的启蒙哲学家如伏尔泰、洛克等,探讨了人的自由意志、权力分立、社会契约等问题。
德国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兴起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等,对知识、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与此同时,德国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开始崛起,如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提出了新的批判和思考。
当代哲学的多元化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进一步多元化和分化,涌现出多个新的思想流派和学派。
分析哲学、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哲学流派大多关注语言和文化的角色,质疑真理、权力和社会结构的本质。
结论西方哲学通史以一系列的思想流派和重要学派为线索,展示了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进程。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32ee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4.png)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西方哲学史框架
![西方哲学史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e928c2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d.png)
西方哲学史框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传统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文化价值观影响了整个世界,而西方哲学也与之不可分割。
西方哲学是一种从现代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思想体系,它对人类对自身存在及其社会环境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西方哲学史的框架。
第一次革命的思想,唤醒人们追求自由的意识,是西方哲学发展的根源。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哲学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把智力视为宇宙本质,他提出了“自然律”,把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归结为一种普遍的原则。
柏拉图则把辩证法作为他的根本思想,他认为一切都是多种因素结合组成的折衷和平衡。
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强调唯物主义和客观观点,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物质决定论的可能性。
第二次革命的领头人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强调人类本能,以及行为的客观原则。
第二次革命的另一位思想领袖是洛克,他深入研究自然科学,把自然视为一个机械系统,而非一个有灵性的体系。
第三次革命的思想,让人类意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开发以个人主义和独立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哲学思想。
此次革命的代表人物为霍布斯,他提出了一种“人文主义”,他认为个人为自由而存在。
他同时提倡知识的客观性,否定宗教的超自然观点,以实证论著称。
第四次革命的思想,发展出一种既反对物质决定论又反对客观科学的新哲学。
第四次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康德,他提出一种“表象哲学”,他强调人与外界的关系,强调意义的主观性,以及思想的自由性。
最后,必须提到20世纪的现代哲学,它吸收了前面提到的西方哲学思想,它努力弥补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并开发出新的系统思考。
奥古斯丁提出了“文化多元主义”,拉罗什福科提出了“结构主义”,他们都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哲学。
比尔怀特在反对康德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主义”,改变了西方思维的发展模式。
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到20世纪的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发展历经长久的沧桑,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今天,西方哲学仍然是一个活跃的学术领域,它将继续为人类提供重要的思想视角。
西方哲学分类
![西方哲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62137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a.png)
西方哲学分类引言:一、古代哲学古代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主要涵盖了古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
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等。
柏拉图学派注重理念的存在和超越,认为世界是理念的投射;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经验和实证,强调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认识世界;伊壁鸠鲁学派则强调快乐和个人满足,主张追求快乐的最高境界。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的影响成为主导,哲学与神学相结合。
其中最著名的学派是斯科拉学派,它致力于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协调。
斯科拉学派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统一,认为理性可以证明神的存在和神学真理。
三、现代哲学现代哲学是指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并试图通过理性和经验来解释世界。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伏尔泰、洛克、笛卡尔等。
伏尔泰主张理性和宽容,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权;洛克则提出了经验论的观点,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和经验;笛卡尔则强调怀疑和思考,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
四、当代哲学当代哲学是指从20世纪至今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语言和意义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
分析哲学强调逻辑和语言分析,强调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存在主义则强调人的自由和存在的意义,主张人应该面对自己的存在和责任。
总结:西方哲学的分类体系丰富多样,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等。
每个时期和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思想。
古代哲学注重理念和经验,中世纪哲学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统一,现代哲学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当代哲学关注社会和意义等问题。
通过了解西方哲学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
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世界三大哲学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a38a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7.png)
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主要重视的方向是理性和逻辑的关系,并且一般用实验和科学的办法进行最终的分析和判断。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代表是先秦哲学,讲究以社会和人本为主要出发点,并且比较重视感性方面的。
哲学体系介绍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主要为了更好的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和政治方面也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其中比较代表性的就是道家思想,主要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最主要是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走的也是比较科学理性的研究之路,提倡用科学数据为基本的依据,只有实验才是验证真理的唯一途径。
印度哲学
主要讲究宗教的关系,在印度不管是什么思想理论都喜欢和宗教扯上关系,不管是什么想法都必须用宗教包装。
另外在印度哲学看了,人的内心主要是由外界的各种刺激诞生出来的,是可以脱离心灵独自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体系简述哲学,并不仅仅是具有卓越思辨能力的个人的鼓励思考,更是有着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
它是组成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想要阐述西方哲学体系,就不得不将历史重温,让沉睡的先哲再与我们走一遭时光长廊。
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而又相互对立的历史。
正如伯兰特.罗素所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而又相互对立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是在摆脱宗教信仰和神话束缚的过程中诞生的,它从一开始便与科学结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哲学是从预言过一次日蚀的泰勒斯开始的。
泰勒斯认为万物是由水组成的,他也是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另一位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则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但是那并不是泰勒斯所提出的水,或者是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的实质。
他更提出一个重要论述:"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
最后以为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美尼在古代要比阿那克西曼德更受人称赞,他对于毕达哥拉斯以及对于后来许多的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思考可以认为是科学的假说,而且很少表现出来夹杂有任何不恰当的神人同体的愿望和道德的观念。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里,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种宗教,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
他们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甚至万物都是数,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
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其他教派的主要区别。
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
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与虚无,而已经存在的事物也不会消失于无形。
他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性不符。
身为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
赫拉克里特斯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正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
他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河流中涉水两次”。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不得不提的是原子论创始者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斯两个人。
他相信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物理上,而不是在几何上是不可分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是不可毁灭的;原子曾经永远是,而且将继续永远是,在运动着的。
原子的数目和种类都是无限的,不同只在于形状和大小。
下面我们要说说苏格拉底,他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深的人之一。
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苏格拉底强迫他所遇见的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
这种装傻装呆的方式,我们称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
他认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
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者是对的。
他还相信,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想就不会快乐。
柏拉图,他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
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柏拉图认为是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一个是感官世界,一个是理型的世界。
自然界中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想的影子。
并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乌托邦。
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
不过我们也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性,因此天生就能够组织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他们加以整理与分类,因此才会产生“石头”、“植物”与“人类”等概念。
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学派主要有犬儒学派,怀疑派,伊壁鸠鲁派,斯多葛主义和普罗提诺学派。
告别古代哲学,我们进入天主教哲学时代。
天主教哲学,是指由奥古斯丁到文艺复兴时期为止支配着欧洲思想的哲学。
这一时代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哲学与宗教的紧密联系。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教会的权利,在中世纪期间,即大约自公元400年起到公元1400年为止,教会使哲学信念与社会的、政治的事务较前后时期结成更为密切的联系。
教会是一个建立在一种教义上的社会组织,这种教义一部分是哲学的,另一部分则与圣史有关。
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
奥古斯丁,他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
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所有的人都犯有亚当之罪,仅仅通过个人努力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得到拯救的,要获得拯救必须靠上帝的恩典。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已经知道谁会得到拯救,因此我们当中有些人是命里注定会得到拯救的。
同时他也是一个禁欲主义者。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上帝。
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托玛斯.阿奎纳,他是天主教理论的传统及启示的最佳发言人。
他是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内最伟大的导师之一。
他被称为教会圣师及天使博士。
他指出,我们可以透过两条路径接近上帝。
一条是经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一条是经由理性和感官。
其中,第一条路是比较可靠的,因为我们如果光依靠理性的话,会很容易迷失方向。
随着哲学从教会的束缚中挣脱,教会的威信逐渐衰落,科学的威信逐渐上升,我们进入了近代哲学时代。
从文艺复兴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主张哲学应当和神学分离,不可像经院哲学那样与神学紧密糅杂在一起。
他的哲学中最出名的部分就是他所举出的所谓幻象,即“种族幻象”,“洞窟幻象”,“市场幻象”,“剧场幻象”。
培根轻视演绎的作用,他所总结的归纳法在科学推理中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
笛卡尔,他认为凡是在理性看来清楚明白的就是真的。
复杂的事情看不明白,应当把它尽可能分成简单的部分,直到理性可以看清其真伪的程度。
这就是笛卡尔的真理标准。
这是在认识论上应用理性主义,即唯理论。
笛卡尔是17世纪唯理论的创始人,他并不完全排斥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但认为单纯经验可能错误,不能作为真理标准。
笛卡尔希望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他用一般人证明数学定理的方式来证明哲学上的真理。
他说:“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二元论者,相信世界是由“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组成的。
十八世纪的哲学处于英国经验主义派的支配之下,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可以看成是这派的代表人物。
约翰.洛克,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的观念和反省的观念。
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卫.休谟,他是三位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
他人心中的知觉有两种:一种叫“印象”,另一种叫“思想或观念”。
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确实存在,因为要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
他是一位“不可知论者”,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他认为除此之外一切都有待证实。
乔治贝克莱,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
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进行思考的心灵和不能进行思考、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物质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今天,哲学受到了广义上所谓的浪漫主义运动特有的一种情感方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浪漫主义运动在初期跟哲学并不相干,不过很快就和哲学有了关系。
通过卢梭,这运动自始便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
让·雅克·卢梭,他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启蒙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
他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他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的口号。
认为宗教也必须与自然的理性和谐共存。
著名论断有:"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
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黑格尔认为人类认识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
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定点就是历史。
我们的理性事实上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
他说,任何深入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的状态,但这种紧张的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尔称这个现象为一种辩证过程。
他也称这三个知识的阶段为正、反、合。
尼采,他的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他的哲学称不上什么理论体系,完全是他对人生苦痛和欢乐的直接感悟。